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对国情的一个基本判断
avatar
对国情的一个基本判断# Returnee - 海归
B*k
1
李宗仁当年被招安后不久曾说“回来还是要回来的,只是时机不对”
那么对于海外的学子,何时才是对的时机?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arack (don of darkness),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广东会很快稳定下来,中国的希望要寄托在90后这代人身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4 03:33:07 2011, 美东)
体制外的力量相对很弱小,难以在大范围形成有规模的威胁。
另外,民众不愿意看到中国乱起来,重现当年内战的悲惨景象。中国的希望还是在于体
制内。
再过两代人左右的时间,90后出生的一代人将开始执掌国家政权,
而多年来体制外各弱小势力抗争结果徒劳无功,有政治抱负的人大多已被体制内消化;
同时,参加过抗日的、内战的、抗美援朝的、大跃进的、文革的、8*8的,都已作古或
失去影响力。
届时,国有资产已基本上被瓜分完毕,分蛋糕的过程中,体制内各大利益集团矛盾逐渐
难以调和,体制内趋于分裂成几个力量强大的派别,如以军火能源财团为后台的权贵共和派,以传统工业及低端服务业教育业等为依托的亲民民主派,为金融财团代言的逐利派等,
同时,在几十年中逐渐成型的各大家族,也开始考虑保护既得利益,为其财产和地位的
合法性寻找基础,而普通民众也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
这时候,私产入宪并在社会生活中开始金钱民主游戏,就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甚至会
变为顺利成章的事。
所以,国内民众扬眉吐气的希望应出现在本世纪中叶,90后执掌国家政权的时候。
届时,当年日本自民党开枝散叶的情形,或许会在中国重现。
国内人权状况显著改观,公平竞争平台基本建立,
今天日、台等地,海归比例接近三成的景象,也会出现。
avatar
z*y
2
纯熟痴人说梦
avatar
B*k
3
无论你是喷广东局势稳定不下来,还是一党制可以天长地久,才是真的痴人说梦。
小平当年“中国的事情,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随便说的?

【在 z***y 的大作中提到】
: 纯熟痴人说梦
avatar
z*y
4
也就是你还拿小平说的话当回事
中国现在的制度就是最好的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随便说
的?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无论你是喷广东局势稳定不下来,还是一党制可以天长地久,才是真的痴人说梦。
: 小平当年“中国的事情,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随便说的?

avatar
w*n
5
建议看一下袁剑的《奇迹的黄昏》。讲的是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和阶级的演化。下载:
http://www.mespxp.com/a/mingrenchuanji/20100527/3422.html

【在 z***y 的大作中提到】
: 也就是你还拿小平说的话当回事
: 中国现在的制度就是最好的
:
: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随便说
: 的?

avatar
n*o
6
the best time is always NOW
预测历史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历史。
个人意见,长期看,崛起是一定的。
短期看,翻船不太可能。
中期看,一定有一次大的危机。
最好的形式是1930式的经济大萧条,最坏的结果是世界大战。
太多的内部矛盾,不良投资,等等,需要一次危机式的大震荡来消解。
逃避问题只能一时,这些不平衡最后一定要处理掉。越拖动荡越大而已。
但即便世界大战,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一个小小的 blip 而已
而且如果中国危机,不论哪种形式,美国也不可能毫发无伤。
所以,回不回,还是看个人的喜好,竞争力和承受力。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李宗仁当年被招安后不久曾说“回来还是要回来的,只是时机不对”
: 那么对于海外的学子,何时才是对的时机?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发信人: Barack (don of darkness), 信区: ChinaNews
: 标 题: 广东会很快稳定下来,中国的希望要寄托在90后这代人身上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4 03:33:07 2011, 美东)
: 体制外的力量相对很弱小,难以在大范围形成有规模的威胁。
: 另外,民众不愿意看到中国乱起来,重现当年内战的悲惨景象。中国的希望还是在于体
: 制内。
: 再过两代人左右的时间,90后出生的一代人将开始执掌国家政权,

avatar
n*o
7
五毛都不敢这么说。

【在 z***y 的大作中提到】
: 也就是你还拿小平说的话当回事
: 中国现在的制度就是最好的
:
: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随便说
: 的?

avatar
n*o
8
多数人,还是只看到待遇,甚至下三寸。好一点的考虑到职业发展。
现在是什么年代?
李鸿章所谓的200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终结篇。
唐德刚所谓历史三峡的冲关阶段。
个人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下,如何调整?
学mao, 到中流击水?
that is a question.
avatar
q*d
9
邓的改革到现在33年了,经济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政治制度基本没变.
以中国历史上的变革相比的话,大概比较接近1861年的洋务运动,
因为洋务运动也是不改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工业.
洋务运动到1894年甲午战败也是33年,
总所周知受甲午战败的刺激,最终导致了1898愤青康梁企图的政治改革的失败.
然后是义和团和辛亥革命,从此进入几十年的乱局.
现在的天朝,可能也在当年的那个十字路口上.

于体
化;

【在 n******o 的大作中提到】
: the best time is always NOW
: 预测历史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历史。
: 个人意见,长期看,崛起是一定的。
: 短期看,翻船不太可能。
: 中期看,一定有一次大的危机。
: 最好的形式是1930式的经济大萧条,最坏的结果是世界大战。
: 太多的内部矛盾,不良投资,等等,需要一次危机式的大震荡来消解。
: 逃避问题只能一时,这些不平衡最后一定要处理掉。越拖动荡越大而已。
: 但即便世界大战,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一个小小的 blip 而已
: 而且如果中国危机,不论哪种形式,美国也不可能毫发无伤。

avatar
W*a
10
理科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历史跟他的实验一样,是可以重复的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邓的改革到现在33年了,经济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但是政治制度基本没变.
: 以中国历史上的变革相比的话,大概比较接近1861年的洋务运动,
: 因为洋务运动也是不改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工业.
: 洋务运动到1894年甲午战败也是33年,
: 总所周知受甲午战败的刺激,最终导致了1898愤青康梁企图的政治改革的失败.
: 然后是义和团和辛亥革命,从此进入几十年的乱局.
: 现在的天朝,可能也在当年的那个十字路口上.
:
: 于体

avatar
n*o
11
历史绝不简单重复
像大本说的,we don't make the same mistakes, we make mistakes creatively.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理科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历史跟他的实验一样,是可以重复的
avatar
n*o
12
几乎同时起步的变革,为什么日本成了,中国没有?
其实中国各方面条件更好啊?
曾,李,左,乃至老太太,都是一时人杰。

【在 q*d 的大作中提到】
: 邓的改革到现在33年了,经济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但是政治制度基本没变.
: 以中国历史上的变革相比的话,大概比较接近1861年的洋务运动,
: 因为洋务运动也是不改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工业.
: 洋务运动到1894年甲午战败也是33年,
: 总所周知受甲午战败的刺激,最终导致了1898愤青康梁企图的政治改革的失败.
: 然后是义和团和辛亥革命,从此进入几十年的乱局.
: 现在的天朝,可能也在当年的那个十字路口上.
:
: 于体

avatar
q*d
13
关键似乎就是日本政改了,
中国没有.

【在 n******o 的大作中提到】
: 几乎同时起步的变革,为什么日本成了,中国没有?
: 其实中国各方面条件更好啊?
: 曾,李,左,乃至老太太,都是一时人杰。

avatar
e*r
14
我只知道国内经济规模目前比不上美国,人口远多于美国。作为一个一班人,感觉还是
美国的收入多点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李宗仁当年被招安后不久曾说“回来还是要回来的,只是时机不对”
: 那么对于海外的学子,何时才是对的时机?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发信人: Barack (don of darkness), 信区: ChinaNews
: 标 题: 广东会很快稳定下来,中国的希望要寄托在90后这代人身上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4 03:33:07 2011, 美东)
: 体制外的力量相对很弱小,难以在大范围形成有规模的威胁。
: 另外,民众不愿意看到中国乱起来,重现当年内战的悲惨景象。中国的希望还是在于体
: 制内。
: 再过两代人左右的时间,90后出生的一代人将开始执掌国家政权,

avatar
g*o
15
把握时机需要过人的眼光和胆识
而胆识就包括无论兴衰荣辱,都不后悔当初选择的勇气
avatar
c*2
16
五毛狗没脑, 才下的了这样的结论

【在 n******o 的大作中提到】
: 五毛都不敢这么说。
avatar
b*n
17
体制内并不是铁板一块,内部矛盾恐怕比民怨更加可怕。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