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恬不知耻的茅于轼:我的经济学都是我自己发现的 (转载)
avatar
恬不知耻的茅于轼:我的经济学都是我自己发现的 (转载)# Returnee - 海归
s*n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恬不知耻的茅于轼:我的经济学都是我自己发现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4 04:30:04 2011, 美东)
茅于轼《经济学的数理基础:择优分配原理》书中直接剽窃了前人数理经济学家的边际
效益递减方程,对偶方程等,无任何引用, 然后他说这都是他自己的, 别人都用这些
方程四五十年了, 他又发现了.
我原来是学理工的,所受的基本训练是在理工方面。我对所学的力学、电学、热力学、
数学都认真地下过工夫,可以说是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
的基础很差。许多经典著作我都没看过,像《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资本论》都没有认真读过,更不用说洛克、康德、罗素、弗洛伊德、韦伯、柏拉图、
培根、黑格尔的著作。我的国学基础也只限于《论语》、《古文观止》中的十几篇,加
上零零碎碎的《史记》、《孟子》等。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所以我在写文章时极少引
经据典。反过来说,正因为如此,我的知识不是抄袭之作,不是食古不化,更不是贩卖
外国的原著,这些恶名都安不到我的头上。
我之所以能取得学术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和结交的朋友有关。我们互相交流,彼此
得益。其中主要有王国乡、杨小凯、宋国青、张维迎、盛洪等人。
我的学术成就大体上可分为前25年和后35年。前25年主要是在铁道机械、牵引动力
方面;后35年则在经济学、人权、道德、制度方面。
当“文革”接近尾声时,工厂领导照顾我回铁道研究院作助勤,我等于就回了家。
回到北京后,我在铁道研究院的运输经济研究所做助勤,从事铁道经济研究。
我在这一段时间里推导出择优分配原理,完成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成就,那时
我正好50岁。我领导运输所经济室的学术工作,很有声色。我还给研究生开数理经济学
的课(宋国青、张维迎、王国乡都来听过我的课),给室内同事开概率论的课,去北京经
济学院开数理经济学的课,我完全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我的研究领域越来越超出运
输经济。
我常讲,我的经济学是我自己发现的。这个发现过程就是推导择优分配原理的过程
。我写的《经济学的数理基础:择优分配原理》一书就是用独一无二的方法解释了微观
经济学。其特点就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用非线性规划讨论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得出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从而建立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avatar
o*y
2
他很多时候是瞎眼说瞎话,
有时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他估计都没弄懂,就在瞎掰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