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l*o
1
英剧短小精悍,只有三集,比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要阳光的多,这个
电影我看了三遍才看懂,然后发现了cambridge spies 这个电视剧,感觉比电
影好过几条街,那个电影应该是对这段历史的一个简洁版,抽了血肉,只剩骨头,
所以除了绕来绕去的悬疑实在是乏味可陈。
讲的是他们青年时代的事,那个时候只有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才是唯一愿意也唯一
有可能停止希特勒的行为的政府,历史感强,增添了一些夸张的戏剧情节让人忍俊不禁
:多么美好的青春!尤其是第一集,在cambridge他们怎样藐视权威,信仰和爱的理解
和选择,有一句话“the death of a parent could be a start of new life,
especially the beloved one". 自由的抒发以及实践自己的政见,屡次让我
拍案叫绝, 毕业时他们三个脱光光一同跳下剑桥,以表达对旧体制的永别,让我泪流
满面,感叹 :what a life!
他们并不care betray Russian or England, 因为他们唯一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有
生存的权利。忽然理解了草泥马祖国的意思。
avatar
l*o
2
其实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搞的一个剧。
演员演的也相当不错
来点儿背景资料。
-----------
剑桥间谍


时间退回到冷战年代。地点,则是KGB位于莫斯科的总部大楼,一间黑暗、没
有窗户的小屋。房间里除了一张长桌、一把椅子和一排排的文件柜,就再没有其他物件
。如果这间房子开了一扇窗户,可以发现,离这里不远处,就是闪闪发光的克里姆林宫。


刚刚走马上任的官员坐在桌前,开始翻阅厚厚的文件,渐渐地,他的脸上露
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一份份厚厚的卷宗显示了一个事实:四个英国籍的间谍已经
渗入了最高层,他们将丘吉尔、罗斯福或者是杜鲁门的最新动向都原原本本地向苏联通
报。文件上明明白白地标注着“呈递贝里亚、斯大林”的字样。没有哪个官僚机构敢于
延误这些文件,这四个英国间谍太重要,而他们传递出来的信息一直都那么可靠。KGB
官员的表情,渐渐由惊诧变成了释然。

这四个间谍并非小说中的主人公,而这位官员也不是某位剧作家笔下的人物
。他们都是真实的。四个间谍的名字分别是伯吉斯、布朗特、迈克林和菲尔比。他们都
出身良好,在上世纪30年代,四个人就读于剑桥大学著名的三一学院。同时,他们又是
成功而坚定的KGB间谍,为苏联工作逾30年。其中一位,金·菲尔比,为苏联工作了差
不多50年,因为他的卓越表现,他的肖像甚至出现在了苏联的邮票上。

四个人最终都暴露了身份,但离奇的是,没有一个人因此而被捕。他们的个
性职业都不相同,其中,伯吉斯是个喜欢夸夸其谈、爱喝酒的同性恋。布朗特同样是同
性恋,专长是艺术史,并因为担任皇室的艺术顾问而被封爵。第三个人,迈克林,是个
严肃的外交家,在性倾向上忽左忽右。而第四个,也是其中为KGB贡献最大的菲尔比,
则是一个花花公子,极其善于勾引已婚女性,人称“20世纪最出色的间谍”。

四个剑桥学生

“今天,当然,大家都知道哈罗德·阿德里安·罗素·菲尔比是个在MI-6(英
国军情六处)工作的苏联间谍,一个背叛了自己祖国的人,一个将许多西方世界的重要
情报泄露给苏联的人。今天,菲尔比成了一个传奇—魔鬼或是反英雄,这视乎你的个人
判断。”

—罗伯特·J·兰费尔,FBI探员,1986年

上世纪20年代末,KGB的前身,内务人民委员会决定,开始渗透到英国的情报
机关中去。他们的目标,是一群前途光明、出身良好的大学生,这群年轻人应该有机会
去英国的外交部门或者是情报机关工作。如果他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或是反法西斯
主义者,将会得到特别关注。至于那些英国共产党的公开成员,内务委员会反倒认为没
有可以利用的价值,一方面,这些人的行动太激进,容易引起英国安全部门的注意;另
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群年轻人大多数出身自工人家庭,最终不大可能打入英国的上流社会
。多年以后,这个计划被证明考虑得相当周到。

在四个学生在剑桥读书期间,他们被KGB征召了。其中两个人,布朗特和伯吉
斯,是“剑桥传道者”协会的成员,这是上世纪30年代在剑桥非常有威望的地下组织,
成员都是坚定的反纳粹主义者。看起来,布朗特是其中最大,也是最早被征召的,1933
年,在他去了一趟俄罗斯以后,身份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他是一位出色的法语老师
,而法语是当时英国外交部门的工作人员必修的一门课程,所以,很多人推测他凭借着
这种特殊的身份,默默观察剑桥中的激进学生,并将其中有可能进入外交部工作的年轻
人,发展到KGB中去。
avatar
l*o
3
主要人物

安东尼·布朗特(1907-1983),法语教授,艺术史专家,伊丽莎白女王的艺术
顾问,二战期间担任军情五处探员。

安东尼·布朗特生得很高大,性格傲慢甚至可以说是冷酷,却又有种迷人的
魅力。他的祖父是英国主教,父亲则是教区牧师。他是个身份未被公开的同志,一度曾
与伯吉斯是情侣关系。在战争年代,布朗特为军情五处工作,而在战后,作为一位艺术
史方面的权威,他成了王室的艺术顾问,在1956年被授以爵位。1979年,就在撒切尔公
开宣布他是苏联间谍后不久,他被剥夺爵位。1983年去世。

盖伊·弗朗西斯·伯吉斯(1910-1963),BBC播音员,军情六处探员,先后担
任英国外交部副部长和部长秘书。

盖伊·伯吉斯是海军军官的后代,长得非常英俊迷人,但性情有些颠三倒四
,这可能是他长期酗酒的后果,和布朗特一样,他也是同性恋,不同的是,他对自己的
性取向非常坦白,并且公开拥有过几个情人。虽然表面上看来,他完全不具备一个间谍
所应该拥有的任何素质,可他却凭借着自己的魅力,得到了不少权贵的崇拜或者宠爱,
可以毫不费力地弄到对苏联有用的消息。

唐纳德·迈克林(1915-1983),英国驻巴黎、华盛顿、开罗等国的外交官员。

唐纳德·迈克林与布朗特一样,身材高大,长得也不错,可是却少了布朗特
的镇定与坚决。他的父亲曾是议会议员,也做过鲍德温内阁的教育部长。他曾与伯吉斯
短暂地发生过关系—据说是被伯吉斯勾引,但实际上看来是个异性恋。他是个好酒之人
,一次在开罗因为醉得太凶,被人送回伦敦治疗。而在这次治疗后不久,他就被任命为
英国外交部驻美国的负责人。

哈罗德·罗素·菲尔比(又称金·菲尔比,1912-1988),记者,军情六处探员。

绰号“金”的菲尔比,是个变色龙式的人物,有些人认为他温文尔雅,是个
真正的绅士,有些人却觉得他粗野不堪,事实上,他是一个天生的演员,可以根据不同
的情势扮演不同的角色。作为一个间谍,他有着超凡的天赋,可以从大量的情报资源中
,发现哪些是故意想要泄露给苏联的假情报,哪些则是真正有价值的秘密。

菲尔比的父亲圣约翰·菲尔比,是一位阿拉伯问题专家,外交家,也是沙特
阿拉伯国王的顾问。此人性情古怪,常常在公开场合批评英国的种种政策,有些人猜测
他的精神有些不正常。少年时代,金·菲尔比很少能够见到父亲,却非常崇拜他,一些
人分析说,这可能影响到了日后金·菲尔比的意识形态立场。

和布朗特与伯吉斯不同,菲尔比是个公认的花花公子,结过四次婚,而且有
过无数情妇。除了他的第四任妻子—一个苏联人,和他的第一任妻子,他的第二任妻子
和第三任妻子都不知道他是个间谍,而且这两位在认识他时,都是有夫之妇,为了追随
他,甘愿抛弃原来的丈夫
avatar
l*o
4
菲尔比死于1988年,在他死后,他登上了苏联邮票,上面用俄语介绍了他的生平。

行动

KGB的耐心非比寻常。就像一瓶未够年头的好酒,伯吉斯、布朗特、迈克林和
菲尔比在被征召后,并没有很快为苏联工作,KGB希望在他们打入英国情报局高层后,
才渐渐给他们分派任务,最大程度地保证计划不会遭到英国人的怀疑。

剑桥四位间谍所进行活动的年代也各不相同。伯吉斯与迈克林是从1939年工
作到1951年。菲尔比则是从1940年一直工作到1963年,直至最后逃至苏联,而在身份暴
露后,他仍在继续为KGB效劳,担任顾问与密探教员工作,前后做了差不多半个世纪。
布朗特则是被发现最晚的,从上世纪30年代初,一直秘密工作到70年代末。

战前

在1930年代晚期,四位间谍执行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任务,一方面KGB担心他
们身份被暴露,另一方面也是KGB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还需要对这几个年轻人多加考
验,避免培养出双重间谍。

四个年轻人果然没让KGB失望。布朗特很快就在艺术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建
树,达官贵人们想要购买某件古董家具或者油画,都希望先听听他的专家意见。迈克林
成长为一位年轻的外交官。伯吉斯表面上是公开的反纳粹者,以此成功地掩饰了他真实
的政治立场。

菲尔比未能进入外交部,而是成为了 《泰晤士报》 的一名记者,他的第一
份工作是帮助苏联,营救奥地利的共产主义者和反法西斯活动家。在那里,他遇到了自
己的第一任妻子丽兹,对方也是位苏联特工。离开维也纳后,他前往西班牙,为 《泰
晤士报》 报道西班牙内战新闻,但这位记者与众不同,专门报道有利于佛朗哥的消息
。在一次采访中,载着他和其他几名记者的车子被炮火击中,两个人遇难,而他只受了
点轻伤。因为他的杰出“贡献”,佛朗哥向他颁发了勋章,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
菲尔比反共立场的印象。

1939年二战爆发时,年轻的外交官迈克林和一度去法国采访的记者菲尔比,
都回到了英国,布朗特则顺利加入军情五处,这样,他的职责从征召新人,变成了将秘
密文件传递给KGB。

战争年代

二战期间,是四人最为活跃的时期。

伯吉斯和布朗特向KGB源源不断地传送着盟军的军事策略与军情处的秘密文件。

迈克林在1944年到1948年,在英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丘吉尔与罗斯福和杜
鲁门之间沟通的文件,他都悉数奉献给了斯大林。他并没有向苏联提供关于核弹的技术
参数,不过作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三边共享核研究委员会的英方代表,他向苏联报告了
核爆研究的进展,同时泄露了美国的铀储备量。有了这些数据,苏联科学家足以计算出
美国人可以制造多少枚核弹。
avatar
l*o
5
金·菲尔比执行了一系列任务。在二战期间,他向苏联人泄露了纳粹的密码“Enigma”
已经被英国解码的消息。以他在军情六处的职位,他不仅可以轻松地骗取解码中心同事
的信任,而且可以及早发现安插到KGB的英国特工—事实上,他不仅知道这些人姓甚名
谁,而且是其中很多人的直接主管或导师。

冷战

在战后,迈克林对于斯大林来说,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他继续传递着杜
鲁门与丘吉尔之间的沟通结果,令斯大林对于英美打算如何占领德国,划清东欧国家的
边界都了如指掌,在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中,斯大林都从中受益。
1948年,迈克林被调到了英国驻埃及大使馆。

菲尔比在战后则来到华盛顿,担任军情六处与CIA之间的联络员,同时也与
FBI保持联系,作为英国大使馆的安全专家,他有权看到一切FBI与英国共享的情报。他
和迈克林共同合作,让斯大林知道了美国不会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消息。

伯吉斯在BBC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节目主持人,主持的是一档关于议会的节目,
在此期间又结交了一群重要的政客。其后,他成为英国副外长赫科特·迈克内尔的秘书
,这个职务对苏联来说尤为意义重大。作为迈克内尔的秘书,他可以定期将最高外交机
密传送给KGB—夜晚将它们偷偷运出来,拍成缩微照片,早上再神不知鬼不觉放回到迈
克内尔的书桌上。

布朗特除了继续召募新丁为KGB效力,还充当着联络员的角色,为伯吉斯、菲
尔比和他们的苏联上司提供沟通信息。

毫无疑问,在这四位剑桥间谍中,最重要的还是菲尔比。在此期间,有数位
苏联特工叛变,都不约而同地暗示说英国情报机构里有一个内奸,但幸运的是,菲尔比
恰恰被安排处理这类案件,因此可以方便地转移人们的怀疑目标。其中一个叫做沃尔科
夫的苏联特工,已经与英国政府谈妥了条件,答应在拿到钱之后就说出内奸的准确名单
,而菲尔比正是去中东,与沃尔科夫谈判的英国情报机会代表。结果,这位特工据说人
间蒸发,菲尔比汇报说他始终无法找到沃尔科夫,这起危机就这样被化解。倘若不是后
来伯吉斯与迈克林的身份暴露,菲尔比可能还会在军情六处平步青云,事实上,一些传
记作家相信菲尔比将会是军情六处负责人的热门人选。菲尔比在去世前不久,这样解释
自己的运气:

“真的,在我的一生中,我的运气一直好得出奇。在很多极度危险的时刻,
我都想,完了,无路可逃了,突然间一线阳光洒进来,我又找到了出路。我难以形容,
自己拥有多么多么幸运的人生。”

背叛

关于伯吉斯与迈克林叛逃、菲尔比身份被揭穿的故事,已经被人拍成电影。
然而在KGB、FBI和军情六处的档案完全被解密前,坊间流传的这些故事,也许都不完全
准确,以下的这个故事,或许比较接近当时的事实。

1949年,负责对付苏联间谍的FBI探员罗伯特·兰费尔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他与几个密码破译员发现,在1944年到1946年间,英国大使馆的一位成员,在持续地向
KGB发送信息。这个英国人的代号是“霍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排查,他们找到了三
到四个“霍默”的可能人选,其中一个是迈克林。
avatar
l*o
6
就在兰费尔的调查开始不久后,菲尔比前往华盛顿工作,充任英国军情部门与美国CIA
、FBI与NSA之间沟通的使者。在对苏联情报的解码中,他推测迈克林很可能就是霍默,
此后,他又从自己的KGB上司那里证实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兰费尔的调查
进行得也很顺利,已经确认消息是由纽约发出,而迈克林在华盛顿任职期间,会定期前
往纽约,公开的理由是要去那里探望他的太太与孩子们。

菲尔比的压力开始与日俱增。假如迈克林作为苏联间谍的身份被揭穿,一旦
他招供,就很有可能牵连出其他的剑桥间谍。即使他在审判中咬紧牙关,以他们当年在
剑桥的关系,菲尔比同样可能被连累。

与此同时,伯吉斯则是一颗不知何时便会爆发的炸弹。此时他任职于英国驻
美国大使馆,他酗酒的毛病益发厉害,而且在私生活方面越来越不知检点,很难想象军
情六处为何仍然会对他委以重任。在他前往美国任职前,老上司迈克内尔提醒他避免招
惹三件事,“种族问题,与激进组织联系,以及公开同性恋身份”。伯吉斯脱口而出,
“噢,你的意思是,我不要跟保罗·罗伯逊乱搞?”众所周知,罗伯逊是美国黑人歌唱
家,也是著名的反种族歧视者和社会主义者。也只有喝酒喝得颠三倒四的伯吉斯,才会
如此口无遮拦。为了控制这位老兄,菲尔比干脆将伯吉斯拉到了眼皮子底下,让他住在
自己华盛顿的家中。即使是这样,伯吉斯依然不可理喻,在一次菲尔比举行的家庭宴会
上,伯吉斯竟然当众羞辱了一位CIA高官的太太。

考虑到迈克林脆弱的性格,菲尔比认为对方几乎一定会在审判中招供,于是
,他与伯吉斯一起想出了一条对策。让伯吉斯回伦敦,通知迈克林潜在的危险。可是,
如何才能让伯吉斯回国,而又不至于引起外界怀疑呢?

他们的主意是将伯吉斯遣送回国,使他这次回伦敦的旅程,看似是英国大使
馆所做出的决定。他们的计划天衣无缝,伯吉斯需要做到的是在一天内接到三张超速告
票。他特意带上一位熟人,驱车从华盛顿特区前往南卡罗来纳,参加一个会议。前两次
超速,因为他表示自己享有外交豁免权,**只好将他放走,到了第三次超速时,警方忍
无可忍,将他和同车的乘客扣留了几个小时,随后释放了他们。这起事件被汇报给了弗
吉尼亚州长,州长向国务院汇报,国务院再知会英国大使馆。于是,伯吉斯顺理成章地
收到了大使馆方面的谴责,并被勒令立即回伦敦。

接下来,伯吉斯在迈克林的办公室里与对方见面,由于害怕房间里安装了窃
听器,伯吉斯丢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他们两人见面的地点。在KGB探员于利·莫丁
的安排下,他们见面,得以详细讨论迈克林的处境,并准备安排迈克林不日逃往苏联。
但迈克林此时的情绪极其不稳定,不愿意一个人离开英国。莫丁倒是乐意带他回苏联,
但KGB总部要求伯吉斯陪伴迈克林一起去苏联。

与此同时,军情五处坚持要求迈克林接受他们的调查。他们计划安排迈克林
在1951年5月28日,星期一,接受FBI与军情五处的联合讯问。

结果,在迈克林生日那天,也就是5月25日,他与伯吉斯跳上了一艘开往法国
的小船,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布朗特事先得知了迈克林即将被审讯的消息,并预先
警告了迈克林吗?布朗特在多年后依然否认这一点,那么,更大的可能,则是伯吉斯与
迈克林认为无论形势如何,都应该在25号那天逃离英国。莫丁和菲尔比都猜测,伯吉斯
会在安全将迈克林送到苏联后,就自行返回,可是苏联人坚持让伯吉斯留了下来。也许
在他们看来,伯吉斯作为间谍来说,虽然对KGB已经意义不大,但若落入军情五处手中
,却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avatar
l*o
7
在伯吉斯与迈克林安全逃往苏联几周后,英国政府才很没面子地承认,这两人就是苏联
间谍。而苏联方面始终拒绝承认二人身份,表示他们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叛离者,对自
己的帝国主义祖国感到不满”。

此后的12年里,伯吉斯在KGB的照顾下,过着相当自在的生活,他一直没有学
习俄语,住在一所舒适的公寓里,并且不断在这里发展新的恋情。即便如此,他仍然认
为苏联的生活很乏味,表达过回英国的愿望,当然,苏联人不会放他走,而英国人也再
也不容许他归国了。

与伯吉斯不同,迈克林则在努力进入苏联的体制内,他学习俄语,后来成为
了一位研究西方经济政策的专家。

镜头拉回到华盛顿。当菲尔比得知迈克林叛逃到苏联的消息,他假装出一副
惊讶的表情。而当他听说,与迈克林一起逃走的还有伯吉斯时,他脸上的表情就真是实
实在在的了。他曾经明确告诉过伯吉斯,假使伯吉斯因为迈克林的事情被牵连,那么他
也逃不了,因为伯吉斯就住在他的家里。从那时起,菲尔比就将伯吉斯说成是“那个该
死的家伙”,两人再也没说过一句话。1963年,当菲尔比也逃到苏联时,伯吉斯已经到
了弥留之际,临死前,他想要见菲尔比,但菲尔比拒绝了他的请求。

自从伯吉斯与迈克林双双叛逃,菲尔比就成了最大的嫌疑犯,情报机关称他
为“第三人”。他的罪名,小一点,可以说是交友不慎,结交了伯吉斯这样一个损友;
大一点,就有可能是苏联特工。

第三人

回到伦敦,菲尔比开始接受军情五处的反复审问,好在以他超凡的心理素质
,他完全可以承受得住一轮又一轮的盘问,最终,他没有被安上任何罪名,但被勒令从
军情六处辞职,并获得了一笔遣散费。现在,菲尔比失了业,他要养活妻子和四个孩子
,生活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

到了1955年,一位议员追问,菲尔比是否真的就是“第三人”。过了一段时
间,当时的英国外长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表明菲尔比并未与迈克林和伯吉斯有实质
上的联系,他之所以被解雇,只是因为他早期的“共产主义倾向”。随后菲尔比在他母
亲的寓所里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表示迈克米兰的发言已经彻底洗去了他身上的冤屈。

与军情五处素有不和的军情六处,早就对菲尔比被解雇一事多有不满,于是
,他们安排菲尔比出任两份报纸的记者,又聘请他出任他们在中东的探员,总部位于黎
巴嫩,而那里也正是菲尔比的父亲与其中东籍的太太定居的地方。此后的六年里,菲尔
比继续为军情六处提供情报,不过他更重要的工作则是为KGB效劳,苏联对于中东这块
地方,也一直拥有着浓厚的兴趣。

1963年,一位叛逃到澳大利亚的苏联密探揭穿了菲尔比的身份,前往贝鲁特
负责审讯菲尔比的,是他在军情六处的老同事兼老朋友。菲尔比承认他是苏联密探,但
请求对方宽限他几天,好让他打点行李回到伦敦。在这几天里,他顺利逃到了苏联。不
过也有人怀疑,英国方面早就因为自己的情报机构频频后院起火而难堪不已,为了避免
再次受辱,他们干脆放了菲尔比一马,容许他逃走。
avatar
l*o
8
在菲尔比逃去苏联后不久,他的第三任太太和孩子也来到了莫斯科,不过他们最终还是
选择回到英国。他曾与迈克林的妻子发生过一段恋情,但迈克林太太最后选择回到了丈
夫身边,最后在美国定居(现在她仍然在美国生活)。菲尔比的第四任太太是个苏联人。
他的余生在苏联度过,而且几乎一直为KGB服务,担任KGB顾问和探员导师。

菲尔比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一个忠贞的共产主义者,抑或是其他?莫丁的这
段描述,也许是对菲尔比很好的总结:

“菲尔比从来都没有在外人面前展现过他真实的一面。无论是英国人,和他
生活的女人们,还是我们(指KGB),都无法洞穿包裹在他身上的那层神秘的膜。他将做
间谍视为他一生最大的事业,并且直到死前,都为此兢兢业业。可是到了最后,我却怀
疑菲尔比嘲弄了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

第四人

早在1951年时,安东尼·布朗特就被怀疑是苏联间谍,可是一直到菲尔比叛
逃至苏联,人们也没有找到对付他的确凿证据。到了1964年,一个曾在剑桥留学的美国
人迈克尔·斯特雷特向FBI和军情五处承认,布朗特曾表示希望召募他为KGB工作,他的
身份才算确认下来。但是英国方面没办法迫使布朗特签署书面认罪书,毕竟布朗特是女
王的艺术顾问,而且可以在皇室行走自如。

1964年4月23日,军情五处负责人马丁与布朗特会面,马丁承诺将不会起诉布
朗特,布朗特则提供了其他几个间谍的名字,这几个不是已经死了,就是身份已经被公
开。对他的审问一直延续到了1972年,在这段时间里,他颠三倒四地“交待”了21个所
谓的间谍名单,但大多死无对证,而且供词前后矛盾。1979年,撒切尔公布了他的间谍
身份,他被撤销爵位,第二年,他又被迫辞去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院院
士的职务。

之后的几年里,他与情人约翰·加斯金安静地生活在一起,1983年因为心脏
病去世。作为一个英国绅士,布朗特从未离开过英国,也在这里宁静地被安葬。而他的
同行菲尔比,遗体安葬在莫斯科。伯吉斯和迈克林的遗体被火化,骨灰被送回英国安葬
avatar
l*o
9
和这么精彩的生活相比,任何电影或电视剧能表现出来的丰富或戏剧性不过九牛一毛呀
。。
avatar
j*p
10
所谓剑桥五杰,不是还有第五人一直没有暴露?

【在 l****o 的大作中提到】
: 和这么精彩的生活相比,任何电影或电视剧能表现出来的丰富或戏剧性不过九牛一毛呀
: 。。

avatar
b*y
11
John Cairncross, he had confessed before Blunt accused him
But, it was rumored/believed that there have more then just 5...
ROFL, that's why I love them British blokes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所谓剑桥五杰,不是还有第五人一直没有暴露?
avatar
b*s
12
剑桥流行同性恋,当苏联间谍……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John Cairncross, he had confessed before Blunt accused him
: But, it was rumored/believed that there have more then just 5...
: ROFL, that's why I love them British blokes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