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W*i
1
家人抱怨说连续拨打很长时间,不通或者说排队,等一会儿又断了。
这情况正常么?娘确实打通过一次,真人告诉她说系统维护不能预约,所以电话号码应
该还是对的。可是我怕我娘太糊涂。
多谢指教,除了长时间连续拨打就没有别的好办法了吧? 如果我在美国打海外预约的
会容易一点么? 一般照着连续2个小时拨打?
avatar
b*g
2
假如LLC(联邦/州)注册在5月1日的话,1到4月赚的钱及化的费用可以算到5月1日注册的
公司里吗?尤其是有关税的问题。谢谢啦。
avatar
k*l
3
我是去年12月份F1毕业,在美一年多,现在是OPT,用学校提供的glacier报2012年的税
把这两张表都加进去结果我的收入变成两倍了(去年全部收入都在学校,小于5000),
学校今年初已经把税都退给我了。看了网上一些帖子说要填8833,那8843还需要吗?
1040NR-EZ具体又要注意什么呢?
avatar
j*a
4
I just noticed that the new Health Care reform act (the one signed into the
law in March 2010) expends medicaid access to adult without children with
INCOME up to 133% proverty level. So byebye asset test, only need to pass
the income test.
so if someone has a million dollar house and get monthly living expense,
from a "rich" child or from a secrate bank account in China, can qualify for
Medicaid?
Also the act also encourage employer to provide medicare insurance for
people retired early (55-64). - is the goverment encourage early retirment?
or that is just a way to let layoff worker stay within the group insurance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the goverment
avatar
h*d
5
请多指教
avatar
c*d
6
直观学机械 微信号 Easy-machine
功能介绍
机械理论学了不少,感觉实际中很难发挥,每天都有直观的机械视频提供,给你插上腾
飞的翅膀!
法律顾问:赵建英律师
说到中国工匠,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榫卯”结构!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山西悬空寺,榫卯代表性建筑,距今约1400多年)
要说工匠的最高境界,很多人也会想起“木牛流马”!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
但是,大家知道“瞎掰”吗?
其实“瞎掰”又名鲁班枕,是一个翻手为座、覆手为枕的木制生活用品。不用一颗钉子
将木板改成小板凳,看2600年前古人怎样“瞎掰”!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视频介绍
友情提示,建议在wifi下欣赏,留着流量学知识!
再来欣赏一组“瞎掰”的图片:
传说鲁班的一生有很多发明,但最难做、最能体现人类智慧的是“鲁班枕”和“鲁班锁
”,鲁班枕是从微观考察木匠的天赋和雕刻功夫,木匠要学会了制作鲁班枕,雕刻一类
的细活就难不住他了,木匠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匠人了。
“瞎掰”这个物件,从制作原理上讲,不是什么木质材料都可以的,必须用小叶椴和子
椴和花梨木,选用无疤、无虫眼、韧性好、密度大的优质硬木材料,还要自然风干的材
料好,然后把材料截成34厘米长,12厘米宽,6厘米厚的板材,在截好的板材上将厚度
平均分为三份,每份上还要画好轴、槽、梁,然后进行凿、锯、刨,做好后,把分成三
部分的木材和16个面的部分进行打磨。
没有粗面为好,用手摸去很平滑为止,然后再把20个图案画在上面,进行雕刻,把20个
图案刻上,还不算完成,还得把20个图案在进行打磨,使摸起来没有粗糙感为好,然后
进行整体的打磨,这样一件完整的“瞎掰”才算做好了。
造好的“瞎掰”从侧面看是彼此相连的三部分,其实它由一块板精制加工而成,它的原
理就像人的手,左右手面是掌,中间是十个手指在关节处,斜弯交叉咬合在一起,“瞎
掰”的名称又有人说是人手折掰而得名的。
瞎掰制作工艺精细复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锯、刨光、磨、钻、凿、抠、上漆、打蜡
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瞎掰”的制作原理,基本上是靠“以缺补缺的方法,”一锯
下去,两个面应相互藴合,天衣无缝,或是一凿下去,一举两得。既是卯又是榫,看似
其一,关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关连。
瞎掰制作工艺的基本特征:一是抽象与具象结合,与诸多具象的传统木制手工艺品不同
,“瞎掰”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细细品味仍可感到它的形象化特征。二是阴阳
、动静互补。“瞎掰”如同世间自然万物一样,是一个阴阳共存的统一体,静、动结合
,静为阴,动为阳;卯为阴,榫为阳;张为阴,合为阳;折叠起来,又恰似阴阳合壁,
继而循环往复,如日月交叠,寒暑变更。
瞎掰可以打开可以当小板凳用,睡觉时可以当枕头枕,便于携带,一物多用、方便生活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瞎掰图案内容寓意丰富,制作巧妙,是古人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
象征,也昭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同时瞎掰作为一种民
间手工艺文化遗产,它的开发利用也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因其制作难度大,工艺复杂,没有规范的图纸和文字资料可借鉴,瞎掰的制作只能靠师
傅口传心授。随着老艺人的逐渐减少,这项手工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迫切需要采取
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
“瞎掰”这个物件是检验木匠人手艺的,技艺的,它就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草图大师的截图
天津辛老做的部分流程细节
流程图源自辛老师
来源:简木创佳、制造前线、制造原理
视频来自:手功派
avatar
b*a
7
虞玄躲在车下,眼前横躺着四五具尸首,满是红白之物的尸首让他觉得一阵恶心,只是
偏生又吐不出来,难受之极。要好看书屋他已经认出了屠武,看到眼前这莽汉将二十多
斤的铁锏挥舞的跟车轮一般,将一个又一个淮南军士打得脑浆崩碎,他不禁暗自庆幸自
己运气不错,居然能从这个煞星手中逃得一条性命,定然是祖宗在暗中保佑,回去后无
论如何一定要弄个猪头香火好生祭奠一番。
屠武全力挥舞手中的铁锏和骨朵,没遮拦的往眼前的对手劈砸过去,他这左手的骨
朵倒也罢了,右手的铁锏是用通体熟铁打成,足足有二十多斤,挨着就伤,碰着就亡,
在这等近身肉搏之时,既不用担心用力过猛嵌入敌兵骨头里,一时拔不出来,也可以克
制甲胄,最是好用。他也知道自己处境是凶险之极,唯一的出路就是乘着淮南还没有反
应过来,在车障上打开一个缺口,让外边的镇海军士卒杀进来接应自己,否则任凭自己
天大本事,在敌军阵中也是被乱刀分尸的下场,也不躲避右边拦腰砍来的一刀,当头一
铁锏便向当面的敌兵杀去。
对面的淮南兵见当头一根又黑又粗的铁锏劈来,情急之下横刀抵挡,却不知屠武这
一下已经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只听得哐当一声响,那佩刀竟然被屠武打成两截,
那铁锏余势未消,接着将那淮南兵的脑袋整个打得粉碎,屠武只觉得脸上一热,已然被
血浆溅得满脸都是。
正当此时,屠武只觉得左肋一阵剧痛,左手下意识的丢下骨朵伸手一抓,已经抓住
了刀刃,原来旁边的敌兵一刀砍了过来,如非自己身上穿了两层铁甲,只怕已经伤到内
脏了。砍伤屠武的敌兵发力抽刀想要再砍,却拖不动,原来被屠武死死抓住,那淮南兵
正要翻腕绞断对方的手指,却听得一声厉吼,抬头一看只见屠武嗔目怒视,满脸都是红
白之物,仿佛鬼神一般,饶是那淮南兵也是久经戎行的好汉,也不禁失了一下神,便被
屠武一铁锏扫在腰间,顿时内脏碎裂,口吐鲜血而亡。
屠武击杀了眼前这人,便觉得眼前一阵昏花,几欲昏倒到地,赶紧用铁锏往地下一
柱,才站稳了身形,他知道这是自己余力将竭的征兆,毕竟他先是从金沙镇一路狂奔回
来,刚刚喘了口气随大军出征,又经历这般剧斗,便是个铁打的汉子,也有些熬不住了
。要好看书屋
在外间镇海军一浪高过一浪的猛攻下,那道薄薄的车障已经摇摇欲坠了。有好几处
缺口两军已经反复争夺了好几次,不过对于淮南军来说幸运的是,缺口处横陈在地上的
尸首已经有齐腰高了,这实际上也阻碍了外面镇海军的冲击。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苦
战,许多车障间的绳索和铁链都被砍断了,许多镇海军开始用力猛推那些车障,想要推
翻车障好冲进工事内,里面的淮南军只得全力的在反方面用力,抵御敌方的冲击。
屠武喘了两口气,才觉得好了点,可腰间的伤却一阵阵的钻心的疼,他正好奇怎么
刚才没有别的淮南兵来围攻自己,仔细一看才发现淮南守兵的人力也是捉襟见肘,不是
在缺口处厮杀,就是在拼命和外面的镇海军抵牛,反倒把自己这个伤疲交加的潜入者给
撂在这里了。于是他便拖着沉重的步伐,向最近的车障走去,直到相距不过五六步,在
车障旁拼命使劲的那五六名淮南军士卒才发现来人不对,为首的一个伙长左右看看,确
实实在没有人来帮忙,只得抢过一旁的长矛,大吼一声便向屠武当胸刺去,想要一下子
将对手捅个透心凉,情急之下却没发现脚下有一根露出地面的树根,给绊了一下,便刺
了个空。倒让屠武拣了个便宜,反手一铁锏便将其击毙。
这个伙长的倒毙就仿佛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剩下的那几个拼命推搡车障的淮
南军士卒一哄而散,几乎是同时,那车障轰的一声倒了下来,外间的镇海军士卒好像决
堤的潮水一般从缺口处拥了进来。屠武这才觉得他的身体已经成了一个空壳,仿佛刚才
一系列的苦斗已经把所有的东西抽空了出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上。他将铁锏丢到一
旁,两膝一软,一下子就扑倒在满是血污的草地上,全然不顾还有上百人在自己身旁追
逐厮杀,不断有人倒在地上,吐出最后一口气息,他从来没有觉得身子下面的草地如此
松软可爱,如果不是左腰和左手的创口还在一阵阵的抽痛,屠武就要这样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刻,屠武迷迷糊糊间听到有人喊着自己的名字,他想要翻过身来
,却只觉的浑身上下,四肢百骸没有一处不疼的,不由得“哎呦”一声叫出身来。这时
,两旁伸出一双手将其搀扶了起来,屠武抬头一看,却是自己的都头,赶紧要躬身施礼
,那都头伸手拦住,满脸堆笑道:“好小子,真有你的,孤身杀进敌围,果然不愧是镇
海亲军的好汉子。”
屠武稀里糊涂的点了点头,他完全被都长颠三倒四的话语给弄糊涂了,不过他总算
弄明白应该是好消息。正当此时,有人喝道:“拜见吕刺史!”场中正忙着打扫战场,
押解俘虏的士卒们立刻躬身行礼,屠武也赶紧依礼如仪,他站在自己都头的身后,除了
同伴背后的甲叶外,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听到一阵甲叶的铿锵声,这应该就是刺史吕雄
了。突然甲叶的铿锵声停止了,一个沉厚的男音问道:“抬起头来,便是你从车轮下爬
入敌营中,打开缺口的吗?”
屠武抬起头来,只见眼前站着一名外罩红色锦袍的铁甲汉子,正是领军的徽州刺史
吕雄,便恭谨的答道:“正是小人,不过小人没有能打开缺口,是敌军士卒眼看抵挡不
住弟兄们的猛攻,才四散逃走的。”
“哦!”吕雄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颜色,毕竟这可是莫大的功劳呀!此时他突然觉
得屠武的面容有些眼熟,只是对方脸上全是干涸的血迹,很难辨认出真实面容,便对一
旁的亲兵道:“给他弄点水来,把脸洗干净。”
待到屠武将脸上的血迹洗干净了,吕雄这才认出了眼前此人便是那个从绩溪飞马赶
回的探子,想不到转眼之间又当先陷阵,实在是少见的锐士。想到这里,吕雄笑赞道:
“好汉子,果然是浑身是胆,我镇海军有这等好男儿,何愁淮南贼军不破。”说道这里
,吕雄突然转过身来,一把将屠武拉到高处,对着下面的镇海军将士高声喊道:“今天
我们打败了淮南贼军,吕某看到一个人勇猛绝伦,独自从车轮下爬过壁垒,斩杀了十余
名敌兵,冲破了缺口,那是谁呀?”
众兵应和道:“是屠什长!”
吕雄却喝道:“甚么屠什长,是都长!”周围的兵卒们听了一愣,接着便会意过来
,齐声欢呼道:“这等好汉子自然应该当都长!”
屠武站在吕雄身旁,看着下面的袍泽们对着自己欢呼,他少时贫苦,父母又早亡,
只得依靠兄嫂而居,年纪稍长便入山伐木烧炭,平生不知挨了多少人的白眼,哪里受过
这等的看重和荣耀,只觉得浑身上下热乎乎的,说不出的开心,此时便是吕雄让他立刻
去死了,他也是心甘情愿。
吕雄转过身来,发现屠武腰间渗出一丝丝血来,显然是受了刀伤,便解下身上的锦
袍,高声道:“这是大王赐给某家的锦袍,今日便给勇士包裹身上的创口。”
说罢用力撕下一块,小心翼翼的裹在屠武的伤口上。
这时,一名探子赶过来高声禀告道:“禀告刺史,又有淮南贼兵来袭,约有千人,
相距这里只有一里多了。”
吕雄听了一愣,暗自思忖道:“淮南此番入侵,州中兵力单薄,豪强不稳,只有行
险,先胜上两阵,震慑一下州中的不肖之徒,才有取胜之机。”想到这里,他看了看四
周的部属,虽然先前进攻的四都兵力颇为疲惫,但是大胜之后看到吕雄奖罚分明,士气
极为旺盛。吕雄立刻下了决心,高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列阵,准备击鼓进攻。”
徽州休宁谢家,这谢姓本是徽州望族,从族谱上说祖上便是“永嘉之乱”随东晋司
马氏南迁的陈郡谢氏,这数百年下来,虽然早已没有了昔日建康城中乌衣巷那等繁华富
贵,可在这徽州却越发盘根错节,与后来的吴、陆、陈、叶等大族互联互助,虽然在吕
方的“度田料民”之事后损失巨大,依然是徽州境内一股子不可小视的势力。
“谢公!如今淮南兵已经攻入徽州,我等正应该群起响应,让那个蛮子刺史无法收
拾,将镇海军赶出徽州,恢复我等的旧日权益呀!现在两边杀的根血葫芦似的,可我们
却只是不疼不痒的送了点粮食,布帛,在一旁看热闹该不会误了事吧。”说话的是个黑
脸胖子,脸上满是焦急之色,和一旁神态悠闲的品味着杯中茶汁的白衣文士成了鲜明的
对比。
avatar
s*c
8
不会啊,一般很快就可以接通
avatar
P*1
9
你到底学校的收入是多少钱?查查你去年年底的工资单。
1042S+w2还是1042S和W2重复了?注意有些学校的学费是算taxable收入的。
Non-resident不用填8833
avatar
c*d
10
一件工巧的宋代折迭木枕
2011-11-10 08:55 来源:中华古典家具网
1982年9月,四川省蒲江县一座宋墓中出于残木架1件。据发掘简报称,木架长25.2厘米
,通体髹黑漆。“木架的制作方法是:先将长25.2、厚约8厘米(笔者按:此“厚”字应
为“宽”字)的木板锯成形,再把相交部分镂空,使能张合自如。此木架有“以木交午
为足”和“敛之可挟”的形制特点。简报作者推断此木架是1件胡床。李哈屏同志著文
认为不是胡床,而是1件“放书的托架,类似今天维吾尔族人民在使用的‘热黑力’”。
笔者认为蒲江宋墓出土的这件木架有很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它既不是胡床,也不是放
书的托架“热黑力”,而是900年前的1件折迭木枕。这种木枕用一整块木料锼镂加工制
作既不支解分离,更不用榫卯、钉子,张开为实用器具,全拢如整块材料原表,显示出
灵巧的设计和制作技术。
一、发报简报称:“木架一件,残,出于M1木棺之大头近档板处。”我国中世纪木棺形
制是头大尾小的,尸体成殓入棺,头部置于棺体的大端。此木架出土时的位置正在棺的
大端,发报简报也说:“从出土部位看,当枕于死者头部。”“枕于死者头部”的器物
理应是枕头。如果说死者枕着胡床人殓,似有悖于常理。说是书架,也不易理解。
二、木架长25.2厘米,当“交午为足”,即按一定角度交叉支起时,木架展开的尺寸比
合拢时水平方向展示的25.2厘米会小得多。同时,从简报所刊照片看,这样四翼部件十
分薄弱。这样窄小、薄弱的器物,如果作为坐具的胡床,显然不是很适用,特别是很难
承受人体的重量,更经不起前后倾斜、左右摇晃。但作为枕头,则其尺寸和部件强度正
切实用(图一)。
三、发掘简报把木架推断为胡床,其根据之一是推测此木架原有软的床面,“用皮子或
丝、纺织品制成。”但是从照片上看,三个完整的端部并没有任何穿绳的孔洞,也没有
皮绳、丝织物绑扎的痕迹。
四、李文认为是书架,也值得商榷。诚然,新疆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所使用
的书架(严格地说在作宗教活动时放置大部头《可兰经》的经架,维语称为“热黑力”)
,与此木架的作法相似,但不能说有相似作法的就都是同一种东西。从人体工程学的角
度来说,人躺卧时对枕的高度要求约在10~16厘米。此木架据发掘简报所提供的尺寸估
计,支起时高度约在12~14厘米左右,正好与人对枕的高度要求相符。而李文提供的经
架,展示高度为49厘米。这种尺寸上较大的差别,说明两种不同器物功能的相异(图二)。
五、我们推断蒲江宋墓所出木架的折迭木枕,有传世实物可为佐证,略举如下。
《文物天地》1987年第三期发表1件傣族所用折迭木枕:“折叠木枕是由一块整木雕成
两块木板,两者联为一体,支起为枕,放平为两块木板。”从文字介绍和所附照片看,
与蒲江宋墓折迭木枕正相一致。承文章作者宋兆麟先生见告,这是从云南傣族地区收集
到的,当属清代之物。
深圳华森设计工程公司黄浩先生向笔者提供1件传世清代晚期折迭木枕实物,得自黄先
生故乡广东潮州。这件清代木枕的形制、结构、尺寸、制作方法等与蒲江宋枕十分相似
(图三、四)。
笔者的学生七级木工王学成见告,我国东北地区木工升级,考试方法有时就要求用一块
木板,做出这种折迭木枕的技术今天尚在流行,而且作为测验能工巧匠的基本功之一。
蒲江宋墓据考在宋哲元祐年间(1086~1094年)。由此可知,我国制造这种工巧的折迭木
枕,至少已有近900年的历史了。(作者:陈增弼)
avatar
w*4
11
最近是大使馆最忙的时间,我上周打了不下20个电话才打进去
大使馆网页上也对这个说明了,让妈妈耐心多打几次吧
如果帮妈妈预约也可以的,把妈妈的信息要过来,年轻人能比老人反应快
avatar
k*l
12
谢谢。我查了,收入就是W2上的没错,1042S上也是同样一个数字。我现在打算就交
1040NR-EZ,W-2,1042S和8843

【在 P****1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到底学校的收入是多少钱?查查你去年年底的工资单。
: 1042S+w2还是1042S和W2重复了?注意有些学校的学费是算taxable收入的。
: Non-resident不用填8833

avatar
W*i
13
。。。什么时间段拨打的?国内国外,是北京预约的电话?
先跪谢一下

【在 s**c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啊,一般很快就可以接通
avatar
W*i
14
他们信息我都有啊,我还得给填写各种表格然后寄回呢,以为国内打会快一点,因为电
话线短一点,俺们乡下人就是这个思路。

【在 w****4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是大使馆最忙的时间,我上周打了不下20个电话才打进去
: 大使馆网页上也对这个说明了,让妈妈耐心多打几次吧
: 如果帮妈妈预约也可以的,把妈妈的信息要过来,年轻人能比老人反应快

avatar
c*h
15
我帮爸妈打得,在美国,不慢的。为了保险,建议你买分钟多的卡。

【在 W****i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们信息我都有啊,我还得给填写各种表格然后寄回呢,以为国内打会快一点,因为电
: 话线短一点,俺们乡下人就是这个思路。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