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责任就是观察小孩喜欢玩什么,然后让他从事相关职业。#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f*r
1 楼
父母的责任就是观察小孩喜欢玩什么,然后让他从事相关职业,这是上帝给你孩子的基
因,也是上帝对父母的暗示。
你孩子做什么才能实现他的最大价值是上帝早就安排好并
写在你孩子的基因里,所以人老了就会明白:人的命天来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从2008年开始,我就一直开设恋爱课程,帮助宅男宅女提高情商、改善与异性交往的困
境。
教学的效果是令人沮丧的,大部分人学了以后都感觉白学,还是老样子,没有改变。
学生自己也很挫折,千万次地问:为什么我总是学不会?
我深度反思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那就是——
学习是一件刻板的事情。
更进一步的,当一个人叫着嚷着要学习的时候,已经说明——
他是一个很刻板的人。
还有,当一个人说自己要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已经说明了一件最重要最决定性的事实
——
他并不爱好这个事情。
反过来,当一个人爱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很少会声称自己在学某件事,他会说“我在
玩……”。
比如,我在“玩羽毛球”,我在“玩滑板”,我在“玩德州扑克”,我在“玩开车”。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教育专家,孔子的一句话说出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的人,不会感觉自己在学习某个技能;只有不感兴趣的人,才会觉得
自己在学习某个技能。
“学习”这个词本身,就透露出你没有兴趣。
说了一大堆大道理,让我从身边观察到的一个小例子来加以说明。
每次回老家的时候,我爸爸就会哭着喊着要学电脑。
我爸爸年纪很大了,六十多岁。在他这个年龄会用电脑的人,不能说没有见过,只能说
确实是凤毛麟角千万分之一。
我爸爸想学电脑的动力,就是听说电脑上有很多信息。他是一个中医,希望在网站上获
得医学信息。
我爸爸是这样学电脑的。
他到新华书店买来一本电脑入门教科书,《30天学会电脑》之类的。
他自己看书学习,遇到各种不懂的名词跑来问我。
另外,每天抽出一个小时上课。
每次上课,我爸就掏出一个笔记本。
我说一句话,我爸就把他抄到本子上,便于温故而知新。
这学习精神,是三好学生了吧!
可学习效果呢?
我告诉你,糟透了!
非常糟糕!
非常非常糟糕!
糟糕到什么程度?
几乎每年我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会教我爸用电脑,到现在为止,我爸依然不会用电脑。
我认真反思过这个事情,我也曾经很努力希望爸爸能学会用电脑,但最终我放弃了。
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
经过许多年,我爸爸依然不会用手机。
手机是比电脑功能更少的设备,特别是在前智能机时代,那个时候的手机功能是很少的
,主要是打电话和发短信,但我爸爸从未掌握过。
几乎每次过年回家,就是教我爸怎么收发短信。
一年一年的教,从未学会过。
是因为我爸特别笨吗?
或者,因为老年人都很笨,都学不会手机电脑这些现代设备吗?
有一点。
甚至有个人造了一个词,形容这种现象,叫“功能性文盲”。
人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变成功能性文盲,各种现代化的工具都不会用。
我的年龄不算很大,36岁。
我观察到和我同龄的许多大学同学已经不会用手机了。
我说不会用手机,不是指不会打电话,而是说不会在微信里发共享位置,不会在手机上
团购电影票。
但我也见到过一些老人不仅会用手机,也会用电脑。
在深圳参加读书会活动,我还碰到过一个老头在玩iPAD,时髦坏了。
这些老人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为什么有的老人能学会手机电脑,有的不能?
我思考的答案,主要是兴趣。
个别老人对电脑和手机有非凡的兴趣,花了无数时间在上面。
我经常遇到一些大叔大妈向我请教如何使用手机的问题。
比如怎么删掉手机里的照片,或者,怎么在手机上买东西、订火车票。
说他们是大叔大妈,其实他们只比我大四五岁,甚至比我小四五岁。
他们不会用手机,答案超乎想象的简单,因为他们没有花时间在玩手机上。
你观察任何一个手机控,你会发现他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甚至10个小
时。
我就是如此。
这是一个手机控的日常,机不离手,每10分钟玩弄一次。看微信上有没有新的消息弹出
,看微信群里有没有人发红包,看朋友圈有没有人给自己点赞。
就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小侄女。
依然是学电脑。
只要她中午放学回家,就会跑来霸占我的笔记本电脑。
迅速地打开一个游戏网站,登录进去玩一种很弱智的儿童游戏。大概样子是有很多场景
,你扮演的角色一会儿进到这个房间里弹琴,一会儿进到另一个房间里打泡泡。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小侄女学过电脑。但她的电脑操作比我爸爸要熟练得多。
最低限度,她知道怎么开机,还知道怎么访问游戏网站。
我爸爸学习了那么久,依然在开机关机的基本操作上遇到困难,常常要拿出笔记本翻看
学习笔记。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学东西是最快速的。
因为她很贪玩。
我爸在操作电脑时,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是:“我这样弄,不会把电脑弄坏吧?”
而小侄女最喜欢做的事情则相反,她最爱拿我的电脑胡来,把我的文件整丢,把我的桌
面搞乱,这是她最高兴的事情。
截然相反的两个态度,说明老年人恐惧,小孩子勇敢;老年人怕犯错,小孩子热衷胡来。
我记得大学时玩电脑,把电脑搞死是三天两头的事情,总是隔三差五就要把电脑操作系
统重装。
时隔多年,现在我的电脑很少死机,很少染毒,很少坏掉了。
这也说明,我不爱折腾电脑技术了。
人就是这样渐渐老掉的。
老掉的本质是丧失了胡来的心,折腾的心。
小侄女学电脑比我爸快,也是因为她从来“不学电脑”,她只是喜欢拿电脑玩游戏。
我爸表面在认真地学习电脑,背后的本质是他根本不爱好折腾电脑,不爱好钻研电脑,
他只是出于某些目的,希望掌握电脑技术,以电脑技术为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学电脑的道路上,我两种体会都有。
刚上大学时,我发现自己对电脑一无所知,非常自卑。
就报名了一个电脑培训班,学费倒不贵,才150块。
去上了几次课。
那个时候买不起电脑,我就买了一个二手键盘,每天在宿舍里对着键盘练习盲打。
这样的练习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但后来我的电脑技术突飞猛进,不是因为上了这个培训班,而是因为后来热衷于在机房
玩连网游戏。
那时候流行在机房玩《命令与征服》。
为了玩游戏,软盘也学会用了,ARJ分卷压缩解压缩的高级操作也学会了,在DOS环境下
挂鼠标也学会了。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熟练操作鼠标。
玩游戏之前,我的鼠标操作是生硬的,在WINDOWS里,看见一个按钮,拿着鼠标挪来挪
去,挪半天也点不到那个按钮。
大概电脑熟手无法想象一个生手使用鼠标的困难。
即使到现在,我爸挪动鼠标依然是非常困难的。
要达到熟练移动鼠标,精确控制光标,快速点击与双击,需要至少一万次的练习。
说出来是吓人的数字,但对于电脑游戏玩家来说,这些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早就完成了。
这是鼠标操作。
键盘操作的掌握是因为后来的QQ聊天。
如果你认真观察,你会看到许多人会用电脑,但不会用电脑盲打。
我一个哥们用电脑几十年,依然是用一个指头打字,传说中的一指禅。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但我看到每个人刚开始都是这样做的。
接触电脑已经几个月,我依然是在用一个指头敲键盘。
直到后来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程序,叫做——QQ。
因为QQ上有妹纸,在强大的驱动下,我在一两个月内“学会”了键盘盲打。
说是“学会”,其实根本没有学过,只是不停地挂QQ,不停地找MM聊天,聊啊聊啊,就
变成盲打了。
在此之前,我也花了很多时间练习盲打,但始终都没学会。
真的学会,就是在聊了无数个妹子之后。
因为连网打游戏,所以学会了鼠标;因为聊QQ泡妞,所以学会了键盘。
这就是我的电脑入门。
我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来这个简单的事实。
那就是——真正学会一个东西,都是要花费巨大的时间的,而出于上进心的一点学习,
根本不足以达到学会某个技能的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学习”最终都会破产的根本原因。
2007年我自学泡妞,看了好几本泡妞秘籍,还记了两本笔记。
现在回头想想,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
后来上课的时候,再看到有学员记笔记,我都制止他们,不要记笔记,如果一个东西要
记到本子上才记得住,那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学会。
你可以回想你身上具备的技能,没有什么东西是靠翻笔记来操作的。
你能操作的技能,一定是每天重复几百次几千次,轻车熟路的。
如果一个东西,你第一次听了记不住,那就忘记它。直到第二次再听到,第三次再听到
,第四次再听到,第五次再听到……第一百次再听到,第一千次再听到,直到你听了无
数次,也从你自己嘴里说出无数次,自然记住为止。
不要去记笔记。
最近我在“学习”德州扑克。
哦,不对,我在“玩”德州扑克。
我的性格,天生对赌博很感兴趣。所以,一接触德州扑克这样的游戏就欲罢不能。
我花了很多时间玩游戏,也花了很多时间看各种比赛的录像。
市面上也有很多德州扑克的教科书。
到现在,我一本也没看过。
我没有鄙视这些教科书的意思,也没有说我不打算看这些教科书。
而是根本没时间看那么枯燥的东西。
这里有牌桌,这里有活生生的对手,这里有热乎乎的人民币。
直接坐到牌桌前,紧张的游戏开始了,你拿到一手好牌,你下注了,有人跟注了……
刺激,好玩,你已经在玩游戏了。
你赢了,你又输了,你又赢了,你又输了。
第一次玩你连同花大还是顺子大都不知道,第二次玩你已经在教新人游戏规则了,第三
次玩你已经懂得收紧你的range。
这就是最好的学习,还有更好的学习吗?
经常地玩牌,配合偶尔看些《德州秘籍》之类的教材。你的进步蹭蹭的。
对了,还有和其他老玩家的交流与请教。
够了!
多简单的事情。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有兴趣,你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在这上面。
那些哭着喊着要学习的人,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什么也学不会,因为看不见他的兴趣。
或者,即使没兴趣,有强大且持久的动力也可以。
可惜,什么也没有,没有任何动力。
所以,他只是看了两本书,上了两次课。
完了,这就是全部。
他根本没花时间玩游戏。
因为他也根本没兴趣玩游戏。
他把自己的看书和上课叫做“学习”,他骗自己说我已经“努力”学习了。
然后又奇怪地问自己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学不会?
今天的文字太长了,下次再深入探讨为什么说“学习”本身就是刻板的事情,“爱学习
”的人是性格刻板的人。
因,也是上帝对父母的暗示。
你孩子做什么才能实现他的最大价值是上帝早就安排好并
写在你孩子的基因里,所以人老了就会明白:人的命天来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从2008年开始,我就一直开设恋爱课程,帮助宅男宅女提高情商、改善与异性交往的困
境。
教学的效果是令人沮丧的,大部分人学了以后都感觉白学,还是老样子,没有改变。
学生自己也很挫折,千万次地问:为什么我总是学不会?
我深度反思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那就是——
学习是一件刻板的事情。
更进一步的,当一个人叫着嚷着要学习的时候,已经说明——
他是一个很刻板的人。
还有,当一个人说自己要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已经说明了一件最重要最决定性的事实
——
他并不爱好这个事情。
反过来,当一个人爱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很少会声称自己在学某件事,他会说“我在
玩……”。
比如,我在“玩羽毛球”,我在“玩滑板”,我在“玩德州扑克”,我在“玩开车”。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教育专家,孔子的一句话说出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的人,不会感觉自己在学习某个技能;只有不感兴趣的人,才会觉得
自己在学习某个技能。
“学习”这个词本身,就透露出你没有兴趣。
说了一大堆大道理,让我从身边观察到的一个小例子来加以说明。
每次回老家的时候,我爸爸就会哭着喊着要学电脑。
我爸爸年纪很大了,六十多岁。在他这个年龄会用电脑的人,不能说没有见过,只能说
确实是凤毛麟角千万分之一。
我爸爸想学电脑的动力,就是听说电脑上有很多信息。他是一个中医,希望在网站上获
得医学信息。
我爸爸是这样学电脑的。
他到新华书店买来一本电脑入门教科书,《30天学会电脑》之类的。
他自己看书学习,遇到各种不懂的名词跑来问我。
另外,每天抽出一个小时上课。
每次上课,我爸就掏出一个笔记本。
我说一句话,我爸就把他抄到本子上,便于温故而知新。
这学习精神,是三好学生了吧!
可学习效果呢?
我告诉你,糟透了!
非常糟糕!
非常非常糟糕!
糟糕到什么程度?
几乎每年我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会教我爸用电脑,到现在为止,我爸依然不会用电脑。
我认真反思过这个事情,我也曾经很努力希望爸爸能学会用电脑,但最终我放弃了。
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
经过许多年,我爸爸依然不会用手机。
手机是比电脑功能更少的设备,特别是在前智能机时代,那个时候的手机功能是很少的
,主要是打电话和发短信,但我爸爸从未掌握过。
几乎每次过年回家,就是教我爸怎么收发短信。
一年一年的教,从未学会过。
是因为我爸特别笨吗?
或者,因为老年人都很笨,都学不会手机电脑这些现代设备吗?
有一点。
甚至有个人造了一个词,形容这种现象,叫“功能性文盲”。
人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变成功能性文盲,各种现代化的工具都不会用。
我的年龄不算很大,36岁。
我观察到和我同龄的许多大学同学已经不会用手机了。
我说不会用手机,不是指不会打电话,而是说不会在微信里发共享位置,不会在手机上
团购电影票。
但我也见到过一些老人不仅会用手机,也会用电脑。
在深圳参加读书会活动,我还碰到过一个老头在玩iPAD,时髦坏了。
这些老人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为什么有的老人能学会手机电脑,有的不能?
我思考的答案,主要是兴趣。
个别老人对电脑和手机有非凡的兴趣,花了无数时间在上面。
我经常遇到一些大叔大妈向我请教如何使用手机的问题。
比如怎么删掉手机里的照片,或者,怎么在手机上买东西、订火车票。
说他们是大叔大妈,其实他们只比我大四五岁,甚至比我小四五岁。
他们不会用手机,答案超乎想象的简单,因为他们没有花时间在玩手机上。
你观察任何一个手机控,你会发现他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甚至10个小
时。
我就是如此。
这是一个手机控的日常,机不离手,每10分钟玩弄一次。看微信上有没有新的消息弹出
,看微信群里有没有人发红包,看朋友圈有没有人给自己点赞。
就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小侄女。
依然是学电脑。
只要她中午放学回家,就会跑来霸占我的笔记本电脑。
迅速地打开一个游戏网站,登录进去玩一种很弱智的儿童游戏。大概样子是有很多场景
,你扮演的角色一会儿进到这个房间里弹琴,一会儿进到另一个房间里打泡泡。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小侄女学过电脑。但她的电脑操作比我爸爸要熟练得多。
最低限度,她知道怎么开机,还知道怎么访问游戏网站。
我爸爸学习了那么久,依然在开机关机的基本操作上遇到困难,常常要拿出笔记本翻看
学习笔记。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学东西是最快速的。
因为她很贪玩。
我爸在操作电脑时,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是:“我这样弄,不会把电脑弄坏吧?”
而小侄女最喜欢做的事情则相反,她最爱拿我的电脑胡来,把我的文件整丢,把我的桌
面搞乱,这是她最高兴的事情。
截然相反的两个态度,说明老年人恐惧,小孩子勇敢;老年人怕犯错,小孩子热衷胡来。
我记得大学时玩电脑,把电脑搞死是三天两头的事情,总是隔三差五就要把电脑操作系
统重装。
时隔多年,现在我的电脑很少死机,很少染毒,很少坏掉了。
这也说明,我不爱折腾电脑技术了。
人就是这样渐渐老掉的。
老掉的本质是丧失了胡来的心,折腾的心。
小侄女学电脑比我爸快,也是因为她从来“不学电脑”,她只是喜欢拿电脑玩游戏。
我爸表面在认真地学习电脑,背后的本质是他根本不爱好折腾电脑,不爱好钻研电脑,
他只是出于某些目的,希望掌握电脑技术,以电脑技术为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学电脑的道路上,我两种体会都有。
刚上大学时,我发现自己对电脑一无所知,非常自卑。
就报名了一个电脑培训班,学费倒不贵,才150块。
去上了几次课。
那个时候买不起电脑,我就买了一个二手键盘,每天在宿舍里对着键盘练习盲打。
这样的练习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但后来我的电脑技术突飞猛进,不是因为上了这个培训班,而是因为后来热衷于在机房
玩连网游戏。
那时候流行在机房玩《命令与征服》。
为了玩游戏,软盘也学会用了,ARJ分卷压缩解压缩的高级操作也学会了,在DOS环境下
挂鼠标也学会了。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熟练操作鼠标。
玩游戏之前,我的鼠标操作是生硬的,在WINDOWS里,看见一个按钮,拿着鼠标挪来挪
去,挪半天也点不到那个按钮。
大概电脑熟手无法想象一个生手使用鼠标的困难。
即使到现在,我爸挪动鼠标依然是非常困难的。
要达到熟练移动鼠标,精确控制光标,快速点击与双击,需要至少一万次的练习。
说出来是吓人的数字,但对于电脑游戏玩家来说,这些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早就完成了。
这是鼠标操作。
键盘操作的掌握是因为后来的QQ聊天。
如果你认真观察,你会看到许多人会用电脑,但不会用电脑盲打。
我一个哥们用电脑几十年,依然是用一个指头打字,传说中的一指禅。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但我看到每个人刚开始都是这样做的。
接触电脑已经几个月,我依然是在用一个指头敲键盘。
直到后来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程序,叫做——QQ。
因为QQ上有妹纸,在强大的驱动下,我在一两个月内“学会”了键盘盲打。
说是“学会”,其实根本没有学过,只是不停地挂QQ,不停地找MM聊天,聊啊聊啊,就
变成盲打了。
在此之前,我也花了很多时间练习盲打,但始终都没学会。
真的学会,就是在聊了无数个妹子之后。
因为连网打游戏,所以学会了鼠标;因为聊QQ泡妞,所以学会了键盘。
这就是我的电脑入门。
我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出来这个简单的事实。
那就是——真正学会一个东西,都是要花费巨大的时间的,而出于上进心的一点学习,
根本不足以达到学会某个技能的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学习”最终都会破产的根本原因。
2007年我自学泡妞,看了好几本泡妞秘籍,还记了两本笔记。
现在回头想想,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
后来上课的时候,再看到有学员记笔记,我都制止他们,不要记笔记,如果一个东西要
记到本子上才记得住,那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学会。
你可以回想你身上具备的技能,没有什么东西是靠翻笔记来操作的。
你能操作的技能,一定是每天重复几百次几千次,轻车熟路的。
如果一个东西,你第一次听了记不住,那就忘记它。直到第二次再听到,第三次再听到
,第四次再听到,第五次再听到……第一百次再听到,第一千次再听到,直到你听了无
数次,也从你自己嘴里说出无数次,自然记住为止。
不要去记笔记。
最近我在“学习”德州扑克。
哦,不对,我在“玩”德州扑克。
我的性格,天生对赌博很感兴趣。所以,一接触德州扑克这样的游戏就欲罢不能。
我花了很多时间玩游戏,也花了很多时间看各种比赛的录像。
市面上也有很多德州扑克的教科书。
到现在,我一本也没看过。
我没有鄙视这些教科书的意思,也没有说我不打算看这些教科书。
而是根本没时间看那么枯燥的东西。
这里有牌桌,这里有活生生的对手,这里有热乎乎的人民币。
直接坐到牌桌前,紧张的游戏开始了,你拿到一手好牌,你下注了,有人跟注了……
刺激,好玩,你已经在玩游戏了。
你赢了,你又输了,你又赢了,你又输了。
第一次玩你连同花大还是顺子大都不知道,第二次玩你已经在教新人游戏规则了,第三
次玩你已经懂得收紧你的range。
这就是最好的学习,还有更好的学习吗?
经常地玩牌,配合偶尔看些《德州秘籍》之类的教材。你的进步蹭蹭的。
对了,还有和其他老玩家的交流与请教。
够了!
多简单的事情。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有兴趣,你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在这上面。
那些哭着喊着要学习的人,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什么也学不会,因为看不见他的兴趣。
或者,即使没兴趣,有强大且持久的动力也可以。
可惜,什么也没有,没有任何动力。
所以,他只是看了两本书,上了两次课。
完了,这就是全部。
他根本没花时间玩游戏。
因为他也根本没兴趣玩游戏。
他把自己的看书和上课叫做“学习”,他骗自己说我已经“努力”学习了。
然后又奇怪地问自己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学不会?
今天的文字太长了,下次再深入探讨为什么说“学习”本身就是刻板的事情,“爱学习
”的人是性格刻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