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农残检测形同虚设:与欧美日等国差距惊人(组图) (转载)
avatar
中国农残检测形同虚设:与欧美日等国差距惊人(组图) (转载)# Returnee - 海归
b*k
1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20781-gb2312.html
京港台时间:2010/12/29 消息来源:网易 网友评论 11 条
最近日本检测出中国生产的蔬菜农药残存超标42倍,这样的作物为何可以通过国内的检
测以作出口?我们本希望对中外食品的农药残存标准做一次简单对比,但由于所谓“绿
色壁垒”的存在,这样对比并不科学。然而我们发现,中国农残量检测项目数量与欧美
日等国存在令人震惊的差距,许多重要指标在中国并不在检测之列,这也许是造成如今
局面的重要原因。于是我们决定用数据图表的方式将这一事实呈现。
日本奈良县在12月24日检测出中国生产的青菜农药残留量超其规定标准的42倍,这种超
标的农药就是“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该农药主要用于苹果的杀菌。苹果
是中国第一大水果,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27.9%,目前使用农药仍是最主要的苹果病虫
害防治措施。但就中国目前对苹果中农残量监测的项目只有6项,日本是中国的近60倍。
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以根部为最,其次是茎部,然后是叶和果实,但黄瓜是例外。因
其生长环境湿度大易发病虫害,因此一般用药量比普通蔬菜更大。2008年-2009年绿色
和平组织曾对京沪穗三城多家大型超市的水果蔬菜抽检显示,黄瓜是农残量排名第一位
的蔬菜,共含有4-13种不同农药残留。对此卫生部专门做出过回应称农残其实没有超过
国家规定的标准,而实际上中国农残检测项目只有10项,比日本少34倍多。
“蘑菇漂白”事件让菌类食品安全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很多人认为蘑菇基本不会用到化
学药品,但这仅限于野生蘑菇。在人工栽培的环境中,蘑菇也有多发病,需施用农药控
制,例如常见的“褐腐病”等。但是在对蘑菇的农残检测项目中,中国只有1项。目前
我国残留农药的主要类型是有机磷类和有机氯类,这些农药残留会在人体内累积,最终
导致身体细胞发生癌变。
作为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国,中国政府从2005年至2009年相继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法规。尽管如此,专家认为相关标准缺失仍是制约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农业部
农药检定所副所长叶纪明表示“健全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刻不容缓,在今后3年内,我国
农药残留标准将达到7000项左右”但这与欧盟的14.5万项仍有很大差距,也意味着这几
年我们的蔬菜水果等安全,依然缺少严格的把关标准。
限制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确实是全球农业科技面临的挑战之一。但在对比之下,中
国的检测体系依然显得过于儿戏。如今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已几乎让有关部门丧失公
信力。尽快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标准,将是从源头上保证农作物“入口安全”,重塑食
品安全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
avatar
h*h
2
中国人民体质世界第一
avatar
D*I
3
长此以往,百毒不侵了.
世界末日来临时,中国人能扛的更长,笑到最后!
avatar
i*n
4
嗯,个个修炼成毒人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长此以往,百毒不侵了.
: 世界末日来临时,中国人能扛的更长,笑到最后!

avatar
s*m
5
看样子美国和欧日也差距惊人
avatar
u*n
6
欧阳峰是中国人的真正祖宗。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20781-gb2312.html
: 京港台时间:2010/12/29 消息来源:网易 网友评论 11 条
: 最近日本检测出中国生产的蔬菜农药残存超标42倍,这样的作物为何可以通过国内的检
: 测以作出口?我们本希望对中外食品的农药残存标准做一次简单对比,但由于所谓“绿
: 色壁垒”的存在,这样对比并不科学。然而我们发现,中国农残量检测项目数量与欧美
: 日等国存在令人震惊的差距,许多重要指标在中国并不在检测之列,这也许是造成如今
: 局面的重要原因。于是我们决定用数据图表的方式将这一事实呈现。
: 日本奈良县在12月24日检测出中国生产的青菜农药残留量超其规定标准的42倍,这种超
: 标的农药就是“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该农药主要用于苹果的杀菌。苹果
: 是中国第一大水果,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27.9%,目前使用农药仍是最主要的苹果病虫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