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几个促销员拉着寥寥的顾客,大多数人们无所事事,有的坐一桌聊天,有的打游戏,还
有一个对着电脑卡拉OK。这是5月31日正午,上海徐家汇太平洋数码广场三楼的一幕。
如果你常去徐家汇的IT大卖场,一定会觉得这与多年前人头攒动的场景有巨大反差。4
年前的时候,就连楼外都站着许多促销员。
“这有什么办法,没生意就玩呗。”一名打游戏的店铺负责人李力(化名)对《第一财
经日报》记者说。
失意的IT卖场生意人
李力说,他原来在百脑汇那边干,坚持到现在还算好,有比他惨得多的,许多早转
行不干了。
记者在百脑汇印证了他的说法。百脑汇三楼一名电脑卖家说,早期这里的电脑组装
店、数码电子店至少50~60家,占整个卖场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只有三楼还残留着大
约七八家。
上述百脑汇卖家表示,这几年品牌电脑尤其是笔记本夺去了大量生意,相比它们,
组装生意的优势越来越艰难。其中一名店员透露,他们店2002年开业时,生意火爆,尤
其在2004年左右,营业额最高时单月可达几十万,但这两年每月能达到五六万已经很不
错了。
“听说电梯对面的两家店由于交不起高房租要搬走了,卖场准备把这块地方作为知
名品牌的形象店、体验店。”他指着电梯口的位置对记者说。
京东商城、易讯等电商企业的崛起也让这些大卖场的人们苦恼。当记者拿着笔记本
刚一站在百脑汇美罗店二楼联想专卖店前时,一名促销员质问道:“你是不是在抄我们
的型号到网上比价啊?行行好吧!我们生意多难啊。”
该促销员抱怨说,网店把价格压得太低,几乎什么成本都没有,而他们还要负担这
么昂贵的租金。他回忆说,2008年之前,除去房租、人力成本,自己一个月还能赚五六
万块,现在一半都不到。
不过,促销员透露,自己也在开网店,一年多,营收占比大约为20%。他坦言,毕
竟自己在网上搞不过京东,还是要靠实体。
还有难以忍受的进场费。一名挤在角落里兜售数码类产品的商户说,进场费太贵了
,像他这样如此偏的位置,一个月也要掏出2万多元“孝敬”卖场方面。
夹缝中的大卖场
IT卖场里的人们失意多年,IT卖场自己活得也不滋润。记者发现,无论太平洋数码
、百脑汇,还是假货密集的上海虬江路电子市场,都已经开始变身。比如,百脑汇的许
多楼面摊位已开始走向综合性经营,不再仅专注于IT零售业。
4月30日,蓝天电脑总经理、百脑汇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总裁蔡明贤曾对本报表示,
百脑汇的运营模式一直在调整,但主体仍会是IT业零售业,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一站式的
IT复合性商场。因此,已经引入许多满足用户体验的商业元素,比如游戏体验店、商品
展示店、餐饮店等,这也是电子卖场未来的发展模式。
蔡明贤还透露,适应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市场成长,百脑汇还将在许多门店开辟大
面积的软件体验区。
而记者还在百脑汇地下一层观察到,原来的大量DIY店、小商户电子产品店已被餐
饮店等多元业态取代。
人们很容易想到,这可能是专业3C连锁与电商们的冲击。不过,在京东商城董事长
、CEO刘强东看来,IT大卖场变身,是一种无奈。谈到北京中关村太平洋电脑城月底关
闭、许多卖场IT零售业面积大幅缩减时,他在微博上将此归于诚信与恶性事件所致。
此前,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也如此认为。他说,IT卖场水货、假货、盗版现象
多,存在诚信问题,而如今品牌企业的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他认为,电脑卖场的诚
信等硬伤不可能解决,未来“也许一觉醒来,电脑卖场就没有了,就彻底没落了”。
蔡明贤不认同消亡观点。他说,传统家电连锁朝3C的延伸、电商崛起,对于IT卖场
固然有冲击,但百脑汇等同行们的运营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业态上早已走向灵活,比传
统业态更具有对抗风险的能力,尤其体现在与厂商之间的供应链整合服务、电子商务以
及对消费者的衍生服务等层面。
蔡明贤还曾对本报强调,百脑汇的店面都是自建的,与大量租赁模式的苏宁、国美
不同,这种模式发展速度虽慢,但主要营收来自于物业收益与商场租金,抗风险与调整
的能力更强。“在这一点上,它们也在学习我们。”他说。
苏宁与国美确实也在强化自建店的扩张,并朝综合性运营模式迈进。在苏宁未来3
年上海投资计划中,便有多个大型的综合性苏宁广场。而国美也已进入多个更多产品领
域。
中国家电营销协会副会长洪仕斌表示,未来,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如果继续只做家电
,“会很痛苦”,而百思买模式在中国的倒掉,也让行业开始思考,这种模式的未来。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