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征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转载)
avatar
【征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转载)# Reader - 书香世家
wh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0 13:25:52 2009, 美东)
张洁这篇怀念去世母亲的长篇纪实散文,题目就让人过目难忘。看之前我没有抱很大期
望,因为看过杨绛的《我们仨》、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
夜晚》等悼念至亲的作品,或是悲苦,或是把亲人理想化,都不很自然。这也难怪,一
辈子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爱,很难在几小时内全部传达给读者;作者往往自我投入过多
,反而拉远了读者和作品的距离,达不到感染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是,《世界上最疼我
的那个人去了》我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它开门见山就说母亲急病住院,诊治开刀。病痛
、死亡是人类最共通的经验;这样的叙述方式,比介绍母亲生平的传统叙述更有效,更
直接迅速地抓住读者的心。文章前半部分节奏也很紧凑,怎样治疗脑萎缩,开刀不开刀
,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手术后的章节似感拖沓,有点悲痛难抑、控制不住的感觉,稍
后再提。
文章没有正面铺叙母亲的为人,但从住院、
avatar
wh
2
另外问一下:谁看过张洁的近作《无字》?我没看过,只知道是她再度离婚后的作品,
写的又是女作家和老干部的婚变,和她自己的经历似乎很像。而且再次得了茅盾文学奖
。但王蒙对这本书好像很有批评,说作者对主人公母女充满“钻牛角尖似的怜爱”,对
亲情以外的旁人“充斥着太多的愤懑与怨恨”。这似乎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有点像,而且更极端化,据说是把爱情彻底否定了。
张洁的作品总是感情色彩非常饱满,语言很淋漓尽致。但爱憎也特别分明,容易两极对
立化。另外她写的题材也很类似,最早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也是讲女作家和老干部
的婚外恋,当时好像是文革后第一部婚外恋作品,很引起争议。《沉重的翅膀》、《无
字》也都是这个主题。她可能很热情,很投入,受伤也很重,所以心情难以平复,反复
抒写。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 标 题: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0 13:25:52 2009, 美东)
: 张洁这篇怀念去世母亲的长篇纪实散文,题目就让人过目难忘。看之前我没有抱很大期
: 望,因为看过杨绛的《我们仨》、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
: 夜晚》等悼念至亲的作品,或是悲苦,或是把亲人理想化,都不很自然。这也难怪,一
: 辈子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爱,很难在几小时内全部传达给读者;作者往往自我投入过多
: ,反而拉远了读者和作品的距离,达不到感染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是,《世界上最疼我
: 的那个人去了》我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它开门见山就说母亲急病住院,诊治开刀。病痛

avatar
j*n
3
茅盾文学奖?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问一下:谁看过张洁的近作《无字》?我没看过,只知道是她再度离婚后的作品,
: 写的又是女作家和老干部的婚变,和她自己的经历似乎很像。而且再次得了茅盾文学奖
: 。但王蒙对这本书好像很有批评,说作者对主人公母女充满“钻牛角尖似的怜爱”,对
: 亲情以外的旁人“充斥着太多的愤懑与怨恨”。这似乎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 》有点像,而且更极端化,据说是把爱情彻底否定了。
: 张洁的作品总是感情色彩非常饱满,语言很淋漓尽致。但爱憎也特别分明,容易两极对
: 立化。另外她写的题材也很类似,最早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也是讲女作家和老干部
: 的婚外恋,当时好像是文革后第一部婚外恋作品,很引起争议。《沉重的翅膀》、《无
: 字》也都是这个主题。她可能很热情,很投入,受伤也很重,所以心情难以平复,反复
: 抒写。

avatar
wh
4
是呀: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4月11日揭晓:
* 熊召政 《张居正》
* 张洁《无字》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 柳建伟《英雄时代》
* 宗璞《野葫蘆引》(《南渡記》、《東藏記》)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茅盾文学奖?
avatar
l*r
5
茅盾文学奖一年要发这么多部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呀:
: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4月11日揭晓:
: * 熊召政 《张居正》
: * 张洁《无字》
: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 * 柳建伟《英雄时代》
: * 宗璞《野葫蘆引》(《南渡記》、《東藏記》)

avatar
wh
6
以前是每三年评选一届,现在改成四年一次。每次好像是3-6部。但奇怪的是1988年之
后的一届跳到1998年,2000年之后的又跳到2005年。
* 第一届,1982年
o 魏巍《东方》
o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o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o 莫应丰《将军吟》
o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o 古华《芙蓉镇》
* 第二届,1985年
o 张洁《沉重的翅膀》
o 刘心武《钟鼓楼》
o 李准《黄河东流去》(上、下)
* 第三届,1988年
o 路遥《平凡的世界》
o 凌力《少年天子》
o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o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o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o 本届荣誉奖
+ 萧克《浴血罗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茅盾文学奖一年要发这么多部啊
avatar
L*r
7
回埃塞俄比亚去了。
avatar
d*u
8
lol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回埃塞俄比亚去了。
avatar
a*m
9
眼前没人了,你可以吃得好一点.
sigh.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 标 题: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0 13:25:52 2009, 美东)
: 张洁这篇怀念去世母亲的长篇纪实散文,题目就让人过目难忘。看之前我没有抱很大期
: 望,因为看过杨绛的《我们仨》、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
: 夜晚》等悼念至亲的作品,或是悲苦,或是把亲人理想化,都不很自然。这也难怪,一
: 辈子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爱,很难在几小时内全部传达给读者;作者往往自我投入过多
: ,反而拉远了读者和作品的距离,达不到感染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是,《世界上最疼我
: 的那个人去了》我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它开门见山就说母亲急病住院,诊治开刀。病痛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