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的哀伤
avatar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的哀伤#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再贴前几年写的迟子建那篇冰柜藏尸小说的读后感:
我们图书馆免费赠送的中文过期杂志中,迟子建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出现
频率最高,各个杂志争相转载。查了一下,原来这篇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迟子建因此成
为唯一一个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不过看完感觉并不很好。写几个疑点,请大家指教。
迟子建的小说我其实一直很喜欢,故事吸引人,常常取材于她的东北农村家乡,很有来
自生活底层的质朴感情。她和萧红很有相似之处:都来自东北,都喜欢写疾病、伤残、
死亡、底层人物的原生态,都有一种异质的荒诞。萧红似乎更有一种野性不羁的生命力
;迟子建似乎文弱一些,更多温情。当然萧红处在抗战年代,迟子建是和平年代,社会
背景本就不同。
迟子建对家乡、乡人的关爱,也延及到她生活过的地方和身边的一切人。《门镜外的楼
道》讲“我” 和高楼里收垃圾的老太、摆旧书摊的老头的友谊。《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写俄罗斯教堂里一位打扫祭坛烛油的老妇人:“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
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可见
迟子建关注的始终是社会底层的人,她对他们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爱。
但迟子建的爱常常带着很浓的伤感。倒不是说她写的常是悲剧;悲剧也可以悲壮,可以
哀而不伤。而我最近看的两个迟子建的中篇,恰巧都有点近乎“哀而伤”的味道。
第一篇是《零作坊》,讲一个非法屠宰场的女主人,身处肮脏喧闹的杀猪场,却满怀柔
情地爱着一个只打电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陶艺家。一个看似粗鄙的乡村女人,却对
纯真美好的事物充满渴望,这种反衬很强烈,痴情可感。只是这场电话恋写得非常伤情
,缥缈不实,很像网恋,让她爱得“不可自持”,“想起来就心痛”,“因为爱得沉迷
而不能自拔的幸福的心痛”(有个星座帖说爱得心痛的是摩羯座……)。这些反复出现
的很有痛感的文字,大大加强了小说的哀伤意味。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更把这种哀伤推进一步。“我”的魔术师丈夫因车祸意外身亡。
这令人想起迟子建自己的经历:她34岁才恋爱结婚,不料只有四年的夫妻情分,丈夫即
车祸去世。迟子建一度不能自持地天天拨打丈夫的手机,直到有一天手机留言说空号才
颓然而止。
不过迟子建并不想停留在哀伤,而是想克服哀伤。“我”在煤矿小镇乌塘,了解到矿工
、寡妇、摊贩等各种社会底层人物的苦难。当地干部为了隐瞒矿难人数,甚至不让蒋百
嫂将矿工丈夫的死讯公之于众。“我”于是醒悟:与民众的伤痛相比,“我”的不幸是
那么微不足道,“轻得就像浮云”。
我不太明白为啥要把死人搁在冰柜里:上头要隐瞒死者,只要把他悄悄埋掉就行,为啥
那么费事地搞个冰死人。乌塘那么个小镇,蒋百嫂家里藏着个死人,冰柜整天轰轰响,
怎么可能不被人发现?乌塘的所有领导都知道这件事,怎么可能瞒得住、不透风?当然
这是小说,不能用现实的逻辑去挑剔。但因为古怪,所以我对小说隆重渲染的蒋百嫂的
伤痛,没有很大感觉;更不觉得她的苦痛比“我”更严重。为啥底层人的艰辛,非得反
衬出城市人的“轻若浮云”?关注底层当然好,矿难、官僚等社会问题当然也要揭露;
但人都有苦衷,城里人也有他们的烦恼和挣扎,何必厚此薄彼,为了弘扬底层精神,就
去刻意贬低别人。
其二,小说常有些十分悲苦的描写,比如说“黄昏像一条金色的皮鞭,狠狠地抽了我一
下”,说“阳光未爬到集市的中心地带就断了气”,读起来觉得突兀,不自然,令人想
到莫大先生的凄苦的胡琴声。另外作者又要避免过多的自我情绪的投入,对“我”的丧
父之痛写得非常节制,前半部几乎没有任何正面描写,显得很压抑。结尾还要自我批判
,整个人物的感情似乎显得别扭。大凡个人感情介入的悼文,似乎都很难把握尺度:杨
绛的《我们仨》挺唠叨,这篇又较刻意。我更喜欢迟子建的另一篇小说《一匹马两个人
》,写一个老头的丧妻之痛,纯出自然,生动感人。
其三,小说描写的底层人物形象似也比较模糊。因为是从一个知识人“我”的视角出发
,似乎只有形貌,无法深入,显得比较“隔”。迟子建的其他小说如《微风入林》等也
有相似感觉,因为要突出底层人民对读书人的启示教育意义,所以总要设一个知识人的
角色和视角,这似乎常常阻碍人物的自由发展。同样描写底层人的方方的小说,从《风
景》到《春天来到昙花林》,都更挥洒如意,痛快淋漓。另外有一个巧合:《春天来到
昙花林》也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一样,写死亡、鬼神故事、以及跳丧民俗。想起另
一个擅写鬼神妖道的女作家徐小斌。不过徐小斌比方方或迟子建都诡异得多。
附小说链接:
http://tieba.baidu.com/f?kz=48959883
avatar
l*w
2
灵魂摆渡有一集抄了这个情节
avatar
wh
3
好看吗?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灵魂摆渡有一集抄了这个情节
avatar
l*w
4
尚可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看吗?
avatar
l*u
5
感觉迟子健的书里头,情节故事是否完整吸引人,人物是否鲜明,都不是她想要的,她
想要表达她心里头的感觉,就像她自己说的 “真正的喜悦是透露着悲凉的...如梨花枝
头的露珠一样晶莹的—— 喜悦尽头的那一缕悲凉"。这样的感觉,你去听莫扎特的No
40,或是郑秀文的插曲,都是一样的。

教。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再贴前几年写的迟子建那篇冰柜藏尸小说的读后感:
: 我们图书馆免费赠送的中文过期杂志中,迟子建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出现
: 频率最高,各个杂志争相转载。查了一下,原来这篇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迟子建因此成
: 为唯一一个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不过看完感觉并不很好。写几个疑点,请大家指教。
: 迟子建的小说我其实一直很喜欢,故事吸引人,常常取材于她的东北农村家乡,很有来
: 自生活底层的质朴感情。她和萧红很有相似之处:都来自东北,都喜欢写疾病、伤残、
: 死亡、底层人物的原生态,都有一种异质的荒诞。萧红似乎更有一种野性不羁的生命力
: ;迟子建似乎文弱一些,更多温情。当然萧红处在抗战年代,迟子建是和平年代,社会
: 背景本就不同。
: 迟子建对家乡、乡人的关爱,也延及到她生活过的地方和身边的一切人。《门镜外的楼

avatar
p*3
6
我好多年前买过这本小书,里面只收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和日落碗窑这两篇。
两篇都很哀伤凄苦。日落碗窑结尾稍有一丝喜悦。夜晚的结尾似乎想从哀伤悲苦中脱身
,可其实更
象是对哀伤悲苦的妥协。感觉用力比较猛。萧红下笔其实用力没那么猛。
那个冰柜藏尸案里的男人养好多毒蝎子的,正好我上礼拜贴的电影被遗忘的新娘里也有
。那个豪宅里养好多毒的东西。那电影很odd,但女主演黑木华演技很出众。
avatar
wh
7
你是指这篇还是她的总体风格?这篇和其他有几篇的确如此,抒情大于叙事。萧红和其
他不少女作家也这样。不过迟子建也有故事写得好的小说,零作坊、一坛猪油的故事情
节给我印象都比较深;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有很多大起大伏的悲剧故事,虽然铺得太大,
显得零碎了点。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迟子健的书里头,情节故事是否完整吸引人,人物是否鲜明,都不是她想要的,她
: 想要表达她心里头的感觉,就像她自己说的 “真正的喜悦是透露着悲凉的...如梨花枝
: 头的露珠一样晶莹的—— 喜悦尽头的那一缕悲凉"。这样的感觉,你去听莫扎特的No
: 40,或是郑秀文的插曲,都是一样的。
:
: 教。

avatar
wh
8
日落碗窑我可能也看过,名字熟,不记得内容了。有个眼底一点红的女孩,那是雾月牛
栏、清水洗尘还是日落碗窑……都搞混了 :( 日落碗窑也是在她丈夫去世后写的吗?
我看到日本片就兴趣寥寥,变态太多 :(

【在 p**********3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好多年前买过这本小书,里面只收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和日落碗窑这两篇。
: 两篇都很哀伤凄苦。日落碗窑结尾稍有一丝喜悦。夜晚的结尾似乎想从哀伤悲苦中脱身
: ,可其实更
: 象是对哀伤悲苦的妥协。感觉用力比较猛。萧红下笔其实用力没那么猛。
: 那个冰柜藏尸案里的男人养好多毒蝎子的,正好我上礼拜贴的电影被遗忘的新娘里也有
: 。那个豪宅里养好多毒的东西。那电影很odd,但女主演黑木华演技很出众。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