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b*1
2
要有参照物就好了。不过感觉上不大
GF3
43 version的25mm f1.4,全开很不错。
avatar
o*x
3
50/2,M43对镜头要求真高。25/1.4成了普通标头。
avatar
b*1
4
f2是啥?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50/2,M43对镜头要求真高。25/1.4成了普通标头。
avatar
o*x
5
不是说M43把135镜头的焦距等效增加1倍,光圈等效减小一级。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f2是啥?
avatar
y*n
6
GF3这个照片看起来不女性化啊,不错啊。
avatar
S*M
7
是50/2.8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50/2,M43对镜头要求真高。25/1.4成了普通标头。
avatar
x*0
8
穿了个leica的马甲以后名字叫起来响亮很多啊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有参照物就好了。不过感觉上不大
: GF3
: 43 version的25mm f1.4,全开很不错。

avatar
a*n
9
G3什么时候出来?
rurmors上说6/13 ananounce?

【在 x**0 的大作中提到】
: 穿了个leica的马甲以后名字叫起来响亮很多啊
avatar
a*l
10
好像是个美女呢。
avatar
h*a
11
看来大家都很怀疑这个头的素质啊。。。
大版的25/1.4好歹也是个神头
马甲也不是白穿的
avatar
h*a
12

准确说视角相当于50,景深相当于50/2.8,光通量仍然是1.4。

【在 S*M 的大作中提到】
: 是50/2.8
avatar
o*x
13
好像通光量不能这么等效吧,M43的感光芯片尺寸和密度摆在那儿。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准确说视角相当于50,景深相当于50/2.8,光通量仍然是1.4。

avatar
t*r
14
不知所云,镜头的光圈和sensor尺寸没关系。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通光量不能这么等效吧,M43的感光芯片尺寸和密度摆在那儿。
avatar
h*e
15
光圈标定是按等效通光量算的。跟crop factor无关。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通光量不能这么等效吧,M43的感光芯片尺寸和密度摆在那儿。
avatar
h*a
16

拿个头接在5D和5D2上面,它们的光圈就不一样了?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通光量不能这么等效吧,M43的感光芯片尺寸和密度摆在那儿。
avatar
o*x
17
5D和5D2都是全幅,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43把镜头等效焦距增加1倍,光圈值应该反映出镜头焦距和镜头通光口径的关系,
因此光圈应该相应减小才对。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拿个头接在5D和5D2上面,它们的光圈就不一样了?

avatar
h*a
18

所以首先就得把“密度”拿掉,跟密度没半毛钱关系;
其次,光圈值是焦距:口径,焦距指的是物理焦距,是镜头固有属性。
等效焦距只是视角改变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5D和5D2都是全幅,应该没有问题。
: 但是43把镜头等效焦距增加1倍,光圈值应该反映出镜头焦距和镜头通光口径的关系,
: 因此光圈应该相应减小才对。

avatar
o*x
19
我是这样理解的:
CCD或CMOS本质上是离散的点阵,同样是10M像素,43的话每个像素接收的光只有全幅的
1/4,这也就是问什么43机器的高感一般不是太好的重要原因。
我没有做过实验,但是我想如果等效光圈不变的话,43可以将50/2的普通标头等效成
100/2的牛头了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光圈标定是按等效通光量算的。跟crop factor无关。
avatar
h*a
20

是能等效啊
一直就是这样的
问题在于景深相当于100/4。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这样理解的:
: CCD或CMOS本质上是离散的点阵,同样是10M像素,43的话每个像素接收的光只有全幅的
: 1/4,这也就是问什么43机器的高感一般不是太好的重要原因。
: 我没有做过实验,但是我想如果等效光圈不变的话,43可以将50/2的普通标头等效成
: 100/2的牛头了

avatar
o*x
21
首先说我对光学了解不多,我可以理解焦距和光圈值是镜头本身的特性,不随机器变化
。关于等效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CCD或CMOS本质上是离散的点阵,同样是10M像素,43的话每个像素接收的光只有全幅的
1/4,这也就是问什么43机器的高感一般不是太好的重要原因。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能等效啊
: 一直就是这样的
: 问题在于景深相当于100/4。

avatar
o*x
22
景深我也可以理解,我只是从直觉上讲,芯片不像胶片是连续模拟的。芯片是离散点阵,芯片越小,
每个感光元件得到的光越少,应该相当于等效光圈减小。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能等效啊
: 一直就是这样的
: 问题在于景深相当于100/4。

avatar
h*a
23

每个像素接受到多少光,完全是由镜片前面(后面)的光圈叶片挡住了多少光线决定的。
每个像素接受到多少光,跟其他像素没有任何关系。你的cmos是一个点也好,是10x10
也好,是全幅也好,正中央的这一个像素点,它接受到的光是不会改变的。其他任何点
也是一样。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说我对光学了解不多,我可以理解焦距和光圈值是镜头本身的特性,不随机器变化
: 。关于等效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 CCD或CMOS本质上是离散的点阵,同样是10M像素,43的话每个像素接收的光只有全幅的
: 1/4,这也就是问什么43机器的高感一般不是太好的重要原因。

avatar
o*x
24
我觉得不能这样理解。因为CCD和CMOS不是连续模拟的。对于平面上一个离散的感光元
件来说,要想多接收光能(我想应该等于光的强度乘以面积),就必须增加面积。这就
像早年的高ISO胶卷颗粒必定要大是一样的。
43的芯片面积只有全幅的1/4,其接收的光能总量也应该只有全幅的1/4。

的。
10x10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个像素接受到多少光,完全是由镜片前面(后面)的光圈叶片挡住了多少光线决定的。
: 每个像素接受到多少光,跟其他像素没有任何关系。你的cmos是一个点也好,是10x10
: 也好,是全幅也好,正中央的这一个像素点,它接受到的光是不会改变的。其他任何点
: 也是一样。

avatar
N*D
25
多少米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有参照物就好了。不过感觉上不大
: GF3
: 43 version的25mm f1.4,全开很不错。

avatar
h*a
26

可是照片的亮度不是依靠增加总面积来达到的
某个像素点接受到多少光,就有多亮;
你再增加面积,整个底片接受到再多的光量,这个像素的亮度也不会改变;其他任何一
个像素也不会。
既然任何像素点接受到的光不改变,那么照片的亮度就不变
这就是为什么亮度(也就是光圈)与面积无关。
再有,这跟连续不连续,也没有关系。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不能这样理解。因为CCD和CMOS不是连续模拟的。对于平面上一个离散的感光元
: 件来说,要想多接收光能(我想应该等于光的强度乘以面积),就必须增加面积。这就
: 像早年的高ISO胶卷颗粒必定要大是一样的。
: 43的芯片面积只有全幅的1/4,其接收的光能总量也应该只有全幅的1/4。
:
: 的。
: 10x10

avatar
h*a
27

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屋顶有个洞,投射了一个倒锥形的光柱下来。
现在你拿一个测光表去测光,可以测得一个强度;
然后你拿另外一个面积更大的测光表去测(假设测光表是靠一个平面接收光线的),测
得的肯定是同一个强度值。
你拿一块豆腐大小的手绢去晒跟拿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手绢去晒,他们会同时晒干的。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是照片的亮度不是依靠增加总面积来达到的
: 某个像素点接受到多少光,就有多亮;
: 你再增加面积,整个底片接受到再多的光量,这个像素的亮度也不会改变;其他任何一
: 个像素也不会。
: 既然任何像素点接受到的光不改变,那么照片的亮度就不变
: 这就是为什么亮度(也就是光圈)与面积无关。
: 再有,这跟连续不连续,也没有关系。

avatar
h*a
28

据说会在800以下。
对照别家,这头肯定是贵了
但我肯定会买。因为没选择。

【在 N**D 的大作中提到】
: 多少米
avatar
o*x
29
你看这一段我从网上找的:
"Thus, for wide apertures, larger sensor systems have an advantage over
smaller sensor systems for Equivalent photos since they will use a larger f-
ratio for a given perspective, framing, DOF, and shutter speed. For example
, FF will suffer less light loss at 50mm f/2.8 1/100 ISO 1600 than 1.6x at
30mm f/1.8 1/100 ISO 640 which will suffer less light loss than 4/3 at 25mm
f/1.4 1/100 ISO 400 (for a given sensor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using FF at 50mm f/1.4 1/100 will not put the full 1 1/3 stops more light on
the sensor than 30mm f/1.4 1/100 on 1.6x, or the full two stops more light
on the sensor than 25mm f/1.4 100 on 4/3."
从等效的角度上讲,我觉得43在增加等效焦距的同时,应该等效减小光圈(镜头的物理
光圈值当然不会变的,我只是说等效减小,就像等效增加焦距一样)。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会在800以下。
: 对照别家,这头肯定是贵了
: 但我肯定会买。因为没选择。

avatar
N*D
30
太贵了
DSLR这个价位的也都是牛头了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会在800以下。
: 对照别家,这头肯定是贵了
: 但我肯定会买。因为没选择。

avatar
x5
31
800买一标头?
就是为了莱家一塑料小马甲?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会在800以下。
: 对照别家,这头肯定是贵了
: 但我肯定会买。因为没选择。

avatar
n*b
32
是自动头,对吧?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有参照物就好了。不过感觉上不大
: GF3
: 43 version的25mm f1.4,全开很不错。

avatar
c*y
33
Why not

【在 x5 的大作中提到】
: 800买一标头?
: 就是为了莱家一塑料小马甲?

avatar
m*7
34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是自动头,对吧?
avatar
N*D
35
刚发现,GF3还是有built-in flash的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有参照物就好了。不过感觉上不大
: GF3
: 43 version的25mm f1.4,全开很不错。

avatar
n*b
36
那nex完败了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对
avatar
m*7
37
nex镜头不行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那nex完败了
avatar
n*b
38
价钱,尺寸,外观都不行。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nex镜头不行
avatar
c*y
39
您的gf2拿到拉?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价钱,尺寸,外观都不行。
avatar
x*c
40
不是人人都跟你一样砸得起啊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Why not
avatar
m*7
41
尺寸外观都还成,价钱贵了一点,谁叫sony不搞epp

【在 n**b 的大作中提到】
: 价钱,尺寸,外观都不行。
avatar
o*6
42
这是F1.4+IS,单反上的50/F1.4也不便宜啊,还没IS。更何况还而且素质确实不错,F2
就爆表了。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人人都跟你一样砸得起啊
avatar
o*6
43
看错了,好像没有IS啊...
不过用在O家的机器上就有了。F1.4+IS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F2

【在 o*******6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F1.4+IS,单反上的50/F1.4也不便宜啊,还没IS。更何况还而且素质确实不错,F2
: 就爆表了。

avatar
x*c
44
再牛的镜头在残残幅上都是悲剧,本来就是抢点低端单反高端dc的市场。
出个这种还不是金属疙瘩的头,还卖这么贵。m43死忠有多少?

【在 o*******6 的大作中提到】
: 看错了,好像没有IS啊...
: 不过用在O家的机器上就有了。F1.4+IS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
: F2

avatar
h*a
45

马甲也分谁造的。。。

【在 x5 的大作中提到】
: 800买一标头?
: 就是为了莱家一塑料小马甲?

avatar
h*a
46

我还是不理解,为啥用在残残幅上就是悲剧?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再牛的镜头在残残幅上都是悲剧,本来就是抢点低端单反高端dc的市场。
: 出个这种还不是金属疙瘩的头,还卖这么贵。m43死忠有多少?

avatar
h*a
47
这个说法是没道理的
你想想,等效焦距,实质上是在全幅的画面当中剪裁下来一块然后放大来看。
光线在底片上的分布,是完全没有变化的。
有没有可能裁剪一块下来之后来看,亮度比原来照片的就低了?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这一段我从网上找的:
: "Thus, for wide apertures, larger sensor systems have an advantage over
: smaller sensor systems for Equivalent photos since they will use a larger f-
: ratio for a given perspective, framing, DOF, and shutter speed. For example
: , FF will suffer less light loss at 50mm f/2.8 1/100 ISO 1600 than 1.6x at
: 30mm f/1.8 1/100 ISO 640 which will suffer less light loss than 4/3 at 25mm
: f/1.4 1/100 ISO 400 (for a given sensor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 using FF at 50mm f/1.4 1/100 will not put the full 1 1/3 stops more light on
: the sensor than 30mm f/1.4 1/100 on 1.6x, or the full two stops more light
: on the sensor than 25mm f/1.4 100 on 4/3."

avatar
x5
48
这价钱显然是松下造的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说法是没道理的
: 你想想,等效焦距,实质上是在全幅的画面当中剪裁下来一块然后放大来看。
: 光线在底片上的分布,是完全没有变化的。
: 有没有可能裁剪一块下来之后来看,亮度比原来照片的就低了?

avatar
h*a
49

废话,要不还叫马甲吗。。

【在 x5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价钱显然是松下造的
avatar
m*i
50
胶片也讲颗粒的啊。

阵,芯片越小,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景深我也可以理解,我只是从直觉上讲,芯片不像胶片是连续模拟的。芯片是离散点阵,芯片越小,
: 每个感光元件得到的光越少,应该相当于等效光圈减小。

avatar
o*x
51
CCD或CMOS是离散的传感器单元点阵,不是理想的连续模拟感光平面(即感光点没有大小
,光到电的转换是严格线性的),同样的光照在不同大小的CCD或CMOS芯片上,光的强度
是一定的,在快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面积大的单个传感器单元应该接收的光能多。虽然曝
光参数一样,但实际上每个离散的传感器单元得到的光能不一样,从而转化成的电量也
不同,造成最终成像效果的差别。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说法是没道理的
: 你想想,等效焦距,实质上是在全幅的画面当中剪裁下来一块然后放大来看。
: 光线在底片上的分布,是完全没有变化的。
: 有没有可能裁剪一块下来之后来看,亮度比原来照片的就低了?

avatar
o*x
52
对呀,胶片不是理想的连续模拟的,我在前面也说了,通常高感光度胶卷的颗粒必须粗
,否则接收不到足够的光能实现高感光度。
只是一般认为胶片属于模拟成像而已。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胶片也讲颗粒的啊。
:
: 阵,芯片越小,

avatar
h*a
53

虽然曝
你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单个像素大小不一样,而不是总面积是否一样。
照这个假设,5D和5D2的例子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像素密度不一样而底面积一样,那么
单个像素的面积差别就很大,那么照这个道理,5d和5d2使用同一个镜头,实际光圈当
量就不一样。
是这样么?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CCD或CMOS是离散的传感器单元点阵,不是理想的连续模拟感光平面(即感光点没有大小
: ,光到电的转换是严格线性的),同样的光照在不同大小的CCD或CMOS芯片上,光的强度
: 是一定的,在快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面积大的单个传感器单元应该接收的光能多。虽然曝
: 光参数一样,但实际上每个离散的传感器单元得到的光能不一样,从而转化成的电量也
: 不同,造成最终成像效果的差别。

avatar
m*7
54
master你不搞个随身机玩玩?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再牛的镜头在残残幅上都是悲剧,本来就是抢点低端单反高端dc的市场。
: 出个这种还不是金属疙瘩的头,还卖这么贵。m43死忠有多少?

avatar
o*x
55
我是看的这篇文章,然后自己结合自己的知识理解的,如果您认为他说的不对,那我们
就不用再争论了:
http://www.josephjamesphotography.com/equivalence/#exposure
另外,就我个人理解而言,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单个感光元件需要一定大小来维持光电特性(受集成电路技术限制,再小可能也做不了),在这之上就没有必要一味增加大小了(因为对性能的提高可能没有太大帮助了),而且5D2的芯片技术更新了,这就是5D和5D2的差别并不明显。
但是M43不一样,由于它的芯片面积只有全幅的1/4,却集成了十几兆的感光单元,因而更不能用线性连续感光面去理解它,否则那小DC的感光面积更好了。
你看当前CCD和CMOS改进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在增加光敏感性的同时尽量抑制噪声,因为只有增加光敏感性,才能在不增加单元面积的情况下提高ISO,这就像当年高ISO胶卷颗粒粗就是因为很难从增加银盐光敏感性上去提高ISO,只能通过增加银盐颗粒大小,接收更多的光。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曝
: 你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单个像素大小不一样,而不是总面积是否一样。
: 照这个假设,5D和5D2的例子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像素密度不一样而底面积一样,那么
: 单个像素的面积差别就很大,那么照这个道理,5d和5d2使用同一个镜头,实际光圈当
: 量就不一样。
: 是这样么?

avatar
h*a
56
我单纯是没看懂你这一楼的要点。。。
你是说,5d像素密度虽然低,但是单个感光元件的大小并不比5d2大?
另外,如果是要比较面积,跟技术新不新有啥关系呢?

电特性(受集成电路技术限制,再小可能也做不了),在这之上就没有必要一味增加大
小了(因为对性能的提高可能没有太大帮助了),而且5D2的芯片技术更新了,这就是
5D和5D2的差别并不明显。
而更不能用线性连续感光面去理解它,否则那小DC的感光面积更好了。
因为只有增加光敏感性,才能在不增加单元面积的情况下提高ISO,这就像当年高ISO胶
卷颗粒粗就是因为很难从增加银盐光敏感性上去提高ISO,只能通过增加银盐颗粒大小
,接收更多的光。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看的这篇文章,然后自己结合自己的知识理解的,如果您认为他说的不对,那我们
: 就不用再争论了:
: http://www.josephjamesphotography.com/equivalence/#exposure
: 另外,就我个人理解而言,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单个感光元件需要一定大小来维持光电特性(受集成电路技术限制,再小可能也做不了),在这之上就没有必要一味增加大小了(因为对性能的提高可能没有太大帮助了),而且5D2的芯片技术更新了,这就是5D和5D2的差别并不明显。
: 但是M43不一样,由于它的芯片面积只有全幅的1/4,却集成了十几兆的感光单元,因而更不能用线性连续感光面去理解它,否则那小DC的感光面积更好了。
: 你看当前CCD和CMOS改进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在增加光敏感性的同时尽量抑制噪声,因为只有增加光敏感性,才能在不增加单元面积的情况下提高ISO,这就像当年高ISO胶卷颗粒粗就是因为很难从增加银盐光敏感性上去提高ISO,只能通过增加银盐颗粒大小,接收更多的光。

avatar
a*t
57

蔡司24/1.7笑而不语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nex镜头不行
avatar
y*e
58
这价格肯定奔600-800刀去了,还只是一个50/2.8的镜头。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有参照物就好了。不过感觉上不大
: GF3
: 43 version的25mm f1.4,全开很不错。

avatar
o*x
59
您还是先看我参考的那篇文章。
我说的是我的个人理解:5d像素密度低,单个感光元件也大,但是它是上一代技术。我
说的比较是要在同一代技术下。例如Nikon D700为什么全幅却用12M的感光芯片。这是
因为在同一代技术条件下,单个感光元件做大可以获得更好的感光性能,从而在高ISO情况下有好的表现。在一个很小的感光面积上(例如小DC),集成十几M的感光元件,每个感光元件的面积都很小,能接收多少光能,怎么要求它和全幅的芯片比。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单纯是没看懂你这一楼的要点。。。
: 你是说,5d像素密度虽然低,但是单个感光元件的大小并不比5d2大?
: 另外,如果是要比较面积,跟技术新不新有啥关系呢?
:
: 电特性(受集成电路技术限制,再小可能也做不了),在这之上就没有必要一味增加大
: 小了(因为对性能的提高可能没有太大帮助了),而且5D2的芯片技术更新了,这就是
: 5D和5D2的差别并不明显。
: 而更不能用线性连续感光面去理解它,否则那小DC的感光面积更好了。
: 因为只有增加光敏感性,才能在不增加单元面积的情况下提高ISO,这就像当年高ISO胶
: 卷颗粒粗就是因为很难从增加银盐光敏感性上去提高ISO,只能通过增加银盐颗粒大小

avatar
e*n
60
快门速度对你没意义? 光圈只是景深? 怎么没见你把丐帮镜头光圈都乘1.5来叫阿?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价格肯定奔600-800刀去了,还只是一个50/2.8的镜头。
avatar
h*a
61
我看大篇英文很头痛。。。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吧:我觉得,光圈起一个控制通光量的作用。光圈越大,落在成像平
面上的光密度就越大。注意这里是密度,也可以理解为强度。当光圈缩小时,成像平面
上所有的点获得的光密度都减小。
光圈这个参数,影响的就是光透过的密度,这个指标是镜头的固有属性。可以这么理解
:当我们把镜头安在某个暗室的一面墙上时,这个镜头的通光量就已经完全确定下来了
。至于你在暗室里面安上一块多大的感光元件,以及这个元件是胶片还是ccd,都无法
改变镜头的通光率。
关于像素大小,我觉得我有点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了。大概你想说的就是,全幅的像素
点大,每个点接受到的光量就大,所以成像上相对来说亮度就大;而4/3单个像素点接
受到的光量就小。这应该是对的,因此小底片需要提高感光元件敏感度来达到全幅所能
达到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面积高像素密度的底片,如果采用的是跟全幅的
cmos一样的技术,那么每个像素的成像亮度应该是会下降的;而经过对像素的技术改进
才能使之达到一样的效果。因此小底片实际上是用ISO偷换成了光圈效果。
我觉得你说的有点道理。
avatar
o*x
62
是这样,镜头的物理参数(焦距、光圈)是不随感光元件面积大小而变的,通过镜头的
光的强度也不变,变的只是等效之后的效果。这点在那篇英文文章中也一再强调了。
同一代技术前提下,感光元件大,性能好,所以Nikon D700宁愿牺牲像素要性
能。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大篇英文很头痛。。。
: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吧:我觉得,光圈起一个控制通光量的作用。光圈越大,落在成像平
: 面上的光密度就越大。注意这里是密度,也可以理解为强度。当光圈缩小时,成像平面
: 上所有的点获得的光密度都减小。
: 光圈这个参数,影响的就是光透过的密度,这个指标是镜头的固有属性。可以这么理解
: :当我们把镜头安在某个暗室的一面墙上时,这个镜头的通光量就已经完全确定下来了
: 。至于你在暗室里面安上一块多大的感光元件,以及这个元件是胶片还是ccd,都无法
: 改变镜头的通光率。
: 关于像素大小,我觉得我有点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了。大概你想说的就是,全幅的像素
: 点大,每个点接受到的光量就大,所以成像上相对来说亮度就大;而4/3单个像素点接

avatar
h*a
63

但是即使是这样,你仍然不能说这个镜头装在4/3机身上,“等效光圈”就变成2.8了。
因为镜头和机身最终成像效果仍然是按照1.4来算的。至于同样感光度下的画质下降,
这已经被归在高像素密度的影响里面了。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是这样,镜头的物理参数(焦距、光圈)是不随感光元件面积大小而变的,通过镜头的
: 光的强度也不变,变的只是等效之后的效果。这点在那篇英文文章中也一再强调了。
: 同一代技术前提下,感光元件大,性能好,所以Nikon D700宁愿牺牲像素要性
: 能。

avatar
o*6
64
按实际进光量算,应该是50/2.4,更何况还有机身防抖。我相信它的低光表现要比单反
+50/2.8好。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价格肯定奔600-800刀去了,还只是一个50/2.8的镜头。
avatar
o*x
65
这个在那篇英文文章里面有详细的解释,我也不认为43上的25/1.4就完全等效于全幅上
的50/2.8,这个关系很复杂,你注意如下两段:
Thus, for wide apertures, larger sensor systems have an advantage over
smaller sensor systems for Equivalent photos since they will use a larger f-
ratio for a given perspective, framing, DOF, and shutter speed. For example
, FF will suffer less light loss at 50mm f/2.8 1/100 ISO 1600 than 1.6x at
30mm f/1.8 1/100 ISO 640 which will suffer less light loss than 4/3 at 25mm
f/1.4 1/100 ISO 400 (for a given sensor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using FF at 50mm f/1.4 1/100 will not put the full 1 1/3 stops more light on
the sensor than 30mm f/1.4 1/100 on 1.6x, or the full two stops more light
on the sensor than 25mm f/1.4 100 on 4/3.
So, for equally efficient lenses and sensors, f/2 = f/2 = f/2 in terms of
exposure, regardless of format, but in terms of total light (and DOF), f/2 (
on 4/3) is equivalent to f/2.5 on 1.6x which is equivalent to f/4 on 135.
However, due to limitations in current microlens efficiencies, these
equivalences for total light become less clear cut for f-ratios below f/2.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即使是这样,你仍然不能说这个镜头装在4/3机身上,“等效光圈”就变成2.8了。
: 因为镜头和机身最终成像效果仍然是按照1.4来算的。至于同样感光度下的画质下降,
: 这已经被归在高像素密度的影响里面了。

avatar
a*t
66

2.8主要指的是景深

【在 o*******6 的大作中提到】
: 按实际进光量算,应该是50/2.4,更何况还有机身防抖。我相信它的低光表现要比单反
: +50/2.8好。

avatar
o*x
67
这个等效关系比较复杂(你看我贴的那篇文章),我也认为它的实际
表现应该好于50/2.8,所以我当时说它可能相当于50/2的感光效果。

【在 o*******6 的大作中提到】
: 按实际进光量算,应该是50/2.4,更何况还有机身防抖。我相信它的低光表现要比单反
: +50/2.8好。

avatar
o*x
68
是的,景深大致是按这个算的,这个基本已经验证过,目前主要是感光情况比较复杂。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 2.8主要指的是景深

avatar
w*r
69
herosa was correct, the aperture does NOT change, period. It is a property
of the lens, which has zero correlation with the sensor behind it, being CCD
/CMOS or film.
it's not complicated, just make sure you compare apple to apple first, then
start varying things. the apple here is the pixel size of the sensor.
what aperture decides (together with focus distance) is the light density
after the lens, a bigger sensor collects more light energy than a small
sensor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shutter), however, the average (or unit
sensor area) light energy collected remains the same. if this is still hard
to understand, imagine a f1.0 lens. The light dens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lens are identical, you can actually take away the lens. does what herosa
said about big and small handkerchieves make sense now?
you confusion is the pixel size. assuming the two sensors have the same per-
pixel sensor area, each pixel will collect identical amount of light energy
with the same lens, because the aperture remains the same.
if the two sensors have the same pixel count, the small one will have
smaller per pixel size, hence "per pixel" it collects less light. in other
words, it's less sensitive. let's call this the "intrinsic" sensitivity, the
larger per-pixel sensor area is, the higher the intrinsic sensitivities (
ISO # if you must). so how does the small per-pixel sensor achieve the same
sensitivity (ISO #) as the large ones? by using a higher magnitude in the
following amplifiers. that's where the noise comes in. this is the real
reason higher-density sensors give up sooner when you crank up the ISO,
because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their slowness, the cameras already
cranked 'em up!
by the way, I simplified it a bit. even with the same pixel density, there
is still some area of the sensor being used to run interconnections, so the
actual per-pixel sensor area varies from chip to chip. anyway, now you can
throw in the crop factor and the pixel count of different sensors, and still
being able to compare apples to apples.
but what about film? what about it? there is really no difference here. some
films are faster than others. do you know that faster films tend to yield
images not as fine as slower films? and "pushing" (equivalent of cranking up
ISO #) films will yield noiser pictures compare to using 'em at their
nominal ISO #. once you figure those out, you will see that there's really
no difference. well, not much.

【在 o*****x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景深大致是按这个算的,这个基本已经验证过,目前主要是感光情况比较复杂。
avatar
o*x
70
我不知道您怎么看我贴的那篇文章。当然那也不是什么权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您说的那些CCD/CMOS结构以及放大器方面的知识我也多少知道一些。
关于这个话题,我基本上认同我引用的那篇文章,如果您不同意,我也不想再争论了,我只说明一点,我从来没有说镜头本身的光圈等物理特性会变化,我只是想说当后面的传感器面积和传感器单元密度变化时,镜头在后面传感器上的等效成像效果会发生变化,即出现了所谓等效焦距、等效光圈等概念。如果您不认可这些所谓的等效观点,那就算了,继续争论下去也没有太大意义,毕竟这东西实际使用最重要。

CCD
then
hard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herosa was correct, the aperture does NOT change, period. It is a property
: of the lens, which has zero correlation with the sensor behind it, being CCD
: /CMOS or film.
: it's not complicated, just make sure you compare apple to apple first, then
: start varying things. the apple here is the pixel size of the sensor.
: what aperture decides (together with focus distance) is the light density
: after the lens, a bigger sensor collects more light energy than a small
: sensor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shutter), however, the average (or unit
: sensor area) light energy collected remains the same. if this is still hard
: to understand, imagine a f1.0 lens. The light dens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avatar
a*t
71
正式发布鸟, 70k日元
avatar
p*p
72
Dimensions: 63mm diameter x 54.5mm length (2.5" x 2.1")
体积不小啊

【在 b****1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有参照物就好了。不过感觉上不大
: GF3
: 43 version的25mm f1.4,全开很不错。

avatar
c*s
73
哪里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式发布鸟, 70k日元
avatar
b*b
74
不就是小痰盂吗。。。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式发布鸟, 70k日元
avatar
h*a
75
看样片,有点失望啊。。。
等测评了
avatar
b*r
76
我老是不看好什么M43之类
单反和傻瓜机最大的区别,我觉得还是景深。你说风景的成像质量当然是CMOS越大越好
,但是放在99%的时候就是在相对分辨率很低的显示器上或者洗出来的小照片看,连傻
瓜机都有机会把自己的分辨率超过显示器,所以M43比傻瓜DC没有不可超越的优势
但是景深就不同了,物理限制在那里。我觉得起码还是得有APS画幅才能达到要求
avatar
h*g
77
你忘了小DC都是短焦距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老是不看好什么M43之类
: 单反和傻瓜机最大的区别,我觉得还是景深。你说风景的成像质量当然是CMOS越大越好
: ,但是放在99%的时候就是在相对分辨率很低的显示器上或者洗出来的小照片看,连傻
: 瓜机都有机会把自己的分辨率超过显示器,所以M43比傻瓜DC没有不可超越的优势
: 但是景深就不同了,物理限制在那里。我觉得起码还是得有APS画幅才能达到要求

avatar
b*r
78
所谓小DC,只是说感光片小机身小,不等于不能把焦距做大。
比如松下FZ28,长焦端等效于400多MM。其实本来就是感光片越小等效焦距越大了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忘了小DC都是短焦距
avatar
p*p
79
没搞懂你的逻辑,拍风景一般要大景深,这么说不是CCD/CMOS越小越好?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老是不看好什么M43之类
: 单反和傻瓜机最大的区别,我觉得还是景深。你说风景的成像质量当然是CMOS越大越好
: ,但是放在99%的时候就是在相对分辨率很低的显示器上或者洗出来的小照片看,连傻
: 瓜机都有机会把自己的分辨率超过显示器,所以M43比傻瓜DC没有不可超越的优势
: 但是景深就不同了,物理限制在那里。我觉得起码还是得有APS画幅才能达到要求

avatar
h*a
80

他的逻辑是,
4/3相对于dc的优势是画幅大一些,但这个在电脑上看不出来;
而4/3相对于aps的劣势是没有小景深,这个没办法克服。
因此结论是,4/3很失败。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搞懂你的逻辑,拍风景一般要大景深,这么说不是CCD/CMOS越小越好?
avatar
y*e
81
我靠
果然
近900刀啊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式发布鸟, 70k日元
avatar
p*p
82
小景深是可以PS出来的,大景深是PS不出来的,我虽然对4/3没啥感情,但觉得他这个说
法有点问题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逻辑是,
: 4/3相对于dc的优势是画幅大一些,但这个在电脑上看不出来;
: 而4/3相对于aps的劣势是没有小景深,这个没办法克服。
: 因此结论是,4/3很失败。

avatar
h*a
84

个说
其实这个逻辑也可以换个说法:在电脑显示器上看,APS相对于4/3来说,大幅面带来的
画质的提高很不明显;而景深是物理限制,这是小dc无论如何没法超越4/3的。因此,4
/3是很成功的。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小景深是可以PS出来的,大景深是PS不出来的,我虽然对4/3没啥感情,但觉得他这个说
: 法有点问题

avatar
R*a
85
要不了多久,最成功的format就是2.8x了

,4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说
: 其实这个逻辑也可以换个说法:在电脑显示器上看,APS相对于4/3来说,大幅面带来的
: 画质的提高很不明显;而景深是物理限制,这是小dc无论如何没法超越4/3的。因此,4
: /3是很成功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