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无责任猜测一下为啥sony sensor动态那么牛
avatar
无责任猜测一下为啥sony sensor动态那么牛# PhotoGear - 摄影器材
R*a
1
不管是DXO还是这个Bill Claft的测试都说明了,
从QE上看,CNS三家感光器同代产品敏感度是极其接近的,谁都没有天顶星科技。
但是CN的感光器到了接近低感的时候,曲线弯下来了,信噪比提升变小了,
而S的感光器仍然能保证几乎与变态的直线。
测量DR的办法就是这个感光器能感受的最强光的信号,12 bit adc是12EV,
14-bit ADC是14 ev,减去能区分最低限的光强信号,dxo可能是用SNR = 1,
Bill Cleft是用SNR = 20,外加一个CoC修正。不管怎么说,对于一般传感器来说,
这就是最低ISO,用最弱的adc gain,能处理的最弱信号。
但是从佳能波浪一般的曲线我们知道用最弱的gain,然后后期用数码提升
(也就是ps拉暗部)的效果远不如直接用合适的物理gain的效果来的好。
而S芯片的直线保持,似乎表示了它暗部提升的效果和ADC的物理gain效果一致,
那么我怀疑sony是不是这样做的,也就是它的ADC增益在同一个ISO下不是一个预设的
固定值,而是一个根据本感光元电荷数据变化的值。
也就是ADC试图把所有像素都增益成18%灰程度的一个中间值,然后processor读取
不光是增益后的值,还包括了每个ADC的各自的增益比,然后存储raw的时候存的是
V增益后值/(实际增益比/预设18%灰增益比)
这好比用精度是1g的天平称取2g左右的样品,直接称2g的话,精度不如一次称取
64g,然后等分5次以后得到的2g精确。假设等分过程是完全精确的话。
所以S的DR曲线能够保持和高ISO一样的斜率不变。
avatar
e*t
2
哈林组太弱了,没办法啊
avatar
R*a
3
这么实现需要的技术点
1. ADC需要能够预估使用多大的增益,这似乎问题不大
2. ADC可能必须是每个像素一个,而不能象别人家那样可以是一条线共用一个adc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nikon/pentax使用的都是外置ADC,不同于sony
on-chip的12-bit ADC,难道sensor还能管外置ADC怎么工作的么?或者说,
N既然有了能动态gain的外置ADC,为啥不用在自家sensor上?
这个,可能这些adc都是在内置adc的基础上另加2bit的。
按照我以前看的A700的exmor cmos说明,exmor的功能是内置12 bit ADC,
可以外接一个ADC加两次读取周期,变成14 bit的,
也就是Exmor实际是14 bit capable,但是内置限制了12 bit输出而已,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啥外置ADC能够take advantage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管是DXO还是这个Bill Claft的测试都说明了,
: 从QE上看,CNS三家感光器同代产品敏感度是极其接近的,谁都没有天顶星科技。
: 但是CN的感光器到了接近低感的时候,曲线弯下来了,信噪比提升变小了,
: 而S的感光器仍然能保证几乎与变态的直线。
: 测量DR的办法就是这个感光器能感受的最强光的信号,12 bit adc是12EV,
: 14-bit ADC是14 ev,减去能区分最低限的光强信号,dxo可能是用SNR = 1,
: Bill Cleft是用SNR = 20,外加一个CoC修正。不管怎么说,对于一般传感器来说,
: 这就是最低ISO,用最弱的adc gain,能处理的最弱信号。
: 但是从佳能波浪一般的曲线我们知道用最弱的gain,然后后期用数码提升
: (也就是ps拉暗部)的效果远不如直接用合适的物理gain的效果来的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