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y*r
1 楼
受过多年东西方的教育,也扮演过几年教育者的角色。最重要的是,当了几年父母。在
我的认识中,这个身份是终极的教育者。作为父母,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和理念的传递
,因为拥有人际关系中的最高权威,父母的行为会在最大程度上影响某个(些)独立个
体的未来轨迹。
这些经历促使我不断地思考教育的本质。
从教育的时间轴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亚于任何人造系统的复杂度。
这种长期性和复杂性都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决策,不可能有一个“最优解”,绝
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寻求平衡点的过程。 因此各种决策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为指导
,才有可能进行一致的取舍。
究竟为什么要“教育”——符合社会的规范,培养生存的技能,学习幸福的能力,还是
其他?
这个问题中有三个独立体: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从初衷上看,受教育者需要师从
教育者,习得各种后天的规则。但教育者是”人“,人不可避免有其个性,所以教育者
言传身教的后天规则与客观存在的规则之间并不能划等号。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中的非理性因素。人是感情的动物,我
们行为的指导者很多时候并非是理性思维,而是各种下意识。
这些都会导致教育的行为与目的发生偏差,尤其在目的并不明确的前提下。“做什么”
和“怎么做”需要“为什么做”来指导,只有时时检视修正,才能在一个长期过程中保
持一致性,从而最终到达目的地。
谈及目的,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希望孩子或者学生能够拥有
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这是人性的弱点,因为缺少这些东西,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
部分,对于成年人的认知来说,就是“生”和“死”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存
本能会自动触发,从而调动能力范围内的所有资源来保证自己认知的完整性。遗憾的是
,正如前面提及的,个人认知中的规则与客观规则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这些必须学会的
东西中,往往不仅仅是“不能玩火,不能摸电门,不能随便横穿马路,不能违法”,还
可能包括“不能不会游泳,不能不会弹琴,不能不提前学汉字,不能不提前学数学,不
能没有合作精神,不能没有领导力”等等。
不可否认,后者的“生”是成年人对环境经年的观察获得的认知。但是,一来个体的认
知能力有差异,二来环境在时间的长河中是不断演变的,就算认知能力极强,也不可能
长时间地保持一致。尤其是当这些认知用于预测的时候。
在这里我不是想表达经验无用,而是希望能强调经验的借鉴作用,而不是在多数情况下
成年人心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验产生了完全的指导作用”。
前面我提到了目的的重要性,以及目的的误区。那么什么是我发现这个“目地”的方法
呢?——主动调整三个因素的权重。通常情况下,教育者在决策过程中把”自己孩子环
境“三者混为一谈,而下意识地把“自己”等同于这三者的代表。
我建议的方法是:教育者有意识地把”自己“脱离出来,分成“自己的经验”,“孩子
的特性”,“环境的客观规则”这三个要素来综合权衡。相似的教育理念不是从来没有
出现过,我这里强调的是,对于这三者的内容,教育者要有明确详尽的认知,不是想想
而已,需要成文,并时时检视,还要借助旁人的参考(毕竟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最难客观
的),不断调整。
终而言之,我相信教育的目的是:孩子学会自己与环境的双赢,而不是自己与环境的不
断交战。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不断发现自己,不断认识环境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中会充
满摩擦,充满碰撞,但终极的目的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而不是"无欲则刚"。
注意,在目的地已经没有了”教育者“的角色。教育者从关系中的”完全主导“发展到
”完全消失“,需要”舍得自己“。
以上是我的教育观。
我的认识中,这个身份是终极的教育者。作为父母,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和理念的传递
,因为拥有人际关系中的最高权威,父母的行为会在最大程度上影响某个(些)独立个
体的未来轨迹。
这些经历促使我不断地思考教育的本质。
从教育的时间轴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亚于任何人造系统的复杂度。
这种长期性和复杂性都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决策,不可能有一个“最优解”,绝
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寻求平衡点的过程。 因此各种决策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为指导
,才有可能进行一致的取舍。
究竟为什么要“教育”——符合社会的规范,培养生存的技能,学习幸福的能力,还是
其他?
这个问题中有三个独立体: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从初衷上看,受教育者需要师从
教育者,习得各种后天的规则。但教育者是”人“,人不可避免有其个性,所以教育者
言传身教的后天规则与客观存在的规则之间并不能划等号。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中的非理性因素。人是感情的动物,我
们行为的指导者很多时候并非是理性思维,而是各种下意识。
这些都会导致教育的行为与目的发生偏差,尤其在目的并不明确的前提下。“做什么”
和“怎么做”需要“为什么做”来指导,只有时时检视修正,才能在一个长期过程中保
持一致性,从而最终到达目的地。
谈及目的,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希望孩子或者学生能够拥有
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这是人性的弱点,因为缺少这些东西,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
部分,对于成年人的认知来说,就是“生”和“死”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存
本能会自动触发,从而调动能力范围内的所有资源来保证自己认知的完整性。遗憾的是
,正如前面提及的,个人认知中的规则与客观规则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这些必须学会的
东西中,往往不仅仅是“不能玩火,不能摸电门,不能随便横穿马路,不能违法”,还
可能包括“不能不会游泳,不能不会弹琴,不能不提前学汉字,不能不提前学数学,不
能没有合作精神,不能没有领导力”等等。
不可否认,后者的“生”是成年人对环境经年的观察获得的认知。但是,一来个体的认
知能力有差异,二来环境在时间的长河中是不断演变的,就算认知能力极强,也不可能
长时间地保持一致。尤其是当这些认知用于预测的时候。
在这里我不是想表达经验无用,而是希望能强调经验的借鉴作用,而不是在多数情况下
成年人心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验产生了完全的指导作用”。
前面我提到了目的的重要性,以及目的的误区。那么什么是我发现这个“目地”的方法
呢?——主动调整三个因素的权重。通常情况下,教育者在决策过程中把”自己孩子环
境“三者混为一谈,而下意识地把“自己”等同于这三者的代表。
我建议的方法是:教育者有意识地把”自己“脱离出来,分成“自己的经验”,“孩子
的特性”,“环境的客观规则”这三个要素来综合权衡。相似的教育理念不是从来没有
出现过,我这里强调的是,对于这三者的内容,教育者要有明确详尽的认知,不是想想
而已,需要成文,并时时检视,还要借助旁人的参考(毕竟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最难客观
的),不断调整。
终而言之,我相信教育的目的是:孩子学会自己与环境的双赢,而不是自己与环境的不
断交战。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不断发现自己,不断认识环境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中会充
满摩擦,充满碰撞,但终极的目的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而不是"无欲则刚"。
注意,在目的地已经没有了”教育者“的角色。教育者从关系中的”完全主导“发展到
”完全消失“,需要”舍得自己“。
以上是我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