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奋斗在新明朝 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闲谈
avatar
奋斗在新明朝 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闲谈# paladin - 谈古论金,黄梁一梦
y*n
1
国子监办报厅改组为文宣院后的首期真理报上,除了首页仍旧是邸报摘抄外,后面十五
个专栏齐齐亮相,六个大学士和九卿一个不少。
这种情况下,谁要是不上真理报,大概很快就有关于某某人失去权柄的流言泛起。其实
流言不可怕,就怕被蠢货相信。
可惜版面有限,每个专栏的撰文都不超过五百字。像上几期那样,卢阁老一人独占一页
版面的盛况估计很难在出现了,这也让卢老大人松了口气,总是那样也太出风头了,不
是他的风格。
至于其他几位阁老,看到真理报上出现了自己的专栏后,心里居然有点兴奋。至于饱经
世故的老大人们而言,能叫他们兴奋的事情真不多了,这种心理是很难解释的。
天子有起居注,被李佑定为逢单日出版的真理报上面的这个专栏,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
他们的“起居注”?即便若干年后大佬们都告老还乡,那库藏真理报上的个人专栏就是
他们留在朝廷的印迹,可供后人查询和瞻仰,这是历代前贤都没有过的待遇。
更何况,在李佑的鼓吹下,真理报有没有专栏、专栏大小、能不能发文都成了一种地位
象征。等于是新设计了一种身份尊卑的区分方式,要说人臣之极的大佬们对此没有点自
豪感那是假的。
据统计,真理报经李大人发扬光大后,宰辅九卿府第上的西席先生人数平均增长了一人
,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专栏捉刀代笔。诗文策论文体不限。不然真理报每隔一日便要出版
一期,政务繁忙的老大人们应付不过来,哪有许多精力去撰文发稿。
收到各方反应后,李佑便彻底放了心。直到现在他才敢说一句,自己的创新成功了,并
站稳了跟脚。
在上辈子衙门里。工作通讯类的杂志报刊泛滥成灾,没人多看几眼,但在本朝,这个平
台还是很新鲜和受到欢迎的。凭借这个平台,充当几年舆论领袖足以熬出不少官场资望
,弥补自己年轻的短板。
随后李大人按照自己所想,上疏奏请朝廷。让天下各衙门、学校订阅真理报。对此内阁
大佬们商议过后没有反对,诏令很快就发出去了,要求七品以上衙门至少订阅三份,七
品以下衙门酌情订阅,但至少一份。
也正如李佑所猜想的。朝廷没有允许通过驿站送报。现有的驿传组织,是根据朝廷每日
发送各地公文诏令数目为标准进行配备的,每日最多几百封。故而从输送能力和方式渠
道上,并不适合数量既很大、目的又精确的报纸。
如果强行用驿传组织向全国各地发报纸,每隔一日上万份报纸流入驿传系统后,很容易
导致瘫痪现象发生,冲击到正常的公文传送。
所以如何发行真理报,朝廷只授权由文宣院自行负责,能发行多少。能赚多少,都看文
宣院自己的本事了。
李院使纵然身为穿越者,一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能把真理报稳定通畅的发到全国各
地。如果说每个驿站专门增加一人运送报纸,那天下驿站就要增加两千人,每年开销三
万两,将真理报的收入都赔进去也不够。
他又屈指一算。在京师地区,当前真理报发行数目约摸是两千份,以每份一分银子的坑
人高价算,每期可回收二十两银子。若每个月十五期,那总收入就是三百两。
三百两看着不少,但真理报所属有十个主笔、数十名印工、数十名报人,每月仅这些人
工薪资就是二百两。此外还有其他各种成本费用,所以三百两仍旧是入不敷出的。
别忘了,李大人一开始可是给诸位大佬们开出了千字一两的高价,算下来每个月只为宰
辅九卿支出的润笔费就高达一百多两。如今真理报已经步入正轨,文宣院办报开支又很
拮据,李大人考虑是不是要取消这些润笔费。
他就此问题,在内阁大佬那里试探了口风。并不缺钱的阁老们不知为何,无一例外的拒
绝了李佑取消润笔费的妄想,并毫不客气的训斥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阁老不差这点钱,但就要看李佑的好戏,当然这个理由只默契于心,不会宣之以口的。
大学士们做了如此表率,其他人便也不肯放弃润笔费,真理报仍要每个月为此支付出去
将近二百两。
这叫李院使一筹莫展,只能去户部求爷爷告奶奶,暂时维持住对真理报的输血。好在国
库还亏得起,但这不是长久之道,李佑可不想人亡政息。
按下李大人这边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表,却说在如今这春暖花开季节,京城商业重新开始
了新的循环,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
在崇文门一带,经历了年前的萧条,外地客商人流再次密集起来,今年首次进京高峰期
到了。
在崇文门外税关场子里,大批大批的货物车队在这里排队过关,各种伙计的吆喝声、差
役的呵斥声、牲口的嘶叫声交杂一起、不绝于耳,好一派商旅兴盛的景象。
税关场子的边上,搭建起了很多略显雅致的凉棚,摆放着还算干净的桌椅,这地方主要
是为那些有点身份的客商而设的。
毕竟有钱的大商家也要讲究几分体面,不可能去过关队伍那里和一群伙计牲口胡乱厮混
,但距离自己货物太远又不方便,因而这种设在税关边上的凉棚就应运而生,专供商家
临时歇脚喝茶。
四月中旬某天午后,凉棚里走进两位中年人,身边跟着七八个随从。两人拣定了一处清
净地方落座,随从们纷纷散在周围侍候着,顺便也就把周围闲杂人隔开了。
茶博士见多识广,一瞧穿着,再看派头,便知是外地豪客。连忙殷勤的上前探问,便有
个随从递给他一包茶,叫他去泡起。
个子较矮的中年客商偶然瞥见角落里放着半尺厚的有字大纸张,时不时有人拿着看,便
奇怪的问道:“那是何物?”
茶博士便答道:“客官是外地来的或许不知,此乃京师新产出的报纸也,名为明理报。
上面天罗万象,各种消息应有尽有,实为外地人初至京师不可不读之物。”
另一高个中年人笑道:“邸报、抄报我都见识过,这明理报听你所言,只怕有些夸大其
实罢。”
茶博士不以为意,继续道:“这明理报在别处或许有免费送的,但在税关里五文钱一份
,如果不买一份,税关老爷那里可就不好说话喽。”
“区区片纸,莫非还要强买强卖不成?税关大使作何想的?”高个子客商很不理解,便
质疑道。
矮个子中年客商摇摇手,阻止了同伴发牢骚,对茶博士道:“五文钱而已,与我拿一份
来,看看是否真如你所言。”
茶博士招了招手,自然有跑腿伙计捧了一份报纸过来,又从中年人随从那里收了五个铜
板。
矮个子中年客商好奇的看去,入目果然觉得很稀奇,居然是一片大骂朝廷不作为的文章
。天子脚下,这也没人管么?
再打开报纸,却见内里第三页有个标题赫然吓了他一大跳,一时吃惊,口里茶水忍不住
全喷了出来。
同伴见状奇道:“金兄怎么了?”
被称作金兄的便指着标题道:“高贤弟自己看。”
这高贤弟探过头去,看到所指之处赫然写着——京师商界风云将起?扬州巨商金百万即
日进京。登时像见了鬼似的,惊道:“这报纸是如何知晓金兄行踪的?”
这“金兄”自然就是扬州七大巨商之一金百万金国丈了,心里同样疑惑道,“真是奇哉
怪也,我只在前天派人赶在前头给我那贤婿报信,其他人应该并不知晓。我那贤婿虽然
年轻,却也是靠得住的,断然不是口无遮拦之人。”
说罢,又招手将茶博士喊来,询问道:“这明理报确实有意思,究竟是谁人所办?”
“听说乃是朝中一位虚江李大人所创。”茶博士答道。
虚江李?金百万愕然片刻,就是以京城之大,比较有名的虚江李估计也只有一个人罢。
敢情是女婿自己干的好事,再说这样稀奇古怪的报纸,确实也像是女婿的行事手法。
想至此,金百万收口不言,不再议论报纸,谁知道女婿有什么主意,真正明白之前还是
不要多嘴了。
这时高员外却戏谑道:“这虚江李莫不就是当年的李扬州?记得金兄说过他是权势赫赫
的提督五城御史,怎的闲极无聊入了报行?连金兄行踪都拿出来上了报头,看来很闲散
哪。”
虽然是旧相识,也一路同伴而行,但金百万对高员外这话很不舒服,冷哼一声道:“京
师非比它处,更不是汉口,高贤弟还是慎言为好。”
两人正说话间,外面飞也似的跑进来一个伙计,对着他们两人高呼道:“老爷!茶叶都
被税关扣住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