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u*s
1
研究了一下43系统,觉得Olympus的出发点是制作成本比较低的数码电子单反相机,从
而在专业相机领域取得一点突破。于是还是从自己的制作小型相机的经验出发,发现之
所以电子单反相机太大是自动对焦系统太大,于是加以“改良”,花了五六年的时间。
其设计思路第一是要小,工艺简单,(说好听点就是增加专业相机的便携性),第二就
是可以用老的镜头,(说好听点就是开源)。这两个思路是基于他本身的生产和市场地
位决定的。结果两年前,突然有人开窍,发现如果采取电子取景的话,体积会更进一步
减小。其实,作为数码芯片,和胶片不同的地方,或者说优势,就是不怕“曝光”。这
样,于是暗渡陈仓再进一步,形成了最终的微43系统,我认为,这是数码相机扬长避短的主流。
一方面,更大更复杂的芯片,肯定可以在画质上有所提高,就跟从35到中幅大幅一样,
但是,另一方面,兼容各种镜头,小型化,无镜系统则作为另外一套标准,得到较快的
发展。这既是电子的革命,也是对胶片的回归。只不过因为这个第三点,他家的前两条设计思路基本上没啥用了。而最早提出这一条的,还是Leica啊,不过松下的学习能力真的相当快。
其他的bridge camera,是否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出路,比如感光元件体积尽量保持,整机体积减小,或者采用索尼的棱镜系统,或者长焦防水通讯一体等等哪一条还能发展成大江大河欢迎讨论。
avatar
R*a
2
43的出发点就是小而便宜。但是实际上长久以来43的机器比aps-c的机器大而贵。
一直到43快完蛋的时候才做到跟aps-c的机器大小差不多的。

短的主流。

【在 u**s 的大作中提到】
: 研究了一下43系统,觉得Olympus的出发点是制作成本比较低的数码电子单反相机,从
: 而在专业相机领域取得一点突破。于是还是从自己的制作小型相机的经验出发,发现之
: 所以电子单反相机太大是自动对焦系统太大,于是加以“改良”,花了五六年的时间。
: 其设计思路第一是要小,工艺简单,(说好听点就是增加专业相机的便携性),第二就
: 是可以用老的镜头,(说好听点就是开源)。这两个思路是基于他本身的生产和市场地
: 位决定的。结果两年前,突然有人开窍,发现如果采取电子取景的话,体积会更进一步
: 减小。其实,作为数码芯片,和胶片不同的地方,或者说优势,就是不怕“曝光”。这
: 样,于是暗渡陈仓再进一步,形成了最终的微43系统,我认为,这是数码相机扬长避短的主流。
: 一方面,更大更复杂的芯片,肯定可以在画质上有所提高,就跟从35到中幅大幅一样,
: 但是,另一方面,兼容各种镜头,小型化,无镜系统则作为另外一套标准,得到较快的

avatar
b*1
3
小巧的400系列2006年就出了啊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43的出发点就是小而便宜。但是实际上长久以来43的机器比aps-c的机器大而贵。
: 一直到43快完蛋的时候才做到跟aps-c的机器大小差不多的。
:
: 短的主流。

avatar
R*a
4
但是相比D40之类大小没多少优势啊,基本上可以算一个大小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小巧的400系列2006年就出了啊
avatar
b*1
5
2006的时候43还没有要死吧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相比D40之类大小没多少优势啊,基本上可以算一个大小
avatar
u*s
6
就这个话题还可以再引申一下。就好比PC,没有核心技术的,或者说在某些方面有瓶颈
的,最后肯定是必须兼容其他品牌的技术或者配件或者市场,这样才具有竞争优势。长
久发展,必然是各个厂商优势互补,组装机大行其道。除非你像苹果,目前在整个产业
链有比较好的竞争优势,才能一家独大。可是为什么,在相机领域,无论是德系,日系
还是“美系”,都是从各个零配件(滤镜相机包除外)都不能兼容。难道说,从相机原
理上面说,兼容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么?还是从设计上说,各家对于相机功能有着不可
跨越的理解呢?

短的主流。

【在 u**s 的大作中提到】
: 研究了一下43系统,觉得Olympus的出发点是制作成本比较低的数码电子单反相机,从
: 而在专业相机领域取得一点突破。于是还是从自己的制作小型相机的经验出发,发现之
: 所以电子单反相机太大是自动对焦系统太大,于是加以“改良”,花了五六年的时间。
: 其设计思路第一是要小,工艺简单,(说好听点就是增加专业相机的便携性),第二就
: 是可以用老的镜头,(说好听点就是开源)。这两个思路是基于他本身的生产和市场地
: 位决定的。结果两年前,突然有人开窍,发现如果采取电子取景的话,体积会更进一步
: 减小。其实,作为数码芯片,和胶片不同的地方,或者说优势,就是不怕“曝光”。这
: 样,于是暗渡陈仓再进一步,形成了最终的微43系统,我认为,这是数码相机扬长避短的主流。
: 一方面,更大更复杂的芯片,肯定可以在画质上有所提高,就跟从35到中幅大幅一样,
: 但是,另一方面,兼容各种镜头,小型化,无镜系统则作为另外一套标准,得到较快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