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嘲笑美国的教育是件很可笑的事情
avatar
嘲笑美国的教育是件很可笑的事情# Overseas - 瞟杨过,孩触过六穴
h*l
1
中美教育的区别之一,是中国,包括亚洲的教育都是build down,学生为了上大学拼命
,进了大学之后就混毕业。这跟收入关系不大,因为日本也是这样的。而美国的教育体
制是build up的,越到后来越紧张。
区别之二,美国的教育是精英教育,中国名校出国的,也算中国的精英,不要忙着和普
通的美国人比,看看美国教育体制下出来的精英,怎么推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
能不能和那些人比。
美国的教育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学生虽然基础知识不扎实,
但是离开学校之后的学习能力却不弱。现代社会,人力资本主要是在工作中积累的,学
校教育,最重要的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美国的教育重视让学生体会的知识的乐趣。这个体系下出来的人,整体而言比中国教育
出来的有更好的阅读习惯。看看中美两国图书市场的大小,看看两国nonfiction的
bestsller就知道了。
美国的教育重视创造能力,所以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超过半数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这种创新能力并不局限于科技,商业上的创新同样重要。ipod从技术角度并不新,但
是却包含了很多商业上的创新,包括全球供应链的整合。ipod最后从中国出
avatar
j*g
2
我给你补充两点。
美国教育体制最大的优势你没说,就是她的筛选功能。 能把优秀的筛出来,得以充分
发展。 家里穷?没关系,美国最好的大学全奖等着你。 不会作微积分但我篮球打得好
,没关系,去NBA,挣作微积分专家1000倍的工资,象科比这样的。 盖茨戴尔这样的辍
学生,在中国的日子可能不太好过。我孩子学校的老师打电话来,说这个学校的
Program已经不适合孩子发展,劝说多次要推荐到全地区最好的学校。 我是觉得没什么
必要,每天的接送太麻烦就放弃了。
第2个是整合功能。 在企业做,这个体会非常深。 推一个产品,要把所有的Idea,
Concept整合起来研发出原型,再开放通道投入市场。 每个过程都是专家的紧密配合。
让我去做销售,可能是最糟的。 真正不同的人,才能有不同的创意贡献。 生物多样
性,人的多样性,真是非常好的理念吻合。
现在的科技发展,已经不允许有达芬奇这样的全能人了,只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精力
能力有限。 现在的孩子不会查开方表了,因为社会进步了,计算器就能把学生从那无
聊的体力活中解放出来,哪怕用省下的时间去打游戏。
中国不可能照搬美国模式,国情,发展水平等等都不同,千万
avatar
j*g
3
美国教育还有一个特点是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中国,甚至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
家都是没法比的。 看看哈佛的闲钱,我的妈啊,用那钱可以再修5个哈佛了。
美国吸引了全地球的精英,取决于她的社会体制和鼓励机制。Google两兄弟,Youtube
,一个创意,Man!火得连自己可能都没想到。同时,也吸引了我们这些来自全世界干
体力活的智力工人,来源非常充分。 所以,美国教育才可能有其他的侧重。
美国的新信息企业发展都是非常规的,非常注重效率, 社会的配套非常好,立刻就能
搞到钱,搞到人,把摊子搞起来。
中国千万不能东施效颦,把自己的优势丢掉了。 当然,在局部试点,是非常好的。

of
roundness,
business
avatar
p*g
4
我补充一点。
美国的移民政策和工资吸引了不少国外的科学家,尤其是第二,三世界的。我在的理科
系,二分之一的faculty不是在美国出生的。当然这样发展有很大的危险,但是就像IT
,制造业out sourcing一样,美国把基础学科也out sourcing了,成果还是留在美国。
至于这样做好还是不好,我觉得要看特定的场合和时期。对美国会不会有长远的打击,
需要考虑美国教育制度会不会意识到这些而加以调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需要
加强对年轻人discipline方面的教育,现在的美国孩子有点无法无天的。

【在 j**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给你补充两点。
: 美国教育体制最大的优势你没说,就是她的筛选功能。 能把优秀的筛出来,得以充分
: 发展。 家里穷?没关系,美国最好的大学全奖等着你。 不会作微积分但我篮球打得好
: ,没关系,去NBA,挣作微积分专家1000倍的工资,象科比这样的。 盖茨戴尔这样的辍
: 学生,在中国的日子可能不太好过。我孩子学校的老师打电话来,说这个学校的
: Program已经不适合孩子发展,劝说多次要推荐到全地区最好的学校。 我是觉得没什么
: 必要,每天的接送太麻烦就放弃了。
: 第2个是整合功能。 在企业做,这个体会非常深。 推一个产品,要把所有的Idea,
: Concept整合起来研发出原型,再开放通道投入市场。 每个过程都是专家的紧密配合。
: 让我去做销售,可能是最糟的。 真正不同的人,才能有不同的创意贡献。 生物多样

avatar
G*n
5
没人嘲笑美国的教育,大家嘲笑的是美国的人。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再好,本国人都不
去读而是去读Business, 有什么用?
以前看过某老美教授写的文章,说他们系每年Ph.D.毕业典礼,念的名字不是"Zhang",
"Wang", 就是"Ashish", "Kumar". 偶尔一个"Johnson"还让大家高兴半天。现在很多学
校各大Department的情况基本上就是50、60岁的美国老头大牛们领导着众多的亚洲post
-doc。美国人自己的学生都开始断层了。
如果美国能够永远留住那些张、王或者是Ashish, 它当然也不用愁。但是美国的文化又
是非常的道貌岸然,表面上吹自己是”民族大熔炉“,深层的文化上却是排外的没办法
。以前的第一代移民可能还可以接受的智力民工地位,将来各国人才们可不一定会接受
。 当那些受了高层教育的外国人想得到自己阶层的人应有的待遇而又得不到的时候,
自然就会跑路了。
美国现在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文化问题。相比起立个法就可以改变的制度问题,
文化问题更不容易修改。中国自明末清初开始文化出问题,自以为是”天朝上国“,结
果到了清末开始发现之后150年都没回过劲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