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资深钢琴初学者的几点体会
avatar
资深钢琴初学者的几点体会# MusicPlayer - 乐手之家
s*e
1
题记:拜师学艺一年有余,仍在初级阶段,故为资深钢琴初学者。
虽然学艺不精,还是小有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初学者的一些常见毛病,也记录下来提
醒自己。以下都是每次上课经常被老师点名的地方。
1. 所有音符轻重一样,或该强不强,该弱不弱。这大概是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了。而
且,因为人的拇指最有力,小指最弱,很容易就把拇指的音符弹到最重。下面举个例子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的前几小节。几个向上和向下的音阶,如果全部一样轻重就很无
趣,而如果随音高渐强或减弱,就有了舞步的起伏感。还有比如二,四小节 D5 G4 G4
和G5 G4 G4,指法都是是5 1 1,如果按自然状态的拇指最重,就把三拍中的弱拍弹到
了最重,不好听了。下面把这个片段录了两遍,a是我最初的弹法,b 是现在有了心得
之后的弹法,大家比较一下:
a
b
2. 和弦喧宾夺主压过旋律。初学者习惯把左右手弹得一样重,这样和弦很容易就压过
了主旋律,尤其在主旋律音符较少,而和弦音符密集的情况。大多数时候,和弦应该比
旋律弱很多,音乐听起来才有层次感。下面这一段是Clementi C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
的开头,右手都是长拍,左手是分解和弦。这段慢板应该有流动的感觉,如果左手太
强,就有嘈杂感,流不动了。听听两段有没有区别(其实现在还是弹不出流动感,汗一
个):
a
b
3. 没有staccato标记的地方标记弹成staccato。乐谱上如果没有标记,默认应该是
legato的。我能想到两种情况,很容易就会不自觉的弹成staccato:一是连续的同一音
符;二是连续的双音音阶。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断奏更容易换手指,弹起来更方便。问题
在于如果乐曲的风格庄重古雅,如巴洛克时期,或平缓流畅,如慢板,那么弹成断奏就
完全失去了原曲的韵味。下面的例子还是Clementi C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慢板中的
一段,是连续的双音,比较一下:
a
b
4. 下面是一些练习心得了。学习新曲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练习中弹得太快了。特别
如果曲子本身是较快速的,不由自主就想弹快一点,来产生原曲的风格。问题是,如果
弹快,很容易就忽略了各种细节,比如乐句的断句,轻重标记,连奏断奏。而一旦形成
了习惯,再回头纠正就事倍功半。我的老师时常叮嘱我,开始一定要慢弹,用一个自己
完全能把握住的速度,把所有细节搞清楚,形成记忆,再逐渐把速度提上去。
5. 另一个练习心得 ——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着重练习易错环节,而不是全曲一遍
遍弹。这个说起来顺理成章,而练习中却总忍不住从头弹一遍,仿佛这样才比较有成就
感,而结果是浪费了时间。每个曲子中总有几个难点,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把难点练会
了,再加入整曲弹 ——所谓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攻破敌人。
先想这么多了。请各位老师同学多多指教。
avatar
w*s
2
巴赫的第8小节,也就是录音中最后一小节中的装饰音B,原谱应是没有斜线的装饰音,
应弹成长音,也就是四分音符,而不是不占时值的短装饰音。可以到网上参考一下别
人的录音。这种不带斜线的装饰音比较著名的例子,比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其实,初学的时候不必太计较强弱的问题,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因为手指的控制力
还不够好,要做得完美几乎不可能。等手指的独立性强了,自然可以很轻松的弹出
层次感来。

G4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题记:拜师学艺一年有余,仍在初级阶段,故为资深钢琴初学者。
: 虽然学艺不精,还是小有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初学者的一些常见毛病,也记录下来提
: 醒自己。以下都是每次上课经常被老师点名的地方。
: 1. 所有音符轻重一样,或该强不强,该弱不弱。这大概是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了。而
: 且,因为人的拇指最有力,小指最弱,很容易就把拇指的音符弹到最重。下面举个例子
: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的前几小节。几个向上和向下的音阶,如果全部一样轻重就很无
: 趣,而如果随音高渐强或减弱,就有了舞步的起伏感。还有比如二,四小节 D5 G4 G4
: 和G5 G4 G4,指法都是是5 1 1,如果按自然状态的拇指最重,就把三拍中的弱拍弹到
: 了最重,不好听了。下面把这个片段录了两遍,a是我最初的弹法,b 是现在有了心得
: 之后的弹法,大家比较一下:

avatar
s*e
3
哈,老师来了,多指点。
那个装饰音各个版本不同,我都听到过。我的书上是有的。
我是资深初学者么,所以开始讲究一些轻重了。
我继续写,老师请继续指正。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巴赫的第8小节,也就是录音中最后一小节中的装饰音B,原谱应是没有斜线的装饰音,
: 应弹成长音,也就是四分音符,而不是不占时值的短装饰音。可以到网上参考一下别
: 人的录音。这种不带斜线的装饰音比较著名的例子,比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 其实,初学的时候不必太计较强弱的问题,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因为手指的控制力
: 还不够好,要做得完美几乎不可能。等手指的独立性强了,自然可以很轻松的弹出
: 层次感来。
:
: G4

avatar
w*s
4
如果你的书上有斜线,我觉得是你的书标错了。从理论上讲,那个音是“倚音”,时间
长一些,效果才更好。而且,右手部分显得没那么空。
旧版谱子上还有很多波音,多数是向下的波音,加上去会更符合那个时代的风格。
可以参考这个谱子:
http://conquest.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b/b6/IMSLP212448
其实,原曲也不是Bach作的,是Christian Petzold,这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以前是
误传,到70年代才纠正过来。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哈,老师来了,多指点。
: 那个装饰音各个版本不同,我都听到过。我的书上是有的。
: 我是资深初学者么,所以开始讲究一些轻重了。
: 我继续写,老师请继续指正。

avatar
s*e
5
我用的这本书,好像还是挺流行的一个版本。
http://www.amazon.com/First-Lessons-Bach-Book-Piano/dp/07935255
J.S.Bach冒名收了很多别人的作品啦,包括自己儿子的。当名人就是好。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的书上有斜线,我觉得是你的书标错了。从理论上讲,那个音是“倚音”,时间
: 长一些,效果才更好。而且,右手部分显得没那么空。
: 旧版谱子上还有很多波音,多数是向下的波音,加上去会更符合那个时代的风格。
: 可以参考这个谱子:
: http://conquest.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b/b6/IMSLP212448
: 其实,原曲也不是Bach作的,是Christian Petzold,这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以前是
: 误传,到70年代才纠正过来。

avatar
x*u
6
蒲松龄也不是聊斋志异作者嘛。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用的这本书,好像还是挺流行的一个版本。
: http://www.amazon.com/First-Lessons-Bach-Book-Piano/dp/07935255
: J.S.Bach冒名收了很多别人的作品啦,包括自己儿子的。当名人就是好。

avatar
s*e
7
写完了,码字真累。又听了遍录音,其实现在弹得还是很差,真是瀑布汗。大家千万不
要当“教学”来看,就是记录我自己的一点感悟罢了。
avatar
a*t
8
能不能就总结为,理解音乐效果,弹出想听到的效果。
avatar
s*e
9
我码那么多字,你一句就总结了。。。
不过不矛盾,你说的是what,我讲的是how。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能不能就总结为,理解音乐效果,弹出想听到的效果。
avatar
s*1
10
太赞了,晚上回去慢慢听~
顺便问一下翅膀老师~ 我觉得轻重缓急里面最难的组合是弱+快... 土耳其进行曲那16
分音符的那一段,(我没仔细研究过,就凭听过的版本和主观意愿)要是能又快又轻(
literally 轻快)像是凌波微步水上飘那样才好听,可是完全搞不定,要我每个音都扎
扎实实砸下去可能还弹得下来,要是要轻一点就毁了毁了~
强+快 一般都可以从慢练开始,可是要又轻又快真的拿捏不住阿~
avatar
s*1
11
对于5,由于我的谱子都是打印的,为了避免一遍一遍走过场,我去琴房就只带一页谱
子,今天就练这个,其他的不记得谱子就没法练,哈哈:)
avatar
w*s
12
一般跟老师学琴,老师给留的曲子,基本上是跟你水平相当,或者略微高一点的。最后
弹下来的时候往往比较勉强,并没有多余的余地可以尽情发挥。这个时候想弹的完美几
乎不可能。弹琴的人,只有弹的曲子比自身水平要低一些才有可能弹的完美。即使是刚
出名,刚获奖的年轻钢琴家,和老一辈出名很久的钢琴大师,弹同样高难度的曲子,自
如程度明显不同。速度快的时候,轻弹自然比重弹要难。其实,即使速度较慢的时候,
轻也是更难控制的。轻的时候要清晰,干净,如果是多个音,音量要匀称。如果再试图
分出p, pp, ppp的区别,那就更难了。只是,速度较慢的时候,曲子的程度相对于你自
己的水平来说,已经降到比较低了,所以你感觉不出来轻的时候更难一些。
难的原因是手指的控制力还不够好,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手指的独立性不够。我们做个实
验,用一条腿去控制向下踩的力量,从fff到ppp,看看是不是很容易?为什么腿很容易
呢?因为腿比手指的力量大多了。力量大自然容易控制轻还是重。因此手指弹轻难,是
因为手指力量还不够。
下面说说练的方法。首先还是老话,每天上来先练手指练习,比如哈农,音阶或其他手
指练习,你已经弹到土耳其进行曲,可以试试philipp手指独立性练习,比哈农效率更
高。然后,练土耳其进行曲的时候应变节奏练,对付速度很快的很难弹的上下跑动乐句
(琶音形式的除外),最好的方法是变节奏练。这种练习可以让每个音弹的匀称,锻炼手
指的独立性。特别适合土耳其进行曲这种特别绕手的曲目。在另外一个帖子中我说过如
何变节奏练,这里就不重复了。这个方法虽然不能保证你能弹到自己满意的轻盈的程度
,但是我相信至少让你觉得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了。下面是变节奏练的方法:
http://www.mitbbs.com/article/ClassicalMusic/31214701_3.html
最后要说一句,不要试图去练轻弹,要重弹,高抬手指,慢速度的重弹,练到特别自如
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轻的弹了。总之就是,练琴时候不用专门练快,不用专门练轻。主
要是慢练和重练,练若干遍后,然后尝试轻弹快弹一遍,看看效果。不满意的话,再反
复上述过程。

16

【在 s*********1 的大作中提到】
: 太赞了,晚上回去慢慢听~
: 顺便问一下翅膀老师~ 我觉得轻重缓急里面最难的组合是弱+快... 土耳其进行曲那16
: 分音符的那一段,(我没仔细研究过,就凭听过的版本和主观意愿)要是能又快又轻(
: literally 轻快)像是凌波微步水上飘那样才好听,可是完全搞不定,要我每个音都扎
: 扎实实砸下去可能还弹得下来,要是要轻一点就毁了毁了~
: 强+快 一般都可以从慢练开始,可是要又轻又快真的拿捏不住阿~

avatar
w*s
13
关于楼主说的左右手分别用不同轻重的技术。这不单单是需要手指的独立性,另外还有
一个分脑控制方面需要练习。当然,初学者由于这两方面都还不太行,所以觉得特别难
。当手指独立性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可以练两手不同音量,很多作品需要这样的技术
,这样,当伴奏比主旋律更忙更快的时候,旋律才能更突出。更高一层次的是,左右手
用不同的触键方法,比如肖邦的圆舞曲之类的,右手要弹的非常抒情,歌唱性,需要尽
量用指尖肉多的地方触键,手指需要向前伸展的多一些,而左手是圆舞曲的蹦嚓嚓,用
指尖靠近指甲的地方触键,可以更清晰(但是又不能弹的过重)。
另外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不仅两手要分层,手指之间也要分层。难度比较高的作品,
往往不只左右两个声部,很可能有多个层次,比如巴赫的赋格这样的作品,同时3-4个
声部在一起运动,要让这3-4个声部弹出层次来,就需要手指有非常好的控制力,不同
手指可以选择用不同的音量,触键方法来弹。即使是19世纪的作品,甚至流行音乐,可
能也有好几个层次,比如低音,内声部,和旋律。因此,往往难度到一定程度时候,你
会发现,两个手的小指往往需要力量最大,因为小指弹外声部,低音和旋律,比大拇指
弹的内声部重要的多。
avatar
M*t
14
啊,我以前都没注意。记得老师讲土耳其的装饰音,开头的那两个要慢一点,结尾的那
几个抹过去就行了。原来在标记上是不同的。学习了。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的书上有斜线,我觉得是你的书标错了。从理论上讲,那个音是“倚音”,时间
: 长一些,效果才更好。而且,右手部分显得没那么空。
: 旧版谱子上还有很多波音,多数是向下的波音,加上去会更符合那个时代的风格。
: 可以参考这个谱子:
: http://conquest.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b/b6/IMSLP212448
: 其实,原曲也不是Bach作的,是Christian Petzold,这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以前是
: 误传,到70年代才纠正过来。

avatar
M*t
15
老师点拨一下就是不一样,呵呵。还真是这样,我两年以内学的曲子都没法子见人,能
给人听都是两年以前的旧货了。
我练土耳其中间那段16分音符跑动的时候,慢下来可以,快到一个速度也勉强可以,就
是中间不上不下的时候节奏总是不稳,尤其是在三四五指之间绕的时候。这么说还是独
立性的问题。我明天要录录自己,没准快起来的时候也不稳,只不过没听出来罢了。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跟老师学琴,老师给留的曲子,基本上是跟你水平相当,或者略微高一点的。最后
: 弹下来的时候往往比较勉强,并没有多余的余地可以尽情发挥。这个时候想弹的完美几
: 乎不可能。弹琴的人,只有弹的曲子比自身水平要低一些才有可能弹的完美。即使是刚
: 出名,刚获奖的年轻钢琴家,和老一辈出名很久的钢琴大师,弹同样高难度的曲子,自
: 如程度明显不同。速度快的时候,轻弹自然比重弹要难。其实,即使速度较慢的时候,
: 轻也是更难控制的。轻的时候要清晰,干净,如果是多个音,音量要匀称。如果再试图
: 分出p, pp, ppp的区别,那就更难了。只是,速度较慢的时候,曲子的程度相对于你自
: 己的水平来说,已经降到比较低了,所以你感觉不出来轻的时候更难一些。
: 难的原因是手指的控制力还不够好,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手指的独立性不够。我们做个实
: 验,用一条腿去控制向下踩的力量,从fff到ppp,看看是不是很容易?为什么腿很容易

avatar
M*t
16
我现在卡在一个肖邦圆舞曲上几个月了,就是这个问题。正在努力分手练习之中。。。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关于楼主说的左右手分别用不同轻重的技术。这不单单是需要手指的独立性,另外还有
: 一个分脑控制方面需要练习。当然,初学者由于这两方面都还不太行,所以觉得特别难
: 。当手指独立性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可以练两手不同音量,很多作品需要这样的技术
: ,这样,当伴奏比主旋律更忙更快的时候,旋律才能更突出。更高一层次的是,左右手
: 用不同的触键方法,比如肖邦的圆舞曲之类的,右手要弹的非常抒情,歌唱性,需要尽
: 量用指尖肉多的地方触键,手指需要向前伸展的多一些,而左手是圆舞曲的蹦嚓嚓,用
: 指尖靠近指甲的地方触键,可以更清晰(但是又不能弹的过重)。
: 另外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不仅两手要分层,手指之间也要分层。难度比较高的作品,
: 往往不只左右两个声部,很可能有多个层次,比如巴赫的赋格这样的作品,同时3-4个
: 声部在一起运动,要让这3-4个声部弹出层次来,就需要手指有非常好的控制力,不同

avatar
A*a
17
re

G4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题记:拜师学艺一年有余,仍在初级阶段,故为资深钢琴初学者。
: 虽然学艺不精,还是小有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初学者的一些常见毛病,也记录下来提
: 醒自己。以下都是每次上课经常被老师点名的地方。
: 1. 所有音符轻重一样,或该强不强,该弱不弱。这大概是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了。而
: 且,因为人的拇指最有力,小指最弱,很容易就把拇指的音符弹到最重。下面举个例子
: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的前几小节。几个向上和向下的音阶,如果全部一样轻重就很无
: 趣,而如果随音高渐强或减弱,就有了舞步的起伏感。还有比如二,四小节 D5 G4 G4
: 和G5 G4 G4,指法都是是5 1 1,如果按自然状态的拇指最重,就把三拍中的弱拍弹到
: 了最重,不好听了。下面把这个片段录了两遍,a是我最初的弹法,b 是现在有了心得
: 之后的弹法,大家比较一下:

avatar
w*s
18
试试我前面说的变节奏练,非常适合节奏不稳的情况。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师点拨一下就是不一样,呵呵。还真是这样,我两年以内学的曲子都没法子见人,能
: 给人听都是两年以前的旧货了。
: 我练土耳其中间那段16分音符跑动的时候,慢下来可以,快到一个速度也勉强可以,就
: 是中间不上不下的时候节奏总是不稳,尤其是在三四五指之间绕的时候。这么说还是独
: 立性的问题。我明天要录录自己,没准快起来的时候也不稳,只不过没听出来罢了。

avatar
M*t
19
嗯,我试试看。到时候先录一个立此存照,再练一个星期看看有没有长进,呵呵。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试试我前面说的变节奏练,非常适合节奏不稳的情况。
avatar
B*k
20
最喜欢看学习笔记了
我觉得3a,3b的区别听着最明显1a,1b不是特明显

G4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题记:拜师学艺一年有余,仍在初级阶段,故为资深钢琴初学者。
: 虽然学艺不精,还是小有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初学者的一些常见毛病,也记录下来提
: 醒自己。以下都是每次上课经常被老师点名的地方。
: 1. 所有音符轻重一样,或该强不强,该弱不弱。这大概是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了。而
: 且,因为人的拇指最有力,小指最弱,很容易就把拇指的音符弹到最重。下面举个例子
: ,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的前几小节。几个向上和向下的音阶,如果全部一样轻重就很无
: 趣,而如果随音高渐强或减弱,就有了舞步的起伏感。还有比如二,四小节 D5 G4 G4
: 和G5 G4 G4,指法都是是5 1 1,如果按自然状态的拇指最重,就把三拍中的弱拍弹到
: 了最重,不好听了。下面把这个片段录了两遍,a是我最初的弹法,b 是现在有了心得
: 之后的弹法,大家比较一下:

avatar
M*t
21
发现录音是个很有用的学习工具。有些毛病,尤其是句子的呼吸、小的节奏不稳,弹的
时候不觉得,录下来以后一听特别明显。我听了一下我的土耳其,惨不忍闻啊。闭门练
功去了。。。
avatar
s*e
22
录音的另一好处是锻炼心理素质,好像是现场。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发现录音是个很有用的学习工具。有些毛病,尤其是句子的呼吸、小的节奏不稳,弹的
: 时候不觉得,录下来以后一听特别明显。我听了一下我的土耳其,惨不忍闻啊。闭门练
: 功去了。。。

avatar
B*k
23
录像更是,鼓励奔录像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录音的另一好处是锻炼心理素质,好像是现场。
avatar
s*1
24
小黑这是现身说法么~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录像更是,鼓励奔录像
avatar
B*k
25
带头造反

【在 s*********1 的大作中提到】
: 小黑这是现身说法么~
avatar
y*i
26
资深初学者 可能已经可以注意一下轻重啥的了
GREEN的初学者 确实完全顾不上啥轻重缓急的感觉 弹对音都觉得不容易了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巴赫的第8小节,也就是录音中最后一小节中的装饰音B,原谱应是没有斜线的装饰音,
: 应弹成长音,也就是四分音符,而不是不占时值的短装饰音。可以到网上参考一下别
: 人的录音。这种不带斜线的装饰音比较著名的例子,比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 其实,初学的时候不必太计较强弱的问题,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因为手指的控制力
: 还不够好,要做得完美几乎不可能。等手指的独立性强了,自然可以很轻松的弹出
: 层次感来。
:
: G4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