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的文学:于浮世中找寻安宁 ZZ#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F*y
1 楼
原创 2017-10-06 张怡微 夜光杯
石黑一雄与拉什迪、奈保尔一同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但他的作品却少有奈保
尔式的“后殖民文学”意识,甚至并不直接书写“移民”主题。他生于日本长崎,受教
育于英国,具有日本和英国双重文化背景,却是极少数不专以移民或是国族认同作为小
说题材的亚裔作家。成年后,他以流畅的他国语言叙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说王国。
由于5岁时就已迁居英国,石黑一雄自幼受到严格正统的英文教育,他甚至不会书写日
文,仅是在家中与家人以日文对话。他所受到的日本文化影响,除了家庭成员的相处,
其余均来自电影和书籍。石黑一雄的阅读结构十分西化,他喜欢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契诃夫、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他的成名作《远山淡影》中对于日本情节的描述,
甚至完全来自于想象。
“长崎”是一个确定的、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地点。那是1945年第二颗原子弹落下的地
方,与落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记忆。因为感性力量过于强烈
,确定性的书写反倒会令小说趋向于写实性的窠臼。石黑一雄运用语言的模糊特质,将
故事焦点从原子弹降落的事情本身上挪开,从历史政治意义上挪开,他讲的是惊恐过后
(不是刹那,而是过后很久很久),所有的苦痛,既不能被遗忘,又难以切实去哀悼的
无奈、尴尬。他描述的是那场巨大的裂变发生之后,人的日常生活,人们的对话,人们
对于记忆伤痕的掩饰、重塑、甚至是不断重复的谎言。对于英国读者来说,长崎这个背
景是符号化的,对于当代日本读者来说,1948年的日本同样陌生。这为石黑一雄的虚构
创设了便利的空间。
与此相比,《浮世画家》中的日本,没有了“长崎”这样明确的象征,而呈现为一个更
为广大的容器,盛满著作者所竭力要呈现的人类情感。小说中着力表现的是战后人的失
落、人的情感,人被历史所蒙蔽,又将醒未醒,自欺欺人的哀痛。
类似的无助感,在《上海孤儿》中,亦有鲜明的展现,但有关上海的想象,石黑一雄坦
承,也是来自虚构,这会令来自上海的读者收获奇特的阅读感受。他似乎在写一个上海
人都不认识的上海(如虹口),在建构“上海”的同时也在建构人物的身世。
纵观石黑一雄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透过历史记忆的重组与穿梭,石黑一雄娴熟地将
历史背景与人物内心的世界加以辉映。他笔下的人物是那么敏感、神经质,却又对自己
的人生充满了自省精神,甚至将时代的罪责都努力承担下来。他运用一种从容、微温的
叙事笔调,含蓄、婉转地写作了一幕幕亦真亦幻的人生悲剧。这无疑是石黑一雄最成功
的叙事手法。
而回归作者本人,他的出现,似乎是英国文坛继拉什迪之后最大的期待。他的移民身份
,为他的成名铺上红毯,他却在写作之路上,开辟了与其他后殖民作家完全不同的国际
化写作方式。记忆是对流失生命的捕捉,而伤痕则能唤醒旧时光中的悲欣。然而,并非
所有的疼痛都会像伤疤一样愈合。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尤其是在和风细雨的时候。
当大时代将小人物的悲喜抛下,一个劲地往前奔跑时,个人对于过往的追忆只能换回无
尽的虚无与孤寂。
正如石黑一雄在《上海孤儿》中写:
“也许世上有人能够不被这种焦虑所困扰,心无牵挂、无忧无虑地终其一生。可是对我
们这样的人,生来就注定要孤身一人面对这个世界,岁岁年年不断追寻逝去双亲的身影
。我们只有不断努力,竭尽全力完成使命,否则将不得安宁。”
这样的安宁,是每一个生活在不同境遇下不快乐的世界公民都迫切想得要的。如是的追
寻,能够使那些受苦的人从未明的过去中找到一个眷恋的、古老的安宁。或许,石黑一
雄正是那个通过文字普度历史大创伤之后受难遗民的有心人。
(选摘自《充满迷雾的伤痕书写》)
石黑一雄与拉什迪、奈保尔一同被誉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但他的作品却少有奈保
尔式的“后殖民文学”意识,甚至并不直接书写“移民”主题。他生于日本长崎,受教
育于英国,具有日本和英国双重文化背景,却是极少数不专以移民或是国族认同作为小
说题材的亚裔作家。成年后,他以流畅的他国语言叙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说王国。
由于5岁时就已迁居英国,石黑一雄自幼受到严格正统的英文教育,他甚至不会书写日
文,仅是在家中与家人以日文对话。他所受到的日本文化影响,除了家庭成员的相处,
其余均来自电影和书籍。石黑一雄的阅读结构十分西化,他喜欢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契诃夫、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他的成名作《远山淡影》中对于日本情节的描述,
甚至完全来自于想象。
“长崎”是一个确定的、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地点。那是1945年第二颗原子弹落下的地
方,与落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记忆。因为感性力量过于强烈
,确定性的书写反倒会令小说趋向于写实性的窠臼。石黑一雄运用语言的模糊特质,将
故事焦点从原子弹降落的事情本身上挪开,从历史政治意义上挪开,他讲的是惊恐过后
(不是刹那,而是过后很久很久),所有的苦痛,既不能被遗忘,又难以切实去哀悼的
无奈、尴尬。他描述的是那场巨大的裂变发生之后,人的日常生活,人们的对话,人们
对于记忆伤痕的掩饰、重塑、甚至是不断重复的谎言。对于英国读者来说,长崎这个背
景是符号化的,对于当代日本读者来说,1948年的日本同样陌生。这为石黑一雄的虚构
创设了便利的空间。
与此相比,《浮世画家》中的日本,没有了“长崎”这样明确的象征,而呈现为一个更
为广大的容器,盛满著作者所竭力要呈现的人类情感。小说中着力表现的是战后人的失
落、人的情感,人被历史所蒙蔽,又将醒未醒,自欺欺人的哀痛。
类似的无助感,在《上海孤儿》中,亦有鲜明的展现,但有关上海的想象,石黑一雄坦
承,也是来自虚构,这会令来自上海的读者收获奇特的阅读感受。他似乎在写一个上海
人都不认识的上海(如虹口),在建构“上海”的同时也在建构人物的身世。
纵观石黑一雄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透过历史记忆的重组与穿梭,石黑一雄娴熟地将
历史背景与人物内心的世界加以辉映。他笔下的人物是那么敏感、神经质,却又对自己
的人生充满了自省精神,甚至将时代的罪责都努力承担下来。他运用一种从容、微温的
叙事笔调,含蓄、婉转地写作了一幕幕亦真亦幻的人生悲剧。这无疑是石黑一雄最成功
的叙事手法。
而回归作者本人,他的出现,似乎是英国文坛继拉什迪之后最大的期待。他的移民身份
,为他的成名铺上红毯,他却在写作之路上,开辟了与其他后殖民作家完全不同的国际
化写作方式。记忆是对流失生命的捕捉,而伤痕则能唤醒旧时光中的悲欣。然而,并非
所有的疼痛都会像伤疤一样愈合。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尤其是在和风细雨的时候。
当大时代将小人物的悲喜抛下,一个劲地往前奔跑时,个人对于过往的追忆只能换回无
尽的虚无与孤寂。
正如石黑一雄在《上海孤儿》中写:
“也许世上有人能够不被这种焦虑所困扰,心无牵挂、无忧无虑地终其一生。可是对我
们这样的人,生来就注定要孤身一人面对这个世界,岁岁年年不断追寻逝去双亲的身影
。我们只有不断努力,竭尽全力完成使命,否则将不得安宁。”
这样的安宁,是每一个生活在不同境遇下不快乐的世界公民都迫切想得要的。如是的追
寻,能够使那些受苦的人从未明的过去中找到一个眷恋的、古老的安宁。或许,石黑一
雄正是那个通过文字普度历史大创伤之后受难遗民的有心人。
(选摘自《充满迷雾的伤痕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