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二进Southwest总结,以及关于摄影器材的感想
avatar
二进Southwest总结,以及关于摄影器材的感想# PhotoGear - 摄影器材
b*g
1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http://500px.com/bangbing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Melford在国家地理上的那张获奖照片所激发,我也不例外.一年前从flickr上搜到一个
中国摄影爱好者到达那里的游记和照片,羡慕的同时遗憾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去到这么偏
远的地方.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真的能够亲眼见证这个鬼斧神工的地方,并且是在短短的
一年后.这一切必须感谢我们的领队,西南大神的无敌的找路能力让我们完成了当天25
公里的往返徒步.
当经过近5个小时的艰苦徒步来到Reflection Canyon面前时,我们头上乌云密布,整个
Canyon被阴影笼罩显得灰白。我们非常担心下雷暴雨,因为那样我们的车将无法通过来
时开的那条土路。但是当我们等待了1个小时后,奇迹出现!天上的乌云被吹散,太阳破
云而出,将剩下的多多白云倒映在湖水中,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从未在任何照片中出现过
的,只属于我们的Reflection Canyon
Michael Melford的国家地理获奖作品:
http://www.poyi.org/64/02/third_01.php
- Toroweap Overlook, Grand Canyon North Rim:
震撼的美景往往都在人迹罕至难以到达的地方,位于大峡谷北缘拥有最震撼视角的
Toroweap Overlook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我们此次西南行的第一站,经过一个通
宵的赶路,最后在日出前15分钟惊险地到达了这里,观看了一场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美妙
日出。我的脚架出师未捷身先死,一节管脚直接挂在这里,从1.6米变成了1.2米的侏儒
架。于是身为中度恐高症患者跪在地上头皮发麻地将架子一点点向前推到崖边,拍完了
整个过程。
刚越过地平线的阳光亲吻着峡谷的一侧,橙黄的悬崖与幽蓝的谷底形成了强烈的冷暖色
反差.
-The Wave, Coyotte Buttes North
去年暑假walk-in抽签未果,经过了大半年的魂牵梦绕终于来到了这里!尽管看过无数
main wave的照片,真正身临其境还是有种置身另一个星球的感觉。
鱼眼镜头下的Main Wave
通往另一个星球的入口. 置身于The Wave,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星球.那种被纹理包围的三
维神奇感官,不是二维的照片可以描述的.而这个星球的入口,在早晨会被阳光开启.
落日余晖照耀下的Second Wave. 比起main wave的华丽,second wave也许在一天中的
大部分时候都显得那么不起眼,以至于很多幸运抽到签的游客都与它擦肩而过。但每到
傍晚日落的时候,当main wave沉浸在阴影中黯淡无光时,它被柔和的光线斜射而染成
了金黄,而显示出其真正的魅力。这种微妙的美,是我,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所更享受
的。
在波浪谷冲浪
既然是器材版,写一些field work器材方面的心得体会吧。
1.镜头
由于现在风景摄影的主流机身是Nikon,源于D800/600的强大动态范围,再加上我本人
没有佳能的使用经验,所以这里的镜头讨论得都是Nikon兼容的镜头。
(a) 焦段:对于风景照来说,绝大部分好照片都出自于广角端和长焦端,而很少源于中
焦段。所以两镜的组合:一个超广(全副14-35mm,残幅10-24mm)加一个长焦(70-200
)基本能满足需要。所以大可放弃24-70这种镜头,而如果想覆盖一些中焦,不少人的
选择是带一个60mm微距镜,微距在很多时候可以很好地捕捉一些细节。
(b)鱼眼:大部分人不愿意花大价钱买个鱼眼,因为用得少,我也是。但不得不说有条
件的情况下,随身带个鱼眼经常能带来惊喜。我的那张Main Wave就是借了同行的
Zenitar 16mm/f2.8鱼眼拍的。
(c)长焦70-200/f2.8 VS 70-200/f4: 基本没有争议,对于风光摄影来说,在光学素质
差不多的情况下,70-200/f4完胜它的大哥哥,归功于它极大的重量优势和略小的体积
。知道的pro里基本清一色用的f4。
(d)广角14-24 VS 16-35:见补充
2.三脚架
这次外拍,我算是栽在脚架上了。在第一个点我带的旅行脚架Manfrotto Befree的一个
管脚就因为扳扣螺丝松了而锁不紧了。手上又没有工具拧紧它,最后只能放弃这一节,
变成一个1.2米的侏儒架用。经过这次教训,有必要总结下关于脚架的一些体会。
经常会有人说脚架只买Gitzo。这种说法固然极端了,但脚架无疑是风景摄影中除了相
机镜头外最重要的附件,没有之一。脚架的作用其实远不止长曝防抖,而对于数码摄影
它更为意义深远的作用则是固定取景。取景一旦固定,就为多张合成创作提供了很大便
利:最常用的是进行包围曝光,有时可以进行对焦合成。更有意思的是,当画面中光线
或其他条件变化很快时,可以在通一个机位不同时间拍多张,然后将每张照片最佳的部
分整合到一起。
众所周知脚架最重要的三个指标为:稳定性,高度,收纳体积重量。实践下来我们觉得
脚架根据财力不一定要买最贵的,但在质量过关的前提下,对这三个指标的折中非常关
键。
(1)对于严肃风光摄影来说,类似Gitzo 1系列的细巧旅游脚架的稳定性是不太适合的,
而3系列的体积重量显得有点吃力。所以类似2系列是比较合适的。当然不一定要买
Gitzo,除了我意外另两人带的一个Manfrotto碳素,一个Benro在整个过程中也都胜任。
(2)高度上,管脚全开,中轴升起加上云台后的最大高度能达到160cm以上比较理想。而
中轴如果能很方便取掉而进行低机位拍摄则是一个很大的bonus。
(3)四截管脚是一个体积和稳定性折中的sweet spot。
(4)脚架(不含云台)在3lb左右是个比较合理的重量。超过5lb负担会很重。这也意味
着碳素基本是必须的。
(5)管脚旋转式优于扳扣。扳扣的优势是收放迅速,但旋转式稳定不容易出问题。现在
新的旋转式通常不需要旋转到底锁紧,所以其实收放也很便捷。
(6)云台Arca Swiss匹配自然不用多说。对于快装板锁紧机制,我们更倾向于screw-
type而不是flip lock。flip lock尽管稍微方便一些,但通用性还是不够好,尽管我的
L-plate是Arca Swiss Compatible的,但朋友的flip lock云台仍然锁不紧。
(7)在大风里其实再好的脚架也站不住。所以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却被很多脚架厂家忽
略的细节就是中柱下是否配有能挂重物的挂钩。挂不挂重物天差地别。我们这次的架子
都没这个配件,导致在Second Wave等日落时架子都被那里的大风吹倒了,还好相机都
没有在上面。
3.滤镜
CPL和ND是必备的,渐变镜GND/RGND看个人喜好。我们一行两人不用渐变镜,有一人使
用Lee的GND和支架。最终靠后期合成和靠前期滤镜的日出照差别不大。而对于没有直线
明暗分界的大光比情况渐变镜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说后期曝光合成还是个基本功,无论
用不用滤镜都逃不过这条。
CPL是个大杀器,在三种情况下非常有用:
(1)水面反光太强
(2)植物的叶子
(3)强阳光斜射下的岩石
总得来说CPL在消除恶心的反光和大太阳下增加对比饱上非常有效。但CPL又是一把双刃
剑:
(1)如果画面里有天空,会使天空过暗并且不均匀。
(2)过度旋转CPL,使CPL效应过强后容易造成不自然的饱和。
(3)有时候去掉岩石和水面的反光的同时,却丢失了水面美丽的倒影。
所以如何灵活适度使用CPL是个关键。这里包括了在特定场景要不要使用CPL以及旋转多
少角度的判断。比如Reflection Canyon那张,因为是大中午,我们开始一直装了CPL在
拍,为了去除岩石上的刺眼反光。可是当我们意识到天上的云被吹到湖顶上,形成美丽
的倒影时,还是决定取下CPL,保留更为吸引人的倒影在画面中。这里不得不说一个非
常有用的小技巧:
当你希望CPL效果只应用到画面中的部分时,同样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最大的优势——数
码合成技术。固定机位,拍一张没有CPL的和一张有CPL的,后期把两张照片各自需要的
部分保留合成到一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常见的情况比如希望CPL消除树叶或岩石的反
光的同时,保留天空的均匀或者水面的倒影。
4.包
对于风光摄影师,很多要去的地方往往不是那种下车走几步就能到的viewpoint。对于
那些serious hiking,包的差别所产生的影响大大超出想象。这里建议想玩风光摄影的
朋友果断抛弃时髦的单肩挎包。一个适合风光摄影师和爱好者的双肩包,在我看来至少
要具备一下几个要素:
(a)对摄影器材很好的缓冲保护,这是所有摄影包最基本的功能。
(b)相机隔层容量上能装入1机(全幅机身)2-3镜,不需要再多。
(c)有能装足够食物和水的隔层。这点尤为关键,那种盖子一开全是镜头隔层的包是给
拍人像婚礼的人用的。对于风光摄影包,至少得能装下3L水+1-2顿正餐的食物。可以利
用笔记本隔层来装3L水囊。
(d)有能稳定悬挂脚架的地方。千万不要以为你可以拎着脚架或者单独背着脚架hiking
长时间。只有挂包上一种solution。。。
(e)好的背负系统。背负的好与坏对于体力消耗天差地别,差的背负系统背久了往往有
伤身体。
(f)拥有防雨的rainfly(这个可以另购第三方品牌的)
(g)自重尽可能轻。
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包,估摸着容量至少40L或以上了。我们这次同行的都是学生,
所以我们的包都略DS,两个lowpro一个tamrac,无法同时满足上面提到的所有条件,为
徒步增加了不少负担和麻烦。其中一位朋友在hike reflection canyon那16 mile时直
接放弃了摄影包,把内胆放入了一个大的登山包,得以携带足够的水和食物,算是折中
的方法。
对市面上摄影包的调查,大概完全能符合serious hiking的摄影包只有Fstop的
Mountain系列和Clik Elite Contrejour 40这个级别的。但是动辄300来刀的价格实在
有点肉痛。另外Kata Bumblebee UL-222,Lowpro的Photo Sport Pro 30L,Fastpack
250/350等也可以凑合。
补充:14-24 VS 16-35
这两个超广基本是Nikon风景摄影师的主流选择,而关于两者的比较争论较多,不过最
终的结论差不多,论画质一定是14-24为首选,主要的差别是边角和畸变。论便携和滤
镜的兼容无疑是16-35更胜任。14-24的f2.8提供了拍银河的可能,而16-35的f4则略吃
力。以上都是各种论坛看嘴仗看来的结论。我们这次一行,我带了16-35,有人带了14-
24,从我们的实际使用经验上来谈谈这两个镜头:
i.先说结论吧,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是hardcore,请选择14-24,剩下的16-35也许更适
合你。经过了这一圈大强度外拍,我同行的朋友都有出掉14-24换16-35的冲动。他最近
要去一次更严酷的徒步,下决心肩负舍弃14-24而借16-35去了。
什么是hardcore?hardcore是指无论你是否为职业的,但你每次出去外拍有非常充裕的
时间,比如在一个点待上两三天甚至一个礼拜来等理想的光线条件。如果你和大部分人
一样,每次外拍都是利用短短的假期,每到一个地方停留几个小时就要换场的,那么14
-24可能会大大降低你的效率,并增加你的负荷。
ii.从画质上来说,这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差距。我们不是数毛党,没有无聊到拍报纸,
然后放到100%看字的实验。这个结论纯粹是从实际拍摄风景的经验感受得出的。14-24
在大光比的时候对暗部细节的捕捉能力惊人,但没有直接和16-35做过比较。最终一张
成片的好坏,其实边角分辨率这类因素所起得作用微乎其微。所以从光学属性上说,我
们认为选哪个都没有太大差别。
iii.滤镜兼容上两者天差地别。数码风光摄影已经大大简化了滤镜的复杂度,所以其实
必须用到的滤镜只有CPL和ND,而GND,RGND等渐变镜的效果完全可以通过数码合成来替
代,色温滤镜等已经完全被后期技术取代。16-35兼容标准的77mm圆形滤镜。意味着包
里放1片CPL, 1-2片ND就齐活了,需要的时候直接拧上镜头。14-24则必须用昂贵笨重的
专门的滤镜架子来使用CPL和GND,并且没有大stop的ND匹配。我们认为没有8-10stop
ND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个额外的滤镜架子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常用的滤镜架为
Fotodiox公司出的WonderPana系列,匹配14-24的滤镜架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比Lee
那些为普通镜头设计得滤镜架大了太多,安装在支架上的那块CPL基本上和我的脸差不
多大。再加上这套系统的重量问题,无疑为携带增加了非常大的困难。更为重要的因素
是14-24专属的架子无一例外的安装费时费力,安装好了滤镜,理想的光却没了这种情
况经常发生。
焦段上16-35更常用,35-70焦段之间完全可以通过60微或者50定来解决。而14-24意味
着当需要使用24-35这段时必须换镜头,也意味着很大几率不得不携带24-70这支略显多
余的镜头。但后者的优势是14-15这个焦段,这个焦段可能一般人不常用,因为太广。
但用得好了以后,能创造很特殊震撼的效果。
对于hardcore来说,充足的时间可以让他们放慢hiking的速度,所以14-24系统额外的
重量体积影响不严重。并且他们往往在一个地方一待几天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安装设置滤
镜等待时机。而对于普通人,这个额外的时间和体力上的负担代价往往比想象中的还要
大。
avatar
E*n
2
好片
avatar
o*s
3
Mark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E********n 的大作中提到】
: 好片
avatar
t*k
4
赞!最近连续再看你更新照片就知道你又进山了。第一张获奖照片也是你照的?另外你
说用的最多的超广和长焦,但是你7张照片里应该至少有两张是24-70焦段范围内的
avatar
b*g
5
那张国家地理货奖的是Michael Melford照的,文中有链接。
超广指的是14~35这个焦段。会有一段和24-70重合的。所以如果用16-35的话,基本就
不要24-70了。但如果用14-24的话,由于24-35这个焦段也非常有用,就必须配合24-70
了。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最近连续再看你更新照片就知道你又进山了。第一张获奖照片也是你照的?另外你
: 说用的最多的超广和长焦,但是你7张照片里应该至少有两张是24-70焦段范围内的

avatar
l*2
6
Mark
请问你去the wave是提前预约的吗
avatar
b*g
7
网上抽的签

【在 l*********2 的大作中提到】
: Mark
: 请问你去the wave是提前预约的吗

avatar
t*k
8
第三张是45mm,第六张是66mm,这个应该已经是类似标头的视角了。似乎对于一个场景
,用广角只能拍一两张,但是如果用中段就可以在避免距离压缩感的同时注重于局部。
另外好奇你们一天走10 mile晚上也要宿营么?

70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张国家地理货奖的是Michael Melford照的,文中有链接。
: 超广指的是14~35这个焦段。会有一段和24-70重合的。所以如果用16-35的话,基本就
: 不要24-70了。但如果用14-24的话,由于24-35这个焦段也非常有用,就必须配合24-70
: 了。

avatar
E*n
9
第一次见bangbing大师照片啊,看起来是个非常严肃的技术男啊,应该没啥情趣。
avatar
p*e
10
赞好文,翔实严谨,条理清晰,很开心的学习到很多东西,谢谢!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b*g
11
我在版上贴了那么多次照片了,你居然第一次看到。。。

【在 E********n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次见bangbing大师照片啊,看起来是个非常严肃的技术男啊,应该没啥情趣。
avatar
x*2
12
恭喜看到美景拍出好片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好文,翔实严谨,条理清晰,很开心的学习到很多东西,谢谢!
avatar
E*n
13
你本人照片啊。哈哈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在版上贴了那么多次照片了,你居然第一次看到。。。
avatar
b*g
14
因为我暂时没有70-200,所以只能带16-35和24-70,遇到需要稍微长点的情况就只能换
24-70来拍。
第三张用35mm一样能拍,当时我换24-70本来是想拍其他东西。而second wave则用70mm
就行了,我担心回来需要裁减,所以留了点边。总得来说广角是拍大场面确实一个经典
不会有很多取景,但是你要拍细节的话基本就要靠长焦了。再保险点带个60微或者50定
就完全足够了。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三张是45mm,第六张是66mm,这个应该已经是类似标头的视角了。似乎对于一个场景
: ,用广角只能拍一两张,但是如果用中段就可以在避免距离压缩感的同时注重于局部。
: 另外好奇你们一天走10 mile晚上也要宿营么?
:
: 70

avatar
b*g
15
本来打算在trail head露营的,后来实在太累,想休息好点,就两个小时开出去住了
motel....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三张是45mm,第六张是66mm,这个应该已经是类似标头的视角了。似乎对于一个场景
: ,用广角只能拍一两张,但是如果用中段就可以在避免距离压缩感的同时注重于局部。
: 另外好奇你们一天走10 mile晚上也要宿营么?
:
: 70

avatar
b*g
16
你的Oregon之行也收获颇大啊。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恭喜看到美景拍出好片
avatar
x*2
17
星芒是16-35,怎么会这么干净?16-35的抗晕光比14-24差了很多,所以逆光我一般多
用14-24。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b*g
18
我一直以为抗晕光是14-24更差?施老师的14-24在那里貌似完全不行啊。
16-35感觉还好,星芒是用一张欠暴很多的合的,形状后期我稍微修了下,就是把它修
短了点。不过逆光照真是对镜头是否干净要求很高,我们的镜头上灰多了点,原片上都
脏得比较夸张。这张星芒的Toroweap还是处理得问题颇多,特别是左边的黄色峡谷,自
己看着都觉得有点恶心。。。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星芒是16-35,怎么会这么干净?16-35的抗晕光比14-24差了很多,所以逆光我一般多
: 用14-24。

avatar
s*e
19
赞赞赞!!!
avatar
p*e
20
:D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恭喜看到美景拍出好片
avatar
t*k
21
他flickr里有很多

【在 E********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本人照片啊。哈哈
avatar
t*k
22
原来如此,看来下面要准备败70-200了,哈哈

70mm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我暂时没有70-200,所以只能带16-35和24-70,遇到需要稍微长点的情况就只能换
: 24-70来拍。
: 第三张用35mm一样能拍,当时我换24-70本来是想拍其他东西。而second wave则用70mm
: 就行了,我担心回来需要裁减,所以留了点边。总得来说广角是拍大场面确实一个经典
: 不会有很多取景,但是你要拍细节的话基本就要靠长焦了。再保险点带个60微或者50定
: 就完全足够了。

avatar
x*2
23
的却是对灰尘非常敏感,可能是我16-35太脏。
昨天施老师那张reflection canyon一度冲到500px popular的第一位。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一直以为抗晕光是14-24更差?施老师的14-24在那里貌似完全不行啊。
: 16-35感觉还好,星芒是用一张欠暴很多的合的,形状后期我稍微修了下,就是把它修
: 短了点。不过逆光照真是对镜头是否干净要求很高,我们的镜头上灰多了点,原片上都
: 脏得比较夸张。这张星芒的Toroweap还是处理得问题颇多,特别是左边的黄色峡谷,自
: 己看着都觉得有点恶心。。。

avatar
a*n
24
拜大神。。。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b*g
25
好像最后冲到过第二,99.8。无奈Ryan Dyar人气太高了,不然估计就是99.9了。
他那段文字也写得非常好,我们笑称兼顾了历史,地理,户外旅游和文艺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的却是对灰尘非常敏感,可能是我16-35太脏。
: 昨天施老师那张reflection canyon一度冲到500px popular的第一位。

avatar
b*g
26
Canon的70-200/f4还便宜,肯定值得入。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来如此,看来下面要准备败70-200了,哈哈
:
: 70mm

avatar
s*r
27
赞大作,文字上分享太有用了
avatar
w*n
28
校内也看到了这些片,感觉风光摄影组织现在越来越厉害了。
avatar
h*e
29
赞,楼主贴的地方我大部分都去过,可惜没留下什么好照片,也希望还能再去一次好好
拍照
avatar
b*g
30
因为有“走遍美国”这个黑道老大。。。。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校内也看到了这些片,感觉风光摄影组织现在越来越厉害了。
avatar
w*2
31
Great post
avatar
w*2
32
If you care about portability so much, why not dp2m or em1?
avatar
b*g
33
care portability并不表示不care画质焦段和功能全面性。对于长途hiking来说,其中
的关键就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摄影器材的总重量一旦超过20 lb后,加上其他东西会极
大限制移动能力。当然如果就是国家公园进去走个2-3mile的trail就无所谓了,想怎么
来就怎么来。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If you care about portability so much, why not dp2m or em1?
avatar
N*e
34
倒影那张比国家地理的还好
avatar
D*e
35
赞!!好像加入你们。。。不过我是菜鸟。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n*h
36
很棒
avatar
t*g
37
拍得太好了!缺跟班不?
avatar
y*e
38
牛直接上中幅吧
Nikon毕竟是搞action photography,要的是抓时机。
你这样跋山涉水上脚架等灯光几天下来只为几张照片的,应该像素最大化。可以卖片子
里。
而且重量差不多。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w*t
39
精彩,收藏了
avatar
w*n
40
给我推荐一些补光的东西吧,我五月份要去一号公路拍星空。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有“走遍美国”这个黑道老大。。。。
avatar
T*1
41
赞,以后多贴些大作
好运气啊,抽到去WAVE的机会,
avatar
A*u
42
赞!来年可以去国家地理评奖了吧
avatar
r*1
43
看了你的相册,幸福~
够用心,够执着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p*e
44
avatar
s*0
45
大师,第一张太赞了...
avatar
b*g
46
我个人主观觉得中幅相对现在D800级的DSLR优势很小。当然对我来说价格成为了决定性
因素,连DSLR的镜头都还没钱配齐全。
DSLR VS Medium Size, Ian Plant写过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http://www.ianplant.com/blog/2013/06/10/pro-talk-does-size-matt
不过大画幅确实是有不少区别。这次在second wave我尝试用D600来模仿一张Ben Horne
大画幅的构图,发现因为透视区别,完全无法临摹:
http://www.benhorne.com/fa0004.htm
用135的视角完全无法像大画幅那样拉升下方的曲线到这种程度,画面张力就差不少。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牛直接上中幅吧
: Nikon毕竟是搞action photography,要的是抓时机。
: 你这样跋山涉水上脚架等灯光几天下来只为几张照片的,应该像素最大化。可以卖片子
: 里。
: 而且重量差不多。

avatar
b*g
47
你是光拍星空还是要拍人像?
星空本身不需要补光,如果你要光绘前景的话,搞个功率大点的手电筒应该就可以了。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给我推荐一些补光的东西吧,我五月份要去一号公路拍星空。
avatar
w*2
48
large format camera also has many movements to adjust the aspect. it is
called view camera.
avatar
b*g
49
目前为止,从绝对画质等方面大画幅肯定还是有不少优势的,不过这种差距在未来肯定
会被缩小。去除价格因素,我觉得portability这方面大画幅实在不是大部分人能承受
的。我一直怀疑那些老家伙们是雇了个助手帮他们背机器去那么偏僻的地方。。。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large format camera also has many movements to adjust the aspect. it is
: called view camera.

avatar
w*2
50
You can try wooden made lightweight field lf camera.
avatar
s*n
51
可以锻炼身体。。。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目前为止,从绝对画质等方面大画幅肯定还是有不少优势的,不过这种差距在未来肯定
: 会被缩小。去除价格因素,我觉得portability这方面大画幅实在不是大部分人能承受
: 的。我一直怀疑那些老家伙们是雇了个助手帮他们背机器去那么偏僻的地方。。。

avatar
b*g
52
不光是机身重量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体积问题以及镜头群和附件的重量问题。
用DSLR已经觉得一般的包不够装了,大画幅那体积。。。。大画幅的话镜头就不是2变
焦能解决。更重要的是脚架也不是3 lb的能解决了。
最后还有个原因就是应变能力。有些照片是等在那里等一个小时来拍的,但还有很多照
片是需要在短时间内setup起来的,正所谓chasing light。应变能力对于非hardcore的
人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一次出行的出片效率,这方面来说DSLR优势就太大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DSLR VS 大画幅属于各有千秋,以后的趋势会是向DSLR这边靠拢。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can try wooden made lightweight field lf camera.
avatar
b*g
53
有很多地方可不是锻炼身体那么好玩。没两把刷子的体能和攀登技术就是拿命开玩笑了。
我们队的一人5月将挑战大峡谷最难的trail Nankoweap,也可能是最漂亮的一条trail
。他准备一机一镜去。我能想像如果背个大画幅的机器去,是多么容易滚下去。。。
当然有神人做到过,比如西南名气最大的摄影大师Laurent Martres,虽然不知道是不
是带了助手。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锻炼身体。。。
avatar
s*n
54
如果是挑战极限那种,最多带个傻瓜机得了。
take care...

了。
trail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很多地方可不是锻炼身体那么好玩。没两把刷子的体能和攀登技术就是拿命开玩笑了。
: 我们队的一人5月将挑战大峡谷最难的trail Nankoweap,也可能是最漂亮的一条trail
: 。他准备一机一镜去。我能想像如果背个大画幅的机器去,是多么容易滚下去。。。
: 当然有神人做到过,比如西南名气最大的摄影大师Laurent Martres,虽然不知道是不
: 是带了助手。

avatar
w*n
55
那是因为你没有TSE吧,当然移轴能改变的也有限。
我就是要拍带星空背景的人像啊,光绘也会搞吧。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1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个人主观觉得中幅相对现在D800级的DSLR优势很小。当然对我来说价格成为了决定性
: 因素,连DSLR的镜头都还没钱配齐全。
: DSLR VS Medium Size, Ian Plant写过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 http://www.ianplant.com/blog/2013/06/10/pro-talk-does-size-matt
: 不过大画幅确实是有不少区别。这次在second wave我尝试用D600来模仿一张Ben Horne
: 大画幅的构图,发现因为透视区别,完全无法临摹:
: http://www.benhorne.com/fa0004.htm
: 用135的视角完全无法像大画幅那样拉升下方的曲线到这种程度,画面张力就差不少。

avatar
w*2
56
I think the setup of lf plus m9 is better than only Nikon.
avatar
b*g
57
星空人像没有太多花样,因为人像和星空不太可能在一张暴光里完成(星空通常几秒-
30秒之间)。所以你平时怎么拍夜景人像打光的到时候还是怎么来。固定机位,一张人
像暴光准确的,一张高iso星空的,然后后期合在一起。当然如果人像只占画面很小面
积的话,一张也是可以的,弄个头灯就行了。
光绘的道具就比较多了。如果只是点亮个前景大功率手电就够了。如果要绘出点花样,
那要准备的就多了。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因为你没有TSE吧,当然移轴能改变的也有限。
: 我就是要拍带星空背景的人像啊,光绘也会搞吧。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1

avatar
f*w
58
赞大片
风光爱好的果然是没几个C家的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w*n
59
问题就是我看kedaz的星空婚纱照,他发的相机截图,一次曝光完成,而且前景非常自
然完全不象是闪光轰出来的。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1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星空人像没有太多花样,因为人像和星空不太可能在一张暴光里完成(星空通常几秒-
: 30秒之间)。所以你平时怎么拍夜景人像打光的到时候还是怎么来。固定机位,一张人
: 像暴光准确的,一张高iso星空的,然后后期合在一起。当然如果人像只占画面很小面
: 积的话,一张也是可以的,弄个头灯就行了。
: 光绘的道具就比较多了。如果只是点亮个前景大功率手电就够了。如果要绘出点花样,
: 那要准备的就多了。

avatar
b*g
60
有链接吗?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就是我看kedaz的星空婚纱照,他发的相机截图,一次曝光完成,而且前景非常自
: 然完全不象是闪光轰出来的。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1

avatar
M*t
61
感觉像是到了火星。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l*l
62
好看
avatar
w*y
63
片子好,讲解更好。
avatar
w*n
64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有链接吗?
avatar
w*2
65
seems it was done by multiexposure instead of pp.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avatar
T*1
66
这种野外的摄影带个24/1.4会不会比16-35差很多
avatar
b*g
67
这张感觉还是有可能一张暴光出来的。相当于用车内部的灯作光源了,同样的原理我有
见过有人用车大灯作光源来勾勒轮廓光。要点就是得把光源遮挡得比较严实,不然很容
易过暴。如果暴光能控制在几秒(比如2-5s)左右,可能人还是能保证基本不动吧。不
过这样对iso的压力就比较大了,估计像D3s,D4这样的机器能够胜任得比较好。我觉得
其实两次暴光还是更灵活方便点,没必要一定追求一张完成。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avatar
b*g
68
定焦对构图局限太大,我个人觉得这种长途hiking的拍摄,定焦不实用。
除了用胶片机的没办法,用dslr的摄影师基本都是变焦打天下的。

【在 T***1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种野外的摄影带个24/1.4会不会比16-35差很多
avatar
w*n
69
他这个肯定是闪光啦,只是不太确定是不是只有这一盏逆灯而已。
说实话如果对不会动的物体,补光的时候我直接拿着SB900手动输出就行了。但人像就
很麻烦。
24 1.4感觉用处确实不大啊,难道买的人都是拿来拍银河或者拍婚礼吗……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张感觉还是有可能一张暴光出来的。相当于用车内部的灯作光源了,同样的原理我有
: 见过有人用车大灯作光源来勾勒轮廓光。要点就是得把光源遮挡得比较严实,不然很容
: 易过暴。如果暴光能控制在几秒(比如2-5s)左右,可能人还是能保证基本不动吧。不
: 过这样对iso的压力就比较大了,估计像D3s,D4这样的机器能够胜任得比较好。我觉得
: 其实两次暴光还是更灵活方便点,没必要一定追求一张完成。

avatar
J*n
70
M上
avatar
m*g
71
我最近买了Timbuk2 Espionage双肩背包,用过一次之后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tripod
只能固定在右侧,有点碍事,应该买那种可以固定在包面上的,不过这个小问题;另一
个是开口的方向,这个包取相机的开口在外侧,平放的时候就是贴身的那一面放在地上
,地面干净的话还好,要是潮湿的地面都不知道怎么放下去,所以一定要买开口在内侧
的,贴身背,安全性也好,没法偷
avatar
b*n
72
好片!
avatar
m*6
73
这个要顶一把。
数码时代的风光摄影主要拼后期。器材技术相对没__那么__重要。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
点是关键。
跟一张tuweep, 交流一下。顺便问一句,那个地方我去过多次,好像色温看着有点不对
,是后期的结果么?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b*g
74
合适的时间地点肯定是重要的。但“数码时代的风光摄影主要拼后期。器材技术相对没
_那么重要”这个说法片面了。数码风光是前期后期workflow的一个紧密结合,
哪一环没做好,都出不了好作品。
色温是随光线变化而变化的。日出日落的冷暖和overcast天的肯定不一样。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要顶一把。
: 数码时代的风光摄影主要拼后期。器材技术相对没__那么__重要。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
: 点是关键。
: 跟一张tuweep, 交流一下。顺便问一句,那个地方我去过多次,好像色温看着有点不对
: ,是后期的结果么?

avatar
m*6
75
你是说清晨的色温比overcast要暖么?
把你后期之前的原片贴上来大家学习一下吧。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合适的时间地点肯定是重要的。但“数码时代的风光摄影主要拼后期。器材技术相对没
: _那么重要”这个说法片面了。数码风光是前期后期workflow的一个紧密结合,
: 哪一环没做好,都出不了好作品。
: 色温是随光线变化而变化的。日出日落的冷暖和overcast天的肯定不一样。

avatar
b*g
76
太阳都出来了肯定比overcast要暖。一侧的悬崖都被照得非常黄了,谷底在阴影里,所以
偏冷。可以观摩下大师Ben Horne在类似角度和光线条件拍的大画幅胶片作品Vertigo:
http://www.benhorne.com/fa0030.htm
我这张5张后期handblend的,真要贴原片写教程估计得写一大篇了。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说清晨的色温比overcast要暖么?
: 把你后期之前的原片贴上来大家学习一下吧。

avatar
p*e
77
拍风光不容易
强贴必须来支持一下!
avatar
m*6
78
你好像没弄明白色温。
我建议你贴原片是让大家观摩一下你的后期技术,有个前后比较。

所以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太阳都出来了肯定比overcast要暖。一侧的悬崖都被照得非常黄了,谷底在阴影里,所以
: 偏冷。可以观摩下大师Ben Horne在类似角度和光线条件拍的大画幅胶片作品Vertigo:
: http://www.benhorne.com/fa0030.htm
: 我这张5张后期handblend的,真要贴原片写教程估计得写一大篇了。

avatar
b*g
79
你想说明什么?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好像没弄明白色温。
: 我建议你贴原片是让大家观摩一下你的后期技术,有个前后比较。
:
: 所以

avatar
m*6
80
“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这你说的吧?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想说明什么?
avatar
b*g
81
但是你没有说色温应该是怎么样的。。。。你认为向什么方向调整比较好呢?
还有这个意见和后期教程有什么关系?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这你说的吧?

avatar
z*c
82
他想说器材相对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地点以及后期ps
你不同意这个说法。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想说明什么?
avatar
b*g
83
这个说法我其实倒是部分同意的。不同意的是风光照只拼后期的说法 :)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想说器材相对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地点以及后期ps
: 你不同意这个说法。

avatar
z*c
84
他的原话是
数码时代的风光摄影主要拼后期。器材技术相对没__那么__重要。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
点是关键。
你理解成
风光照只拼后期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说法我其实倒是部分同意的。不同意的是风光照只拼后期的说法 :)
avatar
b*g
85
好吧。那是我理解太绝对了。
风光摄影我的理解是器材20%,前后期各40%吧。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他的原话是
: 数码时代的风光摄影主要拼后期。器材技术相对没__那么__重要。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
: 点是关键。
: 你理解成
: 风光照只拼后期

avatar
q*z
86
这话前后矛盾啊,难道合适的时间,地点不算技术么?

【在 z*c 的大作中提到】
: 他的原话是
: 数码时代的风光摄影主要拼后期。器材技术相对没__那么__重要。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
: 点是关键。
: 你理解成
: 风光照只拼后期

avatar
m*g
87
bangbing说的没错吧
Sunlight: Sunrise of Sunset
2000K
Sunlight: One Hour After Sunrise
3500K
Sunlight: Early Morning or Late Afternoon
4300K
Overcast Sky
6000K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说清晨的色温比overcast要暖么?
: 把你后期之前的原片贴上来大家学习一下吧。

avatar
b*g
88
给技术帖跪了~

【在 m*********g 的大作中提到】
: bangbing说的没错吧
: Sunlight: Sunrise of Sunset
: 2000K
: Sunlight: One Hour After Sunrise
: 3500K
: Sunlight: Early Morning or Late Afternoon
: 4300K
: Overcast Sky
: 6000K

avatar
a*l
89
赞,棒冰是新一代大师。这里现在难得看到这样的风光照片。
avatar
b*g
90
自知之明还是得有的。目前算是风光摄影二年级生。贴一些作品写一些心得纯粹是想引
发更多人对风格光摄影的兴趣,能有更多同好的人交流。

【在 a********l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棒冰是新一代大师。这里现在难得看到这样的风光照片。
avatar
w*2
91

I disagree. A mediocre lf shooter can beat you easily. The worst thing is
that you can not reach to his level unless you go lf. Truth is hurting sorry
.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吧。那是我理解太绝对了。
: 风光摄影我的理解是器材20%,前后期各40%吧。

avatar
b*g
92
你是大画幅使用者并且是器材控我知道。但事实上现在最著名顶尖的landscape
photographer大部分都是DSLR使用者。无论哪种摄影题材,器材的重要性都远不如人的
智慧。
当代大画幅摄影师中没几个能beat Marc Adamus这种级别的DSLR摄影师的。我觉得这种
问题上和器材控无法达到共识,多辩也无结果。

sorry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 I disagree. A mediocre lf shooter can beat you easily. The worst thing is
: that you can not reach to his level unless you go lf. Truth is hurting sorry
: .

avatar
G*g
93
膜拜,永久打印保存。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G*g
94
搞不懂这种空谈有神马意义,贴个比棒冰拍的好的,建立你的credit,偶才听你的。

sorry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 I disagree. A mediocre lf shooter can beat you easily. The worst thing is
: that you can not reach to his level unless you go lf. Truth is hurting sorry
: .

avatar
D*e
95
Re 这个....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搞不懂这种空谈有神马意义,贴个比棒冰拍的好的,建立你的credit,偶才听你的。
:
: sorry

avatar
p*e
96
大画幅拍风景确实因为物理焦距(和因此的透视效果)和幅面相对35mm产生优势
但要说一个普通的大画幅用户就能beat bangbing发的这些照片,我不太相信.
或许你可以贴几张出来看下?
或者你先定义下什么是"mediocre lf shooter"吧,这样也好对号入座一下.

sorry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 I disagree. A mediocre lf shooter can beat you easily. The worst thing is
: that you can not reach to his level unless you go lf. Truth is hurting sorry
: .

avatar
c*e
97
谢谢精彩大作,可惜错过了前段时间16-35mm打折了。
借贴问一下,大家对18-35mm 3.5-4.5G怎么看?这个头和16-35mm比起来缺了VR,长焦
端光圈小了0.5,对landscape的用途来说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锐度上我看到的评
价有些矛盾,有说1635更好的,但dxomark却给1835更高的得分,见附图。谁的说法正
确?
avatar
p*c
98
如果只在屏幕上看片,大画幅在风景中除了对景深和透视有比DSLR更好的控制外,优势
可能真的不大。但是要放大出片,DSLR就算了

sorry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 I disagree. A mediocre lf shooter can beat you easily. The worst thing is
: that you can not reach to his level unless you go lf. Truth is hurting sorry
: .

avatar
b*g
99
锐度上我觉得18-35肯定不错,我有个朋友也在用。光圈没什么差别,风光一般都是f8-
11。VR用到得也不多。不过我觉得16mm和18mm还是有不小差别的。这个得看个人习惯了
,我经常会用到16mm,所以可能18mm会觉得不够广。但有的人不太喜欢大广角,18mm也
可能够。18-35这个镜头也非常的轻,很适合带出去。不过这个镜头现在也确实不便宜
啊。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精彩大作,可惜错过了前段时间16-35mm打折了。
: 借贴问一下,大家对18-35mm 3.5-4.5G怎么看?这个头和16-35mm比起来缺了VR,长焦
: 端光圈小了0.5,对landscape的用途来说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锐度上我看到的评
: 价有些矛盾,有说1635更好的,但dxomark却给1835更高的得分,见附图。谁的说法正
: 确?

avatar
w*n
100
国家地理印印杂志啥的,完全可以胜任,怎么叫放大出片就算了。

【在 p***c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只在屏幕上看片,大画幅在风景中除了对景深和透视有比DSLR更好的控制外,优势
: 可能真的不大。但是要放大出片,DSLR就算了
:
: sorry

avatar
G*g
101
虽然论坛可以随便灌水,但涉及到技术问题,大家最好能严谨点。没有调查没有使用经
验,最好不要凭想象发言。

【在 p***c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只在屏幕上看片,大画幅在风景中除了对景深和透视有比DSLR更好的控制外,优势
: 可能真的不大。但是要放大出片,DSLR就算了
:
: sorry

avatar
k*e
102
棒冰的帖子每次看都觉得很受用~ 一定是文科生那么会码字!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d*g
103
赞,这精神和毅力!
看来我永远都无法入门!
avatar
m*6
104
谢谢虫虫贴的色温。
回版冰:我其实最关心的是当时的光线情况下色彩的饱和度,多少是自然。这也是我建
议你贴原片的原因。当然,如果拿后期跟化妆类比的话,你可能不愿把没化妆的时候呈
现出来。如果这样,不勉强。不管怎么说,5张合成,你后期还技术是很强的。至于占
百分比,这个见仁见智。就像你推荐16-35 f/4 vr 一样。别人可能推荐17-35 f/2.8,
或者18-35 ED。其实一般的publication, 那个场景,有个d3200, 配个18-55狗头,和
用全副比,恐怕很难看出区别。说器材不重要,因为现在的相机dr, iso, 在那种光线
下差别不大。要我说,器材10%,技术5%, 运气(或者叫追/等光线)%25-30%, 剩
下的是后期。
avatar
b*g
105
你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和反应。别说是风景,我想更多人会对后期
过的人像照产生更大的疑问。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微妙的,过两天我空下来会写一下我
的理解和感受。包括我对为什么要后期以及要后期到什么度的理解,和为什么总是反复
强调前期的至关重要性和复杂性。很多看似靠后期力挽狂澜的照片,其实前期拍摄比大
部分人认为的复杂得多。
至于后面关于器材的,这种级别的几个镜头差别都是非常细微的。如果有哪个一枝独秀
的话,另一些就卖不出去了。所以厂家设计的时候是考虑不同人的需求。我的推荐是站
在大部分风光摄影普通爱好者的需求和使用角度来提的。至于每个人买什么镜头,得他
们自己通过看各种类似的文章后,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作出判断。

,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虫虫贴的色温。
: 回版冰:我其实最关心的是当时的光线情况下色彩的饱和度,多少是自然。这也是我建
: 议你贴原片的原因。当然,如果拿后期跟化妆类比的话,你可能不愿把没化妆的时候呈
: 现出来。如果这样,不勉强。不管怎么说,5张合成,你后期还技术是很强的。至于占
: 百分比,这个见仁见智。就像你推荐16-35 f/4 vr 一样。别人可能推荐17-35 f/2.8,
: 或者18-35 ED。其实一般的publication, 那个场景,有个d3200, 配个18-55狗头,和
: 用全副比,恐怕很难看出区别。说器材不重要,因为现在的相机dr, iso, 在那种光线
: 下差别不大。要我说,器材10%,技术5%, 运气(或者叫追/等光线)%25-30%, 剩
: 下的是后期。

avatar
s*e
106
很漂亮。下次拍照能不能也把我带上。camping, hiking,摄影都没问题啊。
avatar
w*2
107
go to apug and see those longtime amateurs' photos.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大画幅拍风景确实因为物理焦距(和因此的透视效果)和幅面相对35mm产生优势
: 但要说一个普通的大画幅用户就能beat bangbing发的这些照片,我不太相信.
: 或许你可以贴几张出来看下?
: 或者你先定义下什么是"mediocre lf shooter"吧,这样也好对号入座一下.
:
: sorry

avatar
p*e
108
longtime amateurs和mediocre shooter这差距有点儿大吧?
如果你说前者,我会毫不怀疑你说的正确.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go to apug and see those longtime amateurs' photos.
avatar
c*e
109
收到,谢谢,我回头找机会租来玩玩看。对了,你一定去过horseshoe bending 吧,那
个地方用18mm能照全了吗?

f8-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锐度上我觉得18-35肯定不错,我有个朋友也在用。光圈没什么差别,风光一般都是f8-
: 11。VR用到得也不多。不过我觉得16mm和18mm还是有不小差别的。这个得看个人习惯了
: ,我经常会用到16mm,所以可能18mm会觉得不够广。但有的人不太喜欢大广角,18mm也
: 可能够。18-35这个镜头也非常的轻,很适合带出去。不过这个镜头现在也确实不便宜
: 啊。

avatar
w*2
110

People play lf normally are good at photography already for a long time.
Mediocre means that they are not as famous as Angel Adams.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longtime amateurs和mediocre shooter这差距有点儿大吧?
: 如果你说前者,我会毫不怀疑你说的正确.

avatar
b*g
111
Horseshoe 18mm有点悬。河是肯定能照全的,但两边的河岸可能不能全照进去。
我以前用10mm在残幅上拍的,相当于全幅的15mm,给你参考。
当然你也可以拍两三张回家让ps自动拼一下。
Horseshoe两个时间比较好,一个是下午4-5点,一个是日落的时候。夏天下午4-5点的
太阳角度基本没有什么阴影。日落的时候则是太阳正对镜头,落下地平线的时候可以拍
出星芒,但是需要滤镜或多重曝光来控制大动态范围。另外如果云足够好,太阳完全落
下去以后的几分钟内,也会非常漂亮。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收到,谢谢,我回头找机会租来玩玩看。对了,你一定去过horseshoe bending 吧,那
: 个地方用18mm能照全了吗?
:
: f8-

avatar
m*6
112
“很多人会有的疑问和反应”?这个我不确定。我倒是觉得很多人会欣然接受。风光摄
影在胶片时代基本是靠天吃饭,早起晚归,是个苦力活儿。即使那时候,也有人在暗房
里搞点小动作什么的(我就不提名字了)。这个和现在的后期,无可非议,因为纯自然
的表现不被大众买帐,有的时候enhancement是必要的。现在的风光摄影主要靠后期,
每个人心里有个标杆。这个threshold是多少,完全看个人追求和品味。就像化妆,有
人喜欢浓妆艳抹,有人喜欢淡雅清新,不同风格,而且场合不同,要求也不同。不同时
期,随着阅历的改变,也会不同。现在的观众已经被模式化的训练,没有耐心烦细细品
味,所以一上来就抓住眼球是很多风光摄影追求的目标,即使有时候摄影师本身没有意
识到。后期技术被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这是微妙的。你说的依靠前期,是因为你已
经预设好了接下来要怎样合成,换句话说,你是在用电脑创作合成你想像的那个画面,
所以原片要怎样才能符合要求。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和反应。别说是风景,我想更多人会对后期
: 过的人像照产生更大的疑问。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微妙的,过两天我空下来会写一下我
: 的理解和感受。包括我对为什么要后期以及要后期到什么度的理解,和为什么总是反复
: 强调前期的至关重要性和复杂性。很多看似靠后期力挽狂澜的照片,其实前期拍摄比大
: 部分人认为的复杂得多。
: 至于后面关于器材的,这种级别的几个镜头差别都是非常细微的。如果有哪个一枝独秀
: 的话,另一些就卖不出去了。所以厂家设计的时候是考虑不同人的需求。我的推荐是站
: 在大部分风光摄影普通爱好者的需求和使用角度来提的。至于每个人买什么镜头,得他
: 们自己通过看各种类似的文章后,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作出判断。
:

avatar
c*e
113
嗯,看来16~18mm这段还是满有价值的.
问一个镜头问题,附带得了一个horseshoe bend的拍摄心得,赚死了,哈哈
avatar
d*r
114
Toroweap Overlook 我记起来了,这是传说百多年前有人找到外星人洞穴的地方啊。
avatar
G*1
115
zan
Mark
avatar
b*g
116
关键是你这个结论“现在的风光摄影主要靠后期”中是如何定义这个“主要”的,而你
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你这个“主要”指的好的风景照都需要后期润色得来,那我同意。如果你这个“主
要”指的是一张作品的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作者后期水平的高低,那么我不同意。在我
看来原片
就是一个素颜女生,后期就是化妆。最后漂亮与否,与两者都息息相关。
你说的没错,我指的前期重要性和复杂性就是指在前期的时候已经想好后期应该怎么弄
。但这不更体现了要获得一张好照片,前期同样需要付出更复杂的操作,更长的时间,
和想更多的思路吗?也同样说明了,一个好的后期,必须结合摄影师强大的前期pre-
visualization才能成功吗?
就拿Toroweap第一张为例。5张合成远不是5张bracket曝光这么简单。
为了获得干净的星芒,一张是拆下滤镜的欠暴照片。
为了获得正确曝光的天空和峡谷,各需要一张。
为了能在强阳光下仍旧获得左侧悬崖上的纹理细节,需要装上CPL,对左侧金黄的悬崖
测光并拍下一张。
为了在大逆光环境下仍然获得右侧背光悬崖的细节,在太阳还没出地平线时,就要对该
部分曝光一张。
虽然最后是用5张合的,但整个拍摄过程加上测试照,在同一个机位角度至少按了10张
以上,每张都是需要手工设置曝光。这样整套过程必须在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短短2-3
分钟内完成。遗漏或拍坏了哪张后期都将无法弥补。如果你把这些全都归结到后期的重
要性中那我也没办法了。
另外我觉得你理解的前期还是太狭隘了一些。前期绝不仅仅是设置几个参数然后按下快
门。能预判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会有理想的光线,能找到好的角度取到好的构图,甚至
能到达某个地方,本身都是前期的范畴。前期除了需要大量对器材的知识,同样需要大
量对于天气气候,地质地理和户外的知识和经验。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人会有的疑问和反应”?这个我不确定。我倒是觉得很多人会欣然接受。风光摄
: 影在胶片时代基本是靠天吃饭,早起晚归,是个苦力活儿。即使那时候,也有人在暗房
: 里搞点小动作什么的(我就不提名字了)。这个和现在的后期,无可非议,因为纯自然
: 的表现不被大众买帐,有的时候enhancement是必要的。现在的风光摄影主要靠后期,
: 每个人心里有个标杆。这个threshold是多少,完全看个人追求和品味。就像化妆,有
: 人喜欢浓妆艳抹,有人喜欢淡雅清新,不同风格,而且场合不同,要求也不同。不同时
: 期,随着阅历的改变,也会不同。现在的观众已经被模式化的训练,没有耐心烦细细品
: 味,所以一上来就抓住眼球是很多风光摄影追求的目标,即使有时候摄影师本身没有意
: 识到。后期技术被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这是微妙的。你说的依靠前期,是因为你已
: 经预设好了接下来要怎样合成,换句话说,你是在用电脑创作合成你想像的那个画面,

avatar
b*g
117
摄影论坛也逛了不少了。也看了无数照片的评论。总结下几大最常见的
误解和谬论,搏大家一笑。
1.风光摄影主要看风景和天——如果当时和那个摄影师在同一个地方,用个傻瓜机也能
拍出好照片。
事实上能取悦视觉的风景往往都是不容易拍摄好的。往往不是光线复杂就是构图困难。
2.风光摄影靠器材——不是中大画幅就不算严肃风光。只有中大画幅才能怎么怎么样。
事实上一张好的作品从来不由照片能放到多大,放大后能有多少细节来决定。一个普通
摄影师用大画幅拍的照片放到墙壁那么大,对人的视觉冲击也远远不如一个摄影家用小
相机拍的照片放到一张A4纸那么大。
3.风光摄影靠后期——你看这原片和成片差这么多。要是有这后期技术,我也能搞成那
样。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那那些专业做digital art的人将都很容易成为风光摄影大师。
4.最搞笑的还有风光摄影靠吃苦耐劳——风光摄影师就是靠起早贪黑,靠多去各种地方
,所以能拍到好照片。
这是纯粹把艺术创作贬成了农民耕作。
以上谬论没有一个是绝对错误的。但都只是片面地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下了结论。以
上谬论也都适用于其他摄影题材,但请勿对号入座。因为以上所有的谬论我都曾经相信
过。但是当看到越来越多摄影家有灵气的新作品,并去关心那些摄影家的文章,blog,
视频后,了解他们的拍摄过程,拍摄思维后,这些谬论都被全盘否定了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人会有的疑问和反应”?这个我不确定。我倒是觉得很多人会欣然接受。风光摄
: 影在胶片时代基本是靠天吃饭,早起晚归,是个苦力活儿。即使那时候,也有人在暗房
: 里搞点小动作什么的(我就不提名字了)。这个和现在的后期,无可非议,因为纯自然
: 的表现不被大众买帐,有的时候enhancement是必要的。现在的风光摄影主要靠后期,
: 每个人心里有个标杆。这个threshold是多少,完全看个人追求和品味。就像化妆,有
: 人喜欢浓妆艳抹,有人喜欢淡雅清新,不同风格,而且场合不同,要求也不同。不同时
: 期,随着阅历的改变,也会不同。现在的观众已经被模式化的训练,没有耐心烦细细品
: 味,所以一上来就抓住眼球是很多风光摄影追求的目标,即使有时候摄影师本身没有意
: 识到。后期技术被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这是微妙的。你说的依靠前期,是因为你已
: 经预设好了接下来要怎样合成,换句话说,你是在用电脑创作合成你想像的那个画面,

avatar
m*6
118
这不是主要么?1)“指的好的风景照都需要后期润色得来” -我同意。之前也说过了
。2)“指的是一张作品的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作者后期水平的高低” -这个要这么说
,要符合当前流行模式的审美,后期必须强。你的思路服务于你的后期需要。是不是可
以说你用各个方面的技术fabricate了一个风光照?这也是一种创作。用你女生的比喻
,也有这么一种女生,各个五官都perfect, 放到一起的整体效果却没有每个单独的五
官那么出色。这也难怪,因为风光摄影,同一个景点的构思就那么多,或者说没什么选
择,于是大家都攻怎样制造一点不同,一点醒目,但是纯技术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你5张的过程,其实没有你说的那么复杂,技术性强。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你这个结论“现在的风光摄影主要靠后期”中是如何定义这个“主要”的,而你
: 的依据是什么?
: 如果你这个“主要”指的好的风景照都需要后期润色得来,那我同意。如果你这个“主
: 要”指的是一张作品的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作者后期水平的高低,那么我不同意。在我
: 看来原片
: 就是一个素颜女生,后期就是化妆。最后漂亮与否,与两者都息息相关。
: 你说的没错,我指的前期重要性和复杂性就是指在前期的时候已经想好后期应该怎么弄
: 。但这不更体现了要获得一张好照片,前期同样需要付出更复杂的操作,更长的时间,
: 和想更多的思路吗?也同样说明了,一个好的后期,必须结合摄影师强大的前期pre-
: visualization才能成功吗?

avatar
b*g
119
如果你觉得这个前期没有这么复杂。那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后期更为简单。你花40刀
在Chip Phillips的网站上买个后期tutorial,看完2小时的视频,人人都能做这样的后
期。
Guess what?当初我看完这个教photoshop的视频的第一反应时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这
人的前期真NB。olos也看过这个视频吧,可以发表点感言。。。。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不是主要么?1)“指的好的风景照都需要后期润色得来” -我同意。之前也说过了
: 。2)“指的是一张作品的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作者后期水平的高低” -这个要这么说
: ,要符合当前流行模式的审美,后期必须强。你的思路服务于你的后期需要。是不是可
: 以说你用各个方面的技术fabricate了一个风光照?这也是一种创作。用你女生的比喻
: ,也有这么一种女生,各个五官都perfect, 放到一起的整体效果却没有每个单独的五
: 官那么出色。这也难怪,因为风光摄影,同一个景点的构思就那么多,或者说没什么选
: 择,于是大家都攻怎样制造一点不同,一点醒目,但是纯技术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 你5张的过程,其实没有你说的那么复杂,技术性强。

avatar
o*s
120
You are good! I didnt study this.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三张是45mm,第六张是66mm,这个应该已经是类似标头的视角了。似乎对于一个场景
: ,用广角只能拍一两张,但是如果用中段就可以在避免距离压缩感的同时注重于局部。
: 另外好奇你们一天走10 mile晚上也要宿营么?
:
: 70

avatar
o*s
121
RE,

【在 q*z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话前后矛盾啊,难道合适的时间,地点不算技术么?
avatar
o*s
122
Thanks for sharing!

为了获得干净的星芒,一张是拆下滤镜的欠暴照片。
为了获得正确曝光的天空和峡谷,各需要一张。
为了能在强阳光下仍旧获得左侧悬崖上的纹理细节,需要装上CPL,对左侧金黄的悬崖
测光并拍下一张。
为了在大逆光环境下仍然获得右侧背光悬崖的细节,在太阳还没出地平线时,就要对该
部分曝光一张。
能预判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会有理想的光线,能找到好的角度取到好的构图,甚至
能到达某个地方,本身都是前期的范畴。前期除了需要大量对器材的知识,同样需要大
量对于天气气候,地质地理和户外的知识和经验。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觉得这个前期没有这么复杂。那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后期更为简单。你花40刀
: 在Chip Phillips的网站上买个后期tutorial,看完2小时的视频,人人都能做这样的后
: 期。
: Guess what?当初我看完这个教photoshop的视频的第一反应时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这
: 人的前期真NB。olos也看过这个视频吧,可以发表点感言。。。。

avatar
o*s
123
Links please.

但是当看到越来越多摄影家有灵气的新作品,并去关心那些摄影家的文章,blog,
视频后,了解他们的拍摄过程,拍摄思维后,这些谬论都被全盘否定了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觉得这个前期没有这么复杂。那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后期更为简单。你花40刀
: 在Chip Phillips的网站上买个后期tutorial,看完2小时的视频,人人都能做这样的后
: 期。
: Guess what?当初我看完这个教photoshop的视频的第一反应时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这
: 人的前期真NB。olos也看过这个视频吧,可以发表点感言。。。。

avatar
b*g
124
link太多了,以后专门来个总结.
抛个砖,我觉得Guy Tal对Marc Adamus的这篇interview非常得好,无论是问题还是回答。
http://guytal.com/wordpress/2011/07/21/interview-with-marc-adam

【在 o**s 的大作中提到】
: Links please.
:
: 但是当看到越来越多摄影家有灵气的新作品,并去关心那些摄影家的文章,blog,
: 视频后,了解他们的拍摄过程,拍摄思维后,这些谬论都被全盘否定了

avatar
o*s
126
多谢!專門开一貼吧

答。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link太多了,以后专门来个总结.
: 抛个砖,我觉得Guy Tal对Marc Adamus的这篇interview非常得好,无论是问题还是回答。
: http://guytal.com/wordpress/2011/07/21/interview-with-marc-adam

avatar
T*u
127
狂赞!
棒冰同学,请教一下,那些大动态范围的照片是不是多张曝光合成的? 还是用了渐变
(看起来不象渐变)?有空能否谈谈曝光合成的要领。例如你觉得那些video 或者文章
可以好好看看的。
我看网上的video琢磨过一段时间曝光合成,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干脆就在light
room里用单张调节shadow highlight的亮度。某些情况下好使,方便。但是光比太大时
就没有办法了。
谢谢!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b*g
128
这个云漫就是Yiming Hu,挺有名的一个华人风光摄影师。我跟过他的blog,不过他写
得不勤。
http://www.majestic-nature.com/index.php
有没有发现他文中的1-16条的镜头评价的结论基本和我写得Nikon版的很像 :)
1. Canon EF 17-40mm F4 L: 佳能系统里性价比最高,焦段最实用的广角风光镜头,没
有之一。它也许没法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但小光圈下的画质能满足绝大多数专业风光
摄影师的要求。
2. Canon EF 16-35mm F2.8 L: 比17-40L多了近一倍的价格,换来的是几乎完全相同的
画质,漂亮的星芒和能拍夜空的大光圈。对需要这些功能的人来说,很值。对不需要的
人来说,不值。
3. Canon EF 24-70mm F2.8 L: 尴尬的焦段,沉重的重量。 在我看来,这个新闻记者
喜欢的镜皇很不适合风光摄影。二代再强我也不会考虑。
11.Canon EF 70-200mm F4 IS L:画质和重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画质比70-200mm F4 L
更好,是我现在拍风光的长焦主力。
13.Canon EF 70-200mm F2.8 IS II L:长焦变焦的标杆,拥有这个焦段最好的画质。
作为风光摄影镜头有点太重,但我宁愿留它压箱底也不会出手。
还有这段:
对初学者的建议: 滤镜在风光摄影里有重要作用,但并非万能或不可取代。 一般来说
,CPL和ND必不可少。但GND滤镜理论上并非必要。如果想节省开支,或者追求最高画质
,可以用多次曝光合成技术来代替GND。我自己很多时候也用曝光合成,因为这个技术
更灵活;用GND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不想再后期花太多时候而已,并非一定要用。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forum.xitek.com/thread-921390-1-1-1.html
avatar
G*g
129
LZ属于技术狂人, 加超强的学习能力.一般人想提高,还是掏钱买GND吧.

,或者追求最高画质,可以用多次曝光合成技术来代替GND。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云漫就是Yiming Hu,挺有名的一个华人风光摄影师。我跟过他的blog,不过他写
: 得不勤。
: http://www.majestic-nature.com/index.php
: 有没有发现他文中的1-16条的镜头评价的结论基本和我写得Nikon版的很像 :)
: 1. Canon EF 17-40mm F4 L: 佳能系统里性价比最高,焦段最实用的广角风光镜头,没
: 有之一。它也许没法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但小光圈下的画质能满足绝大多数专业风光
: 摄影师的要求。
: 2. Canon EF 16-35mm F2.8 L: 比17-40L多了近一倍的价格,换来的是几乎完全相同的
: 画质,漂亮的星芒和能拍夜空的大光圈。对需要这些功能的人来说,很值。对不需要的
: 人来说,不值。

avatar
b*g
130
能具体说下你觉得哪里不理想吗?暴光合成这个东西说起来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最好的方法还是看摄影大师的一些video和教程。
lightroom的调节范围太小了,而且很难做局部调整。所以既然都花这么多时间精力金
钱去拍摄,后期不如也在ps里仔细精修一下。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狂赞!
: 棒冰同学,请教一下,那些大动态范围的照片是不是多张曝光合成的? 还是用了渐变
: (看起来不象渐变)?有空能否谈谈曝光合成的要领。例如你觉得那些video 或者文章
: 可以好好看看的。
: 我看网上的video琢磨过一段时间曝光合成,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干脆就在light
: room里用单张调节shadow highlight的亮度。某些情况下好使,方便。但是光比太大时
: 就没有办法了。
: 谢谢!

avatar
a*l
131
i am both wrapped up in one package. am i rare?

【在 p*********e 的大作中提到】
: longtime amateurs和mediocre shooter这差距有点儿大吧?
: 如果你说前者,我会毫不怀疑你说的正确.

avatar
a*l
132
mb为什么我就是唐僧。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棒冰的帖子每次看都觉得很受用~ 一定是文科生那么会码字!
avatar
m*6
133
我一边回你一边修改更新,不利于我回复你的发言。我把你新加的摘两段过来说说。
1. “我觉得你理解的前期还是太狭隘了一些。前期绝不仅仅是设置几个参数然后按下
快
门。能预判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会有理想的光线,能找到好的角度取到好的
构图,甚至
能到达某个地方,本身都是前期的范畴。前期除了需要大量对器材
的知识,同样需要大
量对于天气气候,地质地理和户外的知识和经验。”
-你要是硬觉得这些都是技术,都很了不起,那是你的看法。
2. 最搞笑的还有风光摄影靠吃苦耐劳——风光摄影师就是靠起早贪黑,靠多去各种地
方
,所以能拍到好照片。

这是纯粹把艺术创作贬成了农民耕作。
-你不能一边享受“农民耕作”带来的成果,一边又贬低农民耕作,拔高自己。风光摄
影前期最重要的,简单说就是早起晚归追彩霞,就是“1”里面你拔高的东西。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具体说下你觉得哪里不理想吗?暴光合成这个东西说起来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 最好的方法还是看摄影大师的一些video和教程。
: lightroom的调节范围太小了,而且很难做局部调整。所以既然都花这么多时间精力金
: 钱去拍摄,后期不如也在ps里仔细精修一下。

avatar
b*g
134
这个无需再讨论了,因为你从心底里在一开始就固执地认为风光摄影没什么技术含量,
大部分就是靠后期修图和早起晚归追彩霞。看到一张好图,心里的第一反映是这人就是
后期强罢了。这样的想法我也见过很多了。无需说服你。人各有志,可以理解。
只有两个建议,采纳不采纳是你自己的事情。
一是如果你自己对风光摄影有兴趣却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对你的进步是很不利的。
我的作品没有参照性,我只是处于第二年搞这个题材的学习过程中。多去看一些真正摄
影家的文章作品和教程,真正了解下他们拍摄和后期的过程。
二是如果你坚持这个想法,那希望你能积极学习提高你自己的后期水平。然后等你自己
的后期水平提高几个台阶后再来回头看看这个问题,看看风光摄影是不是大部分靠后期
这么简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很多时候人的一种误解来源于对一个问题本身的了
解不够。当你自己的后期不是很熟练,却看到别人的照片时,自然很容易将差别归结在
这个因素上了。

作。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一边回你一边修改更新,不利于我回复你的发言。我把你新加的摘两段过来说说。
: 1. “我觉得你理解的前期还是太狭隘了一些。前期绝不仅仅是设置几个参数然后按下
: 快
门。能预判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会有理想的光线,能找到好的角度取到好的
: 构图,甚至
能到达某个地方,本身都是前期的范畴。前期除了需要大量对器材
: 的知识,同样需要大
量对于天气气候,地质地理和户外的知识和经验。”
: -你要是硬觉得这些都是技术,都很了不起,那是你的看法。
: 2. 最搞笑的还有风光摄影靠吃苦耐劳——风光摄影师就是靠起早贪黑,靠多去各种地
: 方
,所以能拍到好照片。

这是纯粹把艺术创作贬成了农民耕作。
: -你不能一边享受“农民耕作”带来的成果,一边又贬低农民耕作,拔高自己。风光摄
: 影前期最重要的,简单说就是早起晚归追彩霞,就是“1”里面你拔高的东西。

avatar
G*g
135
棒冰大师这复杂的后期合成技术,完全是基因片段重组的节奏啊,怎马可能是文科僧。
感叹和检讨一下,其实很多时候固执源于无知。几个月前讨论GND的时候,棒冰同学说
后期blending可以替代GND,还跟他争了几句。偶那会觉得,blending 就是把不同曝光
度的照片叠加,自然效果没法跟GND比。现在终于明白了,棒大这种片段重组的
blending, 结合使用ND的长曝光,确实可以完全替代甚至超越GND的效果。
向棒大学习,以刻苦钻研提高技术为荣,以故弄玄虚庄壁犯罪为耻。再次感谢棒大的启
蒙。

【在 k*******e 的大作中提到】
: 棒冰的帖子每次看都觉得很受用~ 一定是文科生那么会码字!
avatar
o*s
137
昨天艰难的看了两遍,找不到感觉?觉得都很高尚遥远?

答。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link太多了,以后专门来个总结.
: 抛个砖,我觉得Guy Tal对Marc Adamus的这篇interview非常得好,无论是问题还是回答。
: http://guytal.com/wordpress/2011/07/21/interview-with-marc-adam

avatar
b*g
138
马兄太抬举了。我其实也用得不熟练,才学没多久,大师二字实在汗颜,至今蒙板还经
常擦不好。楼上一位帖的Yiming Hu的那个长帖内容丰富,见解独特,那才是真大师,
才是更值得读的文章。至于后期技术,其实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少摄影家都把自己的
核心后期过程做成过教程,分享出来了。基本上没有太多秘密可言。留心花几天就都能
搞明白。我的感慨就是技术容易学,但要拍到他们那样却是难,因为有很多后期以外的
东西,是我这种码农无法驾驭的。
这个基因重组算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事实上大部分照片倒是不用那样。但我的理解是这
种基因重组式的拍摄恰恰赋予了数码摄影一种极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使数码摄影能创
造出很多胶片机做不到或很难做到的作品,也使突破器材本身的极限成为了可能:
包围暴光合成使得超越传感器动态范围成为可能
景深合成可以超越超焦距的景深
星轨多张合成代替单张长暴光,使现在的入门机都能获得很干净的星轨照——这在胶片
时代是无法想像的。
这使得数码摄影对器材的门槛大大下降。尽管这种拍摄方式最后的归总收尾成型都是在
photoshop里面。但实际上更多的智慧和技巧是在前期的拍摄和思考中的。
关于GND我觉得虽然可以被后期替代,但还是很有价值的器材。省了后期的麻烦是一方
面,但其实迫使自己静下心精确调整GND这个过程,也往往能帮助自己更仔细谨慎地进
行构图。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棒冰大师这复杂的后期合成技术,完全是基因片段重组的节奏啊,怎马可能是文科僧。
: 感叹和检讨一下,其实很多时候固执源于无知。几个月前讨论GND的时候,棒冰同学说
: 后期blending可以替代GND,还跟他争了几句。偶那会觉得,blending 就是把不同曝光
: 度的照片叠加,自然效果没法跟GND比。现在终于明白了,棒大这种片段重组的
: blending, 结合使用ND的长曝光,确实可以完全替代甚至超越GND的效果。
: 向棒大学习,以刻苦钻研提高技术为荣,以故弄玄虚庄壁犯罪为耻。再次感谢棒大的启
: 蒙。

avatar
b*g
139
另外我觉得数码摄影发展至今,其实对摄影过程的理解已经和传统胶片摄影有着天壤之
别。数码摄影已经远远不是到一个地方,拍一张照片或者胡乱bracket一堆照片,然后
回去开始想怎么处理最好,这种前期和后期是分离脱节的。
数码摄影应该是一个从前期到后期的整体。当前期看到一个景色就开始思考和测试在一
次暴光中,是否能理想地获得所有部分的细节。如果不能,应该要拍几张,每一张对应
的是哪个部分,如何拍。这个思维过程是数码摄影独有的。所以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是
无法定义前期和后期占得重要性的比重,因为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
最后我觉得对photoshop这个东西有人爱有人恨。我的理解是,如果你不做后期,不做
好后期,就意味着相机替你做了后期。经常提到的尼康黄,佳能粉,实际上无非就是尼
康和佳能或者lightroom/camera raw本身做的“后期”的差别。与其把控制权交给机器
,为啥不交给IQ更高的人脑呢?photoshop只是一个工具,没有太多神奇的地方,它的
确改变了摄影,但是却没有替代摄影。
avatar
b*g
140
是有点遥远。但是那段关于彩色/黑白,大场景/小细节的采访我印象最深。我目前为止
只会拍大场景,就是拍不好细节照和黑白。我觉得能拍好细节是风光摄影一个更高的境
界。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范老师水平比我们大部分爱好者高了不止一个等级的原因之一
。这段话很有启发:
I find the intimate scenes challenging to capture because I often feel like
an outsider looking in, rather than being contained within something all
around me. With intimate scenes I am less likely to realize the potential
for a photograph until the exact moment I am viewing it; where as with a big
landscape the potential is usually obvious to me for some time before the
picture is taken. Therefore, the times I have had success rendering
effective images from small scenes have often been the times I have been
moving very slowly, paying very careful attention.

【在 o**s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艰难的看了两遍,找不到感觉?觉得都很高尚遥远?
:
: 答。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G*e
141
别说踩点等光了,修车换胎攀岩找水你都得会,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关键时
刻能救命,不要把技术仅局限于相机照片上。
至于bangbing有没有拔高“1”的地位,估计这里谁说了你都不服,还是找几个pro问问
吧,看看到了他们那个层次觉得啥重要。

作。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一边回你一边修改更新,不利于我回复你的发言。我把你新加的摘两段过来说说。
: 1. “我觉得你理解的前期还是太狭隘了一些。前期绝不仅仅是设置几个参数然后按下
: 快
门。能预判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会有理想的光线,能找到好的角度取到好的
: 构图,甚至
能到达某个地方,本身都是前期的范畴。前期除了需要大量对器材
: 的知识,同样需要大
量对于天气气候,地质地理和户外的知识和经验。”
: -你要是硬觉得这些都是技术,都很了不起,那是你的看法。
: 2. 最搞笑的还有风光摄影靠吃苦耐劳——风光摄影师就是靠起早贪黑,靠多去各种地
: 方
,所以能拍到好照片。

这是纯粹把艺术创作贬成了农民耕作。
: -你不能一边享受“农民耕作”带来的成果,一边又贬低农民耕作,拔高自己。风光摄
: 影前期最重要的,简单说就是早起晚归追彩霞,就是“1”里面你拔高的东西。

avatar
n*h
142
虽然我从来没有严肃的拍过风光,看这个贴还是收获良多,做个记号
avatar
m*6
143
问题是这些我也不觉得是什么高深的。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别说踩点等光了,修车换胎攀岩找水你都得会,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关键时
: 刻能救命,不要把技术仅局限于相机照片上。
: 至于bangbing有没有拔高“1”的地位,估计这里谁说了你都不服,还是找几个pro问问
: 吧,看看到了他们那个层次觉得啥重要。
:
: 作。

avatar
m*6
144
你觉得有技术含量那你就有吧。我不觉得。即使在你说了一通怎么争分夺秒地拍了十几
张还是多少,在那有限的几分种里。
你说了半天也没把原片贴出来。这个最说明问题了。你不贴,却一个劲强调前期多伟大
,拍这片子多不容易,没有说服力。你贴个原片和成片的befoer and after, 然后大
家自会知道后期占了多少比例。
还有,tuweep第一张我不觉得好。那张就是一个技术累计起来得人造风景。那张从你言
谈话语你应该是最满意的。这是我们的区别。我倒是觉得你那七张里面最好得是第三张。
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被说服,也没有说服你的意思。我们的审美不同。摄影这东西,贴
那儿没有反馈是不是很难受?如果你特享受一片赞好,听不进不同的意见,那我也不耽
误时间。You are just a hypocritical, in that case.
关于你的建议,谢谢你码字,我知道我的瓶颈,你不知道。

这个无需再讨论了,因为你从心底里在一开始就固执地认为风光摄影没什么技术含量,
大部分就是靠后期修图和早起晚归追彩霞。看到一张好图,心里的第一反映是这人就是
后期强罢了。这样的想法我也见过很多了。无需说服你。人各有志,可以理解。
只有两个建议,采纳不采纳是你自己的事情。
一是如果你自己对风光摄影有兴趣却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对你的进步是很不利的。
我的作品没有参照性,我只是处于第二年搞这个题材的学习过程中。多去看一些真正摄
影家的文章作品和教程,真正了解下他们拍摄和后期的过程。
二是如果你坚持这个想法,那希望你能积极学习提高你自己的后期水平。然后等你自己
的后期水平提高几个台阶后再来回头看看这个问题,看看风光摄影是不是大部分靠后期
这么简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很多时候人的一种误解来源于对一个问题本身的了
解不够。当你自己的后期不是很熟练,却看到别人的照片时,自然很容易将差别归结在
这个因素上了。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无需再讨论了,因为你从心底里在一开始就固执地认为风光摄影没什么技术含量,
: 大部分就是靠后期修图和早起晚归追彩霞。看到一张好图,心里的第一反映是这人就是
: 后期强罢了。这样的想法我也见过很多了。无需说服你。人各有志,可以理解。
: 只有两个建议,采纳不采纳是你自己的事情。
: 一是如果你自己对风光摄影有兴趣却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对你的进步是很不利的。
: 我的作品没有参照性,我只是处于第二年搞这个题材的学习过程中。多去看一些真正摄
: 影家的文章作品和教程,真正了解下他们拍摄和后期的过程。
: 二是如果你坚持这个想法,那希望你能积极学习提高你自己的后期水平。然后等你自己
: 的后期水平提高几个台阶后再来回头看看这个问题,看看风光摄影是不是大部分靠后期
: 这么简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很多时候人的一种误解来源于对一个问题本身的了

avatar
b*g
145
关键是你自始至终什么意见都没提,除了说色温和你那张阴天拍的不一样(日出的色温
又如何和阴天的会一样呢?),也没说你觉得色温应该是怎么样的,让我如何听进”不
同的意见“呢?
真心提意见的我诚心接受。但你从第一次回帖,到后面的所有回答,无非就是想说明你
的一个观点:风景摄影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就是个起早贪黑,然后就是靠后期,没
什么了不起的。
你可以这么认为我拍的照片,如果是这样,那说明我的前期还不够强大。还有很大提高
空间但是你武断地来概括整个风光摄影,那我只能说你是井底之蛙了。
另外引用一段我回xy95242的话来阐述我对第一张Toroweap的评价:
-------------------------------------------------------------------
我一直以为抗晕光是14-24更差?施老师的14-24在那里貌似完全不行啊。
16-35感觉还好,星芒是用一张欠暴很多的合的,形状后期我稍微修了下,就是把它修
短了点。不过逆光照真是对镜头是否干净要求很高,我们的镜头上灰多了点,原片上都
脏得比较夸张。这张星芒的Toroweap还是处理得问题颇多,特别是左边的黄色峡谷,自
己看着都觉得有点恶心。。。

-------------------------------------------------------------------
你的瓶颈在哪里我确实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但是你的照片我是看过的,特别是那帖“
佳能比拼尼康”记忆深刻。
http://www.mitbbs.ca/article_t/PhotoGear/34978997.html
有时候人的瓶颈未必是技术,而是莫名其妙目空一切的傲气。
张。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星芒是16-35,怎么会这么干净?16-35的抗晕光比14-24差了很多,所以逆光我一般多
: 用14-24。

avatar
k*e
146
因为你的英文太高深大家都看不懂,LOL~~

【在 a********l 的大作中提到】
: mb为什么我就是唐僧。
avatar
G*e
147
没人说这些高深吧,在讨论重要性对不对?不高深不等于不重要。
摄影又不是搞科研,能有多少高深的东西,无非是你怎样能以最小的代价做到最好的问
题。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是这些我也不觉得是什么高深的。
avatar
m*6
148
是你没有听意见的心,所以我反复说的你听不进去,到现在也是。你回头读一读我前面
说的,我的意见就是:
你用技术堆积起来一张自己满意,但是我不觉得好的片子。
你是没有见过我照的片子。另外我知道我照的水平有限,但不等于说我欣赏/审美水平
不好。那个佳能尼康比拼那种本版娱乐贴还麻烦你翻出来。西部那边的很多地方我可以
说了如执掌。我去tuweep的时候比你早10年。那边什么样子我知道。在我看来那张不是
一个成功的例子。
你不应该把我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傲气等同。这样只能说明其实傲气的是你。
其他我不说了。

关键是你自始至终什么意见都没提,除了说色温和你那张阴天拍的不一样(日出的色温
又如何和阴天的会一样呢?),也没说你觉得色温应该是怎么样的,让我如何听进”不
同的意见“呢?
真心提意见的我诚心接受。但你从第一次回帖,到后面的所有回答,无非就是想说明你
的一个观点:风景摄影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就是个起早贪黑,然后就是靠后期,没
什么了不起的。
你可以这么认为我拍的照片,如果是这样,那说明我的前期还不够强大。还有很大提高
空间但是你武断地来概括整个风光摄影,那我只能说你是井底之蛙了。
另外引用一段我回xy95242的话来阐述我对第一张Toroweap的评价:
-------------------------------------------------------------------
我一直以为抗晕光是14-24更差?施老师的14-24在那里貌似完全不行啊。
16-35感觉还好,星芒是用一张欠暴很多的合的,形状后期我稍微修了下,就是把它修
短了点。不过逆光照真是对镜头是否干净要求很高,我们的镜头上灰多了点,原片上都
脏得比较夸张。这张星芒的Toroweap还是处理得问题颇多,特别是左边的黄色峡谷,自
己看着都觉得有点恶心。。。
-------------------------------------------------------------------
你的瓶颈在哪里我确实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但是你的照片我是看过的,特别是那帖“
佳能比拼尼康”记忆深刻。
http://www.mitbbs.ca/article_t/PhotoGear/34978997.html
有时候人的瓶颈未必是技术,而是莫名其妙目空一切的傲气。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你自始至终什么意见都没提,除了说色温和你那张阴天拍的不一样(日出的色温
: 又如何和阴天的会一样呢?),也没说你觉得色温应该是怎么样的,让我如何听进”不
: 同的意见“呢?
: 真心提意见的我诚心接受。但你从第一次回帖,到后面的所有回答,无非就是想说明你
: 的一个观点:风景摄影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就是个起早贪黑,然后就是靠后期,没
: 什么了不起的。
: 你可以这么认为我拍的照片,如果是这样,那说明我的前期还不够强大。还有很大提高
: 空间但是你武断地来概括整个风光摄影,那我只能说你是井底之蛙了。
: 另外引用一段我回xy95242的话来阐述我对第一张Toroweap的评价:
: -------------------------------------------------------------------

avatar
T*u
149
我目前用曝光合成的目的还是很初级的 只是想把大动态的画面曝光高正确
我买了tony的那个luminosity mask,把一个图层的部分遮挡起来,然后就出片。不理
想的地方是明亮分解的地方很不自然,而且画面发灰。
我看过一些video 能否推荐一下几个教程? 谢谢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具体说下你觉得哪里不理想吗?暴光合成这个东西说起来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 最好的方法还是看摄影大师的一些video和教程。
: lightroom的调节范围太小了,而且很难做局部调整。所以既然都花这么多时间精力金
: 钱去拍摄,后期不如也在ps里仔细精修一下。

avatar
r*1
150
不得不说,这是我迄今为止见到最逗的回复了。六脉同学别争了,好好拍片呗。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你没有听意见的心,所以我反复说的你听不进去,到现在也是。你回头读一读我前面
: 说的,我的意见就是:
: 你用技术堆积起来一张自己满意,但是我不觉得好的片子。
: 你是没有见过我照的片子。另外我知道我照的水平有限,但不等于说我欣赏/审美水平
: 不好。那个佳能尼康比拼那种本版娱乐贴还麻烦你翻出来。西部那边的很多地方我可以
: 说了如执掌。我去tuweep的时候比你早10年。那边什么样子我知道。在我看来那张不是
: 一个成功的例子。
: 你不应该把我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傲气等同。这样只能说明其实傲气的是你。
: 其他我不说了。
:

avatar
w*n
151
我只见过有技术没审美的人,基本上不存在“拍的不好但审美很好”的人。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你没有听意见的心,所以我反复说的你听不进去,到现在也是。你回头读一读我前面
: 说的,我的意见就是:
: 你用技术堆积起来一张自己满意,但是我不觉得好的片子。
: 你是没有见过我照的片子。另外我知道我照的水平有限,但不等于说我欣赏/审美水平
: 不好。那个佳能尼康比拼那种本版娱乐贴还麻烦你翻出来。西部那边的很多地方我可以
: 说了如执掌。我去tuweep的时候比你早10年。那边什么样子我知道。在我看来那张不是
: 一个成功的例子。
: 你不应该把我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傲气等同。这样只能说明其实傲气的是你。
: 其他我不说了。
:

avatar
G*g
152
嘿嘿嘿嘿...一针见血. 文大师太狠了.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见过有技术没审美的人,基本上不存在“拍的不好但审美很好”的人。
avatar
b*g
153
你说的这几个现象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利用luminosity mask来进行暴光合成还是有一些
技巧在里面的.简单说几条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先说下你遇到这两个问题的原因:
1.分界地方不自然,是因为你合成的两张照片相同部分的明暗差距过大.尽管
luminosity mask比一般手擦的蒙板要精确很多,但是遇到太大反差的地方仍然会留有类
似halo一样的情况.
2.画面发灰实际表示了对比度的丧失.这是亮度蒙板暴光合成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你实
际上是把很大的动态范围压缩到了一个小的动态范围.比如你拍日出,人眼看到的天空比
地面高2个stop,但在合成中你用的是-2stop的天空,会显得和地面一个亮度.
最简单的情况,假设你有3张照片,暴光分别为-2,0,+2.
第一个问题需要在raw处理阶段解决.你在处理-2,0,+2这3张照片时,应该减少他们之间
的差异,但同时又保证细节不丢失.比如在处理-2这张照片的时候,假设这张照片是对天空
的准确暴光,但地面是欠暴的.这个时候你需要在lr里提亮shadow部分以提亮地面.这样
以后在合成的过程中,不至于因为这张地面太黑而造成明显的边界.同理在+2张照片,假
设是对地面的正确暴光,那么天空必然是过暴的.在LR里需要压低highlight的部分,这样
以后合成天空的时候不会过渡突兀.在raw处理平均暴光以后再倒入ps中叠加.当然具体
要多接近才能比较自然,这个得靠实践经验.
第二个问题是合成的必然结果,刚合成完是一定会丧失对比,画面发灰的.但是这种损失
对比只是一个假象,因为实际高光和暗部的细节都已经通过合成保留下来了.所以在合成
以后,真正的后期才开始.通常合成后的第一步就是通过curve/level等工具来还原对比.
因为细节都在,所以这种增加对比是无害的.甚至还可以通过亮度蒙板来保护高光和阴影
部分不被对比所破坏.
具体video的话我推荐Chip Phillips网站上的tutorial.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目前用曝光合成的目的还是很初级的 只是想把大动态的画面曝光高正确
: 我买了tony的那个luminosity mask,把一个图层的部分遮挡起来,然后就出片。不理
: 想的地方是明亮分解的地方很不自然,而且画面发灰。
: 我看过一些video 能否推荐一下几个教程? 谢谢

avatar
a*9
154
哈哈, 好痛呀。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见过有技术没审美的人,基本上不存在“拍的不好但审美很好”的人。
avatar
f*w
155
如果真是高手 有这空马字就不能写点有内容的给大家么哪怕是拍报纸也比你现在扯
的强

张。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觉得有技术含量那你就有吧。我不觉得。即使在你说了一通怎么争分夺秒地拍了十几
: 张还是多少,在那有限的几分种里。
: 你说了半天也没把原片贴出来。这个最说明问题了。你不贴,却一个劲强调前期多伟大
: ,拍这片子多不容易,没有说服力。你贴个原片和成片的befoer and after, 然后大
: 家自会知道后期占了多少比例。
: 还有,tuweep第一张我不觉得好。那张就是一个技术累计起来得人造风景。那张从你言
: 谈话语你应该是最满意的。这是我们的区别。我倒是觉得你那七张里面最好得是第三张。
: 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被说服,也没有说服你的意思。我们的审美不同。摄影这东西,贴
: 那儿没有反馈是不是很难受?如果你特享受一片赞好,听不进不同的意见,那我也不耽
: 误时间。You are just a hypocritical, in that case.

avatar
f*w
156
+1
哈哈 说道点子上了
同没见过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见过有技术没审美的人,基本上不存在“拍的不好但审美很好”的人。
avatar
b*x
157
真是风光大片,拍得太赞了,俺对棒冰大师(实话)只有仰慕的份。
另外云漫帖子里提到有的片子是“镜头上下移轴在三个不同位置,拍N张,再合成一张
”是不是那个panorama的东东,还是另外的什么。谢谢!
avatar
t*k
158
那个应该是用的专门的移轴镜头

【在 b*****x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是风光大片,拍得太赞了,俺对棒冰大师(实话)只有仰慕的份。
: 另外云漫帖子里提到有的片子是“镜头上下移轴在三个不同位置,拍N张,再合成一张
: ”是不是那个panorama的东东,还是另外的什么。谢谢!

avatar
o*s
159
tilt shift? how does that work?
Also I noticed that many of his photos, instead of one wide angle, he
stitched together several longer focal length shots together. Different
perspective???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应该是用的专门的移轴镜头
avatar
t*k
160
移轴镜头像场很大,机身固定之后,通过移动镜头前组,可以获得不同区域的成型,这
样不但增加的像场,而且不会有广角畸变问题
http://www.photoblog.hk/wordpress/34949/%E7%B0%A1%E6%98%93%E5%9

【在 o**s 的大作中提到】
: tilt shift? how does that work?
: Also I noticed that many of his photos, instead of one wide angle, he
: stitched together several longer focal length shots together. Different
: perspective???

avatar
b*x
161
喔,喔,这...这...这个... 很贵吧?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应该是用的专门的移轴镜头
avatar
t*k
162
还好了,TSE24,云曼所说的C家最好的广角,像场102度,相当于17mm超广,才2K而已。

【在 b*****x 的大作中提到】
: 喔,喔,这...这...这个... 很贵吧?
avatar
f*w
163

是谁说“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被说服,也没有说服你的意思”的? 这算是自己打脸的
节奏么
觉得lz没本事,自己有本事要不然就画画去 上器材版干啥来了。 用一堆别人造的镜
头芯片,堆钱而已,完了还用电脑+软件处理下,又是堆钱 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问
题是你有这本事么。。。 就算有也跟这个版无关,大家来这里就是玩器材来了
早去10年就牛了? 那你拍了片子是不是最好每张都去敬老院找90岁上的老人鉴定下才
知道好坏?
就我一个旁观者看来。一个是玩器材摄影路上略有收获很喜悦并且愿意马很多字和大家
特别是初学者分享经验心得的人;一个是半瓶子水也想打击别人显得自己高大上的人。
别读错我的意思了,第一种人是榜冰楼主,第二种人是你。

【在 m*6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你没有听意见的心,所以我反复说的你听不进去,到现在也是。你回头读一读我前面
: 说的,我的意见就是:
: 你用技术堆积起来一张自己满意,但是我不觉得好的片子。
: 你是没有见过我照的片子。另外我知道我照的水平有限,但不等于说我欣赏/审美水平
: 不好。那个佳能尼康比拼那种本版娱乐贴还麻烦你翻出来。西部那边的很多地方我可以
: 说了如执掌。我去tuweep的时候比你早10年。那边什么样子我知道。在我看来那张不是
: 一个成功的例子。
: 你不应该把我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傲气等同。这样只能说明其实傲气的是你。
: 其他我不说了。
:

avatar
r*g
164
我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我有的照片很自然,有的就有halo。我估摸着也是因为
反差太大造成的。现在得到你的证实,舒坦啦。
关于前期的问题,似乎大家都在讨论曝光,咋不说说构图呢?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或者可
以说是艺术了吧!就算曝光再准确或者后期blend再完美,没有构图,也出不了片子。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这几个现象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利用luminosity mask来进行暴光合成还是有一些
: 技巧在里面的.简单说几条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 先说下你遇到这两个问题的原因:
: 1.分界地方不自然,是因为你合成的两张照片相同部分的明暗差距过大.尽管
: luminosity mask比一般手擦的蒙板要精确很多,但是遇到太大反差的地方仍然会留有类
: 似halo一样的情况.
: 2.画面发灰实际表示了对比度的丧失.这是亮度蒙板暴光合成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你实
: 际上是把很大的动态范围压缩到了一个小的动态范围.比如你拍日出,人眼看到的天空比
: 地面高2个stop,但在合成中你用的是-2stop的天空,会显得和地面一个亮度.
: 最简单的情况,假设你有3张照片,暴光分别为-2,0,+2.

avatar
b*g
165
你说得很对,构图的确是极重要的.但是我感觉构图这个问题也是最难讨论的,也是更高
层次的东西.因为除了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定律和技巧,比如1/3法,比如大场面找前景等等
外,其他都是完全由个人的审美水平来决定的.我自觉还处于一个构图相对平庸,创造力
不强的阶段.所以我觉得要构图获得进步,唯有大量阅片,特别是水平高的摄影家的片子
一条途径.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我有的照片很自然,有的就有halo。我估摸着也是因为
: 反差太大造成的。现在得到你的证实,舒坦啦。
: 关于前期的问题,似乎大家都在讨论曝光,咋不说说构图呢?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或者可
: 以说是艺术了吧!就算曝光再准确或者后期blend再完美,没有构图,也出不了片子。

avatar
b*g
166
哎.算了,大家都不说了.我其实已经后悔费了这么多口舌了,有点糟蹋了一技术帖,搞得
现在找技术讨论也有点麻烦.可惜没法把这些无建设性的讨论全删了.为了表示歉意,过
几天总结一下我收藏的那些摄影家的作品网站链接.

【在 f*****w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谁说“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被说服,也没有说服你的意思”的? 这算是自己打脸的
: 节奏么
: 觉得lz没本事,自己有本事要不然就画画去 上器材版干啥来了。 用一堆别人造的镜
: 头芯片,堆钱而已,完了还用电脑+软件处理下,又是堆钱 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问
: 题是你有这本事么。。。 就算有也跟这个版无关,大家来这里就是玩器材来了
: 早去10年就牛了? 那你拍了片子是不是最好每张都去敬老院找90岁上的老人鉴定下才
: 知道好坏?
: 就我一个旁观者看来。一个是玩器材摄影路上略有收获很喜悦并且愿意马很多字和大家
: 特别是初学者分享经验心得的人;一个是半瓶子水也想打击别人显得自己高大上的人。

avatar
r*g
167
看来有必要开个评图的子版块让大家共同进步。看大师们的构图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
http://www.naturephotographers.net/members.html
特别喜欢里边的评论,不少是很有建设性的,不像500上永远是beautiful, fantastic,
good job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得很对,构图的确是极重要的.但是我感觉构图这个问题也是最难讨论的,也是更高
: 层次的东西.因为除了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定律和技巧,比如1/3法,比如大场面找前景等等
: 外,其他都是完全由个人的审美水平来决定的.我自觉还处于一个构图相对平庸,创造力
: 不强的阶段.所以我觉得要构图获得进步,唯有大量阅片,特别是水平高的摄影家的片子
: 一条途径.

avatar
b*g
168
500px只能当作一个看图网站,以及衡量自己的作品在普通摄影爱好者眼中的popular程
度的一个评价系统.虽然冒上来的高分照片不见得都是好作品,但是反过来,真正高水平
的作品还确实基本都能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分数.所以总体上说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网站.当
然这种网站,评论难免都是恭维和social的话.
这个naturephotographers论坛我以前关注过,里面有不少很高水平的作品.倒是没太多
看过评论.看来有时间要留心一下了.有建设性的评论会对提高帮助很大.

fantastic,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有必要开个评图的子版块让大家共同进步。看大师们的构图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
: http://www.naturephotographers.net/members.html
: 特别喜欢里边的评论,不少是很有建设性的,不像500上永远是beautiful, fantastic,
: good job

avatar
p*e
169
可以请版务把讨论中的技术贴选择性做个合集然后放精华区
而且你为啥要道歉呢,不觉得你做错了任何事情.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哎.算了,大家都不说了.我其实已经后悔费了这么多口舌了,有点糟蹋了一技术帖,搞得
: 现在找技术讨论也有点麻烦.可惜没法把这些无建设性的讨论全删了.为了表示歉意,过
: 几天总结一下我收藏的那些摄影家的作品网站链接.

avatar
k*e
170
等~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哎.算了,大家都不说了.我其实已经后悔费了这么多口舌了,有点糟蹋了一技术帖,搞得
: 现在找技术讨论也有点麻烦.可惜没法把这些无建设性的讨论全删了.为了表示歉意,过
: 几天总结一下我收藏的那些摄影家的作品网站链接.

avatar
r*g
171
我们都等着偷师呢!
无需道歉,你并没有义务写这些。你写的是你自己的心得体会,认同的大家一起学习讨
论,否则该干嘛干嘛去。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哎.算了,大家都不说了.我其实已经后悔费了这么多口舌了,有点糟蹋了一技术帖,搞得
: 现在找技术讨论也有点麻烦.可惜没法把这些无建设性的讨论全删了.为了表示歉意,过
: 几天总结一下我收藏的那些摄影家的作品网站链接.

avatar
b*t
172
你觉得pixoto的评分是否比500px更实际一点?
现如今难得有对前期拍照如此执着的人, 尤其拍风光。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500px只能当作一个看图网站,以及衡量自己的作品在普通摄影爱好者眼中的popular程
: 度的一个评价系统.虽然冒上来的高分照片不见得都是好作品,但是反过来,真正高水平
: 的作品还确实基本都能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分数.所以总体上说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网站.当
: 然这种网站,评论难免都是恭维和social的话.
: 这个naturephotographers论坛我以前关注过,里面有不少很高水平的作品.倒是没太多
: 看过评论.看来有时间要留心一下了.有建设性的评论会对提高帮助很大.
:
: fantastic,

avatar
b*g
173
pixoto没用过.google出来是Pixoto: The World's Best Images,这个title太霸气了..
..
能具体讲下它的评分机制么?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觉得pixoto的评分是否比500px更实际一点?
: 现如今难得有对前期拍照如此执着的人, 尤其拍风光。

avatar
b*t
174
我不太清楚。基本上是两张匿名评分。
500px上, 有些照片根本没有机会出现。我的有些照片, view0, 没有分。删了重新上传
, 竟然 popular. 所以500px评分有很多 social 的成分。
pixoto 因为是匿名,有其特点。

..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pixoto没用过.google出来是Pixoto: The World's Best Images,这个title太霸气了..
: ..
: 能具体讲下它的评分机制么?

avatar
b*g
175
关于500px,等我有空来写一篇关于它算法的介绍,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它的特点来保证自
己的照片能获得一个合理的分数又不至于到处去别人的照片spam.
简单说一下的话,我看了你的一些照片确实有照片不错评分很低的情况,我觉得原因在于
你一次上传了太多照片,而好的照片有时候夹杂在了普通的照片中间,被掩埋了.500px的
性质是不同于flickr的,尽可能上传自己最好的照片,并且每次只传1-2张将显著提高评
分的公正性.
我的理解是任何由观众评分的系统一定会夹杂一些social成分的,但是一个好的机构至
少应该保证真正好的作品即使不social也能有机会够脱颖而出.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太清楚。基本上是两张匿名评分。
: 500px上, 有些照片根本没有机会出现。我的有些照片, view0, 没有分。删了重新上传
: , 竟然 popular. 所以500px评分有很多 social 的成分。
: pixoto 因为是匿名,有其特点。
:
: ..

avatar
t*e
176
浑厚雄壮的美!
很阳刚。
同赞本人照片,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p*i
177
第一张我准备当桌面了,太美轮美奂了
avatar
G*g
178
此帖应当作为本版的镇坛之宝.
avatar
p*e
179
re.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此帖应当作为本版的镇坛之宝.
avatar
x*2
180
re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此帖应当作为本版的镇坛之宝.
avatar
T*u
181
多谢棒冰同学!!!
我去试试看,听起来似乎很promising。
另外,我打算5月底去arches 和 canyonlands 这两个公园,时间比较短,一个一天,
有没有关于拍摄地点的建议? 我不介意起早摸黑披星戴月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这几个现象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利用luminosity mask来进行暴光合成还是有一些
: 技巧在里面的.简单说几条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 先说下你遇到这两个问题的原因:
: 1.分界地方不自然,是因为你合成的两张照片相同部分的明暗差距过大.尽管
: luminosity mask比一般手擦的蒙板要精确很多,但是遇到太大反差的地方仍然会留有类
: 似halo一样的情况.
: 2.画面发灰实际表示了对比度的丧失.这是亮度蒙板暴光合成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你实
: 际上是把很大的动态范围压缩到了一个小的动态范围.比如你拍日出,人眼看到的天空比
: 地面高2个stop,但在合成中你用的是-2stop的天空,会显得和地面一个亮度.
: 最简单的情况,假设你有3张照片,暴光分别为-2,0,+2.

avatar
b*g
182
Arches:
Arches日出点我觉得最好的是windows section.一个经典的角度就是爬到North Window
后面有个小坡,爬上去以后可以以North Window为框,把远处的Turret Arch照进来.日出
的时候正好太阳照在面对镜头的那一侧.
Turret Arch Framed by the North Window,作者:Stephen Oachs
日落点最好的自然就是著名的Utah地标Delicate Arch了.但是拍这个点得早一点去,因
为倾斜的关系其实真正日落的时候已经没有光照在Arch上了,而最好的光是在日出前半
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爬上去的trail大概要花一小时不到,所以日出前至少1.5-2小时要到
trail head开始爬了.
这是我第一次去时拍的,更好的角度是把Arch放在更右边,这样左侧远处的雪山就能进入
画面.
日出日落之间可以去Devil's Garden区域逛一下.但是不建议走到Double O Arch,因为
这个trail很长,后半段没太多东西可看.
Canyonlands:
Canyonlands是个巨大的国家公园,比Arches大得多,分为三个大区域Island in the
Sky,Needles和Maze。大部分人去的是Island in the Sky,Needles偏僻一些,需要
high clearance的车才行,而Maze最偏僻,必须专门的越野车才能进去。所以一天时间
只能去Island in the Sky。
Canyonlands的日出点毫无疑问是Windows 7的桌面之一的著名的Mesa Arch了。这个
Arch实景很小,很不起眼。但当太阳照到下方后就会有神奇的红色产生。
Mesa Arch Sunrise, 作者:Beboy Photographies
在日出后日落前,有兴趣可以去Island in the Sky最神秘的点False Kiva逛一圈。这
个点没有在地图上标注。你可以事先在网上查下路线,或者在visitor center问下。这
个点是很好的日落点,但是如果你没有很多户外经验的话不建议在那里拍日落,因为回
来的路不好走。
False Kiva,作者jeandayphotography
整个Island in the Sky最标志性的两个viewpoint是Grand View Point和Green River
。可以任选一个作为日落点。这两个点基本都是下车走两步就到的。
Grand View Point Overlook,作者:Michael Greene
Green River Overlook,我上次去拍的
如果有时间,第三天走前还可以去很近的Dead Horse Point State Park拍个日出再走。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棒冰同学!!!
: 我去试试看,听起来似乎很promising。
: 另外,我打算5月底去arches 和 canyonlands 这两个公园,时间比较短,一个一天,
: 有没有关于拍摄地点的建议? 我不介意起早摸黑披星戴月

avatar
x*2
183
Bangbing已经总结的很全了,我再补充几个。
如果喜欢拍星空银河,false kiva,delicate arch,double o arch都是好地方。
在canyonlands的needles地区有条trail叫chesler park,很漂亮,可以拍日落,一般
小车去trailhead没什么问题。
Deadhorse sp也是拍日落的经典地点。
进arch不久有一片开阔地,可以拍长焦,hoodoo们做前景,雪山做背景。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棒冰同学!!!
: 我去试试看,听起来似乎很promising。
: 另外,我打算5月底去arches 和 canyonlands 这两个公园,时间比较短,一个一天,
: 有没有关于拍摄地点的建议? 我不介意起早摸黑披星戴月

avatar
b*g
184
赞补充,False Kiva的星空那是非常的梦幻。
你们已经从Utah/AZ回来了?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Bangbing已经总结的很全了,我再补充几个。
: 如果喜欢拍星空银河,false kiva,delicate arch,double o arch都是好地方。
: 在canyonlands的needles地区有条trail叫chesler park,很漂亮,可以拍日落,一般
: 小车去trailhead没什么问题。
: Deadhorse sp也是拍日落的经典地点。
: 进arch不久有一片开阔地,可以拍长焦,hoodoo们做前景,雪山做背景。

avatar
a*l
185
操作里有没有“设置为镇版之宝”的选项?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此帖应当作为本版的镇坛之宝.
avatar
x*2
186
周一回来的,去Toroweap曝了两个胎,去white pocket陷到沙子里,故事多多。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赞补充,False Kiva的星空那是非常的梦幻。
: 你们已经从Utah/AZ回来了?

avatar
b*g
187
这。。。white pocket还是陷了啊?你们真是什么情况都碰到了,经验值暴涨啊。
等大片了。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周一回来的,去Toroweap曝了两个胎,去white pocket陷到沙子里,故事多多。
avatar
o*s
188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white pocket还是陷了啊?你们真是什么情况都碰到了,经验值暴涨啊。
: 等大片了。

avatar
x*2
189
White Pocket门口沙子厚些,开出来的时候稍稍犹豫了一下,速度每跟上,就陷里面了
。然后倒车,下车挖沙,再试,再挖,重复了几次才出来。其实速度起来也每什么问题
。White Pocket那边还是有些人,10几个吧。我们去coyote butte south就没碰到别人。
传说那一片的拖车,$1,400 起。。。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white pocket还是陷了啊?你们真是什么情况都碰到了,经验值暴涨啊。
: 等大片了。

avatar
x*2
190
后期乏力,看看chip的视频再说。

【在 o**s 的大作中提到】
: 等
avatar
b*g
191
拖一次,就交掉一支refurb的24-70/f2.8。。。

人。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White Pocket门口沙子厚些,开出来的时候稍稍犹豫了一下,速度每跟上,就陷里面了
: 。然后倒车,下车挖沙,再试,再挖,重复了几次才出来。其实速度起来也每什么问题
: 。White Pocket那边还是有些人,10几个吧。我们去coyote butte south就没碰到别人。
: 传说那一片的拖车,$1,400 起。。。

avatar
o*s
192
precious memories tol treasure for a long time

人。

【在 x*****2 的大作中提到】
: White Pocket门口沙子厚些,开出来的时候稍稍犹豫了一下,速度每跟上,就陷里面了
: 。然后倒车,下车挖沙,再试,再挖,重复了几次才出来。其实速度起来也每什么问题
: 。White Pocket那边还是有些人,10几个吧。我们去coyote butte south就没碰到别人。
: 传说那一片的拖车,$1,400 起。。。

avatar
D*e
193
Mesa Arch Sunrise 那张是win 7的内置桌面之一嘛???

Window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Arches:
: Arches日出点我觉得最好的是windows section.一个经典的角度就是爬到North Window
: 后面有个小坡,爬上去以后可以以North Window为框,把远处的Turret Arch照进来.日出
: 的时候正好太阳照在面对镜头的那一侧.
: Turret Arch Framed by the North Window,作者:Stephen Oachs
: 日落点最好的自然就是著名的Utah地标Delicate Arch了.但是拍这个点得早一点去,因
: 为倾斜的关系其实真正日落的时候已经没有光照在Arch上了,而最好的光是在日出前半
: 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爬上去的trail大概要花一小时不到,所以日出前至少1.5-2小时要到
: trail head开始爬了.
: 这是我第一次去时拍的,更好的角度是把Arch放在更右边,这样左侧远处的雪山就能进入

avatar
b*g
194
应该不是.桌面那张镜头拉得更近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Mesa Arch Sunrise 那张是win 7的内置桌面之一嘛???
:
: Window

avatar
T*u
195
太谢谢了! 信息很全! 把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角度都写下来了,这种photography
guide对于我们这些没有时间守在哪里的人来说太有用了。
我也推荐一个小的app 可以看日出日罗的方位,TPE

Window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Arches:
: Arches日出点我觉得最好的是windows section.一个经典的角度就是爬到North Window
: 后面有个小坡,爬上去以后可以以North Window为框,把远处的Turret Arch照进来.日出
: 的时候正好太阳照在面对镜头的那一侧.
: Turret Arch Framed by the North Window,作者:Stephen Oachs
: 日落点最好的自然就是著名的Utah地标Delicate Arch了.但是拍这个点得早一点去,因
: 为倾斜的关系其实真正日落的时候已经没有光照在Arch上了,而最好的光是在日出前半
: 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爬上去的trail大概要花一小时不到,所以日出前至少1.5-2小时要到
: trail head开始爬了.
: 这是我第一次去时拍的,更好的角度是把Arch放在更右边,这样左侧远处的雪山就能进入

avatar
r*i
196
现在挖坟是不是有点晚,Laurent Martres《Photographing the Southwest》你值得拥
有...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棒冰同学!!!
: 我去试试看,听起来似乎很promising。
: 另外,我打算5月底去arches 和 canyonlands 这两个公园,时间比较短,一个一天,
: 有没有关于拍摄地点的建议? 我不介意起早摸黑披星戴月

avatar
b*g
197
我考。施老师你竟然来挖坟了。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挖坟是不是有点晚,Laurent Martres《Photographing the Southwest》你值得拥
: 有...

avatar
r*i
198
赞史老师,我挖Reflection Canyon的老坟挖到这儿来了,随便补充几点
个人觉得24-70还是非常实用的,如果只带一镜我还是会带它,宁愿舍弃超广的冲击力
还是希望能应付更多需求。事实上我自己最常用的广角焦距还是24,太广了在构图上也
难以控制。
有关超广的选择,不可否认14-24在星空上有巨大优势,但是实用性上16-35是很强的,
14-24那个滤镜架非常臃肿,特别是大多数背包无法收纳装着滤镜架并挂机的14-24,分
开收纳的话每次组装都很痛苦,如果拍摄条件比较恶劣(严寒、水中等)就更是灾难。
个人觉得14-24也没有传说中那么锐,14-16这段我个人也很少用。
另外纠正一下史老师,我的包不是tarmac是kata。防护没问题就是自重太沉了。三脚架
在正中的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大大增加了包的“厚度”,在slot canyon之类空
间狭小的地方很痛苦。
个人认为有一个一定要进的配件是L板,竖构图顿时轻松一万倍谁用谁知道。
曝光合成的话应该有快门线。永诺山寨的MC-36很好,有各家接头,还有无线版。无线
版没用过不知道可靠性如何,有线版的一个很大问题是直接扛机器脚架跑的时候晃来晃
去很讨厌,久而久之接头的地方很容易断,每次都拆装又太麻烦了。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三月底,和两个同为风光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相约再次来到Southwest的Utah/Arizona,
: 进行了为期3天的高强度深度摄影游。整个3天,一共睡了9个小时,平均每天徒步10
: mile以上。尽管行程紧张,但是饱览了一些人迹罕至的美景,实在是终身难忘。分享一
: 些拍摄的照片以及对器材的实践经验。照片都是初稿,有几张还有不少问题,还需要仔
: 细推敲再处理,欢迎宝贵意见。
: 大图可以在flickr或者500px看到:
: www.flickr.com/photos/bangbing
: http://500px.com/bangbing
: -Reflection Canyon, Lake Powell:
: 大概每个向往Reflection Canyon的人都是被Michael

avatar
r*i
199
在这儿挖坟会被封吗?lol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考。施老师你竟然来挖坟了。
avatar
b*g
200
哈哈,赞补充。reflection canyon原来还有老坟。。。。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史老师,我挖Reflection Canyon的老坟挖到这儿来了,随便补充几点
: 个人觉得24-70还是非常实用的,如果只带一镜我还是会带它,宁愿舍弃超广的冲击力
: 还是希望能应付更多需求。事实上我自己最常用的广角焦距还是24,太广了在构图上也
: 难以控制。
: 有关超广的选择,不可否认14-24在星空上有巨大优势,但是实用性上16-35是很强的,
: 14-24那个滤镜架非常臃肿,特别是大多数背包无法收纳装着滤镜架并挂机的14-24,分
: 开收纳的话每次组装都很痛苦,如果拍摄条件比较恶劣(严寒、水中等)就更是灾难。
: 个人觉得14-24也没有传说中那么锐,14-16这段我个人也很少用。
: 另外纠正一下史老师,我的包不是tarmac是kata。防护没问题就是自重太沉了。三脚架
: 在正中的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大大增加了包的“厚度”,在slot canyon之类空

avatar
t*k
201
这个就是flickr上的adonyvan?ORZ...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考。施老师你竟然来挖坟了。
avatar
b*g
202
不是。。。。那个是范老师。。。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是flickr上的adonyvan?ORZ...
avatar
r*i
203
刚才不是在说500px吗,我手贱搜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就到这儿来了...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赞补充。reflection canyon原来还有老坟。。。。
avatar
r*i
204
我和范老师国庆节打算去Badlands,史老师要不要一起来……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那个是范老师。。。
avatar
b*g
205
你们太high了。我先看下机票钱。。。。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和范老师国庆节打算去Badlands,史老师要不要一起来……
avatar
t*k
206
哦。。。去flickr上看了一下,原来是人人网上的名人啊。。。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那个是范老师。。。
avatar
r*i
207
都这点儿了还啥机票啊。。我们都是打算开过去(哭笑不得)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太high了。我先看下机票钱。。。。
avatar
b*g
208
你是说施老师吗?西南大神必然是名人:D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哦。。。去flickr上看了一下,原来是人人网上的名人啊。。。
avatar
b*g
209
开过去10个小时,貌似还行。我考虑下哈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都这点儿了还啥机票啊。。我们都是打算开过去(哭笑不得)
avatar
t*k
210
你们都是一个人开过去啊?这么牛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开过去10个小时,貌似还行。我考虑下哈
avatar
r*i
211
不不不严重不敢当。。还有为啥我觉得“人人网名人”是个略贬义的概念。。= =b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哦。。。去flickr上看了一下,原来是人人网上的名人啊。。。
avatar
r*i
212
我过去要13h,打算拉几个旅游党一起当司机,不过范老师要从北密一个人过去,也是
13,4h的样子。。orz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都是一个人开过去啊?这么牛
avatar
t*k
213
哈哈,在你这里是褒义的,经常看到小伙伴们转载的你的文章,写的都很好~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不不严重不敢当。。还有为啥我觉得“人人网名人”是个略贬义的概念。。= =b
avatar
o*s
214
一个人开13, 14个小时。。。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过去要13h,打算拉几个旅游党一起当司机,不过范老师要从北密一个人过去,也是
: 13,4h的样子。。orz

avatar
w*g
215

Horne
maybe possible with pc-e 24mm and d600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个人主观觉得中幅相对现在D800级的DSLR优势很小。当然对我来说价格成为了决定性
: 因素,连DSLR的镜头都还没钱配齐全。
: DSLR VS Medium Size, Ian Plant写过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 http://www.ianplant.com/blog/2013/06/10/pro-talk-does-size-matt
: 不过大画幅确实是有不少区别。这次在second wave我尝试用D600来模仿一张Ben Horne
: 大画幅的构图,发现因为透视区别,完全无法临摹:
: http://www.benhorne.com/fa0004.htm
: 用135的视角完全无法像大画幅那样拉升下方的曲线到这种程度,画面张力就差不少。

avatar
d*t
216
再次挖坟 这个贴真是看一次涨一次经验啊 大赞史/施老师。。。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