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转】扒下“读书人”这层皮
avatar
r*y
2
贴第一部分。基本上就是个自传+散文。
"从现在起,我是为你们而活"(1)记季羡林先生
出生于一九一一年的季羡林先生今天已经是九十七岁高龄了,在我考进北京大学的
一九八四年,季羡林先生也已经是七十三岁,年过古稀了。撇开季羡林先生崇高的社会
和学术成就、名誉、地位不说,就单论年龄,他也已经是燕园一老了。大家称呼他,更
多的是"季老",而不是像门生弟子那样称呼"先生"了。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长者呢?对比自己年长的人--当时冯友兰、王力、陈岱孙等比季
老高一辈的人还都健在--季老是非常尊敬的。根据我的日记,一九九○年的一月三十一
日,先生命我随侍到燕南园向冯友兰、陈岱孙二老以及朱光潜先生的夫人贺年。路上结
着薄冰,天气是非常寒冷,当时也已经是八十高龄的季先生一路上都以平静而深情的语
调,赞说着三位老先生的治学和为人。先到朱光潜先生家,只有朱夫人在,季先生身板
笔直,坐在旧沙发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贺年。再到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只有冯先生的
女儿宗璞和女婿蔡仲德先生在家,季先生身板笔直,坐在旧沙发的角上,恭恭敬敬地贺
年。最后到陈岱孙先生家,陈先生倒是在家的,看到季先生来访,颇为惊喜。季先生依
然是身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共勉
avatar
r*y
3
第二部分:
我最喜爱的书
我在下面介绍的只限于中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不在其中。我的专业书籍也不包括
在里面,因为太冷僻。
一、司马迁《史记》
《史记》这一部书,很多人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我个人同意这个看法。平常所称的《二十四史》中,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哪一部也
不能望《史记》之项背。
《史记》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水平,司马迁的天才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是他的遭遇起的作
用似乎更大。他无端受了宫刑,以致郁闷激愤之情溢满胸中,发而为文,句句皆带悲愤
。他在《报任少卿书》中已有充分的表露。
二、《世说新语》
这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只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
编纂而成的奇书。有些篇只有短短几句话,连小故事也算不上。每一篇几乎都有几句或
一句隽语,表面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六朝和稍前的一个时期内
,社会动乱,出了许多看来脾气相当古怪的人物,外似放诞,内实怀忧。他们的举动与
常人不同。此书记录了他们的言行,短短几句话,而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三、陶渊明的诗
有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笼统言之,这个称号是恰当的。他的诗确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共勉
avatar
r*y
4
第三部分--完
傻瓜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不是被别人称做“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
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我先把我的结论提到前面明确地摆出来,然后再条分缕析地加以论证。这有点违反胡适
之先生的“科学方法”。他认为,这样做是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首倡的演绎法,是不
科学的。科学的做法是他和他老师杜威的归纳法,先不立公理或者结论,而是根据事实
,用“小心的求证”的办法,去搜求证据,然后才提出结论。
我在这里实际上并没有违反“归纳法”。我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观察与体会,阅尽了芸芸
众生的种种相,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后,才提出了这样的结论的。为了凸现它的重要
性,所以提到前面来说。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有一些人往往以为自己最聪明。他们争名于朝,争利于世,锱铢
必较,斤两必争。如果用正面手段,表面上的手段达不到目的的话,则也会用些负面的
手段,暗藏的手段,来蒙骗别人,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结果怎样呢?结果是:有的
人真能暂时得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大大地辉煌了一阵,然后被
人识破,由座上客一变而为阶下囚。有的人当时就能丢人现眼。《红楼梦》中有两句话
说:“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共勉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