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绿皮书》观后感ZZ#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n*b
1
《绿皮书》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部好电影。不像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让人看不懂,
《绿皮书》获奖在我看来名至实归。电影的故事情节逼真写实,节奏松弛有度,戏剧冲
突自然又精彩,人物对话言之有物又妙趣横生,演员表演更是功力深厚,无可挑剔。最
重要的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具有无可争议的进步性。
先要讲讲什么是绿皮书才能了解六十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是何种样子,也能很好地理解这
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性。绿皮书是一本旅行指南,不过这个旅行指南是专门针对黑
人的,因为那个时候的黑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不享有迁徙自由,住店自由,只有很少
的酒店和饭馆接纳黑人顾客。这本绿皮书就是专为去南方旅行的黑人准备的可以接待黑
人顾客的旅馆和饭馆的名录。其实,仅仅这本绿皮书的存在就足以说明美国六十年代时
的种族歧视有多严重。
影片的人设十分新颖,一反过去的老套路。白人不再是彬彬有礼,举止文雅的绅士,黑
人也不再是粗鲁、野蛮的下层人形象。影片把这个套路掉了个。变成一个粗鲁,野蛮,
喜欢施暴的底层白人与一个举止文雅,有着三个博士文凭的黑人精英的故事。
两个人的故事最为感人的地方是双方的相互改造,这种故事设计充满了戏剧冲突和张力
。而这个改造过程也有明暗两条线,明的是黑人雪利对托尼的教育和改造。托尼从抗拒
到顺从的过程并不是慑于雪利的权势和老板的位置,而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自觉自悟的过
程,表现了他良知的觉醒。影片的精彩之处是,并没把这个改造表现为精英对下层人士
的单向度改造,而是表现为双向的改造。托尼对雪利的改造是一个暗线。托尼不会说教
,没有什么道德理论,他有的只是一颗简单无诈的心。是托尼的自然率真,赤子之心让
雪利走出自己孤僻的生活和孤独的内心世界,摆脱了内心的纠结,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
可怜的人,倒霉的人。有时候,受迫害的一方,会因为长期的斗争和抗拒变得自我封闭
,这是受迫害者的心理疾病。
其实不管哪个阶层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屠狗辈率真仗义,读书人通情达理,所以
改造在现实生活中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国产电视剧《父母爱情》讲的就是两个出身不
同的人相互改造的故事。有趣的是,无产阶级的军官后来变得像资产阶级那么讲究了,
而资产阶级的大小姐却变成了朴实的无产阶级。其实这个改造过程正是人的成长过程。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朋友和夫妻关系的最高境界。
avatar
a*2
2
算了吧。整片最重要的情节转折点,吃肯德基那块,生硬做作得不如五流烂片。
avatar
l*z
3
影片的人设十分新颖,一反过去的老套路。白人不再是彬彬有礼,举止文雅的绅士,黑
人也不再是粗鲁、野蛮的下层人形象。影片把这个套路掉了个。变成一个粗鲁,野蛮,
喜欢施暴的底层白人与一个举止文雅,有着三个博士文凭的黑人精英的故事。
============
哈哈, 气人你知道吗? 就算是现在对一个普通黑人最好的一个评价之一就是:he
acts like a white.
所以现在PC的电影无论怎么宣传黑人都是科学家都是天才, 实际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大
部分黑人是怎么回事。 只要看一下抢劫犯里面多少是老黑多少是白人就知道了。
avatar
g*g
4
.....
avatar
f*8
5

我是在green book还不知名的时候看的,还是很喜欢。看完后让我想起了以前在餐馆的
一段经历,当时是中国人办的素食餐馆,前台服务员都是白人年轻人。老板、厨师都是
中国人或越南人。
然后感觉到白人也会看人脸色行事。
一个感觉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种族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还有一个经历,从非洲或甚至南美来的黑人,有时更开朗活泼,没有那么多种族压迫的
心理。
反而是本地黑人,有太多的历史包袱。
我觉得的电影所表达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教育和成长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习惯。
电影里当车停在田野边,一大群正在劳动的黑人目瞪口呆第看见白人是司机,而黑人是
老板的时候,他们所吃惊的就是:原来并非天然黑人就必然低级。
歧视人的人,一般也会给别人歧视自己的权力。因为你已经认定了人要根据外在条件划
分等级,
自然你会给上层人歧视你的权力。这是奴隶文化。
政治正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想改变环境。只不过,无论什么理念,一旦变成运动,
其中都会参杂很多个人情绪。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绿皮书》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部好电影。不像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让人看不懂,
: 《绿皮书》获奖在我看来名至实归。电影的故事情节逼真写实,节奏松弛有度,戏剧冲
: 突自然又精彩,人物对话言之有物又妙趣横生,演员表演更是功力深厚,无可挑剔。最
: 重要的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具有无可争议的进步性。
: 先要讲讲什么是绿皮书才能了解六十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是何种样子,也能很好地理解这
: 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性。绿皮书是一本旅行指南,不过这个旅行指南是专门针对黑
: 人的,因为那个时候的黑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不享有迁徙自由,住店自由,只有很少
: 的酒店和饭馆接纳黑人顾客。这本绿皮书就是专为去南方旅行的黑人准备的可以接待黑
: 人顾客的旅馆和饭馆的名录。其实,仅仅这本绿皮书的存在就足以说明美国六十年代时
: 的种族歧视有多严重。

avatar
l*z
6
非洲来的黑人比较努力是因为他们经历过那种苦环境. 所以有了机会就会自己努力.
这个好比经历过文革的华人不会被现在tg骗了, 早就见过这招了. 东欧国家为什么对穆
斯林移民不感冒? 因为刚刚从泥坑里面出来, 知道是怎么回事. 可能过了不少年后年轻
的东欧人也会忘了.
美国黑人基本就不行了, 日子太好过了. 不是说没好的黑人, 所以才有前面的act
like a white.但是你接触老黑多了, 会发现大部分老黑都是又懒又笨, 而且现在80%的
黑人单亲家庭更让老黑完蛋.
Jordan Peterson就曾经说过一个事情, 就是美国军队招人是看智商的, 然后全美国有
10%的人左右智商低于83, 就是这种人你怎么教他都学不会, 所以即使是很需要人的军
队都不会招这些人. 猜猜这个10%里面除了有生理疾病的外,其他都是哪些人?

惯。

【在 f*******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在green book还不知名的时候看的,还是很喜欢。看完后让我想起了以前在餐馆的
: 一段经历,当时是中国人办的素食餐馆,前台服务员都是白人年轻人。老板、厨师都是
: 中国人或越南人。
: 然后感觉到白人也会看人脸色行事。
: 一个感觉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种族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 还有一个经历,从非洲或甚至南美来的黑人,有时更开朗活泼,没有那么多种族压迫的
: 心理。
: 反而是本地黑人,有太多的历史包袱。
: 我觉得的电影所表达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教育和成长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习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