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影】The Social Network:古老的真理 (转载)#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lmStudies 俱乐部 】
发信人: aixiaoke (流浪者的乡愁), 信区: FilmStudies
标 题: 【每月一影】The Social Network:古老的真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2 09:24:00 2010, 美东)
我猜大部分人可能都跟我一样,看完了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的第
一件事就是上网去google一下故事的主角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
生平经历,看看电影有多少是事实,多少虚构。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这个在2004年创
立了全球第一社交网络Facebook的哈佛天才其实并不像影片所描述的那么孩子气,起码
并不是为了进入所谓的哈佛高级俱乐部或者报复女友才拼命编程创业的。扎克伯格从高
中起就开始写用户交流应用及游戏程序的原编码了,在尚未进入哈佛大学之前就是微软
跟AOL都致力招聘的高等电脑程序技术人才。电影将事实本身戏剧化、娱乐化是好莱坞
编剧的一贯手法,尽管与真实有所出入,但从“好看”的观众福利角度出发,倒也能算
无可厚非。
一. 一部极为扎实的电影
《社交网络》的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在我印象中是一位特别扎实的导
演,每一个场景的安排,每一个镜头的调度都绝对一板一眼,从不偷工减料。MTV导演
出身的他电影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每部都有种沉甸甸“重”的质感,人物性格突出,
细节充盈,镜头语言富有层次。但芬奇的“重”并非是伯格曼或塔可夫斯基那类基于“
慢”的积累的凝重,他的叙事处理节奏很快,从不拖泥带水,影片的质感主要来自于扎
实的戏剧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支撑起来的氛围构建——厚、沉,充满心理压迫感,却又
能同时通过超出表象之外的留白与疑窦丛生的逻辑发展激发观众情绪的起伏跌宕。
大卫•芬奇2009年之前的大部分电影作品都以惊悚/犯罪类型片为主。他很能在这
种题材下控制场景的视觉氛围及叙事过程的铺展节奏,细腻刻画人物的心态发展过程,
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心理上的身临其境感。《社交网络》是09年之后芬奇题材转换的第二
部作品(上一部是改编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同名短篇小说的《本杰明•巴
顿奇事》)。尽管没有了犯罪悬疑,故事的主要情节本身也并不那么吸引眼球,但通过
芬奇标志性的非线性叙事转换及干净利落的前后穿插,电影依然极具观赏性及娱乐性,
信息丰富,回味无穷。
《社交网络》中最能体现芬奇才华的应该是亨利皇家划艇赛一幕:镜头从泰晤士河的远
景俯瞰开始移动,随着背景音乐节奏的加快,几个逐渐加速的风景快切先调动视觉的兴
奋度,然后一个稳健的水平横拉,紧接着一个沉着的垂直下移,目光的焦点自然而然地
便聚集到了河面上的众赛艇队。此时金属质感的贝司声越来越重,序曲也终于激发了主
音,哈佛赛艇队从画面右侧向左驶入焦点,两位主要人物——扎克伯格的校友兼商业敌
人温克沃思(Winklevoss)兄弟——也从远景变为特写。之后,在远、中、近与人物脸
部及肢体特写的反复切换中,音乐的主导作用被进一步加强,船桨整体划动的频率、敌
对双方奋力出击的表情、飞溅的水花、紧绷的肌肉、破浪的船头都在继续补充一种紧迫
感,直到最后的压力爆发,管弦齐鸣,胜利者的狂欢交替对比失意人的沮丧,高潮在一
波波的咏叹中平息,镜头再次从快速的切换转为平拉,画面由河面垂直向上移动变作天
空,以暴雨将至前浓云密布的远景收尾。这一幕即完成了事件发展本身的线性描述,又
成为了故事主线的某种隐喻,同时还视觉化地表达了人物的心情落脚点,实在精彩。
二. 一个不那么扎实的混蛋
影片中的马克•扎克伯格首先是个电脑天才——课堂上那么难应对的程序处理他
心不在焉地就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这世界上简直不存在能难倒他的问题。马克的形象并
不书呆子气,但他语速极快,每句话都信息量巨大,不全神贯注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思维
节奏。尽管电影一开始马克就对女友不断表达他对哈佛学生俱乐部的仰慕之情,竭尽全
力想要成为其中一员,但在之后的正面交锋中,他却都能散发出一种不卑不亢的王者之
风,有种浑然天成的自信。
这样的一个高智天才在人际关系上却严重地先天不足。他不仅不懂该如何对待女友,尊
重女性,他也不大懂得珍惜友谊,与自己最好的朋友缺乏交流,在完全浸入自己创造的
网络王国之后甚至能够为了利益六亲不认。马克无疑是成功的,他超凡的技术能力与远
见推动了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网络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
技术革命;但他本人的幸福感却并不由他的成就、金钱与名望全部界定。在那个幽暗空
旷会议室中的马克只是一个没有朋友的青年人,孤独、沮丧,一遍遍刷新着前女友的网
页,不知对方是否会接受他发出的友邻邀请。
这样的一个马克既让人同情,也令人不齿。他真是个非常讨厌的混蛋么?并非如此。他
能令人喜爱么?我很怀疑。在故事的整个行进中他从头到尾并未刻意做出什么坏事,充
其量只能说做人不够地道;但这些不地道的事件却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虑他人感受;做事全凭兴趣驱动、在全情投入与完
全忽视的两极间剧烈摆动;不屑社会道德约束,为了理想可以奋不顾身。(典型的80后
?)
现实中扎克伯格的同事们有不少都说他并没有影片中的马克那样充满攻击性,电影对这
位世界最年轻富豪之落寞人生的臆测也大有夸张的嫌疑。尽管如此,抛开这一切不提,
一个改变了人类交友模式的天才却没有真正的朋友,这本身就是何等尖锐的讽刺;但另
一方面,幸亏他成功了,才有了Facebook,有了《社交网络》,才让千千万万的年轻马
克们继续保持为理想全力拼搏的动力与希望。
三. 一个完全不靠谱的时代
仔细追究一下马克为什么没有朋友,原因无外乎两条:他行进的速度与朋友的节奏无法
兼容。
影片中与马克保持友谊时间最长、在他最困难的时刻曾经不离不弃的是他大学时的好友
埃德瓦多(Eduardo Saverin)。作为CFO,埃德瓦多为Facebook网站投入了第一笔种子
资金,并在马克完全不顾网站是否具有增值潜力、是否能够产生正值现金回流的情况下
致力于Facebook的广告业务。尽管不像马克那样不眠不休殚精竭力地编程,他对
Facebook早期成长的功效是不能否认的。埃德瓦多的问题是一个远景及眼光的问题——
他是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待二人的“小创业”的,他不是马克那样的程序天才,不可能
不计成本收益地一厢情愿,他对Facebook所进行的投入都是在不影响他常规职业计划前
提下的保守为之。埃德瓦多与马克的态度差异从马克受到Napster创始人肖恩•帕
克(Sean Parker)影响搬至加州硅谷创业起开始变得真正严峻起来,一方面埃德瓦多
还不能下定决心放弃他在纽约的实习真正100%加入Facebook的创业团队,另一方面肖恩
迫切地希望将Facebook办大、办成功,迫切地引入风险投资。肖恩介绍没见过“世面”
的马克看到了成功纸醉金迷的一面,他让马克沉醉于飞速膨胀的创业节奏与“一切皆可
能”的权力心态,他不断地引发着马克内心深处的欲望和野心,带领他一步步靠近并抓
住成功。在埃德瓦多真正意识到Facebook的潜力、远景与增长模式时,半年前的“小创
业”早已经天翻地覆,不复他取了。
但即使马克与埃德瓦多在观点及工作模式上无法兼容,这并不意味着二人便一定得反目
成仇。马克对待埃德瓦多的确绝情,但这却与网站的长远发展利益吻合;埃德瓦多争取
权益无可厚非,但昔日好友兵戈相见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极令人遗憾。说来说去,还是
这个时代本身最不靠谱——虽说自古以来商场如战场,要想成功,必先自宫;但还从未
有一场技术革命具有如今的速度与风险,能让一个如此年轻而缺乏涉世经验的孩子一夜
成名、暴富、改变世界。这个时代的变化实在太快,快得甚至连语速超凡的天才马克和
永远“一切尽在掌控”的肖恩也未必能跟得上下一波浪潮的节奏,快得完全无法预测,
快得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我喜欢Facebook——迅捷、简单、时刻关联;但大卫•芬奇这部关于社交网络的
电影却让我觉得慢一点,其实挺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珍贵的东西都无法跟上金钱与科
技的节奏,比如文艺、信仰、友谊、爱情。如果必须要做出选择的话,那我真宁愿一辈
子当个穷光蛋。你说这是酸葡萄也好,臭清高也罢,总之我相信那古老的真理,有些东
西永远也不能拿来交换,绝不。
发信人: aixiaoke (流浪者的乡愁), 信区: FilmStudies
标 题: 【每月一影】The Social Network:古老的真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2 09:24:00 2010, 美东)
我猜大部分人可能都跟我一样,看完了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的第
一件事就是上网去google一下故事的主角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
生平经历,看看电影有多少是事实,多少虚构。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这个在2004年创
立了全球第一社交网络Facebook的哈佛天才其实并不像影片所描述的那么孩子气,起码
并不是为了进入所谓的哈佛高级俱乐部或者报复女友才拼命编程创业的。扎克伯格从高
中起就开始写用户交流应用及游戏程序的原编码了,在尚未进入哈佛大学之前就是微软
跟AOL都致力招聘的高等电脑程序技术人才。电影将事实本身戏剧化、娱乐化是好莱坞
编剧的一贯手法,尽管与真实有所出入,但从“好看”的观众福利角度出发,倒也能算
无可厚非。
一. 一部极为扎实的电影
《社交网络》的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在我印象中是一位特别扎实的导
演,每一个场景的安排,每一个镜头的调度都绝对一板一眼,从不偷工减料。MTV导演
出身的他电影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每部都有种沉甸甸“重”的质感,人物性格突出,
细节充盈,镜头语言富有层次。但芬奇的“重”并非是伯格曼或塔可夫斯基那类基于“
慢”的积累的凝重,他的叙事处理节奏很快,从不拖泥带水,影片的质感主要来自于扎
实的戏剧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支撑起来的氛围构建——厚、沉,充满心理压迫感,却又
能同时通过超出表象之外的留白与疑窦丛生的逻辑发展激发观众情绪的起伏跌宕。
大卫•芬奇2009年之前的大部分电影作品都以惊悚/犯罪类型片为主。他很能在这
种题材下控制场景的视觉氛围及叙事过程的铺展节奏,细腻刻画人物的心态发展过程,
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心理上的身临其境感。《社交网络》是09年之后芬奇题材转换的第二
部作品(上一部是改编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同名短篇小说的《本杰明•巴
顿奇事》)。尽管没有了犯罪悬疑,故事的主要情节本身也并不那么吸引眼球,但通过
芬奇标志性的非线性叙事转换及干净利落的前后穿插,电影依然极具观赏性及娱乐性,
信息丰富,回味无穷。
《社交网络》中最能体现芬奇才华的应该是亨利皇家划艇赛一幕:镜头从泰晤士河的远
景俯瞰开始移动,随着背景音乐节奏的加快,几个逐渐加速的风景快切先调动视觉的兴
奋度,然后一个稳健的水平横拉,紧接着一个沉着的垂直下移,目光的焦点自然而然地
便聚集到了河面上的众赛艇队。此时金属质感的贝司声越来越重,序曲也终于激发了主
音,哈佛赛艇队从画面右侧向左驶入焦点,两位主要人物——扎克伯格的校友兼商业敌
人温克沃思(Winklevoss)兄弟——也从远景变为特写。之后,在远、中、近与人物脸
部及肢体特写的反复切换中,音乐的主导作用被进一步加强,船桨整体划动的频率、敌
对双方奋力出击的表情、飞溅的水花、紧绷的肌肉、破浪的船头都在继续补充一种紧迫
感,直到最后的压力爆发,管弦齐鸣,胜利者的狂欢交替对比失意人的沮丧,高潮在一
波波的咏叹中平息,镜头再次从快速的切换转为平拉,画面由河面垂直向上移动变作天
空,以暴雨将至前浓云密布的远景收尾。这一幕即完成了事件发展本身的线性描述,又
成为了故事主线的某种隐喻,同时还视觉化地表达了人物的心情落脚点,实在精彩。
二. 一个不那么扎实的混蛋
影片中的马克•扎克伯格首先是个电脑天才——课堂上那么难应对的程序处理他
心不在焉地就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这世界上简直不存在能难倒他的问题。马克的形象并
不书呆子气,但他语速极快,每句话都信息量巨大,不全神贯注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思维
节奏。尽管电影一开始马克就对女友不断表达他对哈佛学生俱乐部的仰慕之情,竭尽全
力想要成为其中一员,但在之后的正面交锋中,他却都能散发出一种不卑不亢的王者之
风,有种浑然天成的自信。
这样的一个高智天才在人际关系上却严重地先天不足。他不仅不懂该如何对待女友,尊
重女性,他也不大懂得珍惜友谊,与自己最好的朋友缺乏交流,在完全浸入自己创造的
网络王国之后甚至能够为了利益六亲不认。马克无疑是成功的,他超凡的技术能力与远
见推动了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网络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
技术革命;但他本人的幸福感却并不由他的成就、金钱与名望全部界定。在那个幽暗空
旷会议室中的马克只是一个没有朋友的青年人,孤独、沮丧,一遍遍刷新着前女友的网
页,不知对方是否会接受他发出的友邻邀请。
这样的一个马克既让人同情,也令人不齿。他真是个非常讨厌的混蛋么?并非如此。他
能令人喜爱么?我很怀疑。在故事的整个行进中他从头到尾并未刻意做出什么坏事,充
其量只能说做人不够地道;但这些不地道的事件却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虑他人感受;做事全凭兴趣驱动、在全情投入与完
全忽视的两极间剧烈摆动;不屑社会道德约束,为了理想可以奋不顾身。(典型的80后
?)
现实中扎克伯格的同事们有不少都说他并没有影片中的马克那样充满攻击性,电影对这
位世界最年轻富豪之落寞人生的臆测也大有夸张的嫌疑。尽管如此,抛开这一切不提,
一个改变了人类交友模式的天才却没有真正的朋友,这本身就是何等尖锐的讽刺;但另
一方面,幸亏他成功了,才有了Facebook,有了《社交网络》,才让千千万万的年轻马
克们继续保持为理想全力拼搏的动力与希望。
三. 一个完全不靠谱的时代
仔细追究一下马克为什么没有朋友,原因无外乎两条:他行进的速度与朋友的节奏无法
兼容。
影片中与马克保持友谊时间最长、在他最困难的时刻曾经不离不弃的是他大学时的好友
埃德瓦多(Eduardo Saverin)。作为CFO,埃德瓦多为Facebook网站投入了第一笔种子
资金,并在马克完全不顾网站是否具有增值潜力、是否能够产生正值现金回流的情况下
致力于Facebook的广告业务。尽管不像马克那样不眠不休殚精竭力地编程,他对
Facebook早期成长的功效是不能否认的。埃德瓦多的问题是一个远景及眼光的问题——
他是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待二人的“小创业”的,他不是马克那样的程序天才,不可能
不计成本收益地一厢情愿,他对Facebook所进行的投入都是在不影响他常规职业计划前
提下的保守为之。埃德瓦多与马克的态度差异从马克受到Napster创始人肖恩•帕
克(Sean Parker)影响搬至加州硅谷创业起开始变得真正严峻起来,一方面埃德瓦多
还不能下定决心放弃他在纽约的实习真正100%加入Facebook的创业团队,另一方面肖恩
迫切地希望将Facebook办大、办成功,迫切地引入风险投资。肖恩介绍没见过“世面”
的马克看到了成功纸醉金迷的一面,他让马克沉醉于飞速膨胀的创业节奏与“一切皆可
能”的权力心态,他不断地引发着马克内心深处的欲望和野心,带领他一步步靠近并抓
住成功。在埃德瓦多真正意识到Facebook的潜力、远景与增长模式时,半年前的“小创
业”早已经天翻地覆,不复他取了。
但即使马克与埃德瓦多在观点及工作模式上无法兼容,这并不意味着二人便一定得反目
成仇。马克对待埃德瓦多的确绝情,但这却与网站的长远发展利益吻合;埃德瓦多争取
权益无可厚非,但昔日好友兵戈相见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极令人遗憾。说来说去,还是
这个时代本身最不靠谱——虽说自古以来商场如战场,要想成功,必先自宫;但还从未
有一场技术革命具有如今的速度与风险,能让一个如此年轻而缺乏涉世经验的孩子一夜
成名、暴富、改变世界。这个时代的变化实在太快,快得甚至连语速超凡的天才马克和
永远“一切尽在掌控”的肖恩也未必能跟得上下一波浪潮的节奏,快得完全无法预测,
快得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我喜欢Facebook——迅捷、简单、时刻关联;但大卫•芬奇这部关于社交网络的
电影却让我觉得慢一点,其实挺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珍贵的东西都无法跟上金钱与科
技的节奏,比如文艺、信仰、友谊、爱情。如果必须要做出选择的话,那我真宁愿一辈
子当个穷光蛋。你说这是酸葡萄也好,臭清高也罢,总之我相信那古老的真理,有些东
西永远也不能拿来交换,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