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unidentified_title# Money - 海外理财
u*r
1
发信人: MZL05(YAHO), 信区: Money
标题: 醒醒吧,这一生,我们大多活在“荒谬”之中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8 11:38:28 2017,GMT)
这个世界上,摆脱荒谬有时候比追求真理更难。
为什么我们在买房上一支出就几百万,而买个菜还要砍半天价?为什么我们明明就
吃不出阳澄湖大闸蟹和南湖蟹的区别,偏偏愿意为前者多支出几十元钱?为什么明明找
了个渣对象,却一直拖着不忍分手?为什么明明知道忍几个月手机就要降价,而你却还
是选择用信用卡刷了一部新手机?明明就买了学区房,为啥自己的娃还是考不上好学校
?……
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出上百个。一直以来,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是理性人的假设
,我们总能做出完美的决策。但是事实上,从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假设
开始,人类的理性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人类的非理性决策也进入了行为经济学
家的视野。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他以研究人类
的非理性出名,而《错误的行为》一书,会给你上面问题部分的答案。
不仅仅是理性的问题,我们有很多固有的观念,都是建立在了错误的假设之上的,
而我们从来没有去怀疑过。很多人都会告诉你,阳澄湖大闸蟹味极鲜美,一分钱一分货
,你吃了一口,觉得此言不虚。但是如果蒙上你眼睛,让你来个盲吃,才发现很多美食
家也不过尔尔,都是吹牛X的高手而已。
人们把自己的收入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买房的、给孩子读书、买菜的、旅游的,
房子涨了几十万,不多,不过才10%嘛?而超市的鸡蛋打五折,于是大爷大妈们,疯狂
排队抢购,殊不知,如果房子能够省上10%,够大妈们吃两辈子鸡蛋了。股票套牢了,
亏了几十万,无所谓,不过是数字而已,再涨30%就解套了。要是自己路上被人偷了手
机,几千大洋,一个月工资啊,可能气得觉都睡不着。
关于学区房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实际上,一个人的成绩更多靠的是自己天赋和努
力,好学校早就筛选了一批好学生,自然成绩差不到哪里去。经济学家们已经做过相关
的实证研究了,但是对不起,我们不相信数据,我们只相信直觉!学区房肯定好,学校
好,老师好,同学好,大家都都在抢!
找了个渣对象,再纠缠下去只会伤害自己的感情,浪费自己的时间。但是不行啊,
自己付出了那么多,都在一起几年了,怎么舍得说放手就放手。殊不知,沉没成本不可
能被收回,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就永远回不来了。
每次新的手机出来,都忍不住剁手,一想到拿到新手机,那丝滑的触感,那闪亮的
表面,还有周围人好奇的眼神,就心理直痒痒。于是掏出信用卡,来个分期付款,结果
手机拿到手里玩了两天,发现前面那些想象的中的美好,要么持续得太短,要么就完全
是自己意淫出来的。
因为人们总是偏好当前的消费,而忽略了对未来的储蓄。本来这方面中国文化还是
有优良传统的,结果现在消费主义当道,就连经济学家都在呼吁,要刺激消费!大家应
该买买买。
不要忘了,全球的养老金体系已经摇摇欲坠,我们唯一的期望就是后人比我们更聪
明,他们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后代很可能会在坟头上骂前边的一代人:你
们这些把房子炒上天,把环境污染个底朝天,把贫富差距拉大的腐朽们,鬼才给你养老
呢?
的确,几千年来,人类都是在向前发展的。但是不要忘了,人类一直是螺旋式的向
前发展,如果不幸,正好踩中了历史回撤的轨迹呢?
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终极的真理,但好的是,科学思维能够让我们看到什么
是谬误。我不敢说什么样的生活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很多东西明明是错误的,但是却
被人们所坚持,有些人的坚持是为了利益,但多数人是蒙蔽了自己的心灵。拜托,勇敢
的摆脱那些荒谬的生活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