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反响这次事件在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人支持韩寒,认为方舟子
行为属“有罪推理”,而也有人认为这是正常的质疑,应当鼓励。同时,对于方舟子的
行为究竟是属于合理的质疑和文学批评,还是属于侵犯他人荣誉权,不同方的支持者对
此都有明显不同的解读。
支持方舟子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推测是基于一定基础事实对另一事实发生与否进行推
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人们不仅需要推测而且要公开交流推测,不是在肚子暗暗地里
推来推去。禁止推测就是禁止评论。严格钳制评论或许带来秩序,但接踵而来必定是文
章的平淡如水和社会死水一潭。
央视特别评论员王志安在微博中称: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属于“属于一般怀疑范围”。
通过质疑,还原一个真实的韩寒,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场公平的游戏。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钦佩打假求真的方舟子。在瞒和骗的国度里,打假需
要何等的勇气、智慧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
四川升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马冀:质疑韩寒并不是否定韩寒,就如台湾竞选,民众
并不是有心刁难,而是合格总统应当经得起各种质疑,经过3轮质疑与答辩,总统圆满
产生。大家应当感谢方舟子 等质疑人的各种问题,更该期待韩寒精彩回答。经过此劫
,韩寒才能成长。那些不容许质疑、动辄发怒的人,则是是恐慌,盲目且奴性。
评论家曹长青在韩寒起诉方舟子及接受新华社采访后发文称,韩寒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韩寒接受新华社采访所称的全世界的作家都面临抄袭的指控,曹长青称韩寒是睁眼撒
谎。
支持韩寒
知名作家慕容雪村称:方舟子的作法“让每个作者都置身于‘韩寒困境’:你怎么证明
文章是你写的?我有证人。证人没用,可能跟你串通好了。我有手稿。手稿没用,可能
是你抄的。”
知名作家石康称:网友对韩寒质疑是“中国式嫉妒的力量”。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那些因自己无能而嫉妒和质疑韩寒造假的人
,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国民劣根性的再次表演。
编剧陆琪:韩寒的事实证明,“在我们这里”事无不可对人言,最后就会变成一身把柄
。君子坦荡荡敌不过小人常围攻。所谓的原罪,并非你真的犯了什么罪,而是别人认为
你犯了什么罪。
中立
历史学者薛涌:许多网友把方舟子对我攻击转给我,以为我没有看见,乃至好坏不分。
希望我深明大义。我希望大家深明大义:判断是非,不能以对方对你的态度为准。公共
讨论,何时能够超越个人恩怨?
《中国改革》杂志社原社长李伟东:韩方之战很无聊。方无法证明韩造假、代笔、被包
装,韩也无法自证清白,这是怪圈之战,无赢者。
《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韩寒若是“大家”,自应豁达面对这一切。至于质疑者,应
保持质疑的专业性。请“自重”,别让自己变成“起哄者”和“人身攻击者”,永远是
对质疑者必要的忠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版主编周斌:中国知识界太缺乏严肃讨论问题的能力了,大家已经
习惯了搞人身攻击,揭对方黑幕,却没有意识到,严肃的讨论才有启蒙的可能,才有让
参与各方受尊重的可能性,只懂得互相泼粪的辩论,最终会让双方都臭大街。大家唯恐
避之而不及。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习惯奴役和崇拜的国度,有一个虚假的偶像比没有偶像要好。作
为“公民偶像”,“韩寒”已经毁灭于韩寒所有回应“人造韩寒”事件的文章。“秘不
发丧”,不仅是无名韩粉,且是上流名媛的心灵需要,这是当今中国的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