瓜老师点评电影系列之——《夹边沟纪实》#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l*k
1 楼
背景摘要(网上资源)
"夹边沟"是什么?
和"奥斯维辛"一样,这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事件、一段历史——一段事后人们无法
想象也无法承受的残酷历史。1957年10月到1960年底,在这个位于甘肃酒泉戈壁
滩里的劳改农场里,三千多名甘肃省"右派分子"被遣送到此,接受"收容"和"管教
"。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那场著名的大饥荒很快把这里变成人间炼狱,农场内一半以
上的"右派"因饥饿而死。1960年12月,时任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刘澜涛在兰州主持
召开会议,"纠正极左路线",开展"抢救人命"工作,幸存者才得以从61年一月后
陆续遣返原籍。
尽管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当时被草草掩埋的众多尸骨频频暴露于野,引发了当地农
牧民的持续反映,但这起事件,长期以来被"遗忘"了。直到2000年,甘肃籍天津
作家杨显惠经长期、大量第一手的当事人访谈,陆续在《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
系列纪实体小说《夹边沟记事》之后,"夹边沟"事件才重新被"发现"。此后,该
小说先后得到了上海、天津和广东三家出版社的结集出版,反响巨大,更被视为
21世纪以来我国最重要的纪实文学创作。时光网记者致电花城版《夹边沟记事》
的责任编辑张懿女士得知,花城版已经发行到了第三刷,累计印量超过三万册。
而通过《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等媒体针对该书和作家本人的报道,"夹边沟
"事件细节也日益清晰。
电影点评(原创部分)
因为是老早就看了夹边沟这个纪实文学了。所以再看电影反而觉得电影拍的太一般了。
大概就是拖着看的,场景,道具,人物,语言能达到预期,但是故事太一般了。导演咱
也没细看是哪路神仙,就给电影挑挑毛病吧。
1)这个电影的表现力和震撼程度显然是赶不上原著的。原著里头那种凄惨血淋淋的镜
头作者根本就没有费力地修饰,就是简单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可能也是纪实文学吧,
所以,显得特别的有冲击力。我好几年前读现在想起来里头的一些细节还是不寒而栗。
但是电影就欠缺这个,电影想拍的贴近原著,但是原著中特别震撼的镜头根本没有,我
同意艺术处理和艺术加工,但是这个处理和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呈现原著而不是遮盖
了原著。比如原著中最有冲击力的几个镜头之一就是吃土豆的一镜头。作者采访的字里
行间已经深刻的说明了这个故事的重要性,也就是这个故事直接点出了所谓的右派被祸
害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样子。受访者口中直接表达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这种对人的
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侮辱已经把人变成了猪狗。
2)这个电影从头到尾有点不知所云,没看过原著的根本不知道这个导演想要表现的是
什么。上来就是一帮人扛着包袱去开荒,没有神马历史背景也没有神马线索交代。这就
是一大败笔!这种电影说实话不管你怎么拍我估计广电总局都不会同意公映或者大范围
传播吧。毕竟,这是个面子工程,虽然说是反省那个年代我党的小错误,但是你要温和
地指出错误,不能上来就打脸啊。那既然这样,不如就破罐子破摔,我想怎么拍就怎么
拍不管你广电总局,我只要重视原著就可以啦。反正打脸就打脸,打的也是你的脸,真
出了名那也是我的名嘛。这个导演我觉得就是想不开,这种片子又想拍的特立独行,又
想拍的官民共赏,这个他就不合电影人成名的逻辑。
3)其实这个电影缺乏震撼力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对照!原著里头交代过所谓的右
派其实很多是被单位按照比例给选举出来的,还有是经常给领导提意见的,还有的就是
家世背景适合戴上右派的帽子的,比如海外归国的傅作义的弟弟。真正的右派们,说实
话,说实话啊,现在其实都在抬着头仰望星空,低着头认真数钱呢。那么你怎么来体现
这种震撼呢?那就要对照,怎么个对照法,那就是打成右派前和打成右派被发配到夹边
沟之后的生活对比。有强烈的对比才能有震撼力,才能让观众真正地去思考这个历史问
题。
4)这个电影与其想笼统的表达这个夹边沟右派的悲惨生活,倒不如着力于一点专门围
绕着夹边沟里的一个人来重点着墨。当然看这个电影的意思导演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想法
这么表现,但是缺乏表现力。比如吧,如果是我拍的话,我就专门拍那个支边的上海医
生,其实杨显惠有那么一个故事就叫上海女人,说的的就是这个上海女人的丈夫在夹边
沟被活活饿死的悲惨事件。当然,咱们对这个事件的主角确实是深表同情,但是你要真
拍成了电影,你就得稍微做一些艺术处理。注意,我说这个艺术不是添油加醋,是对照
处理。人家这个上海医生当年那是真抱着支边的坚定信念和伟大信仰千里迢迢从物质条
件优越的大上海到了兔子不拉屎的大西北,咱不说别的,就这份信念搁现在基本就找不
着了。现在去什么援藏援疆援非的呆够了年数之后那是死活都不留的。比照一下,这上
海男还确实是条汉子。艺术处理,这时候就体现其必要性了,要对照的应该是这个上海
男在上海时候忙碌充实的工作和幸福美满的家庭,然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大西北之后的
工作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仍然是兢兢业业啦,这上海男具体什么原因被划成右派我忘
记了,但是还是应该要交代一下,然后再说就被发配到夹边沟之后的悲惨生活。这样处
理我觉得才具备表现力,当然这是一家之言啦。
5)这个上海女人其实我个人认为才是整个电影甚至整个夹边沟的故事里头的一个书胆
!咱们再拔高一点吧,这个上海女身上体现的正是咱们中国女性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意
志和对伴侣忠贞不渝的那种精神,按时下的话说上海女是最难伺候的,一般说道上海女
不得不说上海丈母娘,那就更提都不要提了。但是夹边沟里头这个上海女我个人认为真
是一个奇女子。在当时那种丈夫出卖妻子,妻子出卖丈夫,一家子互相写检举揭发信的
年代,一个弱女子从上海千里奔波到大西北为见丈夫一面,知道丈夫死了之后那种哀莫
大于心死的伤痛,而后仍然在茫茫地大戈壁上锲而不舍地找寻自己丈夫尸骨的那种精神
,最后找到了尸骨就自己火殓了丈夫的尸骨然后自己亲手把丈夫的骨灰带回上海这种气
魄。我觉得啊,我觉得这本身就是对当时那种暗无天日的社会状况的一种无声且有力的
控诉!但是,可惜的是,导演抓不住这个。
6)点评一下细节。导演做的功课还是在服装道具,人物口音神马的,还是抓不到精髓
所在。其实归根到底电影即使是纪实的,你也需要讲的是故事,你抓这些细枝末节但是
故事讲不好再好的道具也是浪费嘛。拖的时候看一个用绳子捆人的细节,这个在原著里
头有很细致的描述,那种捆人的绳结貌似是可以要人命的,有一个细节就是被绑的人两
手反剪然后绳子专门捆住大拇指。反正诸如此类吧,很多细节被忽视了。再有就是挨饿
,演员都很瘦,但是说实话看不出来挨饿的样子,而且原著里也说,饿死的人死前都会
出现全身浮肿,这个也没表现出来,这是化妆和特技上的问题啦。挨饿最显著的对比就
是挨饿之前什么样,挨饿的时候什么样,饿死又是什么样。
归根到底,个人觉得这个电影拍的不成功。拍电影也是做事情吗,做事情嘛,咱们要么
不做,要做就做好。你整个不伦不类的,对作者,死者,和观众你都没法交代嘛。
同时也算发个帖,悼念一下,那些年屈死的那些正直的人们。
"夹边沟"是什么?
和"奥斯维辛"一样,这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事件、一段历史——一段事后人们无法
想象也无法承受的残酷历史。1957年10月到1960年底,在这个位于甘肃酒泉戈壁
滩里的劳改农场里,三千多名甘肃省"右派分子"被遣送到此,接受"收容"和"管教
"。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那场著名的大饥荒很快把这里变成人间炼狱,农场内一半以
上的"右派"因饥饿而死。1960年12月,时任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刘澜涛在兰州主持
召开会议,"纠正极左路线",开展"抢救人命"工作,幸存者才得以从61年一月后
陆续遣返原籍。
尽管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当时被草草掩埋的众多尸骨频频暴露于野,引发了当地农
牧民的持续反映,但这起事件,长期以来被"遗忘"了。直到2000年,甘肃籍天津
作家杨显惠经长期、大量第一手的当事人访谈,陆续在《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
系列纪实体小说《夹边沟记事》之后,"夹边沟"事件才重新被"发现"。此后,该
小说先后得到了上海、天津和广东三家出版社的结集出版,反响巨大,更被视为
21世纪以来我国最重要的纪实文学创作。时光网记者致电花城版《夹边沟记事》
的责任编辑张懿女士得知,花城版已经发行到了第三刷,累计印量超过三万册。
而通过《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等媒体针对该书和作家本人的报道,"夹边沟
"事件细节也日益清晰。
电影点评(原创部分)
因为是老早就看了夹边沟这个纪实文学了。所以再看电影反而觉得电影拍的太一般了。
大概就是拖着看的,场景,道具,人物,语言能达到预期,但是故事太一般了。导演咱
也没细看是哪路神仙,就给电影挑挑毛病吧。
1)这个电影的表现力和震撼程度显然是赶不上原著的。原著里头那种凄惨血淋淋的镜
头作者根本就没有费力地修饰,就是简单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可能也是纪实文学吧,
所以,显得特别的有冲击力。我好几年前读现在想起来里头的一些细节还是不寒而栗。
但是电影就欠缺这个,电影想拍的贴近原著,但是原著中特别震撼的镜头根本没有,我
同意艺术处理和艺术加工,但是这个处理和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呈现原著而不是遮盖
了原著。比如原著中最有冲击力的几个镜头之一就是吃土豆的一镜头。作者采访的字里
行间已经深刻的说明了这个故事的重要性,也就是这个故事直接点出了所谓的右派被祸
害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样子。受访者口中直接表达了这个意思,那就是这种对人的
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侮辱已经把人变成了猪狗。
2)这个电影从头到尾有点不知所云,没看过原著的根本不知道这个导演想要表现的是
什么。上来就是一帮人扛着包袱去开荒,没有神马历史背景也没有神马线索交代。这就
是一大败笔!这种电影说实话不管你怎么拍我估计广电总局都不会同意公映或者大范围
传播吧。毕竟,这是个面子工程,虽然说是反省那个年代我党的小错误,但是你要温和
地指出错误,不能上来就打脸啊。那既然这样,不如就破罐子破摔,我想怎么拍就怎么
拍不管你广电总局,我只要重视原著就可以啦。反正打脸就打脸,打的也是你的脸,真
出了名那也是我的名嘛。这个导演我觉得就是想不开,这种片子又想拍的特立独行,又
想拍的官民共赏,这个他就不合电影人成名的逻辑。
3)其实这个电影缺乏震撼力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对照!原著里头交代过所谓的右
派其实很多是被单位按照比例给选举出来的,还有是经常给领导提意见的,还有的就是
家世背景适合戴上右派的帽子的,比如海外归国的傅作义的弟弟。真正的右派们,说实
话,说实话啊,现在其实都在抬着头仰望星空,低着头认真数钱呢。那么你怎么来体现
这种震撼呢?那就要对照,怎么个对照法,那就是打成右派前和打成右派被发配到夹边
沟之后的生活对比。有强烈的对比才能有震撼力,才能让观众真正地去思考这个历史问
题。
4)这个电影与其想笼统的表达这个夹边沟右派的悲惨生活,倒不如着力于一点专门围
绕着夹边沟里的一个人来重点着墨。当然看这个电影的意思导演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想法
这么表现,但是缺乏表现力。比如吧,如果是我拍的话,我就专门拍那个支边的上海医
生,其实杨显惠有那么一个故事就叫上海女人,说的的就是这个上海女人的丈夫在夹边
沟被活活饿死的悲惨事件。当然,咱们对这个事件的主角确实是深表同情,但是你要真
拍成了电影,你就得稍微做一些艺术处理。注意,我说这个艺术不是添油加醋,是对照
处理。人家这个上海医生当年那是真抱着支边的坚定信念和伟大信仰千里迢迢从物质条
件优越的大上海到了兔子不拉屎的大西北,咱不说别的,就这份信念搁现在基本就找不
着了。现在去什么援藏援疆援非的呆够了年数之后那是死活都不留的。比照一下,这上
海男还确实是条汉子。艺术处理,这时候就体现其必要性了,要对照的应该是这个上海
男在上海时候忙碌充实的工作和幸福美满的家庭,然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大西北之后的
工作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仍然是兢兢业业啦,这上海男具体什么原因被划成右派我忘
记了,但是还是应该要交代一下,然后再说就被发配到夹边沟之后的悲惨生活。这样处
理我觉得才具备表现力,当然这是一家之言啦。
5)这个上海女人其实我个人认为才是整个电影甚至整个夹边沟的故事里头的一个书胆
!咱们再拔高一点吧,这个上海女身上体现的正是咱们中国女性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意
志和对伴侣忠贞不渝的那种精神,按时下的话说上海女是最难伺候的,一般说道上海女
不得不说上海丈母娘,那就更提都不要提了。但是夹边沟里头这个上海女我个人认为真
是一个奇女子。在当时那种丈夫出卖妻子,妻子出卖丈夫,一家子互相写检举揭发信的
年代,一个弱女子从上海千里奔波到大西北为见丈夫一面,知道丈夫死了之后那种哀莫
大于心死的伤痛,而后仍然在茫茫地大戈壁上锲而不舍地找寻自己丈夫尸骨的那种精神
,最后找到了尸骨就自己火殓了丈夫的尸骨然后自己亲手把丈夫的骨灰带回上海这种气
魄。我觉得啊,我觉得这本身就是对当时那种暗无天日的社会状况的一种无声且有力的
控诉!但是,可惜的是,导演抓不住这个。
6)点评一下细节。导演做的功课还是在服装道具,人物口音神马的,还是抓不到精髓
所在。其实归根到底电影即使是纪实的,你也需要讲的是故事,你抓这些细枝末节但是
故事讲不好再好的道具也是浪费嘛。拖的时候看一个用绳子捆人的细节,这个在原著里
头有很细致的描述,那种捆人的绳结貌似是可以要人命的,有一个细节就是被绑的人两
手反剪然后绳子专门捆住大拇指。反正诸如此类吧,很多细节被忽视了。再有就是挨饿
,演员都很瘦,但是说实话看不出来挨饿的样子,而且原著里也说,饿死的人死前都会
出现全身浮肿,这个也没表现出来,这是化妆和特技上的问题啦。挨饿最显著的对比就
是挨饿之前什么样,挨饿的时候什么样,饿死又是什么样。
归根到底,个人觉得这个电影拍的不成功。拍电影也是做事情吗,做事情嘛,咱们要么
不做,要做就做好。你整个不伦不类的,对作者,死者,和观众你都没法交代嘛。
同时也算发个帖,悼念一下,那些年屈死的那些正直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