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现代镜头与老镜头# PhotoGear - 摄影器材
p*a
1
以前只逛过车程半个小时之内的state park,这次出了趟远门。
淘淘四个月零一周,去了费城郊外的longwood garden,
小家伙出门很听话,逛一会睡一会~~
avatar
r*y
3
赞!
我宝也叫taotao,我宝的车车上也有那个圈圈:)
avatar
k*L
4
托.
avatar
D*3
5
又臭又长的文章看都懒得看
销量决定一切,XT1要是真的这么牛逼,销量应该很好才是
avatar
b*r
6
这么绝对啊,火眼金睛,怪不的手动头用的好呢!
没让你看XT1的测评!
给判断下这段呗:
------
下面就来讲讲为什么所有老镜头我都不推荐。
废话一句,我认为这个坛子里面比我老镜头玩的多的朋友应该不多,废话完毕。
在老镜头镀膜不成熟的年代里,玻璃的透光率也就90%左右
(我无从查证,这个数字是nikon的工程师闲聊告诉我的)。
因此,镜头的玻璃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整体成像。
假设镜头内部玻璃是90%的透光率。
15片玻璃的话,最终透光率也就是0.9的15次方。
你算算,最后能有多少光进的来?
因为受这种制约才会有天塞、高斯、sonner这样的天才发明。
用少量的玻璃做好镜头。
但是现在,几乎每个厂家都能做到99.8%以上的透光率
(我亦无从查证,这个数字也是nikon的工程师闲聊告诉我的)。
这时候镜头设计里面多几片玻璃已经不是大问题了。
考虑得更多是纠正几大相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折射会产生分光,这是一定的。
你要是能做到折射但不分光,恭喜你,你不仅是牛顿再世,甚至可以使耶稣复活了。
老镜头只能默认这种分光的情况存在而不敢加玻璃。
需要减少分光的结果只有光圈变小。
但是现在可以一片凸透镜连一片凹透镜,一组一组连下去。
每组内部的距离较短,凸凹互为补充。
内部的分光可以控制在小范围内,但是组与组之间却是不分光的。
最后由多组共同完成折射。
这在镀膜不成熟的时代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老镜头大于F2的统统都是标头或者35。
而且数量很少。
但是现代镜头,24都能做到1.4了。
PS:广角大光圈还涉及重火玻璃的配方,这就更复杂了。
所以,在相同加工工艺和相同折算成本的情况下,现在的镜头不可能比不过老镜头。
另一个原因就是,镜头毕竟是一个机械设备。
用时间久了必然的会造成机械旷量变大。
而且,我也不认为老镜头装配过程中会用到激光校准和光学衍射校准。
毕竟半导体激光器要到60-70年代才被发明。

【在 k**L 的大作中提到】
: 托.
avatar
D*3
7
别的我不知道
反正我手上的手动头随便拿一个,画质都能秒了SEL1650
要收齐28定,50定,100定,家电自动头残幅至少要六百刀以上,全幅的要2K
手动头全幅我60刀就搞定了
avatar
b*r
8
前面手动头的楼那高,你不也颠颠地跟人屁股后面不嫌前人散发的各种味地爬!
如果销量决定一切, 那什么D4S, D1X的牛X依你的逻辑应该是狗X了?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又臭又长的文章看都懒得看
: 销量决定一切,XT1要是真的这么牛逼,销量应该很好才是

avatar
e*n
9
我听板上有大师说fuji镜头里面用的是树脂镜片
"富士和适马是业界唯一两个在镜头里用低端镜片的厂商"
"比如富士14mm/2.8里有波浪状的非球镜片
这个在单反镜头里是见不到的
或者说用玻璃是做不出来的..."
avatar
b*r
10
能否具体化一下你所指的画质是什么吗?
别跟SONY比呀, 跟fuji比比? 我也曾经追过sony,从NEX5N开始。 sony不愧是久经考
验的电子厂,敢于攻关各种大性能指标。可是用下来,个人感觉比较失望。做这行还是
需要技术和文化积累的。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别的我不知道
: 反正我手上的手动头随便拿一个,画质都能秒了SEL1650
: 要收齐28定,50定,100定,家电自动头残幅至少要六百刀以上,全幅的要2K
: 手动头全幅我60刀就搞定了

avatar
e*n
11
1650著名的狗头, 而且sample variation非常大
sony就是典型的"看起来很美"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能否具体化一下你所指的画质是什么吗?
: 别跟SONY比呀, 跟fuji比比? 我也曾经追过sony,从NEX5N开始。 sony不愧是久经考
: 验的电子厂,敢于攻关各种大性能指标。可是用下来,个人感觉比较失望。做这行还是
: 需要技术和文化积累的。

avatar
b*r
12
我不懂光学材料不敢瞎说。
现在配眼镜都用的HD lenses树脂的,据说透光比玻璃的好,好像还有一些玻璃不具备
的优点

【在 e**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听板上有大师说fuji镜头里面用的是树脂镜片
: "富士和适马是业界唯一两个在镜头里用低端镜片的厂商"
: "比如富士14mm/2.8里有波浪状的非球镜片
: 这个在单反镜头里是见不到的
: 或者说用玻璃是做不出来的..."

avatar
e*n
13
我也不懂, 但高端镜头都用玻璃肯定是有原因的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懂光学材料不敢瞎说。
: 现在配眼镜都用的HD lenses树脂的,据说透光比玻璃的好,好像还有一些玻璃不具备
: 的优点

avatar
k*L
14
你知道怎么托吗? 就好比电影里看到的卖大力丸的.
1. 先让你相信他的权威,就是自吹自擂一番比如
"我认为这个坛子里面比我老镜头玩的多的朋友应该不多" ="我祖上13代密传朝廷专供,
水泊梁山指定产品"
2.专家引用.反正随便说个托词,你查不到也说不出哪不对劲就是了.
在老镜头镀膜不成熟的年代里,玻璃的透光率也就90%左右(我无从查证,这个数字是
nikon的工程师闲聊告诉我的)=具某某国际国家权威机构鉴定,联合国大力丸组织鉴定
验证.
3.等转你到差不多了,让你知道你现在用的多不好啦,你用这个会完蛋啦.就开始说了,"
那你怎么办呢?!!"
当然是用我推荐这个.
怎么看出是托呢?以下几个我的疑点,当然我不是权威,只是我的怀疑,也许说得不对,欢
迎指正.
1. 怎么算才是算玩得多,玩得多就等于有权威吗?
玩过20个算多吗?还是100个?品牌广泛吗?就算是用过,有科学的比较过吗?就是玩过"很
多"说的话就自动牛B吗?这就好像说我走的路多,所以我对走路是专家一样.如他自己说
的,基本上是废话.
2.透光率90%概念是多少? 这里有讲coating的,说的是泛玻璃镜头,没分新旧,而言
Ordinary glass lenses transmit most of the light that hits them, but even so
, about 4% of this light is lost to surface reflection. Since lenses have
front and rear surfaces, this means that the overall loss of light from
passing through one lens element is 8%. Most camera lenses are made up of
five to 10 elements, and so in the end, the total amount of light getting
through the lens is reduced by about 50%. Lens coatings were developed to
prevent surface reflection and boost light transmission. Coating lenses
enables more light to pass through them.
http://www.canon.com/technology/s_labo/light/003/03.html
别的不说,什么"玻璃的透光率也就90%左右这个数字是nikon的工程师闲聊告诉我的"基
本上就是扯蛋.
3.
Boosting Light Transmission to 99.9% with Multilayer Coatings... Such
multilayer coatings are applied to high-end lenses. The technology for
applying coatings of over 10 layer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Canon's high-end
lenses featuring such coatings provide light transmission of 99.9% over a
range that extends from ultraviolet to near-infrared light.
可以说,并不是"几乎每个厂家都能做到99.8%以上的透光率"就算是可以做到,也是high
end镜头,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肯定是比如C+L头,或者是N+金圈头之类的才有.那言下之意,
就是普通头基本上是没法做到99.9%这么牛逼的.所以,我看老头和新头之间的透光率而
言,最多是93%对96%之间的不同而已.
4."老镜头只能默认这种分光的情况存在而不敢加玻璃。
需要减少分光的结果只有光圈变小。
但是现在可以一片凸透镜连一片凹透镜,一组一组连下去。
每组内部的距离较短,凸凹互为补充。
内部的分光可以控制在小范围内,但是组与组之间却是不分光的。
最后由多组共同完成折射。" 这个基本上是在赌读者不会镜头的原理.然后拿模糊的术
语混过去.
什么叫"每组内部的距离较短,凸凹互为补充." ? 补充什么?距离较短怎么补充?
"内部的分光可以控制在小范围内,但是组与组之间却是不分光的"既然是玻璃,光透过
玻璃就有分光,这个"组与组之间却是不分光的"明显是BS.
看这个,
http://www.canon.com/technology/s_labo/light/003/02.html
canon自己的网站都没法说完全不会有分光,这个家伙比canon都厉害研究出"组与组之间
却是不分光"的玻璃?
镜片的组合基本上都是一成不变的定律,不同的就是coating和用了比如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这类的镜片而已,而这类镜片主要可以让重量和空间缩小减少而已.
而镜片的材料什么的也没有什么革命性的突破,最多加了些rare earth之类的.主要原料
还是一样.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绝对啊,火眼金睛,怪不的手动头用的好呢!
: 没让你看XT1的测评!
: 给判断下这段呗:
: ------
: 下面就来讲讲为什么所有老镜头我都不推荐。
: 废话一句,我认为这个坛子里面比我老镜头玩的多的朋友应该不多,废话完毕。
: 在老镜头镀膜不成熟的年代里,玻璃的透光率也就90%左右
: (我无从查证,这个数字是nikon的工程师闲聊告诉我的)。
: 因此,镜头的玻璃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整体成像。
: 假设镜头内部玻璃是90%的透光率。

avatar
b*r
15
你简直就是一nerd!!
但是我喜欢!

:你知道怎么托吗? 就好比电影里看到的卖大力丸的.
:1. 先让你相信他的权威,就是自吹自擂一番比如
avatar
x*k
16
说得好。
原帖一看明显就是拿着半吊子物理光学的东西来糊弄看帖的人,因为说实在话一般人懂
得少,被几个专有名词,专家头衔砸的七荤八素的。
其实原帖作者估计不懂原理,说话的方式一看就是没有经过严格理科训练的,满嘴跑火
车。

供,

【在 k**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知道怎么托吗? 就好比电影里看到的卖大力丸的.
: 1. 先让你相信他的权威,就是自吹自擂一番比如
: "我认为这个坛子里面比我老镜头玩的多的朋友应该不多" ="我祖上13代密传朝廷专供,
: 水泊梁山指定产品"
: 2.专家引用.反正随便说个托词,你查不到也说不出哪不对劲就是了.
: 在老镜头镀膜不成熟的年代里,玻璃的透光率也就90%左右(我无从查证,这个数字是
: nikon的工程师闲聊告诉我的)=具某某国际国家权威机构鉴定,联合国大力丸组织鉴定
: 验证.
: 3.等转你到差不多了,让你知道你现在用的多不好啦,你用这个会完蛋啦.就开始说了,"
: 那你怎么办呢?!!"

avatar
T*I
17
有时先入之见或喜好情感会决定你的实践和认知, 而不是反过来。这就叫 "屁股决定脑
袋"。
两年前我在Canon 60D上玩过Canon EF 50mm f1.4和Pentax M 50mm f1.4, 从画质的各
方面来说, 实在看不出区别, 后者似乎更好。前者花了我$410+6%的税, 后者+28mm f2.
8总共只花了$71, 也就是说, 我用$380多买了一个自动对焦的功能而已。而从用材和制
造品质来看, 前者和后者比就是烂渣。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简直就是一nerd!!
: 但是我喜欢!
:
: :你知道怎么托吗? 就好比电影里看到的卖大力丸的.
: :1. 先让你相信他的权威,就是自吹自擂一番比如

avatar
s*y
18
我也不太懂,不过眼镜用树脂是因为密度和折射率,便于减轻重量。
光学实验一般用的是玻璃,硬度和热膨胀性能比较好。受温度影响小。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懂光学材料不敢瞎说。
: 现在配眼镜都用的HD lenses树脂的,据说透光比玻璃的好,好像还有一些玻璃不具备
: 的优点

avatar
b*r
19
再次想知道大家天天挂嘴头的"画质"是个啥?又是如何比较的?
我也是个nerd

:有时先入之见或喜好情感会决定你的实践和认知, 而不是反过来。这就叫 "屁股
决定脑袋"。
avatar
T*I
20
在我看来数码照片的画质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决定:
1) 对焦准确的条件下的清晰度,
2) 各种原始光源环境中曝光合适的条件下和/
或后期矫正(如果需要的话)后的色彩丰度和对比度,
3)恰当构图下合适的景深和背景虚化的效果等。
举个例子, 老镜头因为镀膜不良导致机身所认可的恰当曝光条件下照片反差不良, 这导
致画质初看起来很差, 但后期通过调整对比度和亮度可以纠正而得到色彩正常的清晰照
片。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再次想知道大家天天挂嘴头的"画质"是个啥?又是如何比较的?
: 我也是个nerd
:
: :有时先入之见或喜好情感会决定你的实践和认知, 而不是反过来。这就叫 "屁股
: 决定脑袋"。
: :

avatar
b*r
21
有些科普性的东西不一定非得某个领域的专家来写吧,除了专业是光学和光学材料的,
这里恐怕大多数人的物理光学水平大概也就是停留在高中水平。科普人可能还真的比理
工生知识面广。

:说得好。
:原帖一看明显就是拿着半吊子物理光学的东西来糊弄看帖的人,因为说实在话一般人
懂得少,被几个专有名词,专家头衔砸的七荤八素的。
avatar
b*r
22
你那对手动头的狂热“喜好情感”有何注解,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有时先入之见或喜好情感会决定你的实践和认知, 而不是反过来。这就叫 "屁股
决定脑袋"。
avatar
T*I
23
我从来不狂热。我一直只是说我接受那些手动头带给我的结果和乐趣。

【在 b***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那对手动头的狂热“喜好情感”有何注解,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
: :有时先入之见或喜好情感会决定你的实践和认知, 而不是反过来。这就叫 "屁股
: 决定脑袋"。
: :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