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和印度人很难打交道
avatar
和印度人很难打交道# Returnee - 海归
d*y
1
中国人把承诺看得很重,把结果看得很重,把互惠和忠诚看得很重,这已经是一种文化
共识,并进而转化成了社会道德约束,我们非常习惯在这样一种有预期的规则下生活、
工作和交易。不可否认,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也在打破一些传统的东
西,如出现的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就说明“一诺千金”的根基在受到侵蚀;过
度追逐利益和所谓的结果,让我们可以把家庭高度边缘化,甚至于自己的健康不顾;无
原则的忠诚,造就了不少冤假错案和寄生关系。但整体上而言,中国人对待承诺、对待
时间的严肃性,浓烈的结果责任意识和礼尚往来的人际交往准则,还是有相对好的代际
传承。
印度人长期的被殖民历史,让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对接面临着断层,传统的“德”消
失,或只限于家庭,社会上也没有构建起普遍有约束力的职业伦理,乐观的信仰并没有
帮助建立起一套法律之外的行为规则。政治程序化、政治市场化,是其为应对多元化和
多样性社会而不得以的现代政治模式选择;利益短期化和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作为个体的
公民应对这种市场化政治模式的最理性个人选择。这造就印度人很在乎家庭,也很在乎
自己,出发点往往人情味儿很浓。当然,在家庭(家族)之外,印度人缺乏文化认同或
道德约束,人际交往中,情怀、忠诚都不好使,只在乎能抓到手的利益。关注程序正义
,让这个社会的很多决定得到了更充分的讨论,不至于冒进。但只谈权利,只谈程序,
也让这个社会缺乏大局观、责任意识和结果意识。
当中国人遇上印度人,一般会出现四种神态:喜欢、焦虑、失望、愤怒。印度人爱微笑
,不拒绝,中国人第一感觉是,喜欢印度人的热情。但不久后,就发现,印度人时间不
确定、承诺不确定,很认真走程序却对结果不负责任……都是不确定啊,开始焦虑。热
情的承诺都不兑现,自己作为礼仪的一片礼让,却被对方用来“得寸进尺”,失望情绪
油然而生。还有极少数的印度人,外表傲慢无礼,做人做事斤斤计较,让有些中国人愤
怒。(最后一种类型,目前我还没遇到过。)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国际化发展,印度的
文化也在适当改变,国际化程度越高的人,三种文化出现的概率就越小些。
对于文化的差异,很难用优劣去评价。实际上,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我们需要尊重文化
的差异性。但在不同文化中生活,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及其背后的逻辑,这有助
于我们在交流中减少预期误差。
avatar
K*y
2
出处?
avatar
s*7
3
中国人重承诺?呵呵,基本上越大的老板越和放屁一样
avatar
I*o
4
mark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