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金陵十三钗vs《别离》:$94million不敌$500,000
avatar
金陵十三钗vs《别离》:$94million不敌$500,000# Movie - 无限影话
s*n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金陵十三钗vs《别离》:$94million不敌$500,000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4 19:00:21 2012, 美东)
中国电影的未来,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
除非2012年的“世界奇迹”出现,张艺谋的投资$94 million“冲奥巨片”《金陵十三
钗》已梦灭北美,而伊朗导演Asghar Farhadi的仅投资$500,000的“小电影”《别离》
(A Separation)将摘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桂冠。
“冲奥”已过10年,张艺谋所代表的“中国电影”,就如踢不出亚洲的中国足球,个中
原因,可圈可点。
捧《别离》、砸《金钗》,美国批评家何为?
在2011年十二月下旬,北美影坛上有两部“冲奥”的东方电影不期而遇:张艺谋的《金
陵十三钗》和Asghar Farhadi的《别离》(A Separation)。这两部分别产自中国和伊
朗的电影,均被各自国家官方推荐参加角逐2012第84届奥斯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金
陵十三钗》于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始在北美上映一周,其后,《别离》在十二月三十日
开始在北美上映。
《金陵十三钗》遭受了美国批评家空前一致的严厉批评。对于这部被制版方定义为“张
艺谋首部战争史诗电影”的影片,美国批评家异口同声地抨击它内容虚假、情节拙劣、
手法陈旧,意义空洞。(详见:肖鹰:美国富人为何“砸张艺谋大片”?)
与《金陵十三钗》遭遇权威批评家“砸片”(张艺谋语),《别离》却在美国获得了权
威批评家定义为“非凡”(Exceptional)的好评。给《金》片打了“C-”(不及格)
评分的Levy,给《别离》打的分数是“A”,而他给去年的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国王演
讲》的评分是“A-”。Levy在《电影》(Cinema 24/7)发表标题文章《<别离>:
2011最好的外语片》,称赞《别离》虽然以家庭离异为主题,但提出了关于文化和宗教
的多重禁忌问题,“‘别离’超越了它所处理的特殊离异故事,达到了更高的相关性和
和普遍性的水平。”在《时代》杂志发表的 Richard Corliss的评论文章中,《别离》
被称赞为一部情节看似简单而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电影。“看完电影数天之后,你
还会持续咀嚼和思索它揭示的矛盾。”在CNN的特约评论文章中,评论家Mark
Rabinowitz称以毫无保留地态度表示《别离》是今年全球十佳影片,“甚至是无与伦比
的杰出”,“一部伟大的家庭剧”。Rabinowitz 说:“它是一个在某些层面上,在任
何一个国家都可能上演的故事,但它仍然是一个特别属于伊朗社会的故事。” 《滚石
》(Rolling Stone)发表 Peter Travers的评论文章说,《别离》的导演以罕见的精
致而新异的艺术把我们带入了现代伊朗人的心灵深处。“《别离》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
影。你无法将它从你的脑中驱除。”
**************************************
附图1,美国评论家评论《金陵十三钗》:weak--很差、脆弱
(www.Movie Review Intelligence.com 发布12月2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附图2,美国评论家评论《别离》:Exceptional--非凡、罕见
(www.Movie Review Intelligence.com 1月2日发布)
(参与评论杂志:《CNN》、《电影》、《电影专刊》、《时代》、《好莱坞报告》、
《纽约时报》、《纽约邮报》、《华尔街》、《滚石》、《村声》、《洛彬机时报》等
。)
**************************************
《别离》:美国批评家眼中的“伟大电影”
《别离》只是一部只有 $500,000投资,不到十个人物的小电影;而《金》片却是投资
$94 million,组织了包括好莱坞一线名星Christian Bale和世界一流的特效设计威廉
姆斯团队在内的26个国家的演制团队的“大片”。然而,《金》――这部中国有史以来
最具国际化、投资最昂贵的“中国大片”,何以在张艺谋们极立要迎合的美国批评家的
眼中,竟然成了过时的肥皂剧、无聊的噱头杂烩呢?在《金》与《别离》的比较中,何
以“大片”没有成为“大电影”,“小片”却独显“大电影”神威?
《别离》的剧情非常简单。拥有医生职业的女主角Simin 和在银行工作的男主角 Nader
是一对生活于伊朗德黑兰的中产阶级夫妻,妻子为了儿女获得更好的教育,要求丈夫与
她携十一岁的女儿向国外移民,但传统的丈夫因为坚持要留在国内照顾病瘫的老父而拒
绝了妻子的要求。妻子闹离婚,愤而返回娘家,丈夫只得雇佣一贫民的妻子Razieh来看
护老父。不料这位带着一个五岁女儿前来做看护的Razieh,因为偷懒外出,将Nader的
老父捆绑在床架上;Nader目睹老父的惨景,解雇了Razieh,并在怒气中将她推出家门
。又一个惨剧发生了:怀有身孕的Razieh在Nader家门外摔下台阶而流产了。Razieh的
丈夫Hojjat是一个失业而并因欠债不还而被监禁的木匠,他向法庭控告Nader有意将
Razieh推下台阶,是故意谋杀她腹中的胎儿。因此,离婚纠纷未了的Nader,又被缠上
了“谋杀官司”。
在我所阅读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报刊中,美国批评家非常一致地认为,《别离》具有三
个突出的优点:
其一,这部电影对关系到两个伊朗家庭内部和相互之间的纠纷叙述,在两个小时放映中
,不仅有条不紊地展示了矛盾的复杂纠葛,而且在现代伊朗社会背景上将具有普遍意义
的人生矛盾作为“问题”提供给各国观众思考。
其二,这部电影是导演Farhadi的深思熟虑之作,不仅剧情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有机张力
,每一个镜头都将观众的期待引向下一个镜头,而且素朴自然的表演总是成为对人物性
格的非同寻常的深度揭示。在Farhadi的现实主义风格导演艺术指导下,电影中人物表
演的真实感是如此自然强烈,甚至不需要理解台词,观众仍然被深刻感动。
其三,在这部电影中, 导演Farhadi的目的,并不是依照习惯给予剧中人物的矛盾一个
解决,也不是要为他们的问题提供答案;对于Farhadi,真正重要的是在电影中捕捉现
代都市生活的细微而累积的种种挫折――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日常生活的挫折,这是在
当代世界谁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出于这样的目的,Farhadi在这部电影中直击非常独特
的伊朗社会的个人生活问题时,也同时向非伊朗社会(包括美国社会)的观众提供了自
我反思的激发。
《别离》之所以被美国批评家推崇为“伟大的家庭电影”,是因为他们在这部“小电影
”中同时看到了深刻的差异性和认同。Farhadi的现实主义艺术信念成就了《别离》的
伊朗本土的品质,它是切入而不是逃避本土的内在真实,这就彰显了它对于西方的差异
。但是,正是差异的揭示,它把“现代生活”这个跨文化的语境所具有的矛盾的普遍性
和根本性揭示出来了。在《别离》中,对于由“移民选择”引发的两个家庭的纠纷,不
仅剧中人不能给予是非判决,而且在剧外的观众也不能做判决。撇开伊朗社会面临传统
与现代矛盾选择的特殊性,我们从电影所获得的启示是“选择”本身的矛盾处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因此,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对于自己的正确,对于别人的错误。无疑
,这是今天地球的人们在多层次上面临的共同困境,当全球化运动把人们组织在一个“
地球村”的时候,这种困境的感受就是根本性的存在感。
“伟大电影”:要国际化,不要“全球化”
《别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并不是一个技术意义上的“大制作
”,它不需要华丽包装和耗资巨大的场景,也不是各种电影消费的娱乐元素的加减、组
合――总之,它不是用金钱堆叠起来的楼台。“伟大的电影”是因为对人生世界理解的
深刻细致,而且表现出来的电影艺术的伟大感动和启迪,它需要的是电影家真正能够切
入生活世界的感触力和超越生活局限的艺术表现力。电影是一种现代机械技术,但更根
本的意义上,电影是一种现代人文艺术。在技术一体化的全球化运动,电影艺术的力量
正在于它能够批判地揭示“全球化”的困境,为现代人的心灵开拓新的自由空间。
无论从其一系列言论,还是从《金》的实际情况,张艺谋都表现了单纯技术地从事电影
制作的导演观念。《金》不仅缺少一部以重大历史悲剧题材为主题的电影应有的价值理
念,而且情节生硬、场景突兀、人物单薄,给人的观影经验确如美国电影批评家所指出
的“大杂烩”、“肥皂剧的恶作”、“低级噱头”之感。无疑,在2011年拍出这样一部
既不能真正给人以美感,又不能给人以精神启迪的“大片”,是一个导演的严重失败之
作。
张艺谋作为当今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冲奥”已经10年了。从《金》的成效
看,他离“奥斯卡”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为什么?过去的失败,他可以推诿于技
术和奖金,今天以富起来了的中国作后盾,携“中国最贵电影”却更为无望,他在近日
的公开言论中责怪中国文学家没有写出好剧本了。在持续10年来的挫败和下跌中,公众
从未见张艺谋有何反思。比如,出生于1950年中国的张艺谋在2012年公开抱怨没有好剧
本的时候,作为一个在1987年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他,有没有反思一下1972年出
生于伊朗的Farhadi为何能够以自己编剧的《别离》获得金熊奖的最佳电影、男女演员
奖,而且成为被一致称为非凡的2011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候选者?
在推销《金》时,他与张伟平总是津津有味地夸耀如何组织了包括好莱坞一线名星
Christian Bale和世界一流的特效设计威廉姆斯团队在内的26个国家的演制团队,并且
以之为“全球化”的标志。如此平面地理解“全球化”,并且一味追求这种“全球化”
,张艺谋打造出这个本欲讨好美国批评家,反而被他们“砸片”的大杂烩肥皂剧《金》
,就是“水到渠成”了。
“全球化”的实质是现代技术扩张和资本扩张形成的以国际市场为中心的全球一体化运
动。这个运动对文化的影响是以全球一体化取消全球文化多样性,从而形成以西方(尤
其是美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一体”(即单一平面的文化)。这是世界现代性的负面
结果。20世纪的文化运动的基本矛盾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包括美国电影在内,
“反全球化”始终是一个基本主题――从国际电影视野来看,更是电影的一个基本任务。
无论从民族文化特性的保存,还是从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意义上,我们都必须反对全球
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从而保持伟大的反思力和创新力。所谓“
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它提供的是应对国际文化挑战的创新原动力,而不是模仿和复
制的欲望。
这次《金》片的制作和宣传,主打“全球化”,用制片人张伟平的话说“一切都向好莱
坞看齐”。张伟平对记者说:
从12月23日开始,《金陵十三钗》陆续登陆美国各大城市的主流院线,与众多好莱坞颁
奖季里的候选者一起,为明年的奥斯卡金像奖热身———这样的举动,在中国电影史上
尚属首次。有人纳闷,张伟平的底气源自何处?他提高嗓门答道:“这就是《十三钗》
真实实力的体现。首先它是国际化的制作,不光有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加盟,这部电影
还融合了26个国家顶尖艺术家的创作;其次是题材,这是个现代的故事,救赎的主题让
西方观众更容易接受;再加上好莱坞的包装,像我们的北美预告片请来美国的公司剪辑
,还有北美版海报也请到《阿凡达》海报的制作公司负责制作———一切都向好莱坞看
齐。”(《羊城晚报》,2011年12月26日)
张伟平与张艺谋在《金》北美冲奥“被砸”之后,是否能反思一下“一切都向好莱坞看
齐”为什么还要被山姆大叔“砸片”呢?
avatar
p*n
2
奥斯卡就是个P,老张还非得当成个宝 拆弹部队都能最佳影片的奖,能有啥公信力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金陵十三钗vs《别离》:$94million不敌$500,000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4 19:00:21 2012, 美东)
: 中国电影的未来,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
: 除非2012年的“世界奇迹”出现,张艺谋的投资$94 million“冲奥巨片”《金陵十三
: 钗》已梦灭北美,而伊朗导演Asghar Farhadi的仅投资$500,000的“小电影”《别离》
: (A Separation)将摘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桂冠。
: “冲奥”已过10年,张艺谋所代表的“中国电影”,就如踢不出亚洲的中国足球,个中
: 原因,可圈可点。

avatar
g*x
3
不错。是肖鹰的文章。
http://xying1962.blog.163.com/blog/static/138445490201203928188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金陵十三钗vs《别离》:$94million不敌$500,000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4 19:00:21 2012, 美东)
: 中国电影的未来,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
: 除非2012年的“世界奇迹”出现,张艺谋的投资$94 million“冲奥巨片”《金陵十三
: 钗》已梦灭北美,而伊朗导演Asghar Farhadi的仅投资$500,000的“小电影”《别离》
: (A Separation)将摘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桂冠。
: “冲奥”已过10年,张艺谋所代表的“中国电影”,就如踢不出亚洲的中国足球,个中
: 原因,可圈可点。

avatar
m*d
4
老张可以赶紧拍一个《离别钩》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金陵十三钗vs《别离》:$94million不敌$500,000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4 19:00:21 2012, 美东)
: 中国电影的未来,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
: 除非2012年的“世界奇迹”出现,张艺谋的投资$94 million“冲奥巨片”《金陵十三
: 钗》已梦灭北美,而伊朗导演Asghar Farhadi的仅投资$500,000的“小电影”《别离》
: (A Separation)将摘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桂冠。
: “冲奥”已过10年,张艺谋所代表的“中国电影”,就如踢不出亚洲的中国足球,个中
: 原因,可圈可点。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