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s*n
1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气凌人的房子。』
今天重翻竟然和十几年前的心情完全相同---抚掌大乐,不多一分、不差一毫,正如今
天读到丰饶之海四部曲第一部《春雪》(spring snow: the sea of fertility)第二
章描写Kiyoaki(清显?)时的心情,英译者写到:
『His still unawakened sensuality lay dormant within him, unprotected as a
puppy in a March rain, body shivering, eyes and nose pelted with water.』
avatar
l*l
2
不明觉厉
avatar
e*d
3
第一偶像相同,内牛满面。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s*t
4
赞!同粉三岛由纪夫。《春雪》有一个电影版你有没看过,妻夫木聪和竹内结子演的。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f*n
5
三岛也是我偶像,高中时期的。 楼主再展开说说吧?为什么你引用的两端给你那么深
刻的印象啊?仅仅从你写的东西里面好像看不出太多的线索。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O*a
6
哎,早知道选这本 :(
avatar
s*n
7
who?

【在 e***d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偶像相同,内牛满面。
avatar
s*n
8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同粉三岛由纪夫。《春雪》有一个电影版你有没看过,妻夫木聪和竹内结子演的。
avatar
s*n
9
没写完。。。一般深吧。。。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岛也是我偶像,高中时期的。 楼主再展开说说吧?为什么你引用的两端给你那么深
: 刻的印象啊?仅仅从你写的东西里面好像看不出太多的线索。

avatar
V*l
10
看了春雪电影
好沉重,也没有太大感觉
大概还是想英文版。。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m*n
11
楼主真是文艺青年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s*n
12
(接上)
三岛的语言,尤其在这部最终『四部曲』---无论从其职业生涯,还是风评而言---继续
不负望。不过开篇用日俄背景引出Kiyoaki及其小伙伴Honda,倒并不特别吸引我,之后
对Kiyoaki的成长描写甚至令我厌烦---纤细美丽的少年,so?
还是Honda这株完全不同的plant,教我想起大约同时人Hermann Hesse的小说《
Narcissus and Goldmund》后,才令我渐入小说情境。
黑塞是位奇怪的德语作家,不同于声誉日隆的Thomas Mann或是Robert Musil,黑塞的
作品在生前十分流行,或者说特别流行于两次大战,昙花一现般,以至于教人犹豫是否
可以将他列入通俗流行的作家之列。他的写法在我读来十分古典,又有种德语世界迟来
的浪漫派的特色---神秘,伤感,又热情似火。
回到最后的骑士之称的黑塞,回到他的《纳尔奇斯与哥尔德蒙》这部中篇,哈哈,这还
是我少年时启蒙书啦---当纳尔奇斯首次投入吉普赛女郎的怀抱,月光下女郎美好的乳
房。这段描写和当日读它们的心情今天我都记得,但是并不能令今日的我激动,连当日
的情境也笼罩着一片浓厚的月光---模糊又冰冷。相比之下,此书仍留在我心上的鲜明
火热印象是困惑,困惑于两位主人公双线的写法。这困惑令我对黑塞一直保持着兴趣。
(后来翻他另一部小说《在轮下》(beneath the wheel)令我大感兴趣)
三岛这部《春雪》中Kiyoaki和Honda两位同龄少年,正教我想起黑塞的纳尔奇斯与哥尔
德蒙,越读越像,不禁勾起我快快读书的好奇。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wh
13
读过黑塞的Siddhartha,虚构释迦牟尼的悟道经历,让我想起刀锋之类的悟道小说,但
比刀锋情节寡淡很多,思辨多很多。思辨也算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了,还喜欢借用黑暗
兮兮的神话传说……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接上)
: 三岛的语言,尤其在这部最终『四部曲』---无论从其职业生涯,还是风评而言---继续
: 不负望。不过开篇用日俄背景引出Kiyoaki及其小伙伴Honda,倒并不特别吸引我,之后
: 对Kiyoaki的成长描写甚至令我厌烦---纤细美丽的少年,so?
: 还是Honda这株完全不同的plant,教我想起大约同时人Hermann Hesse的小说《
: Narcissus and Goldmund》后,才令我渐入小说情境。
: 黑塞是位奇怪的德语作家,不同于声誉日隆的Thomas Mann或是Robert Musil,黑塞的
: 作品在生前十分流行,或者说特别流行于两次大战,昙花一现般,以至于教人犹豫是否
: 可以将他列入通俗流行的作家之列。他的写法在我读来十分古典,又有种德语世界迟来
: 的浪漫派的特色---神秘,伤感,又热情似火。

avatar
V*l
14
纵观这些文人墨客
叔夜,康乐不小心掉了脑袋
三岛君竟然激进而为之
黑塞是否一位仁慈的老人? 却远走他乡。
然而生活还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而更有意义。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接上)
: 三岛的语言,尤其在这部最终『四部曲』---无论从其职业生涯,还是风评而言---继续
: 不负望。不过开篇用日俄背景引出Kiyoaki及其小伙伴Honda,倒并不特别吸引我,之后
: 对Kiyoaki的成长描写甚至令我厌烦---纤细美丽的少年,so?
: 还是Honda这株完全不同的plant,教我想起大约同时人Hermann Hesse的小说《
: Narcissus and Goldmund》后,才令我渐入小说情境。
: 黑塞是位奇怪的德语作家,不同于声誉日隆的Thomas Mann或是Robert Musil,黑塞的
: 作品在生前十分流行,或者说特别流行于两次大战,昙花一现般,以至于教人犹豫是否
: 可以将他列入通俗流行的作家之列。他的写法在我读来十分古典,又有种德语世界迟来
: 的浪漫派的特色---神秘,伤感,又热情似火。

avatar
s*n
15
hmm,想起来问问这些德语作者的作品你读过原文没?对比英、汉译什么感觉?
国内三岛、川端康成这些主要翻译似乎就那几位,,,但每位都有恶评,,,搞的我略
无措。以前翻《天人五衰》汉译,觉得(翻译文笔)很不错,结果好事去豆瓣一瞄,发
现下面批评说这位仁兄翻的《天人五衰》和川端作品一个风格,汗,虽然这不能证明说
《天》翻的不好,但确实让我囧了。。。
言归正传,不清楚黑塞结局,只知道茨威格和老婆远走南美,二战末自杀了。茨威格的
小说我不敢恭维,但一直蛮想看他的《昨日的世界》。
生活、意义这些大词忒深奥,我不懂。。。给我无聊的生活添了乐趣是真滴~~~用王尔
德的话,旁观不幸能减轻痛苦,呵呵。
三岛是极端右翼不出意外,不过除了一小部分人,他的作为似乎不能激起人们的敬佩。
呵呵,我也觉得他时常很搞笑,而且觉得他被高估了,但是很敬佩三岛滴。。。类似还
有觉得嵇康被低估,阮籍被高估,对嵇康谈不上敬佩,他也不算不小心取祸,这位弟弟
求仁得仁吧,不过我觉得他是文人,特别中国文人中少有学术水平不错的,《声无哀乐
论》真不错,比阮籍的陈词滥调强;还有谢灵运,虽然被后人编8g,和陶潜对比笑话他
谄媚莲社僧徒,灵运的佛论,时见新意,比陶渊明那几首人形影的深、广。
说起三岛的极端右翼,想起t.s.eliot,顺便8一记他不是入了英籍咩,(一、二战蛮有
意思,一战是美国诗人远渡重洋前往英伦朝圣,二战相反)和auden入美籍相映成趣。
恩,重点是,曾读到说eliot觉得英国文化被污染了,希望回复14世纪传统?大体如此
,哈哈哈,虽然觉得他蛮搞笑,而且我到现在还讨厌他的诗,这位美国大师一本正经的
深沉劲我很受不了,但还是很同情这位美国大师对英国的痛惜想法。这和同情三岛,同
情三岛对日本传统的留恋和渴望振兴同出一辙吧。同病相怜?lol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纵观这些文人墨客
: 叔夜,康乐不小心掉了脑袋
: 三岛君竟然激进而为之
: 黑塞是否一位仁慈的老人? 却远走他乡。
: 然而生活还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而更有意义。

avatar
V*l
16
我想读得很多,比如卡夫卡,黑塞。说到茨威格,就想到老徐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最早接触的是 秋日,Herbst Tag。 粗略的也接触过一些,比如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理想国什么的。曾经想过要读熟浮士德这样的巨著。还是词汇较难,没有持续。想当
年语言怪才辜鸿铭倒背如流,真是汗颜。早年好像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些德意志的
作品倒真不是闲情逸致时拿来看的书。
闲暇时更喜欢看些轻松的书,比如泰格儿的诗,也许三岛的书更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欣
赏。随手翻起几页,随手又可放下。只为多念叨几遍美句。
也许真应该下决心每日阅读几页,翻译的工作我已经做的很少了。只有在一些技术文档
上才看到自己的长进。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hmm,想起来问问这些德语作者的作品你读过原文没?对比英、汉译什么感觉?
: 国内三岛、川端康成这些主要翻译似乎就那几位,,,但每位都有恶评,,,搞的我略
: 无措。以前翻《天人五衰》汉译,觉得(翻译文笔)很不错,结果好事去豆瓣一瞄,发
: 现下面批评说这位仁兄翻的《天人五衰》和川端作品一个风格,汗,虽然这不能证明说
: 《天》翻的不好,但确实让我囧了。。。
: 言归正传,不清楚黑塞结局,只知道茨威格和老婆远走南美,二战末自杀了。茨威格的
: 小说我不敢恭维,但一直蛮想看他的《昨日的世界》。
: 生活、意义这些大词忒深奥,我不懂。。。给我无聊的生活添了乐趣是真滴~~~用王尔
: 德的话,旁观不幸能减轻痛苦,呵呵。
: 三岛是极端右翼不出意外,不过除了一小部分人,他的作为似乎不能激起人们的敬佩。

avatar
V*l
17
大学里被折磨出来了,有时候总是要想想各种心理,或者潜意思的东西。
好像隐约看到有评论春雪用肉欲来阐述精神之爱,这是怎么回事。当时看春的雪,就在
想,这是爱情么,这是爱情么。。
p.s. 看过挪威的森林之后,我就不没怎么看日本小说了。太细腻。。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读得很多,比如卡夫卡,黑塞。说到茨威格,就想到老徐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 。最早接触的是 秋日,Herbst Tag。 粗略的也接触过一些,比如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 ,理想国什么的。曾经想过要读熟浮士德这样的巨著。还是词汇较难,没有持续。想当
: 年语言怪才辜鸿铭倒背如流,真是汗颜。早年好像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些德意志的
: 作品倒真不是闲情逸致时拿来看的书。
: 闲暇时更喜欢看些轻松的书,比如泰格儿的诗,也许三岛的书更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欣
: 赏。随手翻起几页,随手又可放下。只为多念叨几遍美句。
: 也许真应该下决心每日阅读几页,翻译的工作我已经做的很少了。只有在一些技术文档
: 上才看到自己的长进。

avatar
s*n
18
维特不是知名男神(经病)吗?中学看汉译看一咪咪就撤了,后来大了英译倒是在等车
的时候翻了,怀着钦佩歌德用那样铺张的手法细致描绘,暗暗讥诮笔下的纤细少年,读
完方知歌德果然不是一般人。呵呵,怪不得教心上人误会,歌德大神那么豪华的讽刺,
还是倒贴的男神,随便谁都吃不消。这也是我不解,虽然歌德据说一辈子只爱过十一个
女人,但ms每次都如痴如狂的,不知道这个一写起文章来,人家iq下降,他怎么反而狂
飙。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读得很多,比如卡夫卡,黑塞。说到茨威格,就想到老徐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 。最早接触的是 秋日,Herbst Tag。 粗略的也接触过一些,比如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 ,理想国什么的。曾经想过要读熟浮士德这样的巨著。还是词汇较难,没有持续。想当
: 年语言怪才辜鸿铭倒背如流,真是汗颜。早年好像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些德意志的
: 作品倒真不是闲情逸致时拿来看的书。
: 闲暇时更喜欢看些轻松的书,比如泰格儿的诗,也许三岛的书更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欣
: 赏。随手翻起几页,随手又可放下。只为多念叨几遍美句。
: 也许真应该下决心每日阅读几页,翻译的工作我已经做的很少了。只有在一些技术文档
: 上才看到自己的长进。

avatar
s*n
19
呵呵,淫者见淫,我这样的淫者肯定读不出爱情的。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学里被折磨出来了,有时候总是要想想各种心理,或者潜意思的东西。
: 好像隐约看到有评论春雪用肉欲来阐述精神之爱,这是怎么回事。当时看春的雪,就在
: 想,这是爱情么,这是爱情么。。
: p.s. 看过挪威的森林之后,我就不没怎么看日本小说了。太细腻。。

avatar
V*l
20
我也只是粗略的看了电影,好像中间还拉了一部分。实在不应该妄加评论。不过时常觉
得作家是下了套在里边,有些作品需要仔细推敲.可惜大多书本来不及仔细琢磨。不过
你功底深厚,少儿就开始接触各类名著。: ) 我就记着小时候对三国演义非常喜欢。。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淫者见淫,我这样的淫者肯定读不出爱情的。
avatar
V*l
21
说来也奇怪,我对这些手法,意象,技巧啊这些东西总是很迟钝。以前看很多作品的
second literature 总是难抓住感觉。。这也算是做文评的大伤。
呵呵,我认识的德意志的人很多都是平时理智,少言,单调。实际上内心是情绪高昂的
很。。最为惊人一撇的作品是电影英俊少年。歌德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倡导者。作品读
起来应该比较激荡,高昂。
纤细少年。。说到这些真是让人感动。。我们是否能像浮士德中描述的和魔鬼做个交换
,回到年轻的时光。。一切重新来过。。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维特不是知名男神(经病)吗?中学看汉译看一咪咪就撤了,后来大了英译倒是在等车
: 的时候翻了,怀着钦佩歌德用那样铺张的手法细致描绘,暗暗讥诮笔下的纤细少年,读
: 完方知歌德果然不是一般人。呵呵,怪不得教心上人误会,歌德大神那么豪华的讽刺,
: 还是倒贴的男神,随便谁都吃不消。这也是我不解,虽然歌德据说一辈子只爱过十一个
: 女人,但ms每次都如痴如狂的,不知道这个一写起文章来,人家iq下降,他怎么反而狂
: 飙。

avatar
s*n
22
3.
我对中、西性爱差异一直有种偏见。简单的说:欧西文化承袭希腊,保有殖民扩张的不
稳定性,投影到男女,自然形成sexual的不对称关系,即suitor/lover和love;
predator和prey。从周人崇礼尚文开始,远东文明相反,追求稳态---乃至战国灭国战
争的痛苦,无法支持成熟政治的幼稚技术条件等等都不能阻挡多数人对集权帝国的稳定
渴求。华族文明因此天生趋于稳定、保守和孤寂。这种文明『孤寂自守』的审美取向,
在男女情爱中,渐渐压倒取代最终抹去男人女人本来sexual的不稳定冲动,最终导致我
非常喜爱的asexual/nonsexual文化[*]。这种文化下,与欧西sexual的predator/prey,
suitor/love不稳定、不对等相对,情爱双方更像同病相怜的患者。
抱着日本或许有接近华族的想象,读到第15章Satoko写给Kiyoaki(清显)的情书时,
这种想象似乎有所印证,况且情书本身颇有诗意,我好事摘录其中『关键』(?):
『Though the morning after that snowstorm was clear and bright, I just
couldn't help thinking about what had happened the day before. In my heart
it seemed as if the snow had not stopped, but was falling still. And the
snowflakes seemed to merge into the form of Kiyo's face. How I wished that I
could live somewhere where the snow fell every day of the year so that I
would never stop thinking of you, Kiyo.
...
Here in Japan, we think of the spirit of snow as a woman --- the snow fairy.
But I remember that in Western fairy tales I read it's always a handsome
young man. And so I think of Kiyo as the spirit of snow, so masculine in
your uniform. I think of you as overwhelming me. To feel myself dissolve
into your beauty and freeze to death in the snow --- no fate could be
sweeter.』
[*] 我长期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诗没有爱情诗。这即是我淫者见淫的看法,也是中国诗
相对欧西『爱情诗篇幅大减』的客观局面。
avatar
V*l
23
呵呵,没看到这一篇,唐突回复一下。。
satoko 写给 kiyoaki 情书里我到没看出情爱之情,从女子角度来看,爱一个人恐怕不
是以情爱为出发点的。
春雪写的大概是清显真正爱上了 satoko, 虽然电影里更多情爱镜头。所以我说表现的
是情爱,表达的却是爱情吧。
从男女关系来看,其实还是觉得西方文化更加对等一些。: =)

prey,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3.
: 我对中、西性爱差异一直有种偏见。简单的说:欧西文化承袭希腊,保有殖民扩张的不
: 稳定性,投影到男女,自然形成sexual的不对称关系,即suitor/lover和love;
: predator和prey。从周人崇礼尚文开始,远东文明相反,追求稳态---乃至战国灭国战
: 争的痛苦,无法支持成熟政治的幼稚技术条件等等都不能阻挡多数人对集权帝国的稳定
: 渴求。华族文明因此天生趋于稳定、保守和孤寂。这种文明『孤寂自守』的审美取向,
: 在男女情爱中,渐渐压倒取代最终抹去男人女人本来sexual的不稳定冲动,最终导致我
: 非常喜爱的asexual/nonsexual文化[*]。这种文化下,与欧西sexual的predator/prey,
: suitor/love不稳定、不对等相对,情爱双方更像同病相怜的患者。
: 抱着日本或许有接近华族的想象,读到第15章Satoko写给Kiyoaki(清显)的情书时,

avatar
s*n
24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气凌人的房子。』
今天重翻竟然和十几年前的心情完全相同---抚掌大乐,不多一分、不差一毫,正如今
天读到丰饶之海四部曲第一部《春雪》(spring snow: the sea of fertility)第二
章描写Kiyoaki(清显?)时的心情,英译者写到:
『His still unawakened sensuality lay dormant within him, unprotected as a
puppy in a March rain, body shivering, eyes and nose pelted with water.』
avatar
l*l
25
不明觉厉
avatar
e*d
26
第一偶像相同,内牛满面。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s*t
27
赞!同粉三岛由纪夫。《春雪》有一个电影版你有没看过,妻夫木聪和竹内结子演的。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f*n
28
三岛也是我偶像,高中时期的。 楼主再展开说说吧?为什么你引用的两端给你那么深
刻的印象啊?仅仅从你写的东西里面好像看不出太多的线索。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O*a
29
哎,早知道选这本 :(
avatar
s*n
30
who?

【在 e***d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偶像相同,内牛满面。
avatar
s*n
31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同粉三岛由纪夫。《春雪》有一个电影版你有没看过,妻夫木聪和竹内结子演的。
avatar
s*n
32
没写完。。。一般深吧。。。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岛也是我偶像,高中时期的。 楼主再展开说说吧?为什么你引用的两端给你那么深
: 刻的印象啊?仅仅从你写的东西里面好像看不出太多的线索。

avatar
V*l
33
看了春雪电影
好沉重,也没有太大感觉
大概还是想英文版。。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s*n
34
(接上)
三岛的语言,尤其在这部最终『四部曲』---无论从其职业生涯,还是风评而言---继续
不负望。不过开篇用日俄背景引出Kiyoaki及其小伙伴Honda,倒并不特别吸引我,之后
对Kiyoaki的成长描写甚至令我厌烦---纤细美丽的少年,so?
还是Honda这株完全不同的plant,教我想起大约同时人Hermann Hesse的小说《
Narcissus and Goldmund》后,才令我渐入小说情境。
黑塞是位奇怪的德语作家,不同于声誉日隆的Thomas Mann或是Robert Musil,黑塞的
作品在生前十分流行,或者说特别流行于两次大战,昙花一现般,以至于教人犹豫是否
可以将他列入通俗流行的作家之列。他的写法在我读来十分古典,又有种德语世界迟来
的浪漫派的特色---神秘,伤感,又热情似火。
回到最后的骑士之称的黑塞,回到他的《纳尔奇斯与哥尔德蒙》这部中篇,哈哈,这还
是我少年时启蒙书啦---当纳尔奇斯首次投入吉普赛女郎的怀抱,月光下女郎美好的乳
房。这段描写和当日读它们的心情今天我都记得,但是并不能令今日的我激动,连当日
的情境也笼罩着一片浓厚的月光---模糊又冰冷。相比之下,此书仍留在我心上的鲜明
火热印象是困惑,困惑于两位主人公双线的写法。这困惑令我对黑塞一直保持着兴趣。
(后来翻他另一部小说《在轮下》(beneath the wheel)令我大感兴趣)
三岛这部《春雪》中Kiyoaki和Honda两位同龄少年,正教我想起黑塞的纳尔奇斯与哥尔
德蒙,越读越像,不禁勾起我快快读书的好奇。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一些作者初读不能入味,比如嵇康、谢灵运,对他们的爱好需要后天aquire,是『习
: 得』的偶像。当然仔细分辨起来,两者表面锋芒毕露其实大相径庭:叔夜睿利是少年、
: 康乐端重似好女。与此相反,与另一些作者---我常感庆幸---可算一见倾心又日久弥深
: ,比如长嵇康13岁的阮籍,又如近世日本作者三岛由纪夫。这些天生的偶像我难以比较
: ,或者说无心分析,因为埋在我心太深处吧,哈。
: 三岛在日本作家中,欧美影响较著,文风也欧化。或许这个原因,三岛小说的汉、英译
: 我虽然参差翻过一些,却不能分辨差别。第一次读三岛作品---他24岁上处女作《假面
: 的告白》---汉译,首章描写家宅说:
: 『从此,我的家我想说几乎就像哼着小调,以轻松的速度从斜坡上滑了下来。... 从坡
: 上看是二层楼,从坡下看是三层楼,使人感到是个熏得昏暗的、有点错综复杂样子的盛

avatar
wh
35
读过黑塞的Siddhartha,虚构释迦牟尼的悟道经历,让我想起刀锋之类的悟道小说,但
比刀锋情节寡淡很多,思辨多很多。思辨也算德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了,还喜欢借用黑暗
兮兮的神话传说……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接上)
: 三岛的语言,尤其在这部最终『四部曲』---无论从其职业生涯,还是风评而言---继续
: 不负望。不过开篇用日俄背景引出Kiyoaki及其小伙伴Honda,倒并不特别吸引我,之后
: 对Kiyoaki的成长描写甚至令我厌烦---纤细美丽的少年,so?
: 还是Honda这株完全不同的plant,教我想起大约同时人Hermann Hesse的小说《
: Narcissus and Goldmund》后,才令我渐入小说情境。
: 黑塞是位奇怪的德语作家,不同于声誉日隆的Thomas Mann或是Robert Musil,黑塞的
: 作品在生前十分流行,或者说特别流行于两次大战,昙花一现般,以至于教人犹豫是否
: 可以将他列入通俗流行的作家之列。他的写法在我读来十分古典,又有种德语世界迟来
: 的浪漫派的特色---神秘,伤感,又热情似火。

avatar
V*l
36
纵观这些文人墨客
叔夜,康乐不小心掉了脑袋
三岛君竟然激进而为之
黑塞是否一位仁慈的老人? 却远走他乡。
然而生活还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而更有意义。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接上)
: 三岛的语言,尤其在这部最终『四部曲』---无论从其职业生涯,还是风评而言---继续
: 不负望。不过开篇用日俄背景引出Kiyoaki及其小伙伴Honda,倒并不特别吸引我,之后
: 对Kiyoaki的成长描写甚至令我厌烦---纤细美丽的少年,so?
: 还是Honda这株完全不同的plant,教我想起大约同时人Hermann Hesse的小说《
: Narcissus and Goldmund》后,才令我渐入小说情境。
: 黑塞是位奇怪的德语作家,不同于声誉日隆的Thomas Mann或是Robert Musil,黑塞的
: 作品在生前十分流行,或者说特别流行于两次大战,昙花一现般,以至于教人犹豫是否
: 可以将他列入通俗流行的作家之列。他的写法在我读来十分古典,又有种德语世界迟来
: 的浪漫派的特色---神秘,伤感,又热情似火。

avatar
s*n
37
hmm,想起来问问这些德语作者的作品你读过原文没?对比英、汉译什么感觉?
国内三岛、川端康成这些主要翻译似乎就那几位,,,但每位都有恶评,,,搞的我略
无措。以前翻《天人五衰》汉译,觉得(翻译文笔)很不错,结果好事去豆瓣一瞄,发
现下面批评说这位仁兄翻的《天人五衰》和川端作品一个风格,汗,虽然这不能证明说
《天》翻的不好,但确实让我囧了。。。
言归正传,不清楚黑塞结局,只知道茨威格和老婆远走南美,二战末自杀了。茨威格的
小说我不敢恭维,但一直蛮想看他的《昨日的世界》。
生活、意义这些大词忒深奥,我不懂。。。给我无聊的生活添了乐趣是真滴~~~用王尔
德的话,旁观不幸能减轻痛苦,呵呵。
三岛是极端右翼不出意外,不过除了一小部分人,他的作为似乎不能激起人们的敬佩。
呵呵,我也觉得他时常很搞笑,而且觉得他被高估了,但是很敬佩三岛滴。。。类似还
有觉得嵇康被低估,阮籍被高估,对嵇康谈不上敬佩,他也不算不小心取祸,这位弟弟
求仁得仁吧,不过我觉得他是文人,特别中国文人中少有学术水平不错的,《声无哀乐
论》真不错,比阮籍的陈词滥调强;还有谢灵运,虽然被后人编8g,和陶潜对比笑话他
谄媚莲社僧徒,灵运的佛论,时见新意,比陶渊明那几首人形影的深、广。
说起三岛的极端右翼,想起t.s.eliot,顺便8一记他不是入了英籍咩,(一、二战蛮有
意思,一战是美国诗人远渡重洋前往英伦朝圣,二战相反)和auden入美籍相映成趣。
恩,重点是,曾读到说eliot觉得英国文化被污染了,希望回复14世纪传统?大体如此
,哈哈哈,虽然觉得他蛮搞笑,而且我到现在还讨厌他的诗,这位美国大师一本正经的
深沉劲我很受不了,但还是很同情这位美国大师对英国的痛惜想法。这和同情三岛,同
情三岛对日本传统的留恋和渴望振兴同出一辙吧。同病相怜?lol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纵观这些文人墨客
: 叔夜,康乐不小心掉了脑袋
: 三岛君竟然激进而为之
: 黑塞是否一位仁慈的老人? 却远走他乡。
: 然而生活还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而更有意义。

avatar
V*l
38
我想读得很多,比如卡夫卡,黑塞。说到茨威格,就想到老徐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最早接触的是 秋日,Herbst Tag。 粗略的也接触过一些,比如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理想国什么的。曾经想过要读熟浮士德这样的巨著。还是词汇较难,没有持续。想当
年语言怪才辜鸿铭倒背如流,真是汗颜。早年好像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些德意志的
作品倒真不是闲情逸致时拿来看的书。
闲暇时更喜欢看些轻松的书,比如泰格儿的诗,也许三岛的书更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欣
赏。随手翻起几页,随手又可放下。只为多念叨几遍美句。
也许真应该下决心每日阅读几页,翻译的工作我已经做的很少了。只有在一些技术文档
上才看到自己的长进。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hmm,想起来问问这些德语作者的作品你读过原文没?对比英、汉译什么感觉?
: 国内三岛、川端康成这些主要翻译似乎就那几位,,,但每位都有恶评,,,搞的我略
: 无措。以前翻《天人五衰》汉译,觉得(翻译文笔)很不错,结果好事去豆瓣一瞄,发
: 现下面批评说这位仁兄翻的《天人五衰》和川端作品一个风格,汗,虽然这不能证明说
: 《天》翻的不好,但确实让我囧了。。。
: 言归正传,不清楚黑塞结局,只知道茨威格和老婆远走南美,二战末自杀了。茨威格的
: 小说我不敢恭维,但一直蛮想看他的《昨日的世界》。
: 生活、意义这些大词忒深奥,我不懂。。。给我无聊的生活添了乐趣是真滴~~~用王尔
: 德的话,旁观不幸能减轻痛苦,呵呵。
: 三岛是极端右翼不出意外,不过除了一小部分人,他的作为似乎不能激起人们的敬佩。

avatar
V*l
39
大学里被折磨出来了,有时候总是要想想各种心理,或者潜意思的东西。
好像隐约看到有评论春雪用肉欲来阐述精神之爱,这是怎么回事。当时看春的雪,就在
想,这是爱情么,这是爱情么。。
p.s. 看过挪威的森林之后,我就不没怎么看日本小说了。太细腻。。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读得很多,比如卡夫卡,黑塞。说到茨威格,就想到老徐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 。最早接触的是 秋日,Herbst Tag。 粗略的也接触过一些,比如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 ,理想国什么的。曾经想过要读熟浮士德这样的巨著。还是词汇较难,没有持续。想当
: 年语言怪才辜鸿铭倒背如流,真是汗颜。早年好像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些德意志的
: 作品倒真不是闲情逸致时拿来看的书。
: 闲暇时更喜欢看些轻松的书,比如泰格儿的诗,也许三岛的书更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欣
: 赏。随手翻起几页,随手又可放下。只为多念叨几遍美句。
: 也许真应该下决心每日阅读几页,翻译的工作我已经做的很少了。只有在一些技术文档
: 上才看到自己的长进。

avatar
s*n
40
维特不是知名男神(经病)吗?中学看汉译看一咪咪就撤了,后来大了英译倒是在等车
的时候翻了,怀着钦佩歌德用那样铺张的手法细致描绘,暗暗讥诮笔下的纤细少年,读
完方知歌德果然不是一般人。呵呵,怪不得教心上人误会,歌德大神那么豪华的讽刺,
还是倒贴的男神,随便谁都吃不消。这也是我不解,虽然歌德据说一辈子只爱过十一个
女人,但ms每次都如痴如狂的,不知道这个一写起文章来,人家iq下降,他怎么反而狂
飙。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想读得很多,比如卡夫卡,黑塞。说到茨威格,就想到老徐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 。最早接触的是 秋日,Herbst Tag。 粗略的也接触过一些,比如说尼采的悲剧的诞生
: ,理想国什么的。曾经想过要读熟浮士德这样的巨著。还是词汇较难,没有持续。想当
: 年语言怪才辜鸿铭倒背如流,真是汗颜。早年好像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这些德意志的
: 作品倒真不是闲情逸致时拿来看的书。
: 闲暇时更喜欢看些轻松的书,比如泰格儿的诗,也许三岛的书更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欣
: 赏。随手翻起几页,随手又可放下。只为多念叨几遍美句。
: 也许真应该下决心每日阅读几页,翻译的工作我已经做的很少了。只有在一些技术文档
: 上才看到自己的长进。

avatar
s*n
41
呵呵,淫者见淫,我这样的淫者肯定读不出爱情的。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学里被折磨出来了,有时候总是要想想各种心理,或者潜意思的东西。
: 好像隐约看到有评论春雪用肉欲来阐述精神之爱,这是怎么回事。当时看春的雪,就在
: 想,这是爱情么,这是爱情么。。
: p.s. 看过挪威的森林之后,我就不没怎么看日本小说了。太细腻。。

avatar
V*l
42
我也只是粗略的看了电影,好像中间还拉了一部分。实在不应该妄加评论。不过时常觉
得作家是下了套在里边,有些作品需要仔细推敲.可惜大多书本来不及仔细琢磨。不过
你功底深厚,少儿就开始接触各类名著。: ) 我就记着小时候对三国演义非常喜欢。。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淫者见淫,我这样的淫者肯定读不出爱情的。
avatar
V*l
43
说来也奇怪,我对这些手法,意象,技巧啊这些东西总是很迟钝。以前看很多作品的
second literature 总是难抓住感觉。。这也算是做文评的大伤。
呵呵,我认识的德意志的人很多都是平时理智,少言,单调。实际上内心是情绪高昂的
很。。最为惊人一撇的作品是电影英俊少年。歌德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倡导者。作品读
起来应该比较激荡,高昂。
纤细少年。。说到这些真是让人感动。。我们是否能像浮士德中描述的和魔鬼做个交换
,回到年轻的时光。。一切重新来过。。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维特不是知名男神(经病)吗?中学看汉译看一咪咪就撤了,后来大了英译倒是在等车
: 的时候翻了,怀着钦佩歌德用那样铺张的手法细致描绘,暗暗讥诮笔下的纤细少年,读
: 完方知歌德果然不是一般人。呵呵,怪不得教心上人误会,歌德大神那么豪华的讽刺,
: 还是倒贴的男神,随便谁都吃不消。这也是我不解,虽然歌德据说一辈子只爱过十一个
: 女人,但ms每次都如痴如狂的,不知道这个一写起文章来,人家iq下降,他怎么反而狂
: 飙。

avatar
s*n
44
3.
我对中、西性爱差异一直有种偏见。简单的说:欧西文化承袭希腊,保有殖民扩张的不
稳定性,投影到男女,自然形成sexual的不对称关系,即suitor/lover和love;
predator和prey。从周人崇礼尚文开始,远东文明相反,追求稳态---乃至战国灭国战
争的痛苦,无法支持成熟政治的幼稚技术条件等等都不能阻挡多数人对集权帝国的稳定
渴求。华族文明因此天生趋于稳定、保守和孤寂。这种文明『孤寂自守』的审美取向,
在男女情爱中,渐渐压倒取代最终抹去男人女人本来sexual的不稳定冲动,最终导致我
非常喜爱的asexual/nonsexual文化[*]。这种文化下,与欧西sexual的predator/prey,
suitor/love不稳定、不对等相对,情爱双方更像同病相怜的患者。
抱着日本或许有接近华族的想象,读到第15章Satoko写给Kiyoaki(清显)的情书时,
这种想象似乎有所印证,况且情书本身颇有诗意,我好事摘录其中『关键』(?):
『Though the morning after that snowstorm was clear and bright, I just
couldn't help thinking about what had happened the day before. In my heart
it seemed as if the snow had not stopped, but was falling still. And the
snowflakes seemed to merge into the form of Kiyo's face. How I wished that I
could live somewhere where the snow fell every day of the year so that I
would never stop thinking of you, Kiyo.
...
Here in Japan, we think of the spirit of snow as a woman --- the snow fairy.
But I remember that in Western fairy tales I read it's always a handsome
young man. And so I think of Kiyo as the spirit of snow, so masculine in
your uniform. I think of you as overwhelming me. To feel myself dissolve
into your beauty and freeze to death in the snow --- no fate could be
sweeter.』
[*] 我长期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诗没有爱情诗。这即是我淫者见淫的看法,也是中国诗
相对欧西『爱情诗篇幅大减』的客观局面。
avatar
V*l
45
呵呵,没看到这一篇,唐突回复一下。。
satoko 写给 kiyoaki 情书里我到没看出情爱之情,从女子角度来看,爱一个人恐怕不
是以情爱为出发点的。
春雪写的大概是清显真正爱上了 satoko, 虽然电影里更多情爱镜头。所以我说表现的
是情爱,表达的却是爱情吧。
从男女关系来看,其实还是觉得西方文化更加对等一些。: =)

prey,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3.
: 我对中、西性爱差异一直有种偏见。简单的说:欧西文化承袭希腊,保有殖民扩张的不
: 稳定性,投影到男女,自然形成sexual的不对称关系,即suitor/lover和love;
: predator和prey。从周人崇礼尚文开始,远东文明相反,追求稳态---乃至战国灭国战
: 争的痛苦,无法支持成熟政治的幼稚技术条件等等都不能阻挡多数人对集权帝国的稳定
: 渴求。华族文明因此天生趋于稳定、保守和孤寂。这种文明『孤寂自守』的审美取向,
: 在男女情爱中,渐渐压倒取代最终抹去男人女人本来sexual的不稳定冲动,最终导致我
: 非常喜爱的asexual/nonsexual文化[*]。这种文化下,与欧西sexual的predator/prey,
: suitor/love不稳定、不对等相对,情爱双方更像同病相怜的患者。
: 抱着日本或许有接近华族的想象,读到第15章Satoko写给Kiyoaki(清显)的情书时,

avatar
g*e
46
【春雪 四】the impregnable padlock of solid gold
…the phrase “imperial sanction.” It made him (Kiyoaki) think of a
darkened corridor, long and wide, and at the end a door fastened with a
small but impregnable padlock of solid gold. And suddenly, with a noise like
the grinding teeth, it opened of its own accord, a metallic rasp echoing
clearly in his ears.
以上取自第二十三章,身是特别关注风景、场景描写的读者,三岛这段借Kiyoaki之口
对日俄战争的描写,我尤其喜爱,觉得它入木三分:虽然《春雪》时代背景在(相当部
分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日俄战争(Russo-Japanese),我的理解是这不妨读作三岛
本人对(日本)二战的见解。此地Kiyoaki两句话,依我看,是三岛对其本人(及相当
部分(精英))二战前后态度转变的精彩描写:战前作为个体渺小的疑虑(darkend,
long and wide),乃至充满忧患(impregnable)的巨大企望和野心(padlock of
solid gold);到战后被抛弃(opened of its own accord)后难以置信的惊愕和绝望
(a metallic rasp)。
不仅如此,三岛此番心曲令我想起稍早的Robert Musil,后者处女座《The
Confessions of Young Torless》中对奥匈帝国一群与Kiyoaki处境相似青年的描写,
令我心惊:在我看分明是日后痴迷纳粹的青年剖白。Musil是主要活跃在二战前的奥地
利小说作者,出身与三岛相似,都与帝囯昔日贵族体制有关联,但两者结局有相似又大
不同:三岛在鼎盛期死于自己右翼民族主义的刀下;Musil在上升期(1942年)死于一
次健身后的意外,与孟浩然一般,我简直只能用『仓促』形容。正如吾爱之孟夫子,他
简直『幽默』的死法与我甚觉可爱又惋惜其短促的盛唐风度堪比映照;Musil令我哑然
的『仓促之死』也无不暗合二十世纪上半叶了不起帝国—奥匈帝国—的忽然倾覆。
言归正传,我因追慕Musil垂成杰作《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而拜读他的处女座
《The Confusions of Young Torless》,写法十分古典,描写却是二十世纪特有的深
邃(我认为在三岛之上),尤为重要的是,我认为可以从中看出何以出身下层的希特勒
及其倚仗大众发迹的第三帝国竟能赢得或挟持德、奥上层精英。
其中,日本与德奥形似之处在于:两者精英智识阶层无论战前、后都面临不断被边缘化
,或者说,在强大的国家权利(比如所谓Totalitarianism)和巨量的民众(所谓民主
)面前,个体的独立思辩,无论多么精微和努力,都是螳臂挡车不堪一提,都只得付之
一炬![*]
以上是我对《春雪》中日俄战争一线观感,小说更多篇幅所在—Kiyoaki(清显?)与
Satoko(聪子?)关系,乃至介于二者(?)间Kiyoki与Honda,《春雪》读至本节,
却令我想起被三岛唾弃的前辈太宰治,三岛十分不耻太宰的不作为,号称实践更『进取
』的态度。然而都是不满日本当时之辈,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
者有所不为也。本质或许相近,具体而言,相比一水之隔的中土,二者神似处,我管中
窥豹所得是,日人岛民习性关注外部欲望之施予己身,比如《春雪》中Kyioaki之孜孜
不倦于探讨Satoko的欲望如何施予,纠缠于『我』于外物的效用;而非立足己身探求『
我』有何欲求。
中土与此相反,晋人所谓『(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自任,
乃至明人一脉相承『以天下为己任』的任、真!
嗟呼,追想形神俱毁的前贤们!
[*]正如相比三岛,我更高看Robert Musil,德奥帝国虽然倾颓,尤其奥匈帝国从此消
失,它的影响深巨,远播全球(比如经济上席卷重塑英美的neoliberalism),非岛国
日本可比。
avatar
M*c
47
狂狷形容得好,中国就比较中正平和。

like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春雪 四】the impregnable padlock of solid gold
: …the phrase “imperial sanction.” It made him (Kiyoaki) think of a
: darkened corridor, long and wide, and at the end a door fastened with a
: small but impregnable padlock of solid gold. And suddenly, with a noise like
: the grinding teeth, it opened of its own accord, a metallic rasp echoing
: clearly in his ears.
: 以上取自第二十三章,身是特别关注风景、场景描写的读者,三岛这段借Kiyoaki之口
: 对日俄战争的描写,我尤其喜爱,觉得它入木三分:虽然《春雪》时代背景在(相当部
: 分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日俄战争(Russo-Japanese),我的理解是这不妨读作三岛
: 本人对(日本)二战的见解。此地Kiyoaki两句话,依我看,是三岛对其本人(及相当

avatar
V*l
48
又见长篇,一如既往的值得回味。
消化的同时,因为原著未读,不可妄加评论。
回国之后,就跻身工业界。我这样平时少与人粘连之人,做的事到是非常的入世。。呵
呵,废话少说。
见你评论到德奥与日本的差距,到是小有的感叹。
也许国人和日本族人同一种族,就会更加亲近一些,虽然仍存在历史的耿耿于怀。
但在工业上,专注的是实际的价值和利益。回国之后,有缘与日本翻译同事接触,又有
缘于在日本华侨老板手下工作。虽然相处日短,我已受益非浅。比如说第二份工作是带
我入行的。隐隐感到某些时候德国排到了日本之后。是国人的亲疏之别呢,还是日本某
些方面果然是技高于人。
近日使用家中的打气筒,看起来小巧,轻便。使用也顺畅。想
起来我在德国换过n个打气筒。一向以质量著称的德国产品,着实花了我好多银子。我家
的打气筒和德国的相比,价格应该是悬殊的。使用却简单轻便。看来马也有失蹄的时候
,只要在这个时候,加把劲,把握自己的优势,是可以赶超的。

like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春雪 四】the impregnable padlock of solid gold
: …the phrase “imperial sanction.” It made him (Kiyoaki) think of a
: darkened corridor, long and wide, and at the end a door fastened with a
: small but impregnable padlock of solid gold. And suddenly, with a noise like
: the grinding teeth, it opened of its own accord, a metallic rasp echoing
: clearly in his ears.
: 以上取自第二十三章,身是特别关注风景、场景描写的读者,三岛这段借Kiyoaki之口
: 对日俄战争的描写,我尤其喜爱,觉得它入木三分:虽然《春雪》时代背景在(相当部
: 分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日俄战争(Russo-Japanese),我的理解是这不妨读作三岛
: 本人对(日本)二战的见解。此地Kiyoaki两句话,依我看,是三岛对其本人(及相当

avatar
M*c
49
说到这个日德倒是很像的。

【在 V***l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来也奇怪,我对这些手法,意象,技巧啊这些东西总是很迟钝。以前看很多作品的
: second literature 总是难抓住感觉。。这也算是做文评的大伤。
: 呵呵,我认识的德意志的人很多都是平时理智,少言,单调。实际上内心是情绪高昂的
: 很。。最为惊人一撇的作品是电影英俊少年。歌德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倡导者。作品读
: 起来应该比较激荡,高昂。
: 纤细少年。。说到这些真是让人感动。。我们是否能像浮士德中描述的和魔鬼做个交换
: ,回到年轻的时光。。一切重新来过。。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