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心理探秘婆媳关系为何处不好? (转载)
avatar
心理探秘婆媳关系为何处不好? (转载)# NextGeneration - 我爱宝宝
q*3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sychology 讨论区 】
发信人: qaz123 (qaz), 信区: Psychology
标 题: 心理探秘婆媳关系为何处不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31 20:23:50 2012, 美东)
在各种家庭关系当中,婆媳之间的关系大概是最不容易相处的了。不要说那些好不
容易熬成婆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谈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议论儿媳妇的长短,就是那些迈进
丈夫家多年的年轻女性,有空聊天的时候,也不免把聚会变成了声讨婆婆大会或者诉苦
大会。处在婆媳之间的那位儿子兼丈夫,为了维系双方的关系,受过多少夹板气,赔了
多少笑脸,编了多少瞎话,也是可想而知的。
为什么婆媳关系不大容易相处和谐呢?
首先、婆媳关系是一种应有之情。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对各种人际关系分类时,会采用一个双维度的标
准。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身份角色的距离,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的真情交换和
义务履行的均衡。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父母儿女以血脉相连,在
以父子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里,亲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相
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会弱一些。
当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交往,就会形成恩恩怨怨,以及对于一个人的爱憎好恶
。这就是“真有之情”。例如原本没有亲缘关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
“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婚姻不仅带来了夫妻关系,而
且也带来了一大串家庭关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进了一张关系网当中,需要四面应付。
婆媳关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而对于媳妇来说,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
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
应有之情只是一种根据角色规定的情感,例如传统伦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
。这种义务之情由于仅仅是义务,很容易让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妇心里会想,我
们之间没有交情,我不是你从小带大的,因为结婚,我就要对你百般照顾,我自己的父
母我还没来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现在这样我就很不错了。婆婆心里会想,你在我家里出
出进进,就是一家人了,你应该像个儿媳妇的样子啊!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
应有之情,两方都不满意。
其次、当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
渐生不满。
然而,抱怨婆婆的媳妇或抱怨媳妇的婆婆常常忽视一个现象,那就是无论婆婆还是
媳妇,她们的母女关系一定比婆媳关系要好。被儿媳妇看作是“恶婆婆”的人,却对她
们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在她们的女儿眼里,“母亲”、“娘家”都是无法替代的情感
港湾。反过来,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却总是对她们自己的母亲时常惦念,关怀
备至。
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萨提亚学院网,更多资讯更多幸福!
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走进自己的家,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那就
是儿媳妇应该像女儿、儿子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真有之情”恰恰
无法做到这一点。儿媳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
母亲相比,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
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不满的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
是婆媳关系,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有的婆婆说:“无论你怎么对她好,她也不会变
成你的女儿的。”媳妇就更容易说:“哪个儿媳妇是婆婆养大的?她怎么会对我像对她
女儿那么好呢!”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来体会对
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
的新的情感支柱。
如何解决婆媳关系紧张,下面方法可供参考。
在现实生活中,两种协调婆媳关系的思路可以供参考。一种是,如果夫妻感情深厚
,妻子会把丈夫的娘家也当成自己的娘家,把丈夫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丈夫也是一
样,把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妻子的娘家当成自己的娘家。
另一种是,如果夫妻感情深厚,相互尊重对方对娘家的价值认定,体验对方的父子
情深或母子情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这两种思路尽管有些不同,
却都可以较好地协调因婆媳关系引起的夫妻冲突。
文章来源http://www.satirchina.com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