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保罗索鲁之《骑乘铁公鸡》#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s*r
1 楼
本来我是饶有兴致的看这本书--Riding The Iron Rooster。作者保罗索鲁是著名的
旅行文学作家,游历世界,写下的旅行文学就有十八本。《骑乘铁公鸡》是索鲁1986-
1987年在中国旅行后出版的畅销书。最近这几年,我非常喜欢看老外写的中国经历。印
象特别深刻的有Peter Hessler写的《Country Driving》(他所有写中国的书里我最喜
欢这一本),Heinrich Harrer 写的《Seven Years in Tibet》,再就是这本《Riding
The Iron Rooster》。
刚开始读,我的确是“饶有兴致”的打开这本书来看。书里描述了一个我既熟悉,又
陌生的地方。由于学习,认知的环境和生活的惯性,人们经常会忽略掉很多我们熟悉环
境里所非常特别的东西。这里面最为特殊的就是我们出生,然后在其中慢慢长大的家乡
。家乡的一切都习以为常。在看到外面世界之前,就好像觉得世界上的东西都应该是如
此。所以我爱看老外写中国。经常颇有不识庐山的感觉。
比方说--很多佛像是没头的--这个我看了就笑了。真的是,我开始旅行后,大大
小小的寺庙,石窟我也去过不少。除了后来新修的,真正的“古迹”的确保存得不好,
或者说,基本上十个佛像九个是“没头”的。小时候我问爸爸,爸爸也是叹口气,说都
是文化大革命砸光了!索鲁当然不会错过这么明显的原因,不过,除此之外,在86年旅
行的索鲁,去大同看云冈石窟,居然给出了另一个我从来没想过的解释。八十年代初期
,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家都开始做生意赚钱。那时在云冈石窟繁衍茂盛的一大生意,
就是把石窟里的佛头敲下来卖。索鲁同学在大同,经常有人追着说,“要不要佛头,要
不要佛头,看中哪个,敲哪个!”。而云冈石窟,已然是索鲁前所未见,因为,“即便
如此,石窟里还是有数不胜数的佛像”。而关于“景点”重建,索鲁则说“有一点是非
常可预测的”,就是这些最著名的景点,全部都被“重新整修,重新粉刷,直到所有的
‘艺术’气息消失殆尽”为止。
索鲁的游记,出名在他爱写人,不爱写景。八十年代的中国,老实说,对我也很遥远
。我认认真真的看着索鲁描绘出一些地道的中国式的生活习性。索鲁在上海的时候,去
参观Min Hong (应该说的是是闵行),那时刚刚开始建设工厂,里面的中国工人,实
际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那时中国人虽然慢慢开始住在城市里,但是他们没有却难以放
弃“农民的生活习惯”。“在农村,每天开晚饭前,村民都习惯去各家各户串串门,看
看大家今天都吃些什么”,在楼房里,这个半辈子的习惯变得难以实现,最后让“开电
梯的大婶”几近崩溃,因为来来回回就是送这些人到不同的楼层看望亲戚,视察晚饭。
也许是彼时文化大革命的余温未消,索鲁对“文化大革命”抱有及其浓厚的兴趣。他
每到一处,遇到一个人,就要问他/她文革时在干嘛,当没当红卫兵,有什么想法。索
鲁肯定是采访了不少人,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对他说“虽然每天我都在努力的工作(打砖
),但是他们一直穷追不舍的问我的洞。”
“你的洞?”
“深挖洞(深挖洞,广积粮),为了备战(和苏联),每个人都应该有个自己的洞,红
卫兵每天都来敲你的门,问‘你的洞在什么地方?’”
老外写中国,经常能发现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小事。真的是太像中国人了。而索鲁这
个人又惯以刻薄出名。在这本书里也丝毫没有掩饰,以至于让人怀疑起来。
索鲁采访了很多人关于文革的看法。在索鲁的形容里,很多人都是笑笑,不太愿意多
讲,被他鼓励以后,平静的说一些自己的经历。索鲁于是毫不吝惜的表示同情,不遗余
力的“引导”,高高在上的嘲笑。
在从大同去北京的火车上,他遇到一位大同的彭先生。索鲁照例问起文革。在了解完
彭先生文革中没有加入红卫兵,并且对一个叫‘卫东’的红卫兵头头很反感以后,索鲁
问:
“你觉得文革有任何好处吗?实现什么吗?”
“没有,反而失去了很多。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毛犯了一个大错,周恩来本来能救这
个国家,他却让毛来领导。”
在另一辆去兰州的火车上,他遇到一位施教授,文革时是位激进份子,要求离开北京
去安徽采茶,学农。她向索鲁讲述了在安徽农村修一个小型水电站的‘浪漫’难忘经历
,又回忆了之后在学校教英文,被打倒成资修的痛苦回忆。
“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改变对文革的看法的。”
因为是英文教师,施教授说她读过雪莱。
“什么?”
“毛在政治上是革命家,但是同时又是个浪漫主义诗人。这就是问题所在。”
类似的关于文革的采访,遍布全书。开始让我怀疑为什么他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能说
出如此符合西方价值观的话来。
索鲁说他自己是“局外人”。独自旅行,保有独特视角。恰恰相反,愈是读到后面,
愈加觉得,索鲁的特点反而是,他毫不妥协的用西方人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在去峨眉山的火车上,他和列车长攀谈起来。问了他如何当上列车长(答曰:子承父
业),中外旅客有没有给过他麻烦以后,索鲁问:
“你加入过什么组织吗?”
“当然,我是我们铁道工会的。每个工人都是成员之一。”
“工会有什么职责么?”
“提一些改善工作环境的意见啦,讨论一些问题啊什么的。”
“工会讨论收入吗?”
“不讨论。”
“如果工作条件不好,没有午休时间,或者工人意见不被采纳,你们会考虑罢工吗?”
“不会。”
“为什么?美国和英国的铁路工人经常罢工,中国的宪法里也明确说明罢工是合法的
!”
。。。。。。
索鲁带着这种执拗,乘铁公鸡旅行了很多很多地方。向北到哈尔滨和朗乡,向南到长
沙,广东,厦门;向西从西安,兰州到吐鲁番,最后由西宁,经格尔木,到拉萨。的的
确确,他在中国一两年的旅行,超过了绝大部分中国人一生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在八十
年代。
索鲁的刻薄,就算是看熟了也还是让人难受。在整个中国的旅行中,在他眼里,几乎
都是小丑和行为艺术。每个城市都肮脏和丑陋。维二个不丑陋的城市,大连,青岛,却
是殖民的结果,都是西方建筑。但这些城市空有西方的外表,却满是中国人这一点,又
会给他带来“噩梦”一样的虚幻的感觉。
只有一个地方,他由衷的赞美,那就是拉萨。而原因也不难猜出来,因为拉萨“不是
中国”。藏民对宗教,对达赖喇嘛的狂热,在索鲁眼里好像成为了“报复”中国的工具
。因为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地方,离北京那么远。而中国人的脾性,改造不了藏人,而由
于拉萨的好多个寺庙也还是在文革时被无情的摧毁,藏人对汉人总是带着情绪的。于是
索鲁在和藏人的交流中,总算找到了共鸣。索鲁和很多西方人一样,坚信西藏就应该是
停留在史前。他们在高原游牧,一辈子不洗澡,然后花一辈子时间去祈求神迹。
索鲁的确是准备好去西藏的。他甚至带着几十张达赖喇嘛的画像,在西藏随时向人示
好。他深深的对西藏表示同情,想象着十万中国人来西藏旅行,会把拉萨毁成什么样子。
“但是那是一个路途艰险的地方。从西安出发,要六天。或者飞到拉萨旁边又小又危
险的机场--实际上离拉萨很远。如果要搭一早的飞机,必须头天晚上就要出发。这些
困难大概是西藏仍然保有他本来面目的原因吧。海拔也是一个原因。时时刻刻呼吸着几
千米上的空气,能让一个普通的健康人感到从内而外的难受。当然,西藏能不被打扰,
不被中国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还没有一条铁路通往拉萨。横亘的昆仑山脉能够保证铁
路永远不能到达拉萨。这是件好事。我曾经觉得我喜欢火车,直到我看见西藏。这时候
我才意识到我多么热爱荒野。”
索鲁用这段话结束他的《骑乘铁公鸡》。这本书当年畅销,也帮助造就了他后来旅行
作家的名气。而我,从饶有兴致的开始读,到挺生气的合上书本,实际让我意识到,坚
固的保有一种观点,毫不妥协的用一种眼光看世界,其实是一种能力。而对于作家,评
论家这种职业来说,现实和实际情况,有时也许是次要的了。
旅行文学作家,游历世界,写下的旅行文学就有十八本。《骑乘铁公鸡》是索鲁1986-
1987年在中国旅行后出版的畅销书。最近这几年,我非常喜欢看老外写的中国经历。印
象特别深刻的有Peter Hessler写的《Country Driving》(他所有写中国的书里我最喜
欢这一本),Heinrich Harrer 写的《Seven Years in Tibet》,再就是这本《Riding
The Iron Rooster》。
刚开始读,我的确是“饶有兴致”的打开这本书来看。书里描述了一个我既熟悉,又
陌生的地方。由于学习,认知的环境和生活的惯性,人们经常会忽略掉很多我们熟悉环
境里所非常特别的东西。这里面最为特殊的就是我们出生,然后在其中慢慢长大的家乡
。家乡的一切都习以为常。在看到外面世界之前,就好像觉得世界上的东西都应该是如
此。所以我爱看老外写中国。经常颇有不识庐山的感觉。
比方说--很多佛像是没头的--这个我看了就笑了。真的是,我开始旅行后,大大
小小的寺庙,石窟我也去过不少。除了后来新修的,真正的“古迹”的确保存得不好,
或者说,基本上十个佛像九个是“没头”的。小时候我问爸爸,爸爸也是叹口气,说都
是文化大革命砸光了!索鲁当然不会错过这么明显的原因,不过,除此之外,在86年旅
行的索鲁,去大同看云冈石窟,居然给出了另一个我从来没想过的解释。八十年代初期
,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家都开始做生意赚钱。那时在云冈石窟繁衍茂盛的一大生意,
就是把石窟里的佛头敲下来卖。索鲁同学在大同,经常有人追着说,“要不要佛头,要
不要佛头,看中哪个,敲哪个!”。而云冈石窟,已然是索鲁前所未见,因为,“即便
如此,石窟里还是有数不胜数的佛像”。而关于“景点”重建,索鲁则说“有一点是非
常可预测的”,就是这些最著名的景点,全部都被“重新整修,重新粉刷,直到所有的
‘艺术’气息消失殆尽”为止。
索鲁的游记,出名在他爱写人,不爱写景。八十年代的中国,老实说,对我也很遥远
。我认认真真的看着索鲁描绘出一些地道的中国式的生活习性。索鲁在上海的时候,去
参观Min Hong (应该说的是是闵行),那时刚刚开始建设工厂,里面的中国工人,实
际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那时中国人虽然慢慢开始住在城市里,但是他们没有却难以放
弃“农民的生活习惯”。“在农村,每天开晚饭前,村民都习惯去各家各户串串门,看
看大家今天都吃些什么”,在楼房里,这个半辈子的习惯变得难以实现,最后让“开电
梯的大婶”几近崩溃,因为来来回回就是送这些人到不同的楼层看望亲戚,视察晚饭。
也许是彼时文化大革命的余温未消,索鲁对“文化大革命”抱有及其浓厚的兴趣。他
每到一处,遇到一个人,就要问他/她文革时在干嘛,当没当红卫兵,有什么想法。索
鲁肯定是采访了不少人,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对他说“虽然每天我都在努力的工作(打砖
),但是他们一直穷追不舍的问我的洞。”
“你的洞?”
“深挖洞(深挖洞,广积粮),为了备战(和苏联),每个人都应该有个自己的洞,红
卫兵每天都来敲你的门,问‘你的洞在什么地方?’”
老外写中国,经常能发现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小事。真的是太像中国人了。而索鲁这
个人又惯以刻薄出名。在这本书里也丝毫没有掩饰,以至于让人怀疑起来。
索鲁采访了很多人关于文革的看法。在索鲁的形容里,很多人都是笑笑,不太愿意多
讲,被他鼓励以后,平静的说一些自己的经历。索鲁于是毫不吝惜的表示同情,不遗余
力的“引导”,高高在上的嘲笑。
在从大同去北京的火车上,他遇到一位大同的彭先生。索鲁照例问起文革。在了解完
彭先生文革中没有加入红卫兵,并且对一个叫‘卫东’的红卫兵头头很反感以后,索鲁
问:
“你觉得文革有任何好处吗?实现什么吗?”
“没有,反而失去了很多。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毛犯了一个大错,周恩来本来能救这
个国家,他却让毛来领导。”
在另一辆去兰州的火车上,他遇到一位施教授,文革时是位激进份子,要求离开北京
去安徽采茶,学农。她向索鲁讲述了在安徽农村修一个小型水电站的‘浪漫’难忘经历
,又回忆了之后在学校教英文,被打倒成资修的痛苦回忆。
“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改变对文革的看法的。”
因为是英文教师,施教授说她读过雪莱。
“什么?”
“毛在政治上是革命家,但是同时又是个浪漫主义诗人。这就是问题所在。”
类似的关于文革的采访,遍布全书。开始让我怀疑为什么他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能说
出如此符合西方价值观的话来。
索鲁说他自己是“局外人”。独自旅行,保有独特视角。恰恰相反,愈是读到后面,
愈加觉得,索鲁的特点反而是,他毫不妥协的用西方人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在去峨眉山的火车上,他和列车长攀谈起来。问了他如何当上列车长(答曰:子承父
业),中外旅客有没有给过他麻烦以后,索鲁问:
“你加入过什么组织吗?”
“当然,我是我们铁道工会的。每个工人都是成员之一。”
“工会有什么职责么?”
“提一些改善工作环境的意见啦,讨论一些问题啊什么的。”
“工会讨论收入吗?”
“不讨论。”
“如果工作条件不好,没有午休时间,或者工人意见不被采纳,你们会考虑罢工吗?”
“不会。”
“为什么?美国和英国的铁路工人经常罢工,中国的宪法里也明确说明罢工是合法的
!”
。。。。。。
索鲁带着这种执拗,乘铁公鸡旅行了很多很多地方。向北到哈尔滨和朗乡,向南到长
沙,广东,厦门;向西从西安,兰州到吐鲁番,最后由西宁,经格尔木,到拉萨。的的
确确,他在中国一两年的旅行,超过了绝大部分中国人一生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在八十
年代。
索鲁的刻薄,就算是看熟了也还是让人难受。在整个中国的旅行中,在他眼里,几乎
都是小丑和行为艺术。每个城市都肮脏和丑陋。维二个不丑陋的城市,大连,青岛,却
是殖民的结果,都是西方建筑。但这些城市空有西方的外表,却满是中国人这一点,又
会给他带来“噩梦”一样的虚幻的感觉。
只有一个地方,他由衷的赞美,那就是拉萨。而原因也不难猜出来,因为拉萨“不是
中国”。藏民对宗教,对达赖喇嘛的狂热,在索鲁眼里好像成为了“报复”中国的工具
。因为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地方,离北京那么远。而中国人的脾性,改造不了藏人,而由
于拉萨的好多个寺庙也还是在文革时被无情的摧毁,藏人对汉人总是带着情绪的。于是
索鲁在和藏人的交流中,总算找到了共鸣。索鲁和很多西方人一样,坚信西藏就应该是
停留在史前。他们在高原游牧,一辈子不洗澡,然后花一辈子时间去祈求神迹。
索鲁的确是准备好去西藏的。他甚至带着几十张达赖喇嘛的画像,在西藏随时向人示
好。他深深的对西藏表示同情,想象着十万中国人来西藏旅行,会把拉萨毁成什么样子。
“但是那是一个路途艰险的地方。从西安出发,要六天。或者飞到拉萨旁边又小又危
险的机场--实际上离拉萨很远。如果要搭一早的飞机,必须头天晚上就要出发。这些
困难大概是西藏仍然保有他本来面目的原因吧。海拔也是一个原因。时时刻刻呼吸着几
千米上的空气,能让一个普通的健康人感到从内而外的难受。当然,西藏能不被打扰,
不被中国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还没有一条铁路通往拉萨。横亘的昆仑山脉能够保证铁
路永远不能到达拉萨。这是件好事。我曾经觉得我喜欢火车,直到我看见西藏。这时候
我才意识到我多么热爱荒野。”
索鲁用这段话结束他的《骑乘铁公鸡》。这本书当年畅销,也帮助造就了他后来旅行
作家的名气。而我,从饶有兴致的开始读,到挺生气的合上书本,实际让我意识到,坚
固的保有一种观点,毫不妥协的用一种眼光看世界,其实是一种能力。而对于作家,评
论家这种职业来说,现实和实际情况,有时也许是次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