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sd] 九妹,四妹与其他#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l*f
1 楼
贴篇旧文。以前写的关于沈先生的笔记
很多人从沈从文笔下认识的四妹与九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沈家与张家的联姻,来
自凤凰的乡下人娶了名门闺秀。而实际上细察起来,这倒是相当有历史渊源的婚配。
说沈家要先提湘军;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格局影响极大,没有太平天国就没有湘军及后
起的淮军,也就不可能有各省自治以至辛亥革命。而湘军与淮军以及他们的后裔,又在
吾国近代史上留下深深浅浅痕迹。湘军与淮军,有历史渊源,有继承关系。李鸿章是曾
国藩门生,淮军建制,多学习湘军。从这角度看,沈家与张家的联姻,是湘淮联姻;张
兆和的祖父张树声以廪生身份参加淮军,最后积功累官两广总督与直隶总督;而沈从文
祖父沈宏富则从一位普通兵士,以战功最后位居贵州提督(应是虚衔而非实授),当时
未到三十,退伍回乡买地建宅。沈的故乡湘西的镇筸,读书与从军是当地人出人头地的
两条渠道。从文自传里不无骄傲的提到,筸军在湘军中以英勇著名,而大约四位出身贫
寒的镇筸年轻人,在湘军中积功累至提督之衔。这四人中最著名的是清史稿有传的田兴
恕,还有沈的祖父沈宏富,另两位则未记载姓名。沈的同乡,近代史著名人物,熊凤凰
熊希龄的父亲亦是出自湘军,做到游击参将(沈文:芷江县的熊公馆)。这些湘军人物
,其中沈家兴起也速,衰退最快。沈宏富大约三十左右即因旧伤复发死于家乡,无子,
过继弟弟的儿子为子,这位继子的生身母亲是苗人。继子沈宗嗣欲步父亲后尘,欲以军
功广大门楣,可惜时移事迁,本身亦无父亲的武勇,反而将父亲用生命挣来的一份家业
几乎败尽,家庭重担却又大多落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奉母命,娶当地少有而受尊敬的读
书人,贡生黄河清的一位女儿为妻。他们一起生了九个儿女,活下来五位,依次是:大
哥沈岳霖,大姐沈岳鑫,二姐约十几岁不幸夭折;沈曾写过这位二姐是兄妹中出色的聪
明好看,却也心性要强。然后就是二哥/四弟沈岳焕/从文。第五夭折,六弟沈岳荃,七
八均夭折,最小偏怜女是九妹沈岳萌。
他们五个兄弟姐妹感情颇好;沈笔下最常写到的是大哥,六弟与九妹。在他笔下出现不
多的大姐沈岳鑫嫁田真一;田真一是田兴恕的孙子,熊希龄的外甥。湘西这几个当时有
名家族均互相联姻,尤其以沈-田-熊-黄家关系为多。沈从文的父亲当初娶妻,据说田
家有意以女许配,但是沈的祖母却选中读书人家出身,看上去朴素安静的黄姑娘。而那
位候选之一田小姐,后来则嫁给熊希龄的四弟。到下一代田沈联姻,除大姐姐夫外,还
有继承祖父父亲军旅道路的六弟,娶的也是田兴恕孙辈,田应诏的女儿。田应诏是在辛
亥革命后湘西短暂的名义上控制者,任湘西镇守使。黄家也在这错综的婚姻关系里相当
重要;沈的一位姨妈嫁给熊希龄的七弟,熊七弟在芷江做当地大佬,还曾经赏识沈从文
,想把女儿嫁给他;沈的另一位姨妈则嫁给一位聂姓名士,这位聂先生是与熊希龄同年
的进士,也是沈后来长官,湘西王陈渠珍的老师。而这位聂先生之子,沈从文交情颇好
的表弟聂清,后来牺牲于抗战。以此若干缘故,沈离开家乡,孤身飘泊北京时,也以旧
亲与熊府有往来。从文自传末尾写到他20岁孤身到北平;其实那时他的大姐与大姐夫
还在北平,不过他们不久就离开北平南下了。沈后来在熊希龄的香山慈幼院工作过一段
时间,却终因某些原因辞去职务,也因此引起好事者对熊沈关系有不好的推测,不过为
纪念熊而写的芷江县熊公馆里面,可见沈对家乡这位前辈读书人,前清翰林与曾经的民
国总理熊先生还是相当尊敬推崇的。也以怀念的笔调写到他当时未到20,在芷江做一
份小差事,在清静宜人的熊府度过一段时间,并得以阅读许多翻译文学,似乎是沈接触
西方文学的开端。
大哥沈岳霖是沈从文经常写到的,从文自传里那个代替父母管教弟弟,又有点心不在焉
,有点艺术家气质,爱画画的大哥;曾经经年远走关外,寻找父亲回家的长子;也是那
位大先生,高度近视看不清东西,喜爱一切新奇的玩意儿,没有多少大哥的威严,却最
念念在沅陵重新造起房子;自从凤凰旧宅被迫卖掉,也许这位大哥惦记着能够稍微恢复
祖父时候沈家的家业与地位。大哥的两个弟弟一文一武,在地方上都算相当有影响,大
哥也深为弟弟们自豪,自己也是地方闻人。
六弟岳荃是第三代传承军人道路,沈从文所谓家中"将军之梦"的人物。关于沈岳荃,
有流行说法他出身黄埔四期,那么就与林彪张灵甫均是同学了。不过怀疑此说是否真实
,沈从文笔下似乎没有讲过此事,只说过他的六弟也是十几岁即因家境每况愈下也跟他
一样从军,也在陈渠珍部下。因为祖辈渊源,兄弟还都是颇得陈的另眼看待的。沈离开
湘西部队时,六弟才16岁,在陈部下做文书书记之类的副官,似乎不太可能几年后即
投奔黄埔;黄埔当时为国共的先进革命派学校,与地方军阀应有相当矛盾。倒是有沈岳
荃(沈荃)参加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一期的记录,其时已在1932年,应是他在陈部
出任中级军官后,算中央拉拢地方军阀的措施吧,这么算,勉强可说是黄埔系。陈渠珍
的湘西一直在半自治状态,直到抗战前夕,因苗民起义等事件,陈渠珍下野,所部改编
为国军128师,沈岳荃为128师某部团长,参加淞沪抗战,守嘉善防线,在与日军
短兵相接,奉命死守下,所部伤亡十之八九,沈岳荃最后只带百余人突围,回家乡一边
养伤,一边又奉命征召家乡子弟补充军队,重返抗战前线。这些,沈的文章里也曾写到
过。还有抗战胜利后有一篇文章,写到家乡为抗战,牺牲不少年轻人,而还幸存的,疲
惫之至,企求和平,实在没有心力再打一场内战。这篇文章,应该也是他自六弟那里得
来印象;六弟战后,在国民政府做少将闲职。没有写到的,则是六弟后回到家乡,在5
0年代初的镇反中被枪杀。黄永玉的一篇回忆文章里提到过,沈岳荃临终前,带着讶异
与平静;说"没想到你们居然这么干!"然后坐下来,指着自己脑袋"来吧"。就这么
在沅水滩边死去。这件事情,想必黄也是从家乡人那里口耳相传得来。
最小偏怜女九妹,是陪伴他们母亲身边最久的。而后又跟随沈从文,到上海,青岛等地
读书。与张家的四妹张充和一样,也是张沈婚姻的见证人。张沈结婚后几年,家里都住
着四妹与九妹这两位20岁左右小姑娘。想来年龄相近,应该有一定程度友谊,不过可
能不算深;也许跟从小的环境与教育不同有关系,也导致她们后来人生际遇的天壤之别
。四妹考上北大中文系,后因身体原因休学回家,而后南迁,在昆明重庆等地都留下许
多至今为人乐道的隽永印迹;九妹则未正式入大学,抗战南迁跟随哥嫂,后来找到一份
工作,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后来,却因为一些刺激,精神不稳定,而不得已回到家乡
依靠大哥。而后,又不知何原因,嫁当地一乡下人,最后,在60年左右大饥荒中去世
。身后留下一子。六弟与九妹的去世,沈从文很少提及,他收养了六弟的独女做自己女
儿,对于九妹,却在若干年后,也没有很多回顾,似乎有点无意识的回避。也许是不肯
回顾人生惨痛吧。
沈从文作品里,九妹从一开始娇惯可爱的黄毛丫头,成长为娉婷少女,然后就终止在这
里。玫瑰与九妹里记下了童年时代,兄妹们从亲戚家剪了几钵玫瑰来插枝,花终于开了
,九妹数花朵的情形:
她连袜子也不及穿,披着那一头黄发,便同六弟站在那蓝花钵子边旁数花苞了。
“妈,第一个钵子有七个,第二个钵子有二十几个,第三个钵子有十七个,第四个
钵子有三个;六哥说第四个是不大向阳,但它叶子却又分外多分外绿。花坛上六哥不准
我爬上去,他说有十几个。”
琐琐细细,是小女孩儿天真细致的唠叨。还有炉边,写到小时候母亲,同他自己,六弟
,九妹,而一切以九妹为中心,想吃夜宵,就想方设法蹿掇九妹向母亲要求,吃莲子粥
,鸭肉粥,鸽子蛋,还有外面敲竹梆卖的各色小食。还有生之记录里面,沈想念家乡的
人事,笔下这么写:
雨是哗喇哗喇地落,且当做故乡的夜雨吧:卧在床上已睡去几时候的九妹,为一个炸雷
惊醒后,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又怕又喜,将搂着并头睡着的妈的脖颈,极轻的说:
“妈,妈,你醒了吧。你听又在落雨了!明天街上会涨水,河水自然也会涨水。莫把北
门河的跳岩淹过了。我们看龙舟又非要到二哥干爹那吊楼上不可了!那桥上的吊楼好是
好,可是若不涨大水,我们仍然能站到玉英姨她家那低一点的地方去看,无论如何要有
趣一点。我又怕那楼高,我们不放炮仗,站到那么高的楼上去看有什么意思呢。妈,妈
,你讲看:到底是二哥干爹那高楼上好呢,还是玉英姨家好?”
这是早已变卖的凤凰故居。九妹向往看龙舟情景,自然让人想起边城里的翠翠。翠翠原
型,多说有张兆和影子,但是何尝又没有九妹。九妹离开湘西后,跟随沈从文在外面读
书时,大概十几岁年纪。"三个女性"里面,以九妹为原型的是这样一个女孩子:
其次是个年约十六,身材秀雅,穿了浅绿色教会中学制服的女子,名叫仪青。
那年纪顶小美丽如画的仪青,带点儿惊讶喊着:“看,那一片海!”她仿佛第一次看到
海,把两只光裸为日光炙成棕色的手臂向空中伸去,好象要捕捉那远远的海上的一霎蔚
蓝,又想抓取天畔的明霞,又想捞一把大空中的清风。
这是经过文学创作的美化,也是一个兄长笔下理想化的可爱妹妹。从这样一位可爱秀雅
的女孩,到后来现实人生中的不幸际遇,差别是如此之大。有时代的原因,也有本人的
原因。沈从文薪水有限,却是让妹妹在教会学校读书,还学习法文;当时沈收入并不高
,这么一个选择,似乎是不太实际。像九妹这样一个已经衰落人家的女孩子,可能要不
,接受家族利益的联姻,这未尝就不是最差,比如六弟;要不就努力读书出来,做个自
立的新女性;那么读法文就不太实际了。也许沈从文是从他欣赏的那些闺秀们如林徽因
,希望九妹如她们一样博学雅致。但是从沈从文写给家人的一些书信片段看来,九妹并
不如沈的那些朋友一样喜欢学问,喜欢读书,况且没有很多资源可以依靠。她并没有上
大学,猜测她没考上,毕竟从小没有受过正式教育。她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孩子,如
果没有跟随二哥出来,而是跟随大哥与六哥,留在家乡的话,可能对她是最好的。也许
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二哥周围,她幸运的接触到当时学界一些精英人物;不幸的
是,这不是她的世界;且在此中岁月蹉跎。抗战伊始,二哥先跟随机关南迁,她陪嫂嫂
与一些家人留下来照顾两个小孩子时候,嫂嫂张兆和写给沈从文信里,充满思念牵挂,
也偶然提到九妹;心心念念要走,有时饭桌上突然大哭一场;与张兆和的镇定周到风度
,她显然是偏幼稚,任性而情绪不稳定的那一个。其实张兆和并不比她大很多,好象只
三岁而已。张兆和评论"她们并不是能吃苦的人,唱高调而已",这个我觉得是中肯的
,张是恬然又能识人的。到云南后,她因哥哥关系,在联大图书馆做事,本来极好。可
是不知为何,辞去工作要专心念经。这时算来她将近30岁,按当时看法,还未婚的话
可能引来很多非议,何况她自己本来就是脆弱的人。所以进而恶化到精神问题,也就可
以想见了。沈从文只好向大哥与六弟求救;当时物质与精神压力均极大,沈以为大家都
努力解决生存问题,实在没有多余精力再照管九妹的各种精神问题。所以最后解决问题
的办法是将九妹送回沅陵大哥家。可叹这位慷慨的大先生,应该是比二哥还不会做心理
医生吧,总之应该就在这后几年,九妹不知为何嫁了一乡下人,生有一子。49年后沈
从文一封家信中唯有这一次提到九妹:
就因为不会弄钱,九就在种种困难中毁了,我也毁了。
这是抗战时候的艰难。二哥似乎以为,九妹被毁掉,是当时家里极其艰难的关系。二哥
比九妹坚韧,即使49年几乎自杀,他还是重新找回生存的另外意义。弱小的九妹,就
完全被毁掉了。自然,这也不算什么;在那个时代,战争,饥荒,运动之下,碾碎的又
岂止九妹。只是在现在读来,她本来是有令大多数人羡慕的人生,溺爱的母亲,慷慨的
大哥,才华卓异的二哥,抗战英雄的六哥。这些人应该说都很爱护她。与幸运有福气的
四妹比较,更可叹人生无常。曾经想九妹后来遭遇,究竟是谁责任;似乎大哥与二哥都
有点;不过,大哥是就在身边,但毕竟年纪已大,二哥远在北京,且自顾不暇。也很难
苛求了,毕竟是她自己的人生。也就只有二哥书里那个天真爱娇的形影,总是留在那里
。
很多人从沈从文笔下认识的四妹与九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沈家与张家的联姻,来
自凤凰的乡下人娶了名门闺秀。而实际上细察起来,这倒是相当有历史渊源的婚配。
说沈家要先提湘军;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格局影响极大,没有太平天国就没有湘军及后
起的淮军,也就不可能有各省自治以至辛亥革命。而湘军与淮军以及他们的后裔,又在
吾国近代史上留下深深浅浅痕迹。湘军与淮军,有历史渊源,有继承关系。李鸿章是曾
国藩门生,淮军建制,多学习湘军。从这角度看,沈家与张家的联姻,是湘淮联姻;张
兆和的祖父张树声以廪生身份参加淮军,最后积功累官两广总督与直隶总督;而沈从文
祖父沈宏富则从一位普通兵士,以战功最后位居贵州提督(应是虚衔而非实授),当时
未到三十,退伍回乡买地建宅。沈的故乡湘西的镇筸,读书与从军是当地人出人头地的
两条渠道。从文自传里不无骄傲的提到,筸军在湘军中以英勇著名,而大约四位出身贫
寒的镇筸年轻人,在湘军中积功累至提督之衔。这四人中最著名的是清史稿有传的田兴
恕,还有沈的祖父沈宏富,另两位则未记载姓名。沈的同乡,近代史著名人物,熊凤凰
熊希龄的父亲亦是出自湘军,做到游击参将(沈文:芷江县的熊公馆)。这些湘军人物
,其中沈家兴起也速,衰退最快。沈宏富大约三十左右即因旧伤复发死于家乡,无子,
过继弟弟的儿子为子,这位继子的生身母亲是苗人。继子沈宗嗣欲步父亲后尘,欲以军
功广大门楣,可惜时移事迁,本身亦无父亲的武勇,反而将父亲用生命挣来的一份家业
几乎败尽,家庭重担却又大多落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奉母命,娶当地少有而受尊敬的读
书人,贡生黄河清的一位女儿为妻。他们一起生了九个儿女,活下来五位,依次是:大
哥沈岳霖,大姐沈岳鑫,二姐约十几岁不幸夭折;沈曾写过这位二姐是兄妹中出色的聪
明好看,却也心性要强。然后就是二哥/四弟沈岳焕/从文。第五夭折,六弟沈岳荃,七
八均夭折,最小偏怜女是九妹沈岳萌。
他们五个兄弟姐妹感情颇好;沈笔下最常写到的是大哥,六弟与九妹。在他笔下出现不
多的大姐沈岳鑫嫁田真一;田真一是田兴恕的孙子,熊希龄的外甥。湘西这几个当时有
名家族均互相联姻,尤其以沈-田-熊-黄家关系为多。沈从文的父亲当初娶妻,据说田
家有意以女许配,但是沈的祖母却选中读书人家出身,看上去朴素安静的黄姑娘。而那
位候选之一田小姐,后来则嫁给熊希龄的四弟。到下一代田沈联姻,除大姐姐夫外,还
有继承祖父父亲军旅道路的六弟,娶的也是田兴恕孙辈,田应诏的女儿。田应诏是在辛
亥革命后湘西短暂的名义上控制者,任湘西镇守使。黄家也在这错综的婚姻关系里相当
重要;沈的一位姨妈嫁给熊希龄的七弟,熊七弟在芷江做当地大佬,还曾经赏识沈从文
,想把女儿嫁给他;沈的另一位姨妈则嫁给一位聂姓名士,这位聂先生是与熊希龄同年
的进士,也是沈后来长官,湘西王陈渠珍的老师。而这位聂先生之子,沈从文交情颇好
的表弟聂清,后来牺牲于抗战。以此若干缘故,沈离开家乡,孤身飘泊北京时,也以旧
亲与熊府有往来。从文自传末尾写到他20岁孤身到北平;其实那时他的大姐与大姐夫
还在北平,不过他们不久就离开北平南下了。沈后来在熊希龄的香山慈幼院工作过一段
时间,却终因某些原因辞去职务,也因此引起好事者对熊沈关系有不好的推测,不过为
纪念熊而写的芷江县熊公馆里面,可见沈对家乡这位前辈读书人,前清翰林与曾经的民
国总理熊先生还是相当尊敬推崇的。也以怀念的笔调写到他当时未到20,在芷江做一
份小差事,在清静宜人的熊府度过一段时间,并得以阅读许多翻译文学,似乎是沈接触
西方文学的开端。
大哥沈岳霖是沈从文经常写到的,从文自传里那个代替父母管教弟弟,又有点心不在焉
,有点艺术家气质,爱画画的大哥;曾经经年远走关外,寻找父亲回家的长子;也是那
位大先生,高度近视看不清东西,喜爱一切新奇的玩意儿,没有多少大哥的威严,却最
念念在沅陵重新造起房子;自从凤凰旧宅被迫卖掉,也许这位大哥惦记着能够稍微恢复
祖父时候沈家的家业与地位。大哥的两个弟弟一文一武,在地方上都算相当有影响,大
哥也深为弟弟们自豪,自己也是地方闻人。
六弟岳荃是第三代传承军人道路,沈从文所谓家中"将军之梦"的人物。关于沈岳荃,
有流行说法他出身黄埔四期,那么就与林彪张灵甫均是同学了。不过怀疑此说是否真实
,沈从文笔下似乎没有讲过此事,只说过他的六弟也是十几岁即因家境每况愈下也跟他
一样从军,也在陈渠珍部下。因为祖辈渊源,兄弟还都是颇得陈的另眼看待的。沈离开
湘西部队时,六弟才16岁,在陈部下做文书书记之类的副官,似乎不太可能几年后即
投奔黄埔;黄埔当时为国共的先进革命派学校,与地方军阀应有相当矛盾。倒是有沈岳
荃(沈荃)参加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一期的记录,其时已在1932年,应是他在陈部
出任中级军官后,算中央拉拢地方军阀的措施吧,这么算,勉强可说是黄埔系。陈渠珍
的湘西一直在半自治状态,直到抗战前夕,因苗民起义等事件,陈渠珍下野,所部改编
为国军128师,沈岳荃为128师某部团长,参加淞沪抗战,守嘉善防线,在与日军
短兵相接,奉命死守下,所部伤亡十之八九,沈岳荃最后只带百余人突围,回家乡一边
养伤,一边又奉命征召家乡子弟补充军队,重返抗战前线。这些,沈的文章里也曾写到
过。还有抗战胜利后有一篇文章,写到家乡为抗战,牺牲不少年轻人,而还幸存的,疲
惫之至,企求和平,实在没有心力再打一场内战。这篇文章,应该也是他自六弟那里得
来印象;六弟战后,在国民政府做少将闲职。没有写到的,则是六弟后回到家乡,在5
0年代初的镇反中被枪杀。黄永玉的一篇回忆文章里提到过,沈岳荃临终前,带着讶异
与平静;说"没想到你们居然这么干!"然后坐下来,指着自己脑袋"来吧"。就这么
在沅水滩边死去。这件事情,想必黄也是从家乡人那里口耳相传得来。
最小偏怜女九妹,是陪伴他们母亲身边最久的。而后又跟随沈从文,到上海,青岛等地
读书。与张家的四妹张充和一样,也是张沈婚姻的见证人。张沈结婚后几年,家里都住
着四妹与九妹这两位20岁左右小姑娘。想来年龄相近,应该有一定程度友谊,不过可
能不算深;也许跟从小的环境与教育不同有关系,也导致她们后来人生际遇的天壤之别
。四妹考上北大中文系,后因身体原因休学回家,而后南迁,在昆明重庆等地都留下许
多至今为人乐道的隽永印迹;九妹则未正式入大学,抗战南迁跟随哥嫂,后来找到一份
工作,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后来,却因为一些刺激,精神不稳定,而不得已回到家乡
依靠大哥。而后,又不知何原因,嫁当地一乡下人,最后,在60年左右大饥荒中去世
。身后留下一子。六弟与九妹的去世,沈从文很少提及,他收养了六弟的独女做自己女
儿,对于九妹,却在若干年后,也没有很多回顾,似乎有点无意识的回避。也许是不肯
回顾人生惨痛吧。
沈从文作品里,九妹从一开始娇惯可爱的黄毛丫头,成长为娉婷少女,然后就终止在这
里。玫瑰与九妹里记下了童年时代,兄妹们从亲戚家剪了几钵玫瑰来插枝,花终于开了
,九妹数花朵的情形:
她连袜子也不及穿,披着那一头黄发,便同六弟站在那蓝花钵子边旁数花苞了。
“妈,第一个钵子有七个,第二个钵子有二十几个,第三个钵子有十七个,第四个
钵子有三个;六哥说第四个是不大向阳,但它叶子却又分外多分外绿。花坛上六哥不准
我爬上去,他说有十几个。”
琐琐细细,是小女孩儿天真细致的唠叨。还有炉边,写到小时候母亲,同他自己,六弟
,九妹,而一切以九妹为中心,想吃夜宵,就想方设法蹿掇九妹向母亲要求,吃莲子粥
,鸭肉粥,鸽子蛋,还有外面敲竹梆卖的各色小食。还有生之记录里面,沈想念家乡的
人事,笔下这么写:
雨是哗喇哗喇地落,且当做故乡的夜雨吧:卧在床上已睡去几时候的九妹,为一个炸雷
惊醒后,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又怕又喜,将搂着并头睡着的妈的脖颈,极轻的说:
“妈,妈,你醒了吧。你听又在落雨了!明天街上会涨水,河水自然也会涨水。莫把北
门河的跳岩淹过了。我们看龙舟又非要到二哥干爹那吊楼上不可了!那桥上的吊楼好是
好,可是若不涨大水,我们仍然能站到玉英姨她家那低一点的地方去看,无论如何要有
趣一点。我又怕那楼高,我们不放炮仗,站到那么高的楼上去看有什么意思呢。妈,妈
,你讲看:到底是二哥干爹那高楼上好呢,还是玉英姨家好?”
这是早已变卖的凤凰故居。九妹向往看龙舟情景,自然让人想起边城里的翠翠。翠翠原
型,多说有张兆和影子,但是何尝又没有九妹。九妹离开湘西后,跟随沈从文在外面读
书时,大概十几岁年纪。"三个女性"里面,以九妹为原型的是这样一个女孩子:
其次是个年约十六,身材秀雅,穿了浅绿色教会中学制服的女子,名叫仪青。
那年纪顶小美丽如画的仪青,带点儿惊讶喊着:“看,那一片海!”她仿佛第一次看到
海,把两只光裸为日光炙成棕色的手臂向空中伸去,好象要捕捉那远远的海上的一霎蔚
蓝,又想抓取天畔的明霞,又想捞一把大空中的清风。
这是经过文学创作的美化,也是一个兄长笔下理想化的可爱妹妹。从这样一位可爱秀雅
的女孩,到后来现实人生中的不幸际遇,差别是如此之大。有时代的原因,也有本人的
原因。沈从文薪水有限,却是让妹妹在教会学校读书,还学习法文;当时沈收入并不高
,这么一个选择,似乎是不太实际。像九妹这样一个已经衰落人家的女孩子,可能要不
,接受家族利益的联姻,这未尝就不是最差,比如六弟;要不就努力读书出来,做个自
立的新女性;那么读法文就不太实际了。也许沈从文是从他欣赏的那些闺秀们如林徽因
,希望九妹如她们一样博学雅致。但是从沈从文写给家人的一些书信片段看来,九妹并
不如沈的那些朋友一样喜欢学问,喜欢读书,况且没有很多资源可以依靠。她并没有上
大学,猜测她没考上,毕竟从小没有受过正式教育。她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孩子,如
果没有跟随二哥出来,而是跟随大哥与六哥,留在家乡的话,可能对她是最好的。也许
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二哥周围,她幸运的接触到当时学界一些精英人物;不幸的
是,这不是她的世界;且在此中岁月蹉跎。抗战伊始,二哥先跟随机关南迁,她陪嫂嫂
与一些家人留下来照顾两个小孩子时候,嫂嫂张兆和写给沈从文信里,充满思念牵挂,
也偶然提到九妹;心心念念要走,有时饭桌上突然大哭一场;与张兆和的镇定周到风度
,她显然是偏幼稚,任性而情绪不稳定的那一个。其实张兆和并不比她大很多,好象只
三岁而已。张兆和评论"她们并不是能吃苦的人,唱高调而已",这个我觉得是中肯的
,张是恬然又能识人的。到云南后,她因哥哥关系,在联大图书馆做事,本来极好。可
是不知为何,辞去工作要专心念经。这时算来她将近30岁,按当时看法,还未婚的话
可能引来很多非议,何况她自己本来就是脆弱的人。所以进而恶化到精神问题,也就可
以想见了。沈从文只好向大哥与六弟求救;当时物质与精神压力均极大,沈以为大家都
努力解决生存问题,实在没有多余精力再照管九妹的各种精神问题。所以最后解决问题
的办法是将九妹送回沅陵大哥家。可叹这位慷慨的大先生,应该是比二哥还不会做心理
医生吧,总之应该就在这后几年,九妹不知为何嫁了一乡下人,生有一子。49年后沈
从文一封家信中唯有这一次提到九妹:
就因为不会弄钱,九就在种种困难中毁了,我也毁了。
这是抗战时候的艰难。二哥似乎以为,九妹被毁掉,是当时家里极其艰难的关系。二哥
比九妹坚韧,即使49年几乎自杀,他还是重新找回生存的另外意义。弱小的九妹,就
完全被毁掉了。自然,这也不算什么;在那个时代,战争,饥荒,运动之下,碾碎的又
岂止九妹。只是在现在读来,她本来是有令大多数人羡慕的人生,溺爱的母亲,慷慨的
大哥,才华卓异的二哥,抗战英雄的六哥。这些人应该说都很爱护她。与幸运有福气的
四妹比较,更可叹人生无常。曾经想九妹后来遭遇,究竟是谁责任;似乎大哥与二哥都
有点;不过,大哥是就在身边,但毕竟年纪已大,二哥远在北京,且自顾不暇。也很难
苛求了,毕竟是她自己的人生。也就只有二哥书里那个天真爱娇的形影,总是留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