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纪念志愿教师马骅
avatar
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纪念志愿教师马骅# mitOCEF -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
g*n
1
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纪念志愿教师马骅
6月20日是马骅的忌日,谨以这篇旧文表达对他的思念。
2004年6月20日,在德钦县明永村志愿当老师的马骅因车祸坠入澜沧江。两年以后,我
又来到他教过书的明永村。村子的路边立着一块“马骅纪念碑”,正面和背面用中文和
藏文写着:
“马骅生平事迹:马骅,诗人,学者。1972年4月11日出生,男,汉族,天津人,毕业
于上海复旦大学国政系,2003年3月到明永村小学义务支教。2004年6月20日不幸遇难,
年仅32岁。
马骅老师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梅里雪山脚下义务支教。用渊博的学识启迪山
村孩童,把自己平时积攒的稿费和朋友的资助全部用于学校建设;他关注并积极保护当
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他研究藏民族文化,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为民族文化
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他用爱心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生命谱写了青年志愿
者献身教育、忘我付出的伟大颂歌,实践了当代大学生‘以我所能、奉献社会’的崇高
人生追求。为了弘扬马骅精神,省州县党委政府分别做出了向马骅同志学习的决定,共
青团中央追授马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共青团云南省委和云南省青年志愿者协
会追授马骅为‘云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共青团迪庆州委、共青团德钦县委
追授马骅同志为‘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卡瓦格博不会忘记马骅老师,您永远活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中共德钦县委 德钦县人民政府
公元二00四年九月二十日。”
我从一个坡坡往下走,便看见明永小学的校舍。破旧的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当地
乡村小学常见的那种房子,如今成了高三层的钢筋水泥楼房。接替马骅的第二位志愿者
沈越老师已经工作一年,准备返回上海。他用钥匙打开二楼的“马骅展览室”,和教室
一样大却空荡荡的屋子。靠黑板的那一面,贴着有关马骅的一些报道。靠走廊这边,是
他用过的炊具。临近后窗处,摆着他的那张木床。枕头上铺着旧的枕巾,一床旧的条纹
垫单,床下一排4双鞋子。从窗口望出去,是一户村民的院落。
其实在马骅下乡的一年里,我同他的接触并不多。只是在他离去之后,上网看到他的很
多文字,才有贴近他内心的感觉。就在出事的这个月,马骅连续给“诗生活网”的文学
自由坛发了一组诗歌,取名“雪山短歌”。有个叫林木的网友看了,回帖子说:“你这
一年真是太值得了。”
我很少读诗写诗,但感觉得出,马骅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已经进入某种意境,某种类
似于古代诗人的境界。其实,在到明永村以前,马骅的诗有所不同,人也有所不同。他
很现代,很前卫,很反叛。应该说,是雪山改变了他的生活和思想,给他的灵气增添了
超凡脱俗的品质。
我是在2003年初与马骅偶然认识的。一天,在北京办 “北大夜航船”网站的朱靖江打
来电话,说他有位朋友叫马骅,想到德钦的农村小学教书,报酬不用考虑,让我帮忙找
个学校。我即刻联系德钦的诗人扎西尼玛,请他想办法。扎西尼玛一听,说“那到我们
村的小学挺好哇。”就跟村长大扎西和学校的老师商量,很快做了肯定的答复。这期间
,我跟马骅通了两个电话。大约一个多月以后,马骅来电话说他已经到昆明,明天就去
德钦。我忙着其他事,简单地说好吧,祝你一切顺利,到德钦再联系。
今天,他的电话号码还留在我的本子上:
13911567240
后来真的在德钦升平镇斯郎伦布的酒吧里见了他,很文人的模样,额头扎根带子,穿着
当地右襟布纽的藏袍,能喝酒,也能侃。他性情温和,待人直爽,和卡瓦格博文化社那
帮年轻人混成了哥们儿姐们儿,他们是在旅游局供职的诗人扎西尼玛、本行开车但写音
乐、读佛经修行的木梭、当着图书馆馆长又忙着收集民歌的斯郎伦布、光头而话语柔和
的钟华、干练爽快的小马、女孩马彩华、此里卓玛…
我也很快和他熟了,每次见面,都有诸多话题可以聊。
2004年6月20日晚上12点,我刚睡着就被电话铃声惊醒,是斯郎伦布打来的,说马骅掉
进江里了。我一阵茫然,赶紧打电话告诉朋友,话才出口,禁不住泪流满面。我和马骅
很少见面,可他出事以后,却感到莫名的心痛。一次,在昆明的茶馆跟朱靖江谈起他,
他也说,感觉从来没有为失去一个朋友这样难过。
以后的个把月,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但那些夸张煽情的文字招致马骅的朋友
们厌恶。他们以93人的名义发表公开信,要求传媒保持客观和公正,并阐明了马骅的真
实动机:
“事件发生之后,马骅的哥哥马杰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了云南的出事现场,与他差不多同
时赶到的还有大量的来自上海及昆明的记者。马杰一心要将马骅带回天津老家,而那些
记者大多是为了寻找一个‘支教’典型的故事而来到德钦。实际上,马骅远赴云南偏远
地区教书的行为,尽管与一般政策上所谓的‘支教志愿者’有相近和重叠之处,但他的
意愿已经超出了这个范畴,是非常个人化的行为。一方面他想做些实事,另一方面是出
于对藏地文化的兴趣,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的确,马骅到德钦并未受任何组织的委派,也没有举手宣誓要报效祖国云云。他的行为
,在我看来并无特异之处,德钦的朋友也没有刻意询问他有何动机。知道他出事后的第
二天,我赶到德钦,回来后便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从韩博等人的文章,才知道了他的
简单经历:
“马骅在天津长大,1991年-199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览群书,多才多艺
。大学期间,他开始创作诗歌、戏剧和小说,是复旦诗社的中坚力量,组织过多场大型
诗歌朗诵会,并担任燕园剧社社长,编剧、导演并主演了《玩真的还是玩虚的》、《灼
伤的手指》、《真相·虚构》等多部戏剧。
大学毕业之后,马骅先后在上海、厦门、北京等国内多座城市供职,职业跨度非常
之大,这与其说是为了谋生,不如说是意在体验具有不同侧面的多种多样的人生。
……
在北京,马骅就职于北大在线,任经理,同时与朋友一起策划、编撰了‘藏羚羊’等系
列旅行图书以及与‘文学大讲堂’有关的系列文学、电影图书。在网上,马骅是中国互
联网诗歌平台的建设者之一,以‘小马’为主要网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担任‘诗
生活’、‘北大新青年’、‘泡网俱乐部’、‘网易’等著名诗歌论坛的版主,对中国
当代诗歌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诗生活’是他的理想之一,他从2002年起至
今担任《诗生活月刊》的主编。
在马骅身上,凝聚着知识者的激情、浪漫和不羁的游戏精神。他不愿在一个地方待
上太久,因为他无法忍受沉闷、刻板的庸常生活。所以他总是幻想远方,幻想别处,渴
望一个人的自由,并且身体力行。”
此外,我还看到了他以前的作品,也看到他在当志愿者的一年间写的一组诗歌。这组取
名为《雪山短歌》的诗,我从来不曾听马骅说起。从文学的角度看,他的诗风在2004年
大有变化,而每一首,都和卡瓦格博雪山有关。
这些诗歌的意象,重叠着马骅一年的经历,是他生活中最后一段自我写照。
1. 春眠
2004年6月7日,马骅写下《春眠》这首诗:
夜里,今年的新雪化成山泉,叩打木门。
噼里啪啦,比白天牛马的喧哗
更让人昏溃。我做了个梦
梦见破烂的木门就是我自己
被透明的积雪和新月来回敲打。
诗里的意境,有可能来自春节那几天的印象。这一年,村里人通过给游客牵马赚了不少
钱,都在欢天喜地地过年。马骅呢,一定也和村长大扎西喝酒,也可能和大家跳了弦子
。但更多的时候,他只呆在小学校的宿舍里,让安静的梦幻填满心灵,在心安理得的寂
寞中,倾听新雪融化的声音。
明永的月光很亮,会不会是雪山和冰川的反射所至?在当地藏话里,“明永”是神山卡
瓦格博护心镜的意思。记得2003年10月的晚上,我去太子庙转经回来,住村长大扎西家
。马骅来看我,和大扎西对喝青稞酒,喝醉了,搂着也已半醉的村长喋喋不休地讲啊,
说啊,说转山的事,说村里的事,说外头的事,但没说诗歌。大约两点多钟,他回学校
,大扎西要打电筒送,他说不用,外面月光亮得很呢。我送他到门口,他跨过栅栏,走
到小街上。果然,月光下,村舍、石板路、水沟里淌着的山泉都朦胧可见,仿佛是透明
的。以前明永人喝的是浑浊的冰川水,有人得了大脖子和痴呆病,如今修了水沟,引来
山泉,卫生条件改善多了。
村民都睡了,没睡的,此刻也很少到外面走动,据说晚上容易碰到鬼。还有另一种鬼:
醉鬼。旅游开发后,一些年轻人学了城里的习惯,晚上跑到路边喝酒,把空酒瓶砸到马
路上。马骅无所谓,他虽然研究佛教、基督教和中国古代的信仰,却自称是游移不定的
无神论者。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对这座雪山的景仰。
那个时候,山上都已经白成一片,雪花和月亮同时眷顾这个夹在山沟里的村落。大多数
外地人都走了,但马骅还留在那儿。积雪和新月的反复敲打,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的气
质,使他的感官和思维更加敏锐,心境陷入澄静。
2.乡村教师
就像朋友们所说,马骅并不是上海派的支教志愿者。从北京来之前,他就托小朱明确地
转达了他的意思:找个安静的村子教书,不拿工资,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可以了。他甚
至没到德钦县教育局报到,就通过当地诗人扎西尼玛和村长的安排上起了课。后来,另
外两个老师被调走,剩马骅一个人顶着,教语文,数学,劳动等一到三年级的全部课程
,他还为成年人开了英语班,还带孩子们爬山春游。
像诗里描写的,他当了一年半地地道道的《乡村教师》:
上个月那块鱼鳞云从雪山的背面
回来了,带来桃花需要的粉红,青稞需要的绿,
却没带来我需要的爱情,只有吵闹的学生跟着。
十二张黑红的脸,熟悉得就像今后的日子:
有点鲜艳,有点脏。
掩映着村庄的桃花和青稞,和像小尾巴狗跟着老师的学生,就是马骅爱恋的对象。我们
都可能失去过别人给予的爱,可马骅到明永以后,却以给出爱的方式,进入到了另一种
人生境界。粉红的花瓣,碧绿的田野,黑红的脸蛋,都是城市里缺少的颜色,而乡村里
熟悉的颜色。他喜欢这些颜色。对它们充满感情。
六一节的时候,村里有演出,表演的主角就是学校的男孩女孩。以前我没想到六一儿童
节对村民那么重要,既是儿童的节日,也是大人的节日。马骅带学生参加过演出,会前
大伙要捐钱,用于演出活动的开支,也捐一部分给学校。出钱的单位和个人都登记在纸
上,当场念给众人听:
斯那尼玛,10元;
县民宗局,100元;
安主,50元;
县农牧局,十五盒彩色笔;
宗雍卓玛,200元;
乡政府达瓦次仁,10元...
重头戏当然是孩子们的歌舞,有《拔萝卜》、《草原骑兵》、亚东和容中尔甲的歌曲。
马骅呢,大概会朗诵诗歌。他会不会朗诵的就是这一首,关于十二张孩子的脸,关于花
和庄稼的粉红和绿?
2003年7月10日,马骅送他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回村的情形,他在2003年7月20号的信
里是这样写的:
“学校终于放假了,我也送走了我手下的第一批毕业生,其中的欣慰和感伤难以
用文字名状。
我记得跟大家说过,我的小学是个不完全小学,最高只能到四年级。学生五年级
之后都要到山南侧的另一个村里去读了。我教的四年级学生这学期后就要从明永小学毕
业去西当小学读书去了,他们——8个女学生、4个男学生——是我的第一批毕业生。
我们的期末考试也是要到山另一侧的隔壁村小学里去统一考的。我们去了两天,
7月10号正式考完。
7月10号下午5点多,所有科目的考试都结束了,我和学生搭车回村。
车子在澜沧江边的山腰上迂回前进,土石路上不时看到滑坡的痕迹。江风猎猎吹
着,连续阴雨了一个月的天气突然好起来。落日在雪山的方向恍恍惚惚,神山卡瓦格博
依然躲在云里。挤做一团的二十多个学生们开始在车里唱着歪歪扭扭的歌。薄薄的日光
时断时续地在车里一闪即过,开车的中年男人满脸胡茬儿,心不在焉地握着方向盘。学
生们把会唱的歌基本全唱了一遍,我在锐利的歌声里浑身打颤。
有一个瞬间我觉得自己要死了。这样的场景多年以前我在梦里经历过,但在梦里
和梦外我当时都还是一个小学生。圣经中的先知以利亚曾在山上用手遮住脸,不敢去直
面上帝的荣光。在那个时刻,我突然想起了遮住自己面孔的以利亚,我觉得自己不配拥
有这样的幸福。
两天后,我们在学校里为四年级的学生开了简单的毕业典礼。我跟他们说了些他
们可能无法理解的动感情的傻话。学生们都哭了,我却奇怪地保持了平静。
雨季仍在继续,难得看到一两眼太阳。而一旦出了太阳,就是一阵爆热。我要离
开村子一段时间,到周围的地方去转一下,冲淡一下我多少有些可笑和矫情的感伤与自
我感动。
不久前,我为村里和学校写了一份资金申请,托人递到州财政局,让他们拨些钱
为学校建一个简易的篮球场作为学生的活动场所。前几天,申请被批了下来,顺利的话
,暑假期间可能就会动工了。这个消息很让我高兴。
不管怎么样,我到这里已经整整一个学期了,生活在经历了一个巨型转弯之后,
震荡和晕旋都还没完全平复下来。短暂的出去走走也许会有好处。”
信中说的那段路,就是后来他掉到澜沧江里的地方。路旁插着祈祷的白色经幡。路虽然
修了几次,雨天还是经常塌方,石头滚下来,砸坏了村里活佛的吉普车。每年,澜沧江
边总有几张车子翻到江里,有拉着村民和小学生的中巴,有领导的小车,也有大卡车。
马骅跟我说过,他第一次来,坐车下乡,见窗外的车轮好像悬空在山崖外边,紧张得不
得了。以后习惯了,坐什么车都不再有顾虑。
车窗外面,澜沧江峡谷的上面,就矗立着银白的卡瓦格博。他像扇子一样展开,车子走
到哪里都看得见。每个新来的人看到他的时候,都会感觉“震荡和晕旋”。藏族阿觉娃
的反应,是跪下双膝磕头。旅游者的反应,是拼命摁动快门。面对他,马骅被巨大的幸
福感笼罩,不敢相信自己能拥有如此的缘分,能在这样的地方给孩子们上课。这些大声
唱歌的孩子,此刻就如同马骅的上帝,教给他生活的真谛,赐予他幸福的泪水。
他教村民的孩子,而身后的雪山,教给他更多的东西:关于慈悲,关于中阴,以及如何
用行为去兑现自己的信念。
3.桃花
4月间,是村里桃花盛开的季节。马骅写道:
有时候,桃花的坠落带着巨大的轰响,
宛如惊蛰的霹雳。
闭上眼,瘦削的残花就回到枝头,
一群玉色蝴蝶仍在吮吸花蕊,一只漆黑的岩鹰
开始采摘我的心脏。
他为这首诗写了一段附记:
“村子位于澜沧江西岸,离江边有五公里左右,海拔不高,2300米,可村子上方就是海
拔6740米的云南第一高峰。和澜沧江两岸干热河谷地带干裂裸露的山体不同,村里的山
体植被极好,从高处的高山草坝、冷杉林、云杉林、竹林,慢慢过度到常绿的松柏,最
后是村子周围的核桃、桃树和梨树。清明一过,桃花就粉红一片,非常壮观。可惜九月
份左右结出来的果子却不那么可爱,又小又硬,就是长不大。
沿着学校西侧的山往上爬一刻多钟,有一个很大的草坝。那是六十年代开山造田的遗迹
。如今退耕了,长满了野草和细碎的灌木。草坝当中有一棵老桃树,可能是因为其地标
的作用而躲过几十年前的人祸。我经常在周末到那棵老桃树底下晒太阳、睡觉、发呆。
天气好的时候,老桃树的背后就能看到神山卡瓦格博。开花的季节,躺在树底下,睡一
会儿,身上、两侧就堆满了新鲜的花瓣,让我想起史湘云来。”
看到这段话我才知道,2003年10月那天早上,马骅带卓玛和我去的,就是长着老桃树,
能远眺卡瓦格博的地方。头天夜里我们约好,第二天清晨去看雪山日出。早上6点钟我
在村外的公路上等,远远见他打着电筒来了。天已经有点冷,他穿一件藏袍。领着我们
顺水沟往山上爬,拐几个弯,登上一块草坝。四周很平坦,散落着撂荒的耕地。我没带
脚架,便把摄像机架在老桃树的粗干上。10月,树上已经不见粉红的花朵。马骅在田坝
中间用三脚架支起照相机,然后我们边啃苹果边等着。过了一阵,峰顶开始变红,然后
慢慢往下扩展,直到整个三角形的主峰全部笼罩在橘红色的阳光里。
我把镜头拉近,见靠近山顶的陡坡上卷起雪暴,透明的烟尘缓缓升起,散开,变成柔和
的云雾,消失在清晨的天空中。我被这情景迷住了,想象日本朋友小林爬到那个陡坡时
看到了什么。小林告诉我,中日联合登山队第二次行动中,他是爬得最高的。就在接近
顶峰的斜坡上,狂风几乎把他吹走,迫使他不得不后撤。以后,小林到明永村寻找遇难
队员的尸体,每年都要住几个月,以至他改变了想法,不再企图攀登卡瓦格博,而改行
当了拍摄雪山的摄影师。
拍了一阵子,马骅指着周围说:你看,村里人这两年牵马有钱了,顾不上种地,把这些
地都荒了。我想和村里商量,要一块地来种。
出事前几天,我们在一个会议上遇见。吃饭的时候,他说起等把这班孩子送走,就没学
生了,想明年2月份报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博士生。我问他怎么选这样的方向
,他笑笑回答:既然读书,就找个最没用处的专业罢。
马骅的所想所行的确与现实世界不太搭调,以至常给人晕晕糊糊的感觉。他哥哥马杰告
诉我们,马骅外出旅行,总是把带的钱糊里糊涂地用光才回到天津,下火车后打手机来
要乘公交车的零钱。
桃树跟人大概生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里,它们用四个季节经历生老病死的轮回,来年又复
活。而人,一次就永远老去。种地,考博士,做网站,写诗歌,爬山,志愿教书。对于
混在职场里的人来说,这些缺乏连续性的选择就像耀眼的桃花,顷刻开放和飘落,没带
来任何实际的价值。可他们没有看见,桃花带着巨大的轰鸣坠落,又在一个转世轮回的
生命中悄悄地返回枝头。
4.我最喜爱的
马骅那天拍的照片我没见着,不过可以猜测,他拍到了雪暴的烟尘融化到天空中的景象
。否则,下面这首诗怎么会表达出相似的意境呢: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
仿佛积雪的岩石上落着一只纯白的雏鹰;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绿上再加上一点绿
好比野核桃树林里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
我最喜爱的不是白,也不是绿,是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
马骅说:
“前四句引号里的,是我根据本地的民歌改编而成的。
本地的民歌和大部分藏区一样,分为弦子、锅庄、热巴等几种,最有特色的是弦子。弦
子是一种集歌、舞、乐器与一体的形式。玩的时候男女围成一圈,男人拉弦子(二胡)
,大家一起跳,歌词则是一问一答。每首歌有固定的旋律,歌词则需要领舞的人现编,
然后传给下面的人。这一段歌词是我一个本地朋友翻译给我,我再重新改过的,主要是
想让它整齐些。”
马骅出事以后,我去德钦为他烧香。晚上,在茶馆里和喜欢音乐的木梭聊天,他把这首
民歌的头两句歌词念给我听,再用汉语读出来,就像当初念给马骅听一样。它还有曲调
,有旋律,民歌都是可以吟唱的,古代的诗歌也是可以吟唱的。
白色和绿色,是那个地方最美丽的两种颜色。在干热的河谷地区,到处是从褐黄到赤红
的色调,因为植被很少。所有的生命,都靠白色和绿色存活。白色覆盖着山顶,绿色覆
盖着村庄。
在藏族人眼里,白色是高贵吉祥的色彩,白色的牦牛,白色的狮子和苍鹰,就如同神话
般的动物,它们都是雪山的象征。大凡雪山周围的地段,都属于神灵管辖的区域,过去
被划做“封山”,建了烧香台,不许打猎采伐,更不许登山。雪山的冰水融化,沿着一
条条山溪、河流淌下来,滋润着大山夹缝里的台地,孕育了高大的核桃树,核桃树又庇
护着躲在树阴下的田地和村舍。核桃树冠很大,伸展开来,可以遮盖好大一片地方。它
们生长在房子和耕地周围,是分到每家每户管理的,还被人们取了名字。核桃林里有各
种鸟儿栖息鸣叫,时常会看见成群的绿色鹦鹉盘旋起落。
可马骅看到的,不仅是这两种孕育生命的色彩,他还看到隐藏在生命之后的东西。那就
是他写下的最后一句: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
许多人相信生命像核桃的壳,是坚硬无比的。他们不愿意看见这个壳被打破,打破以后
便是黑暗。可藏族人都知道每个人最终要走的路,并在此生以走路的方式体验进入“中
阴”的感受。七七四十九天,肉体的硬壳渐渐脱落,柔软的神识缓缓升起。死亡不是黑
暗的门槛,而为追求解脱的人带来奇迹。
透明的冰川,空无的云翳。我相信,那是马骅在老核桃树下多次看见,并一直向往着融
入其中的无色之境。
5.山溪
石头的形状起伏不定,雪水的起伏跟着月亮。
新剥的树木顺流而下
撞击声混入水里,被我一并装入木桶。
沸腾之后,它们裹着两片儿碧绿晶亮的茶叶
在我的身体里继续流荡。
澜沧江是水葬场,通往另一个世界。当地人生活不靠江水,而依靠雪山的水源。因此,
山泉是所有村庄的命脉。马骅经常一个人爬山。从山上走下来,多半得顺着山泉流淌的
沟谷,山泉沿着“永曲”(河沟)流经村落,被木制的渡槽(沃曲)引到每家门前,像
自来水一样供人和牲口饮用。家里的用水,又靠女人一木桶一木桶地背上楼,倒在铜制
的大水缸里。舀水的大勺也是铜做的。
上面的诗,写的就是水从山上下来,经过渡槽和木桶,再到茶碗和身体里的旅程。
打茶也用木桶。马骅到藏区后,喝清茶少了,喝酥油茶多了。砖茶在锅里熬好以后,茶
水经过滤倒进齐腰高的木桶,加几勺盐巴,一块酥油,些许奶粉,再用一根木棍子上下
搅和,使得水乳交融。
爱喝茶的马骅最后消失在水里,他的身体在起伏的江水中流荡。当政府派大批人员沿澜
沧江寻找失踪者的时候,当地的朋友却不愿意打扰从水路离开的马骅,而希望以诵经的
方式,引导他的神识安静地渡过中阴的河流。那是我们每个人的去处。
木梭告诉我,离去的人带不走任何东西,除了朋友们为他念诵的经文。
从卡瓦格博肩部流下来的巨大冰川就在身边向下延伸着,一直伸到河谷的密林里。一股
清澈的溪水从冰川的缝隙里渗出来,慢慢汇聚,流向山下的明永村,并最终汇入澜沧江
。这条溪水是明永村民们日常用水的来源,也是他们死后进入中阴的大道。
6.山雨
2004年6月16日,在出事的前四天,马骅写下这首诗:
从雨水里撑出一把纸伞,外面涂了松油,内面画了故事: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通往云里的山路上。
梦游的人走了二十里路,还没醒。
坐在碉楼里的人看着,也没替他醒,
索性回屋拿出另一把伞,在虚无里冒雨赶路。
他说:
“山雨这个题目写了好几首,主要因为一旦下雨,人就无事可干,只能呆在学校的走廊
里看山、发呆。记得八指头陀的俗名好像叫黄读山,心有戚戚。”
诗里融合和看山和走山的感觉。和很多诗人的差别是,马骅不仅或远或近地读一座山,
而且在这座山里走路。2003年是藏历水羊年,卡瓦格博的本命年。为了这个60年一遇的
机会,有十多万藏族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和海外赶来转山。内转的,要3、4天。
外转的,要7至10天,马骅都去了。我也走过那些山路,知道其中的艰难。每天爬上爬
下的垂直高差,至少在一千米以上。我请人背着行李,而马骅30多斤的背包,全是自己
背回来的。
雪山的路走过以后,那段经历就成了梦游般的记忆,走路的人醒不了,也回不来了。他
们的肉体无论在何处生活,他们的内心,始终蹒跚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马骅这样讲述
他转山的感受:
“虽然是个游移不定的无神论者,但我还是决定尊重本地习惯,做一次纯粹意义上的转
山。
……
下到中阴之道的时候,这里已经没什么人了。我毫不犹豫地把包扔在一边,把口袋
里的大件东西掏出来,五体投地地向黑暗、狭窄而神秘的洞里钻去。幽黑的洞里十分潮
湿,而且很矮,整个人只能贴着潮湿的地面向里一点点匍匐前进。还好,爬了七八米的
距离,就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敞些的空间,在这里,就要直起腰向上爬了。不知道是哪位
有心人竖了一截木桩,以使钻洞的人方便向上爬出洞口。踩上木桩,洞口近在咫尺。但
斜斜的通道却让人难以前行。在这个狭小、犬错的洞口上,我被卡住了超过十分钟而进
退不得。
那十分钟可能是我在转山路上最难忘的十分钟。想放弃,却又不知如何后退;想
坚持,却无力前行。大脑在一片错综纷杂的空白里茫茫然,身子却下意识地一点点地向
上蹭着。最后,我总算从岩石顶上的洞口中把身体拔了出去。回到地面上,我第一次有
了再世为人的感觉。在这块岩石顶上我一个人坐了很久,体会着刚才的艰辛,回味着冲
出中阴之道的轻松与解脱。
既然觉者如释尊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巨流,既然饕者如浮士德都不能让美好的时
光停留一刻,既然那个早夭的酒鬼克鲁亚克曾经喊过:‘永远在路上’,那么,我们为
什么不能在变老之前远去呢?”[1]
他描述的山洞我也钻过,但只想到尽快返回人间,享受耀眼的阳光和舒适的睡眠。马骅
想到的却是“在变老之前远去”,仿佛是对此世的告别。看了他的一些文字,我总觉得
他对自己的命运有所预感,或者预言。2003年转山以后,他送了我一本书,叫《达摩流
浪者》,没有正式出版,是他几个朋友自费印刷的。作者是美国人杰克.克鲁亚克(Jack
. Kerouac),他还写过另一部小说《在路上》,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我读了一遍。
还有一本《荒凉天使》,重庆出版社的版本,我正在阅读。以克鲁亚克为代表的一群人
,崇尚佛教归隐山林的思想,用流浪的方式反叛文明社会,创造了一种“路上的生活”
。马骅从外表看,很像克鲁亚克书里的角色。最后一次见面,他的装束和举止依然叫人
眼睛发亮:披肩的长发,额头扎一条红色的带子。每次他到德钦城来,都穿着藏袍,背
着一个大大的旅行包,感觉要去哪里爬山似的。事实上,在明永教书的一年半中,除了
上课,他大部分时间都背着大包在山里独自旅行。
他始终走在路上,五年中换了几个城市,一年半中爬过许多云里的山。他是个克鲁亚克
式的自由人,还是因为感情的折磨而选择孤独的生活?或者,他的确是媒体宣传的高尚
的志愿者,还是在行走中寻求自我的解脱?
总之,意外的死亡让他“在未老之前远去”,永远停留在卡瓦格博脚下。我更愿意把他
看成一个“阿觉娃”,一个去雪山朝圣的,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的人。
[1] 马骅“转山--通往神迹的旅程” (新青年)2003年4月27号。
摘自游方僧的行囊-网易博客
http://azara55.blog.163.com/
avatar
g*n
2
一直想为马骅写一篇文字,但一直也无法动笔。无意中翻到这篇,又勾起许多记忆
。最早在网上拍过他编的书(拍砖),后来却成了同事,也算是朋友,04年初打算去云
南时还跟他联系问过当地的天气,那大概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联络了。。。然后突然得知
他水遁澜沧江的消息,一直不敢相信。。。
05年夏天,终于去了云南,专程在明永村外马骅落水的地方下车,洒了两瓶啤酒给他,
作为祭奠吧。。。
这篇文字还好,没有那些歪曲夸大之词,基本还算比较准确。所以转载过来。
btw,文中还是有点小小的错误,如果我没记错,马骅从来没有在泡网俱乐部担任过诗
歌论坛版主,只是在那里玩,发过一些帖子。我当时还送给他一个ID马甲,也随他永远
沉没了。。。
avatar
a*7
3
很感人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为马骅写一篇文字,但一直也无法动笔。无意中翻到这篇,又勾起许多记忆
: 。最早在网上拍过他编的书(拍砖),后来却成了同事,也算是朋友,04年初打算去云
: 南时还跟他联系问过当地的天气,那大概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联络了。。。然后突然得知
: 他水遁澜沧江的消息,一直不敢相信。。。
: 05年夏天,终于去了云南,专程在明永村外马骅落水的地方下车,洒了两瓶啤酒给他,
: 作为祭奠吧。。。
: 这篇文字还好,没有那些歪曲夸大之词,基本还算比较准确。所以转载过来。
: btw,文中还是有点小小的错误,如果我没记错,马骅从来没有在泡网俱乐部担任过诗
: 歌论坛版主,只是在那里玩,发过一些帖子。我当时还送给他一个ID马甲,也随他永远
: 沉没了。。。

avatar
s*r
4
烈士安息!
avatar
s*o
5
so touching ....
avatar
c*e
6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感人
avatar
wh
7
回头来仔细读。我在校版写过一篇马骅,有不少校友跟帖。我把原帖和跟帖抄一点在这
里应和你的纪念:
http://74.53.4.74/article_t/FDU/31190951.html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4 10:29:05 2010, 美东)
九十年代前期入校的同学,大概会记得校园里一对瞩目的人物:一个扎马尾辫的男生,
一看就是诗人,圆圆的脸也很天真单纯;另一个男生不扎辫子,但五官细腻柔和不亚于
女生,也是一看就诗人。这俩常走一起,那是双重诗人气场,连我这样走路目不斜视的
人都被吸引得回头过好几次。
扎马尾辫的叫马骅,不扎辫子的是韩博。两人都是91国政本科生。国政尽出能说会道之
辈,且不说因新加坡辩论赛而一举成名的蒋昌建,就连我偶然认识的几个国政女子都是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厉害角色,言语亲热,行事世故,善经营、有手段,不愧国政
之称号。马骅和韩博我没打过交道,似乎并不政治,一个是燕园剧社社长,一个是复旦
诗社社长。八九以后的诗社、剧社、大家沙龙,都比以前收敛冷清很多,在学生中的影
响也日渐式微。网上说他们组织过多场大型诗歌朗诵会,表演过多部戏剧,惭愧我不是
没看就是看了也没印象。只记得个表面印象:韩博气质安静,马骅跳脱活泼。
再次听说马骅是去年复旦制作了一个30年回顾视频,我转寄给一批校友,其中一个也当
过诗社社长的师兄回信说,短片中出现的马骅,前几年在云南藏区援教,遇车祸坠入澜
沧江,与江水永恒。以上海为首的全国媒体曾有大规模报道。
这真是令人震撼。在网上追溯他的事迹,他似乎一直很随心所欲地生活着。他是天津人
,毕业后在上海一家韩国时装公司很快做到总经理助理,却辞职挂冠而云游天下,去自
己想去的地方。先上青岛,再往厦门。因为喜欢,住了下来。后来去北京,与朋友创立
北大在线网络教育学院,策划“藏羚羊”自助旅游书籍,主编《诗生活》月刊,继续写
诗和小剧场戏剧实践。在“北大在线”和“诗生活”网站灌水,ID小马,签名档借用关
汉卿的诗句:“我本是,普天下风流天子,盖世界浪子班头”。百度说2003年,他“突
然摈弃兴趣驳杂、交游甚欢的都市生活,远赴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下的藏区,在明永
村做免费乡村教师。” 他开菜地,建花园,教村民英语,带孩子们学电脑、上网。村
民和学生都极口夸他人好。学生说他每个周末都去他的宝地——是山腰一棵老桃树下的
一块乒乓球桌大小的巨石,他躺在那里看对面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听轻音乐CD,
用笔记本电脑写诗。他说春天时风一吹就满身桃花,日子过得像神仙一样。2004年在明
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300米处因交通事故坠落江中,至今下落不明。百度称“他
在梅里雪山写下的诗是当代汉语中最明净澄澈的部分之一”。
诗歌我不懂,贴几首在最后供大家赏析。其中一首名为《在变老之前远去》,题目就很
不祥。《南方都市报》评论他既是个烂人(这个词太口语化,不如说浪子),放浪形骸
、花天酒地地生活(他喜欢喝酒);又是个圣徒,一朝之间抛弃都市繁华,到云南去过
清教徒般的生活。我觉得浪子、圣徒的说法似乎不准确,不足以抓住他的精神本
质。我初闻云南援教、落水身亡,立刻想起大学里学过的艾略特的诗剧《鸡尾酒会》(
The Cocktail Party)。其中的年轻姑娘Celia孤独而不快乐,心理医生说这是城市流
行的通病,“unloving and unlovable,the same isolation”,城市人孤独是因为
既不爱别人,也不能被爱。她幡然醒悟,去非洲参加医疗队,在当地人的一场暴乱中因
保护病人而被土著抓获,绑在十字架上被群蚁咬噬而死。更神奇的是,心理医生(其实
相当于上帝的角色)第一次见到她时,就从她身后看到她死后的鬼影,形状恐怖;只是
不知她将如何走到这一步。这正是Boethius以降的西方知识分子基督徒对上帝、命运的
折衷看法:上帝能预见人的命运(比如Celia的恐怖的死亡),但不会去推动它的产生
;中间过程需要人自己去实现。可以选择平庸一生,也可以轰轰烈烈地做一些使自己更
满意的事。Celia选择的是后者。不知道身为燕园剧社社长的马骅是否读过这个戏剧,
是否知道他和Celia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走到了相同的结局。也不知道当初是否有人从
马骅的脸上预见到他将来的命运。
这篇《鸡尾酒会》对我的影响,大概不亚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们上一代人的影
响,每次读都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激动和莫名其妙的共鸣。我以前写过一个读后感讨论剧
中的孤独,但总觉得意犹未尽;有关牺牲的意义想不清楚也说不清楚。现在读着马骅,
似乎又明白一些。现代人——其实是古往今来的所有人——在精神上都是孤独的,都有
浪迹天涯、救苦救难、将一己融于天下融于群体的情怀抱负。大部分人迟早会因循守旧
地进入世俗的生活轨道;少数像Celia和马骅那样的人有勇气和契机把理想现实化,更
以圣徒式的献祭方式,给轨道中的世俗人一个震动,促人反省生活的意义。艾略
特让Celia震醒她周围的精神荒原中的人,促使离异的人和好,冷漠的人变得温情
。他写的坎特伯雷大主教Thomas Becket面对歹徒,束手就毙,也是为了唤醒教众。同
样自行选择送死的还有苏格拉底、耶稣、谭嗣同。他们不是在说牺牲更高尚;死未必比
生、脱俗未必比世俗更高尚。他们是在说: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场合,你也会和我做一
样的事,因为我们都是有一样情怀的人。现在由我来做了;你所该做的,是重新
审视并更好地继续你的生活,完成你的使命。
附马骅的两首诗:
我最喜爱的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
仿佛积雪的岩石上落着一只纯白的雏鹰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绿上再加上一点绿
好比野核桃树林里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
我最喜爱的不是白也不是绿
是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
在变老之前远去
既然觉者如释尊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巨流,既然饕者如浮士德都不能让美好的时
光停留一刻,既然那个早夭的酒鬼克鲁亚克曾经喊过:‘永远在路上’,那么,我们为
什么不能在变老之前远去呢?
知了在枝上一叫,天就凉下来
寒气涌上树冠,肆意删改
凌乱成本地的秋天 衣襟上的松针越来越多,嫩得尖锐
在温凉的乳内寻找着对应
裙摆却执意扭身
在夜色中驾着剩下的夏天远去
夜莺在梦里一唱,人就老下去
暮色铺满被面,左右翻滚
合拢了起伏的屋顶 幻想中的生活日渐稀薄,淡得没味
把过浓的胆汁冲淡为清水
少年仍用力奔跑
在月光里追着多余的自己远去
日子在街头一掠,手就抖起来
文字漏出指缝,纷纷扬扬
爬满了将倒的旧墙 脚面上的灰尘一直变换,由苦渐咸
让模糊的风景改变了模样
双腿却不知强弱
在变老前踩着剩下的步点远去
发信人: emty (emty),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02:23:17 2010, 美东)
他的诗真的不入流。一,没有汉语的美感;二,诗里充斥了已经在几千年的“诗意”里
浸泡过的名词,情景,而诗是什么?诗是革命性的,是新的东西。而他并没有发现诗的
存在,他反而是迷失在语言的泥沼里。迷失是他的本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一会又
在城市里翻云覆雨,一会又去边远的地方体验清苦。你们真该读读张羞杨黎小安他们的
诗,再来说什么是诗人。
发信人: goelse (加油三顺!),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4:16:13 2010, 美东)
谢谢楼主的帖。
我也是马骅死后才知道他。然后才知道原来在上学时早就听说过的在毕业时推一架钢琴
到女生楼下弹唱光阴的故事的男生就是他。然后才知道买了几本的藏羚羊和他有关。然
后才看了他的《变老之前远去》和路上有惊慌纪念他的文字。
这是个人喜欢的另外两首马骅的诗。
《雪山上的花开了》
山上的草绿了,山下的桃花粉了;
山上的桃花粉了,山下的野兰花紫了;
山上的野兰花紫了,山下的杜鹃黄了;
山上的杜鹃黄了,山下的玫瑰红了。
偷睡的年轻汉子在青稞田边醒来,雪山上的花已经开了。
《风》
风从栎树叶与栎树叶之间的缝隙中穿过。
风从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开阔地上穿过。
风从星与星之间的波浪下穿过。
我从风与风之间穿过,打着手电
找着黑暗里的黑。
第一首诗,总觉得看到最后少了一点上扬的调,不然就完美了。后来看到刘亮程的《对
一朵花微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54740/)中的句子“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终于找到这个完美的上扬的调。第二首也有一样的问题,开头都好,最后有点不顺畅。不过,“我从风与风之间穿过”表达出的意象令人印象深刻。
路上有惊慌写的《我想念你的多种方式》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751549/
比如,我改变一种习惯,从前我不吃胡萝卜,现在我开始吃胡萝卜,这样每次我吃胡萝
卜的时候,都想到你;
比如,从现在开始,一年之内,我搭乘公车,都提前一站下来,走路到目的地,这样我
可以慢下来,看看周围的人和树,还有店铺,它们沉默不语,我也是,因为我想到了你

比如,有一个词我永远都不用,每次要用到的时候,我很小心,绕开它,换过一个词,
这样我又想到你一次;
比如,每次我到大街上,如果我很高兴,我就大声叫你的名字,你的名字听起来这么普
通,所以,我每次叫你,都会有人回过头来看我,以为我叫的是他们,他们也许对我笑
,也许露出困惑的表情,我很高兴,我觉得也许有一次,回头看我的人正好是你;
比如,夏天的时候,天气太热了,我把手里的水从头上淋下来,这么凉,我把这个行为
叫做你;
比如,我喝酒,我从前常常和你一起喝酒,我一口气喝完了整杯酒,我把这个俗气,而
又常见的喝酒方式,都宣称是和你喝酒时才用的;
比如,我要去锻炼了,我是这么讨厌锻炼的人,但你叫我去锻炼,我就去锻炼,这样我
每次都皱着眉头,想起你一次;
比如,我不怎么提起,也不怎么去你的那个城市了,但正因为如此,我反而常常想起那
里,想起你;
比如,在路上,我看见每个陌生人,他们或者高兴,或者悲伤,或者面无表情,我都觉
得他们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不认识你;而我自己或者高兴,或者悲伤,或者面无表情
,都是有理由的,因为我认识你;这样子随时随地都可能想起你;
比如,我找到那些和我一样认识你的人,他们或者提起你,或者不提起你,但我知道都
和你有关,不管我见到几个人,但至少都要想到你一次;
比如,我阅读那些俗气的书,阅读那些高深的书,都有可能想到你,因为你就是这么无
孔不入,既阅读俗气的书,又阅读高深的书;
比如,我写小故事给你,因为你要我写小故事给你,我始终都没有写,这次我终于写了
,故事里的人和你有一点像,我每看一次,就想到你一次;
比如,Perfect Day,这首歌我也很喜欢,你也很喜欢,这个词我也很喜欢,你也很喜
欢,但我被你打败了,这个词归你了,这首歌归你了,它变成你喜欢的,我才喜欢了;
别人也被你打败了,他们都变成因为你喜欢,所以我才会注意到他们也喜欢;
比如,以后我不能玩捉迷藏游戏,因为每次我都想到你藏起来了,我可能找不到你;但
我又会很想要玩捉迷藏游戏,因为到最后,我总归是找得到你的。这样子,无论我玩不
玩捉迷藏游戏,我都会想到你;
比如,有一天我无意中找到一本书,那上面有你的签名,又有一天我无意中找到了一张
相片,那上面有你,我把它们拿给别人看,说:瞧,我有这么好的东西。那个时候我可
能已经有点老,记性也不太好,不过还是想到你一次;
比如,有一天有人问我,认不认识你,记不记得关于你的事情,我回答说:记得。于是
我把所有关于你的事情,又想了一遍;
比如,有一天有人问我,认不认识你,记不记得关于你的事情,我回答说:不记得。但
是我在心里,把所有关于你的事情,又想了一遍;
比如,你最好马上出现在我面前,嘲笑我,对我哈哈大笑,这样子我会马上原谅你,并
且给你看这篇东西,我会同样哈哈大笑,说:我一点都不想念你。不过这样说其实是因
为我有点羞涩。
比如。比如。
比如我写下来,这一篇给你,给马骅。我自己又从头看了一遍,觉得可以给你了。给马
骅。天已经亮了,从天很黑到天开始亮,有好几个小时,我都想到你了。我的朋友会跟
我提到这一篇,提到一次,就又想到你一次。
发信人: tracycc (到处乱走),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5:05:41 2010, 美东)
05年去过那个雪山下的村子,经过他遇难的地方,听当地的村民讲起他的故事,只是版
本略有不同。。
发信人: goelse (加油三顺!),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5:20:51 2010, 美东)
村民们什么版本啊。只听说他准备回到城市腐烂。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5:53:42 2010, 美东)
哈哈是吗,这个有趣。走得正是时候啊……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为马骅写一篇文字,但一直也无法动笔。无意中翻到这篇,又勾起许多记忆
: 。最早在网上拍过他编的书(拍砖),后来却成了同事,也算是朋友,04年初打算去云
: 南时还跟他联系问过当地的天气,那大概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联络了。。。然后突然得知
: 他水遁澜沧江的消息,一直不敢相信。。。
: 05年夏天,终于去了云南,专程在明永村外马骅落水的地方下车,洒了两瓶啤酒给他,
: 作为祭奠吧。。。
: 这篇文字还好,没有那些歪曲夸大之词,基本还算比较准确。所以转载过来。
: btw,文中还是有点小小的错误,如果我没记错,马骅从来没有在泡网俱乐部担任过诗
: 歌论坛版主,只是在那里玩,发过一些帖子。我当时还送给他一个ID马甲,也随他永远
: 沉没了。。。

avatar
g*n
8
2002年,在paowang看到马骅刚发的这个帖子,当时觉得他这篇蛮有营养的,就顺手转
到另一个论坛,后来找不到了。现在网上也很难搜到他的原帖。只是没有想到,一语成
谶。。。
在变老之前远去
提交者 : 小鸟 于 PAOWANG.COM 北京时间 2002-12-20 17:52:03
14年前春夏之交的一个下午,我在南开大学一间堆满了臭袜子和《梦的解析》之类
三联版国外学术普及读本的学生宿舍里看到了一本红皮书。一瞥之下,封面上硕大的黑
体字“1986—1988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立刻穿过眼珠进入了我的大脑皮层。1个小
时以后,我如愿以偿地把这本厚厚的书带回了家。应该说,对我来讲,这本书是我当代
中国诗歌的入门教材。在封面上那一排令人羡慕的主编名字中,我记住了“孟浪”两个
字。原因很简单,在正文部分,他是个重要的诗人,而且在所有的编辑者中,只有他的
名字不象是真名。
一个多星期前,我给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孟浪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国内,他
犹豫了一下,说:“我在这里还有些事。再等等吧,等等吧。”
在看到那本红皮书以后,我心情澎湃了很久,因为那里面的诗我十有八九看不懂。
这种感到自己智力比别人低下的感觉令我很不快,所以我就努力试着去读懂这些“现代
主义”诗歌。最后的结果是,我误入歧途,成了一个当代中国诗歌的热心读者和业余从
业人员。
后来我才知道,这本红皮书的来头大得很,它的背景是一个叫“中国当代诗歌大展
”的狂欢。看着书中陈列的那些林立的诗歌流派介绍,我开始想象那些落笔如飞,让经
典瞠目结舌、让道学家扼腕叹息的文学青年们。是的,我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要有
自己的流派。
几年之后,我终于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孟浪。他刚从南方回到上海,神色里有无奈、
疲倦和平静,还有一点对世俗生活偷偷享受的愉快。我的第一印象却是失望:“他们都
叫你大胡子孟浪,原来你是个小胡子。”孟浪的大笑让我尴尬了一下,接着就是更响亮
的笑声。
我不知道这种大笑是否可以算做80年代的一个特有的表情。但在那种轻松和自信背
后,是否还有那么一点点地自我献身的感动呢?
孟浪的日子过得并不开心,而且每况愈下。在获得了由众多诗人评选出的“首届中
国桂冠诗人”称号之后没多久,他就去国到了美利坚。在那里,他的生活也不会太好,
我可以想象得出。因为对于生活,对于现实,他的姿势永远不会是张开双臂。他只是把
自己尖锐、热血的那一面留给世界,把永无休止的疲倦、经常光顾的空虚留给自己。在
他觉得中国无法再给他提供更多的力量和敌人之后,他选择了离开,选择了另一架似乎
更庞大些的风车。
在那本后来被认为是记录80年代中后期最重要的诗歌现象与作品的红皮书中,还有
一个名字让我难忘。“京不特”(还有他搞得那个有着强烈中国特色的、红色幽默般的
诗歌团体:“撒娇派”),这是个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其含义的笔名。2000年冬天,我
问刚从丹麦回国的京不特,他的笔名究竟有什么典故。剃着光头的京不特带着他那招牌
似的花和尚笑容,用已经被北欧语言改造过了的上海话向我讲解了一番上海古旧的脏话
。如果从对生活的决绝态度上来讲,京不特更象是80年代文学氛围的集中象征。在离开
故国13年之后,他又回来了,还了俗,但还明目张胆地留着光头。在最初的几天里,他
的中文几乎已经找不到表达的正确途径。
那一年他23岁,几乎和文学一样年轻。离开上海,在福建出家剃度,一年之后逃出
清净之地。在云南西双版纳溽热的丛林里,他破罐子破摔似的开了一家“无政府主义饭
店”,然后又很快地亲自坐吃山空。而在此之前,他的诗歌作品和随心所欲的文学做派
已经让很多人震惊和不快了。
但他很快还是感到了厌倦。这一次,他的直接和坚决让人更加吃惊。他用近三年的
时间孤身穿越了西双版纳无边的丛林,在蚊虫、瘴气横亘的东南亚游走、坐监,又在一
个偶然的机会里离开军政府的大牢到了丹麦。而这些,作为一个生活和艺术规则的背叛
者,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平静和喜悦。
我不清楚那个时代给他的身上打下什么样的烙印,更不敢武断地说他给那个时代带
来了什么。或许和孟浪一样,他们都如他们的朋友,一个以另一种方式离开历史洪流轨
迹的曾经的年轻人所说:“在万里之外朝拜云霞。”
是啊,既然觉者如释尊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巨流,既然饕者如浮士德都不能
让美好的时光停留一刻,既然那个早夭的酒鬼克鲁亚克曾经喊过:“永远在路上”,那
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变老之前远去呢?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头来仔细读。我在校版写过一篇马骅,有不少校友跟帖。我把原帖和跟帖抄一点在这
: 里应和你的纪念:
: http://74.53.4.74/article_t/FDU/31190951.html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 标 题: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4 10:29:05 2010, 美东)
: 九十年代前期入校的同学,大概会记得校园里一对瞩目的人物:一个扎马尾辫的男生,
: 一看就是诗人,圆圆的脸也很天真单纯;另一个男生不扎辫子,但五官细腻柔和不亚于
: 女生,也是一看就诗人。这俩常走一起,那是双重诗人气场,连我这样走路目不斜视的
: 人都被吸引得回头过好几次。

avatar
g*n
9
另外
以我对他的了解
ms你把他拔高了
他不是选择牺牲
而是选择体验吧
换一种方式生活一段时间
再回到城市。
当然,体验会改变人生
过程即是结果。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头来仔细读。我在校版写过一篇马骅,有不少校友跟帖。我把原帖和跟帖抄一点在这
: 里应和你的纪念:
: http://74.53.4.74/article_t/FDU/31190951.html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 标 题: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4 10:29:05 2010, 美东)
: 九十年代前期入校的同学,大概会记得校园里一对瞩目的人物:一个扎马尾辫的男生,
: 一看就是诗人,圆圆的脸也很天真单纯;另一个男生不扎辫子,但五官细腻柔和不亚于
: 女生,也是一看就诗人。这俩常走一起,那是双重诗人气场,连我这样走路目不斜视的
: 人都被吸引得回头过好几次。

avatar
g*n
10
翻了一遍你那个老贴和跟帖
马骅的所谓支教与你们说的学校组织的支教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的是个人行为
也不该叫支教
只是暂时离开城市
找个远一点的地方安静的待一阵
同时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
而已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头来仔细读。我在校版写过一篇马骅,有不少校友跟帖。我把原帖和跟帖抄一点在这
: 里应和你的纪念:
: http://74.53.4.74/article_t/FDU/31190951.html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 标 题: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4 10:29:05 2010, 美东)
: 九十年代前期入校的同学,大概会记得校园里一对瞩目的人物:一个扎马尾辫的男生,
: 一看就是诗人,圆圆的脸也很天真单纯;另一个男生不扎辫子,但五官细腻柔和不亚于
: 女生,也是一看就诗人。这俩常走一起,那是双重诗人气场,连我这样走路目不斜视的
: 人都被吸引得回头过好几次。

avatar
g*n
11
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纪念志愿教师马骅
6月20日是马骅的忌日,谨以这篇旧文表达对他的思念。
2004年6月20日,在德钦县明永村志愿当老师的马骅因车祸坠入澜沧江。两年以后,我
又来到他教过书的明永村。村子的路边立着一块“马骅纪念碑”,正面和背面用中文和
藏文写着:
“马骅生平事迹:马骅,诗人,学者。1972年4月11日出生,男,汉族,天津人,毕业
于上海复旦大学国政系,2003年3月到明永村小学义务支教。2004年6月20日不幸遇难,
年仅32岁。
马骅老师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梅里雪山脚下义务支教。用渊博的学识启迪山
村孩童,把自己平时积攒的稿费和朋友的资助全部用于学校建设;他关注并积极保护当
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他研究藏民族文化,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为民族文化
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他用爱心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生命谱写了青年志愿
者献身教育、忘我付出的伟大颂歌,实践了当代大学生‘以我所能、奉献社会’的崇高
人生追求。为了弘扬马骅精神,省州县党委政府分别做出了向马骅同志学习的决定,共
青团中央追授马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共青团云南省委和云南省青年志愿者协
会追授马骅为‘云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共青团迪庆州委、共青团德钦县委
追授马骅同志为‘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卡瓦格博不会忘记马骅老师,您永远活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中共德钦县委 德钦县人民政府
公元二00四年九月二十日。”
我从一个坡坡往下走,便看见明永小学的校舍。破旧的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当地
乡村小学常见的那种房子,如今成了高三层的钢筋水泥楼房。接替马骅的第二位志愿者
沈越老师已经工作一年,准备返回上海。他用钥匙打开二楼的“马骅展览室”,和教室
一样大却空荡荡的屋子。靠黑板的那一面,贴着有关马骅的一些报道。靠走廊这边,是
他用过的炊具。临近后窗处,摆着他的那张木床。枕头上铺着旧的枕巾,一床旧的条纹
垫单,床下一排4双鞋子。从窗口望出去,是一户村民的院落。
其实在马骅下乡的一年里,我同他的接触并不多。只是在他离去之后,上网看到他的很
多文字,才有贴近他内心的感觉。就在出事的这个月,马骅连续给“诗生活网”的文学
自由坛发了一组诗歌,取名“雪山短歌”。有个叫林木的网友看了,回帖子说:“你这
一年真是太值得了。”
我很少读诗写诗,但感觉得出,马骅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已经进入某种意境,某种类
似于古代诗人的境界。其实,在到明永村以前,马骅的诗有所不同,人也有所不同。他
很现代,很前卫,很反叛。应该说,是雪山改变了他的生活和思想,给他的灵气增添了
超凡脱俗的品质。
我是在2003年初与马骅偶然认识的。一天,在北京办 “北大夜航船”网站的朱靖江打
来电话,说他有位朋友叫马骅,想到德钦的农村小学教书,报酬不用考虑,让我帮忙找
个学校。我即刻联系德钦的诗人扎西尼玛,请他想办法。扎西尼玛一听,说“那到我们
村的小学挺好哇。”就跟村长大扎西和学校的老师商量,很快做了肯定的答复。这期间
,我跟马骅通了两个电话。大约一个多月以后,马骅来电话说他已经到昆明,明天就去
德钦。我忙着其他事,简单地说好吧,祝你一切顺利,到德钦再联系。
今天,他的电话号码还留在我的本子上:
13911567240
后来真的在德钦升平镇斯郎伦布的酒吧里见了他,很文人的模样,额头扎根带子,穿着
当地右襟布纽的藏袍,能喝酒,也能侃。他性情温和,待人直爽,和卡瓦格博文化社那
帮年轻人混成了哥们儿姐们儿,他们是在旅游局供职的诗人扎西尼玛、本行开车但写音
乐、读佛经修行的木梭、当着图书馆馆长又忙着收集民歌的斯郎伦布、光头而话语柔和
的钟华、干练爽快的小马、女孩马彩华、此里卓玛…
我也很快和他熟了,每次见面,都有诸多话题可以聊。
2004年6月20日晚上12点,我刚睡着就被电话铃声惊醒,是斯郎伦布打来的,说马骅掉
进江里了。我一阵茫然,赶紧打电话告诉朋友,话才出口,禁不住泪流满面。我和马骅
很少见面,可他出事以后,却感到莫名的心痛。一次,在昆明的茶馆跟朱靖江谈起他,
他也说,感觉从来没有为失去一个朋友这样难过。
以后的个把月,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但那些夸张煽情的文字招致马骅的朋友
们厌恶。他们以93人的名义发表公开信,要求传媒保持客观和公正,并阐明了马骅的真
实动机:
“事件发生之后,马骅的哥哥马杰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了云南的出事现场,与他差不多同
时赶到的还有大量的来自上海及昆明的记者。马杰一心要将马骅带回天津老家,而那些
记者大多是为了寻找一个‘支教’典型的故事而来到德钦。实际上,马骅远赴云南偏远
地区教书的行为,尽管与一般政策上所谓的‘支教志愿者’有相近和重叠之处,但他的
意愿已经超出了这个范畴,是非常个人化的行为。一方面他想做些实事,另一方面是出
于对藏地文化的兴趣,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的确,马骅到德钦并未受任何组织的委派,也没有举手宣誓要报效祖国云云。他的行为
,在我看来并无特异之处,德钦的朋友也没有刻意询问他有何动机。知道他出事后的第
二天,我赶到德钦,回来后便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从韩博等人的文章,才知道了他的
简单经历:
“马骅在天津长大,1991年-199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览群书,多才多艺
。大学期间,他开始创作诗歌、戏剧和小说,是复旦诗社的中坚力量,组织过多场大型
诗歌朗诵会,并担任燕园剧社社长,编剧、导演并主演了《玩真的还是玩虚的》、《灼
伤的手指》、《真相·虚构》等多部戏剧。
大学毕业之后,马骅先后在上海、厦门、北京等国内多座城市供职,职业跨度非常
之大,这与其说是为了谋生,不如说是意在体验具有不同侧面的多种多样的人生。
……
在北京,马骅就职于北大在线,任经理,同时与朋友一起策划、编撰了‘藏羚羊’等系
列旅行图书以及与‘文学大讲堂’有关的系列文学、电影图书。在网上,马骅是中国互
联网诗歌平台的建设者之一,以‘小马’为主要网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担任‘诗
生活’、‘北大新青年’、‘泡网俱乐部’、‘网易’等著名诗歌论坛的版主,对中国
当代诗歌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诗生活’是他的理想之一,他从2002年起至
今担任《诗生活月刊》的主编。
在马骅身上,凝聚着知识者的激情、浪漫和不羁的游戏精神。他不愿在一个地方待
上太久,因为他无法忍受沉闷、刻板的庸常生活。所以他总是幻想远方,幻想别处,渴
望一个人的自由,并且身体力行。”
此外,我还看到了他以前的作品,也看到他在当志愿者的一年间写的一组诗歌。这组取
名为《雪山短歌》的诗,我从来不曾听马骅说起。从文学的角度看,他的诗风在2004年
大有变化,而每一首,都和卡瓦格博雪山有关。
这些诗歌的意象,重叠着马骅一年的经历,是他生活中最后一段自我写照。
1. 春眠
2004年6月7日,马骅写下《春眠》这首诗:
夜里,今年的新雪化成山泉,叩打木门。
噼里啪啦,比白天牛马的喧哗
更让人昏溃。我做了个梦
梦见破烂的木门就是我自己
被透明的积雪和新月来回敲打。
诗里的意境,有可能来自春节那几天的印象。这一年,村里人通过给游客牵马赚了不少
钱,都在欢天喜地地过年。马骅呢,一定也和村长大扎西喝酒,也可能和大家跳了弦子
。但更多的时候,他只呆在小学校的宿舍里,让安静的梦幻填满心灵,在心安理得的寂
寞中,倾听新雪融化的声音。
明永的月光很亮,会不会是雪山和冰川的反射所至?在当地藏话里,“明永”是神山卡
瓦格博护心镜的意思。记得2003年10月的晚上,我去太子庙转经回来,住村长大扎西家
。马骅来看我,和大扎西对喝青稞酒,喝醉了,搂着也已半醉的村长喋喋不休地讲啊,
说啊,说转山的事,说村里的事,说外头的事,但没说诗歌。大约两点多钟,他回学校
,大扎西要打电筒送,他说不用,外面月光亮得很呢。我送他到门口,他跨过栅栏,走
到小街上。果然,月光下,村舍、石板路、水沟里淌着的山泉都朦胧可见,仿佛是透明
的。以前明永人喝的是浑浊的冰川水,有人得了大脖子和痴呆病,如今修了水沟,引来
山泉,卫生条件改善多了。
村民都睡了,没睡的,此刻也很少到外面走动,据说晚上容易碰到鬼。还有另一种鬼:
醉鬼。旅游开发后,一些年轻人学了城里的习惯,晚上跑到路边喝酒,把空酒瓶砸到马
路上。马骅无所谓,他虽然研究佛教、基督教和中国古代的信仰,却自称是游移不定的
无神论者。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对这座雪山的景仰。
那个时候,山上都已经白成一片,雪花和月亮同时眷顾这个夹在山沟里的村落。大多数
外地人都走了,但马骅还留在那儿。积雪和新月的反复敲打,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的气
质,使他的感官和思维更加敏锐,心境陷入澄静。
2.乡村教师
就像朋友们所说,马骅并不是上海派的支教志愿者。从北京来之前,他就托小朱明确地
转达了他的意思:找个安静的村子教书,不拿工资,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可以了。他甚
至没到德钦县教育局报到,就通过当地诗人扎西尼玛和村长的安排上起了课。后来,另
外两个老师被调走,剩马骅一个人顶着,教语文,数学,劳动等一到三年级的全部课程
,他还为成年人开了英语班,还带孩子们爬山春游。
像诗里描写的,他当了一年半地地道道的《乡村教师》:
上个月那块鱼鳞云从雪山的背面
回来了,带来桃花需要的粉红,青稞需要的绿,
却没带来我需要的爱情,只有吵闹的学生跟着。
十二张黑红的脸,熟悉得就像今后的日子:
有点鲜艳,有点脏。
掩映着村庄的桃花和青稞,和像小尾巴狗跟着老师的学生,就是马骅爱恋的对象。我们
都可能失去过别人给予的爱,可马骅到明永以后,却以给出爱的方式,进入到了另一种
人生境界。粉红的花瓣,碧绿的田野,黑红的脸蛋,都是城市里缺少的颜色,而乡村里
熟悉的颜色。他喜欢这些颜色。对它们充满感情。
六一节的时候,村里有演出,表演的主角就是学校的男孩女孩。以前我没想到六一儿童
节对村民那么重要,既是儿童的节日,也是大人的节日。马骅带学生参加过演出,会前
大伙要捐钱,用于演出活动的开支,也捐一部分给学校。出钱的单位和个人都登记在纸
上,当场念给众人听:
斯那尼玛,10元;
县民宗局,100元;
安主,50元;
县农牧局,十五盒彩色笔;
宗雍卓玛,200元;
乡政府达瓦次仁,10元...
重头戏当然是孩子们的歌舞,有《拔萝卜》、《草原骑兵》、亚东和容中尔甲的歌曲。
马骅呢,大概会朗诵诗歌。他会不会朗诵的就是这一首,关于十二张孩子的脸,关于花
和庄稼的粉红和绿?
2003年7月10日,马骅送他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回村的情形,他在2003年7月20号的信
里是这样写的:
“学校终于放假了,我也送走了我手下的第一批毕业生,其中的欣慰和感伤难以
用文字名状。
我记得跟大家说过,我的小学是个不完全小学,最高只能到四年级。学生五年级
之后都要到山南侧的另一个村里去读了。我教的四年级学生这学期后就要从明永小学毕
业去西当小学读书去了,他们——8个女学生、4个男学生——是我的第一批毕业生。
我们的期末考试也是要到山另一侧的隔壁村小学里去统一考的。我们去了两天,
7月10号正式考完。
7月10号下午5点多,所有科目的考试都结束了,我和学生搭车回村。
车子在澜沧江边的山腰上迂回前进,土石路上不时看到滑坡的痕迹。江风猎猎吹
着,连续阴雨了一个月的天气突然好起来。落日在雪山的方向恍恍惚惚,神山卡瓦格博
依然躲在云里。挤做一团的二十多个学生们开始在车里唱着歪歪扭扭的歌。薄薄的日光
时断时续地在车里一闪即过,开车的中年男人满脸胡茬儿,心不在焉地握着方向盘。学
生们把会唱的歌基本全唱了一遍,我在锐利的歌声里浑身打颤。
有一个瞬间我觉得自己要死了。这样的场景多年以前我在梦里经历过,但在梦里
和梦外我当时都还是一个小学生。圣经中的先知以利亚曾在山上用手遮住脸,不敢去直
面上帝的荣光。在那个时刻,我突然想起了遮住自己面孔的以利亚,我觉得自己不配拥
有这样的幸福。
两天后,我们在学校里为四年级的学生开了简单的毕业典礼。我跟他们说了些他
们可能无法理解的动感情的傻话。学生们都哭了,我却奇怪地保持了平静。
雨季仍在继续,难得看到一两眼太阳。而一旦出了太阳,就是一阵爆热。我要离
开村子一段时间,到周围的地方去转一下,冲淡一下我多少有些可笑和矫情的感伤与自
我感动。
不久前,我为村里和学校写了一份资金申请,托人递到州财政局,让他们拨些钱
为学校建一个简易的篮球场作为学生的活动场所。前几天,申请被批了下来,顺利的话
,暑假期间可能就会动工了。这个消息很让我高兴。
不管怎么样,我到这里已经整整一个学期了,生活在经历了一个巨型转弯之后,
震荡和晕旋都还没完全平复下来。短暂的出去走走也许会有好处。”
信中说的那段路,就是后来他掉到澜沧江里的地方。路旁插着祈祷的白色经幡。路虽然
修了几次,雨天还是经常塌方,石头滚下来,砸坏了村里活佛的吉普车。每年,澜沧江
边总有几张车子翻到江里,有拉着村民和小学生的中巴,有领导的小车,也有大卡车。
马骅跟我说过,他第一次来,坐车下乡,见窗外的车轮好像悬空在山崖外边,紧张得不
得了。以后习惯了,坐什么车都不再有顾虑。
车窗外面,澜沧江峡谷的上面,就矗立着银白的卡瓦格博。他像扇子一样展开,车子走
到哪里都看得见。每个新来的人看到他的时候,都会感觉“震荡和晕旋”。藏族阿觉娃
的反应,是跪下双膝磕头。旅游者的反应,是拼命摁动快门。面对他,马骅被巨大的幸
福感笼罩,不敢相信自己能拥有如此的缘分,能在这样的地方给孩子们上课。这些大声
唱歌的孩子,此刻就如同马骅的上帝,教给他生活的真谛,赐予他幸福的泪水。
他教村民的孩子,而身后的雪山,教给他更多的东西:关于慈悲,关于中阴,以及如何
用行为去兑现自己的信念。
3.桃花
4月间,是村里桃花盛开的季节。马骅写道:
有时候,桃花的坠落带着巨大的轰响,
宛如惊蛰的霹雳。
闭上眼,瘦削的残花就回到枝头,
一群玉色蝴蝶仍在吮吸花蕊,一只漆黑的岩鹰
开始采摘我的心脏。
他为这首诗写了一段附记:
“村子位于澜沧江西岸,离江边有五公里左右,海拔不高,2300米,可村子上方就是海
拔6740米的云南第一高峰。和澜沧江两岸干热河谷地带干裂裸露的山体不同,村里的山
体植被极好,从高处的高山草坝、冷杉林、云杉林、竹林,慢慢过度到常绿的松柏,最
后是村子周围的核桃、桃树和梨树。清明一过,桃花就粉红一片,非常壮观。可惜九月
份左右结出来的果子却不那么可爱,又小又硬,就是长不大。
沿着学校西侧的山往上爬一刻多钟,有一个很大的草坝。那是六十年代开山造田的遗迹
。如今退耕了,长满了野草和细碎的灌木。草坝当中有一棵老桃树,可能是因为其地标
的作用而躲过几十年前的人祸。我经常在周末到那棵老桃树底下晒太阳、睡觉、发呆。
天气好的时候,老桃树的背后就能看到神山卡瓦格博。开花的季节,躺在树底下,睡一
会儿,身上、两侧就堆满了新鲜的花瓣,让我想起史湘云来。”
看到这段话我才知道,2003年10月那天早上,马骅带卓玛和我去的,就是长着老桃树,
能远眺卡瓦格博的地方。头天夜里我们约好,第二天清晨去看雪山日出。早上6点钟我
在村外的公路上等,远远见他打着电筒来了。天已经有点冷,他穿一件藏袍。领着我们
顺水沟往山上爬,拐几个弯,登上一块草坝。四周很平坦,散落着撂荒的耕地。我没带
脚架,便把摄像机架在老桃树的粗干上。10月,树上已经不见粉红的花朵。马骅在田坝
中间用三脚架支起照相机,然后我们边啃苹果边等着。过了一阵,峰顶开始变红,然后
慢慢往下扩展,直到整个三角形的主峰全部笼罩在橘红色的阳光里。
我把镜头拉近,见靠近山顶的陡坡上卷起雪暴,透明的烟尘缓缓升起,散开,变成柔和
的云雾,消失在清晨的天空中。我被这情景迷住了,想象日本朋友小林爬到那个陡坡时
看到了什么。小林告诉我,中日联合登山队第二次行动中,他是爬得最高的。就在接近
顶峰的斜坡上,狂风几乎把他吹走,迫使他不得不后撤。以后,小林到明永村寻找遇难
队员的尸体,每年都要住几个月,以至他改变了想法,不再企图攀登卡瓦格博,而改行
当了拍摄雪山的摄影师。
拍了一阵子,马骅指着周围说:你看,村里人这两年牵马有钱了,顾不上种地,把这些
地都荒了。我想和村里商量,要一块地来种。
出事前几天,我们在一个会议上遇见。吃饭的时候,他说起等把这班孩子送走,就没学
生了,想明年2月份报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博士生。我问他怎么选这样的方向
,他笑笑回答:既然读书,就找个最没用处的专业罢。
马骅的所想所行的确与现实世界不太搭调,以至常给人晕晕糊糊的感觉。他哥哥马杰告
诉我们,马骅外出旅行,总是把带的钱糊里糊涂地用光才回到天津,下火车后打手机来
要乘公交车的零钱。
桃树跟人大概生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里,它们用四个季节经历生老病死的轮回,来年又复
活。而人,一次就永远老去。种地,考博士,做网站,写诗歌,爬山,志愿教书。对于
混在职场里的人来说,这些缺乏连续性的选择就像耀眼的桃花,顷刻开放和飘落,没带
来任何实际的价值。可他们没有看见,桃花带着巨大的轰鸣坠落,又在一个转世轮回的
生命中悄悄地返回枝头。
4.我最喜爱的
马骅那天拍的照片我没见着,不过可以猜测,他拍到了雪暴的烟尘融化到天空中的景象
。否则,下面这首诗怎么会表达出相似的意境呢: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
仿佛积雪的岩石上落着一只纯白的雏鹰;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绿上再加上一点绿
好比野核桃树林里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
我最喜爱的不是白,也不是绿,是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
马骅说:
“前四句引号里的,是我根据本地的民歌改编而成的。
本地的民歌和大部分藏区一样,分为弦子、锅庄、热巴等几种,最有特色的是弦子。弦
子是一种集歌、舞、乐器与一体的形式。玩的时候男女围成一圈,男人拉弦子(二胡)
,大家一起跳,歌词则是一问一答。每首歌有固定的旋律,歌词则需要领舞的人现编,
然后传给下面的人。这一段歌词是我一个本地朋友翻译给我,我再重新改过的,主要是
想让它整齐些。”
马骅出事以后,我去德钦为他烧香。晚上,在茶馆里和喜欢音乐的木梭聊天,他把这首
民歌的头两句歌词念给我听,再用汉语读出来,就像当初念给马骅听一样。它还有曲调
,有旋律,民歌都是可以吟唱的,古代的诗歌也是可以吟唱的。
白色和绿色,是那个地方最美丽的两种颜色。在干热的河谷地区,到处是从褐黄到赤红
的色调,因为植被很少。所有的生命,都靠白色和绿色存活。白色覆盖着山顶,绿色覆
盖着村庄。
在藏族人眼里,白色是高贵吉祥的色彩,白色的牦牛,白色的狮子和苍鹰,就如同神话
般的动物,它们都是雪山的象征。大凡雪山周围的地段,都属于神灵管辖的区域,过去
被划做“封山”,建了烧香台,不许打猎采伐,更不许登山。雪山的冰水融化,沿着一
条条山溪、河流淌下来,滋润着大山夹缝里的台地,孕育了高大的核桃树,核桃树又庇
护着躲在树阴下的田地和村舍。核桃树冠很大,伸展开来,可以遮盖好大一片地方。它
们生长在房子和耕地周围,是分到每家每户管理的,还被人们取了名字。核桃林里有各
种鸟儿栖息鸣叫,时常会看见成群的绿色鹦鹉盘旋起落。
可马骅看到的,不仅是这两种孕育生命的色彩,他还看到隐藏在生命之后的东西。那就
是他写下的最后一句: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
许多人相信生命像核桃的壳,是坚硬无比的。他们不愿意看见这个壳被打破,打破以后
便是黑暗。可藏族人都知道每个人最终要走的路,并在此生以走路的方式体验进入“中
阴”的感受。七七四十九天,肉体的硬壳渐渐脱落,柔软的神识缓缓升起。死亡不是黑
暗的门槛,而为追求解脱的人带来奇迹。
透明的冰川,空无的云翳。我相信,那是马骅在老核桃树下多次看见,并一直向往着融
入其中的无色之境。
5.山溪
石头的形状起伏不定,雪水的起伏跟着月亮。
新剥的树木顺流而下
撞击声混入水里,被我一并装入木桶。
沸腾之后,它们裹着两片儿碧绿晶亮的茶叶
在我的身体里继续流荡。
澜沧江是水葬场,通往另一个世界。当地人生活不靠江水,而依靠雪山的水源。因此,
山泉是所有村庄的命脉。马骅经常一个人爬山。从山上走下来,多半得顺着山泉流淌的
沟谷,山泉沿着“永曲”(河沟)流经村落,被木制的渡槽(沃曲)引到每家门前,像
自来水一样供人和牲口饮用。家里的用水,又靠女人一木桶一木桶地背上楼,倒在铜制
的大水缸里。舀水的大勺也是铜做的。
上面的诗,写的就是水从山上下来,经过渡槽和木桶,再到茶碗和身体里的旅程。
打茶也用木桶。马骅到藏区后,喝清茶少了,喝酥油茶多了。砖茶在锅里熬好以后,茶
水经过滤倒进齐腰高的木桶,加几勺盐巴,一块酥油,些许奶粉,再用一根木棍子上下
搅和,使得水乳交融。
爱喝茶的马骅最后消失在水里,他的身体在起伏的江水中流荡。当政府派大批人员沿澜
沧江寻找失踪者的时候,当地的朋友却不愿意打扰从水路离开的马骅,而希望以诵经的
方式,引导他的神识安静地渡过中阴的河流。那是我们每个人的去处。
木梭告诉我,离去的人带不走任何东西,除了朋友们为他念诵的经文。
从卡瓦格博肩部流下来的巨大冰川就在身边向下延伸着,一直伸到河谷的密林里。一股
清澈的溪水从冰川的缝隙里渗出来,慢慢汇聚,流向山下的明永村,并最终汇入澜沧江
。这条溪水是明永村民们日常用水的来源,也是他们死后进入中阴的大道。
6.山雨
2004年6月16日,在出事的前四天,马骅写下这首诗:
从雨水里撑出一把纸伞,外面涂了松油,内面画了故事: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通往云里的山路上。
梦游的人走了二十里路,还没醒。
坐在碉楼里的人看着,也没替他醒,
索性回屋拿出另一把伞,在虚无里冒雨赶路。
他说:
“山雨这个题目写了好几首,主要因为一旦下雨,人就无事可干,只能呆在学校的走廊
里看山、发呆。记得八指头陀的俗名好像叫黄读山,心有戚戚。”
诗里融合和看山和走山的感觉。和很多诗人的差别是,马骅不仅或远或近地读一座山,
而且在这座山里走路。2003年是藏历水羊年,卡瓦格博的本命年。为了这个60年一遇的
机会,有十多万藏族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和海外赶来转山。内转的,要3、4天。
外转的,要7至10天,马骅都去了。我也走过那些山路,知道其中的艰难。每天爬上爬
下的垂直高差,至少在一千米以上。我请人背着行李,而马骅30多斤的背包,全是自己
背回来的。
雪山的路走过以后,那段经历就成了梦游般的记忆,走路的人醒不了,也回不来了。他
们的肉体无论在何处生活,他们的内心,始终蹒跚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马骅这样讲述
他转山的感受:
“虽然是个游移不定的无神论者,但我还是决定尊重本地习惯,做一次纯粹意义上的转
山。
……
下到中阴之道的时候,这里已经没什么人了。我毫不犹豫地把包扔在一边,把口袋
里的大件东西掏出来,五体投地地向黑暗、狭窄而神秘的洞里钻去。幽黑的洞里十分潮
湿,而且很矮,整个人只能贴着潮湿的地面向里一点点匍匐前进。还好,爬了七八米的
距离,就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敞些的空间,在这里,就要直起腰向上爬了。不知道是哪位
有心人竖了一截木桩,以使钻洞的人方便向上爬出洞口。踩上木桩,洞口近在咫尺。但
斜斜的通道却让人难以前行。在这个狭小、犬错的洞口上,我被卡住了超过十分钟而进
退不得。
那十分钟可能是我在转山路上最难忘的十分钟。想放弃,却又不知如何后退;想
坚持,却无力前行。大脑在一片错综纷杂的空白里茫茫然,身子却下意识地一点点地向
上蹭着。最后,我总算从岩石顶上的洞口中把身体拔了出去。回到地面上,我第一次有
了再世为人的感觉。在这块岩石顶上我一个人坐了很久,体会着刚才的艰辛,回味着冲
出中阴之道的轻松与解脱。
既然觉者如释尊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巨流,既然饕者如浮士德都不能让美好的时
光停留一刻,既然那个早夭的酒鬼克鲁亚克曾经喊过:‘永远在路上’,那么,我们为
什么不能在变老之前远去呢?”[1]
他描述的山洞我也钻过,但只想到尽快返回人间,享受耀眼的阳光和舒适的睡眠。马骅
想到的却是“在变老之前远去”,仿佛是对此世的告别。看了他的一些文字,我总觉得
他对自己的命运有所预感,或者预言。2003年转山以后,他送了我一本书,叫《达摩流
浪者》,没有正式出版,是他几个朋友自费印刷的。作者是美国人杰克.克鲁亚克(Jack
. Kerouac),他还写过另一部小说《在路上》,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我读了一遍。
还有一本《荒凉天使》,重庆出版社的版本,我正在阅读。以克鲁亚克为代表的一群人
,崇尚佛教归隐山林的思想,用流浪的方式反叛文明社会,创造了一种“路上的生活”
。马骅从外表看,很像克鲁亚克书里的角色。最后一次见面,他的装束和举止依然叫人
眼睛发亮:披肩的长发,额头扎一条红色的带子。每次他到德钦城来,都穿着藏袍,背
着一个大大的旅行包,感觉要去哪里爬山似的。事实上,在明永教书的一年半中,除了
上课,他大部分时间都背着大包在山里独自旅行。
他始终走在路上,五年中换了几个城市,一年半中爬过许多云里的山。他是个克鲁亚克
式的自由人,还是因为感情的折磨而选择孤独的生活?或者,他的确是媒体宣传的高尚
的志愿者,还是在行走中寻求自我的解脱?
总之,意外的死亡让他“在未老之前远去”,永远停留在卡瓦格博脚下。我更愿意把他
看成一个“阿觉娃”,一个去雪山朝圣的,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的人。
[1] 马骅“转山--通往神迹的旅程” (新青年)2003年4月27号。
摘自游方僧的行囊-网易博客
http://azara55.blog.163.com/
avatar
g*n
12
一直想为马骅写一篇文字,但一直也无法动笔。无意中翻到这篇,又勾起许多记忆
。最早在网上拍过他编的书(拍砖),后来却成了同事,也算是朋友,04年初打算去云
南时还跟他联系问过当地的天气,那大概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联络了。。。然后突然得知
他水遁澜沧江的消息,一直不敢相信。。。
05年夏天,终于去了云南,专程在明永村外马骅落水的地方下车,洒了两瓶啤酒给他,
作为祭奠吧。。。
这篇文字还好,没有那些歪曲夸大之词,基本还算比较准确。所以转载过来。
btw,文中还是有点小小的错误,如果我没记错,马骅从来没有在泡网俱乐部担任过诗
歌论坛版主,只是在那里玩,发过一些帖子。我当时还送给他一个ID马甲,也随他永远
沉没了。。。
avatar
a*7
13
很感人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为马骅写一篇文字,但一直也无法动笔。无意中翻到这篇,又勾起许多记忆
: 。最早在网上拍过他编的书(拍砖),后来却成了同事,也算是朋友,04年初打算去云
: 南时还跟他联系问过当地的天气,那大概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联络了。。。然后突然得知
: 他水遁澜沧江的消息,一直不敢相信。。。
: 05年夏天,终于去了云南,专程在明永村外马骅落水的地方下车,洒了两瓶啤酒给他,
: 作为祭奠吧。。。
: 这篇文字还好,没有那些歪曲夸大之词,基本还算比较准确。所以转载过来。
: btw,文中还是有点小小的错误,如果我没记错,马骅从来没有在泡网俱乐部担任过诗
: 歌论坛版主,只是在那里玩,发过一些帖子。我当时还送给他一个ID马甲,也随他永远
: 沉没了。。。

avatar
s*r
14
烈士安息!
avatar
s*o
15
so touching ....
avatar
c*e
16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感人
avatar
wh
17
回头来仔细读。我在校版写过一篇马骅,有不少校友跟帖。我把原帖和跟帖抄一点在这
里应和你的纪念:
http://74.53.4.74/article_t/FDU/31190951.html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4 10:29:05 2010, 美东)
九十年代前期入校的同学,大概会记得校园里一对瞩目的人物:一个扎马尾辫的男生,
一看就是诗人,圆圆的脸也很天真单纯;另一个男生不扎辫子,但五官细腻柔和不亚于
女生,也是一看就诗人。这俩常走一起,那是双重诗人气场,连我这样走路目不斜视的
人都被吸引得回头过好几次。
扎马尾辫的叫马骅,不扎辫子的是韩博。两人都是91国政本科生。国政尽出能说会道之
辈,且不说因新加坡辩论赛而一举成名的蒋昌建,就连我偶然认识的几个国政女子都是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厉害角色,言语亲热,行事世故,善经营、有手段,不愧国政
之称号。马骅和韩博我没打过交道,似乎并不政治,一个是燕园剧社社长,一个是复旦
诗社社长。八九以后的诗社、剧社、大家沙龙,都比以前收敛冷清很多,在学生中的影
响也日渐式微。网上说他们组织过多场大型诗歌朗诵会,表演过多部戏剧,惭愧我不是
没看就是看了也没印象。只记得个表面印象:韩博气质安静,马骅跳脱活泼。
再次听说马骅是去年复旦制作了一个30年回顾视频,我转寄给一批校友,其中一个也当
过诗社社长的师兄回信说,短片中出现的马骅,前几年在云南藏区援教,遇车祸坠入澜
沧江,与江水永恒。以上海为首的全国媒体曾有大规模报道。
这真是令人震撼。在网上追溯他的事迹,他似乎一直很随心所欲地生活着。他是天津人
,毕业后在上海一家韩国时装公司很快做到总经理助理,却辞职挂冠而云游天下,去自
己想去的地方。先上青岛,再往厦门。因为喜欢,住了下来。后来去北京,与朋友创立
北大在线网络教育学院,策划“藏羚羊”自助旅游书籍,主编《诗生活》月刊,继续写
诗和小剧场戏剧实践。在“北大在线”和“诗生活”网站灌水,ID小马,签名档借用关
汉卿的诗句:“我本是,普天下风流天子,盖世界浪子班头”。百度说2003年,他“突
然摈弃兴趣驳杂、交游甚欢的都市生活,远赴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下的藏区,在明永
村做免费乡村教师。” 他开菜地,建花园,教村民英语,带孩子们学电脑、上网。村
民和学生都极口夸他人好。学生说他每个周末都去他的宝地——是山腰一棵老桃树下的
一块乒乓球桌大小的巨石,他躺在那里看对面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听轻音乐CD,
用笔记本电脑写诗。他说春天时风一吹就满身桃花,日子过得像神仙一样。2004年在明
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300米处因交通事故坠落江中,至今下落不明。百度称“他
在梅里雪山写下的诗是当代汉语中最明净澄澈的部分之一”。
诗歌我不懂,贴几首在最后供大家赏析。其中一首名为《在变老之前远去》,题目就很
不祥。《南方都市报》评论他既是个烂人(这个词太口语化,不如说浪子),放浪形骸
、花天酒地地生活(他喜欢喝酒);又是个圣徒,一朝之间抛弃都市繁华,到云南去过
清教徒般的生活。我觉得浪子、圣徒的说法似乎不准确,不足以抓住他的精神本
质。我初闻云南援教、落水身亡,立刻想起大学里学过的艾略特的诗剧《鸡尾酒会》(
The Cocktail Party)。其中的年轻姑娘Celia孤独而不快乐,心理医生说这是城市流
行的通病,“unloving and unlovable,the same isolation”,城市人孤独是因为
既不爱别人,也不能被爱。她幡然醒悟,去非洲参加医疗队,在当地人的一场暴乱中因
保护病人而被土著抓获,绑在十字架上被群蚁咬噬而死。更神奇的是,心理医生(其实
相当于上帝的角色)第一次见到她时,就从她身后看到她死后的鬼影,形状恐怖;只是
不知她将如何走到这一步。这正是Boethius以降的西方知识分子基督徒对上帝、命运的
折衷看法:上帝能预见人的命运(比如Celia的恐怖的死亡),但不会去推动它的产生
;中间过程需要人自己去实现。可以选择平庸一生,也可以轰轰烈烈地做一些使自己更
满意的事。Celia选择的是后者。不知道身为燕园剧社社长的马骅是否读过这个戏剧,
是否知道他和Celia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走到了相同的结局。也不知道当初是否有人从
马骅的脸上预见到他将来的命运。
这篇《鸡尾酒会》对我的影响,大概不亚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们上一代人的影
响,每次读都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激动和莫名其妙的共鸣。我以前写过一个读后感讨论剧
中的孤独,但总觉得意犹未尽;有关牺牲的意义想不清楚也说不清楚。现在读着马骅,
似乎又明白一些。现代人——其实是古往今来的所有人——在精神上都是孤独的,都有
浪迹天涯、救苦救难、将一己融于天下融于群体的情怀抱负。大部分人迟早会因循守旧
地进入世俗的生活轨道;少数像Celia和马骅那样的人有勇气和契机把理想现实化,更
以圣徒式的献祭方式,给轨道中的世俗人一个震动,促人反省生活的意义。艾略
特让Celia震醒她周围的精神荒原中的人,促使离异的人和好,冷漠的人变得温情
。他写的坎特伯雷大主教Thomas Becket面对歹徒,束手就毙,也是为了唤醒教众。同
样自行选择送死的还有苏格拉底、耶稣、谭嗣同。他们不是在说牺牲更高尚;死未必比
生、脱俗未必比世俗更高尚。他们是在说: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场合,你也会和我做一
样的事,因为我们都是有一样情怀的人。现在由我来做了;你所该做的,是重新
审视并更好地继续你的生活,完成你的使命。
附马骅的两首诗:
我最喜爱的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
仿佛积雪的岩石上落着一只纯白的雏鹰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绿上再加上一点绿
好比野核桃树林里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
我最喜爱的不是白也不是绿
是山顶上被云脚所掩盖的透明和空无
在变老之前远去
既然觉者如释尊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巨流,既然饕者如浮士德都不能让美好的时
光停留一刻,既然那个早夭的酒鬼克鲁亚克曾经喊过:‘永远在路上’,那么,我们为
什么不能在变老之前远去呢?
知了在枝上一叫,天就凉下来
寒气涌上树冠,肆意删改
凌乱成本地的秋天 衣襟上的松针越来越多,嫩得尖锐
在温凉的乳内寻找着对应
裙摆却执意扭身
在夜色中驾着剩下的夏天远去
夜莺在梦里一唱,人就老下去
暮色铺满被面,左右翻滚
合拢了起伏的屋顶 幻想中的生活日渐稀薄,淡得没味
把过浓的胆汁冲淡为清水
少年仍用力奔跑
在月光里追着多余的自己远去
日子在街头一掠,手就抖起来
文字漏出指缝,纷纷扬扬
爬满了将倒的旧墙 脚面上的灰尘一直变换,由苦渐咸
让模糊的风景改变了模样
双腿却不知强弱
在变老前踩着剩下的步点远去
发信人: emty (emty),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02:23:17 2010, 美东)
他的诗真的不入流。一,没有汉语的美感;二,诗里充斥了已经在几千年的“诗意”里
浸泡过的名词,情景,而诗是什么?诗是革命性的,是新的东西。而他并没有发现诗的
存在,他反而是迷失在语言的泥沼里。迷失是他的本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一会又
在城市里翻云覆雨,一会又去边远的地方体验清苦。你们真该读读张羞杨黎小安他们的
诗,再来说什么是诗人。
发信人: goelse (加油三顺!),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4:16:13 2010, 美东)
谢谢楼主的帖。
我也是马骅死后才知道他。然后才知道原来在上学时早就听说过的在毕业时推一架钢琴
到女生楼下弹唱光阴的故事的男生就是他。然后才知道买了几本的藏羚羊和他有关。然
后才看了他的《变老之前远去》和路上有惊慌纪念他的文字。
这是个人喜欢的另外两首马骅的诗。
《雪山上的花开了》
山上的草绿了,山下的桃花粉了;
山上的桃花粉了,山下的野兰花紫了;
山上的野兰花紫了,山下的杜鹃黄了;
山上的杜鹃黄了,山下的玫瑰红了。
偷睡的年轻汉子在青稞田边醒来,雪山上的花已经开了。
《风》
风从栎树叶与栎树叶之间的缝隙中穿过。
风从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开阔地上穿过。
风从星与星之间的波浪下穿过。
我从风与风之间穿过,打着手电
找着黑暗里的黑。
第一首诗,总觉得看到最后少了一点上扬的调,不然就完美了。后来看到刘亮程的《对
一朵花微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54740/)中的句子“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终于找到这个完美的上扬的调。第二首也有一样的问题,开头都好,最后有点不顺畅。不过,“我从风与风之间穿过”表达出的意象令人印象深刻。
路上有惊慌写的《我想念你的多种方式》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751549/
比如,我改变一种习惯,从前我不吃胡萝卜,现在我开始吃胡萝卜,这样每次我吃胡萝
卜的时候,都想到你;
比如,从现在开始,一年之内,我搭乘公车,都提前一站下来,走路到目的地,这样我
可以慢下来,看看周围的人和树,还有店铺,它们沉默不语,我也是,因为我想到了你

比如,有一个词我永远都不用,每次要用到的时候,我很小心,绕开它,换过一个词,
这样我又想到你一次;
比如,每次我到大街上,如果我很高兴,我就大声叫你的名字,你的名字听起来这么普
通,所以,我每次叫你,都会有人回过头来看我,以为我叫的是他们,他们也许对我笑
,也许露出困惑的表情,我很高兴,我觉得也许有一次,回头看我的人正好是你;
比如,夏天的时候,天气太热了,我把手里的水从头上淋下来,这么凉,我把这个行为
叫做你;
比如,我喝酒,我从前常常和你一起喝酒,我一口气喝完了整杯酒,我把这个俗气,而
又常见的喝酒方式,都宣称是和你喝酒时才用的;
比如,我要去锻炼了,我是这么讨厌锻炼的人,但你叫我去锻炼,我就去锻炼,这样我
每次都皱着眉头,想起你一次;
比如,我不怎么提起,也不怎么去你的那个城市了,但正因为如此,我反而常常想起那
里,想起你;
比如,在路上,我看见每个陌生人,他们或者高兴,或者悲伤,或者面无表情,我都觉
得他们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不认识你;而我自己或者高兴,或者悲伤,或者面无表情
,都是有理由的,因为我认识你;这样子随时随地都可能想起你;
比如,我找到那些和我一样认识你的人,他们或者提起你,或者不提起你,但我知道都
和你有关,不管我见到几个人,但至少都要想到你一次;
比如,我阅读那些俗气的书,阅读那些高深的书,都有可能想到你,因为你就是这么无
孔不入,既阅读俗气的书,又阅读高深的书;
比如,我写小故事给你,因为你要我写小故事给你,我始终都没有写,这次我终于写了
,故事里的人和你有一点像,我每看一次,就想到你一次;
比如,Perfect Day,这首歌我也很喜欢,你也很喜欢,这个词我也很喜欢,你也很喜
欢,但我被你打败了,这个词归你了,这首歌归你了,它变成你喜欢的,我才喜欢了;
别人也被你打败了,他们都变成因为你喜欢,所以我才会注意到他们也喜欢;
比如,以后我不能玩捉迷藏游戏,因为每次我都想到你藏起来了,我可能找不到你;但
我又会很想要玩捉迷藏游戏,因为到最后,我总归是找得到你的。这样子,无论我玩不
玩捉迷藏游戏,我都会想到你;
比如,有一天我无意中找到一本书,那上面有你的签名,又有一天我无意中找到了一张
相片,那上面有你,我把它们拿给别人看,说:瞧,我有这么好的东西。那个时候我可
能已经有点老,记性也不太好,不过还是想到你一次;
比如,有一天有人问我,认不认识你,记不记得关于你的事情,我回答说:记得。于是
我把所有关于你的事情,又想了一遍;
比如,有一天有人问我,认不认识你,记不记得关于你的事情,我回答说:不记得。但
是我在心里,把所有关于你的事情,又想了一遍;
比如,你最好马上出现在我面前,嘲笑我,对我哈哈大笑,这样子我会马上原谅你,并
且给你看这篇东西,我会同样哈哈大笑,说:我一点都不想念你。不过这样说其实是因
为我有点羞涩。
比如。比如。
比如我写下来,这一篇给你,给马骅。我自己又从头看了一遍,觉得可以给你了。给马
骅。天已经亮了,从天很黑到天开始亮,有好几个小时,我都想到你了。我的朋友会跟
我提到这一篇,提到一次,就又想到你一次。
发信人: tracycc (到处乱走),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5:05:41 2010, 美东)
05年去过那个雪山下的村子,经过他遇难的地方,听当地的村民讲起他的故事,只是版
本略有不同。。
发信人: goelse (加油三顺!),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5:20:51 2010, 美东)
村民们什么版本啊。只听说他准备回到城市腐烂。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Re: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5 15:53:42 2010, 美东)
哈哈是吗,这个有趣。走得正是时候啊……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一直想为马骅写一篇文字,但一直也无法动笔。无意中翻到这篇,又勾起许多记忆
: 。最早在网上拍过他编的书(拍砖),后来却成了同事,也算是朋友,04年初打算去云
: 南时还跟他联系问过当地的天气,那大概是我和他最后一次联络了。。。然后突然得知
: 他水遁澜沧江的消息,一直不敢相信。。。
: 05年夏天,终于去了云南,专程在明永村外马骅落水的地方下车,洒了两瓶啤酒给他,
: 作为祭奠吧。。。
: 这篇文字还好,没有那些歪曲夸大之词,基本还算比较准确。所以转载过来。
: btw,文中还是有点小小的错误,如果我没记错,马骅从来没有在泡网俱乐部担任过诗
: 歌论坛版主,只是在那里玩,发过一些帖子。我当时还送给他一个ID马甲,也随他永远
: 沉没了。。。

avatar
g*n
18
2002年,在paowang看到马骅刚发的这个帖子,当时觉得他这篇蛮有营养的,就顺手转
到另一个论坛,后来找不到了。现在网上也很难搜到他的原帖。只是没有想到,一语成
谶。。。
在变老之前远去
提交者 : 小鸟 于 PAOWANG.COM 北京时间 2002-12-20 17:52:03
14年前春夏之交的一个下午,我在南开大学一间堆满了臭袜子和《梦的解析》之类
三联版国外学术普及读本的学生宿舍里看到了一本红皮书。一瞥之下,封面上硕大的黑
体字“1986—1988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立刻穿过眼珠进入了我的大脑皮层。1个小
时以后,我如愿以偿地把这本厚厚的书带回了家。应该说,对我来讲,这本书是我当代
中国诗歌的入门教材。在封面上那一排令人羡慕的主编名字中,我记住了“孟浪”两个
字。原因很简单,在正文部分,他是个重要的诗人,而且在所有的编辑者中,只有他的
名字不象是真名。
一个多星期前,我给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孟浪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国内,他
犹豫了一下,说:“我在这里还有些事。再等等吧,等等吧。”
在看到那本红皮书以后,我心情澎湃了很久,因为那里面的诗我十有八九看不懂。
这种感到自己智力比别人低下的感觉令我很不快,所以我就努力试着去读懂这些“现代
主义”诗歌。最后的结果是,我误入歧途,成了一个当代中国诗歌的热心读者和业余从
业人员。
后来我才知道,这本红皮书的来头大得很,它的背景是一个叫“中国当代诗歌大展
”的狂欢。看着书中陈列的那些林立的诗歌流派介绍,我开始想象那些落笔如飞,让经
典瞠目结舌、让道学家扼腕叹息的文学青年们。是的,我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要有
自己的流派。
几年之后,我终于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孟浪。他刚从南方回到上海,神色里有无奈、
疲倦和平静,还有一点对世俗生活偷偷享受的愉快。我的第一印象却是失望:“他们都
叫你大胡子孟浪,原来你是个小胡子。”孟浪的大笑让我尴尬了一下,接着就是更响亮
的笑声。
我不知道这种大笑是否可以算做80年代的一个特有的表情。但在那种轻松和自信背
后,是否还有那么一点点地自我献身的感动呢?
孟浪的日子过得并不开心,而且每况愈下。在获得了由众多诗人评选出的“首届中
国桂冠诗人”称号之后没多久,他就去国到了美利坚。在那里,他的生活也不会太好,
我可以想象得出。因为对于生活,对于现实,他的姿势永远不会是张开双臂。他只是把
自己尖锐、热血的那一面留给世界,把永无休止的疲倦、经常光顾的空虚留给自己。在
他觉得中国无法再给他提供更多的力量和敌人之后,他选择了离开,选择了另一架似乎
更庞大些的风车。
在那本后来被认为是记录80年代中后期最重要的诗歌现象与作品的红皮书中,还有
一个名字让我难忘。“京不特”(还有他搞得那个有着强烈中国特色的、红色幽默般的
诗歌团体:“撒娇派”),这是个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其含义的笔名。2000年冬天,我
问刚从丹麦回国的京不特,他的笔名究竟有什么典故。剃着光头的京不特带着他那招牌
似的花和尚笑容,用已经被北欧语言改造过了的上海话向我讲解了一番上海古旧的脏话
。如果从对生活的决绝态度上来讲,京不特更象是80年代文学氛围的集中象征。在离开
故国13年之后,他又回来了,还了俗,但还明目张胆地留着光头。在最初的几天里,他
的中文几乎已经找不到表达的正确途径。
那一年他23岁,几乎和文学一样年轻。离开上海,在福建出家剃度,一年之后逃出
清净之地。在云南西双版纳溽热的丛林里,他破罐子破摔似的开了一家“无政府主义饭
店”,然后又很快地亲自坐吃山空。而在此之前,他的诗歌作品和随心所欲的文学做派
已经让很多人震惊和不快了。
但他很快还是感到了厌倦。这一次,他的直接和坚决让人更加吃惊。他用近三年的
时间孤身穿越了西双版纳无边的丛林,在蚊虫、瘴气横亘的东南亚游走、坐监,又在一
个偶然的机会里离开军政府的大牢到了丹麦。而这些,作为一个生活和艺术规则的背叛
者,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平静和喜悦。
我不清楚那个时代给他的身上打下什么样的烙印,更不敢武断地说他给那个时代带
来了什么。或许和孟浪一样,他们都如他们的朋友,一个以另一种方式离开历史洪流轨
迹的曾经的年轻人所说:“在万里之外朝拜云霞。”
是啊,既然觉者如释尊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轮回的巨流,既然饕者如浮士德都不能
让美好的时光停留一刻,既然那个早夭的酒鬼克鲁亚克曾经喊过:“永远在路上”,那
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变老之前远去呢?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头来仔细读。我在校版写过一篇马骅,有不少校友跟帖。我把原帖和跟帖抄一点在这
: 里应和你的纪念:
: http://74.53.4.74/article_t/FDU/31190951.html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 标 题: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4 10:29:05 2010, 美东)
: 九十年代前期入校的同学,大概会记得校园里一对瞩目的人物:一个扎马尾辫的男生,
: 一看就是诗人,圆圆的脸也很天真单纯;另一个男生不扎辫子,但五官细腻柔和不亚于
: 女生,也是一看就诗人。这俩常走一起,那是双重诗人气场,连我这样走路目不斜视的
: 人都被吸引得回头过好几次。

avatar
g*n
19
另外
以我对他的了解
ms你把他拔高了
他不是选择牺牲
而是选择体验吧
换一种方式生活一段时间
再回到城市。
当然,体验会改变人生
过程即是结果。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头来仔细读。我在校版写过一篇马骅,有不少校友跟帖。我把原帖和跟帖抄一点在这
: 里应和你的纪念:
: http://74.53.4.74/article_t/FDU/31190951.html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 标 题: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4 10:29:05 2010, 美东)
: 九十年代前期入校的同学,大概会记得校园里一对瞩目的人物:一个扎马尾辫的男生,
: 一看就是诗人,圆圆的脸也很天真单纯;另一个男生不扎辫子,但五官细腻柔和不亚于
: 女生,也是一看就诗人。这俩常走一起,那是双重诗人气场,连我这样走路目不斜视的
: 人都被吸引得回头过好几次。

avatar
g*n
20
翻了一遍你那个老贴和跟帖
马骅的所谓支教与你们说的学校组织的支教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的是个人行为
也不该叫支教
只是暂时离开城市
找个远一点的地方安静的待一阵
同时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
而已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头来仔细读。我在校版写过一篇马骅,有不少校友跟帖。我把原帖和跟帖抄一点在这
: 里应和你的纪念:
: http://74.53.4.74/article_t/FDU/31190951.html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 标 题: 那个扎马尾辫的诗人去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4 10:29:05 2010, 美东)
: 九十年代前期入校的同学,大概会记得校园里一对瞩目的人物:一个扎马尾辫的男生,
: 一看就是诗人,圆圆的脸也很天真单纯;另一个男生不扎辫子,但五官细腻柔和不亚于
: 女生,也是一看就诗人。这俩常走一起,那是双重诗人气场,连我这样走路目不斜视的
: 人都被吸引得回头过好几次。

avatar
wh
21
嗯,我不是说他选择牺牲,cocktail party里的女孩也不是选择牺牲,只是他们选择的
生活方式比很多人大胆投入,死的方式也与之相连。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
: 以我对他的了解
: ms你把他拔高了
: 他不是选择牺牲
: 而是选择体验吧
: 换一种方式生活一段时间
: 再回到城市。
: 当然,体验会改变人生
: 过程即是结果。

avatar
wh
22
他们没说是一回事,支教只是个方便的统称,他们也说了他传说是回北京腐败。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翻了一遍你那个老贴和跟帖
: 马骅的所谓支教与你们说的学校组织的支教完全不是一回事
: 他的是个人行为
: 也不该叫支教
: 只是暂时离开城市
: 找个远一点的地方安静的待一阵
: 同时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
: 而已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