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沉:闲论中国人的悲剧意识#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k*k
1 楼
夜深沉:闲论中国人的悲剧意识
在中国人(统计意义上)眼中什么是悲剧?究竟中国人内心有没有悲剧意识?有什么样
的悲剧意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意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显然需要极其专业与雄
厚的学术研究,远超我等能力范围。只是近日再听京剧曲牌《夜深沉》,竟然让人有不
一样的感觉,闲聊几句。
记得小时候,村里隔一两年就会请剧团演戏。这也许就是后来课本上所指的“社戏”之
类的吧,只不过通常是在春节前后演。请来的剧团也每年不同,有时候是越剧,有时候
是京剧,还有其他的说不出名字的剧种。小孩子不懂戏,更不懂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
看热闹罢了。对于京剧的印象不深,对于越剧,脑海里有一件事比较深刻。某年春节,
村里请来一个山区的小剧团,本来说好演七天,结果一再加演。原因是剧团很穷,希望
多挣点辛苦钱。结果一演就演了半个月。已经不记得在那半个月里,究竟去了看了几次
,但记得每次去看的戏的中间似乎总有落难的桥段。大多是一个穷书生或千金小姐披头
散发,在台上哭啊哭。台下的看官们便于心不忍,就往台上丢人民币。。。。。好在最
后的结局都是大团圆:暂时落难的书生必定金榜题名,而且与某小姐奉旨成亲,人生四
大喜事一下占了俩;暂时困顿的小姐必定会柳暗花明,最后觅得如意郎君。后来才知道
,不但越剧如此,似乎许多京剧的结局也如此。著名的《打龙袍》,包青天终于出现,
结果是坏人伏诛,沉冤昭雪。。。。这种结局大约很符合小孩子的口味,大人们也许更
喜欢。看这些戏,只要不中间离场,坚持到底,人是悲不起来的。
年纪稍长之后,便有点明白王国维先生所言“可爱的不可信,可信的不可爱”的意思。
为了有一个“喜欢”的结局,改变事物的逻辑甚至事实本身在中国文化中是可以理解甚
至高尚的做法。哪怕像窦娥冤这样的悲剧,最后也还有她父亲帮她,也可以以喜剧收场
。那么,什么是国人眼里认为属于“悲”的事物?
从个体角度看,悲不过是一种基本情感,是一种心理难过的感受。对于个体而言,悲伤
的机会很多,典型的如生离死别。但悲剧似乎不仅仅是个体的悲惨遭遇,需要有某种超
越个体的“共感”,甚至这种共感不排除文学的渲染与历史文化的积淀。粗粗想了一下
,中国人心目中似乎有这么几个典型的悲剧场景:“霸王别姬”,“出师未捷身先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许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命运
的无奈与际遇的悲壮/悲惨。听《夜深沉》,中间的那段重复的旋律,仿佛项王在反复
感叹“骓不逝兮可奈何,兮虞兮奈若何”,韵味极深。从这些特点看来,中国人心中的
悲剧似乎“被动性”强了一些。个人觉得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悲剧”是孔子的“知其
不可而为之”,这既可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但也可以有唐珂锲德式的不
合时宜,更可以是普鲁米修斯式的执着。这似乎更契合 人文主义的“个体”意识,有
点“未经选择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的味道。从这个角度看,一个悲剧故事能引人深
思的地方,可能在于能凸显出一个大写的 “人”的心志,情感,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而这个人是否是帝王将相显得不是很重要。这大约也是启蒙时代前后的区别吧。依照这
样的角度,也许可以挖掘许多中国的历史题材,例如,从董狐到司马迁----史官的故事
,荆轲的故事,赵氏孤儿等等。不知为什么,这些题材要么没被注意,要么被拍成烂片
,可惜。更可惜的是在这曾经产生无数-----也许是最多------人间悲剧的国度,竟然
没有促人深思的悲剧。也许底层大众已经过的太苦逼了,心理上不能承受再多的悲剧?
或者是缺乏对造成悲剧的社会机制的反思,使得历史上发生的悲剧不断循环播放?。。
。。夜色正浓,就让爱恨情仇,雄心壮志,乡愁国忧,随一曲《安魂》消弭于苍茫之中
吧。
在中国人(统计意义上)眼中什么是悲剧?究竟中国人内心有没有悲剧意识?有什么样
的悲剧意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意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显然需要极其专业与雄
厚的学术研究,远超我等能力范围。只是近日再听京剧曲牌《夜深沉》,竟然让人有不
一样的感觉,闲聊几句。
记得小时候,村里隔一两年就会请剧团演戏。这也许就是后来课本上所指的“社戏”之
类的吧,只不过通常是在春节前后演。请来的剧团也每年不同,有时候是越剧,有时候
是京剧,还有其他的说不出名字的剧种。小孩子不懂戏,更不懂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
看热闹罢了。对于京剧的印象不深,对于越剧,脑海里有一件事比较深刻。某年春节,
村里请来一个山区的小剧团,本来说好演七天,结果一再加演。原因是剧团很穷,希望
多挣点辛苦钱。结果一演就演了半个月。已经不记得在那半个月里,究竟去了看了几次
,但记得每次去看的戏的中间似乎总有落难的桥段。大多是一个穷书生或千金小姐披头
散发,在台上哭啊哭。台下的看官们便于心不忍,就往台上丢人民币。。。。。好在最
后的结局都是大团圆:暂时落难的书生必定金榜题名,而且与某小姐奉旨成亲,人生四
大喜事一下占了俩;暂时困顿的小姐必定会柳暗花明,最后觅得如意郎君。后来才知道
,不但越剧如此,似乎许多京剧的结局也如此。著名的《打龙袍》,包青天终于出现,
结果是坏人伏诛,沉冤昭雪。。。。这种结局大约很符合小孩子的口味,大人们也许更
喜欢。看这些戏,只要不中间离场,坚持到底,人是悲不起来的。
年纪稍长之后,便有点明白王国维先生所言“可爱的不可信,可信的不可爱”的意思。
为了有一个“喜欢”的结局,改变事物的逻辑甚至事实本身在中国文化中是可以理解甚
至高尚的做法。哪怕像窦娥冤这样的悲剧,最后也还有她父亲帮她,也可以以喜剧收场
。那么,什么是国人眼里认为属于“悲”的事物?
从个体角度看,悲不过是一种基本情感,是一种心理难过的感受。对于个体而言,悲伤
的机会很多,典型的如生离死别。但悲剧似乎不仅仅是个体的悲惨遭遇,需要有某种超
越个体的“共感”,甚至这种共感不排除文学的渲染与历史文化的积淀。粗粗想了一下
,中国人心目中似乎有这么几个典型的悲剧场景:“霸王别姬”,“出师未捷身先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许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命运
的无奈与际遇的悲壮/悲惨。听《夜深沉》,中间的那段重复的旋律,仿佛项王在反复
感叹“骓不逝兮可奈何,兮虞兮奈若何”,韵味极深。从这些特点看来,中国人心中的
悲剧似乎“被动性”强了一些。个人觉得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悲剧”是孔子的“知其
不可而为之”,这既可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但也可以有唐珂锲德式的不
合时宜,更可以是普鲁米修斯式的执着。这似乎更契合 人文主义的“个体”意识,有
点“未经选择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的味道。从这个角度看,一个悲剧故事能引人深
思的地方,可能在于能凸显出一个大写的 “人”的心志,情感,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而这个人是否是帝王将相显得不是很重要。这大约也是启蒙时代前后的区别吧。依照这
样的角度,也许可以挖掘许多中国的历史题材,例如,从董狐到司马迁----史官的故事
,荆轲的故事,赵氏孤儿等等。不知为什么,这些题材要么没被注意,要么被拍成烂片
,可惜。更可惜的是在这曾经产生无数-----也许是最多------人间悲剧的国度,竟然
没有促人深思的悲剧。也许底层大众已经过的太苦逼了,心理上不能承受再多的悲剧?
或者是缺乏对造成悲剧的社会机制的反思,使得历史上发生的悲剧不断循环播放?。。
。。夜色正浓,就让爱恨情仇,雄心壮志,乡愁国忧,随一曲《安魂》消弭于苍茫之中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