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请教一个lightroom问题# PhotoProcessing - 光影剪辑
V*1
1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周四在北京闭幕,会议核心议题是审议“十三五规划”,并决定
重要经济民生政策。
在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和外部经济制度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中共需要制定能够平衡
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从全会公报看,中共通过了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在对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后,该规划将在明年初的全国人代会上通过。
五中全会是中共一次重要的经济决策会议,“十三五”规划是习近平当选中共总书记后
首次制定的五年规划,具有政治意义,需要充分体现新领导集体的执政和经济发展理念
。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时期指导思想,最终可以浓缩为一句话:“确保如期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际是中共
执政理念的一次变革,体现了执政者对制度、环境和民生的新认识。
以此为基础解读中共五中全会,可以得出几个判断。
一,确保经济翻番,经济增长目标会保持“7%左右”说法。
五中全会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
,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中高速究竟是多少?除了考虑潜在经济增长率以外,“十三五”的增长目标要与确保实
现小康目标挂钩,即实现GDP和人均收入翻番。如果2015年GDP增速实现增长7%,那么“
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必须达到6.56%,才能实现翻番目标。不低于6.56%,是底线
,但制定的增长目标一定会高于底线,因此要确保如期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在增长目
标上留有空间。因此,一个合理推测是,增长目标仍会延续7%左右的说法。这样做既确
保不突破底线,也预留了弹性空间。
二,创新理念或推动制度变革。
公报说,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
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创新是今年的热词之一,但创新热情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而历史发展经验显示,民众
创新除了个体激情外,更需要支持创新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中共提出理论创新和制度创
新,是否意味着会在国家治理层面进行创新,还需要观察。
从政治现实看,在中共一党领导体制下,如何创造一个能够让个人智慧充分发挥的政治
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确需要创新型思维。没有一个允许百花齐放的生态,就不会出现百
舸争流的局面,因此,外界会对理论和制度创新充满期待。
创新的经济目的既有远期目标,也有短期需要。从长期看,要建设成制造强国,并通过
创新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显然,执政者期望通过创新带来总量增长,从而确保
实现小康目标。
发展共享经济,既是发展一种经济模式,也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体现在两方面。
商业上意味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共享模式会受到推崇。但从实践看,社会管理体制严重
滞后于共享经济思维和商业模式,中共的制度创新应该从管理制度变革入手。分配上,
则会更加体现公平,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分享增长红利,而不是获得“成长的烦恼”。
三,协调和绿色发展成为重要指导思想。
协调发展强调的是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绿色发展强调
的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与绿色概念提
出,既是对过去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也是强调尊重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认同。这样
的认识是在总结发展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也是社会共识。这样的发展理念,会获得民众
支持,但能否让地方政府贯彻执行,仍需要制度保障。
官员升迁与政绩具有直接关系,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重要指标,而地方经济发展也与官
员存在可能的经济利益关系。即便官员不考核GDP,在异地做官制度安排下,官员能否
自觉为当地人民保护青山绿水,仍存疑问。因此,好的发展理念要贯彻下去,不能靠官
员的党性和觉悟,而要靠制度保证,特别是要让当地群众对政府决策和官员升迁拥有发
言权,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四,开放升级版将会登台亮相。
全会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
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这表明,中国执政者一方面认识到改革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看到建
设新制度背后的大国博弈与冲突。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需要增加话语权
,参与全球治理。同时,作为负责任大国,还要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包括贸易制
度安排、国际市场建设、货币使用等。不过中国意识到中美博弈的困难性,实际希望通
过建设利益共同体来达到权力制衡。中国目前搞的双边自贸区建设、亚投行、一带一路
等,都是带有利益共同体特色的国际政策,也是重要大国博弈工具。
目前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局就是美国主导TTP和TTIP谈判会改变国际贸易制度基
础,这不仅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更会冲击现有的国内制度安排。因此,五中全会提出了
相关对策,以迎接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这包括“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
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从服务业开放看,金融与电信是核心产业,但中国在实现有序开放前,首先要改革内部
竞争规则,优先对内开放,才能确保金融和电信等产业安全。
五,人口政策能否带来红利仍是未知数。
五中全会改变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
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放开二胎政策呼声已久,直接目的就是公报所言“应对人口老龄化”。五中全会做出此
决定,既是顺应民意,也是应对现实困境。短期看,一家一孩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老龄化
问题突出,同时也使得长期增长动力受限。从经济增长理论看,维持一国长期增长的主
要动力之一是劳动力供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保
持了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稳定增长,不仅满足市场对劳动的需要,同
时创造消费增量,促进总需求扩张,因此放开二胎短期看是应对老龄化问题,长期看是
改善增长条件,也有利于国防安全。
不过二胎带来的人口红利需要在若干年后才能显现,而理想能否变为现实也存在未知数
。在目前生活成本过高条件下,普通人生二胎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要确保人口政策
能够落实,政府首先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只有养得起、养得活、养得好,
才能释放产能,否则新生育政策仍是水中月和镜中花。
中共五中全会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正式提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理念和政策目标
,并将开启中国协调发展和全面开放的新路径。
avatar
g*8
2
有没有preset可以做出thermal imaging的效果?
就像是iPad上那个photo booth里面的那个?
谢谢。
avatar
V*1
3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周四在北京闭幕,会议核心议题是审议“十三五规划”,并决定
重要经济民生政策。
在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和外部经济制度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中共需要制定能够平衡
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从全会公报看,中共通过了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在对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后,该规划将在明年初的全国人代会上通过。
五中全会是中共一次重要的经济决策会议,“十三五”规划是习近平当选中共总书记后
首次制定的五年规划,具有政治意义,需要充分体现新领导集体的执政和经济发展理念
。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时期指导思想,最终可以浓缩为一句话:“确保如期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际是中共
执政理念的一次变革,体现了执政者对制度、环境和民生的新认识。
以此为基础解读中共五中全会,可以得出几个判断。
一,确保经济翻番,经济增长目标会保持“7%左右”说法。
五中全会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
,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中高速究竟是多少?除了考虑潜在经济增长率以外,“十三五”的增长目标要与确保实
现小康目标挂钩,即实现GDP和人均收入翻番。如果2015年GDP增速实现增长7%,那么“
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必须达到6.56%,才能实现翻番目标。不低于6.56%,是底线
,但制定的增长目标一定会高于底线,因此要确保如期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在增长目
标上留有空间。因此,一个合理推测是,增长目标仍会延续7%左右的说法。这样做既确
保不突破底线,也预留了弹性空间。
二,创新理念或推动制度变革。
公报说,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
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创新是今年的热词之一,但创新热情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而历史发展经验显示,民众
创新除了个体激情外,更需要支持创新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中共提出理论创新和制度创
新,是否意味着会在国家治理层面进行创新,还需要观察。
从政治现实看,在中共一党领导体制下,如何创造一个能够让个人智慧充分发挥的政治
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确需要创新型思维。没有一个允许百花齐放的生态,就不会出现百
舸争流的局面,因此,外界会对理论和制度创新充满期待。
创新的经济目的既有远期目标,也有短期需要。从长期看,要建设成制造强国,并通过
创新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显然,执政者期望通过创新带来总量增长,从而确保
实现小康目标。
发展共享经济,既是发展一种经济模式,也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体现在两方面。
商业上意味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共享模式会受到推崇。但从实践看,社会管理体制严重
滞后于共享经济思维和商业模式,中共的制度创新应该从管理制度变革入手。分配上,
则会更加体现公平,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分享增长红利,而不是获得“成长的烦恼”。
三,协调和绿色发展成为重要指导思想。
协调发展强调的是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绿色发展强调
的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与绿色概念提
出,既是对过去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也是强调尊重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认同。这样
的认识是在总结发展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也是社会共识。这样的发展理念,会获得民众
支持,但能否让地方政府贯彻执行,仍需要制度保障。
官员升迁与政绩具有直接关系,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重要指标,而地方经济发展也与官
员存在可能的经济利益关系。即便官员不考核GDP,在异地做官制度安排下,官员能否
自觉为当地人民保护青山绿水,仍存疑问。因此,好的发展理念要贯彻下去,不能靠官
员的党性和觉悟,而要靠制度保证,特别是要让当地群众对政府决策和官员升迁拥有发
言权,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四,开放升级版将会登台亮相。
全会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
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这表明,中国执政者一方面认识到改革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看到建
设新制度背后的大国博弈与冲突。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需要增加话语权
,参与全球治理。同时,作为负责任大国,还要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包括贸易制
度安排、国际市场建设、货币使用等。不过中国意识到中美博弈的困难性,实际希望通
过建设利益共同体来达到权力制衡。中国目前搞的双边自贸区建设、亚投行、一带一路
等,都是带有利益共同体特色的国际政策,也是重要大国博弈工具。
目前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局就是美国主导TTP和TTIP谈判会改变国际贸易制度基
础,这不仅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更会冲击现有的国内制度安排。因此,五中全会提出了
相关对策,以迎接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这包括“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
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从服务业开放看,金融与电信是核心产业,但中国在实现有序开放前,首先要改革内部
竞争规则,优先对内开放,才能确保金融和电信等产业安全。
五,人口政策能否带来红利仍是未知数。
五中全会改变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
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放开二胎政策呼声已久,直接目的就是公报所言“应对人口老龄化”。五中全会做出此
决定,既是顺应民意,也是应对现实困境。短期看,一家一孩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老龄化
问题突出,同时也使得长期增长动力受限。从经济增长理论看,维持一国长期增长的主
要动力之一是劳动力供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保
持了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稳定增长,不仅满足市场对劳动的需要,同
时创造消费增量,促进总需求扩张,因此放开二胎短期看是应对老龄化问题,长期看是
改善增长条件,也有利于国防安全。
不过二胎带来的人口红利需要在若干年后才能显现,而理想能否变为现实也存在未知数
。在目前生活成本过高条件下,普通人生二胎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要确保人口政策
能够落实,政府首先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只有养得起、养得活、养得好,
才能释放产能,否则新生育政策仍是水中月和镜中花。
中共五中全会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正式提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理念和政策目标
,并将开启中国协调发展和全面开放的新路径。
avatar
l*s
4
没有ipad。。。那个效果是什么样的?上个图看看吧。另外,好的preset据说都是要买
的。。。

【在 g****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preset可以做出thermal imaging的效果?
: 就像是iPad上那个photo booth里面的那个?
: 谢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