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avatar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Piebridge - 鹊桥
b*t
1
1400不是梦了。
avatar
m*e
2
是富贵气象。
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是乞儿相。
其实所谓品味的形成,哪怕仅仅就是visual art,除了天生对颜色形状光线折射等有很
敏锐的触觉,除了天才,还要有从童蒙就开始的很厚实的修养。这种修养眼界见识的形
成,基本是对生长家庭的物质和文化(不论中学西学还是中西兼顾)要求都要有一定水
准。从49-89年,全中国大陆能提供这样基础的家庭,估计一千都没有(不少所谓“知
识分子”的家庭,其实学养都不怎样,可能不过是家长在中小学教书,有点酸,但本质
还是小市民)。所以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的,过了30岁,还是不要轻言品味的好。(王
澍那样算是异数,不过还是沾光了世界潮流:中国概念和环保自然概念)。
恰恰就是这种品味的缺失,奢侈品在中国才能如此大行其道,因为大家对很多精致美好
的东西没有任何概念,剩下的,只能是靠语言(对细腻触觉要求最低的媒介),靠广告
语言去告诉我们用什么符号才能表达什么。。。
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高雅、简洁、精美”吗? 不用担心,买Chanel!
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超凡卓越、极至绚烂、优雅之极、思想深邃、品位高尚、内涵丰
富”吗?不用担心,买Hermes!
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典雅、好女人、非常时髦”吗?不用担心,买Prada!
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崇尚精致、品质、舒适”吗?不用担心,买LV!
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风情万种”吗?不用担心,买Dior!
可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是钱买不来的。有些美感,我们生不逢时,一生都没有机会
象真正有品味的人那样灵敏地采撷,then let it be。毕竟,哪怕对我这样的粗人而言
,都能感受到明月清风无价,就足够了。
avatar
w*o
3
再来一个历史一刻?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1400不是梦了。
avatar
y*g
4
这顶多算“小资”
avatar
b*t
5
这些新闻现在都用不上劲儿,好像联合国一样,有用的时候拿来用用,没用的时候,谁
也不搭理她。

【在 w*******o 的大作中提到】
: 再来一个历史一刻?
avatar
d*o
6
奢侈品一用,档次就下去了
avatar
w*y
7
好消息。这么看Fed药不能停呀。昨天的comments就再合理不过了。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新闻现在都用不上劲儿,好像联合国一样,有用的时候拿来用用,没用的时候,谁
: 也不搭理她。

avatar
m*e
8
其实中国大陆出生长大80岁以下30岁以上的,我估计除了那不够一千家庭出生的,其他
人本质都差不多,不用理会什么标签了,本来其实就是品味粗糙的一群,高下不明显。
我们这批,其实跟着自己本源的心去感受世界,可能还好点,起码不用花冤枉钱。
新一代倒是在美感创意上可能有希望,不是因为他们的父辈家庭能给他们多少熏陶,而
是信息,通过网络,他们成长的环境能够接触大量他们生活圈子以外的东西,能在很小
时候就能接触很美的事物,很先锋的概念。此外他们生长环境物质丰富不愁衣食也是另
一个原因。
中国新一代还是有望有很一流的建筑师,时装设计师等的。

【在 y******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顶多算“小资”
avatar
b*u
9
1400肯定能到
avatar
y*g
10
你的观念有点问题:
只有那一千家庭才有品位? 我觉得当以品位来划分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你所说的清
风明月了。。。
有句老话说: “人到无求品自高”, 那些一千家庭出生的人能不能做到这个, 还是
有疑问的。。。。
===================================================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中国大陆出生长大80岁以下30岁以上的,我估计除了那不够一千家庭出生的,其他
: 人本质都差不多,不用理会什么标签了,本来其实就是品味粗糙的一群,高下不明显。
: 我们这批,其实跟着自己本源的心去感受世界,可能还好点,起码不用花冤枉钱。
: 新一代倒是在美感创意上可能有希望,不是因为他们的父辈家庭能给他们多少熏陶,而
: 是信息,通过网络,他们成长的环境能够接触大量他们生活圈子以外的东西,能在很小
: 时候就能接触很美的事物,很先锋的概念。此外他们生长环境物质丰富不愁衣食也是另
: 一个原因。
: 中国新一代还是有望有很一流的建筑师,时装设计师等的。

avatar
m*e
11
不是只要那一千家庭才有品味,而是在49-89年中国大陆社会环境下,能从7岁开始,甚
至更早,就能让孩子物质上有保证,文化上,因为那时信息未能流通,所以大部分是家
庭熏陶,所以要求父母文化修养很高(不是看几本唐诗宋词四大名著那种),这样的家
庭可能在中国连一千个都没有。可能有物质的,未必有文化,有文化的(66-76年会发
生什么事?),未必有物质。哪怕是那些家庭出身的,有好条件,都未必有好天资形成
这个。
清风明月固然是好东西,而且是粗人都能领略的好东西,因为是很直接的感官刺激,一
般人,只要有心,都能感受到,另外的例子就是莫扎特的音乐,还有有河流的写实风景
画,有夕阳的明信片,这些东西,没有很sophisticated的音乐美术摄影的美学训练,
都觉得美,因为这是最自然的层次的。
但美不仅仅止于此,也有另外的一些美感,是要有一定修养背景才能领略的,或者才能
比别人快一步领略,至于有这个发现美的本事其实是一个blessing,不过这个本事,估
计在中国由于文化断代,又经历过经济崩溃,所以在我们附近这几代的人都很难拥有了。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修养水平只能领略到很直接的美感,那么let it be,不要追
求一些我们达不到的东西,比如,在别人眼中的“品味”。
但是,我们自己安于自己的角落时,不要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能真的有非常
sophisticated的品味,只是我们没有那个水平有共鸣而已。

【在 y******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观念有点问题:
: 只有那一千家庭才有品位? 我觉得当以品位来划分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你所说的清
: 风明月了。。。
: 有句老话说: “人到无求品自高”, 那些一千家庭出生的人能不能做到这个, 还是
: 有疑问的。。。。
: ===================================================

avatar
m*e
12
我最开始帖子的主题是,既然我们达不到sophisticated的程度,那么最好还是安于做
一个粗人,安于属于我们层次的美感,不要花冤枉钱。因为中国人有句很俗的话,“穿
起龙袍都不似太子”,没有一定的气质(大部分也是通过修养得来的),买了名牌也穿
不出广告上的“优雅,深邃blahblahblah”效果。
avatar
j*j
13
人总得进步嘛。多听听,多看看品味没准就上去了呢。像我认识一姑娘,大学学了art
history后就对各种名牌无感了,就是觉得太廉价。人家自己也不是学设计的,只是眼
界开阔了而已。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最开始帖子的主题是,既然我们达不到sophisticated的程度,那么最好还是安于做
: 一个粗人,安于属于我们层次的美感,不要花冤枉钱。因为中国人有句很俗的话,“穿
: 起龙袍都不似太子”,没有一定的气质(大部分也是通过修养得来的),买了名牌也穿
: 不出广告上的“优雅,深邃blahblahblah”效果。

avatar
g*u
14
你的才情是我学都学不来的,只有暗自欣赏的份~
avatar
s*0
15
其实这样想,就有点形而下啦。
气质和品位也需要装扮出来的。所以山西煤老板买个飞机,那是暴发户; 汤姆克鲁斯
买个战斗机,那些爱好。西施胸闷而蹙眉,那是优雅;东施故意而为之,那是恶心。嫫
母虽丑,具备贤德;黄月英其貌不扬,不是女中豪杰。
故而引导时尚之人,那是品味,特立独行之人,那是浅薄,过犹不及也。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富贵气象。
: 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 是乞儿相。
: 其实所谓品味的形成,哪怕仅仅就是visual art,除了天生对颜色形状光线折射等有很
: 敏锐的触觉,除了天才,还要有从童蒙就开始的很厚实的修养。这种修养眼界见识的形
: 成,基本是对生长家庭的物质和文化(不论中学西学还是中西兼顾)要求都要有一定水
: 准。从49-89年,全中国大陆能提供这样基础的家庭,估计一千都没有(不少所谓“知
: 识分子”的家庭,其实学养都不怎样,可能不过是家长在中小学教书,有点酸,但本质
: 还是小市民)。所以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的,过了30岁,还是不要轻言品味的好。(王
: 澍那样算是异数,不过还是沾光了世界潮流:中国概念和环保自然概念)。

avatar
l*s
16
请问那些大学里学文史哲专业的呢?
难道白学了4年甚至更多?
avatar
p*r
17
RE这个,楼主才情横溢

【在 g**u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才情是我学都学不来的,只有暗自欣赏的份~
avatar
m*e
18
这和进步不进步没有什么关系,没有那个敏锐触觉就安心做普通人就可以了。

art

【在 j**j 的大作中提到】
: 人总得进步嘛。多听听,多看看品味没准就上去了呢。像我认识一姑娘,大学学了art
: history后就对各种名牌无感了,就是觉得太廉价。人家自己也不是学设计的,只是眼
: 界开阔了而已。

avatar
m*e
19
不一定是钱,但一定是不能经济极度贫乏,比如饱暖学习都成问题的。在这个之外,就
是有大量接触各种美的机会,如果在一个教育系统好的国家,那么很多群众的孩子,无
论出身,都能够形成不错品味,有大量群众基础,当中天资高的,就是大批的艺术家了
。在中国,起码49-89年的中国,就估计能培养出来品味的只能是家庭环境了。
avatar
m*e
20
无关的。
四年的不过是知识,不能做到潜意识的层面。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请问那些大学里学文史哲专业的呢?
: 难道白学了4年甚至更多?

avatar
j*1
21
笑。我们这两三代很难有什么品味和创新咯。40年代,啊'爷'搞什么文化大革命,文字
简化等等,所有都是为了限制人民的思维方式(以便更好的控制思想,防止造反\革命
)。影响的是好几代人。。。比如说人的思
维和表达,靠的是文字,文字简化了,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思想和表达方式也减少了许
多,因为没有更多文字的支持,很多东西都想不出来,就算想出来,也没有办法正确地
表达出来。这样做就达到了思想控制的目的。但是对下一代是一种思想打压。一个思想
有限的银,如何创新。如何带动潮流。所以很多人都随波逐流,人家说名牌,他也要名
牌,根本不知道跟自己配不配。穿金戴银。一点贵气都没有,反而像个土里土气的暴发
avatar
j*j
22
我想敏锐触觉是不是也是一步步培养起来的,而这个培养的过程肯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那这个积累过程是一定要发生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还是即便成年之后锲而不舍的
去努力积累也可以获得您所说的‘敏锐触觉’?
比如我有的朋友,可能不是那种富贵家庭出身,但大学学了art history或相似的专业
,毕业后去了索斯比 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地方工作,常年累月接触顶尖的艺术品,10
年 15年之后是否也可以达到您所说的要求呢?
不好意思,问题也许有点傻,纯好奇而已。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无关的。
: 四年的不过是知识,不能做到潜意识的层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