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老子》的“完美盗贼” zt#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j*n
1
·肖毛·
昨晚,在电脑里观看电影《完美盗贼》(Bandits,2001)。电影刚刚开始
了几分钟,扮演反派的布鲁斯·威利斯(他在插曲动听内容无聊的最新电影《第
44条军规》里也是反派,大概是由于做好人太吃亏的缘故)突然抛出了一句话,
自称是老子(lao-tzu)说的:
“...even the softest of things can pass through a horse ... like
invisible water. ”
从字面看,这句话似乎是说“即使最软的东西也能穿过一匹马……就像无形
的水”,但老子是哲学家而非魔法师,怎么会研究这么玄幻的东西呢?
中文字幕把这句话译为“要以静制动”,看起来很漂亮,但老子并非张三丰
或者张召重,自然也没有练过这种内家功夫。
想到这里,我好奇得心里直痒痒,干脆关闭《完美盗贼》,去网上检索《老
子》的英文本。令我意外的是,我很快就找到了两种大同小异的,内容跟布鲁斯
·威利斯所说差不多:
① The very softest thing of all can ride like a galloping horse
through the hardest of things. Like water, like water penetrating rock.
② The very softest of things can ride like a galloping horse
through the very hardest of things. Like water through rock. Thus the
invisible enters in.
如果直译,①的大意是“最软的东西可以如同奔马那样,驶过最硬的东西。
就像水,渗透石头的水”。②的大意则是“最软的东西可以如同奔马那样,驶过
最硬的东西。就像水流过石头。无形的东西就是这样进去的”。
尽管这三种英译(如果加上布鲁斯·威利斯说的)都令我摸不着头脑,但我
有幸查到,它们来自《老子》的第43章。赶紧看看原文吧: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在《老子道经德校释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中,有一段王道的注释:
“王道曰:无间,无隙也。寻丈之水,能浮万斛之舟;六尺之辔,能驭千里
之马。至柔驰骋至刚者,此类是也。天地之气,本无形也,而能贯乎金石;日月
之光,本无质也,而能透乎蔀屋。无有入于无间者,此类是也。”
看到这里,我明白那三种英译为什么要提到马了。ride like a galloping
horse,大约是“驰骋天下”与“能驭千里之马”的合译。“驰骋”在此的意思
是“役使”,译为“ride”不能算错,但《老子》的原文中没有提到“马”或
“水”,译文中的galloping horse(奔马)和water(水)则容易把读者引上邪
路。
至于like invisible water和Like water through rock之类的英译,意思
跟“天地之气,本无形也,而能贯乎金石”有一点点相似,虽然同样不是《老子》
原文,但至少具有一些老子精神。
Thus the invisible enters in(无形的东西就是这样进去的),应该是
“无有入无间”的译文(后面的“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被无情地舍弃了),但
译文同样莫名其妙。“无有”意为“不见形相的东西”,用invisible来译比较
合适;“无间”意为“没有空隙,指极微小处”,译文中却没有体现。
总之,这三种译文都与《老子》原文没多少关系,难以从中体会老子思想,
读了还不如不读。这使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次经历。那大约是1999年,我在网上看
到,有个英国人出售一本顾彼得的英文版,就发电子邮件问他需要多少钱才能出
手。为了打动他,我在邮件的开头告诉他,我是中国人。虽然买卖没有做成,我
的身份却使他对我有了兴趣。我们之间通了几次邮件,他说他酷爱中国古代哲学,
看过老庄之类的英文译本,得到不少收获;而我对此表示怀疑,希望他能直接看
原文;他回信说他不懂中文,但相信英文版也能传达原著的精神。
我之所以想起这件事,正是由于刚刚看到了三种不知所云的《老子》译文。
但是,既然《老子》的英文译本非常多,难道其中就没有《老子》的“完美盗贼”
吗?我当年的想法也许太偏激了。于是,我又去网上寻找其他《老子》译文,在
古登堡找到一种James Legge翻译的《The Tao Teh King》,它的第43章开头是
这样的:
“The softest thing in the world dashes against and overcomes the
hardest; that which has no (substantial) existence enters where there
is no crevice. I know hereby what advantage belongs to doing nothing
(with a purpose).”
这里,译者把“驰骋”译为dashes against and overcomes(冲击并战胜),
把“无有”译为no (substantial) existence,把“无间”译为no crevice,虽
然有些啰嗦,但意思与原文比较贴近。总之,这段英文表达的几乎就是这个意思: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我真没想到,会有这么棒的《老子》英文译本。不用说,这个James Legge
肯定能够读懂《老子》。他究竟是什么人呢?在维基百科中查到,James Legge
(1815~1897)是著名的苏格兰汉学家,伦敦传教会(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在马六甲和香港(1840~1873)的代表,牛津大学(1876~1897)的
第一位中文教授。
从那句《老子》译文来看,James Legge就是《老子》的“完美盗贼”。
此外,《老子道经德校释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中的那个“王道”究竟是
什么人呢?在网上找了找,感觉大约是他:
“王道(1476~1532)明学者、学官。字纯甫,号顺渠。……嘉靖十二年
(1533)起南京祭酒,迁南京太常寺卿……初学王守仁,后师事湛若水……著有
《顺渠先生文录》等。”
写到这里,这篇小文可以结束了,但我偏不,因为我忽然想起了高山流水的
故事。
俞伯牙的琴技固然高妙,但如果没有钟子期的诠释,人们怎么知道俞伯牙的
琴技好在哪里呢?也就是说,作者与诠释者或评论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从上
面谈到的四种《老子》英译本可知,尽管《老子》是一部精妙之作,如果没有王
弼、王道、任继愈等优秀的诠释者或James Legge这样出色的译者,《老子》精
神就不会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美明明就在那里,但如果不对它进行正确诠释或者干脆漠视它,美就会突然
隐身,令你视而不见,比如中国经典名著;丑明明不言而喻,但由于他们不懂得
美的内涵,丑就会冒充美,到处招摇撞骗,比如当代的多数中国文学作品——这
就是布鲁斯·威利斯在《完美盗贼》中的那句怪话使我产生的想法。
avatar
j*n
2
以柔克刚。
老子的生日用阴历换算好像落在双鱼和白羊之间
有人说是双鱼,有人说是白羊
你认为呢?
好像没有什么白羊在里面。。。
avatar
X*y
3
差一点儿就完美了。把老子的无为理解成doing nothing也是多数国人的共识。可其实
无为应该是不过分、不强求的意思。或台湾同胞常说的'刚刚好',这才与道家道法自然
的核心哲学理念相符。应该译为doing nothing more than neccessory 就刚刚好了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肖毛·
: 昨晚,在电脑里观看电影《完美盗贼》(Bandits,2001)。电影刚刚开始
: 了几分钟,扮演反派的布鲁斯·威利斯(他在插曲动听内容无聊的最新电影《第
: 44条军规》里也是反派,大概是由于做好人太吃亏的缘故)突然抛出了一句话,
: 自称是老子(lao-tzu)说的:
: “...even the softest of things can pass through a horse ... like
: invisible water. ”
: 从字面看,这句话似乎是说“即使最软的东西也能穿过一匹马……就像无形
: 的水”,但老子是哲学家而非魔法师,怎么会研究这么玄幻的东西呢?
: 中文字幕把这句话译为“要以静制动”,看起来很漂亮,但老子并非张三丰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