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applanet挂了以后,你们都用什么黑市场?
avatar
applanet挂了以后,你们都用什么黑市场?# PDA - 掌中宝
u*r
1
发信人: mengxiaodong(云淡风轻), 信区: Reunion
标题: 我为什么愿意让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Sep 19 10:54:32 2017,GMT)
浙江金华金东区实验小学近日发出一份公约,提出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希望改变“家
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作为一个拥有“签字权”的小学生家长,我愿意放弃签字,并举双手拥护这样的呼吁,
希望自己孩子的学校也能早日推行。
我是从孩子幼儿园中班开始“享有”家长签字权的。那时候,家长除了加入班级微信群
领受任务,还要每天对照孩子的记事本,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然后签字确认。这种
状态一直延续到孩子上小学。当然作业内容有所变化,幼儿园很多是手工作业、亲子活
动,到了小学,基本变成了文化课知识为主。
这种检查作业的活动,在教育学上叫“家校联动”,目的是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形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家长来说,于情于理,都是无法拒绝的任务。
幼儿园的家庭作业基本上还能应付,与孩子共同完成任务,感觉很有成就感。但到了小
学,就有点吃力了。主要不是功课有多难,关键是不熟悉现在小学的教育内容和进度,
感觉有点高射炮打蚊子,无从下手。更重要的是工作忙,经常晚上九、十点钟才到家,
孩子望眼欲穿后已经酣然入睡。所以今天是妈妈签、明天是爷爷签,后来孩子学聪明了
,自己学着家长的笔迹签。
于是,为了督促孩子学习的检查作业,变成了疲于应付的苦差事,甚至鼓励孩子弄虚作
假,显然偏离了初衷。
所以,当我看到金华这所学校说“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检查作
业不是妈妈的事”,简直如释重负,有种理解万岁的感动。
这并不是家长推卸责任,不愿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成长。批改检查作业,主要是老师的
职责,也是老师最擅长的事,不能把这些责任过多推给非专业的家长。家长当然要参与
学校教育,关心孩子成长,但更多应该在生活和思想成长上发挥作用,而不是过度干预
知识学习,甚至越俎代庖替孩子完成作业。
教育是很专业的事,学校和家长应该各司其职。在社会条件进步、对子女教育重视的同
时,有时候也模糊了课堂内外、灌输知识和言传身教的界限。这样不仅加重了家长负担
,也不利于孩子独立健康成长。
孩子作业家长签字,没必要。取消此举,是对基础教育偏差的拨乱反正,也是主动承担
教育责任的一股清流。希望这能成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能够在更多的中小学广泛推行
avatar
i*7
2
第一章 佛法的特質
第一節 佛陀之所以為佛陀
人間的佛陀
佛陀到底是修了什麼,體證了什麼而成為佛陀的?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又經歷了
怎樣的修學過程?其中的關鍵內容又是什麼?從這些問題切入,開始逐步地探索,對有
意瞭解佛教核心教義的人,或者有心進一步學佛的朋友,都將會很有幫助。
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超過二千三百年了[1],我們是不可能再向佛陀當面澄清這些
問題了。不過,當時曾經跟隨在釋迦牟尼佛身邊學習的學生,以及這些學生的學生,記
錄了他們的聽聞,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資料,提供了我們相當有價值的參考。這些流傳下
來的資料,就是為數眾多的佛教經典,而其中的《阿含經》[2],已經被證實為現存最
早的佛典,尤其值得珍惜與重視。倘若我們要對佛陀與佛法有如實地瞭解,就不能輕忽
了這一部分的資料。
在進入探究佛陀成佛前修學內容之前,有必要先確認釋迦牟尼佛,到底是傳說的神
話人物?還是歷史上真實出現過的人?這是因為「神格」與「人格」的差異,會對我們
瞭解與學習方向的把握,有所不同的緣故。如果是神,那麼人與神關係建立的這一個方
向,就必須多加考量;如果是人,那麼,以同是人類的經驗與實踐這個方向,就顯得十
分重要。從佛教經典的記載上來看,釋迦牟尼佛曾說:「我也是人,父親名叫真淨,母
親名叫摩耶,出生王族。」[3]很明確地向波斯匿王[4]表明自己是人類。再從近代考古
發掘出來的資料來看,西元一八九八年一月,法國人匹沛(W. C.Peppe),在北緯二十
七度三十七分,東經八十三度八分,也就是在今天尼泊爾南部邊境的畢波羅瓦(Pīpr
āvā)地方,掘得釋迦族所供奉的釋迦牟尼佛部分遺骨[5]。西元一八五一年,亞力山
大康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在中印度波帕爾(Bhopal)地方的桑淇山(Sanchi
)寶塔群內,也發現了尊者舍利弗和尊者目揵連的遺骨[6]。而這兩位尊者,正是佛教
經典中,經常出現的聖者,也是釋迦牟尼佛座下最重要的兩位學生。一八三七年,普林
斯(Prinsep)終於解讀出自西元一三五六年以來,陸續出土的阿育王刻文[7],佐證了
佛教早期典籍的一些記載,也確認了嵐毘尼園,即現今尼泊爾德拉區Tarai地方,為佛
陀的誕生地。歷史上為父母所生的釋迦牟尼佛,可以說在近代已經被充分的證實了。即
人成佛的釋迦牟尼,成為「所有的佛,都在人間修成」[8]這個經典記載古老說法的最
佳典範。
avatar
a*a
3
其实coolapk很不错
但是感觉很多东西以前我能在applanet找到的
coolapk现在都没有
avatar
i*7
4
釋迦牟尼佛的可靠生平
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人們稱他為悉達多太子,這是因為他的父親是迦毘羅衛國的統
治者。當時,他處在兩種文明交錯激發的時代:屬於雅利安人[9]傳統的、西方的、《
吠陀》祭祀信仰的婆羅門文化[10],以及非雅利安民族革新的、東方的、《奧義書》理
性思辨的剎帝利文化[11]。不同文化的激盪,成就了一個思想自由,朝氣蓬勃,有利於
探索人生真義的環境。悉達多太子生長在皇室中,生活富裕,自幼在宮中學習傳統的婆
羅門文藝和武技,為王位的繼承而準備。十六歲時,與耶輸陀羅公主結婚,後生得一子
,名羅睺羅。然而,受到當時探求人生真義,尋求解脫風潮[12]的影響下,於二十九歲
時,捨棄富裕的生活,離開皇宮,選擇了出家求道的沙門[13]修行生活。
釋迦牟尼佛的修學歷程
修行生活的第一階段,是禪定的修習。禪定是當時東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
與苦行一樣,是當時沙門修行者的主流風潮。離開皇宮以後的悉達多,先後跟隨了兩位
老師,很快地修到禪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覺解脫[14]。於是,轉而進入苦行林,以
斷食、少食、閉氣、睡釘床、倒立、日曝、坐冰、……等等方式修苦行,尋求涅槃解脫
。六年過去了,悉達多仍然沒有能從中得到解脫[15]。禪定與苦行都失敗了,不與涅槃
解脫直接相關。三十五歲那年,悉達多放棄了苦行,重新恢復正常飲食,調養了身體,
來到尼連禪河畔的菩提樹下,回到身、心觀察的理性思惟,專精禪思。這次終於找到了
正確的方向,有了決定性的突破。當他從菩提樹下起來時,就是後人尊稱的釋迦牟尼佛
了。
到底菩提樹下,釋迦牟尼佛修證的內容是什麼?依經典與律典上的記載[16],和過
去諸佛一樣,釋迦牟尼佛從人生的苦迫開始觀察思惟:人的老病死,憂悲惱苦是怎麼產
生的?就這樣一路追查下去,經逆向探索,順向求證,確認了有情[17]生命流轉的展現
,都不離「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法則,同時也了悟了什麼是生死流轉的推
動力,進而體證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止息,也就是從生命緣起的觀察中,
體證了苦、集、滅、道。而所謂真正的止息,是生死流轉動力的止息。推動生死的力量
止息了,在這一生結束後,就不會再有下一輩子的生與死,而在當下以及往後的任何時
刻裡,一切憂悲惱苦都止息了,這就是解脫,就是涅槃。
引導悉達多成就解脫的,就是「緣起法」。經上說,過去諸佛,同樣地也都經由這
樣的觀察與親身經驗而成就,一方面表示了佛佛的平等,另一方面,也表示了這緣起法
具有穩定的再現性、必然性、不變性、普遍性與真實性,是不論有沒有被發現,都一直
存在那兒的真理[18]。
avatar
b*2
5
机锋市场,安卓市场
avatar
i*7
6
緣起法的理則與內容
緣起法的理則,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表示了一切的存在,都需要因緣的聚集,是條件的存在。反過來看,因緣消散,條件
不再俱足了,就不會存在。也就是說,不會有那種「獨一創始的」、「永恆不變的」、
「真實堅固的」東西;不會有創造宇宙的主宰神;不會有萬物起源的第一因;也沒有永
恆不變性質的真我。從時間前後的關係來看,只是不斷變化的「相似相續」,從自他的
關係來看,存在著高度依賴的「輾轉相依」。這樣的真理,普遍適用於萬事萬物,沒有
例外。不過,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專注的範圍,是與我們身心相關的活動與反應,目
標是要徹底地解決這處處缺陷、不圓滿的苦迫[19]人生,而不在於其他宇宙環境、物質
器具的種種。
人生的憂悲惱苦,總在這生老病死中。生老病死,從比較長時段的宏觀角度來說,
可以是指我們的出生、成長、衰老、死亡[20],這一部分,我們留待〈生從何來死往何
去〉一節中討論。從比較短時段的微觀角度來看,也可以指眼前一個身、心反應經驗的
升起、變化、消失[21]。為何會出生?為何會生起?生的推動力量是什麼?是一種蓄積
力量的成熟,佛典中將之稱為「有」。這種稱為「有」的積蓄力量,與過去行為、習慣
留下來的潛力,也就是《奧義書》以來所說的「業」,有很密切的關連。例如,發生開
口罵人了之前,先有一種罵人的衝動;一種驅使力量蓄積成熟。一旦這種力量蓄積成熟
時,即使想阻止也來不及。而這種衝動,不離過去經驗與習慣的滋長,也就是俗稱的「
業力」影響。罵人的「生」是如此,生命的誕生,也是這樣的模式,所以說:「有緣生
」。
為何會「有」?有的原因在哪裡?是因為升起想要完成它的擁有感,佛典中稱為「
取」,我們常說的「執取」、「抓取」,就是這樣的意思。怎麼會有這種擁有感?是因
為愛!順自己意思的愛,引發正面的占有衝動。相反的,違逆自己意思的愛,是愛自己
所愛而排斥這個違逆,愛此因而恨彼。愛與恨,實在是一體的兩面,不同角度的展現。
愛此恨彼的結果,引發負面排斥的衝動,也還是一種「完成排斥」的執取(擁有感),
所以說:「愛緣取,取緣有」。
愛從何來?愛是來自於內心的感受,簡稱為「受」。感受的種類,可以有好多種分
法,最常用的,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22]。苦、樂的感受,當然是從自我
為中心出發的反應,合我意的(順我),當然是樂的感受,不合我意的(逆我),就成
了苦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可能是渾然不覺的不清不楚,也可能是已經離開了自我
中心衡量的平靜。
怎麼會有感受的生成?是因為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觸對色、聲、香
、味、觸、法等六境的身心反應。六根的前五根,是我們的感覺器官,有看、聽、聞、
嚐、觸覺的功能[23],意根除了統攝這些功能外,還負責統攝心中內在的感受、思考、
意向功能。所以當我們的六根觸對六境,當然不只是接觸而已,我們會從這些接觸中,
依著過去累積的經驗與記憶,瞭解、認識這些境界,然後這個新完成的認知,即刻又轉
入累積的經驗記憶之中,成為下一次認識境界的比對參考。從接觸境界,到認知境界,
合稱為「觸」。我們認知了境界,是指這個境界對自己有了一定的意義,就會接續到合
不合我意的評量,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就依此而升起。所以,愛的形成是因為有感
受,感受的升起是因為有「觸」,觸的生成,是因為有六根的觸對六境。從認識境界來
說,六根為六個身、心交感活動發生的處所,所以,佛典中也稱之為「六處」。又因為
是長在身上的,是內在的,所以也有稱為「六內入處」的。以人類的常態來看,是六根
具足的,而其它的有情,就不一定了,所以,有時也只泛稱為「處」。這就是:「六處
緣觸,觸緣受,受緣愛」。
為什麼會有「處」?當然是因為有生理與心理的身心和合。身心的和合,可以細分
為色、受、想、行、識等五大類的聚集,簡稱為「五蘊」。其中,色就是指物質上的生
理構造,而受、想、行、識是心理活動的分類,佛典上也統稱為「名」[24],所以,就
以「名色」來表示有心理反應、精神作用的生命個體。這樣的生命個體,不論是一個新
的和合形成,亦或是目前身、心的運作,都深深地依賴著「識」。「識」的內涵十分微
細深廣,一般人難以覺察,也沒有現代的儀器可以做定性與定量的量測,所以不容易理
解,也不容易說明。大略地說,它不是物質,看不到也摸不著,主導著六根辨別六境的
功能,以及經驗與習慣的記憶、累積與延續。身、心靠它來延續,它也離不開身、心而
獨立生存[25]。就當前的身、心作用來說,根與境的接觸,如果沒有識的辨別作用升起
,那就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不在焉的恍惚情形一樣,徒有接觸而不能進入有意義
的認知,不能繼續有往下的身心反應。所以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觸」。
識又如何產生?識是來自於我們每一個行為,包括肢體、語言、意念行為的後勢蓄
積。為何會有這種行為而導致後勢的蓄積?是因為無明。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無知與
錯誤的認知。無法完全體會生命的緣起,無法清晰地體察此與彼的關係,慣性的執著,
不自禁的起貪、動怒……等等都是。這當中,又以真實的自我感,以為有一個實在的、
本來的、真正的我,最為根本,這就是所謂的「我執」,佛典中也稱為「身見」。我們
一般人無明未除前,身心活動都離不開無明的發動,無明自然無所不在,無所不染。這
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
所以,十二緣起的逆、順觀察,就是: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
、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何法有故行有?何法緣故行有?無明有故行有
,無明緣故行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
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
集。
何法無故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
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無明無故行
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
,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
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26]
avatar
d*0
7
我发现国内卖的国产行货手机,好多都装了安卓市场
avatar
i*7
8
關鍵的無明與愛
以無明、行等十二支,來做生命緣起的觀察,稱為「十二緣起」、「十二因緣」,
這是很詳盡的觀察了。其中,無明與愛如影隨形,為遍佈於每一支的關鍵,所以,也有
只把握這兩支來說明的,如說:「眾生長久以來,被無明所覆蓋,愛所繫縛,不知道苦
的盡頭在哪裡。」[27]後來,也有將無明形容為父親,貪愛形容為母親的[28]。另外,
還有側重於現實苦迫的說明,將愛譬喻為油燈中的燈油與燈芯,從愛開始說明,一直說
到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五支的[29]。為什麼沒談到無明?這是因為愛從來沒有能不與
自我相連,自我感是愛的根源,愛是自我感的具體展現,而自我感正是無明的最主要內
容。所以,緣起的說明與觀察,也不一定就非得說十二支不可,如上面說的二支、五支
,乃至於九支說[30],儘管有著詳略之別,但每一種說法,都能完整地展現緣起的內涵
。除此而外,緣起的內容,主要在說明因果前後的相續,以及「此故彼」的條件關係,
所以當然包含了此生現實種種的說明與觀察,也無可迴避地概括了過去生、現在生與未
來生等三世流轉的說明與觀察,雖然這不是一般人能力所能知道的。而此生現實的種種
,都從六根觸對六境的認識中發展開來的,是現實的,人人可經驗的修行下手處,應當
特別予以重視,這部分我們留待〈六根律儀〉一節再討論。
緣起甚深
緣起法深奧嗎?釋迦牟尼佛成就的關鍵就這樣而已嗎?喔,看起來好像也不怎麼困
難嘛。阿難尊者[31],也曾經是這麼認為的[32]。其實不然!要能從錯綜複雜的因緣糾
葛中,看清「此故彼」的關係,看清楚自己無明與愛的發動,明確無疑地體會:無明緣
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或者:根境識和合生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
…,而不是只根據自己部分經驗推論的理解,談何容易!看緣起生成的這一面(傳統上
稱為「流轉門」),也就是苦的生成這一面,就已經這麼不容易了,何況還沒有涉及問
題的解決 -- 苦的止息這一層面(傳統上稱為「還滅門」)呢!苦的止息,要從無明與
愛來止息,也就是: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這是要打破長
久以來,累世積聚形成的錯誤習性與慣性,那是難上加難,無怪乎阿難尊者立即受到佛
陀的糾正。所以說:緣起是甚深的,而能進一步相應於緣起的體證,成就解脫涅槃的,
那更是加倍的深奧難見[33]。
avatar
i*7
9
佛法的特質
佛陀經歷了當時的主流學風:甚深的禪定與苦行,都沒有能成就解脫,很明顯的,
這些都還是世間之常[34],不是解脫的關鍵,只有與緣起相應,才能成就涅槃解脫的智
慧,也只有突破時代的盲點,無師而自悟[35]於緣起法,才成為佛陀。除了甚深禪定與
苦行之外,當時印度社會文化中,對人生真諦的探索,還流傳著許多異樣的思想:有一
類認為生命就只是肉體,精神也不過是肉體所生,所以人一死百了,什麼都沒了,佛陀
稱此種論調為「命即是身」。這是承認只有肉體的唯物論,同時也是斷滅論,一元論的
思想。另一類認為生命是精神與物質兩種可以獨立分開的組合,稱為「命異、身異」[
36],這顯然是命、身各異的二元論,這類思想往往傾向重於精神。還有一類思想,認
為在五蘊身、心中,有著恆常不變的真我[37]。而在人生苦迫的探索方面,有的認為神
是創造一切的主宰者,同時也決定了每一個人的命運,一切都是創造神的恩典與責罰,
這類思想佛典上稱為「尊佑造」。也有認為人的命運,已經被過去的業所決定了,無法
改變,佛典上稱為「宿命造」。還有一類認為人的遭遇,是隨機的巧合,找不到原因的
,佛典上稱為「無因無緣」[38]。這林林總總,在在顯示當時思想的多元。釋迦牟尼佛
所覺悟、教說的緣起法,突破當時各種紛亂思想的困局,正確地指出,人生的苦迫,是
此有故彼有,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的事實,成為佛法最獨特的旗幟。不論是常見
、斷見、一元說、二元說、唯物論、真我論、無因論,在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滅故
彼滅」的照耀下,紛紛顯露其誤謬與不通。二千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不斷地看
到、聽到各種紛亂的思想與主張,反覆地重蹈過去的錯誤,這就更顯得佛陀發現緣起法
的一枝獨秀,與不同於世間的彌足珍貴了。
avatar
i*7
10
顶上来,给之前没有看过的人多一次机会~
avatar
w*u
11
你若只谈佛法,我不来烦你。
希望你以后吸取教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胡
乱发表看法。
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说“基督教不是邪教”这种混帐话来误人子弟了。
avatar
i*7
12
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佛法中宗教的含意
什麼是宗教?一般的解釋,總是說宗教是利用人們對大自然與生命的無知,以及因
無知所產生的恐懼,來勸善懲惡[1]、發展人神關係與情感寄託的信仰[2]。然而,這樣
的宗教意涵,顯然與當初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建立僧團,成立佛教的情形不相符合。佛教
的宗教意涵,的確不是這樣子的,我們在前節探討過,釋迦牟尼佛是不折不扣的人類,
從真實地感受人生諸多苦迫出發,為了探求人生真義,嘗試過許多種甚深禪定與苦行,
最後在尼連禪河邊的菩提樹下,悟入緣起法,解開了生命的迷茫與無知,體證了苦迫的
徹底止息,成就了涅槃解脫。然後從菩提樹下起來,再度出發,將他的解脫體悟與修學
經驗,毫無保留地說出來,教導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學生,使他們也都同來體證苦迫的
徹底止息,同享解脫的清涼。這樣,由老師 -- 佛、教導的內容-- 法、學生 -- 僧所
形成的修學團體,就建立了最初的佛教。所以,佛教並不是利用人們對生命無知的恐懼
與懲罰,來作威脅的,不是建立在人與神的主僕關係,也不在於情感的依賴與寄託,而
是解脫涅槃的教導與學習、實踐與體悟。古來的佛教大德,對宗教的含意,總是這樣解
說的: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的證悟,稱為「宗」,證悟後,為了教化眾生而說法的教
導,稱為「教」;佛陀的學生依著佛陀的教導去實踐,而達到佛陀那樣的解脫境界,也
稱為「宗」,成就解脫的佛陀學生們,再將他們內心的體悟繼續教導出來,也叫做「教
」。所以,歸納來說:「宗」,是泛指心靈上直接的特殊經驗;「教」,是把自己那種
內心的特殊經驗,用文字、語言、行為等等表達出來,以引導別人,來共同體驗那樣的
特殊經驗的[3]。依這個原則延伸、擴大來說:凡是重於理解的理則部分,稱為教;而
重於行證的實踐部分,名為宗。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教裡宗教的含意,就包括了「解」
與「行」的兩大部分。
avatar
i*7
13
「解」與「行」,可以說是佛法修學的兩大重心,同時也是佛法修學的整體。修學的歷
程中,雖然或有階段性的不同偏重,但從解到行的順序,則是佛陀與佛弟子都相同的,
所差別的,只在於佛陀的解,靠的是自己敏銳觀察、思惟的無師自悟,而佛弟子的解,
是源於佛陀的教導與啟發,然後才有正確的思惟與覺察。佛陀的解行,從人生苦迫的實
際觀察[4]與體驗開始,然後進入探索導致人生苦迫的真正原因,以及解決苦迫的正確
方法上。苦迫的真正原因,與正確的息苦方法,是在覺察、思惟與實踐的檢驗中,不斷
地探索,最後終於在十二緣起順、逆觀察的體悟中,獲得一切苦迫的徹底止息。苦迫徹
底的止息了,苦迫的關鍵原因與息苦的正確方法,也因而得以完全確立[5]。佛陀在其
修學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進程,都有實際身心上與苦迫相關事實的覺察、思惟
與抉擇,也就是觀念與理路上「解」的引導,以及實踐上「行」的驗證與完成[6],表
示了佛陀的修證過程,解與行的彼此輾轉支持,與不離身體力行、事事求是的理性特質

不離身心談解脫
avatar
i*7
14
從《阿含經》中所記錄佛陀的教說來看,釋迦牟尼佛的自覺解脫,是不離現實身心苦迫
的理性覺察與實證,所以解脫後說法的內容,也充分地展露著這樣的理性特質,總是在
現實身心可以經驗的範圍中,以大家普遍可以理解的事理來說明。比如說,從我們的眼
所見、耳所聽、鼻所聞、舌所嚐、身所觸、意所識等,以及從這些感官與外境、意識與
心境的反應而有的認識、感受、想像、意圖等等,來解說。這是因為,如果想離開這些
現實的身心經驗,來談苦迫的止息,只有不知所云,徒增大家的困擾而已[7]。佛陀教
導的重心,總是如此的親切,在日常生活中,「如實知」[8]我們身心反應的種種,從
身心作用的解析中,告訴我們如何去覺察、探究憂悲惱苦,煩惱苦迫的滋生源,以及如
何從這些日常生活的身心反應中,導正我們的觀念,修正我們的行為。凡此種種的教導
,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際可印證的。佛陀這樣的教導內容,與祭祀、祈禱、占卜
、咒術、神通等印度當時的流行風潮[9],都不相關,因為祭祀、祈禱、占卜、咒術、
神通,不與造成苦迫的主要原因有關,也不是止息身心苦迫的關鍵方法。佛陀教導的方
法,必然扣緊著身心反應中,貪愛、主宰欲、我見、我慢與無明的止息。從早期的佛典
中,可以看出祭祀、祈禱、占卜、咒術、神通,與佛法的隔隔不入。例如,說佛陀「呵
責一切諸祭祀法」[10];說祈禱就像投石入水,然後合掌祈求石頭,能浮出水面一樣的
不可能[11];說占卜吉凶等迷信,「沙門瞿曇無如是事」[12];說見道的聖者,不會求
一句咒語「令脫我苦」[13];說神通是世俗常數,不是導致解脫的關鍵[14]。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