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普通镜头有没有可能拍出较好的微距照片
avatar
普通镜头有没有可能拍出较好的微距照片# PhotoGear - 摄影器材
W*3
1
试了试定焦镜头,在接近最近对焦距离 (0.3m) 拍的照片总是不太清楚, 比如花蕊就
是糊的, 叶片还过得去,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
就是说微距摄影, 普通镜头拍不出来接近微距镜头的效果? 难道是因为普通镜头最优
距离其实是远大于最近距离?
有的微距头又能照人像又是什么原理。
长焦是不是理论上更可能。
avatar
d*a
2
普通镜头是可以拍微距的。
买个macro extension tube就可以了。
便宜。效果和专门的微距镜头一样。

:试了试定焦镜头,在接近最近对焦距离 (0.3m) 拍的照片总是不太清楚, 比如花蕊
就是糊的, 叶片还过得去,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
avatar
L*n
3
16mm macrotube

【在 W*******3 的大作中提到】
: 试了试定焦镜头,在接近最近对焦距离 (0.3m) 拍的照片总是不太清楚, 比如花蕊就
: 是糊的, 叶片还过得去,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
: 就是说微距摄影, 普通镜头拍不出来接近微距镜头的效果? 难道是因为普通镜头最优
: 距离其实是远大于最近距离?
: 有的微距头又能照人像又是什么原理。
: 长焦是不是理论上更可能。

avatar
s*r
4
可能,但是一般微距镜头为了微距优化,放大倍率可以到一,一般镜头接上转接环,以
我的经验来看,放大倍率到0.2就到头了。 另外对焦更苛刻。
如果偶尔拍一拍,可以凑合混一混。
avatar
d*a
5
把extension tube放在微距镜头上更好玩

:可能,但是一般微距镜头为了微距优化,放大倍率可以到一,一般镜头接上转接环,
以我的经验来看,放大倍率到0.2就到头了。 另外对焦更苛刻。
avatar
s*r
6
放了之后对焦可能更痛苦了。。。


: 把extension tube放在微距镜头上更好玩

: :可能,但是一般微距镜头为了微距优化,放大倍率可以到一,一般镜头接上转
接环,

: 以我的经验来看,放大倍率到0.2就到头了。 另外对焦更苛刻。

: :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把extension tube放在微距镜头上更好玩
:
: :可能,但是一般微距镜头为了微距优化,放大倍率可以到一,一般镜头接上转接环,
: 以我的经验来看,放大倍率到0.2就到头了。 另外对焦更苛刻。
: :

avatar
L*n
7
这个是景深的问题-对焦距离越短,景深越浅。这是物理规律,微距镜头也不能免俗。
你可以缩光圈增加一些景深,经常还是不够。而且光圈太小,曝光成问题-所以拍微距
闪光灯很讲究。
另一个绕过景深效果的办法是focus stacking. 一般是细调焦点拍一整套不同对焦点的
系列然后在后期制作。有些相机比如Panasonic/Olympus可以直接在机内完成。

【在 W*******3 的大作中提到】
: 试了试定焦镜头,在接近最近对焦距离 (0.3m) 拍的照片总是不太清楚, 比如花蕊就
: 是糊的, 叶片还过得去,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
: 就是说微距摄影, 普通镜头拍不出来接近微距镜头的效果? 难道是因为普通镜头最优
: 距离其实是远大于最近距离?
: 有的微距头又能照人像又是什么原理。
: 长焦是不是理论上更可能。

avatar
T*z
8
要达到近距离对焦,镜头需要有一个可以移动的前置镜片,微距头普遍就是这样设计的
,离开mfd以后前置镜片不再移动,就和一般镜头一样了。一般镜头想要达到1:2或者
更大的放大效果需要加前置放大镜或者tube,不过除了画质有所损失,焦平面的形状也
会发生变化。

:试了试定焦镜头,在接近最近对焦距离 (0.3m) 拍的照片总是不太清楚, 比如花蕊
就是糊的, 叶片还过得去,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
avatar
i*s
9
学习了。

【在 T*******z 的大作中提到】
: 要达到近距离对焦,镜头需要有一个可以移动的前置镜片,微距头普遍就是这样设计的
: ,离开mfd以后前置镜片不再移动,就和一般镜头一样了。一般镜头想要达到1:2或者
: 更大的放大效果需要加前置放大镜或者tube,不过除了画质有所损失,焦平面的形状也
: 会发生变化。
:
: :试了试定焦镜头,在接近最近对焦距离 (0.3m) 拍的照片总是不太清楚, 比如花蕊
: 就是糊的, 叶片还过得去,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
: :

avatar
i*s
10
室外拍微距的确比较tricky,阳光明媚拍出来过暴,阳光不足又容易糊,而且一旦有
丁点风吹草动就废片。试过用拍运动的模式,也不好拍,可能是因为我的老相机连拍太
慢,快些的新相机可以试试。
avatar
i*s
11
(放狗搜寻摘要)
Every lens forms an image at a certain distance for a certain subject. In
order for a lens to be "focussed" on the subject this image must land on the
sensor. For an object at infinity, the lens forms an image at a distance of
f, where f is the focal length. For an object close enough for 1:1
magnification the lens forms an image at a distance of 2*f, double the focal
length. So making a macro lens is easy, just create the lens barrel to
place the principal plane of the lens a distance of 2*f from the sensor.
Making this lens also focus to infinity is the tricky part. You could rack
all the elements forward to bring them a distance of f from the sensor plane
. But this would result in a lens that changed its physical length
significantly when focussing. There would also be problems with vignetting
and light loss like you get with extension tubes. (This method is in fact
exactly the same as using tubes.) The other option is to change the focal
length when focussing.
Most macro lenses use the second approach. So a "100mm" macro lens will be
100mm when focussed to infinity, throwing an image 100mm behind the
principal plane, but will then shrink to 50mm at macro distances, still
throwing an image 100mm behind the principal plane, which is now 2*f.
avatar
W*3
12
赞大师们知识丰富,看了下微距头自动对焦都慢, 那就用不了几次。 在AMZ上买了美
科的E口增距筒, 据说E口的做工好点,其他几个牌子比如牛尔好像也是美科做的。
avatar
d*a
13
买macro extension tube思路是对的。而且可以买几个叠加。
我用它和Sigma 105mm macro 比较过,出来的照片看不出差别。
对焦用手动就可以,macro摄影也不着急,慢慢对焦就行了。
专门的macro lens平时没啥用处,它的对焦没专门的人像镜头快,所以平时用途也不太
大。

:赞大师们知识丰富,看了下微距头自动对焦都慢, 那就用不了几次。 在AMZ上买了美
:科的E口增距筒, 据说E口的做工好点,其他几个牌子比如牛尔好像也是美科做的。
avatar
W*3
14
双手同意,开始还想平时人像利用下,后来越看越不合适。

了美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买macro extension tube思路是对的。而且可以买几个叠加。
: 我用它和Sigma 105mm macro 比较过,出来的照片看不出差别。
: 对焦用手动就可以,macro摄影也不着急,慢慢对焦就行了。
: 专门的macro lens平时没啥用处,它的对焦没专门的人像镜头快,所以平时用途也不太
: 大。
:
: :赞大师们知识丰富,看了下微距头自动对焦都慢, 那就用不了几次。 在AMZ上买了美
: :科的E口增距筒, 据说E口的做工好点,其他几个牌子比如牛尔好像也是美科做的。

avatar
L*n
15
刚下完雨,跑到外面捏了一张。 手机内调亮了些。
Panasonic G9+42.5/1.2+16mm extension, f8, 1/250, iso500.

【在 W*******3 的大作中提到】
: 试了试定焦镜头,在接近最近对焦距离 (0.3m) 拍的照片总是不太清楚, 比如花蕊就
: 是糊的, 叶片还过得去,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
: 就是说微距摄影, 普通镜头拍不出来接近微距镜头的效果? 难道是因为普通镜头最优
: 距离其实是远大于最近距离?
: 有的微距头又能照人像又是什么原理。
: 长焦是不是理论上更可能。

avatar
i*s
16
嗯,这张是最清楚的一张。
没糊也没曝光过头。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刚下完雨,跑到外面捏了一张。 手机内调亮了些。
: Panasonic G9+42.5/1.2+16mm extension, f8, 1/250, iso500.

avatar
g*5
17
我曾经看到过美国老大爷用1dx m2加超长焦拍tulip,具体出片没看过。。。。
avatar
i*s
18
我用感动60mm微距头和感动85mm人像头一起照过人像(残副机),微焦头对焦不输。用
微距头照人像,只要不要来回抽微距和人像对焦就快多了。
avatar
b*e
19
打鸟有名的Arthur Morris要拍花时急了就扛出了600mm f/4

【在 g********5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曾经看到过美国老大爷用1dx m2加超长焦拍tulip,具体出片没看过。。。。
avatar
G*g
20
我经常这么干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打鸟有名的Arthur Morris要拍花时急了就扛出了600mm f/4
avatar
b*e
21
没经常吓着群众吧?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经常这么干
avatar
G*g
22
540上阵,架势确实大了点
不过符合溅射直出要求的,还是蔡百微比较适合。直接拍出来就是这种油润的颜色。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经常吓着群众吧?
avatar
j*g
23
Why nobody talks about lens reversing technique? With a 24mm lens, you can
easily get 5x magnification. The key for focusing is to use zoomed in live
view.
avatar
a*e
24
那是你的tube放短了,简单透镜成像的问题而已。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能,但是一般微距镜头为了微距优化,放大倍率可以到一,一般镜头接上转接环,以
: 我的经验来看,放大倍率到0.2就到头了。 另外对焦更苛刻。
: 如果偶尔拍一拍,可以凑合混一混。

avatar
s*r
25
腹肌卖的标准转接环, 没学过光学, 呵呵, 不过相信腹肌的工程师应该会知道权衡
得失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你的tube放短了,简单透镜成像的问题而已。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avatar
a*e
26
反过来的adaptor狠tricky

live
★ 发自iPhone App: ChinaWeb 1.1.5

【在 j*****g 的大作中提到】
: Why nobody talks about lens reversing technique? With a 24mm lens, you can
: easily get 5x magnification. The key for focusing is to use zoomed in live
: view.

avatar
W*3
27
所以就放大倍数来说,长焦可以替代微距头。
就细节来说,是不是离近会好点,那就是微距(包括套筒) 的优势?还是说都差不多。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540上阵,架势确实大了点
: 不过符合溅射直出要求的,还是蔡百微比较适合。直接拍出来就是这种油润的颜色。

avatar
K*t
28
效果和专门的微距镜头一样?大师你有试过?
用macro extension tube就用不了VR/IS, 如果没有Tripods的话很易糊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普通镜头是可以拍微距的。
: 买个macro extension tube就可以了。
: 便宜。效果和专门的微距镜头一样。
:
: :试了试定焦镜头,在接近最近对焦距离 (0.3m) 拍的照片总是不太清楚, 比如花蕊
: 就是糊的, 叶片还过得去,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对焦。
: :

avatar
K*t
29
拍微距要用耐心的! 有风不可以拍~等到没有时拍
不是老想买个新相机新微距头就一下拍了

【在 i*******s 的大作中提到】
: 室外拍微距的确比较tricky,阳光明媚拍出来过暴,阳光不足又容易糊,而且一旦有
: 丁点风吹草动就废片。试过用拍运动的模式,也不好拍,可能是因为我的老相机连拍太
: 慢,快些的新相机可以试试。

avatar
K*t
30
在外面没有三脚架时不知可以Panasonic/Olympus可不可以直接在机内完成? 又不知完
成出来的照片什么样的?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景深的问题-对焦距离越短,景深越浅。这是物理规律,微距镜头也不能免俗。
: 你可以缩光圈增加一些景深,经常还是不够。而且光圈太小,曝光成问题-所以拍微距
: 闪光灯很讲究。
: 另一个绕过景深效果的办法是focus stacking. 一般是细调焦点拍一整套不同对焦点的
: 系列然后在后期制作。有些相机比如Panasonic/Olympus可以直接在机内完成。

avatar
L*n
31
可以呀,我三楼的几张都是stacking 出来的。不然景深非常浅。

【在 K*****t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外面没有三脚架时不知可以Panasonic/Olympus可不可以直接在机内完成? 又不知完
: 成出来的照片什么样的?

avatar
i*s
32
可是那几张的质量并不算好,第一张和第三张过爆;第二张还算清楚,但不锐比较soft。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呀,我三楼的几张都是stacking 出来的。不然景深非常浅。
avatar
i*s
33
对的,我已经糊得没形了。lol 最近总结出手动对焦,前后摇晃,锐度算进步一些。

【在 K*****t 的大作中提到】
: 拍微距要用耐心的! 有风不可以拍~等到没有时拍
: 不是老想买个新相机新微距头就一下拍了

avatar
K*t
34
没有Tripods都可以阿~那太厉害了!!不过那几张没看出微距的感觉喔~
我这张是7D + 100MM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呀,我三楼的几张都是stacking 出来的。不然景深非常浅。
avatar
W*3
35
在Sony上加了套筒 IS 还是有的。

【在 K*****t 的大作中提到】
: 效果和专门的微距镜头一样?大师你有试过?
: 用macro extension tube就用不了VR/IS, 如果没有Tripods的话很易糊

avatar
W*3
36
在测试微距附加镜中,就是个放大镜,比起套筒放大倍数更大,效果好像还可以,接长
焦镜头放大倍数更大。初步结果是乐观的。
Opteka Achromatic 10x Diopter Close-Up Macro Lens $25, 和套筒一个价。

【在 L****n 的大作中提到】
: 16mm macrotube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