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如秋叶之绚烂——梵高传记片《Lust for Life》#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楼
英语课本里曾学过Irving Stone写的梵高传记《Lust for Life》片段,文字激情炫目
,一如梵高笔下的金黄色那样点燃读者的心,两者极为神似。如果说Don McLean的歌《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是对《星空》这幅画的最好的音乐注解,那么《
Lust for Life》则是对《向日葵》和其他秋色作品的最好的文字注解。
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摄于1956年,主演Kirk Douglas。Kirk Douglas最经典的
角色是《Spartacus》吧,老电影的人物刻画都饱满、明确、坚定、充满英雄主义。到
他儿子Michael Douglas则尽演好色暴力的角色,有点老子好汉儿孬种,也可见文化潮
流的转向。不过总觉得Kirk Douglas有点硬;不知道你们感觉如何。
《Lust for Life》电影台词来自小说,显得精致而文学。梵高最初想当牧师被教委会
拒绝,绝望地喊叫“Use me!”——这句话总结了他一生的生命推动力,他一心想对
别人有用,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事。这也是一种自我的肯定和扩张。为此他去最偏僻穷苦
的矿区传教,与矿工一起下井,目睹塌方爆炸的生死存亡,对生命有了更本质的体会。
随后他回荷兰乡村老家,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作画。他的切身体会是要摆脱生硬(don'
t go hard and stiff),要表现出柔软的内心(tender)。柔软的内心来自于爱,可
惜他的满腔爱心屡屡受挫。他爱上寡妇表妹,但他沉醉于自我的热烈表白只让她反感厌恶。
他又和酒店邂逅的洗衣女因为贫穷、同情、关爱而同居,但洗衣女最终不能忍受艺术家
的极端精神和自我的生活而离开。他去法国乡村Arles疯狂习画:
“Every day my concentration becomes more intense, my hands more sure, I
have a power of color in me that I never had before, a sense of breath and
strength.”
此时镜头显示的画作是一片金色的田野:
他经常不自觉地画到深夜,神经紧绷无法自控:
“The pictures come to me as in a dream, with a terrible lucidity.”
这时镜头显示的画作是《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和其后在Saint-Rémy精神
病院完成的《Starry Starry Night》:
这句“terrible lucidity”让我想起叶芝的诗句“a terrible beauty”,它不同于传
统的赏心悦目的美,现代的美是动荡不安的美,是画家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把梵高领
入绘画之门的表兄画家Mauve说每画一幅画就死去一点(“Whenever I paint a
picture, I die a little.”)。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很难说这
些血泪之作是加强生命,还是弱化生命。或许是一种浓缩,在更短的时间里让生命燃烧
得更亮。
全片最精彩的是梵高和高更的吵架,没有比两位大师的针锋相对、互相攻讦,让人更清
楚地看到他们各自的优缺点:热爱自然的梵高也热爱画《拾穗者》的米勒;
高更却极度厌恶米勒的感性化(emotionism)和说教气息(preaching)。梵高说感性
化怎么了,我就喜欢尽情倾泻感情(pour my emotions);高更高声强调要控制(
control)!梵高讨厌德加的那些故作姿态、千篇一律的芭蕾舞女;高更生气地说德加正是
教你怎么控制!梵高坚持要画自然;高更不屑自然,更追究形式、风格(style),认
为梵高的写生画画得太快(you paint too fast)。梵高激动地反驳那是因为你看得太
快(you look too fast)!两人最后决裂时,梵高努力挽回,强作笑容软语央求说,
我们的内心都那么孤独,我们都需要朋友,你不知道孤独使我如何痛苦。高更不耐烦地
打断他说我完全明白孤独,我只是不像你成天把孤独挂在嘴上(I know all about
loneliness, only I don't whine about it)!
一个画家朋友曾经跟我说,画肖像的诀窍是抓住人物的特征加以夸大(比如大眼睛、小
鼻子),观众不会觉得夸大,只会深感画得像;人物特点是在艺术夸张中显露的。梵高
和高更在夸大对方的缺点、表达自己的好恶时,他们各自的性情和艺术倾向也一目了然
,胜过任何评论。当然这些对话只是作者的想象和观点,未必完全属实。但震动我的是
我一直嚷嚷版面要友好交流,可友好是不是就失去了批评的锋芒,而吵架能更清楚地显
现缺点,反而有助于头脑清醒、互相弥补和提高?那怎么办怎么办?到底要和谐还是要
吵架?
不过我的清醒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说的,看吵架总是让人神清气朗津津有味,真正吵
架的人似乎不能享受到这些好处。梵高深深被高更的“whining”而刺痛,拿起剃须刀
追出门要对高更行凶,无法下手转而割去自己的耳朵。他为失去自控而羞愧,自愿住进
精神病院。住院期间发作过几次癫痫,其余太平无事。熟料出院后他又一次在作画绝望
之际枪击腹部,再未能挽回。高更的决裂对他的精神打击看来是致命的,给原先就已高
度紧张的梵高带来灭顶之灾。艺术创作大概还是需要宽松鼓励的环境?吵架好像只对旁
观者有利,对吵架者只有不快?那怎么办怎么办?或者培养马甲,用马甲吵架,真身旁
观?
最后再说说梵高的死。影片中割耳、开枪自杀都没有正面镜头描写,符合艺术的克制。
梵高向一直支持赞助他的弟弟表达感激后断气,画外音却是他在精神病院时和修女护士
的对话。他指着刚画完的《Wheat Field with Reaper and Sun》说reaper是死亡,
温柔的修女说这个死亡看起来并不悲伤(it doesn't seem a sad death),梵高说:
“No, it's not, Sister. It happens in the bright daylight, with the sun
flooding everything in a light of pure gold.”
梵高正是在这样的大白天、在阳光照耀下的金色田野中饮弹自尽。他希望带给别人的不
是悲伤,而是金秋般的绚烂的美。
,一如梵高笔下的金黄色那样点燃读者的心,两者极为神似。如果说Don McLean的歌《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是对《星空》这幅画的最好的音乐注解,那么《
Lust for Life》则是对《向日葵》和其他秋色作品的最好的文字注解。
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摄于1956年,主演Kirk Douglas。Kirk Douglas最经典的
角色是《Spartacus》吧,老电影的人物刻画都饱满、明确、坚定、充满英雄主义。到
他儿子Michael Douglas则尽演好色暴力的角色,有点老子好汉儿孬种,也可见文化潮
流的转向。不过总觉得Kirk Douglas有点硬;不知道你们感觉如何。
《Lust for Life》电影台词来自小说,显得精致而文学。梵高最初想当牧师被教委会
拒绝,绝望地喊叫“Use me!”——这句话总结了他一生的生命推动力,他一心想对
别人有用,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事。这也是一种自我的肯定和扩张。为此他去最偏僻穷苦
的矿区传教,与矿工一起下井,目睹塌方爆炸的生死存亡,对生命有了更本质的体会。
随后他回荷兰乡村老家,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作画。他的切身体会是要摆脱生硬(don'
t go hard and stiff),要表现出柔软的内心(tender)。柔软的内心来自于爱,可
惜他的满腔爱心屡屡受挫。他爱上寡妇表妹,但他沉醉于自我的热烈表白只让她反感厌恶。
他又和酒店邂逅的洗衣女因为贫穷、同情、关爱而同居,但洗衣女最终不能忍受艺术家
的极端精神和自我的生活而离开。他去法国乡村Arles疯狂习画:
“Every day my concentration becomes more intense, my hands more sure, I
have a power of color in me that I never had before, a sense of breath and
strength.”
此时镜头显示的画作是一片金色的田野:
他经常不自觉地画到深夜,神经紧绷无法自控:
“The pictures come to me as in a dream, with a terrible lucidity.”
这时镜头显示的画作是《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和其后在Saint-Rémy精神
病院完成的《Starry Starry Night》:
这句“terrible lucidity”让我想起叶芝的诗句“a terrible beauty”,它不同于传
统的赏心悦目的美,现代的美是动荡不安的美,是画家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把梵高领
入绘画之门的表兄画家Mauve说每画一幅画就死去一点(“Whenever I paint a
picture, I die a little.”)。曹雪芹也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很难说这
些血泪之作是加强生命,还是弱化生命。或许是一种浓缩,在更短的时间里让生命燃烧
得更亮。
全片最精彩的是梵高和高更的吵架,没有比两位大师的针锋相对、互相攻讦,让人更清
楚地看到他们各自的优缺点:热爱自然的梵高也热爱画《拾穗者》的米勒;
高更却极度厌恶米勒的感性化(emotionism)和说教气息(preaching)。梵高说感性
化怎么了,我就喜欢尽情倾泻感情(pour my emotions);高更高声强调要控制(
control)!梵高讨厌德加的那些故作姿态、千篇一律的芭蕾舞女;高更生气地说德加正是
教你怎么控制!梵高坚持要画自然;高更不屑自然,更追究形式、风格(style),认
为梵高的写生画画得太快(you paint too fast)。梵高激动地反驳那是因为你看得太
快(you look too fast)!两人最后决裂时,梵高努力挽回,强作笑容软语央求说,
我们的内心都那么孤独,我们都需要朋友,你不知道孤独使我如何痛苦。高更不耐烦地
打断他说我完全明白孤独,我只是不像你成天把孤独挂在嘴上(I know all about
loneliness, only I don't whine about it)!
一个画家朋友曾经跟我说,画肖像的诀窍是抓住人物的特征加以夸大(比如大眼睛、小
鼻子),观众不会觉得夸大,只会深感画得像;人物特点是在艺术夸张中显露的。梵高
和高更在夸大对方的缺点、表达自己的好恶时,他们各自的性情和艺术倾向也一目了然
,胜过任何评论。当然这些对话只是作者的想象和观点,未必完全属实。但震动我的是
我一直嚷嚷版面要友好交流,可友好是不是就失去了批评的锋芒,而吵架能更清楚地显
现缺点,反而有助于头脑清醒、互相弥补和提高?那怎么办怎么办?到底要和谐还是要
吵架?
不过我的清醒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说的,看吵架总是让人神清气朗津津有味,真正吵
架的人似乎不能享受到这些好处。梵高深深被高更的“whining”而刺痛,拿起剃须刀
追出门要对高更行凶,无法下手转而割去自己的耳朵。他为失去自控而羞愧,自愿住进
精神病院。住院期间发作过几次癫痫,其余太平无事。熟料出院后他又一次在作画绝望
之际枪击腹部,再未能挽回。高更的决裂对他的精神打击看来是致命的,给原先就已高
度紧张的梵高带来灭顶之灾。艺术创作大概还是需要宽松鼓励的环境?吵架好像只对旁
观者有利,对吵架者只有不快?那怎么办怎么办?或者培养马甲,用马甲吵架,真身旁
观?
最后再说说梵高的死。影片中割耳、开枪自杀都没有正面镜头描写,符合艺术的克制。
梵高向一直支持赞助他的弟弟表达感激后断气,画外音却是他在精神病院时和修女护士
的对话。他指着刚画完的《Wheat Field with Reaper and Sun》说reaper是死亡,
温柔的修女说这个死亡看起来并不悲伤(it doesn't seem a sad death),梵高说:
“No, it's not, Sister. It happens in the bright daylight, with the sun
flooding everything in a light of pure gold.”
梵高正是在这样的大白天、在阳光照耀下的金色田野中饮弹自尽。他希望带给别人的不
是悲伤,而是金秋般的绚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