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路与那诗、那远方——历史文化随笔(持续更新)#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l*r
1 楼
从《红楼梦》里的“小畜生教子法”看古人的父母观
最近陪娃儿看小戏骨版《红楼梦》,俩娃儿都看得很起劲儿,当妈的我在一边看一
边还得各种解说,看到贾政训斥宝玉如何给丫鬟起了“袭人”这名,说他“不务正业,
专在这些秾词艳赋上作功夫”,慈爱的王夫人在一旁紧着打圆场,一家三口严父慈母娇
儿的场景让我突然想起之前打算写的《红楼梦》“小畜生教子法”,说写就写,立马动
笔!
严父一张口就是:“作孽的畜生”
贾宝玉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老子,连走路都要特意地绕过老爷的书房。这
是因为老爹一张口,就是“作孽的畜生”,“无知的孽障”。宝玉秀了文采,给潇湘馆
提了“有凤来仪”四个字,老爷子心里认可,嘴上却骂“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宝玉偶尔大着胆子说出了心里话,认为“杏帘在望”不如有凤来仪好,并由此引申
出了一段“天然图画论”,这下可惹恼了老爷子,大骂,“无知的蠢物!”喝道,“叉
出去!”刚出去,又喝到,“回来!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
第三十三回《受阻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是父子矛盾最激烈的一回。
因为贾宝玉在贾雨村面前“葳葳蕤蕤”,“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一怒;私藏琪官
,让忠顺王府的人找上门来,二怒;听信了贾环的谗言,误会宝玉逼死丫鬟,三怒!贾
政便命小厮“堵起嘴来,着实打死”,还怕小厮打得不狠,自己夺过大板,“咬着牙狠
命盖了三四十下”,打得宝玉臀胫青紫,几个月下不了床。
在我们现在人看来,这哪是打孩子呀!哪是打亲生的呀!仇敌还差不多。
您可不要以为贾政是真心不喜欢贾宝玉,其实不是这样的,宝玉是贾政最疼爱的儿
子,远胜于贾环。诚然,宝玉的做派是有很多地方不入老爷子的眼,但是一则是嫡出,
生下来又带着块有神通的玉,长得漂亮,“神采飘逸,秀色夺人”,又有文采,做的《
姽婳词》,能让老爷子露出笑容,嘴上虽说“到底不大恳切”,心里却是骄傲的。唉!
多年的惯性使然,老爷子早已不会说夸奖儿子的话,咱不怪着他!
那为什么政老爷心里爱儿子面儿上要打骂儿子呢?这是因为古人推崇的严父的范儿
就是这样的。听了老子的,老子还得“骂”;不听老子的,那就直接打。要不然“养不
教,父之过”,那可就对不起列祖列宗了。所以这样的教子法充满了正义性和合法性,
还是看打宝玉那一回,王夫人来劝时,是这样说的,“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
不自在了,岂不事大!”,看了吧,儿子快要被打死,亲妈还得在旁边说“事小”。您
说古代当儿子的心理素质得多强大呀!幸好这时候宝玉已经被打昏了。
严父一张口就骂,那王夫人可是慈母呀,但是我说她用的也是“小畜牲教子法”,
这怎么讲呢?您看:王夫人只要一见了宝玉,就是揽在怀里,不是问“前儿的丸药都吃
完了?”就是问,“吃了什么没有?”好像王夫人只对儿子吃饭和吃药的事儿上心。宝
玉渐渐长大了,到了通人事儿(男女)的年龄,王夫人没跟任何人商量,私自给袭人添
了二两银子,算是下了个“懿旨”,定了个要伺候宝玉一辈人的屋里人。后来,宝玉和
晴雯越走越近,王夫人自然容不下这类“妖精”,亲自到怡红院去清理门户。总之,她
看中的那种“笨笨”的丫鬟,儿子就得喜欢;她看不上的那种妖妖娆娆的病西施,就得
立马撵出去。
所以说王夫人是用的母亲的慈爱和权威来管理宝玉的食色两方面的事情,您见过全
书里面王夫人啥时候和儿子聊过诸如心情呀、感情呀,问问宝玉,你到底为什么不爱读
书?你将来什么个打算?你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呀?这样的对话,全都没有。儿子就像个
小宠物一样,吃好喝好,将来和她选定的人交配好就行。书里说王夫人是个“天真烂漫
”的人,倒也不是反写,她对于很多事情的确是想法比较简单,方法比较粗暴而已。
政老爷和王夫人还只是嘴上和行为上把孩子当成“小畜生”,他们是不会爱儿子,
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尊重”二字更无从谈起。但是在心里还是有儿子的,就凭这
一点,已经是《红楼梦》里最好的父母。
后面的两位父亲,那真是把孩子当成“畜生”了。
“金闺花柳质,一载付黄粱”
贾迎春是贾府小姐里面最老实本分的一个,人称“二木头”,她的人生哲学那真叫
一个逆来顺受,“虎狼欺于前,尚谈因果”,连奶妈偷了她的“金凤”都不敢告状,害
怕把事情闹大。
但凡这样懦弱的小姐,父母给他找个好婆家,不必貌比潘安才如子建,也不用豪门
富户甲胄子弟,只要心地纯良、老实本分,就能幸幸福福地守一辈子。
然而她老爹贾赦的做法是把亲闺女给“卖”了!嗯,卖了五千两银子。
听听可怜的迎春回娘家的时候怎么哭诉的:
他(孙绍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冒充夫人娘子,你老子,把你准折卖给
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
您可别说贾赦是上当了不知道孙绍祖是个什么德行,连老祖宗和贾政都知道孙家不
靠谱:
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停······
贾政又深恶孙家,随是世交·······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
,无奈贾赦不停,也只得罢了。
贾迎春的判词里说她是误嫁了中山狼,才导致“金闺花柳质,一载付黄粱”,骂孙
绍祖把堂堂的公府里的千金小姐当作“蒲柳”一样的对待。那孙绍祖为什么敢这样的,
还不是因为贾赦老爷不把女儿当人看在先!即使大错已铸成,女儿回门哭诉时,但凡当
爹的有点悔意,拿出点架势来,也不会后来让那中山狼给作贱死。
迎春是真的命不好,投胎当了这么个混账老爹的女儿。
古人重男轻女,女子命贱,那贾琏是贾赦的儿子,那咱来看看赦老爷怎么教育儿子
的。
第四十八回平儿找薛宝钗借治棒疮的药,说起缘由时,讲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今年春天,老爷(贾赦)不知在哪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
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
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
。二爷(贾琏)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
拿出这扇子略瞧了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
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
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
。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
!”·······二爷只得求那什么村帮忙,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
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
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
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
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
拿什么混打了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
贾琏,说实话,虽然有个好色的大毛病,还是多少有些是非观念的,比贾珍贾蓉等
强些个。在这个故事,他还知道为了几把扇子,逼得人家家破人亡不值得,但是在贾赦
眼里呢,这个儿子一是不孝顺,敢和亲爹顶嘴;二是没本事,不如贾雨村能耐大胆子大
。赦老爷就是这样的人生哲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点礼法是非观念全无。尚有些
良知的贾琏,遇见这样的老爹,打成那样儿也挺可怜的。
您是不是觉得贾赦够混!那其实贾府里还有个当爹的比他还混,那就是把宁国府闹
了个天翻地覆的“皇上”贾珍。
第五回说:漫言不孝皆荣(荣国府)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宁国府)”,此言不虚!
“啐他,问着他”
贾珍是玉字辈儿,是贾琏和贾宝玉的堂兄,人称“珍大爷”;宁国府和贾赦贾政一
辈儿的是贾敬,但他是个“活神仙”,最爱炼丹修道,平日也不住在府里,逢年过节,
贾珍去请安就好。因此不像荣国府最上边还有老祖宗震着,宁国府里贾珍可没人管得了
他,他可以无法无天,胡作非为。
他平时是怎么训儿子的,第四十五回借赖嬷嬷的口说了出来:
东府里你珍哥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着
三不着两。他自己也不管一下自己,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
短短几句话,描写了了贾珍训儿子的方式:审贼(效仿他爷爷);缘由:着三不着
两,也就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该责骂的时候不一定管,不该骂的时候披头盖脸的来一顿
;最后的结果:没人真心服气,没有人真怕他。
第二十九回里一个小场景详细地为我们展示了怎么个“着三不着两法”:
(贾珍)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出来了。贾珍
道:“你瞧瞧,我这里没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
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
那小厮便问贾蓉:“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言语。
为了个乘凉这么个不是事儿的事儿,贾珍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儿子一把。古人讲:士
可杀不可辱,当众被啐一口吐沫,可比前面的用板子打杀伤力强多了,而且连“小厮都
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可见类似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不单单是对亲儿子,对其他的
小辈儿也是一样的,第五十三回,贾芹来领年物的时候也当众被贾珍羞辱了一番,最后
“红了脸,不敢答应。”
我一直琢磨贾珍为什么变着法的耍威风维护他的权威呢?试着分析一下,您听听有
没有道理。
在《红楼梦》的前几回,以暗写的方式交代了贾珍和秦可卿的不伦事,而且这件事
是闹得是宁府上下皆知,焦大当众喊出“爬灰”二字,最后不得已以牺牲秦可卿了结。
所以说贾珍有了个大污点,那后来他应该收敛点才对,为什么反而更变本加厉呢?
我想大概是这么一回事,做了亏心事心存愧疚是我们正常人的想法,但有这么一类领导
他们是这么想的,既然已经开了坏头,而且自己深知那个错误是无法被原谅,那不如索
性更坏,以错为错,变本加厉,在还有权势的时候把所有小辈的人都踩在脚底下,免得
示弱了有被反攻倒算的风险。
那么贾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那肯定是把那个坏的种子传播下去。我想在回家的
路上,贾蓉三观就坍塌了(当然本来也不正),后来他肯定什么坏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卖巧姐这事儿就是他干的,狼舅奸兄里面的奸兄就是他。
通过《红楼梦》,我们就看到古代社会里面这么样的一个父子关系,老子无法无天
,为所欲为,儿子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即使是像贾政王夫人那样心里有儿子的,他们
的教育方式在我们今天人来看也是不及格的,更别说后面那两个混账老爹,对孩子半点
亲情伦理全无。
怎么是这样,我们古人最崇尚儒家文化,不是最重视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吗?应该
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那样的和谐场景才对呀?
其实,这二者是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的,要想讲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儒家文化
的发展脉络讲起。您听我细细的道来。
孔子讲孝
孔子说父父子子,翻译过来就是父亲要像个父亲一样,孩子也像个孩子的样子。《
论语》里讲: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您读到这句话是不是觉得这儿只对孩子提要求,要处处效仿父亲,其实仔细分析,
这里的关系是双向的,父亲要时刻记得您的一言一行被孩子观察着学习着呢,一想到此
就要约束自己的言行。
这样双向的要求才成就了“父父子子”。
那么父亲犯了错误怎么办,《论语》里面也提到了:
《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子路第十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
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第一句话是说:父母做了错事,当孩子的要为委婉劝诫,但是劝诫的时候,对父亲
要尊重,靠亲情打动他说服他。
第二句是叶公说,我们家乡里有个道德楷模,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当孩子就告发
他!孔子说我们家乡有德行的人可不这样做,父亲为孩子隐瞒,孩子为父亲辩护,道德
就在这其中呀!
孔子自称他处的的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不尊重国君,儿子不孝顺父
亲,而他作为一个老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弟子要讲家庭伦理,即使父亲做错了事,孩子
也不能告发,更不要能告发来赢得荣誉。亲情伦理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伦理,最单纯
的“爱”,如果这个都不讲,让儿子撕破脸皮去揭发父亲,以此换来领导的肯定和外人
的赞誉,那这个儿子怎么会是个有德行的人呢?社会上如果都认可这种德行,崇拜这样
的人,后果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在史书上见识过儿子争相揭发父亲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再回过头来读孔
子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是不是能领悟孔老夫子的一番深意呢?
以上所说的是孔子要重视家庭关系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有和睦的家庭,孔子强调
儿子要孝,要从心里爱父母。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知道父母的年龄,为他们祝寿的同时也因为他们老了而难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设置了个情景,让大家都想象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一生病,
爸爸妈妈就急的的了不得?你如果能试着体会父母的这种心情,当他们老了病了的时候
,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孔子说,人家都说孝顺就是给父母一口吃的喝的就行了,我觉得不是,
您在饲养犬马的时候不也是给吃给喝的,如果没有一颗心,那赡养父母和养犬养马又有
什么区别呢?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
子说对父母“无违”,不是不要违背父母命令,而是不要违背礼法,就是说要按照《礼
》经里面写的方法去做。在以礼事之的时候,孔子还是强调不要忘记那颗心,他老人家
说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不要流于形式(玉帛),而是注重品德,从心里敬
父母爱父母。
可以看到《论语》里讲的“孝”充满了人情味,用一个词就叫做“温情脉脉”。仔
细分析,似乎还可以看出在当时,“孝”的风气并不普及,由于生产力低下,年老的父
母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孔子告诫弟子要知道父母的年龄,敬爱父母,这些不正是古今
中外都应该提倡的美德吗?
我们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孔子就是从家庭这个社会上
最小的单位出发,在家靠亲情,在外靠礼乐,把爱的种子慢慢地播撒开来。早在两年五
百多年前,我们古人就有这么伟大的思想,现代的中国人真应该感到骄傲。
“敬者寡,悦者众”──儒家走向法家化
那《红楼梦》里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为什么不是那么美好祥和呢?这是因为后来“孝
”就慢慢地变了样,不再是温情脉脉的教化而变成了冷冰冰的天理纲领。西汉的董仲舒
提出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当代历史学者余英时先生解释说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他巧妙的用儒家的外
衣包生了法家的”尊君卑臣“的政治内核。
法:是刑法,是君主的统治
工具。大家千万不要把法家的法和近代西方"Rule of Law"等同起来,“Rule of Law”
日文翻译为“法之支配”最为贴切,主语是法,法来支配其他,没有任何人凌驾于法律
之上。我们中文翻译为“依法治国”意思更接近于法家的法,这个词依然是有主语的,
谁来依法呢?那个依法人不就是比法还大了吗?咱还是说古代,说白了法家里讲的法就
是皇上手里攥的狼牙棒,敲打谁,怎么敲都由他说了算,睡虎地秦简记载了大量的连坐
、肉刑等条文,可见这个法的有多可怕;术,就是整人术,君主要用各种手段将他的臣
子和民众玩弄于股掌之间;而势呢,就是统治阶层的傲慢,君主一定要保持他的至于至
高无上、不可挑战的权威。
法家思想家韩非,两只眼睛射出冷飕飕的目光,看着感觉都能杀人呀!
法家也讲忠和孝,与儒家的爱的教化不同,法家的忠孝是一种君王用的治国安邦之
术,目的是让老百姓都乖乖地听话,从而“尽力守法,专心事主”。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
──《韩非子·忠孝篇》
对于前面列举的儒家思想的孝,您看看“三纲”里说“父为子纲”是不是跟这句话
很像。
法家思想好,法家思想好,法家思想是历朝历代统治法宝。可是这个法宝不能轻易
的拿出来,秦始皇是公开用法家思想管理国家,搞些焚书坑儒的招儿,谁反对他,他对
让谁死无葬身之地,最终在短短几年内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后世一提暴秦都知道是怎
么一回事儿,法家名声实在是太坏了!汉朝皇帝就聪明的多了,他们是“霸王道而杂之
”,治国思想的主干还是法家,但是包了一层儒家的糖衣。自此以后,统治阶层用的虽
然都是法家的思想,但是谁都不敢明着说法家思想好,直到咱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法家思想是大加赞扬的。
我们看古代宫廷剧,是不是不管穿什么衣服的,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我
朝以孝立国·······”,皇上为了咱老百姓的家庭合睦操碎了心,唐玄宗李隆基
还亲自执笔注释《孝经》,摘抄一段里面的句子您就明白他为啥了: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敬一
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从家里边孝敬父母怎么一下子推到到“敬一人”上来了,而且还“敬一人,而千万
人悦。”《孝经》就是儒家法家化的代表著作,表面上是讲孝,其实是为了讲忠。而反
过来,皇上不好意思讲忠的时候,也一定是拿“孝”来做幌子。
您说“儒家法家化”,古代有这么多大儒,他们就没有看出来吗?
当然有,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就曾指出:
千五百年之间,正坐于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
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朱熹早就看出了自叔孙通为汉高祖刘邦制定君臣礼仪,表面上是儒家,其实是沿用
的秦人的“尊君卑臣”之法。自朱熹之后,黄宗羲、王夫之、谭嗣同,一直到当代史学
家余英时先生、秦晖教授都看出“外儒内法” 是怎么一回事儿,只要是自上而下的
统治阶层公开讲“孝”、讲儒家传统文化,他们就知道意图是什么,因此这些真正的儒
者反而是对讲《论语》这类的事儿避而远之。只可惜这样有骨气的学者历来是统治者打
压的对象,他们的声音往往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并没有传播开来。
最近陪娃儿看小戏骨版《红楼梦》,俩娃儿都看得很起劲儿,当妈的我在一边看一
边还得各种解说,看到贾政训斥宝玉如何给丫鬟起了“袭人”这名,说他“不务正业,
专在这些秾词艳赋上作功夫”,慈爱的王夫人在一旁紧着打圆场,一家三口严父慈母娇
儿的场景让我突然想起之前打算写的《红楼梦》“小畜生教子法”,说写就写,立马动
笔!
严父一张口就是:“作孽的畜生”
贾宝玉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老子,连走路都要特意地绕过老爷的书房。这
是因为老爹一张口,就是“作孽的畜生”,“无知的孽障”。宝玉秀了文采,给潇湘馆
提了“有凤来仪”四个字,老爷子心里认可,嘴上却骂“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宝玉偶尔大着胆子说出了心里话,认为“杏帘在望”不如有凤来仪好,并由此引申
出了一段“天然图画论”,这下可惹恼了老爷子,大骂,“无知的蠢物!”喝道,“叉
出去!”刚出去,又喝到,“回来!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
第三十三回《受阻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是父子矛盾最激烈的一回。
因为贾宝玉在贾雨村面前“葳葳蕤蕤”,“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一怒;私藏琪官
,让忠顺王府的人找上门来,二怒;听信了贾环的谗言,误会宝玉逼死丫鬟,三怒!贾
政便命小厮“堵起嘴来,着实打死”,还怕小厮打得不狠,自己夺过大板,“咬着牙狠
命盖了三四十下”,打得宝玉臀胫青紫,几个月下不了床。
在我们现在人看来,这哪是打孩子呀!哪是打亲生的呀!仇敌还差不多。
您可不要以为贾政是真心不喜欢贾宝玉,其实不是这样的,宝玉是贾政最疼爱的儿
子,远胜于贾环。诚然,宝玉的做派是有很多地方不入老爷子的眼,但是一则是嫡出,
生下来又带着块有神通的玉,长得漂亮,“神采飘逸,秀色夺人”,又有文采,做的《
姽婳词》,能让老爷子露出笑容,嘴上虽说“到底不大恳切”,心里却是骄傲的。唉!
多年的惯性使然,老爷子早已不会说夸奖儿子的话,咱不怪着他!
那为什么政老爷心里爱儿子面儿上要打骂儿子呢?这是因为古人推崇的严父的范儿
就是这样的。听了老子的,老子还得“骂”;不听老子的,那就直接打。要不然“养不
教,父之过”,那可就对不起列祖列宗了。所以这样的教子法充满了正义性和合法性,
还是看打宝玉那一回,王夫人来劝时,是这样说的,“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
不自在了,岂不事大!”,看了吧,儿子快要被打死,亲妈还得在旁边说“事小”。您
说古代当儿子的心理素质得多强大呀!幸好这时候宝玉已经被打昏了。
严父一张口就骂,那王夫人可是慈母呀,但是我说她用的也是“小畜牲教子法”,
这怎么讲呢?您看:王夫人只要一见了宝玉,就是揽在怀里,不是问“前儿的丸药都吃
完了?”就是问,“吃了什么没有?”好像王夫人只对儿子吃饭和吃药的事儿上心。宝
玉渐渐长大了,到了通人事儿(男女)的年龄,王夫人没跟任何人商量,私自给袭人添
了二两银子,算是下了个“懿旨”,定了个要伺候宝玉一辈人的屋里人。后来,宝玉和
晴雯越走越近,王夫人自然容不下这类“妖精”,亲自到怡红院去清理门户。总之,她
看中的那种“笨笨”的丫鬟,儿子就得喜欢;她看不上的那种妖妖娆娆的病西施,就得
立马撵出去。
所以说王夫人是用的母亲的慈爱和权威来管理宝玉的食色两方面的事情,您见过全
书里面王夫人啥时候和儿子聊过诸如心情呀、感情呀,问问宝玉,你到底为什么不爱读
书?你将来什么个打算?你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呀?这样的对话,全都没有。儿子就像个
小宠物一样,吃好喝好,将来和她选定的人交配好就行。书里说王夫人是个“天真烂漫
”的人,倒也不是反写,她对于很多事情的确是想法比较简单,方法比较粗暴而已。
政老爷和王夫人还只是嘴上和行为上把孩子当成“小畜生”,他们是不会爱儿子,
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尊重”二字更无从谈起。但是在心里还是有儿子的,就凭这
一点,已经是《红楼梦》里最好的父母。
后面的两位父亲,那真是把孩子当成“畜生”了。
“金闺花柳质,一载付黄粱”
贾迎春是贾府小姐里面最老实本分的一个,人称“二木头”,她的人生哲学那真叫
一个逆来顺受,“虎狼欺于前,尚谈因果”,连奶妈偷了她的“金凤”都不敢告状,害
怕把事情闹大。
但凡这样懦弱的小姐,父母给他找个好婆家,不必貌比潘安才如子建,也不用豪门
富户甲胄子弟,只要心地纯良、老实本分,就能幸幸福福地守一辈子。
然而她老爹贾赦的做法是把亲闺女给“卖”了!嗯,卖了五千两银子。
听听可怜的迎春回娘家的时候怎么哭诉的:
他(孙绍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冒充夫人娘子,你老子,把你准折卖给
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
您可别说贾赦是上当了不知道孙绍祖是个什么德行,连老祖宗和贾政都知道孙家不
靠谱:
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停······
贾政又深恶孙家,随是世交·······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因此倒劝谏过两次
,无奈贾赦不停,也只得罢了。
贾迎春的判词里说她是误嫁了中山狼,才导致“金闺花柳质,一载付黄粱”,骂孙
绍祖把堂堂的公府里的千金小姐当作“蒲柳”一样的对待。那孙绍祖为什么敢这样的,
还不是因为贾赦老爷不把女儿当人看在先!即使大错已铸成,女儿回门哭诉时,但凡当
爹的有点悔意,拿出点架势来,也不会后来让那中山狼给作贱死。
迎春是真的命不好,投胎当了这么个混账老爹的女儿。
古人重男轻女,女子命贱,那贾琏是贾赦的儿子,那咱来看看赦老爷怎么教育儿子
的。
第四十八回平儿找薛宝钗借治棒疮的药,说起缘由时,讲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今年春天,老爷(贾赦)不知在哪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
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
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
。二爷(贾琏)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
拿出这扇子略瞧了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
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
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
。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
!”·······二爷只得求那什么村帮忙,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
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
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
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
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
拿什么混打了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
贾琏,说实话,虽然有个好色的大毛病,还是多少有些是非观念的,比贾珍贾蓉等
强些个。在这个故事,他还知道为了几把扇子,逼得人家家破人亡不值得,但是在贾赦
眼里呢,这个儿子一是不孝顺,敢和亲爹顶嘴;二是没本事,不如贾雨村能耐大胆子大
。赦老爷就是这样的人生哲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点礼法是非观念全无。尚有些
良知的贾琏,遇见这样的老爹,打成那样儿也挺可怜的。
您是不是觉得贾赦够混!那其实贾府里还有个当爹的比他还混,那就是把宁国府闹
了个天翻地覆的“皇上”贾珍。
第五回说:漫言不孝皆荣(荣国府)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宁国府)”,此言不虚!
“啐他,问着他”
贾珍是玉字辈儿,是贾琏和贾宝玉的堂兄,人称“珍大爷”;宁国府和贾赦贾政一
辈儿的是贾敬,但他是个“活神仙”,最爱炼丹修道,平日也不住在府里,逢年过节,
贾珍去请安就好。因此不像荣国府最上边还有老祖宗震着,宁国府里贾珍可没人管得了
他,他可以无法无天,胡作非为。
他平时是怎么训儿子的,第四十五回借赖嬷嬷的口说了出来:
东府里你珍哥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着
三不着两。他自己也不管一下自己,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
短短几句话,描写了了贾珍训儿子的方式:审贼(效仿他爷爷);缘由:着三不着
两,也就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该责骂的时候不一定管,不该骂的时候披头盖脸的来一顿
;最后的结果:没人真心服气,没有人真怕他。
第二十九回里一个小场景详细地为我们展示了怎么个“着三不着两法”:
(贾珍)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出来了。贾珍
道:“你瞧瞧,我这里没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
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
那小厮便问贾蓉:“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言语。
为了个乘凉这么个不是事儿的事儿,贾珍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儿子一把。古人讲:士
可杀不可辱,当众被啐一口吐沫,可比前面的用板子打杀伤力强多了,而且连“小厮都
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可见类似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不单单是对亲儿子,对其他的
小辈儿也是一样的,第五十三回,贾芹来领年物的时候也当众被贾珍羞辱了一番,最后
“红了脸,不敢答应。”
我一直琢磨贾珍为什么变着法的耍威风维护他的权威呢?试着分析一下,您听听有
没有道理。
在《红楼梦》的前几回,以暗写的方式交代了贾珍和秦可卿的不伦事,而且这件事
是闹得是宁府上下皆知,焦大当众喊出“爬灰”二字,最后不得已以牺牲秦可卿了结。
所以说贾珍有了个大污点,那后来他应该收敛点才对,为什么反而更变本加厉呢?
我想大概是这么一回事,做了亏心事心存愧疚是我们正常人的想法,但有这么一类领导
他们是这么想的,既然已经开了坏头,而且自己深知那个错误是无法被原谅,那不如索
性更坏,以错为错,变本加厉,在还有权势的时候把所有小辈的人都踩在脚底下,免得
示弱了有被反攻倒算的风险。
那么贾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那肯定是把那个坏的种子传播下去。我想在回家的
路上,贾蓉三观就坍塌了(当然本来也不正),后来他肯定什么坏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卖巧姐这事儿就是他干的,狼舅奸兄里面的奸兄就是他。
通过《红楼梦》,我们就看到古代社会里面这么样的一个父子关系,老子无法无天
,为所欲为,儿子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即使是像贾政王夫人那样心里有儿子的,他们
的教育方式在我们今天人来看也是不及格的,更别说后面那两个混账老爹,对孩子半点
亲情伦理全无。
怎么是这样,我们古人最崇尚儒家文化,不是最重视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吗?应该
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那样的和谐场景才对呀?
其实,这二者是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的,要想讲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儒家文化
的发展脉络讲起。您听我细细的道来。
孔子讲孝
孔子说父父子子,翻译过来就是父亲要像个父亲一样,孩子也像个孩子的样子。《
论语》里讲: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您读到这句话是不是觉得这儿只对孩子提要求,要处处效仿父亲,其实仔细分析,
这里的关系是双向的,父亲要时刻记得您的一言一行被孩子观察着学习着呢,一想到此
就要约束自己的言行。
这样双向的要求才成就了“父父子子”。
那么父亲犯了错误怎么办,《论语》里面也提到了:
《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子路第十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
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第一句话是说:父母做了错事,当孩子的要为委婉劝诫,但是劝诫的时候,对父亲
要尊重,靠亲情打动他说服他。
第二句是叶公说,我们家乡里有个道德楷模,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当孩子就告发
他!孔子说我们家乡有德行的人可不这样做,父亲为孩子隐瞒,孩子为父亲辩护,道德
就在这其中呀!
孔子自称他处的的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不尊重国君,儿子不孝顺父
亲,而他作为一个老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弟子要讲家庭伦理,即使父亲做错了事,孩子
也不能告发,更不要能告发来赢得荣誉。亲情伦理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伦理,最单纯
的“爱”,如果这个都不讲,让儿子撕破脸皮去揭发父亲,以此换来领导的肯定和外人
的赞誉,那这个儿子怎么会是个有德行的人呢?社会上如果都认可这种德行,崇拜这样
的人,后果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在史书上见识过儿子争相揭发父亲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再回过头来读孔
子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是不是能领悟孔老夫子的一番深意呢?
以上所说的是孔子要重视家庭关系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有和睦的家庭,孔子强调
儿子要孝,要从心里爱父母。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知道父母的年龄,为他们祝寿的同时也因为他们老了而难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设置了个情景,让大家都想象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一生病,
爸爸妈妈就急的的了不得?你如果能试着体会父母的这种心情,当他们老了病了的时候
,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孔子说,人家都说孝顺就是给父母一口吃的喝的就行了,我觉得不是,
您在饲养犬马的时候不也是给吃给喝的,如果没有一颗心,那赡养父母和养犬养马又有
什么区别呢?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
子说对父母“无违”,不是不要违背父母命令,而是不要违背礼法,就是说要按照《礼
》经里面写的方法去做。在以礼事之的时候,孔子还是强调不要忘记那颗心,他老人家
说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不要流于形式(玉帛),而是注重品德,从心里敬
父母爱父母。
可以看到《论语》里讲的“孝”充满了人情味,用一个词就叫做“温情脉脉”。仔
细分析,似乎还可以看出在当时,“孝”的风气并不普及,由于生产力低下,年老的父
母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孔子告诫弟子要知道父母的年龄,敬爱父母,这些不正是古今
中外都应该提倡的美德吗?
我们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孔子就是从家庭这个社会上
最小的单位出发,在家靠亲情,在外靠礼乐,把爱的种子慢慢地播撒开来。早在两年五
百多年前,我们古人就有这么伟大的思想,现代的中国人真应该感到骄傲。
“敬者寡,悦者众”──儒家走向法家化
那《红楼梦》里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为什么不是那么美好祥和呢?这是因为后来“孝
”就慢慢地变了样,不再是温情脉脉的教化而变成了冷冰冰的天理纲领。西汉的董仲舒
提出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当代历史学者余英时先生解释说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他巧妙的用儒家的外
衣包生了法家的”尊君卑臣“的政治内核。
法:是刑法,是君主的统治
工具。大家千万不要把法家的法和近代西方"Rule of Law"等同起来,“Rule of Law”
日文翻译为“法之支配”最为贴切,主语是法,法来支配其他,没有任何人凌驾于法律
之上。我们中文翻译为“依法治国”意思更接近于法家的法,这个词依然是有主语的,
谁来依法呢?那个依法人不就是比法还大了吗?咱还是说古代,说白了法家里讲的法就
是皇上手里攥的狼牙棒,敲打谁,怎么敲都由他说了算,睡虎地秦简记载了大量的连坐
、肉刑等条文,可见这个法的有多可怕;术,就是整人术,君主要用各种手段将他的臣
子和民众玩弄于股掌之间;而势呢,就是统治阶层的傲慢,君主一定要保持他的至于至
高无上、不可挑战的权威。
法家思想家韩非,两只眼睛射出冷飕飕的目光,看着感觉都能杀人呀!
法家也讲忠和孝,与儒家的爱的教化不同,法家的忠孝是一种君王用的治国安邦之
术,目的是让老百姓都乖乖地听话,从而“尽力守法,专心事主”。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
──《韩非子·忠孝篇》
对于前面列举的儒家思想的孝,您看看“三纲”里说“父为子纲”是不是跟这句话
很像。
法家思想好,法家思想好,法家思想是历朝历代统治法宝。可是这个法宝不能轻易
的拿出来,秦始皇是公开用法家思想管理国家,搞些焚书坑儒的招儿,谁反对他,他对
让谁死无葬身之地,最终在短短几年内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后世一提暴秦都知道是怎
么一回事儿,法家名声实在是太坏了!汉朝皇帝就聪明的多了,他们是“霸王道而杂之
”,治国思想的主干还是法家,但是包了一层儒家的糖衣。自此以后,统治阶层用的虽
然都是法家的思想,但是谁都不敢明着说法家思想好,直到咱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法家思想是大加赞扬的。
我们看古代宫廷剧,是不是不管穿什么衣服的,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我
朝以孝立国·······”,皇上为了咱老百姓的家庭合睦操碎了心,唐玄宗李隆基
还亲自执笔注释《孝经》,摘抄一段里面的句子您就明白他为啥了: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敬一
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从家里边孝敬父母怎么一下子推到到“敬一人”上来了,而且还“敬一人,而千万
人悦。”《孝经》就是儒家法家化的代表著作,表面上是讲孝,其实是为了讲忠。而反
过来,皇上不好意思讲忠的时候,也一定是拿“孝”来做幌子。
您说“儒家法家化”,古代有这么多大儒,他们就没有看出来吗?
当然有,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就曾指出:
千五百年之间,正坐于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
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朱熹早就看出了自叔孙通为汉高祖刘邦制定君臣礼仪,表面上是儒家,其实是沿用
的秦人的“尊君卑臣”之法。自朱熹之后,黄宗羲、王夫之、谭嗣同,一直到当代史学
家余英时先生、秦晖教授都看出“外儒内法” 是怎么一回事儿,只要是自上而下的
统治阶层公开讲“孝”、讲儒家传统文化,他们就知道意图是什么,因此这些真正的儒
者反而是对讲《论语》这类的事儿避而远之。只可惜这样有骨气的学者历来是统治者打
压的对象,他们的声音往往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并没有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