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装个机快被搞死了# Programming - 葵花宝典
d*e
1
按科研投入排序:
美国-全部科研经费减少5.1%,先例一开,我觉得以后会继续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NSF今年对外宣称砍了1000个grant。恩恩,“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漠不关心,也就
是个万年小弟”
欧盟-FP8总经费投入上线比FP7已执行经费每年减少10亿欧元,占FP8总经费投入的十分
之一。
中国-Science上NSFC新头目直接说经费增长幅度将在他的任期内放缓。年增长率收窄到
10%以下
日本-刚刚执行一次性科技刺激计划,但其经费增长将无法保证与通胀同步。(日本的
预算变化越来越接近随机函数了,我屮艸芔茻我看不懂了)
老兄,全球性的科研投入长期下行已经不可避免,睁开眼看看现实吧。
三体人来地球要几百年,但英国要再砍10%科研经费的新CSR就在明年!我也想慢慢搞基
础研究,但MRC明年就可能被合并了,不做点啥可能就要喝西北风啦!上次CSR,隔壁一
个刚刚过了5年评审的MRC CENTRE就被干脆利落的停掉资助啦!一层楼的人都失业啦!
还有一个老板受不了跳楼啦!我现在看CSR的新闻,就跟三体里人物突然发现视网膜上
有字一样啊!死刑,缓期执行!啊啊啊啊啊啊!大变身变成咆哮体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

如果三体人突然瞬移到火星上,那化学能火箭就是地球人唯一的武器。
从人类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科研体系都是全球互通的。底子薄底子厚都是连在一起的
啊,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一旦失去稳态,关键节点异常立刻就是大死亡啊!别管体系
多复杂,积攒了多少生物量,能量不足就是一个shi啊!底子厚只不过留下的尸体多啊
!NIH的modular R01养不起人,一死就是一大片啊!
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人家是科研投入绝对值减少,中国才是二阶导数减少,其中哪个多
哪个少很清楚吧?虽然不是啥光荣的,但好赖还是主要玩家中相对来讲最有下限的哪一
个啊。总比奥巴马一边创新一边开人好多了吧!啊,今天4月7号了,那些被奥巴马开掉
的美国科研工作可以纪念失业一周啦!啦啦啦,失业啦!
于学生被逼的要跳楼,who cares,跳了他一个,还有后来人!如果一个体系以极大的
选择压力来筛选能发大文章的人,最后剩下的就是为了文章不惜一切的人。至于其他的
性状,诸如廉耻,同情,尊重他人等等,只要对发文章有害,就全部不存在!“别跟你
老板谈节操”。
很多大组,牛组里呆过的人都对下列场景很熟悉吧?对学生来讲,呆在这种组里是种摧
残,但问题是这种组成果最多。所以很多所谓世界牛校里遍地都是这种组。
W A R N I N G S I G N S
Toxic teams
The ‘executive’ and ‘competitive’
lab-leadership models can create
poor work environments with undue
pressure to perform, says Charles
Wood. Here are some signs to look for:
Executive
●● Lab members spend little time with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The lab is busy, and focuses only on
high-impact papers and large grants.
●● Research goals are clearly established.
●● Penalties for unmet goals are strong.
●● There is little cross-talk with
collaborators.
Competitive
●● One goal is assigned to several people.
●● The lab is large, with many trainees.
●● Lab members are unhappy and
hyper-competitive.
●● Socializing is rare.
像上述行为,在其他非学术圈的机构出现,其负责人会被干脆利落的称为欺压员工甚至
反社会人格,但在学术圈里这就是成功的不传之秘。那些站在世界科研尖峰的人,他们
只是残酷竞争筛选下剩下的最没有节操的一小撮罢了。
一个职业,训练时间是10年(美国平均值4年本科6年博士),周工作时间60-80小时。
毕业之后85%的人4年后被淘汰,剩下的人中66%(占开始时总数的10%)毕业后11年内被
淘汰。剩下5%的人继续压榨训练新手(yes, pair of hands)。这是一战战壕的慢速死
亡版。
至于NIH说啥80%的博士进入研究相关领域,我仔细看过他的数据。呵呵三分之二的主要
工作领域是金融和会计的生物学博士,在运用计算机方法的时候"与研究训练相关"。一
个在凯特皮勒给研发项目做会计的生物博士,可能确实在其工作中用到了在研究生院学
到的excel技巧。可问题是有这10年时间,专门学个会计专业,他掌握excel的会计应用
不比在实验室里来的强得多?
我对数学物理这样的学科不了解,但至少生物这个领域来讲,除了极少数诺贝尔奖级别
的东西以外,大多数所谓创新还是有其套路的。
举个例子,对于NIH的RPG来说(占美国科研投入60%),payline在5%-15%之间,已经有
一定声誉的科研工作者一般要在3年内至少投10份标书(考虑到A2 Sunset policy,至
少是5个新idea),才能撑下来。每4个月就必须写一份新标书。对于新PI来讲,标书数
估计要翻倍,即3-5年内至少要投20个标书才比较可能中标。如果没有什么套路,每四
个月来一次原创创新,没人受得了。正如前HHMI investigator 韩珉所说:“你脑袋里
面要不是随时有三个能发不错文章的idea,你(当老板)就比较危险。”
实际上,一个经受足够训练的研究人员,对常见系统有了足够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复
杂系统),对常见研究范式有清晰掌握,深入理解常见实验技术,想出几个好课题并不
难。如果一个人阅读量上去了,大概仔细阅读500-1000篇文献,就能对整个领域大概有
数了。看文章,看看题目就知道底下该用什么方法,得到的结果应该怎么样解释。脑补
出整个实验过程。实际上,大多数文章都是这样大路货的。有好老师,合力训练加上努
力,是完全可以想出来的。
现在新闻媒体宣传科研工作者时,往往有意无意突出所谓天才成分。但其实没有明确生
物学证据证明那些成功者具有基因优势,他们只是在合适的时候接受了合适的训练,付
出了足够的努力。换一个人来做,只要受到足够的训练,付出足够的努力,也能做的很
好。
数学物理怎么样我不知道,但生物确实有这种趋势。我大一一上学,教育网有好多杂志
可看,我就定了40个不同的杂志的电子目录看着名字新鲜就点了(甚至包括NPG的《国
际勃起研究期刊》,看了几期才发现不太对头),每天都能收到好多目录,一开始看特
新鲜,我靠这么多新思路新技术,甚至一天看个三五篇文章都不稀奇。等到大三的时候
就觉得好多文章思路都熟悉了,新的没几个了。
很多时候,有些项目不能前进,不是大家没思路,是没有设备和材料,没有钱,和没有
有牺牲精神的学生(像我这样学术自杀的SB)。写标书容易,把标书完成很难。
确实,很多老板对一般博士生和博后的态度就是用完就扔。完全不想学生们的出路。我
曾经跟这里的教授抱怨了半天这行当博后不好干,职位不好找。她都认真的听着,还附
和一下,直到我说:“我想研究一下有什么其他行当能利用我现在学的知识,也许转到
一个稳定一点也能利用我的知识的行当去”,然后教授立马就怒了:“you should
concentrate on your study, finish your PhD first”生怕我发现了路,大家都跑了
干脆学国内血汗工厂,找几个能人搞模块化管理,剩下的雇民工熟手做就是了,反正主
要就是事务性工作,他们又不需要知道自己做的有什么意义,只要按规定完成就是了,
搞研究的研究员做技术员和品管员,老板当真老板坐镇搞管理,估计能便宜不少
华大基因就是这个思路。直接工厂化管理,白手起家的新一代测序中心,却在效率和成
本上完爆很多世界有名的老中心。问题是这个例子不能无限推广。现在年轻学生甘愿忍
受压迫的唯一原因就是有以后自己当作坊主(学术导师)的期望,尽管这个期望其实是
假的(现行经费条件下,当老板概率太低)。但如果改成工厂制,没了盼头的学生就不
来当科研民工了。
如果一个职位,是需要动点脑子的非重复性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至少6天,每
年51周,包住不包吃,月薪2300元,只有医保没社保公积金。这条件。在北京能找到民
工吗?人家不愿意来。博士生在读的小时工资还真不如给力点的服务业人员呢。这时候
招民工代替博士会提高人力成本的。
这种情况下,没人敢跟学生说实话:现在毕业,光凭实力根本在学术界找不找工作,运
气是第一位的。
avatar
w*g
2
老爹对英文版的win10感到不爽,趁放假想装个中文版win7,
搞了半天没弄好。搞deep learning搞得人都傻了。
看到什么都觉得好难。
avatar
g*t
3
我怀疑程序写得足够多的人都会感到
OS,language,hardware,browser ....没有一样是好用的。
我以前觉得手机很好用。现在感觉也不行。
古往今来天下第一界面可能还真是纸笔。
avatar
d*a
4
哈哈...写程序和装机是两种不同的技术。
我也趁着感恩节装了个Ubuntu,拿来做NAS服务器。平时太忙了,得趁着放假搞。
avatar
W*o
5
关键是太着急,如果慢慢来肯定没问题。
我几个月前买硬件攒的黑苹果才让人吐血,这个对硬件兼容相当挑剔,好在家门口有
microcenter, 退换方便
avatar
b*i
6
合着到现在微软都不免费给换语言啊?
记得上一次升级到Windows 10可以换中文的。手机的是可以换的。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老爹对英文版的win10感到不爽,趁放假想装个中文版win7,
: 搞了半天没弄好。搞deep learning搞得人都傻了。
: 看到什么都觉得好难。

avatar
L*8
7
有空看看我的题目 如何?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老爹对英文版的win10感到不爽,趁放假想装个中文版win7,
: 搞了半天没弄好。搞deep learning搞得人都傻了。
: 看到什么都觉得好难。

avatar
w*g
8
看了,不会。现在这版上有几个眼睛盯着我,自己心里没谱不敢乱吹。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空看看我的题目 如何?
avatar
g*t
9
恕我直言,你这属于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数学方法如何用,数学模型干什么的都没入门。
还多了个乱套名词的毛病。拉格朗日都出来了。
按照你的那个所谓“论证”,
我儿子现在初中学的linear model更没用。
你尽可以说:
Linear model is doomed, in long term
Linear regression is doomed, in long term
This bbs had already been doomed, in long term
...
如果你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分析minst或者别的
什么,分享一下,那技术上好事。
在意义上随便延伸,那就是三观问题。


: 有空看看我的题目 如何?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空看看我的题目 如何?
avatar
L*8
10
你不要气急败坏
拉格朗日 和 欧拉 观点 医学图像配准 用到这个概念
这在力学里面很常用 你可以google一下
我说的例子 恰恰是Geoffrey Hinton关心的问题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恕我直言,你这属于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 数学方法如何用,数学模型干什么的都没入门。
: 还多了个乱套名词的毛病。拉格朗日都出来了。
: 按照你的那个所谓“论证”,
: 我儿子现在初中学的linear model更没用。
: 你尽可以说:
: Linear model is doomed, in long term
: Linear regression is doomed, in long term
: This bbs had already been doomed, in long term
: ...

avatar
g*t
11
力学个毛啊。
我是ME的phd,当过解析力学的TA。博士资格考考过解析力学的。
从kinetmatics讲起,然后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我哪样都能给你讲一
个月不重样的。
你得先把线性模型如何和现实问题联系的弄清楚。
学会什么叫论证。


: 你不要气急败坏

: 拉格朗日 和 欧拉 观点 医学图像配准 用到这个概念

: 这在力学里面很常用 你可以google一下

: 我说的例子 恰恰是Geoffrey Hinton关心的问题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不要气急败坏
: 拉格朗日 和 欧拉 观点 医学图像配准 用到这个概念
: 这在力学里面很常用 你可以google一下
: 我说的例子 恰恰是Geoffrey Hinton关心的问题

avatar
L*8
12
看来你是吃了枪药了 我不和你争

讲一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力学个毛啊。
: 我是ME的phd,当过解析力学的TA。博士资格考考过解析力学的。
: 从kinetmatics讲起,然后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我哪样都能给你讲一
: 个月不重样的。
: 你得先把线性模型如何和现实问题联系的弄清楚。
: 学会什么叫论证。
:
:
: 你不要气急败坏
:
: 拉格朗日 和 欧拉 观点 医学图像配准 用到这个概念
:
: 这在力学里面很常用 你可以google一下

avatar
g*t
13
你基础太差了。还带个不踏实的毛病。
良言逆耳。你爱听不听。
做MiNsT那就就事论事好好做。不要胡乱延伸。



: 看来你是吃了枪药了 我不和你争

: 讲一



【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你是吃了枪药了 我不和你争
:
: 讲一

avatar
i*r
14
官网有中文版的温10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老爹对英文版的win10感到不爽,趁放假想装个中文版win7,
: 搞了半天没弄好。搞deep learning搞得人都傻了。
: 看到什么都觉得好难。

avatar
b*i
15
我发现win10可以改成中文界面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老爹对英文版的win10感到不爽,趁放假想装个中文版win7,
: 搞了半天没弄好。搞deep learning搞得人都傻了。
: 看到什么都觉得好难。

avatar
d*r
16
你原来是ME背景出身的,又能编程,我还记得又做点硬件?
咋不去搞搞机器人啥的? 下面这种系统容易做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V0gydSTq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exoj1gKoo

讲一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力学个毛啊。
: 我是ME的phd,当过解析力学的TA。博士资格考考过解析力学的。
: 从kinetmatics讲起,然后牛顿力学,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我哪样都能给你讲一
: 个月不重样的。
: 你得先把线性模型如何和现实问题联系的弄清楚。
: 学会什么叫论证。
:
:
: 你不要气急败坏
:
: 拉格朗日 和 欧拉 观点 医学图像配准 用到这个概念
:
: 这在力学里面很常用 你可以google一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