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王家卫:《繁花》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avatar
王家卫:《繁花》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R*g
1
一走进会场,王家卫的手就与金宇澄紧紧握在一起。王家卫依旧是墨镜遮面的标志
性打扮,金宇澄也如往常参与电影界盛会一样,比大多数与会者都早到现场。在上影
2015年创作座谈会发布的诸多新片计划中,根据金宇澄小说改编、被王家卫买下电影版
权的《繁花》是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
“美国电影是‘双城记',西海岸是洛杉矶(好莱坞),东海岸是纽约。”王家卫的
讲述并未从《繁花》开始。他说,前一夜,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出给他的题目“上海电
影该往什么方向走”,让他思考良久。生于上海的王家卫,5岁随父移居香港,以《花
样年华》为代表,他镜头下的上海被看作是银幕上海的典型呈现。“好莱坞产生作品,
纽约产生作者,比如伍迪·艾伦、马丁·斯科塞斯……这是美国东西岸电影的一个巨大
差异。纽约更明显的特点是很多作者拍摄的电影就是讲这座城市的,这些电影向全世界
展示、推广纽约。北京是中国电影目前的大本营,而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我认为
,上海有能力成为中国的纽约,关键就在于发掘人才。今天听到很多新项目,都是由年
轻的导演、编剧、制片人操刀,令人兴奋。人才之后是氛围,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奖励措
施,其实是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欢迎和支持在上海拍电影。假如在上海拍电影比其他
城市都贵,那吸引大家来的理由是什么?”
“除了生意,一座城市还需要生活。和纽约一样,上海是金融中心,需要有精神文
化层面的代表性作品,需要有上海特点的故事。这就是《繁花》为何重要的原因。”在
王家卫看来,《繁花》 是上海的 《清明上河图》,“它是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座
城市的发展写照,代表了上海的精气神。这部电影将是让全世界了解上海、上海人以及
上海文化的一部辞典。”
王家卫表示,目前,《繁花》电影版不急于确定导演、演员,正在进行的是与原著
作者金宇澄一起将电影剧本提纲完成。“它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事件,不只需要
我和金宇澄的‘脑袋',也需要上海的学者、美术家一起把上海的这幅《清明上河图》
‘画'出来,破解这个关于上海的‘密码',呈现给全世界观众理解。”
“我对文学以外的艺术形式不熟悉。”对《繁花》如何改编成电影,金宇澄坦陈“
没把握”。“王家卫导演说要把我肚子里的故事挖出来,我的故事其实都写在小说里了
,但电影长度有限,选择其中哪些段落,我难以判断。就像从去年起《繁花》话剧版也
在创作中,出品方说要做6小时,我也吃不准这样的形式能不能被观众接受?”确定电
影版权后,金宇澄和王家卫聊过几次,“在交流中,我才意识到对小说非常重要的结尾
,在电影中或许更需要被呈现的是过程。尽管没把握,但我愿意配合家卫导演拍好《繁
花》。”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