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高校? 实验室断粮, 北大研究员欲挑战马拉松募款!# Returnee - 海归
s*i
1 楼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2763.shtm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众多北大教授教师质疑反对的声音中,北大大约在2011年起开
始对教学、科研用房执行有偿使用政策,水电、物业等都需要交费。这样一来,实验室
的经费开支中意外增加了每年六七万的开销。另外,再加上实验耗材、设备正常维护、
易损部件维修与更新,还要给团队内学生、技术人员发生活补助、科研奖励、开工资,
数十项开销综合在一起,刘曦的科研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当初来北大建实验室的时候不
收房租,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在交房租上出现经济压力。“此次通过跑马拉松募集而来的
五万元左右的赞助费(注,该数据统计截止到9月1日十二时,后续应该还会有亲友支持
捐赠)大约可以支付一年的房租呢。”一直乐呵呵的刘曦脸上拂过淡淡的一丝苦笑。
实验室断粮 北大研究员欲挑战马拉松募款
北京9月3日电(实习记者 苏贺)最近,北京高校学子的微信朋友圈里被“北大高温高
压实验室因运行经费不足,刘曦研究员将报名挑战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求关注,求支
持,求赞助”的消息刷屏。为证实此事真伪,记者联系到了当事人——北大高温高压实
验室研究员刘曦了解情况。
刘曦,2008年来北大工作。北京大学的“百人计划”,将他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挖
”了回来,“种”到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实习记者 苏贺摄
打赌去赛跑,我就是要做第一人
刘曦曾在国外“偷师”近十年,先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学研究国际排名前5名)、
日本爱媛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学习、工作。回首往事,他把那个时候的状态称为
“流浪”:“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经历了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吃穿不愁的过程,在幸
福生活笼罩下的我们多多少少都有淋雨、吹风、流浪的浪漫情结,为了学本事、长经验
,我漂洋过海地国际流浪偷师。如今我回家了,在北大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组建了一
个团结凝聚的科研团队,发表了受到大家认可的科研成果,在北京找到了爱人,有孩子
……独立、自主的北大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很感恩,也很踏实”。
记者在刘曦的办公室并没有看到他,在办公室秘书的带领下,才找到他的实验室,而他
正在给研究生讲解实验,手上沾满了打磨石头的灰,他说,这是常事。迄今为止,他已
为北大培养硕士、博士共计13名。实习记者 苏贺摄
这次报名挑战马拉松,源于朋友间一次偶然的打赌。“上礼拜,我首先被中科院地质与
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贺怀宇将了一军,然后是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孙卫东起哄,也嚷着想看我跑马拉松大汗淋漓的样子”。刘曦笑着说。就这样,在朋友
的鼓励和支持下,刘曦决定通过挑战马拉松为窘境中的实验室募款,“拔亲友的‘毛’
给我的实验室添‘新衣’”。
在国外,经常有些人为了公益、教育、科研等打一些赌,互相激励。据刘曦介绍,澳大
利亚国立大学著名科学家AE Ringwood教授经常跟他实验室的人员认真地打一些赌,挑
战实验极限,以此激发科研乐趣。最近有报道说,日本诺奖获得者山中伸弥教授,也因
为实验室经费不足,通过跑马拉松募集资金。这些打赌,都卓有成效。在国内,通过打
赌跑马拉松来为自己的实验室筹集资金,刘曦可谓开了先河。
对于自己在微信朋友圈走红,刘曦虽然觉得很意外,但也很高兴能够得到众多亲友以及
陌生人的支持和鼓励。他希望自己报名参跑马拉松这样的运动能够像“冰桶挑战”一样
,带动广大科研工作者,参与到相关的健身活动上来,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更好地投入
科研工作。同时,他也想通过马拉松长跑,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中、小实验室科研——运
行经费短缺的现状,得到有关组织的关注与重视,希望通过自己实验室的直观展示,给
有关部门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的进一步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饿马拉重车,虽然经费少,但是成果却不小
据介绍,从2008年4月到2010年间,实验室用一年多的时间走过了一条科学论证、建设
经费争取、实验用房申请、实验室设计与施工、高压设备及相关辅助设施的购买-安装-
调试-标定的建设道路,在各方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下,实验室初步落成,具备
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条件。
说起这段往事,刘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那时间忙碌而充实,看到实验
室的建设一天天成长,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种快乐,比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还
幸福。因为整个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很多领导、同事如张立飞教授、周辉研究员
等的关心与支持。”
实验室成立以来,北京大学高温高压实验室先后为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
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家地震局等十余家单位的科学家提供了实验与技术支持。图
示为部分合作合同。实习记者 苏贺摄
随着实验室的初步建成,其他科研院所的科学家都纷纷来做实验,这为实验室注入了新
鲜的血液和宝贵的运营资金。这些科学研究活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科研成果,比如林
建华教授(注,浙江大学现任校长)、林杨挺研究员工作组的科研成果分别发表在《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J.Anal.At.Spectrom.》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
实验室建设小有成就,在业内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吸引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前来访问交流
,其中包括莫宣学、经福谦、翟明国、毛河光、Michael E Fleet、及Hugh StC O’
Neil等中外科学院院士。看了实验室的情况,来访的翟明国等院士、专家对实验室的建
设做了高度评价,经福谦先生赞许道:“刘曦,你用500万的经费做了1000万才能做到
的事情,用三年的时间做了别人可能十年也做不成的工作,好样的!”大家都期待实验
室能为中国固体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实验室组建六年以来,日复一日的实验,刘曦的实验记录本,叠起来的厚度已约十厘米
,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实习记者 苏贺摄
然而,2010年实验室落成后,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其运行-维护资金绝大部
分来自刘曦个人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为其它研究团队做实验的微薄收入,
所以经费一直非常紧张。“买了马,买了鞍,结果马儿却需要在饿肚子的情况下跑,居
然还跑在了国际的前列。”刘曦面露一丝尴尬的笑容。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众多北大教授教师质疑反对的声音中,北大大约在2011年起开
始对教学、科研用房执行有偿使用政策,水电、物业等都需要交费。这样一来,实验室
的经费开支中意外增加了每年六七万的开销。另外,再加上实验耗材、设备正常维护、
易损部件维修与更新,还要给团队内学生、技术人员发生活补助、科研奖励、开工资,
数十项开销综合在一起,刘曦的科研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当初来北大建实验室的时候不
收房租,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在交房租上出现经济压力。“此次通过跑马拉松募集而来的
五万元左右的赞助费(注,该数据统计截止到9月1日十二时,后续应该还会有亲友支持
捐赠)大约可以支付一年的房租呢。”一直乐呵呵的刘曦脸上拂过淡淡的一丝苦笑。
尽管实验室过着“勒紧裤腰带”做科研的日子,但是所有成员都全力以赴地工作,不到
十人的团队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发表了上百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固体地球科
学高压研究领域的同行私下里评价道,“论设备,数武汉(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论底蕴,数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论成果,还得数北大。北大用五百万左
右的设备,做出了两千万都做不出的成果。”
采访时,一位研究生说,“刘曦老师是我见过的最有活力,最负责任的老师。每个实验
他都亲自演示给大家看,而每一份实验数据都要经过他的过目才能存档备案。我都不知
道刘老师是几点上班、几点下班的,因为我来的时候他就在,我走了,他还没走。”
实习记者 苏贺摄
因为实验室经费紧张,看着别人团队的研究生都享受着远超自己学生的待遇,刘曦有些
不忍,“看到学生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科研事业
。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我只能设立微薄的奖学金犒劳他们,我很惭愧。唯一能弥
补的办法就是在他们的学业上多花时间指导,为他们的早期职业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反哺社会,青年人才齐聚北大免费培训
在培养自己的团队、学生的同时,为了培养和锻炼国内高压科学青年人才,实验室在
2010及2012年,开设了“中国地球科学高压实验研究暑期学校”,为全国科研院所中有
志于从事高压科学的青年师生提供免费培训。刘曦介绍说,除了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
院领导、同事的支持与参与,暑期学校还得到了很多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如中科院地球化
学研究所的谢洪森研究员及华盛顿地球物理实验室的费英伟教授等的全力支持,“虽然
实验室没有任何回报给他们,但我们邀请他们来为学员上课、讲座时,他们都很高兴、
热情地参与。将国际前沿科研成果倾囊而出地教给学员。”
2010年暑期学校合影,学员来自于全国10余所大学与科研院所。 刘曦供图。
“每次来参加暑期学校的大约70名学员的食宿费全免,也不收任何讲课费用,我们连往
返车票都给他们买。”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在实验室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做这样没有任何
经济回报的事情时,刘曦这样回答:“我们觉得,作为北京大学的一分子、作为中国地
学高温高压科研工作者的一分子,我们有这个社会责任,必须着眼于未来,为我们国家
地学高压实验研究的发展锻炼人才。”“因为经费有限,这个工作在坚持两届之后停办
了。”刘曦的语气里有些遗憾,但随即又坚定起来,“如果经费条件允许,我们还会重
新把这个活动做下去,为明日我国的地学高压研究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
我的中国梦:建成一个国际高水平的实验室
“马拉松是一个挑战身体极限的项目,难度很大,但我想我能完成挑战,要把亲朋好友
赞助的钱赢过来!在国外游学近十年,如今归国建设,我非常希望趁我年富力强之时,
能获得更多支持,把我们的实验室从一个具备基本工作条件的实验室,建设成一个水平
较高、国内领先、国际占有一席之地的实验室。过去六年的实验室建设实践表明,我们
有能力建设一个国际高水平的实验室。”
“作为一个国际游学近十年,归国六年,在国内一流学府从事科学研究且正值当打之年
的科研工作者,我还没有从科技部每年约300亿的科研经费中拿到一分钱,我不知道我
是不是孤例。但我特别盼望相关部门的科研经费分配方式能有所调整,使经费能够落实
到愿意从事而且善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身上;迫切地希望从哪里能借来一缕经费的东风
,助我们实验室扬帆出征,在国际科学研究的比赛场上,进行一场畅快淋漓的科研马拉
松赛跑。可以说这是我个人的中国梦吧。”刘曦充满希望而坚定的目光望向实验室的窗
外。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众多北大教授教师质疑反对的声音中,北大大约在2011年起开
始对教学、科研用房执行有偿使用政策,水电、物业等都需要交费。这样一来,实验室
的经费开支中意外增加了每年六七万的开销。另外,再加上实验耗材、设备正常维护、
易损部件维修与更新,还要给团队内学生、技术人员发生活补助、科研奖励、开工资,
数十项开销综合在一起,刘曦的科研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当初来北大建实验室的时候不
收房租,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在交房租上出现经济压力。“此次通过跑马拉松募集而来的
五万元左右的赞助费(注,该数据统计截止到9月1日十二时,后续应该还会有亲友支持
捐赠)大约可以支付一年的房租呢。”一直乐呵呵的刘曦脸上拂过淡淡的一丝苦笑。
实验室断粮 北大研究员欲挑战马拉松募款
北京9月3日电(实习记者 苏贺)最近,北京高校学子的微信朋友圈里被“北大高温高
压实验室因运行经费不足,刘曦研究员将报名挑战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求关注,求支
持,求赞助”的消息刷屏。为证实此事真伪,记者联系到了当事人——北大高温高压实
验室研究员刘曦了解情况。
刘曦,2008年来北大工作。北京大学的“百人计划”,将他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挖
”了回来,“种”到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实习记者 苏贺摄
打赌去赛跑,我就是要做第一人
刘曦曾在国外“偷师”近十年,先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学研究国际排名前5名)、
日本爱媛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学习、工作。回首往事,他把那个时候的状态称为
“流浪”:“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经历了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吃穿不愁的过程,在幸
福生活笼罩下的我们多多少少都有淋雨、吹风、流浪的浪漫情结,为了学本事、长经验
,我漂洋过海地国际流浪偷师。如今我回家了,在北大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组建了一
个团结凝聚的科研团队,发表了受到大家认可的科研成果,在北京找到了爱人,有孩子
……独立、自主的北大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很感恩,也很踏实”。
记者在刘曦的办公室并没有看到他,在办公室秘书的带领下,才找到他的实验室,而他
正在给研究生讲解实验,手上沾满了打磨石头的灰,他说,这是常事。迄今为止,他已
为北大培养硕士、博士共计13名。实习记者 苏贺摄
这次报名挑战马拉松,源于朋友间一次偶然的打赌。“上礼拜,我首先被中科院地质与
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贺怀宇将了一军,然后是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孙卫东起哄,也嚷着想看我跑马拉松大汗淋漓的样子”。刘曦笑着说。就这样,在朋友
的鼓励和支持下,刘曦决定通过挑战马拉松为窘境中的实验室募款,“拔亲友的‘毛’
给我的实验室添‘新衣’”。
在国外,经常有些人为了公益、教育、科研等打一些赌,互相激励。据刘曦介绍,澳大
利亚国立大学著名科学家AE Ringwood教授经常跟他实验室的人员认真地打一些赌,挑
战实验极限,以此激发科研乐趣。最近有报道说,日本诺奖获得者山中伸弥教授,也因
为实验室经费不足,通过跑马拉松募集资金。这些打赌,都卓有成效。在国内,通过打
赌跑马拉松来为自己的实验室筹集资金,刘曦可谓开了先河。
对于自己在微信朋友圈走红,刘曦虽然觉得很意外,但也很高兴能够得到众多亲友以及
陌生人的支持和鼓励。他希望自己报名参跑马拉松这样的运动能够像“冰桶挑战”一样
,带动广大科研工作者,参与到相关的健身活动上来,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更好地投入
科研工作。同时,他也想通过马拉松长跑,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中、小实验室科研——运
行经费短缺的现状,得到有关组织的关注与重视,希望通过自己实验室的直观展示,给
有关部门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的进一步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饿马拉重车,虽然经费少,但是成果却不小
据介绍,从2008年4月到2010年间,实验室用一年多的时间走过了一条科学论证、建设
经费争取、实验用房申请、实验室设计与施工、高压设备及相关辅助设施的购买-安装-
调试-标定的建设道路,在各方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下,实验室初步落成,具备
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条件。
说起这段往事,刘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那时间忙碌而充实,看到实验
室的建设一天天成长,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种快乐,比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还
幸福。因为整个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很多领导、同事如张立飞教授、周辉研究员
等的关心与支持。”
实验室成立以来,北京大学高温高压实验室先后为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
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家地震局等十余家单位的科学家提供了实验与技术支持。图
示为部分合作合同。实习记者 苏贺摄
随着实验室的初步建成,其他科研院所的科学家都纷纷来做实验,这为实验室注入了新
鲜的血液和宝贵的运营资金。这些科学研究活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科研成果,比如林
建华教授(注,浙江大学现任校长)、林杨挺研究员工作组的科研成果分别发表在《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J.Anal.At.Spectrom.》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
实验室建设小有成就,在业内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吸引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前来访问交流
,其中包括莫宣学、经福谦、翟明国、毛河光、Michael E Fleet、及Hugh StC O’
Neil等中外科学院院士。看了实验室的情况,来访的翟明国等院士、专家对实验室的建
设做了高度评价,经福谦先生赞许道:“刘曦,你用500万的经费做了1000万才能做到
的事情,用三年的时间做了别人可能十年也做不成的工作,好样的!”大家都期待实验
室能为中国固体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实验室组建六年以来,日复一日的实验,刘曦的实验记录本,叠起来的厚度已约十厘米
,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实习记者 苏贺摄
然而,2010年实验室落成后,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其运行-维护资金绝大部
分来自刘曦个人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为其它研究团队做实验的微薄收入,
所以经费一直非常紧张。“买了马,买了鞍,结果马儿却需要在饿肚子的情况下跑,居
然还跑在了国际的前列。”刘曦面露一丝尴尬的笑容。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众多北大教授教师质疑反对的声音中,北大大约在2011年起开
始对教学、科研用房执行有偿使用政策,水电、物业等都需要交费。这样一来,实验室
的经费开支中意外增加了每年六七万的开销。另外,再加上实验耗材、设备正常维护、
易损部件维修与更新,还要给团队内学生、技术人员发生活补助、科研奖励、开工资,
数十项开销综合在一起,刘曦的科研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当初来北大建实验室的时候不
收房租,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在交房租上出现经济压力。“此次通过跑马拉松募集而来的
五万元左右的赞助费(注,该数据统计截止到9月1日十二时,后续应该还会有亲友支持
捐赠)大约可以支付一年的房租呢。”一直乐呵呵的刘曦脸上拂过淡淡的一丝苦笑。
尽管实验室过着“勒紧裤腰带”做科研的日子,但是所有成员都全力以赴地工作,不到
十人的团队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发表了上百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固体地球科
学高压研究领域的同行私下里评价道,“论设备,数武汉(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论底蕴,数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论成果,还得数北大。北大用五百万左
右的设备,做出了两千万都做不出的成果。”
采访时,一位研究生说,“刘曦老师是我见过的最有活力,最负责任的老师。每个实验
他都亲自演示给大家看,而每一份实验数据都要经过他的过目才能存档备案。我都不知
道刘老师是几点上班、几点下班的,因为我来的时候他就在,我走了,他还没走。”
实习记者 苏贺摄
因为实验室经费紧张,看着别人团队的研究生都享受着远超自己学生的待遇,刘曦有些
不忍,“看到学生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科研事业
。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我只能设立微薄的奖学金犒劳他们,我很惭愧。唯一能弥
补的办法就是在他们的学业上多花时间指导,为他们的早期职业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反哺社会,青年人才齐聚北大免费培训
在培养自己的团队、学生的同时,为了培养和锻炼国内高压科学青年人才,实验室在
2010及2012年,开设了“中国地球科学高压实验研究暑期学校”,为全国科研院所中有
志于从事高压科学的青年师生提供免费培训。刘曦介绍说,除了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
院领导、同事的支持与参与,暑期学校还得到了很多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如中科院地球化
学研究所的谢洪森研究员及华盛顿地球物理实验室的费英伟教授等的全力支持,“虽然
实验室没有任何回报给他们,但我们邀请他们来为学员上课、讲座时,他们都很高兴、
热情地参与。将国际前沿科研成果倾囊而出地教给学员。”
2010年暑期学校合影,学员来自于全国10余所大学与科研院所。 刘曦供图。
“每次来参加暑期学校的大约70名学员的食宿费全免,也不收任何讲课费用,我们连往
返车票都给他们买。”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在实验室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做这样没有任何
经济回报的事情时,刘曦这样回答:“我们觉得,作为北京大学的一分子、作为中国地
学高温高压科研工作者的一分子,我们有这个社会责任,必须着眼于未来,为我们国家
地学高压实验研究的发展锻炼人才。”“因为经费有限,这个工作在坚持两届之后停办
了。”刘曦的语气里有些遗憾,但随即又坚定起来,“如果经费条件允许,我们还会重
新把这个活动做下去,为明日我国的地学高压研究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
我的中国梦:建成一个国际高水平的实验室
“马拉松是一个挑战身体极限的项目,难度很大,但我想我能完成挑战,要把亲朋好友
赞助的钱赢过来!在国外游学近十年,如今归国建设,我非常希望趁我年富力强之时,
能获得更多支持,把我们的实验室从一个具备基本工作条件的实验室,建设成一个水平
较高、国内领先、国际占有一席之地的实验室。过去六年的实验室建设实践表明,我们
有能力建设一个国际高水平的实验室。”
“作为一个国际游学近十年,归国六年,在国内一流学府从事科学研究且正值当打之年
的科研工作者,我还没有从科技部每年约300亿的科研经费中拿到一分钱,我不知道我
是不是孤例。但我特别盼望相关部门的科研经费分配方式能有所调整,使经费能够落实
到愿意从事而且善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身上;迫切地希望从哪里能借来一缕经费的东风
,助我们实验室扬帆出征,在国际科学研究的比赛场上,进行一场畅快淋漓的科研马拉
松赛跑。可以说这是我个人的中国梦吧。”刘曦充满希望而坚定的目光望向实验室的窗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