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同为大城市,北京为什么比上海堵?zz
avatar
同为大城市,北京为什么比上海堵?zz# Returnee - 海归
I*g
1
春节将至首堵北京。
其实,不仅是春节,每逢佳节,以及平时的星期一和星期五,无论是私车还是公车,行
走在北京的人,都感觉“路不平”,一堵再堵,难以通行。
事实上,北京堵车的根源,并非仅仅在于道路规划,而在于发展的不均衡。
2011年,北京各个区中,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东城,西城六区的产值,占北京
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强,而其面积,却不到全市面积的10%,也就是说,北京的城区经济
产出效率,大约是郊区的30倍。其中,产值最大的朝阳区,其产值超过3000亿,其一个
区的产值,就相当于十个远郊区县的总产值。而西城区的产值,达到2100亿,是延庆的
大约30倍,而其面积只有延庆的十分之一,产出效率高出大约300倍。
城区与郊区差别的过大,固然使中心城区产生了聚焦效应,但是,也造成了郊区的塌陷
。由于城市中心经济力量的集中,北京的资源基本被城区掌握,如此,人口亦主要被城
区吸附。目前,北京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比郊区所有的人口总和还要大。城区的人口
密度,十倍于郊区。
在此情况下,工作机会都集中在城区,北京成为一个分裂的城市。大量的人口,拥挤在
中心城区的弹丸之地,各种人均资源,都非常低下,此外,还有大部分人是在城区上班
,而散居在通州,昌平,房山,大兴,顺义等郊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睡城”。而这
些散居在郊区的人口,其白天的活动,仍然需要占用城区的资源,道路交通,亦是如此
,在北京,每天下班时间,往通州方向的车辆,从来都是黑压压一片,连绵数十里。
不仅交通拥堵的根源于此,北京的房价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心城区发达,而
郊区落后,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市区,自然人口也向中心城区集中,导致中心城区土地
压力增大。中心城区房价自然居高不下。
中国的大城市,基本都堵车厉害,但是,论其程度,上海却较北京稍轻,一个重要原因
,即是上海发展相对均衡。
相对而言,上海主城区产值,大约占总产值的30%强,而且比较分散,浦东新区是上
海产值最大的区,俨然新城区,分流了上海的很大部分人口,郊区如青浦,闵行等区,
产值与核心区基本持平,可谓是郊区强镇。这些郊区强镇,容纳了大量的工业人口。而
上海主城区人口,不过700万左右,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就发展阶段而言,北京已经完成了从分散到集中的阶段,在城市总产值、产业结构、人
口规模、发达程度等方面的进步,使北京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基础。从集中,到
分散,从规模化发展,到功能化发展,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精耕细作,将是北
京未来的趋势。
北京东部的通州新城未来计划打造成东方CBD,实现北京中心的东移,而南部的大兴
,亦将重新规划。此外,北部的顺义被定为为北京未来的研发新区,其他如密云要做北
京的休闲之都,怀柔要打造北京的文化产业基地等,均可放手发展,各自精彩。

相对而言,环渤大经济区的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长三角。长三角不仅有中心城市上海,
亦有杭州,苏州,绍兴,嘉兴,无锡,扬州等等十余个经济发达的重镇,这些经济重镇
,亦吸引了无数的就业人口。反观环渤海经济区,只有京津,而且民营经济不振,几乎
所有的人口,都涌向了京津,尤其是北京,其他城市,都无法分流人口。
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中心城区的繁荣,还在于“小镇式繁荣”,而不是似当下这样
,五环内灯火辉煌,五环外一片静寂。大城小区,大市小镇,方是北京的未来大势。
加快东扩南进计划,形成北京的普遍繁荣和均衡发展,方才可以分流人口,彻底解决交
通问题。而目前的限行,只是权益之计,而非雄略之策。
北京郊区发展大计,十年可成,则“踏平北京”,解决拥堵,亦只需十年。
avatar
AE
2
还是车更多吧
avatar
S*s
3
中南海产生gdp吗?那么大一块地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