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甚长,简易timeline见楼下)
4月6号的傍晚, 办公室的电脑前。其时距我RFE材料已经到了移民局两周,音讯皆无,
早已绝望,只待悲剧了。不甘心,我想。又刷了一次官网,LUD的时间分明跳到了4月6
号。管他呢,鼠标点下去,只在今日了。再看屏幕--我竟然过了!通知已经寄出!再看
一次,嗯,approved这个词确乎是通过的意思。感慨万分,不必详述,版上兄弟姐妹多
有体会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这一年来的准备算是没有白费。
我是学化学的,迄今为止半辈子都在学化学。大学毕业以后就来了美国,在一所top10
的学校里读博士,做纳米。毕业后在本校作了一会儿博后,就跳到现在这top2的地方做
起了千老。和大多数做纳米的同僚相比,咱的publication实在算不上可观,迄今为止
,不过9篇一作,所有加在一起才15篇。好在有两篇一作比较争气,各自有100多的引用
,我这总引用次数差不多有将近500,还算不错,当然了,做纳米的都知道,这实在算
不得什么。会议上的报告给过若干,有一次PhD老板把invitation让给了我,所以也有
了个invited talk。某次开会结束之后出book series,我的著作中就又添了个book
chapter。
基本信息就这样了。在领导大人的全力动员下,去年二月间就开始筹划,在咨询了几位
过来人之后决定DIY,反正资料都得自己攒。之前只review过几篇文章,肯定是不够的
,于是就到处发信要求审稿机会,大多都说已经把我加到List里了,但没有稿子发给我
,于是就给更多的发。后来断断续续来些稿子,再后来就颇多了,一周甚至有两三篇待
审,颇觉得吃不消了,好在不是一直如此。到后来提交申请时差不多有30篇,12个杂志
。比较郁闷的是推荐信,都是照着网上的模版抄,模版多是又臭又长,word里面至少三
页,我也有样学样,写那裹脚布式的长文,每篇挑三四个工作来写,C(15,3)还是挺大
的一个数,哈哈。说得简单,可我这人是拖拉惯了,实验室的事情又多,花了大半年的
时间,才凑齐了7篇,5篇独立的,2篇来自PhD和博后的老板。找推荐信的过程自然是不
轻松,版上很多人也抱怨了,其实也没什么好抱怨了-- this is life。结论是,一)
美国外的人似乎更热心;二)一定要套近乎。我original submission之前给3个美国以
外的人发信,两个都很痛快地答应了(法国一,澳大利亚一),另外一个说实在不好意
思,整天飞来飞去太忙了。美国人这边情况就差很多,基本上是只要给回信(无论答应
与否)都感激涕零,最后产率估计在10%左右。套近乎很管用,那个澳大利亚人曾经在
美国这边一个国家实验室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也是,于是就在信里提起。还有一个美国
NAS的院士,和我从前的一位合作者甚熟识,就在信里报出那位老先生的名号,立竿见
影。
最重要的是PL,开始是根据某律师的模版写,claim了authorship, judge和
contribution,并提到了自己有awards和media reports。后来在版上混得久了,觉得
contribution部分写得太烂。于是根据版上的某个模版写,觉得contribution部分充实
了很多,自己做了个世界地图标出引用本人文章的国家,看那大半个世界红彤彤的感觉
,甚是受用。又找了几篇大段引用我工作的文章,觉得差不多了。于是乎将我这皇皇
300余页的材料和那一千多块的pp支票,星夜驰送德州。到的那天是2月10日,悲剧因此
而起。
苦等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RFE的一纸通知。只有authorship一条完全过了;judge是半
过,IO说审文章是科学家的天职,不能够说明什么,一定要提供材料证明我给最牛的杂
志审过很多稿子;contribution没过,说我只提供了推荐信,而推荐信只是主观证据,
一定要客观证据来证明我的工作是原创性的,然后一定要能证明我的工作已经在本领域
发挥了巨大的影响,而不仅仅是预期会有多么重要。我虽然没有claim awards和media
reports,IO还是进行了审查。结论认为我的awards都是学生奖,不算;media reports
也不够,虽有一篇文章提到我的名字,但一定要证明是我个人的工作而非团队工作才行
。最后重申两步法原则,指出我的totality不够,一定要证明我是top percentage,而
且在本领域内一直保持影响力(sustained acclaim)。
行文至此,不难看出我的悲剧何在。我用的模版虽新,却已有半年之久,那会儿似乎还
没有两步法这回事,我虽然知道有totality这回事,却也以为是IO会对材料综合考察,
没有想到要特别强调,都是不注意时代发展之过。而且在contribution的组织上没有按
IO的喜好来,导致伊读了推荐信之后就懒得看了,好些证据都没有提到。好在IO逐条指
示了都要提供了哪些材料,仔细找来吧。
先找几封推荐信,又开始漫天撒网,三位老师(美国二,英国一)答应给我写。时间有
限,这次写的信都比较短,而且照着IO的意见,不但写工作本身多漂亮,更要强调人家
用了咱的成果,又有了什么发明发现。
Media report我本来没claim,看IO较上了真,心想那我也较一回真。不是说那不是我
个人工作而是团队工作么,把论文的首页放在媒体报道文章的后面交上去——“请看,
一共就两位作者,第一作者是我”,再放上记者和我的通讯记录,作为文章上唯一的被
采访者,凭啥说这工作不是我个人的。
Judge也不难,因为本来已经有差不多30篇的review,其中也不乏业界一流期刊,先把
上述事实重申一遍。然后在Journal Citation Report里面把各个杂志在本专业的排名
找出来,证明都是前百分之几。这里有个trick一定不要忘记,很多杂志都是跨领域的
,可以在若干个分立的类别(category)中出现,选用排名最好那个就是。有的杂志排
名在近几年有浮动,个人认为未必要用最新的。最开始申请的时候请杂志社的编辑给我
写证明信,但没有注意横向比较,在totality上吃了亏。多谢某杂志的助理编辑,重新
帮我写了信,强调该杂志本来就只在最杰出的科学家中选取审稿人,而大多数人一年也
就申一两篇稿子,而我在一年多时间里就申了n篇,绝对是top percentage。在这里提
供一个数字给大家,对于大多数杂志而言,每个审稿人一年平均就是申一两篇稿子,甚
至不到。比如ACS,旗下几十种杂志,每年发表3万多篇文章,而它的审稿人数目比这个
数字只大不小。APS的情况与之类似。
Contribution花的心思是最多的,大半个RFE回信都用在上面。根据IO的指示,分成四
点来陈述:1)原创性;2)对本领域的重大影响;3)同行的肯定与赞誉;4)广泛与大量
的引用。第一点我是按照老办法,用Web of Science的关键词检索,证明我的工作是本
领域该方向大量工作中的第一个,当然,关键词的选取可以很灵活。第二点就是挑了自
己的几篇文章,每一篇的重要贡献都加以解释,然后各找1-3篇明确指出用了咱的方法
的文章,简略介绍一下文章的内容和突破性,然后把引文和参考文献highlight,除首
页和提到咱工作的页目以外,都不要。第三点与第二点类同,但是去找review文章中大
段讨论咱工作的部分,再加上一些比较弱的媒体报道。最后一个就是引用部分,老老实
实按照Laoda的方法,做油灯图,然后从MyResearchID里面绘出引用对年份的柱状图,
来说明引用逐年增长,显然是sustained acclaim。类似的图我在original petition里
面已展示过,但因为是自己画的,可能IO就不予采信了。这次我就注意在Exhibit里面
放的东西都有URL,而在RFE回信内的图都标明出处(source)。但引用多或者文章多不等
于是small percentage。在这里要特别感谢analogs,他的总结帮了大忙。各位根据他
提供的资料和方法,应当不难证明是small percentage,特别是对于化学专业。在此不
再赘述,各位考古即可。
为了totality,我在各部分内都一再强调是top的;在contribution部分举的引文都是
近2-3年的,以强调是sustained;又重申了authorship,强调文章在研究生以来始终连
续不断发表。最后总结陈词,概括全文,说明IO的各项质疑都在哪一部分得以解释,指
出自己都多么了不起。结尾段当然是说自己是多么符合条件,并感谢IO,基本是照
laoda抄的。
RFE材料是3月22号寄出去的,第二天就到了。此后又是苦等,看各位pp RFE的出结果都
很快,等到第十天以后就觉得没戏了,却等到文章开首哪一幕,世事难料啊。因为愚人
节移民局摆了乌龙,心下还有些忐忑。这周一(4月11号)一早就拿到了纸质的
Approval Notice,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回首个中曲折,感慨良多。首先是应当了解形势,其实移民局去年底就有了新的政策,
我也没怎么关注,只以为差不多就行了。其次是组织材料,不在于繁复全面而在于结构
明晰、简洁到位,IO想看什么,按伊要的方式给出就是。推荐信也不用那么长,突出IO
要的东西即可。前一段有ID贴出来自己的RFE request letter,和我的差不多,都是一
个模子里面出来的,应该要仔细研读,这就是IO想要的内容、结构和逻辑。在此要赞扬
一下RogerPan,他在NOID之后通过,下足了功夫。因为他通过之后我已经递交了RFE材
料,我是后来才看到他的补充材料,那可真说得上是让人一目了然,太漂亮了。我看了
之后相当打击了一下自己的信心,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看。最后是放平心态,这样等待的
过程不至于太痛苦,当然这一点我做的不好,我性子急。
I-140的征程已毕,需要感谢的很多。首先感谢神,不可捉摸但却可以随时随处创造奇
迹。感谢父母和爱人对我长期的支持和鼓励。感谢那么多相识不相识的老师帮我签推荐
信,一位独立推荐人还坚持自己写作,写得特别好。感谢版上各位贤达的经验总结以及
前一段时间对我个人的祝福!485的材料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有问题还请各位多加
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