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是什么等级
avatar
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是什么等级# Returnee - 海归
y*r
1
现在复旦的title有: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青年研究员,青年副研究员。
有没有内行科普一下。
我认为青年研究员 = 副研究员。
avatar
l*m
2
tenure track AP
avatar
y*r
3
这个是对照美国的职位,非常确切。谢谢
有没有对复旦这个研究员体系和教授体系的具体说明啊,看着实在太多头衔。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tenure track AP
avatar
l*m
4
这个是复旦搞的新体制,科学网有些讨论,不过很多东西还没有定论
基本原则就是copy美国的tenure tack,给新faculty放权、加薪、作博导,但是5年左
右review,不行让走人。
avatar
y*r
5
谢谢!
现在头疼的就是新政策太多,持续性有不强。让人无所适从啊!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是复旦搞的新体制,科学网有些讨论,不过很多东西还没有定论
: 基本原则就是copy美国的tenure tack,给新faculty放权、加薪、作博导,但是5年左
: 右review,不行让走人。

avatar
w*e
6
有道理
我也纳闷,为什么不采取新人统一新政策,按照美国的体制就可以了,
从AP开始做,如果能力强的就提升的快,能力差的就提升的慢,
如果有的人文章好,就多给点启动经费,

【在 y********r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
: 现在头疼的就是新政策太多,持续性有不强。让人无所适从啊!

avatar
l*m
7
主要原因是美国和国内的体制不一样。美国的博士生导师付钱养的,换句话说,在美国
给你博导的权利对学校而言是零成本的。国内博士生是基本免费的,给你博导头衔等于
分学院里其他博导的蛋糕。
有能力的新人完全可以申请百人千青等人才计划,直接拿类似tenure track AP的头衔
;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量的人是留校的讲师和辅导员,这些人不可能给类似的启动
资金和博导资格。
在传统高校里,复旦的改革力度可能是最大的了,如果还不满意,就只能进南方科大之
类的新大学和北生所之类的新所了。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有道理
: 我也纳闷,为什么不采取新人统一新政策,按照美国的体制就可以了,
: 从AP开始做,如果能力强的就提升的快,能力差的就提升的慢,
: 如果有的人文章好,就多给点启动经费,

avatar
w*e
8
那看来国内还是 越是有钱的已经是博导的,还越是有免费的博士生。
所以,我有时候有点怀疑国内到底是不是想扶持年轻学者。
那再问一个问题,如果国内也完全让博士生导师付钱养博士,钱多的多招,没钱的不招
,这样子不是更公平,那些老教授资格老,关系多,钱多,完全可以多招,这样子也没
损害到老人们的利益吧,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原因是美国和国内的体制不一样。美国的博士生导师付钱养的,换句话说,在美国
: 给你博导的权利对学校而言是零成本的。国内博士生是基本免费的,给你博导头衔等于
: 分学院里其他博导的蛋糕。
: 有能力的新人完全可以申请百人千青等人才计划,直接拿类似tenure track AP的头衔
: ;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量的人是留校的讲师和辅导员,这些人不可能给类似的启动
: 资金和博导资格。
: 在传统高校里,复旦的改革力度可能是最大的了,如果还不满意,就只能进南方科大之
: 类的新大学和北生所之类的新所了。

avatar
M*2
9
超级的,可以潜规则在校MM,前途无量的。
avatar
y*r
10
倒不是质疑复旦的改革,但最蛋疼的是改革了以后不告诉你改成什么样了,稀里糊涂一
笔账!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原因是美国和国内的体制不一样。美国的博士生导师付钱养的,换句话说,在美国
: 给你博导的权利对学校而言是零成本的。国内博士生是基本免费的,给你博导头衔等于
: 分学院里其他博导的蛋糕。
: 有能力的新人完全可以申请百人千青等人才计划,直接拿类似tenure track AP的头衔
: ;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量的人是留校的讲师和辅导员,这些人不可能给类似的启动
: 资金和博导资格。
: 在传统高校里,复旦的改革力度可能是最大的了,如果还不满意,就只能进南方科大之
: 类的新大学和北生所之类的新所了。

avatar
T*r
11
这。。。
交大浙大最早那批tenure track都转正好两年了
第一波是07年招的
我们学校理化都有不续聘的例子了
北大的tenure track也实行了三四年了
他们是六年的review
清华的至少已经开始了
复旦到今年才有这种位置出来
可以说是C9中相当落后的了
怎么就说复旦的改革力度大呢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原因是美国和国内的体制不一样。美国的博士生导师付钱养的,换句话说,在美国
: 给你博导的权利对学校而言是零成本的。国内博士生是基本免费的,给你博导头衔等于
: 分学院里其他博导的蛋糕。
: 有能力的新人完全可以申请百人千青等人才计划,直接拿类似tenure track AP的头衔
: ;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量的人是留校的讲师和辅导员,这些人不可能给类似的启动
: 资金和博导资格。
: 在传统高校里,复旦的改革力度可能是最大的了,如果还不满意,就只能进南方科大之
: 类的新大学和北生所之类的新所了。

avatar
s*g
12
复旦对引进人才采取tenure track貌似开始得很早,也是六年的review。都review过不
止一批了。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
: 交大浙大最早那批tenure track都转正好两年了
: 第一波是07年招的
: 我们学校理化都有不续聘的例子了
: 北大的tenure track也实行了三四年了
: 他们是六年的review
: 清华的至少已经开始了
: 复旦到今年才有这种位置出来
: 可以说是C9中相当落后的了
: 怎么就说复旦的改革力度大呢

avatar
l*m
13
多谢大牛的补充!貌似我应该加上之一。
可能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国内20-100的水平,所以以为复旦是很早的了。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
: 交大浙大最早那批tenure track都转正好两年了
: 第一波是07年招的
: 我们学校理化都有不续聘的例子了
: 北大的tenure track也实行了三四年了
: 他们是六年的review
: 清华的至少已经开始了
: 复旦到今年才有这种位置出来
: 可以说是C9中相当落后的了
: 怎么就说复旦的改革力度大呢

avatar
T*r
14
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学院
反正我熟悉的学院
从来没看他们招过tenure track
我知道他们给了好几个直接正教授的情况
而那些人在北大都是tenure track的offer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复旦对引进人才采取tenure track貌似开始得很早,也是六年的review。都review过不
: 止一批了。

avatar
y*r
15
青年研究员等价于北大浙大的特聘研究员,和交大的特别研究员。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