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们仨",再无生离和死别:杨绛病逝
avatar
"我们仨",再无生离和死别:杨绛病逝#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杨绛今日凌晨去世,享年105岁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罗昕 徐明徽 邢春燕 权义 高丹
2016-05-25 13:32
杨绛 2012年7月摄于三里河寓所
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
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据称杨先生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
5月25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杨绛先生长期居住的南沙沟小区,小区门口保安说,
杨绛先生已经去世。因为她没有后代,只有保姆一个人在家,外人必须有国家事务管理
局的确认才可以进入。也是在下午,杨绛先生生前工作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正式
公布了杨先生去世的消息。
小区保安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前两年还经常能看到杨先生在小区里走动,这一两年
就很少遇到杨先生了。”一位跟杨绛先生住同一小区的老太太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大
家都知道小区里住着杨绛先生。每逢杨先生生日什么日子,就有国家领导人来看望她。
”老太太还说,杨先生的楼下经常会放着读者送来的书和花。
门口遛弯的李奶奶对澎湃新闻记者说,经常遇到杨绛的保姆,保姆说杨先生一般早上就
吃牛奶麦片,晚上八点多要喝酸奶,每天吃蒸鱼,不怎么吃肉。
杨绛先生的居住地南沙沟小区。 澎湃新闻记者 权义 图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
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
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
、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
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1岁时。
杨绛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
艺副刊》。19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
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
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干校
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
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筋,系国内最早反映知识
分子改造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
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如评
论《堂吉诃德》、《小癞子》(Lazarillo del Tormes)和《塞莱斯蒂娜》(La
Celestina)等的文章,以及论英国作家菲尔丁等。
作为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文学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外,她还翻译了西班牙流
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尔·布拉斯》(Alain Rene Le Sage: <
Histoire de Gil Blas de Sanyillane>)以及古希腊散文柏拉图(plato)的“对话录”
《斐多》(Phaedo)等。
​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先生在整理编订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
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6月的家庭
纪事散文《我们仨》, 则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成为
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2014年,103岁杨绛新书《洗澡之后》8月出版,这是杨绛先生在
98岁后为其小说《洗澡》所写的续作。包括《洗澡之后》在内,数篇未发表的杨绛先生
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杨绛全集》中,《全集》共270多万字。
作家王蒙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个消息让人非常难过。“我和她直接来往的机会不多,但
是她写的《洗澡》、《我们仨》我都看过。她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她的学问、修养及为
人处世都给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像她那一代人现在基本走得差不多了,有这
样一个经历和成就的人走得差不多了。但毕竟有这么一个形象,值得后人深思和效仿。”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杨绛先生是我非常尊
重的人。看她翻译的《堂吉诃德》,你会感叹她文学修养之高,以及对母语理解能力之
强。她和钱锺书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家和学者,如今像他们夫妻俩既是学者又是作家的人
已经不多了。杨绛93岁出版的《我们仨》,以及后来在100岁上下出版的两本文集,文
章都饱有生命力和精神能量,真是奇迹。在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一定会提到杨
绛,她的剧本创作也非常优秀,《干校六记》中对‘文革’历史的记录,都是我们了解
那段历史、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参考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代文学专家陈子善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
提到杨绛先生,最先会想到她的翻译作品和小说、散文。不过杨先生最早却是凭借话剧
、剧本显露头角的。杨先生出身名门,这么一个大家闺秀写的话剧是充满讽刺幽默的。
提到中国的话剧史,也是绕不开杨先生的,她的剧本影响很大。上世纪40年代,她写了
《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看名字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讽刺意味,写出了
人的虚伪和自私。与钱锺书先生的尖锐不同,杨先生的笔调是温文尔雅的,却又带出了
人间的冷酷和狡诈。她还有一本剧本《游戏人间》,现在看不到了。翻译作品上最出名
的就是《堂吉诃德》,也是一本讽刺小说,我个人认为是有内在联系的,都是讽刺喜剧
。有个有趣的事情,杨先生话剧出名后,钱锺书先生不服气,说你写个话剧就能这么大
影响?那我要写写小说了,后来也就有了《围城》。这当然是玩笑话,也可以看出他们
这对佳偶的风格。杨先生晚年还有一个成就,就是整理、出版了钱锺书先生的文稿,我
们现在才可以看到更多资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赵萍说:“钱锺书先生的《围城》、杨绛先生的《洗澡》《洗澡之
后》以及文集,这些年我们都是直接将稿酬汇入清华好读书基金,已经2000万了。杨先
生的居所和人文社一样老旧但舒服,磨得发亮的水泥地,罩布套的软沙发,木质的书桌
书柜,杨先生拒绝清华大学为她重新装修。有一次我们的编辑看到杨绛先生穿了一双很
别致的鞋子,问起,先生说是钱瑗的……‘我们仨’,再无生离和死别。”
《杨绛,走在小说边上》的作者于慈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杨先生身体一
直不是很好,所以在她96岁时我写了《杨绛,走在小说边上》。支持她走过百余岁的,
是她觉得有些事一定要处理。第一个就是为钱先生打扫‘战场’,所以她从钱先生去世
后,就一直在整理钱先生的遗稿,这是她这些年最大的贡献。另外一个就是续写了《洗
澡》。再有就是《我们仨》,这是给女儿钱瑗打扫‘战场’。”
于慈江说,杨先生的翻译和散文成就最为人所熟知,但是小说和学术却被忽视或遮蔽了
。“小说来说,最好的我认为不是《洗澡》,而是《“大笑话”》。这个我以为是我的
发现,后来发现杨先生自己也这样认为。而就学术来说,我认为,她的学术研究非常有
价值。她是学院派,对西方的学术理论谙熟,但是在行文上却不愿意用那些条条框框,
而是非常简洁、平易近人。虽然《我们仨》的评价甚高,但是我认为最好的是那些怀人
忆旧的文章,像《记钱锺书与》、《回忆我的姑母》这一类的文章最能反映她在
散文上的造诣。翻译上,常常说她是做到了信达雅,不过信的问题可能值得商榷,因为
作为拓荒者,她在翻译时,做了些降低难度的处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法文翻译是
最好的。”
钱先生说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很好地说明了杨先生在生活和事业上对钱先
生的扶持。于慈江说,钱先生有大才,但在处理日常生活上多少有些困难。杨先生是持
家好手,家务井井有条,主妇的活能干,男性的活也擅长。而在写作、学术上,杨先生
也对钱先生裨益良多。钱先生写《围城》就是受到杨先生写剧本的刺激。他们还曾一起
创作剧本,可惜最后没成,这也说明钱先生对杨先生的写作才情是欣赏的。“他们都很
清高,与知识分子的交往不多,写文章也经常是讽刺、揶揄知识界。但是他们都对底层
人充满温情,写过很多底层小人物。但他们在清高和骄傲之外,还有些矛盾地信奉宁弯
不折的人生态度,这也使得他们能够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那些时期。而不像傅雷先生,
奉行的是宁折不弯的原则。”
《百年风华:杨绛传》作者罗银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自己与杨绛的交往是“君子之
交”,来往比较平淡。在罗银胜眼中,杨绛是个内敛谦虚的知识分子。罗银胜说,当他
提出写传记的要求时,杨绛一开始是回绝的,她说,“我是一个很平凡的小人,不值得
你写传记,要写还不如写钱钟书先生。” 罗银胜同时认为,杨绛和钱钟书都不是完人
,他向澎湃新闻讲述了撰写杨绛传记过程中的几件往事。“我把传记手稿寄给杨绛,一
开始她都压着,半年没有回音,她告诉我,‘钱先生身体不好,好多事情我也不方便向
他核实。’实际上她是否认一些史实,这些东西都变成历史公案了,地球人都知道,但
是她转弯抹角否认一些事实。后来我删掉没有写,她一听到删掉非常高兴。” 罗银胜
回忆道,书稿改完后,杨绛拎了两个装着书稿的大信封到邮局,将书稿寄回给了他。“
后来她跟我发牢骚,说,‘小罗啊,你真累人啊!还花了我好多钱呢!’实际上也没有
几块钱,我说不好意思,钱寄给你,她说不要了。”罗银胜说,“我不能说她小气,她
该花的钱花,该省的省,清华两三百万奖学金都捐出来了。” 在罗银胜印象中,杨绛
自己很节省,“我送给她水果,她都不要的,她说你们费用很少的,要节省的。她家里
住在老房子,没有电梯,要走楼梯,她身体好的时候每天早上还要在院子里遛弯,还要
定时下楼。” 罗银胜说,杨绛是一个本色的知识分子,还保留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基
因,有时候觉得某个人怪,其实老实人都是这样,很自信很自恋,只有对自己自重才能
取得别人的自重。他们与世无争,实际上是这个世道太艰险太复杂了,这是对自己的保
护。
avatar
wh
2
网上找得到《“大笑话”》吗?是个中短篇,我还没找到。
还有于慈江那本《杨绛,走在小说边上》的封面题字者是谁?只认出一个“元”字。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杨绛今日凌晨去世,享年105岁
: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罗昕 徐明徽 邢春燕 权义 高丹
: 2016-05-25 13:32
: 杨绛 2012年7月摄于三里河寓所
: 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
: 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据称杨先生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
: 5月25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杨绛先生长期居住的南沙沟小区,小区门口保安说,
: 杨绛先生已经去世。因为她没有后代,只有保姆一个人在家,外人必须有国家事务管理
: 局的确认才可以进入。也是在下午,杨绛先生生前工作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正式
: 公布了杨先生去世的消息。

avatar
s*l
3
世纪老人好走。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杨绛今日凌晨去世,享年105岁
: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罗昕 徐明徽 邢春燕 权义 高丹
: 2016-05-25 13:32
: 杨绛 2012年7月摄于三里河寓所
: 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
: 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据称杨先生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
: 5月25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杨绛先生长期居住的南沙沟小区,小区门口保安说,
: 杨绛先生已经去世。因为她没有后代,只有保姆一个人在家,外人必须有国家事务管理
: 局的确认才可以进入。也是在下午,杨绛先生生前工作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正式
: 公布了杨先生去世的消息。

avatar
G*r
4
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这个消息,也有人提到了我们仨,说以前没结婚的时候很感动,现
在家里真的是我们仨了,更是感慨。RIP.
avatar
wh
5
我们仨比较悲苦,封面就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跟贴一篇以前的笔记:
发信人: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3 15:56:11 2009)
这是杨绛的书《我们仨》的封面题词,一看就很伤心。全书三部分,第一部分仅一页多两
行,讲梦里钱钟书失踪了,杨绛醒来怪他。第二部分虚构一个长梦,因为不想让杨绛责
怪,所以钱钟书“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
万里长梦”。这其实是暗喻第三部分的现实:杨绛细碎地诉说三个人如何相依为命,其
乐融融。最后生病,却只有寥寥数语:钱钟书94年夏住院。女儿95年住院。八十多高龄
的杨绛两头奔忙。97年女儿去世。98年钱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全书嘎
然而止。让人唏嘘。
这本书回忆得比较琐碎,絮叨,这在老人也是难免,而且能给钱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
史料。有许多生活细节很好玩,比如钱钟书居然从来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小时候不
会分辨左右,好在布鞋不分左右脚。后来出国穿皮鞋就乱穿。还有用毛笔在午睡的杨绛
脸上画乌龟,在午睡的女儿肚子上画脸,被他母亲大骂一顿,吓得不敢了。
杨绛和女儿都对钱钟书极其崇拜,三人恩爱无比。有一个细节很让人动容。钱钟书一直
在外地教书,刚回杨绛母女身边时,女儿很敌意:
“钟书问谁先认识你妈妈。她说当然是我,我一出生就认识,你长大了才认识。钟书悄
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圆圆立刻化敌为友,妈妈都退居第二。她始终和爸爸最‘哥们
’。钟书说的什么话,我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没人可问。他是否说‘你
一生出来,我就认识你’?是否说‘你是我的女儿’?是否说‘我是你的爸爸’?我们
三个人中间,我是最笨的一个。钟书究竟说了什么话,一下子赢得女儿的友情,我猜不
出来,只好永远是个谜了。”
天人永隔,有问无答,这是最悲恸的事。全书也充满这种生死茫茫、形单影只的悲恸。
我对此特有感触,因为我自己最喜欢问人,别人不回答,我就会念兹在兹,一直牵挂着
。以前的版大RO最爱出问题,有一道数列题和一道地理题,直到他退隐时都不肯给答案
。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嫌两根灯草费油;沙叶新说他热爱《白鲸记》和另一本
书,如果有生之年不能看,进了棺材也会伸出两个指头,念念不忘。如果我进棺材的时
候也伸着两个指头,那一定是RO那两个谜。
全书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别人跟他们说胡乔木为人不好、只在他们面前装好,杨绛却
说: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
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钟书待乔木
同志是把他当书读。”
我也觉得做评论应该从书的最动人的地方入手,最能打动自己的,写出来也能打动别人
。自己不能欣赏的地方,未必真是不好,说不定别人喜欢,只是自己读书的局限。对人
也能这样的话,当然境界就很高了。
即便钱钟书和杨绛,恐怕也难做到这样。以前看过钱钟书一篇讥讽林徽因等人的短篇小
说《猫》,现在才得知背景:原来钱家也养了只猫,钱钟书也特别宠爱,备了根长竹竿
,打别的猫,包括“紧邻林徽因女士的宝贝猫,她称为她一家人的‘爱的焦点’”。杨
绛文字很温和,但这话听上去却有点嘲讽。不过“爱的焦点”也的确有点肉麻。
最后有句话送给小帕,哈哈。钱钟书说:“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
人。”杨绛注曰,这是引用桐城先辈语:“子弟二十不狂没出息,三十犹狂没出息”。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这个消息,也有人提到了我们仨,说以前没结婚的时候很感动,现
: 在家里真的是我们仨了,更是感慨。RIP.

avatar
M*c
6
我猜钱钟书对女儿说的是:因为有我,你才能认识你的妈妈~
avatar
wh
7
这句好。:) 就是稍有点不大像钱的说话风格?不过这是跟小孩说话,和写文章还不一
样,呵呵。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猜钱钟书对女儿说的是:因为有我,你才能认识你的妈妈~
avatar
M*c
8
那按钱的风格,这话应该怎么说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句好。:) 就是稍有点不大像钱的说话风格?不过这是跟小孩说话,和写文章还不一
: 样,呵呵。

avatar
s*l
9
哎,这回是真的饮茶了,不过这回应该从容淡定得多吧。
avatar
wh
10
不知道。就是他的文字给人不是那么亲密的感觉,包括通过他人的转述。不过跟小孩说
话又不一样。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按钱的风格,这话应该怎么说啊?:)
avatar
l*w
11
Almost make it a double 53.
avatar
a*o
12
按钱的风格,为了保护自己,维持快乐,啥都不写了。。
可是还是。。
唉。。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按钱的风格,这话应该怎么说啊?:)
avatar
s*l
13
钱应该读过圣经,灵感可能来自耶稣的话: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木有我你们休想见
到父。

【在 M********c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按钱的风格,这话应该怎么说啊?:)
avatar
G*i
14
好看
avatar
p*3
15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
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这句话的确非常好。可是如结合胡乔木对钱钟书的庇护和提拔以及给钱钟书的特殊待遇
等来看,就有点不是滋味。因为钱杨先生对很多别的人,比方梁林二位先生,比方冯友
兰等等,可都是以绳子来看的。偏偏对胡乔木是以书来看。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想一下。
一个人的性格从文字里是可以看出来的,虽然尽力掩饰,但是拔丝抽茧依然清晰可辨。
杨先生已作古,本不应妄加褒贬。厚着脸皮说一句,如果能有幸和大师们为友,我愿意
交林徽因先生,沈从文先生和张充和先生那样的朋友。
avatar
M*c
16
哈,他只要是钱媛的父就够了:)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钱应该读过圣经,灵感可能来自耶稣的话: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木有我你们休想见
: 到父。

avatar
y*8
17
令人尊重的老人,RIP
avatar
h*t
18
可以看出什末样的性格呢?
胡乔木对钱杨非常照顾的,从房子到工作到写作出书。 杨也曾说, 他也许是有政治目
的, 但他从没要求他们做过什么; 即使要求了钱杨也做不到, 这个庇护也就是得一
时是一时。 这个庇护对他们的著作和笔记的保存是有很大帮助的。至于同行之间,尤
其邻居,说话嘲讽也是人之常情吧。。。林徽因本身就是很作的一位啊(学术贡献另说
)。文革的时候, 钱杨都没有落井下石去真的批判谁,和平年代嘲讽两句算不得什么
啊。。。

【在 p**********3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
: 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 这句话的确非常好。可是如结合胡乔木对钱钟书的庇护和提拔以及给钱钟书的特殊待遇
: 等来看,就有点不是滋味。因为钱杨先生对很多别的人,比方梁林二位先生,比方冯友
: 兰等等,可都是以绳子来看的。偏偏对胡乔木是以书来看。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想一下。
: 一个人的性格从文字里是可以看出来的,虽然尽力掩饰,但是拔丝抽茧依然清晰可辨。
: 杨先生已作古,本不应妄加褒贬。厚着脸皮说一句,如果能有幸和大师们为友,我愿意
: 交林徽因先生,沈从文先生和张充和先生那样的朋友。

avatar
wh
19
我也觉得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好恶。杨绛对钱钟书的感情太五体投地,字里行间一腔偏
爱,有时就有点过头。其实如果真有人对每个人都从最高境界来夸奖赞美,我不仅会审
美疲劳,而且会厌恶地觉得虚伪肉麻。
你喜欢的这几位大师可能不能友好相处哎,呵呵。张充和不喜欢林徽因,说她爱出风头
,自我中心,和冰心、钱钟书写的林徽因一样。你喜欢林徽因的什么?

【在 p**********3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
: 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 这句话的确非常好。可是如结合胡乔木对钱钟书的庇护和提拔以及给钱钟书的特殊待遇
: 等来看,就有点不是滋味。因为钱杨先生对很多别的人,比方梁林二位先生,比方冯友
: 兰等等,可都是以绳子来看的。偏偏对胡乔木是以书来看。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想一下。
: 一个人的性格从文字里是可以看出来的,虽然尽力掩饰,但是拔丝抽茧依然清晰可辨。
: 杨先生已作古,本不应妄加褒贬。厚着脸皮说一句,如果能有幸和大师们为友,我愿意
: 交林徽因先生,沈从文先生和张充和先生那样的朋友。

avatar
p*3
20
嗯,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些缺点,通过其他人的回忆了解到的林先生应该是比较自我比较
张扬的性格。而且她应该是个不太在乎别人看法也不太会保护自己的人。如果我有个很
出色的女朋友,象林先生那样,我不在意。我就喜欢她这种。我感觉她除了和男人们打
成一片,不矜持,太自我张扬之外,她对人没有私心,她也不嫉妒其他女人(她可能根
本觉得没有其他女人可以和她比肩,她的目光越过她们们头领)。她给林洙补习英语,
据说杨绛先生最早也是林先生赏识才在文学上为人所知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觉得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好恶。杨绛对钱钟书的感情太五体投地,字里行间一腔偏
: 爱,有时就有点过头。其实如果真有人对每个人都从最高境界来夸奖赞美,我不仅会审
: 美疲劳,而且会厌恶地觉得虚伪肉麻。
: 你喜欢的这几位大师可能不能友好相处哎,呵呵。张充和不喜欢林徽因,说她爱出风头
: ,自我中心,和冰心、钱钟书写的林徽因一样。你喜欢林徽因的什么?

avatar
p*3
21
是我不好,不该乱说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看出什末样的性格呢?
: 胡乔木对钱杨非常照顾的,从房子到工作到写作出书。 杨也曾说, 他也许是有政治目
: 的, 但他从没要求他们做过什么; 即使要求了钱杨也做不到, 这个庇护也就是得一
: 时是一时。 这个庇护对他们的著作和笔记的保存是有很大帮助的。至于同行之间,尤
: 其邻居,说话嘲讽也是人之常情吧。。。林徽因本身就是很作的一位啊(学术贡献另说
: )。文革的时候, 钱杨都没有落井下石去真的批判谁,和平年代嘲讽两句算不得什么
: 啊。。。

avatar
p*3
22
我知道这三人截然不同,而且肯定处不到一起。:)你有没有过比较好的朋友,但他们互
相间格格不入的?
我有两个朋友就是这样。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觉得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好恶。杨绛对钱钟书的感情太五体投地,字里行间一腔偏
: 爱,有时就有点过头。其实如果真有人对每个人都从最高境界来夸奖赞美,我不仅会审
: 美疲劳,而且会厌恶地觉得虚伪肉麻。
: 你喜欢的这几位大师可能不能友好相处哎,呵呵。张充和不喜欢林徽因,说她爱出风头
: ,自我中心,和冰心、钱钟书写的林徽因一样。你喜欢林徽因的什么?

avatar
s*l
23
林徽因和杨绛性格可能是很不同。比如说对待喜欢自己的男人的这件事。
林徽因感觉是很enjoy男人们爱慕她,围着她转的那种,她也因为这个在网上被很多人
诟病。而杨绛正好相反,比如费孝通在钱老过世后去看杨绛,杨老直接对费老说“你也
不要知难而上了”,这个也被很多网友骂“自恋”、“毒舌”什么的。
我很欣赏杨老的做法,斩钉截铁,不浪费和折磨别人的感情,看似无情实则却是大大的
有情。有人说杨老自恋,但是从费老在晚年写作时还一厢情愿地称杨老为“初恋女友”
来看,杨老还是话出有因的。
但是林徽因享受别人对她的爱慕,这或许是别人说她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表现,我倒也
不觉得是个什么特别大的事儿。
文人就是这样,写点东西就特别容易流露出自己的小情绪,而人除非修养到彻底无欲无
求的境界,很难没有小情绪。而且他们的作品一旦发表了,即使之后他们修养提升了、
改变看法了,作品里的话也很难收回,只好任由大家评说了。

【在 p**********3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些缺点,通过其他人的回忆了解到的林先生应该是比较自我比较
: 张扬的性格。而且她应该是个不太在乎别人看法也不太会保护自己的人。如果我有个很
: 出色的女朋友,象林先生那样,我不在意。我就喜欢她这种。我感觉她除了和男人们打
: 成一片,不矜持,太自我张扬之外,她对人没有私心,她也不嫉妒其他女人(她可能根
: 本觉得没有其他女人可以和她比肩,她的目光越过她们们头领)。她给林洙补习英语,
: 据说杨绛先生最早也是林先生赏识才在文学上为人所知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