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看到一个中国同美国失业保障对比的文章。
avatar
看到一个中国同美国失业保障对比的文章。# Returnee - 海归
b*r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DSWJ (Blu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看到一个中国同美国失业保障对比的文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8 17:20:54 2012, 美东)
在中国,并不是你登记失业了,你就可以领到失业金的。
首先,你要有城镇户口,第二你要缴纳足量足够期限的失业保险金,第三,你要能提供
可靠的理由正当的“失业证明”。第四,地方的失业保险帐号要有钱支付(现在,一些
地方投保的农民工也可以领取失业金了,但是金额为城镇户口30-40%,大约每月100或
200多元人民币)。
2007年11月份,大约有290万人领到失业金,平均每月370元,为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
平均工资的18%。在2008年,北京的失业金为502-611元:上海为410-550元;天津480-
520元;重庆为260-470元人民币。分别为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北京)15-19%;(
上海)14-19%;(天津)22-23%;(重庆)14-24%。
2008年,美国的平均失业救济金大约为1700美元,而2007年美国的月平均工资为3368美
元。这样,美国失业救济金相当于上一年的平均工资50%,这个比例相对于欧洲来说是
低了,却大约相当于中国的三倍。况且在美国,单人年收入在15,600美元(单人贫困
线的150%)以下的时候,就可以享受一系列的福利。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在应付失业福利方面,所采取的是少发和不发。综上所述,如果
在失业内涵和外延定义方面和救济福利方面,美国不搞双重标准,而是向中国标准靠拢
,那么美国就可以自豪地宣布,基本消灭了失业现象。那么当然就没有“失业基金将在
数月内可能告罄”的情况了,那么人民日报网也就写不出““美国约30个州濒临破产向
联邦政府求援””文章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丛日云先生有一段论述,应该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媒体和许多评论
者往往顺着美国人的思路、依美国的标准来认识和评论美国,将美国人的判断当作自己
的判断。比如美国人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了。我们也跟着喊,替美国人操心。可是
,几乎每个来到美国的中国人,都会为美国“蓝天白云,鸟语花香” 的自然生态之好
而惊讶不已。人们突然发现,原来,环境恶化主要是我们的问题,而不是美国的问题。
惯常,美国人敏锐地发现问题,尖锐地提出问题,并且按他们的习惯,比较夸张地描述
了问题。美国社会的问题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按美国标准它才是问题,按
中国标准它不是问题,或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
说起来挺可悲的,大家都是上过小学和中学的人,党和政府教育了大家多年,要大家关
心祖国,不想却把大家培养成了“远视眼”。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的失业了,饥饿了,贫
穷了,债务了,看得清清楚楚,却对自己的祖国的现状视而不见或者漠不关心,以至于
频频闹笑话出丑。
某些人,很有意思,刚刚脱离农村才没有几年,就学着城里人的样子说话了,处处从“
大局”考虑,事事替“政府”着想;张口“国家利益”,闭口“民族尊严”,俨然一副
食肉者的姿态。
那些奚落和嘲笑美国人的问题的人,就像饿着肚子说麦当劳是垃圾食品乞丐。那些奚落
和嘲笑美国人的问题的人,其实是自己光着屁-股,却嘲笑别人的裤腿上有个洞。他们
大概是秉承了阿Q精神胜利法,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学朝鲜人那样歌唱:“全世界都羡
慕我们!”。
2008年美国单人贫困线为10400美元。在美国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有十数项之多,比
如单人的年收入不到13524美元者,就可以享受领取食品券了
食品卷 (Food Stamps)
美国现有近 4,600万个人领取政府发放的食品券。食品券是给每个月收入在1,300元以
下的人。
不像失业补贴,食品券的发放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尤其是退休的低收入的人, 除了每个月的退休金外,食品券也成为了每个月的额外收
入 (当然每个月的退休金不能多于1,300元)。
在加州,每个月发放标准是 175 美元。如果仔细计划,足够每个月的生活费了。
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每年生产的粮食大量过剩,除了出口外,一部分就免费发放给低收
入家庭。
一旦符合申请标准,政府将给发一张卡,就像信用卡一样,每个月的钱自动打到卡里去
。到超市买食品只要刷卡就可以了。你也可以用此卡取现金
avatar
s*p
2
在中国,一旦登记失业,就取消干部身份(大学生毕业拿三方合同就有干部身份)。今
后即使找到工作,提职称的机会、升职的机会、退休的待遇都会大不相同。所以没人登
记失业。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6710.htm
干部身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