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 captivate $229 no contract @ letstalk.com# PDA - 掌中宝
z*h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rinthian (Diogenes门下一走狗),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曲棍球杆曲线”丑闻、气候泡沫与气候政治的未来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 14:00:40 2011, 美东)
http://www.21bcr.com/a/shiye/yuwai/2010/0907/1563.html
随着2009年11月 “气候门”邮件的公开,主流气候变化学术共同体遇到了历史上一个
真正的挑战,而一个月后哥本哈根本会议的“重大挫折”,又使得近年来气候政治的强
劲势头出现了严重困难,这都是近二十年来“气候变化”界未遇到过的。这两条战线的
机制和规则自然有所不同,但总体看,气候科学是气候政治的基础,所以后哥本哈根时
代的焦点仍然在气候科学领域。随着“气候门”带来的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的强烈质疑,很多之前言之凿凿的神话正在倒塌,如长期鼓吹“人类造成的地球
变暖”(Anthropogenic Global Warming, AGW)的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对IPCC报告
中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退耸人听闻的预测作为丑闻进行报道,就可以认为一个是标志性
事件
当然这个大厦的基础部分也是很庞大的,怎么入手也是个问题。不过最合适的题目其
实是比较好确定的,就是关于“Hockey Stick”的问题,因为围绕这个问题的斗争最为
精彩,材料最为充分,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最近出了一本专著专门写这
个过程,叫做Hockey Stick Illusion,内容翔实,可读性强。所以本文不准备面面俱
到,而只需勾勒一个梗概,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或对细节有疑问的读者,可以直接去阅读
该书
图1:Hockey Stick Illusion封面
一、魔术与解密魔术:MBH vs. MM
“Hockey Stick”是说一个曲线的形状,像冰球杆或曲棍球杆:左边平坦,右端突然跃
升;这个曲线是什么呢,是千年以来北半球平均气温的变化曲线。这条曲线重要吗?很
重要。因为虽然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升温是一个事实,不过当前的升温是不是很“异常”
呢?这需要历史得比较,否则“1998年是千年以来的温度最高的一年,1990年代是温度
最高的十年”这种断语就是站不住的。逻辑上,如果历史上有过类似近几十年的快速升
温情况,且最高温度跟现在差不多甚至更高
图2:Nature, 1 July 2010, AN EROSION OF TRUST?
在1990年的IPCC报告中,对过去千年气候史的描述还是能和史籍记载一致的,明确得显
示中世纪暖期(1000-1300)和小冰期(1500-1750)这一峰一谷的存在。但一个叫
Michael E. Mann的人在其博士毕业前后的1998、1999年发表两篇论文,改写了历史。
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是三作者合著,所以以首字母来标记为MBH98(Nature)和MBH99(
Geophysical Review Letters, GRL),其中核心方法和思路包含在98年Nature这篇里
面,不过这篇文章重建气候史只回溯到公元1400年;99年文章对前一篇文章做了进一步
扩展,回溯到公元1000年,这样一千年的气候史就出来了。
图3:Michael E. Mann与年轮
这两篇文章影响极大,一举扭转了气候史乃至整个气候变化领域踌躇不前的局面,时间
上也正好赶点儿,为保送AGW到IPCC 2001年的TAR(AR3)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
这两篇文章的核心结果即那张“Hockey Stick”图线被AR3多次引用,而这么直观浅显
的图,对大众宣传来讲,也是再合适不过的材料了。如IPCC WG1共同主席John
Houghton在当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运用这幅美妙的图作为背景,注意曲线左边的平坦
(这样中世纪暖气和小冰期这一峰一谷同时被干掉)和右端的急剧上翘:
图4:John Houghton在TAR新闻发布会上
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得给Mann论功行赏,一个刚毕业的新鲜Ph.D,直接坐直升飞机被委
任为IPCC AR3的主执笔人(Lead Author)——人才难得,破格提拔也是可以的嘛。但
像同样刚发了Nature,但观点“保守”,手脚不“利索”的老科研人员比如CRU的Keith
Briffa,那待遇就是天壤之别了:不光自己,连老婆同样面临失业的危险。当然,这
样的同志也是可以挽救的;犯错误不可怕,只要改了,就还可以留在革命队伍里,组织
上并不是不讲人情的。那么怎么改呢?也很简单,Briffa论文的主要毛病,是算出来
1960年后的温度有一段下降,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60年代以后的数据以后不再保留
,做直接删除处理,因为大家眼不见心不烦最好,否则一需要解释,那越抹越黑的风险
就大了。Briffa同志也不是呆瓜,马上给新科领袖Mann致以歉意,并在以后保质保量得
按新精神执行。这些细节都可以在“气候门邮件”里找到原始记录,各位当事人的神采
,或飞扬跋扈(Mann的跋扈连其博士导师都看不惯,不过也只能私下发发牢骚,当面是
不敢的),或唯唯诺诺,都跃然纸上
但说实在的,Mann这小子怎么捣鼓出来一个这么漂亮的、符合组织期待的结果,连CRU
的负责人Phil Jones等这些老同志们也看不明白,并在邮件中互相嘀咕。但看不明白的
显然不止这些老同志,因为AR3的广泛影响,一些“圈外人士”,也逐渐对这几篇核心
论文感兴趣起来,并跟Mann等原作者接洽,求取原始数据与计算源代码,进行学习、重
现与核对。这些人里面,就包括本文日后的另一大主角:加拿大人Stephen McIntyre。
对McIntyre的这种要求,Mann是比较警惕的。因为虽然这种做法在学术界是通例,但
Mann自己心里有小九九:这个McIntyre,是不是来者不善?所以索要的数据和代码,既
不能不给,也不能给得那么全面,那么利索,先看看形势再说。所以Mann跟McIntyre打
了打太极,就让自己的手下们去跟这些人周旋了。
图5:Stephen McIntyre
Mann的嗅觉是灵敏的,McIntyre的确将在未来,成为他难以摆脱,且难以取胜的克星;
当然准确得说,McIntyre是一个二人组团队,另一位叫Ross McKitrick,也是加拿大人
。很快,这个二人组就从MBH98和MBH99里找出毛病了,并写成批评论文MM03。不过这种
看不清形势的愤青论文,写还相对容易,要投稿那可就难了。比如说,源头文章MBH98
是发在Nature上,自然的选择是投稿Nature,稿子往返好几轮以后,评审理屈词穷(“
邮件门”出来以后,证实稿子当事的确是到了老同志们手里)了,不过又的确指不出错
误,怎么办呢,发还是不发?Nature编辑部决定:不发。不过此事不祥,需有所应对,
而最佳的策略并不是装聋作哑,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以Mann同志很快就搞了一
篇“更正”(Corrigendum),发在Nature上
但McIntyre的性格Mann这时候可能还不大了解,他是那种不急不慢,但步步为营、执着
而坚韧的人。Nature退稿,他干脆在网上把前前后后的邮件往来全文公开,是非曲直,
自有公论。同时开辟博客“气候审计”(Climate Audit),扎下营盘,准备打持久战
。当然,投稿该投还是要投,Nature不收,别家不一定不收。果然,投到GRL以后被接
收了(GRL是在地球科学专业最好的期刊之一,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旗舰杂志),这就是
著名的MM05;而且GRL后续还搞了专题讨论,有几篇Comment,然后MM分别予以回复,都
在GRL上刊出。这几篇Comment对MM05或补充或延伸,不过都没有削弱或推翻MM05,反而
确认和强化了MM05。
这样一来,形势起了变化。原来是Mann同志一览众山小的局面,现在搞成针锋相对的局
面,且MM05的攻击稳准有力,势大力沉,这可如何是好,个别同志已经出现动摇。不过
经过科学分析以后,组织上认为,形势总体上是好的,悲观情绪要不得,信心比黄金重
要。因为说到底,你一个McIntyre,无门无派的小卒子一个,想靠一组文章掀翻大船,
这个思路岂不稚嫩(虽然看起来胡子拉碴的),还真以为自己是看见国王光屁股的小孩
呐。组织圈内科研人员加紧灌水,发动外围人员开动宣传机器,在论文数和传媒声势两
个基本点上科学分工,有效落实;然后外松内紧,抓紧07年即将来临的AR4筹备工作,
进而为09年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毕其功于一役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就逐渐成
为组织上的共识。
应该说,这个方略高瞻远瞩,政治上成熟;不过中间还是出了些事故,搞出一些插曲来
。不过这些先不急,我们先转进到学术本身。因为这个案例说到底是学术与政治高度交
错的一个典型,只讲学术,或只讲政治,都必然失之偏颇。只讲学术,一般读者摸不着
头脑,看了一头雾水,似懂非懂,等于没看;只谈政治,则近于单纯的阴谋论,无论是
作者还是读者,层次都提不上去。所以学术上到底怎么回事,必须有所交代,讲得成不
成功,准不准确,可以通过努力加改进解决。
为什么虽然这个题目属于“高端学术”,在顶级杂志上灌水跟玩似的,但仍然可以讲,
原因就在于它的实质并不算艰深,保证比“火箭科技”要简单,理解和判断的所需的数
理功底很多读者满足,差的一个是兴趣,另一个是差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很简单。那
么回归最原始的问题,北半球平均气温,应该怎么算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多个时间序
列加权平均的问题。
y = a1x1 + a2x2 + ... + akxk (1)
其中y是代求的平均值,xi是各组原始数据,ai是跟各自xi对应的系数。
仍然感觉陌生的读者,我可以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股指,比如道琼斯工业指数(
DJIA)就是这样算的。xi是各支股票的股价序列,ai是对应的权重。这个权重各种指数
有不同的取法,比如DJIA的权重是与股价高低成正比的,SP500则是按总市值进行计算
。这个东西的难度不超过中学范围。
地球平均温度,也是同样办理。不过有一点不一样的是,xi并不是用各个测点的温度本
身,因为人类有精确的温度计是19世纪末叶以来的事,所以xi用的是一个替代的可以从
侧面反映本地温度高低的量,或曰温度代理(proxy),比如常用的有树木年轮的宽度
,珊瑚礁、冰芯的同位素含量等。敏感的读者可能马上就犯嘀咕了,计算平均温度变化
,往往只有零点几度的变化幅度,而如年轮的宽度跟温度、降水、CO2浓度等多种因素
相关,并不是和温度成简单的比例关系,用这玩意儿来代表能准么?这个就是非常好的
直觉。事实上,年轮用于测古气候,虽然原始想法Andrew Douglass在一百年前就提出
来了,但直到1960年代以后才逐渐实用,但虽说能用,但它本身内在的问题还是很难克
服的,所以使用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但正因为这种数据本身的误差较大,所以给操弄这些数据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这样我
们回头再看公式(1),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是,如果我要操弄最终结果y,使之与实际
值有所偏移,我都有哪些办法?无非是两个办法,一个是操弄原始数据xi,另一个是操
弄赋予它的权重ak,就这两条路;螺狮壳里做道场,玩得出多少花样,看各人水平。在
MBH98,99里,这两个办法恰好都用上了。
具体怎么操作呢?我们仍然可以类比一下股指。如果说我想让中国的A股股指畸高,明
显高于整体股市的表现,我可以这样,赋予几只我可以操纵的股票比较大的权重,比如
中石油、工行啊什么的,那么即使股票普跌,我只要把这几只权重股拉抬上去,那最终
的股指,就仍然表现优良,这个很容易理解。地球平均气温也可以同样办理。比如说,
我想获得一个近一百年来平均气温飙升的结果,那么我可以找几个符合这种走势的特殊
数据集,然后赋予它很大的权重,一算加权平均,齐活。至于怎么找这种数据集,这个
需要专业知识,但这个不是太难,总能找得到。比如,在MBH98,99里,找到的是北美西
海岸山区的狐尾松树(或称刺果松,bristlecone pine)。
图6:北美西海岸的狐尾松,你立功了!
它符合条件,初选过关。但第二步,给它们赋予较大的权重,这个事情就难了。难是难
在哪里呢,难在如何隐蔽得、不令人觉察得、自然而然得把他们的权重提上去。硬上是
很简单的,比如我可以给一个硬上的例子:这个例子不是编出来的,是在“气候门”邮
件里的一个实际例子。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代码harris-tree/briffa_sep98_e.pro
1 ;
2 ; Apply a VERY ARTIFICAL correction for decline!!
3 ;
4 yrloc=[1400,findgen(19)*5.+1904]
5 valadj=[0.,0.,0.,0.,0.,-0.1,-0.25,-0.3,0.,-0.1,0.3,0.8,1.2,1.7,2.5,2.6,
2.6,2.6,2.6,2.6]*0.75 ; fudge factor
6 if n_elements(yrloc) ne n_elements(valadj) then message,'Oooops!'
7
8 yearlyadj=interpol(valadj,yrloc,timey)
您看,VERY ARTIFICIAL correction for decline(为消除数据中气温下降的趋势而做
的完全人为的修正)和fudge factor(为凑结果而引入的系数),多么得赤裸裸,多么
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或许为了革命事业,的确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不过,这么蹩脚的数据操纵最终应该还是没有用到发表的论文里面,因为这样做的确
太容易被查出来了,毕竟做贼也得有点技术含量。
不过有技术含量的办法就不容易发明出来了,这需要胆大、艺高的年轻人,这个任务历
史性得落在了Mann同学的头上。直到MM05发表,我们才有机会领略到Mann同学之技艺精
巧所在。当然,要理解这个需要的数理基础就比上面说的要稍多一点点了,不过好在并
不是多太多。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个关键步骤是所谓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这是一种比较基础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很多涉及数据分析的
学科里有很广泛的应用,所以懂得这个的人是比较多的,比如生物医学、经济金融、社
会学等等看起来跟气候变化这种自然科学问题不搭界的专业人士,反倒没有那么“隔行
如隔山”,因为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大家所处的位置是一样的,都是在应用一种基础性
的数学工具。
那么既然是这么常见、典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机会吗?答案是两句
话,“魔鬼在细节里面”和“化腐朽为神奇”。MM05就是给我们揭示谜底的照妖镜。MM
通过索取到的代码,发现MBH论文里在做主成分分析之前,做了一个和标准操作很不一
样的数据预处理:标准的算法,是先将序列整体减去该序列均值去趋势化,那么在MBH
处理的1400-1980序列里,就应该是这近六百年的均值;而在MBH论文里,减去的不是这
个,而是1902-1980(责编:Beatles)
年的均值,接下去再进行一些其他的操作。这个差别,MBH原来论文里是没有交代过的
,而MM通过分析,发现猫腻正是藏在这个不起眼的步骤里(MBH04年给Nature的
Corrigendum里,承认了这一步骤,不过声称这个步骤无关紧要,不影响结果)。MM05
的工作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用随机产生的无趋势数据,然后运用MBH的算法做后续处
理,结果也搞出了“Hockey Stick”的尾端形状!这种Monte Carlo数值模拟方法的结
果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也是做算法分析的标准手段。
通俗得说,就是MBH搞了一个“魔术”,比如说大变活人,虽然很多观众觉得里面有假
,但是破不了这个戏法关键在哪里,虽满腹狐疑但只能承认大变活人是真的;但MM通过
仔细推敲,完全破解了这个魔术,并且可以当场给你演示一个大变活人,事情发展到这
个程度,其实已经真相大白,完全没有抵赖的空间了。但MBH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倒
了会不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了给AGW大业保驾护航,这面
旗帜是必须要严防死守的。所以MM05引来的并不是尘埃落定,反而是甚嚣尘上。把水搅
浑,拖延时间,是必须的。
一、 “国会山交锋”抑或“国会山未交锋”:Wegman报告 vs. North报告
因为“Hocky Stick”这事搞大了,而政府资金资助了这一研究,所以美国国会能源与
商业委员会决定调查这个事情。于是负责这个事情的Barton议员和Whitfield议员委托
顶尖的统计学家,时任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应用与理论统计学委员会主席的Edward
Wegman教授牵头组织一个专门小组,来调查“Hockey Stick”争议相关的事实,向国会
汇报。不过这时候,NAS自告奋勇,自己也要组织一个专门小组,要向国会作证,国会
说那好吧,两个小组都听听。NAS自己搞的小组以长期研究气候变化,搞气候模型见长
的Gerald North教授牵头。两个委员会2006年分别提交报告,Wegman报告的题目叫“Ad
Hoc Committee Report on the 'Hockey Stick' Global Climate Reconstruction”
,North报告的题目叫“Surfac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Last 2,000
Years”。
从题目上已经可以看出,看了具体内容就会更加清楚,这两个小组的侧重点很不一样,
Wegman报告的宗旨很简单,就是调查与评价“Hockey Stick”争论相关的事实,属于就
事论事,一事一议,并不准备回答气候史到底如何,更不准备回答AGW到底是否正确这
样的问题。而North报告则力图“大而全”:题目大,试图阐述两千年以来的气候史;
团队大,12位成员来自不同学科,而且容纳少数派,充分体现出“委员会式科学”的特
点。但有的读者可能有腹诽了,搞委员会式科学,IPCC难道不比更宏大,更人多,那么
同样的题目,IPCC有结论的东西,还要听你的干吗?
事实上,North委员会之所以横插一杠子,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搅局而来的。因为作
为一个杰出的统计学家领衔的团队,在学术交锋已经结果明朗以后就事论事得审查MBH
系列论文和MM系列论文,会做出什么样的结论,这是很清楚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可以
采取的最佳策略,并不是和Wegman报告针锋相对,因为这样做毫无胜算,只能是自取其
辱;最佳策略是把水搅浑加闪展腾挪,这里面空间就大了,所以定下这样一个题目,把
问题的范围扩大化,这样就可以有效遮蔽原始问题了。应该说,这个战术非常老谋深算
,NAS的科学家里面有高人,搞政治也绝对是好手。
终于要过堂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Wegman报告和North报告在共同的主题,也是争议
原点的问题上分别表什么态。
节选Wegman报告的原文:
"In general, we found MBH98 and MBH99 to be somewhat obscure and incomplete,
and the criticisms of MM03/05a/05b to be valid and compelling. ... Overall,
our committee believes that Mann's assessments that the decade of the 1990s
was the hottest decade of the millennium and that 1998 was the hottest year
of the millennium cannot be supported by his analysis."
North报告原文
"In practice, [Mann's PCA] method, though not recommended, does not appear
to unduly influence reconstructions of hemispheric mean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performed without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re
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the original curves presented by Mann et al."
也就是说,Wegman报告清晰表态,MBH在方法上是错的,它们的结论不能被它们的分析
所支持。而North报告则表态含混,闪烁其辞:“Mann的方法实践中不被推荐”——不
推荐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对还是错?“但他们的方法不影响气温重建的结果”,这个话
里面有着很简单的逻辑漏洞,我们回头再说,仍然集中说对Mann问题的表态。可以想见
,两个报告,对同一个问题表态有落差,那么支吾其词的一方在国会作证的时候必定不
能蒙混过关。事实也正是如此,同样录国会作证记录:
CHAIRMAN BARTON: I understand that. It looks like my time is expired, so I
want to ask one more question.
Dr. North, do you dispute the conclusions or the methodology of Dr. Wegman's
report?
DR. NORTH: No, we don't. We don't disagree with their criticism. In fact,
pretty much the same thing is said in our report. ...
DR. NORTH: Do you mind if he speaks?
CHAIRMAN BARTON: Yes, if he would like to come to the microphone.
MR. BLOOMFIELD: Thank you. Yes, Peter Bloomfield. Our committee reviewed the
methodology used by Dr. Mann and his coworkers and we felt that some of the
choices they made were inappropriate. We had much the same misgivings about
his work that was documented at much greater length by Dr. Wegman.
Peter Bloomfield是North团队中的职业统计学家,所以North在自己表态“我们报告说
的和Wegman他们说的基本是一样的”以后,再由本团队中的统计学家背书,是必要的。
既然已经被会议主席逼入墙角,怎么的也要摊牌了,那么Peter同志还是我们一起吧,
我虽然犯了政治错误,其罪不轻,不过怎么也得拉个垫背的。要注意,这个明确表态和
一个月以前,North等人高调发布其扛着NAS官方的名义搞的报告面对新闻界进行发布时
候的表态是截然相反的。当时North的表态是:
North said
"I have no cause to think that there was anything inappropriate [in Mann's
work], professionally."
and Peter Bloomfield (North's statistician) said
"Mann’s methods were all quite reasonable choices. I think in some cases a
lot of work by others in following up on that have showed that some of those
choices could have been made better, but they were quite plausible at the
time. I would not have been embarrassed by the work at the time, had I been
involved in it and I certainly saw nothing that spoke to me of any
manipulation or anything other than an honest attempt at constructing a data
analysis procedure."
那么为什么一个月以后,面对国会议员的质询,这两位同志会表基调完全相反的态?原
因很简单,在国会的作证是宣誓过的(under oath),也就是说如果撒谎就是做伪证
与North团队首鼠两端——或者引用McIntyre的评论——“有点精神分裂的迹象”不同
,Wegman报告从始至终,观点都是明确、坚定而聚焦的。而Wegman报告的价值,并不仅
限于从一个权威统计学家的角度和位置,支持了MM对MBH的批判,因为正像我在前文里
对这个案件的描述里所提示的,这个专业判断很容易做,任何一个受过相关训练的科技
工作者都有能力做出这样的结论。在Wegman报告,以及在国会能源与商业委员会附属的
监管与调查小委员会的Bart Stupak议员对其质询时提供的书面回复这两份材料里(关
注后面这份材料的人很少,但事实上其价值非常高),Wegman教授已经超越了MBH论文
本身,开始回答“Hockey Stick争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要么很本质,要么很尖锐。对这些问题做出漂亮的回答,才是学术界乃至全社
会经历如此大的一个闹剧,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真正可以收获的东西。其中最有价值的
是其分析思路和方法,在Wegman报告和质询回复中,都开辟出专章和附录,运用社会网
络(social network)的相关方法,进行利益关联方面研究。通过对Mann合著者的系统
研究,作者利用客观的数据统计分析,清楚得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这一领域是一个耦
合紧密,利益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封闭小圈子,而Mann在这个小圈子里处于
关键的核心位置。这使得任何对Mann的质疑几乎不可能在该领域内部得到公正及时的解
决。这是比MBH系列文章的具体学术错误更为严重和本质的问题,这就逐渐接近了问题
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Wegman教授指出,在世纪之初影响巨大的Enron破产案里,同
样是因为恰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往来邮件,使调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突破性
进展。
针对对自身的质疑,Wegman按同样标准和规程对自己和自己团队做了相应的社会网络分
析,并与Mann等人的网络进行比较,差别是显著的。Wegman后来专门将这一分析过程抽
象化和一般化,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并将Mann那种网络命名为生意人型网络(
entrepreneurial models),自己这种网络命名为导师型网络(mentor models)。这
样,大量之前发生或者以后发生的学术界朋党化现象(从事学术研究的都知道,这是带
有普遍性的现象,只是严重程度和危害有所不同而已)就有了一个定量化的、直观的分
析工具的雏形
然后,可以简单介绍一下Wegman报告的“结论与建议”部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一, 关系到重大公共利益和公共资金的公共政策性文件,要有有效的回避机制
,其作者和所依赖的主要论文作者不能是同一批人,简单说,就是不能“运动员同时兼
任裁判员”。读者可能感到纳闷,难道这不是很自然吗?现在不是这样?答案:不是,
至少IPCC不是。IPCC大量关键的章节都是自己给自己捧场、背书,这种自我强化有极强
的正反馈效应,后果可以预料会是灾难性的。对IPCC系列文宣的盲目信任可以休矣。
第二, 公共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要有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读者可能又纳闷了
,这是挺应该的啊,现在不是吗?答案:不是。在Mann这个案例里,Wegman团队带着国
会的尚方宝剑,都不能迫使Mann等人完全公开为有效重现、复核其工作所必要的数据、
代码和其他信息,那么其他案例会如何,不难想见。去年年底的“邮件门”使这个圈子
被迫公开了与CRU有关的部分往来邮件,但这只是冰山的一角。
第三, 作为统计学家,Wegman团队对古气候学这一高度依赖统计学方法的学术集
团与主流统计学学术团体基本毫无学术联系表示震惊,而作为对比,同样是高度依赖与
频繁运用统计学方法,医学和制药等学科领域与主流统计学学术团体体现出截然不同的
、高度互动的格局。Wegman团队详细调查了涉案人员的教育背景中的统计学训练、典型
的研究气候变化的学术组织——美国气候学会中统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背景、开展的统
计学相关学术活动内容,结果是这一专业普遍不必修统计学课程,气候学会统计委员会
普遍不是统计专业学会会员,相关学术活动普遍水平低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限于
MBH涉案的古气候学子学科,在整个气候变化科研领域,情况都不会好太多,比如搞气
候模型的相关人员,同样也是如此。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即使随意运用统计学方法,
有着浅显和基本错误的论文,也可以堂而皇之登上Nature、Science等顶级科学杂志在
该学术共同体知识结构方面的背景原因。
第四, 作为统计学家,Wegman团队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不重视研究气候变
化的物理机制的现状感到担忧。Wegman报告指出,“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性”(
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是一个基本的科学原则,而气候变化学界在
经常有意无意得挑战这一原则。气候变化显然是一个多变量的、非线性、周期性的过程
,而当前主流的气候变化研究对这些事实存在着普遍的忽视。
我不惜篇幅介绍这篇报告的具体内容的原因是,让大家领略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学术大师
,什么叫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什么叫弹无虚发刀刀见骨。相比较的,什么叫左支右绌,
什么叫虚张声势,什么叫心底恐慌,则全都可以从Wegman报告发布后各种各样的诋毁者
那里看到,这里就不做举例了。
一、 哥本哈根倒计时:下半场抑或垃圾时间?
至此,在学术方面这场围绕Hockey Stick这个“翘尾巴图”的拉锯战已然进入垃圾时间
。当然,有人会提醒我,MBH这个事情啊,其实最多只打了半场,人家“主流方面”是
组织了反击的,这个也确实是事实。在MM05发表以后,密集得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下
面再讲,但总体来看,惨不忍睹,所以先不提它。
值得仔细推敲的倒是North报告里的一些东西,因为毕竟那个一来毕竟是多专业专家的
集体智慧,另一个是能充分体现组织上的整体战略意图和部署,怎么说也是有点货的。
组织上的精神,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一句是,要准备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也
就是说,逐渐可以开始讲这样的句式:“即使/虽然MBH论文的确是错的,但是,如何如
何”;另一句话,是说什么和做什么不矛盾,在做的方面,该干什么什么,实际操作中
按什么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来执行。熟悉“危机管控”(crisis management)典型
规程的都知道,这个外松内紧的因应策略是很到位,很专业的。
准确理解第一句话其实并不容易。“可以讲”并不意味着已经要打算在这个点上进行实
际退却了:退却只能限于口头,在实地上,这个点是必须要保的。口头上的退却只是为
了避免这个核心点长期曝露在聚光灯下,从而创造出较为宽松的空间,进而争取到时间
,重新巩固这块阵地;当然,到万不得已时,是否进行整体性切割,要有这方面的考虑
和提前准备,但这个事情绝不在当前的日程上。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保这个明显已经苟延
残喘、命悬一线的点呢?我们后面分析。
North报告就体现了第一句话的精髓。North报告的主旨是,即使MBH是错的,但其他作
者的论文,尤其是运用其他方法的论文,也得出了和MBH一样的结论,所以,其气候史
的重建的“结果”是正确的,更进一步,AGW也是正确的。所以你看,无论MM论文,还
是Wegman报告,都是瞎忙,能有啥用?这是不是有点中共放弃延安那么点意思?引用电
视剧《潜伏》的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夏日消溶,江河
横溢,人或为鱼鳖”,MM及Wegman诸君啊,好自为之。这个“外松”文宣够令人傻眼了
吧?
但“内紧”其实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从MM05发表以后,到IPCC公布的引用文献公开发
表的截至时间(2005年12月16日),只有10个月了,必须抓紧时间成功打出反击动作。
这里可能有必对不熟悉的读者先简单介绍一下学术论文通常的生产流程:首先作者向期
刊投稿(submit),然后期刊编辑选择合适的审稿者进行审查(review),然后是往复
若干轮的修改(revise),直到达到审稿者和编辑部满意,同意发表,通知作者论文被
接收(accept),安排一个时间正式发表(publish);如果论文有错误,在审查和修
改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达到审稿者和编辑部满意,也有可能被退稿(reject)。这些时间
节点都会在最终发表的论文里标记,如MM05的相关信息是:Received 14 October 2004
; revised 22 December 2004; accepted 17 January 2005; published 12 February
2005。
时间是一个拦路虎,但更要命的是这个事情毕竟本身是错的,而在MM05以后,戏法的关
节处都已广为人知,这个时候要翻盘难度极大,所以绝对不能走寻常路径,必须要搞创
新。MBH第一轮的布局是这样的,即搞两篇论文,一个短篇作为Comment,发到登载MM05
的GRL上去(GRL论文一般小于四页),针锋相对,偏重于驳;另一篇搞一个长篇,发其
他杂志(后来发到Climate Change,欧洲Springer旗下的杂志),这篇定位于立论,重
申MBH的正确性。这两篇文章都在2005年5月完成投稿。这两篇文章作者分别为Ammann
and Wahl和Wahl and Ammann,简称AW和WA,其中Ammann是Mann以前指导过的一个学生
。(责编:Beatles)
既然AW和WA都是错的,那么怎样才能至少不错得那么露骨,从而把文章蒙混过评审关呢
?WA论文的致命伤有两点:一点是,MM05中有一个重要的统计量判据,作为否定MBH的
依据,WA必须避而不提,否则二者一致,那就变成支持MM05了;另一个,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考虑引入另外的统计量判据,宕开一笔,开辟新的战场。不过关于这个判据的具
体讨论放在AW里,而WA只引用WA,这样WA就有了两条腿支撑,只要有一条起作用,文章
就有可能通过。这个双保险的闯关方案确实用心良苦,所以MBH一方也比较有信心,居
然两篇文章刚投稿,就开发布会来向新闻界公布(这是非常不符合常规的),以表明
MM05“已在掌控中”。
不过最初的高调很快就陷入被动。6月份,AW就被GRL退稿,第二条腿岌岌可危;CC方面
,作为评审的McIntyre很快就发现WA里避而不提的统计量,要求其在论文里公开这个量
,从而第一条腿也基本废掉了。怎么办?在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安排以后,9月份,在
GRL方面,换了另外一个编辑Jay Famiglietti来负责MM05的相关事宜,随后Mann在其主
持的博客RealClimate里宣布,这两篇文章将很快被通过。本来处于僵死状态的两篇论
文就这样“复活”了。但此事又生枝节:McIntyre此时一纸控书投到Ammann的工作单位
,指控其学术不端,虽然暂时可以摆平,但一旦文章真强行通过,势必越闹越大难以收
场,为今之计,只有低调渡陈仓了。
12月12日,在IPCC截止之前,WA突然被CC有条件接收(provisionally accept),这一
稿添加了McIntyre要求加上的统计量。随即,WA就被IPCC接收为可参考的文献(这种状
态下的论文是不符合IPCC工作规程的);而被接收的版本呢,却是未加上该统计量之前
的版本(这里面的细微之处可圈可点)。而两版对其中所引用的文献AW的描述,是该文
尚在“审稿中”状态(under review),这也是“有条件”接收的原因。2006年3月16
日,AW第二次投稿被GRL枪毙(一方面因为文章错误实在太低劣,另一方面,此时美国
围绕Wegman报告正在进行紧张对抗,如果此时被强行接收,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另一
方面,在IPCC,McIntyre作为评审人对违反程序收录WA提出抗议,美国政府官方代表也
对此程序问题提出抗议。
6-750 The use of Wahl and Ammann (accepted) does not comply with WG1’s
deadlines and all text based on this reference should be deleted. WG1’s
rules
require that all references be “published or in print” by December 16,
2005.
[Govt.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viewer’s comment ID #: 2023-415)]
对McIntyre,第一工作组(WG1)的共同主席,也是AR4第一作者的Susan Solomon女士
的回复是,“你不想在这儿混了你可以滚蛋”(“If there is further evidence
that you can not accept them, or if your intent is to use your access to the
review process to challenge them, then we will not be able to continue to
treat you as an expert reviewer for the IPCC.”);当然,对美国政府,这么硬
来显然不行,政府是干什么吃的。不过好在规则是我们定的,解释权亦在我,我们修改
规则,你还有什么话说。于是,被IPCC引用的论文发表截至日期,径直拖到2006年7月
24日。不过可笑的是,连这个时间节点,WA也没有守住:虽然AR4高度引用了此文来为
MBH洗白,但WA正式发表的时间(2007年8月31日)居然比AR4本身正式发表的时间还晚
(Received: 11 May 2005 / Accepted: 1 March 2006 / Published online: 31
August 2007),创出了AR4的记录
为什么拖这么久,不惜多次修改规则、开后门都搞不定呢?这是因为上一版的出版方略
还嫌简单,这段时间内,投稿方法又搞了进一步“创新”。为了保证AW能出版(这关系
到依赖于AW的WA的“合法性”),既然GRL此路不通,不如索性一起搬到CC,毕竟CC是
自己人把关;当然,文章要大幅扩充。这里面最有技术含量的是,AW的正确性,依赖于
AW的“补充信息”(SI),而这个SI呢,又不在正文中公布,这样即使你要打,你也暂
时找不到靶子(AW的SI于AR4发布一年后的2008年7月才挂到网上)。
有了WA作为对MM05的正面反驳,加上一些其他论文侧面奥援,AR4关于“Hockey Stick
”的表述就有了基本素材,但最后怎么措辞,还是一个麻烦事儿。邮件门中这段被评论
为“伦敦或纽约律师行风格”的定口径和定措辞过程中的邮件往还,也特别有嚼头。简
单说,前文提到的Briffa同志,这次升格作为主执笔人了,不过这位老同志还是胆小怕
事,不能解放思想,不敢闯,对AR3中“1998年是最热的一年,1990年代是最热的十年
”的耸动文宣,Briffa最初表这样的态:
“Peck,
The TAR was, in my opinion, wrong to say anything about the precedence (or
lack thereof) of the warmth of the individual year 1998. The reason is that
all reconstructions have very wide uncertainty ranges bracketing individual-
year estimates of part temperature.”
这显然是过不了关的。在经过大佬的批评和鼓励以后,最后确定的口径是,关于这个
AR3中的错误问题,在正文里面,可以写上一小段,当然得用巧妙、模糊的语言,达到
既让人无法抓住把柄,又不吸引人注意的效果;而在最影响政策制定的Executive
Summary里面绝不能提及,至于其他地方,比如经常会被引用的图里,自然也不必做相
应修正。
看了这个波云诡谲、不惜代价、不顾底线、势在必得的营救过程,您可能对“Hockey
Stick”在整个AGW中的地位有一些直观的感觉了。这哪是像延安那样可以随便放弃的,
如果仍用国共内战的战例相类比,Hockey Stick可比锦州——“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
方为大问题”。它的重要性既来源于传播、公关和政治动员,也来自科学逻辑本身,这
头张多米诺骨牌是决不能倒掉的。
眼花缭乱得讲了一大通在IPCC围绕AR4的角力,您觉得这些更像“下半场”呢,还是更
像“垃圾时间”呢?至少在Wegman大牛看来,这种小儿科在科学和数学方面不值一哂,
在其对Stupak议员的回复中,亦已集中谈了WA的问题。如果说有内容,那只是些政治操
作。所以如果求全面,可以这样讲:这个过程在政治方面,可以算“下半场”;而在科
学和数学角度,只能是“垃圾时间”。当然,AR4在政治上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通
向哥本哈根的基石。从AR4出炉到哥本哈根,还有两年多时间,这期间事情会不会起变
化呢?
如果我们回顾Wegman报告中“总结与建议”的前两条,它强调这样两点:第一点是利益
回避机制,而从以上IPCC的运作过程看,这个机制基本没起作用,Wegman报告的提前警
告没有产生作用,IPCC通过内部的暗箱操作,继续搞出了AR4既成事实(但付出了沉重
的代价,加速了它的衰亡);第二点是信息公开机制,我们看到,这个机制基本也没有
起作用。而在这两个机制里,信息公开机制更为基础,因为有针对性的无论是专业批评
还是程序批评,都是建立在批评者有效获知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的。AR4的写作过程中暴
露出这么多的问题,这就自然使批评者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信息公开方面。
这时候涌现出一个英国退休工程师David Holland,在包括他在内诸多人士的持续压力
下,IPCC先是于2007年7月公开了Review Comment,他基于这部分披露的信息,写出很
有影响力的论文Bias and Concealment in the IPCC Process: The "Hockey-Stick"
Affair and Its Implications,揭露了IPCC程序中的大量内幕
2008年5月9日,在David Holland对司法机关发出FOI(Freedom of Information)申请
以后,Jones随即给同伴Mann, Hughes and Ammann发出橙色警报,证据销毁要抓紧了
“You can delete this attachment if you want. Keep this quiet also, but this
is the person who is putting in FOI requests for all emails Keith and Tim
have written and received re Ch 6 of AR4. We think we've found a way around
this.”
5月29日,升级为红色警报,应删除的邮件范围扩大:
“Can you delete any emails you may have had with Keith re AR4? Keith will
do likewise. Can you also email [Eu]Gene [Wahl] and get him to do the same?
I don't have his new email address. We will be getting Caspar [Ammann] to do
likewise.”
随后多米诺骨牌似乎止住了,满头大汗。哥本哈根,您快点儿来吧,哥真经不起折腾了
。不过还是怕什么来什么,正在相关人员翘首以盼、度日如年得倒计时的时候,黑客同
志把英国最重要的气候变化研究机构,也是上文我提到的Jones/Briffa/Osborn等同志
的工作单位UEA/CRU的邮件服务器连锅儿端了,并全文上网,是为“气候门”(
Climategate)。这下真抓瞎了,披露的信息又扩了好几倍,比如上面Jones同志那些提
示删邮件的邮件,就赤裸裸暴露在世界面前了。这些同志真不知道怎么想的,你在写邮
件的时候,就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些邮件会大白于天下么?活该。当然,即使如此,公
布出来的信息还是冰山一角,比如已被销毁的AR4相关邮件,而CRU也仅仅是涉案的几家
单位之一而已。这儿交代一句,在邮件方面,信息销毁其实并不彻底,在备份服务器里
还存着。不过开箱查备份服务器比较麻烦,需经过官方授权,由警方执行,所以,接下
去的步骤,就是给政府、议会、法院写状子……比如David Holland这个写给英国议会
的状子,就已全文上网
而一个多月之后的圣洁的哥本哈根,明显受到了这股浊流的冲击。虽然组织上采取了多
管齐下的措施,比如尼泊尔内阁上山、马尔代夫内阁下海、斐济女孩泪奔等诸多卓有成
效、富于想象力的危机公关,但已嗅到血腥味道的鲨鱼显然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用锋利的
牙齿把猎物撕成碎片的机会的。哥本哈根已然成为1941年兵临城下的莫斯科,虽然,它
必然陷落!
一、 后哥本哈根:“气候泡沫”、“气候政治”与中国的应对
哥本哈根过程中的内幕,会越来越清楚;但对中国和世界来讲,结果都是明确的,就是
在经历了误导、欺骗和背叛以后,温家宝,这位被网友经常揶揄的大国总理,稳住了阵
脚,避免了中国这个最大的冤大头,被合围屠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
史将铭记,中国政府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官方事后给
出的阶段性评价。但其暴露出的问题和盲点其实是很多的,没有任何可以盲目乐观的理
由。
我们还是回头看,从MBH论文到邮件门这十年以来的具体进程,看看从能否抓出一些基
本脉络、基本特点和基本结构来。首先,要注意到“气候泡沫”的存在,在这一点上,
和金融泡沫,如90年代后期的IT泡沫和之后的房地产泡沫的性质、规律、运作手法都有
相当的类似性。Hockey Stick图线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加速上扬来形成自我强化的
推泡沫图景,而这种圣像(icon)也恰好适合于大众传媒的传播,从而获得塑造大众意
见(如显示于民调)与公共政策的形成的强大动力(momentum)。而通过对学术共同体
生产过程进一步的观察,会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虽然用年轮来标定古气候有着重大
的缺陷
图7:“年轮气候学”文献数量
事实上,在前文里,我已反复提及了这种联系,包括MBH论文的关键技巧所在与股指的
类比、Wegman报告对该案与Enron事件的类比、WA系列论文复杂的出版架构与CDO^n这种
金融衍生品的类比。有了这些信息以后,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样一些事实,即准确击中
MBH要害的MM系列论文中的第二作者Ross McKitrick,本人是一名经济学教授,却能非
常专业得讨论气候泡沫的技术细节;而华尔街大量复杂的金融垃圾(或曰“金融工程”
、“金融创新”)的创造者,是包括气候科学之内的大量数理专业的Ph.D.完成的。这
种角色的交叉换位,反映了这一时期内、西方精英群体的一种整体的专业背景(
profession)以及共同的道德风貌(mores)。从这样的视角看,MBH系列论文出现的时
间与IT泡沫时间重合,也毫无意外之处。
理解这一基本线索,也有助于在更宏阔和精深的背景上加深对“气候政治”(或曰“碳
政治”,略有差别)的理解。北大强世功教授去年曾发表文章《“碳政治”新型国际政
治与中国的战略抉择》,是国内少见的对气候政治有较深入看法的论文
如果说看AGW“主推方”可以看出一些门道的话,那么通过对像MM这种“主疑方”行为
的工作方式的特点与策略的分析,也可以获得很多灵感。首先,MM一方绝不运用对方常
用的布道者(evangelist)的工作方式,排斥各种浮夸、危言耸听的修辞(rhetoric)
。这一对比在两方分别的主言论平台 http://climateaudit.org/ 和 http://www.realclimate.org/ 上可以看得非常明显。其次,MM一方采取一切透明的工作方式,注重逻辑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与完整性,对读者留言中的逻辑跳跃、过度引申会提出明确批评,排斥任何非理性的过头话。这种工作方式甚至吸引对方来看自己下一步将如何具体组织学术研究与程序正义方面的攻击动作,但这种“走明棋”才体现出真正的坦荡和无所畏惧。也正是这种短兵相接但步步为营的工作方式,迫使对方频频使出下策,为了挽救一个关键错误,犯下更多更致命的错误(如围绕(责编:Beatles)
WA系列论文的造假,围绕IPCC AR4违反程序甚至非法的幕后动作),而这一进程中的所
有关键证据都被存档(well-documented)与及时公开,从而引发更多的兴趣,导致更
多的信息披露(如黑客破解CRU的邮件服务器)。
当然,对方也有一些典型的政治手法进行应对,比如各式各样的“构建多数派”行动。
比如,在学术领域,利用对学术期刊的把持,以期达成“气候问题在科学上已经解决了
”(“the science is settled”)的文宣效果。虽然这个论调在Al Gore那里搞得过
于夸张(100%:0%),不过大多数人,包括本专业的研究者,因为工作面相对狭窄,也
很难了解整体的状况。这里是一个相关各子领域的不完全统计汇总(目前累计750篇)
当然,在大众传媒上,AGW的情况则相对不狼狈一点,在搞“话语政治”方面构建多数
派毕竟是看家本领和家常便饭。因为毕竟面对的不是咄咄逼人的同行,而是懵懂无知的
受众。这里面有很多新闻传播、大众心理等方面的专业手法,不过这些在这里不做展开
。另外一个构建多数派的场合是各种“调查委员会”。气候门出来以后,大众意见出现
了变化,所以如何进行“挽救”,变成非常严峻的课题。在英国,围绕UEA/CRU的丑闻
,今年以来已组织了多个“独立”委员会进行调查,但像英国这种在气候泡沫方面的既
得利益如此深厚的地方,这些委员会的结果其实是很难出乎意料的
各种援引信息公开法案的法律行动(FOIA,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倒是略有
可观。与气候变化相关的FOIA法律理论问题,法律界已经有专门探讨
所以总得看,AGW运动目前处在一个经历了重大挫折(哥本哈根),在被攻击中处境比
较尴尬、但事态和影响却有望在优势组织力量下获得平息(气候门),有东山再起可能
的这样一种状态。比如,在后哥本哈根的坎昆会议,如何重新集结力量?如何在IPCC下
一轮的科学报告AR5中维持AR4的局面?这些都是组织上在紧锣密鼓研究、部署中的课题
。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结合我上面讲的来龙去脉,中国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如何有针
对性得进行应对呢?
这就需要考察学界/传媒/政府的三角关系。在气候政治里,这些都是活跃的主角,至少
是在前台的部分。那么中国的这三者的各自的角色扮演及互动关系如何呢?应该说都难
以正面评价。本文不打算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不过可以结合一些例子勾勒一下基本情况
。因为气候科学卷入的深度和广度,这里说的学界至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
部分。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基本上是边缘化的,在与气候相关的核心科
学问题上,基本没有什么参入,无论是AGW还是反AGW。当然,这个也并不绝对,比如,
与本文主题密切相关的历史气候重建,今年中科院地理所葛全胜研究组就在GRL上发表
论文,利用中国的多方面科学证据,有力得对AGW提出质疑
在社会科学方面,情况也并不乐观。AGW方面对该运动的理论化从来没有放松,比如去
年布莱尔时代的国师Anthony Giddens推出的新著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
在传媒方面,情况自然就更不乐观。比如作为国家电视台的CCTV,在AGW方面基本上是
照单全收,即使是明确涉及到中国的话题,也鲜有报道。比如,在气候门事件中,前述
CRU的负责人Phil Jones的一篇重要论文,就涉及到其中中国气候数据的造假问题,该
问题已于2007年由独立学者Douglas Keenan发现并公开发表
这种情况也自然反映在IPCC框架内的科学议程中。在最近联合国委托国际科学院理事会
(InterAcademy Council,IAC)搞的对IPCC的审查中,很多资深气候科学家已经站出
来公开批评和揭露其内幕,比如John R. Christy的证言
“I have been a contributor to the IPCC Assessments since 1992 and a Lead
Author in the Third Assessment of 2001. ... Indeed, I urge you in the
strongest terms to engage Stephen McIntyre in your deliberations at a high
level as he has accurately documented specific failures in the IPCC process,
some of which I can attest to, as I was there.”
而在IPCC代表中国的,虽然很多都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包括担任AR4 WG1共同主席的
秦大河院士(诺贝尔奖领奖者之一),问题是,在其任职期间是否充分履行了其责任?
对于工作组内明显的对规则的破坏,是否曾提出批评和抗议?如果没有可否说明理由?
为什么美国政府的官方代表可以对明显破坏程序的问题提出批评并记录在案,而中国的
官方代表却鸦雀无声,只能在最终文本上代表一个主权国家签字画押?这些问题都是发
人深思的。
“气候泡沫”横跨在科学和政治之间,但其本质是政治的,而非科学的。但在政治、外
交领域如果要形成政策和策略,却必须有赖于科学家和社科学者、一线外交人员的密切
合作和相互之间的高度理解和互动,而互动中的各方都必须是主动的和多向度的。比如
IAC 在北大举行的听证会,就基本上搞成了一个闭门会议,广义的学术界和公共传媒都
关注不多,这根气候变化议题本身的重要性是明显不相称的
更长远得看,中国对气候政治理解和应对的水平,实际上是未来中国与世界相互关
系和相互影响情况的一个重要观察窗口,因为气候政治带有很多西方文化深层的结构和
机制的印记,也预示着未来国际政治乃至中国国内政治发展的一些特点。深入研究气候
政治,正逢其时。
发信人: Corinthian (Diogenes门下一走狗),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曲棍球杆曲线”丑闻、气候泡沫与气候政治的未来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 14:00:40 2011, 美东)
http://www.21bcr.com/a/shiye/yuwai/2010/0907/1563.html
随着2009年11月 “气候门”邮件的公开,主流气候变化学术共同体遇到了历史上一个
真正的挑战,而一个月后哥本哈根本会议的“重大挫折”,又使得近年来气候政治的强
劲势头出现了严重困难,这都是近二十年来“气候变化”界未遇到过的。这两条战线的
机制和规则自然有所不同,但总体看,气候科学是气候政治的基础,所以后哥本哈根时
代的焦点仍然在气候科学领域。随着“气候门”带来的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的强烈质疑,很多之前言之凿凿的神话正在倒塌,如长期鼓吹“人类造成的地球
变暖”(Anthropogenic Global Warming, AGW)的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对IPCC报告
中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退耸人听闻的预测作为丑闻进行报道,就可以认为一个是标志性
事件
当然这个大厦的基础部分也是很庞大的,怎么入手也是个问题。不过最合适的题目其
实是比较好确定的,就是关于“Hockey Stick”的问题,因为围绕这个问题的斗争最为
精彩,材料最为充分,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最近出了一本专著专门写这
个过程,叫做Hockey Stick Illusion,内容翔实,可读性强。所以本文不准备面面俱
到,而只需勾勒一个梗概,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或对细节有疑问的读者,可以直接去阅读
该书
图1:Hockey Stick Illusion封面
一、魔术与解密魔术:MBH vs. MM
“Hockey Stick”是说一个曲线的形状,像冰球杆或曲棍球杆:左边平坦,右端突然跃
升;这个曲线是什么呢,是千年以来北半球平均气温的变化曲线。这条曲线重要吗?很
重要。因为虽然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升温是一个事实,不过当前的升温是不是很“异常”
呢?这需要历史得比较,否则“1998年是千年以来的温度最高的一年,1990年代是温度
最高的十年”这种断语就是站不住的。逻辑上,如果历史上有过类似近几十年的快速升
温情况,且最高温度跟现在差不多甚至更高
图2:Nature, 1 July 2010, AN EROSION OF TRUST?
在1990年的IPCC报告中,对过去千年气候史的描述还是能和史籍记载一致的,明确得显
示中世纪暖期(1000-1300)和小冰期(1500-1750)这一峰一谷的存在。但一个叫
Michael E. Mann的人在其博士毕业前后的1998、1999年发表两篇论文,改写了历史。
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是三作者合著,所以以首字母来标记为MBH98(Nature)和MBH99(
Geophysical Review Letters, GRL),其中核心方法和思路包含在98年Nature这篇里
面,不过这篇文章重建气候史只回溯到公元1400年;99年文章对前一篇文章做了进一步
扩展,回溯到公元1000年,这样一千年的气候史就出来了。
图3:Michael E. Mann与年轮
这两篇文章影响极大,一举扭转了气候史乃至整个气候变化领域踌躇不前的局面,时间
上也正好赶点儿,为保送AGW到IPCC 2001年的TAR(AR3)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
这两篇文章的核心结果即那张“Hockey Stick”图线被AR3多次引用,而这么直观浅显
的图,对大众宣传来讲,也是再合适不过的材料了。如IPCC WG1共同主席John
Houghton在当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运用这幅美妙的图作为背景,注意曲线左边的平坦
(这样中世纪暖气和小冰期这一峰一谷同时被干掉)和右端的急剧上翘:
图4:John Houghton在TAR新闻发布会上
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得给Mann论功行赏,一个刚毕业的新鲜Ph.D,直接坐直升飞机被委
任为IPCC AR3的主执笔人(Lead Author)——人才难得,破格提拔也是可以的嘛。但
像同样刚发了Nature,但观点“保守”,手脚不“利索”的老科研人员比如CRU的Keith
Briffa,那待遇就是天壤之别了:不光自己,连老婆同样面临失业的危险。当然,这
样的同志也是可以挽救的;犯错误不可怕,只要改了,就还可以留在革命队伍里,组织
上并不是不讲人情的。那么怎么改呢?也很简单,Briffa论文的主要毛病,是算出来
1960年后的温度有一段下降,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60年代以后的数据以后不再保留
,做直接删除处理,因为大家眼不见心不烦最好,否则一需要解释,那越抹越黑的风险
就大了。Briffa同志也不是呆瓜,马上给新科领袖Mann致以歉意,并在以后保质保量得
按新精神执行。这些细节都可以在“气候门邮件”里找到原始记录,各位当事人的神采
,或飞扬跋扈(Mann的跋扈连其博士导师都看不惯,不过也只能私下发发牢骚,当面是
不敢的),或唯唯诺诺,都跃然纸上
但说实在的,Mann这小子怎么捣鼓出来一个这么漂亮的、符合组织期待的结果,连CRU
的负责人Phil Jones等这些老同志们也看不明白,并在邮件中互相嘀咕。但看不明白的
显然不止这些老同志,因为AR3的广泛影响,一些“圈外人士”,也逐渐对这几篇核心
论文感兴趣起来,并跟Mann等原作者接洽,求取原始数据与计算源代码,进行学习、重
现与核对。这些人里面,就包括本文日后的另一大主角:加拿大人Stephen McIntyre。
对McIntyre的这种要求,Mann是比较警惕的。因为虽然这种做法在学术界是通例,但
Mann自己心里有小九九:这个McIntyre,是不是来者不善?所以索要的数据和代码,既
不能不给,也不能给得那么全面,那么利索,先看看形势再说。所以Mann跟McIntyre打
了打太极,就让自己的手下们去跟这些人周旋了。
图5:Stephen McIntyre
Mann的嗅觉是灵敏的,McIntyre的确将在未来,成为他难以摆脱,且难以取胜的克星;
当然准确得说,McIntyre是一个二人组团队,另一位叫Ross McKitrick,也是加拿大人
。很快,这个二人组就从MBH98和MBH99里找出毛病了,并写成批评论文MM03。不过这种
看不清形势的愤青论文,写还相对容易,要投稿那可就难了。比如说,源头文章MBH98
是发在Nature上,自然的选择是投稿Nature,稿子往返好几轮以后,评审理屈词穷(“
邮件门”出来以后,证实稿子当事的确是到了老同志们手里)了,不过又的确指不出错
误,怎么办呢,发还是不发?Nature编辑部决定:不发。不过此事不祥,需有所应对,
而最佳的策略并不是装聋作哑,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以Mann同志很快就搞了一
篇“更正”(Corrigendum),发在Nature上
但McIntyre的性格Mann这时候可能还不大了解,他是那种不急不慢,但步步为营、执着
而坚韧的人。Nature退稿,他干脆在网上把前前后后的邮件往来全文公开,是非曲直,
自有公论。同时开辟博客“气候审计”(Climate Audit),扎下营盘,准备打持久战
。当然,投稿该投还是要投,Nature不收,别家不一定不收。果然,投到GRL以后被接
收了(GRL是在地球科学专业最好的期刊之一,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旗舰杂志),这就是
著名的MM05;而且GRL后续还搞了专题讨论,有几篇Comment,然后MM分别予以回复,都
在GRL上刊出。这几篇Comment对MM05或补充或延伸,不过都没有削弱或推翻MM05,反而
确认和强化了MM05。
这样一来,形势起了变化。原来是Mann同志一览众山小的局面,现在搞成针锋相对的局
面,且MM05的攻击稳准有力,势大力沉,这可如何是好,个别同志已经出现动摇。不过
经过科学分析以后,组织上认为,形势总体上是好的,悲观情绪要不得,信心比黄金重
要。因为说到底,你一个McIntyre,无门无派的小卒子一个,想靠一组文章掀翻大船,
这个思路岂不稚嫩(虽然看起来胡子拉碴的),还真以为自己是看见国王光屁股的小孩
呐。组织圈内科研人员加紧灌水,发动外围人员开动宣传机器,在论文数和传媒声势两
个基本点上科学分工,有效落实;然后外松内紧,抓紧07年即将来临的AR4筹备工作,
进而为09年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毕其功于一役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就逐渐成
为组织上的共识。
应该说,这个方略高瞻远瞩,政治上成熟;不过中间还是出了些事故,搞出一些插曲来
。不过这些先不急,我们先转进到学术本身。因为这个案例说到底是学术与政治高度交
错的一个典型,只讲学术,或只讲政治,都必然失之偏颇。只讲学术,一般读者摸不着
头脑,看了一头雾水,似懂非懂,等于没看;只谈政治,则近于单纯的阴谋论,无论是
作者还是读者,层次都提不上去。所以学术上到底怎么回事,必须有所交代,讲得成不
成功,准不准确,可以通过努力加改进解决。
为什么虽然这个题目属于“高端学术”,在顶级杂志上灌水跟玩似的,但仍然可以讲,
原因就在于它的实质并不算艰深,保证比“火箭科技”要简单,理解和判断的所需的数
理功底很多读者满足,差的一个是兴趣,另一个是差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很简单。那
么回归最原始的问题,北半球平均气温,应该怎么算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多个时间序
列加权平均的问题。
y = a1x1 + a2x2 + ... + akxk (1)
其中y是代求的平均值,xi是各组原始数据,ai是跟各自xi对应的系数。
仍然感觉陌生的读者,我可以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股指,比如道琼斯工业指数(
DJIA)就是这样算的。xi是各支股票的股价序列,ai是对应的权重。这个权重各种指数
有不同的取法,比如DJIA的权重是与股价高低成正比的,SP500则是按总市值进行计算
。这个东西的难度不超过中学范围。
地球平均温度,也是同样办理。不过有一点不一样的是,xi并不是用各个测点的温度本
身,因为人类有精确的温度计是19世纪末叶以来的事,所以xi用的是一个替代的可以从
侧面反映本地温度高低的量,或曰温度代理(proxy),比如常用的有树木年轮的宽度
,珊瑚礁、冰芯的同位素含量等。敏感的读者可能马上就犯嘀咕了,计算平均温度变化
,往往只有零点几度的变化幅度,而如年轮的宽度跟温度、降水、CO2浓度等多种因素
相关,并不是和温度成简单的比例关系,用这玩意儿来代表能准么?这个就是非常好的
直觉。事实上,年轮用于测古气候,虽然原始想法Andrew Douglass在一百年前就提出
来了,但直到1960年代以后才逐渐实用,但虽说能用,但它本身内在的问题还是很难克
服的,所以使用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但正因为这种数据本身的误差较大,所以给操弄这些数据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这样我
们回头再看公式(1),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是,如果我要操弄最终结果y,使之与实际
值有所偏移,我都有哪些办法?无非是两个办法,一个是操弄原始数据xi,另一个是操
弄赋予它的权重ak,就这两条路;螺狮壳里做道场,玩得出多少花样,看各人水平。在
MBH98,99里,这两个办法恰好都用上了。
具体怎么操作呢?我们仍然可以类比一下股指。如果说我想让中国的A股股指畸高,明
显高于整体股市的表现,我可以这样,赋予几只我可以操纵的股票比较大的权重,比如
中石油、工行啊什么的,那么即使股票普跌,我只要把这几只权重股拉抬上去,那最终
的股指,就仍然表现优良,这个很容易理解。地球平均气温也可以同样办理。比如说,
我想获得一个近一百年来平均气温飙升的结果,那么我可以找几个符合这种走势的特殊
数据集,然后赋予它很大的权重,一算加权平均,齐活。至于怎么找这种数据集,这个
需要专业知识,但这个不是太难,总能找得到。比如,在MBH98,99里,找到的是北美西
海岸山区的狐尾松树(或称刺果松,bristlecone pine)。
图6:北美西海岸的狐尾松,你立功了!
它符合条件,初选过关。但第二步,给它们赋予较大的权重,这个事情就难了。难是难
在哪里呢,难在如何隐蔽得、不令人觉察得、自然而然得把他们的权重提上去。硬上是
很简单的,比如我可以给一个硬上的例子:这个例子不是编出来的,是在“气候门”邮
件里的一个实际例子。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代码harris-tree/briffa_sep98_e.pro
1 ;
2 ; Apply a VERY ARTIFICAL correction for decline!!
3 ;
4 yrloc=[1400,findgen(19)*5.+1904]
5 valadj=[0.,0.,0.,0.,0.,-0.1,-0.25,-0.3,0.,-0.1,0.3,0.8,1.2,1.7,2.5,2.6,
2.6,2.6,2.6,2.6]*0.75 ; fudge factor
6 if n_elements(yrloc) ne n_elements(valadj) then message,'Oooops!'
7
8 yearlyadj=interpol(valadj,yrloc,timey)
您看,VERY ARTIFICIAL correction for decline(为消除数据中气温下降的趋势而做
的完全人为的修正)和fudge factor(为凑结果而引入的系数),多么得赤裸裸,多么
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或许为了革命事业,的确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不过,这么蹩脚的数据操纵最终应该还是没有用到发表的论文里面,因为这样做的确
太容易被查出来了,毕竟做贼也得有点技术含量。
不过有技术含量的办法就不容易发明出来了,这需要胆大、艺高的年轻人,这个任务历
史性得落在了Mann同学的头上。直到MM05发表,我们才有机会领略到Mann同学之技艺精
巧所在。当然,要理解这个需要的数理基础就比上面说的要稍多一点点了,不过好在并
不是多太多。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个关键步骤是所谓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这是一种比较基础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很多涉及数据分析的
学科里有很广泛的应用,所以懂得这个的人是比较多的,比如生物医学、经济金融、社
会学等等看起来跟气候变化这种自然科学问题不搭界的专业人士,反倒没有那么“隔行
如隔山”,因为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大家所处的位置是一样的,都是在应用一种基础性
的数学工具。
那么既然是这么常见、典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机会吗?答案是两句
话,“魔鬼在细节里面”和“化腐朽为神奇”。MM05就是给我们揭示谜底的照妖镜。MM
通过索取到的代码,发现MBH论文里在做主成分分析之前,做了一个和标准操作很不一
样的数据预处理:标准的算法,是先将序列整体减去该序列均值去趋势化,那么在MBH
处理的1400-1980序列里,就应该是这近六百年的均值;而在MBH论文里,减去的不是这
个,而是1902-1980(责编:Beatles)
年的均值,接下去再进行一些其他的操作。这个差别,MBH原来论文里是没有交代过的
,而MM通过分析,发现猫腻正是藏在这个不起眼的步骤里(MBH04年给Nature的
Corrigendum里,承认了这一步骤,不过声称这个步骤无关紧要,不影响结果)。MM05
的工作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用随机产生的无趋势数据,然后运用MBH的算法做后续处
理,结果也搞出了“Hockey Stick”的尾端形状!这种Monte Carlo数值模拟方法的结
果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也是做算法分析的标准手段。
通俗得说,就是MBH搞了一个“魔术”,比如说大变活人,虽然很多观众觉得里面有假
,但是破不了这个戏法关键在哪里,虽满腹狐疑但只能承认大变活人是真的;但MM通过
仔细推敲,完全破解了这个魔术,并且可以当场给你演示一个大变活人,事情发展到这
个程度,其实已经真相大白,完全没有抵赖的空间了。但MBH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倒
了会不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了给AGW大业保驾护航,这面
旗帜是必须要严防死守的。所以MM05引来的并不是尘埃落定,反而是甚嚣尘上。把水搅
浑,拖延时间,是必须的。
一、 “国会山交锋”抑或“国会山未交锋”:Wegman报告 vs. North报告
因为“Hocky Stick”这事搞大了,而政府资金资助了这一研究,所以美国国会能源与
商业委员会决定调查这个事情。于是负责这个事情的Barton议员和Whitfield议员委托
顶尖的统计学家,时任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应用与理论统计学委员会主席的Edward
Wegman教授牵头组织一个专门小组,来调查“Hockey Stick”争议相关的事实,向国会
汇报。不过这时候,NAS自告奋勇,自己也要组织一个专门小组,要向国会作证,国会
说那好吧,两个小组都听听。NAS自己搞的小组以长期研究气候变化,搞气候模型见长
的Gerald North教授牵头。两个委员会2006年分别提交报告,Wegman报告的题目叫“Ad
Hoc Committee Report on the 'Hockey Stick' Global Climate Reconstruction”
,North报告的题目叫“Surfac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Last 2,000
Years”。
从题目上已经可以看出,看了具体内容就会更加清楚,这两个小组的侧重点很不一样,
Wegman报告的宗旨很简单,就是调查与评价“Hockey Stick”争论相关的事实,属于就
事论事,一事一议,并不准备回答气候史到底如何,更不准备回答AGW到底是否正确这
样的问题。而North报告则力图“大而全”:题目大,试图阐述两千年以来的气候史;
团队大,12位成员来自不同学科,而且容纳少数派,充分体现出“委员会式科学”的特
点。但有的读者可能有腹诽了,搞委员会式科学,IPCC难道不比更宏大,更人多,那么
同样的题目,IPCC有结论的东西,还要听你的干吗?
事实上,North委员会之所以横插一杠子,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搅局而来的。因为作
为一个杰出的统计学家领衔的团队,在学术交锋已经结果明朗以后就事论事得审查MBH
系列论文和MM系列论文,会做出什么样的结论,这是很清楚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可以
采取的最佳策略,并不是和Wegman报告针锋相对,因为这样做毫无胜算,只能是自取其
辱;最佳策略是把水搅浑加闪展腾挪,这里面空间就大了,所以定下这样一个题目,把
问题的范围扩大化,这样就可以有效遮蔽原始问题了。应该说,这个战术非常老谋深算
,NAS的科学家里面有高人,搞政治也绝对是好手。
终于要过堂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Wegman报告和North报告在共同的主题,也是争议
原点的问题上分别表什么态。
节选Wegman报告的原文:
"In general, we found MBH98 and MBH99 to be somewhat obscure and incomplete,
and the criticisms of MM03/05a/05b to be valid and compelling. ... Overall,
our committee believes that Mann's assessments that the decade of the 1990s
was the hottest decade of the millennium and that 1998 was the hottest year
of the millennium cannot be supported by his analysis."
North报告原文
"In practice, [Mann's PCA] method, though not recommended, does not appear
to unduly influence reconstructions of hemispheric mean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performed without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re
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the original curves presented by Mann et al."
也就是说,Wegman报告清晰表态,MBH在方法上是错的,它们的结论不能被它们的分析
所支持。而North报告则表态含混,闪烁其辞:“Mann的方法实践中不被推荐”——不
推荐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对还是错?“但他们的方法不影响气温重建的结果”,这个话
里面有着很简单的逻辑漏洞,我们回头再说,仍然集中说对Mann问题的表态。可以想见
,两个报告,对同一个问题表态有落差,那么支吾其词的一方在国会作证的时候必定不
能蒙混过关。事实也正是如此,同样录国会作证记录:
CHAIRMAN BARTON: I understand that. It looks like my time is expired, so I
want to ask one more question.
Dr. North, do you dispute the conclusions or the methodology of Dr. Wegman's
report?
DR. NORTH: No, we don't. We don't disagree with their criticism. In fact,
pretty much the same thing is said in our report. ...
DR. NORTH: Do you mind if he speaks?
CHAIRMAN BARTON: Yes, if he would like to come to the microphone.
MR. BLOOMFIELD: Thank you. Yes, Peter Bloomfield. Our committee reviewed the
methodology used by Dr. Mann and his coworkers and we felt that some of the
choices they made were inappropriate. We had much the same misgivings about
his work that was documented at much greater length by Dr. Wegman.
Peter Bloomfield是North团队中的职业统计学家,所以North在自己表态“我们报告说
的和Wegman他们说的基本是一样的”以后,再由本团队中的统计学家背书,是必要的。
既然已经被会议主席逼入墙角,怎么的也要摊牌了,那么Peter同志还是我们一起吧,
我虽然犯了政治错误,其罪不轻,不过怎么也得拉个垫背的。要注意,这个明确表态和
一个月以前,North等人高调发布其扛着NAS官方的名义搞的报告面对新闻界进行发布时
候的表态是截然相反的。当时North的表态是:
North said
"I have no cause to think that there was anything inappropriate [in Mann's
work], professionally."
and Peter Bloomfield (North's statistician) said
"Mann’s methods were all quite reasonable choices. I think in some cases a
lot of work by others in following up on that have showed that some of those
choices could have been made better, but they were quite plausible at the
time. I would not have been embarrassed by the work at the time, had I been
involved in it and I certainly saw nothing that spoke to me of any
manipulation or anything other than an honest attempt at constructing a data
analysis procedure."
那么为什么一个月以后,面对国会议员的质询,这两位同志会表基调完全相反的态?原
因很简单,在国会的作证是宣誓过的(under oath),也就是说如果撒谎就是做伪证
与North团队首鼠两端——或者引用McIntyre的评论——“有点精神分裂的迹象”不同
,Wegman报告从始至终,观点都是明确、坚定而聚焦的。而Wegman报告的价值,并不仅
限于从一个权威统计学家的角度和位置,支持了MM对MBH的批判,因为正像我在前文里
对这个案件的描述里所提示的,这个专业判断很容易做,任何一个受过相关训练的科技
工作者都有能力做出这样的结论。在Wegman报告,以及在国会能源与商业委员会附属的
监管与调查小委员会的Bart Stupak议员对其质询时提供的书面回复这两份材料里(关
注后面这份材料的人很少,但事实上其价值非常高),Wegman教授已经超越了MBH论文
本身,开始回答“Hockey Stick争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要么很本质,要么很尖锐。对这些问题做出漂亮的回答,才是学术界乃至全社
会经历如此大的一个闹剧,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真正可以收获的东西。其中最有价值的
是其分析思路和方法,在Wegman报告和质询回复中,都开辟出专章和附录,运用社会网
络(social network)的相关方法,进行利益关联方面研究。通过对Mann合著者的系统
研究,作者利用客观的数据统计分析,清楚得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这一领域是一个耦
合紧密,利益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封闭小圈子,而Mann在这个小圈子里处于
关键的核心位置。这使得任何对Mann的质疑几乎不可能在该领域内部得到公正及时的解
决。这是比MBH系列文章的具体学术错误更为严重和本质的问题,这就逐渐接近了问题
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Wegman教授指出,在世纪之初影响巨大的Enron破产案里,同
样是因为恰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往来邮件,使调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突破性
进展。
针对对自身的质疑,Wegman按同样标准和规程对自己和自己团队做了相应的社会网络分
析,并与Mann等人的网络进行比较,差别是显著的。Wegman后来专门将这一分析过程抽
象化和一般化,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并将Mann那种网络命名为生意人型网络(
entrepreneurial models),自己这种网络命名为导师型网络(mentor models)。这
样,大量之前发生或者以后发生的学术界朋党化现象(从事学术研究的都知道,这是带
有普遍性的现象,只是严重程度和危害有所不同而已)就有了一个定量化的、直观的分
析工具的雏形
然后,可以简单介绍一下Wegman报告的“结论与建议”部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一, 关系到重大公共利益和公共资金的公共政策性文件,要有有效的回避机制
,其作者和所依赖的主要论文作者不能是同一批人,简单说,就是不能“运动员同时兼
任裁判员”。读者可能感到纳闷,难道这不是很自然吗?现在不是这样?答案:不是,
至少IPCC不是。IPCC大量关键的章节都是自己给自己捧场、背书,这种自我强化有极强
的正反馈效应,后果可以预料会是灾难性的。对IPCC系列文宣的盲目信任可以休矣。
第二, 公共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要有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读者可能又纳闷了
,这是挺应该的啊,现在不是吗?答案:不是。在Mann这个案例里,Wegman团队带着国
会的尚方宝剑,都不能迫使Mann等人完全公开为有效重现、复核其工作所必要的数据、
代码和其他信息,那么其他案例会如何,不难想见。去年年底的“邮件门”使这个圈子
被迫公开了与CRU有关的部分往来邮件,但这只是冰山的一角。
第三, 作为统计学家,Wegman团队对古气候学这一高度依赖统计学方法的学术集
团与主流统计学学术团体基本毫无学术联系表示震惊,而作为对比,同样是高度依赖与
频繁运用统计学方法,医学和制药等学科领域与主流统计学学术团体体现出截然不同的
、高度互动的格局。Wegman团队详细调查了涉案人员的教育背景中的统计学训练、典型
的研究气候变化的学术组织——美国气候学会中统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背景、开展的统
计学相关学术活动内容,结果是这一专业普遍不必修统计学课程,气候学会统计委员会
普遍不是统计专业学会会员,相关学术活动普遍水平低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限于
MBH涉案的古气候学子学科,在整个气候变化科研领域,情况都不会好太多,比如搞气
候模型的相关人员,同样也是如此。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即使随意运用统计学方法,
有着浅显和基本错误的论文,也可以堂而皇之登上Nature、Science等顶级科学杂志在
该学术共同体知识结构方面的背景原因。
第四, 作为统计学家,Wegman团队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不重视研究气候变
化的物理机制的现状感到担忧。Wegman报告指出,“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性”(
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是一个基本的科学原则,而气候变化学界在
经常有意无意得挑战这一原则。气候变化显然是一个多变量的、非线性、周期性的过程
,而当前主流的气候变化研究对这些事实存在着普遍的忽视。
我不惜篇幅介绍这篇报告的具体内容的原因是,让大家领略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学术大师
,什么叫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什么叫弹无虚发刀刀见骨。相比较的,什么叫左支右绌,
什么叫虚张声势,什么叫心底恐慌,则全都可以从Wegman报告发布后各种各样的诋毁者
那里看到,这里就不做举例了。
一、 哥本哈根倒计时:下半场抑或垃圾时间?
至此,在学术方面这场围绕Hockey Stick这个“翘尾巴图”的拉锯战已然进入垃圾时间
。当然,有人会提醒我,MBH这个事情啊,其实最多只打了半场,人家“主流方面”是
组织了反击的,这个也确实是事实。在MM05发表以后,密集得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下
面再讲,但总体来看,惨不忍睹,所以先不提它。
值得仔细推敲的倒是North报告里的一些东西,因为毕竟那个一来毕竟是多专业专家的
集体智慧,另一个是能充分体现组织上的整体战略意图和部署,怎么说也是有点货的。
组织上的精神,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一句是,要准备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也
就是说,逐渐可以开始讲这样的句式:“即使/虽然MBH论文的确是错的,但是,如何如
何”;另一句话,是说什么和做什么不矛盾,在做的方面,该干什么什么,实际操作中
按什么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来执行。熟悉“危机管控”(crisis management)典型
规程的都知道,这个外松内紧的因应策略是很到位,很专业的。
准确理解第一句话其实并不容易。“可以讲”并不意味着已经要打算在这个点上进行实
际退却了:退却只能限于口头,在实地上,这个点是必须要保的。口头上的退却只是为
了避免这个核心点长期曝露在聚光灯下,从而创造出较为宽松的空间,进而争取到时间
,重新巩固这块阵地;当然,到万不得已时,是否进行整体性切割,要有这方面的考虑
和提前准备,但这个事情绝不在当前的日程上。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保这个明显已经苟延
残喘、命悬一线的点呢?我们后面分析。
North报告就体现了第一句话的精髓。North报告的主旨是,即使MBH是错的,但其他作
者的论文,尤其是运用其他方法的论文,也得出了和MBH一样的结论,所以,其气候史
的重建的“结果”是正确的,更进一步,AGW也是正确的。所以你看,无论MM论文,还
是Wegman报告,都是瞎忙,能有啥用?这是不是有点中共放弃延安那么点意思?引用电
视剧《潜伏》的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夏日消溶,江河
横溢,人或为鱼鳖”,MM及Wegman诸君啊,好自为之。这个“外松”文宣够令人傻眼了
吧?
但“内紧”其实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从MM05发表以后,到IPCC公布的引用文献公开发
表的截至时间(2005年12月16日),只有10个月了,必须抓紧时间成功打出反击动作。
这里可能有必对不熟悉的读者先简单介绍一下学术论文通常的生产流程:首先作者向期
刊投稿(submit),然后期刊编辑选择合适的审稿者进行审查(review),然后是往复
若干轮的修改(revise),直到达到审稿者和编辑部满意,同意发表,通知作者论文被
接收(accept),安排一个时间正式发表(publish);如果论文有错误,在审查和修
改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达到审稿者和编辑部满意,也有可能被退稿(reject)。这些时间
节点都会在最终发表的论文里标记,如MM05的相关信息是:Received 14 October 2004
; revised 22 December 2004; accepted 17 January 2005; published 12 February
2005。
时间是一个拦路虎,但更要命的是这个事情毕竟本身是错的,而在MM05以后,戏法的关
节处都已广为人知,这个时候要翻盘难度极大,所以绝对不能走寻常路径,必须要搞创
新。MBH第一轮的布局是这样的,即搞两篇论文,一个短篇作为Comment,发到登载MM05
的GRL上去(GRL论文一般小于四页),针锋相对,偏重于驳;另一篇搞一个长篇,发其
他杂志(后来发到Climate Change,欧洲Springer旗下的杂志),这篇定位于立论,重
申MBH的正确性。这两篇文章都在2005年5月完成投稿。这两篇文章作者分别为Ammann
and Wahl和Wahl and Ammann,简称AW和WA,其中Ammann是Mann以前指导过的一个学生
。(责编:Beatles)
既然AW和WA都是错的,那么怎样才能至少不错得那么露骨,从而把文章蒙混过评审关呢
?WA论文的致命伤有两点:一点是,MM05中有一个重要的统计量判据,作为否定MBH的
依据,WA必须避而不提,否则二者一致,那就变成支持MM05了;另一个,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考虑引入另外的统计量判据,宕开一笔,开辟新的战场。不过关于这个判据的具
体讨论放在AW里,而WA只引用WA,这样WA就有了两条腿支撑,只要有一条起作用,文章
就有可能通过。这个双保险的闯关方案确实用心良苦,所以MBH一方也比较有信心,居
然两篇文章刚投稿,就开发布会来向新闻界公布(这是非常不符合常规的),以表明
MM05“已在掌控中”。
不过最初的高调很快就陷入被动。6月份,AW就被GRL退稿,第二条腿岌岌可危;CC方面
,作为评审的McIntyre很快就发现WA里避而不提的统计量,要求其在论文里公开这个量
,从而第一条腿也基本废掉了。怎么办?在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安排以后,9月份,在
GRL方面,换了另外一个编辑Jay Famiglietti来负责MM05的相关事宜,随后Mann在其主
持的博客RealClimate里宣布,这两篇文章将很快被通过。本来处于僵死状态的两篇论
文就这样“复活”了。但此事又生枝节:McIntyre此时一纸控书投到Ammann的工作单位
,指控其学术不端,虽然暂时可以摆平,但一旦文章真强行通过,势必越闹越大难以收
场,为今之计,只有低调渡陈仓了。
12月12日,在IPCC截止之前,WA突然被CC有条件接收(provisionally accept),这一
稿添加了McIntyre要求加上的统计量。随即,WA就被IPCC接收为可参考的文献(这种状
态下的论文是不符合IPCC工作规程的);而被接收的版本呢,却是未加上该统计量之前
的版本(这里面的细微之处可圈可点)。而两版对其中所引用的文献AW的描述,是该文
尚在“审稿中”状态(under review),这也是“有条件”接收的原因。2006年3月16
日,AW第二次投稿被GRL枪毙(一方面因为文章错误实在太低劣,另一方面,此时美国
围绕Wegman报告正在进行紧张对抗,如果此时被强行接收,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另一
方面,在IPCC,McIntyre作为评审人对违反程序收录WA提出抗议,美国政府官方代表也
对此程序问题提出抗议。
6-750 The use of Wahl and Ammann (accepted) does not comply with WG1’s
deadlines and all text based on this reference should be deleted. WG1’s
rules
require that all references be “published or in print” by December 16,
2005.
[Govt.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eviewer’s comment ID #: 2023-415)]
对McIntyre,第一工作组(WG1)的共同主席,也是AR4第一作者的Susan Solomon女士
的回复是,“你不想在这儿混了你可以滚蛋”(“If there is further evidence
that you can not accept them, or if your intent is to use your access to the
review process to challenge them, then we will not be able to continue to
treat you as an expert reviewer for the IPCC.”);当然,对美国政府,这么硬
来显然不行,政府是干什么吃的。不过好在规则是我们定的,解释权亦在我,我们修改
规则,你还有什么话说。于是,被IPCC引用的论文发表截至日期,径直拖到2006年7月
24日。不过可笑的是,连这个时间节点,WA也没有守住:虽然AR4高度引用了此文来为
MBH洗白,但WA正式发表的时间(2007年8月31日)居然比AR4本身正式发表的时间还晚
(Received: 11 May 2005 / Accepted: 1 March 2006 / Published online: 31
August 2007),创出了AR4的记录
为什么拖这么久,不惜多次修改规则、开后门都搞不定呢?这是因为上一版的出版方略
还嫌简单,这段时间内,投稿方法又搞了进一步“创新”。为了保证AW能出版(这关系
到依赖于AW的WA的“合法性”),既然GRL此路不通,不如索性一起搬到CC,毕竟CC是
自己人把关;当然,文章要大幅扩充。这里面最有技术含量的是,AW的正确性,依赖于
AW的“补充信息”(SI),而这个SI呢,又不在正文中公布,这样即使你要打,你也暂
时找不到靶子(AW的SI于AR4发布一年后的2008年7月才挂到网上)。
有了WA作为对MM05的正面反驳,加上一些其他论文侧面奥援,AR4关于“Hockey Stick
”的表述就有了基本素材,但最后怎么措辞,还是一个麻烦事儿。邮件门中这段被评论
为“伦敦或纽约律师行风格”的定口径和定措辞过程中的邮件往还,也特别有嚼头。简
单说,前文提到的Briffa同志,这次升格作为主执笔人了,不过这位老同志还是胆小怕
事,不能解放思想,不敢闯,对AR3中“1998年是最热的一年,1990年代是最热的十年
”的耸动文宣,Briffa最初表这样的态:
“Peck,
The TAR was, in my opinion, wrong to say anything about the precedence (or
lack thereof) of the warmth of the individual year 1998. The reason is that
all reconstructions have very wide uncertainty ranges bracketing individual-
year estimates of part temperature.”
这显然是过不了关的。在经过大佬的批评和鼓励以后,最后确定的口径是,关于这个
AR3中的错误问题,在正文里面,可以写上一小段,当然得用巧妙、模糊的语言,达到
既让人无法抓住把柄,又不吸引人注意的效果;而在最影响政策制定的Executive
Summary里面绝不能提及,至于其他地方,比如经常会被引用的图里,自然也不必做相
应修正。
看了这个波云诡谲、不惜代价、不顾底线、势在必得的营救过程,您可能对“Hockey
Stick”在整个AGW中的地位有一些直观的感觉了。这哪是像延安那样可以随便放弃的,
如果仍用国共内战的战例相类比,Hockey Stick可比锦州——“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
方为大问题”。它的重要性既来源于传播、公关和政治动员,也来自科学逻辑本身,这
头张多米诺骨牌是决不能倒掉的。
眼花缭乱得讲了一大通在IPCC围绕AR4的角力,您觉得这些更像“下半场”呢,还是更
像“垃圾时间”呢?至少在Wegman大牛看来,这种小儿科在科学和数学方面不值一哂,
在其对Stupak议员的回复中,亦已集中谈了WA的问题。如果说有内容,那只是些政治操
作。所以如果求全面,可以这样讲:这个过程在政治方面,可以算“下半场”;而在科
学和数学角度,只能是“垃圾时间”。当然,AR4在政治上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通
向哥本哈根的基石。从AR4出炉到哥本哈根,还有两年多时间,这期间事情会不会起变
化呢?
如果我们回顾Wegman报告中“总结与建议”的前两条,它强调这样两点:第一点是利益
回避机制,而从以上IPCC的运作过程看,这个机制基本没起作用,Wegman报告的提前警
告没有产生作用,IPCC通过内部的暗箱操作,继续搞出了AR4既成事实(但付出了沉重
的代价,加速了它的衰亡);第二点是信息公开机制,我们看到,这个机制基本也没有
起作用。而在这两个机制里,信息公开机制更为基础,因为有针对性的无论是专业批评
还是程序批评,都是建立在批评者有效获知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的。AR4的写作过程中暴
露出这么多的问题,这就自然使批评者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信息公开方面。
这时候涌现出一个英国退休工程师David Holland,在包括他在内诸多人士的持续压力
下,IPCC先是于2007年7月公开了Review Comment,他基于这部分披露的信息,写出很
有影响力的论文Bias and Concealment in the IPCC Process: The "Hockey-Stick"
Affair and Its Implications,揭露了IPCC程序中的大量内幕
2008年5月9日,在David Holland对司法机关发出FOI(Freedom of Information)申请
以后,Jones随即给同伴Mann, Hughes and Ammann发出橙色警报,证据销毁要抓紧了
“You can delete this attachment if you want. Keep this quiet also, but this
is the person who is putting in FOI requests for all emails Keith and Tim
have written and received re Ch 6 of AR4. We think we've found a way around
this.”
5月29日,升级为红色警报,应删除的邮件范围扩大:
“Can you delete any emails you may have had with Keith re AR4? Keith will
do likewise. Can you also email [Eu]Gene [Wahl] and get him to do the same?
I don't have his new email address. We will be getting Caspar [Ammann] to do
likewise.”
随后多米诺骨牌似乎止住了,满头大汗。哥本哈根,您快点儿来吧,哥真经不起折腾了
。不过还是怕什么来什么,正在相关人员翘首以盼、度日如年得倒计时的时候,黑客同
志把英国最重要的气候变化研究机构,也是上文我提到的Jones/Briffa/Osborn等同志
的工作单位UEA/CRU的邮件服务器连锅儿端了,并全文上网,是为“气候门”(
Climategate)。这下真抓瞎了,披露的信息又扩了好几倍,比如上面Jones同志那些提
示删邮件的邮件,就赤裸裸暴露在世界面前了。这些同志真不知道怎么想的,你在写邮
件的时候,就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些邮件会大白于天下么?活该。当然,即使如此,公
布出来的信息还是冰山一角,比如已被销毁的AR4相关邮件,而CRU也仅仅是涉案的几家
单位之一而已。这儿交代一句,在邮件方面,信息销毁其实并不彻底,在备份服务器里
还存着。不过开箱查备份服务器比较麻烦,需经过官方授权,由警方执行,所以,接下
去的步骤,就是给政府、议会、法院写状子……比如David Holland这个写给英国议会
的状子,就已全文上网
而一个多月之后的圣洁的哥本哈根,明显受到了这股浊流的冲击。虽然组织上采取了多
管齐下的措施,比如尼泊尔内阁上山、马尔代夫内阁下海、斐济女孩泪奔等诸多卓有成
效、富于想象力的危机公关,但已嗅到血腥味道的鲨鱼显然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用锋利的
牙齿把猎物撕成碎片的机会的。哥本哈根已然成为1941年兵临城下的莫斯科,虽然,它
必然陷落!
一、 后哥本哈根:“气候泡沫”、“气候政治”与中国的应对
哥本哈根过程中的内幕,会越来越清楚;但对中国和世界来讲,结果都是明确的,就是
在经历了误导、欺骗和背叛以后,温家宝,这位被网友经常揶揄的大国总理,稳住了阵
脚,避免了中国这个最大的冤大头,被合围屠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
史将铭记,中国政府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官方事后给
出的阶段性评价。但其暴露出的问题和盲点其实是很多的,没有任何可以盲目乐观的理
由。
我们还是回头看,从MBH论文到邮件门这十年以来的具体进程,看看从能否抓出一些基
本脉络、基本特点和基本结构来。首先,要注意到“气候泡沫”的存在,在这一点上,
和金融泡沫,如90年代后期的IT泡沫和之后的房地产泡沫的性质、规律、运作手法都有
相当的类似性。Hockey Stick图线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加速上扬来形成自我强化的
推泡沫图景,而这种圣像(icon)也恰好适合于大众传媒的传播,从而获得塑造大众意
见(如显示于民调)与公共政策的形成的强大动力(momentum)。而通过对学术共同体
生产过程进一步的观察,会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虽然用年轮来标定古气候有着重大
的缺陷
图7:“年轮气候学”文献数量
事实上,在前文里,我已反复提及了这种联系,包括MBH论文的关键技巧所在与股指的
类比、Wegman报告对该案与Enron事件的类比、WA系列论文复杂的出版架构与CDO^n这种
金融衍生品的类比。有了这些信息以后,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样一些事实,即准确击中
MBH要害的MM系列论文中的第二作者Ross McKitrick,本人是一名经济学教授,却能非
常专业得讨论气候泡沫的技术细节;而华尔街大量复杂的金融垃圾(或曰“金融工程”
、“金融创新”)的创造者,是包括气候科学之内的大量数理专业的Ph.D.完成的。这
种角色的交叉换位,反映了这一时期内、西方精英群体的一种整体的专业背景(
profession)以及共同的道德风貌(mores)。从这样的视角看,MBH系列论文出现的时
间与IT泡沫时间重合,也毫无意外之处。
理解这一基本线索,也有助于在更宏阔和精深的背景上加深对“气候政治”(或曰“碳
政治”,略有差别)的理解。北大强世功教授去年曾发表文章《“碳政治”新型国际政
治与中国的战略抉择》,是国内少见的对气候政治有较深入看法的论文
如果说看AGW“主推方”可以看出一些门道的话,那么通过对像MM这种“主疑方”行为
的工作方式的特点与策略的分析,也可以获得很多灵感。首先,MM一方绝不运用对方常
用的布道者(evangelist)的工作方式,排斥各种浮夸、危言耸听的修辞(rhetoric)
。这一对比在两方分别的主言论平台 http://climateaudit.org/ 和 http://www.realclimate.org/ 上可以看得非常明显。其次,MM一方采取一切透明的工作方式,注重逻辑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与完整性,对读者留言中的逻辑跳跃、过度引申会提出明确批评,排斥任何非理性的过头话。这种工作方式甚至吸引对方来看自己下一步将如何具体组织学术研究与程序正义方面的攻击动作,但这种“走明棋”才体现出真正的坦荡和无所畏惧。也正是这种短兵相接但步步为营的工作方式,迫使对方频频使出下策,为了挽救一个关键错误,犯下更多更致命的错误(如围绕(责编:Beatles)
WA系列论文的造假,围绕IPCC AR4违反程序甚至非法的幕后动作),而这一进程中的所
有关键证据都被存档(well-documented)与及时公开,从而引发更多的兴趣,导致更
多的信息披露(如黑客破解CRU的邮件服务器)。
当然,对方也有一些典型的政治手法进行应对,比如各式各样的“构建多数派”行动。
比如,在学术领域,利用对学术期刊的把持,以期达成“气候问题在科学上已经解决了
”(“the science is settled”)的文宣效果。虽然这个论调在Al Gore那里搞得过
于夸张(100%:0%),不过大多数人,包括本专业的研究者,因为工作面相对狭窄,也
很难了解整体的状况。这里是一个相关各子领域的不完全统计汇总(目前累计750篇)
当然,在大众传媒上,AGW的情况则相对不狼狈一点,在搞“话语政治”方面构建多数
派毕竟是看家本领和家常便饭。因为毕竟面对的不是咄咄逼人的同行,而是懵懂无知的
受众。这里面有很多新闻传播、大众心理等方面的专业手法,不过这些在这里不做展开
。另外一个构建多数派的场合是各种“调查委员会”。气候门出来以后,大众意见出现
了变化,所以如何进行“挽救”,变成非常严峻的课题。在英国,围绕UEA/CRU的丑闻
,今年以来已组织了多个“独立”委员会进行调查,但像英国这种在气候泡沫方面的既
得利益如此深厚的地方,这些委员会的结果其实是很难出乎意料的
各种援引信息公开法案的法律行动(FOIA,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倒是略有
可观。与气候变化相关的FOIA法律理论问题,法律界已经有专门探讨
所以总得看,AGW运动目前处在一个经历了重大挫折(哥本哈根),在被攻击中处境比
较尴尬、但事态和影响却有望在优势组织力量下获得平息(气候门),有东山再起可能
的这样一种状态。比如,在后哥本哈根的坎昆会议,如何重新集结力量?如何在IPCC下
一轮的科学报告AR5中维持AR4的局面?这些都是组织上在紧锣密鼓研究、部署中的课题
。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结合我上面讲的来龙去脉,中国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如何有针
对性得进行应对呢?
这就需要考察学界/传媒/政府的三角关系。在气候政治里,这些都是活跃的主角,至少
是在前台的部分。那么中国的这三者的各自的角色扮演及互动关系如何呢?应该说都难
以正面评价。本文不打算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不过可以结合一些例子勾勒一下基本情况
。因为气候科学卷入的深度和广度,这里说的学界至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
部分。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基本上是边缘化的,在与气候相关的核心科
学问题上,基本没有什么参入,无论是AGW还是反AGW。当然,这个也并不绝对,比如,
与本文主题密切相关的历史气候重建,今年中科院地理所葛全胜研究组就在GRL上发表
论文,利用中国的多方面科学证据,有力得对AGW提出质疑
在社会科学方面,情况也并不乐观。AGW方面对该运动的理论化从来没有放松,比如去
年布莱尔时代的国师Anthony Giddens推出的新著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
在传媒方面,情况自然就更不乐观。比如作为国家电视台的CCTV,在AGW方面基本上是
照单全收,即使是明确涉及到中国的话题,也鲜有报道。比如,在气候门事件中,前述
CRU的负责人Phil Jones的一篇重要论文,就涉及到其中中国气候数据的造假问题,该
问题已于2007年由独立学者Douglas Keenan发现并公开发表
这种情况也自然反映在IPCC框架内的科学议程中。在最近联合国委托国际科学院理事会
(InterAcademy Council,IAC)搞的对IPCC的审查中,很多资深气候科学家已经站出
来公开批评和揭露其内幕,比如John R. Christy的证言
“I have been a contributor to the IPCC Assessments since 1992 and a Lead
Author in the Third Assessment of 2001. ... Indeed, I urge you in the
strongest terms to engage Stephen McIntyre in your deliberations at a high
level as he has accurately documented specific failures in the IPCC process,
some of which I can attest to, as I was there.”
而在IPCC代表中国的,虽然很多都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包括担任AR4 WG1共同主席的
秦大河院士(诺贝尔奖领奖者之一),问题是,在其任职期间是否充分履行了其责任?
对于工作组内明显的对规则的破坏,是否曾提出批评和抗议?如果没有可否说明理由?
为什么美国政府的官方代表可以对明显破坏程序的问题提出批评并记录在案,而中国的
官方代表却鸦雀无声,只能在最终文本上代表一个主权国家签字画押?这些问题都是发
人深思的。
“气候泡沫”横跨在科学和政治之间,但其本质是政治的,而非科学的。但在政治、外
交领域如果要形成政策和策略,却必须有赖于科学家和社科学者、一线外交人员的密切
合作和相互之间的高度理解和互动,而互动中的各方都必须是主动的和多向度的。比如
IAC 在北大举行的听证会,就基本上搞成了一个闭门会议,广义的学术界和公共传媒都
关注不多,这根气候变化议题本身的重要性是明显不相称的
更长远得看,中国对气候政治理解和应对的水平,实际上是未来中国与世界相互关
系和相互影响情况的一个重要观察窗口,因为气候政治带有很多西方文化深层的结构和
机制的印记,也预示着未来国际政治乃至中国国内政治发展的一些特点。深入研究气候
政治,正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