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知识从哪里来?再生、想象、判断 (转载)
avatar
(新)知识从哪里来?再生、想象、判断 (转载)#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x*i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dragonbreath (龙吸),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新)知识从哪里来?再生、想象、判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7 15:34:04 2015, 美东)
最近读的书里讲了一些认识论的问题,受益匪浅,似乎明白了很多困惑已久的问题,比
如重复和复习到底对学习和创造有什么益处?想象力好像也不总是对创新有帮助啊?
本人才疏学浅,很多概念和用词不准确严格,请诸位以自己的理解为准。
首先,什么是知识?
书里的定义是这样的:概念和表象的统一。花儿、颜色是概念,花儿有颜色是个判断,
也可以泛泛的理解为概念。当花儿有颜色同我们观察到的表象复合时,知识就形成了。
知识从哪里来?在我的浅薄认识里,分析和综合是获得知识的唯二途径。咱主要谈一下
综合这个途径。
我们通过综合判断获取知识的步骤是:
表象的再生、想象力的创造,判断力的回归
表象的再生
一个生物,特别是一个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通过感官接受着信息,也就是从外部世界
到内心的成像。形成知识的第一步就是把过往的表象在脑子中进行再生,这里就涉及到
一个人的记忆力,阅历。
据传说,非天才的常人在不同场合接触同一表象几十次之后,这一表像通常就会比较深
刻的留在脑子里的。
接受信息是必须受时间限制,因为时间是一维单向的,事情就必然有先有后。但是再生
却是不受任何空间时间的限制,表象可以随意的浮现在脑海里,我想唯一的局限是脑的
生理极限吧。
这一阶段需要我们接触到足够的外部事迹,无论是直接生理感官刺激,还是学习一些现
存知识,总而言之是个原料积累阶段。
原料越多越好吗?信息越多越有益处吗?这就要看后及步骤了。
想象力
所有信息准备完毕,大脑就要对他们进行加工,所谓的想象力对原料的加工。你可以把
牛头接在人身上创造牛头怪,也可以把时间和空间写在一个方程里进行互相的变换。这
个过程的结果是“新”概念的产生。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溜”。熟能生巧,这就如不吃饭会饿一样是挡都
挡不住的。天马行空之后,任何脑袋都会开出多多少少的脑洞。有些脑洞比较基本,常
人都会产生,而有些却需要非凡的脑袋和一些机缘,比如做梦悟道(咬住自己尾巴的蛇
之类的)。
判断力
七窍之类的脑洞开了不少,哪些脑洞可以回归表象并达到统一呢?这就是判断力的舞台
了。判断力是天生的,后天可以通过培训来增加之,但是本质上还是人的直觉。
共享相同的信息而需要在诸多方案中选取一个时,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便是判断
力在起作用。你更看重这条信息,还是更看重那条;更在乎这个后果,还是那个?
这个判断力同脑袋里储存了多少知识和信息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感觉上更靠近体育里的
“肌肉记忆”。在需要的时候,不经大脑做出直觉的条件反射,而这种条件反射是先天
遗传和后天强化所成。
脑洞大开的各种奇思怪想大部分都是不靠谱的被判断力剔除了,当然也不排除有意无意
的误伤。都是一个脑袋里的事情,谁也别怪谁。
至此,一个通过综合判断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束。
举个蹩脚的例子吧:
小明想知道同学小刚的电话
1.)当然是用尽吃奶的劲想和小刚有关的信息,小刚是个男孩儿,小刚和自己是一个学
校,我和他有哪些交集。。。
2.)脑洞大开的想象力:i.)想办法和上帝联系上,然后上帝是万能的,他肯定可以找
到小刚的电话;ii.)干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出了名,在电视吆喝一声,小刚估计
就知道我在找他的电话了;iii.)找个社交网络,最好和我们学校相关的,说不定有人
知道;iv.)找去年的学校yearbook,说不定他留了电话;v.)。。。。。。。。。。
3.)判断力入场,直接毙了第一个,第二个好像难度挺大,第三个靠谱,但是第四个好
像更容易。所以先试一试第四个,然后第三个。。。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